CN113367155B - 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7155B
CN113367155B CN202110541379.7A CN202110541379A CN113367155B CN 113367155 B CN113367155 B CN 113367155B CN 202110541379 A CN202110541379 A CN 202110541379A CN 113367155 B CN113367155 B CN 113367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disinfectant
virus
comparative example
ce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13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7155A (zh
Inventor
金梅林
钟鸣
汤细彪
杨涛
朱宝林
杨欢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Keyuan Bi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Keyuan Bi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Keyuan Bi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Keyuan Bi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413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7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7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7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7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7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02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3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a singly bound oxygen or sulfur atom attache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this oxygen or sulfur atom not being a member of a carboxylic group or of a thio analogue, or of a derivative thereof, e.g.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08Alkali metal chlorides; Alkaline earth metal chlo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26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及其应用,该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包括单过硫酸氢钾、氯化钠、柠檬酸、氨基磺酸、一价金属柠檬酸盐、二价金属柠檬酸盐、六偏磷酸钠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该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可以满足公共环境、动物养殖业、污水处理、医疗、家用等多个领域的消毒需求,尤其对新型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蓝耳病毒以及猪伪狂犬病毒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并且具有安全环保、毒性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毒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消毒是指杀灭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以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从而阻止和控制传染发生的一项卫生措施。消毒已经贯穿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对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自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致使全球都处于抗疫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消毒剂的应用。
目前,应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剂主要有酸碱类消毒剂、卤素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酚醛类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酸碱类消毒剂是依靠自身的酸性或碱性达到消毒的目的,一般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其适用于环境消毒。卤素类消毒剂包括氯制剂、碘制剂、溴制剂等,但其消毒效果易受还原剂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差、对人体/动物有刺激性的缺点。季铵盐类消毒剂具有杀菌浓度低、毒性与刺激性低、水溶性好、性质稳定的优点,但其对无囊膜病毒的消毒效果不理想,并且配伍禁忌较多。酚醛类消毒剂具有毒性大、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缺点。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腐蚀性强、皮肤刺激性大、稳定差的缺点。
上述消毒剂均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广谱、高效、环保、对人体/动物刺激性小的消毒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消毒剂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及其应用,以满足公共环境、动物养殖业、污水处理、医疗、家用等不同领域的消毒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包括:55份~65份的单过硫酸氢钾、0.5份~8份的氯化钠、2份~8份的柠檬酸、1份~10份的氨基磺酸、0.5份~15份的一价金属柠檬酸盐、0.1份~ 5份的二价金属柠檬酸盐、7份~10份的六偏磷酸钠以及0.1份~1.5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价金属柠檬酸盐为柠檬酸钠和柠檬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价金属柠檬酸盐为柠檬酸锌、柠檬酸铜、柠檬酸亚锡和柠檬酸锶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包括:61 份~65份的单过硫酸氢钾、2份~8份的氯化钠、2份~8份的柠檬酸、5份~7 份的氨基磺酸、1份~14份的一价金属柠檬酸盐、0.1份~3份的二价金属柠檬酸盐、7份~10份的六偏磷酸钠以及0.1份~1.5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根据本发明,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包括:61 份的单过硫酸氢钾、6份的氯化钠、2份的柠檬酸、5份的氨基磺酸、14份的柠檬酸钠、1份的柠檬酸锌、10份的六偏磷酸钠以及1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根据本发明,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包括:55 份的单过硫酸氢钾、8份的氯化钠、8份的柠檬酸、5份的氨基磺酸、13份的柠檬酸钠、1份的柠檬酸锌、9份的六偏磷酸钠以及1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根据本发明,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包括:61 份的单过硫酸氢钾、6份的氯化钠、2份的柠檬酸、5份的氨基磺酸、14份的柠檬酸钠、1份的柠檬酸铜、10份的六偏磷酸钠以及1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根据本发明,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还包括消毒制剂中可接受的辅料。
根据本发明,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剂型为水溶液剂或粉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应用,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用于消杀新型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蓝耳病毒或猪伪狂犬病毒。
根据本发明,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为粉剂,使用时,将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配制为0.001g/mL~0.005g/mL的水溶液进行浸泡消毒或喷雾消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及其应用,产生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及其应用,其可以满足公共环境、动物养殖业、污水处理、医疗、家用等多个领域的消毒需求,其对所有感染人和动物的病毒、细菌及其芽孢、真菌、支原体和病毒均具有理想的消杀效果,尤其是对新型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蓝耳病毒或猪伪狂犬病毒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并且具有安全环保、毒性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实验例3的步骤Se中孵育72h后的鸡胚图,其中,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第一行为经阳性对照样处理后的鸡胚,第二行为经阴性对照样处理后的鸡胚,第三行为经0.0025g/mL的实施例1消毒剂水溶液和鸡新城疫病毒NDV-WH 分散液处理后的鸡胚,第四行为经0.0025g/mL的对比例1消毒剂水溶液和鸡新城疫病毒NDV-WH分散液处理后的鸡胚,第五行为经0.0025g/mL的对比例2 消毒剂水溶液和鸡新城疫病毒NDV-WH分散液处理后的鸡胚,在第四行和第五行中,黑色圆圈内的鸡胚为未发生病变的鸡胚。
图2为实验例4的步骤S6中BHK21细胞孵育72h后的光学显微镜图,其中,A1为经阳性对照样处理后的单孔BHK21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B1为经阴性对照样处理后的单孔BHK21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C1为经0.0025g/mL的实施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单孔BHK21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D1为经 0.0025g/mL的对比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发生病变的单孔BHK21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E1为经0.0025g/mL的对比例2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发生病变的单孔BHK21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3为实验例4的步骤S6中VERO E6细胞孵育72h后的光学显微镜图,其中,A2为经阳性对照样处理后的单孔VERO E6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B2为经阴性对照样处理后的单孔VERO E6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C2为经0.0025g/mL 的实施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单孔VERO E6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D2为经 0.0025g/mL的对比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发生病变的单孔VERO E6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E2为经0.0025g/mL的对比例2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发生病变的单孔VERO E6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4为实验例4的步骤S6中Marc145细胞孵育72h后的光学显微镜图,其中,A3为经阳性对照样处理后的单孔Marc145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B3为经阴性对照样处理后的单孔Marc145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F1至F3分别为经 0.01g/mL、0.005g/mL以及0.0025g/mL的实施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单孔 Marc145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G1至G3分别为经0.01g/mL、0.005g/mL以及 0.0025g/mL的对比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单孔Marc145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H1至H3分别为经0.01g/mL、0.005g/mL以及0.0025g/mL的对比例2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单孔Marc145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5为实验例5中VERO E6细胞孵育72h后的光学显微镜图,其中,A4 为经阳性对照样处理后的单孔VERO E6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B4为经阴性对照样处理后的单孔VERO E6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I1至I3分别为经0.01g/mL、 0.005g/mL以及0.0025g/mL的实施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单孔VERO E6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J1至J3分别为经0.01g/mL、0.005g/mL以及0.0025g/mL的对比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单孔VERO E6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K1至K3 分别为经0.01g/mL、0.005g/mL以及0.0025g/mL的对比例2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单孔VERO E6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6为实验例5中实施例1的现配现用消毒剂水溶液的抑菌结果图。
图7为实验例5中实施例1的常温避光放置十五天的抑菌结果图。
图8为实验例5中对比例1的现配现用消毒剂水溶液的抑菌结果图。
图9为实验例5中对比例1的常温避光放置十五天的抑菌结果图。
图10为实验例5中对比例2的现配现用消毒剂水溶液的抑菌结果图。
图11为实验例5中对比例2的常温避光放置十五天的抑菌结果图。
图12为实验例5中BHK21细胞孵育72h后的光学显微镜图,其中,A1为经阳性对照样处理后的单孔BHK21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B1为经阴性对照样处理后的单孔BHK21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C3为经0.0025g/mL的实施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发生病变的单孔BHK21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D3为经0.01g/mL 的对比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发生病变的单孔BHK21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 E3为经0.01g/mL的对比例2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发生病变的单孔BHK21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3为实验例5中Marc145细胞孵育72h后的光学显微镜图,其中,A3 为经阳性对照样处理后的单孔Marc145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B3为经阴性对照样处理后的单孔Marc145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F4至F6分别为经0.01g/mL、 0.005g/mL以及0.0025g/mL的实施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单孔Marc145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G4至G6分别为经0.01g/mL、0.005g/mL以及0.0025g/mL 的对比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单孔Marc145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H4至H6 分别为经0.01g/mL、0.005g/mL以及0.0025g/mL的对比例2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单孔Marc145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但不能限制本申请的内容。
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可以以一个范围的型式存在;应当理解,以一范围型式的描述仅仅是因为方便及简洁,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硬性限制;因此,应当认为所述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子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单一数值。例如,“55份~65份的单过硫酸氢钾”应当认为从55份到65份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子范围,如从55份到57 份、从57份到60份、从61份到63份、从64份到65份等,以及所数范围内的单一数字,例如55份、56份、57份、58份、59份、60份、61份、62份、63份、64份以及 65份,此不管范围为何皆适用。另外,每当在本文中指出数值范围,是指包括所指范围内的任何引用的数字(分数或整数)。
除非另有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商品,或者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方法制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包括:55份~65份的单过硫酸氢钾、0.5份~8份的氯化钠、 2份~8份的柠檬酸、1份~10份的氨基磺酸、5份~15份的一价和二价金属柠檬酸盐、7份~10份的六偏磷酸钠以及0.1份~1.5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质量百分比含量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包括:61份~65 份的单过硫酸氢钾、2份~8份的氯化钠、2份~8份的柠檬酸、5份~7份的氨基磺酸、9.9份~15份的一价和二价金属柠檬酸盐、7份~10份的六偏磷酸钠以及0.1 份~1.5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作用原理为:在酸性环境下,单过硫酸氢钾在水中经链式反应连续持久地产生新生态氧(O)、次氯酸(HClO)、自由羟基(-OH) 和活性氧衍生物(如过氧化氢),以氧化和氯化病原体;在一价金属柠檬酸盐和二价金属柠檬酸盐的协同作用下,可以进一步地破坏病原体的蛋白结构,以使病原体的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干扰病原体酶系统的活性,进而影响病原体的代谢活动,并增加病原体的细胞膜通透性而导致酶和营养物质流失,促使病原体溶解破裂以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
具体的,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各个组分中,单过硫酸氢钾是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活性成分,其作为氧化剂以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氯化钠是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辅助活性成分,是链式反应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氨基磺酸用作活化剂,以促使链式反应循环进行,此外,氨基磺酸具有去除铁锈、水垢、有机物质和农药残留的作用。柠檬酸作为酸性剂,用于稳定体系的pH值,确保链式反应循环进行。一价金属柠檬酸盐和二价金属柠檬酸盐一方面用作缓蚀剂,以降低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另一方面,一价金属柠檬酸盐和二价金属柠檬酸盐之间协同增效,可以进一步地增强消毒剂的杀菌消毒能力。六偏磷酸钠用作螯合剂,用于降低体系的金属离子浓度,从而提升消毒效果。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消毒剂表面能的作用,增强消毒剂对致病微生物的穿透作用,进一步提升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还包括消毒制剂中可接受的辅料。辅料例如可以是香味剂、赋型剂、抗结块剂、色素、防冻剂、指示剂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剂型为水溶液剂或粉剂。示例的,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为粉剂,以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总质量计算,单过硫酸氢钾、氯化钠、柠檬酸、氨基磺酸、一价和二价金属柠檬酸盐、六偏磷酸钠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总质量中的占比为90%以上,例如9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为粉剂,使用时,将其配制为0.001g/mL~0.005g/mL的水溶液进行消毒。示例的,将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配制为0.005g/mL的水溶液对畜舍环境、设备及空气消毒;将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配制为0.001g/mL的水溶液对饮用水消毒。消毒方式可以是浸泡消毒法或喷雾消毒法。
本发明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对所有感染人和动物的病毒、细菌及其芽孢、真菌、支原体和病毒均具有理想的消杀效果,尤其是对新型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蓝耳病毒以及猪伪狂犬病毒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并且具有安全环保、毒性小的优点。
如本发明所用,“新型冠状病毒”又名2019-nCoV、SARS-CoV-2,其属于冠状病毒,其引发的疾病为COVID-19。本发明实验例中所采用的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为SARS-CoV-2/ZY38-1,购自某公司。
如本发明所用,“禽流感病毒”是指引发禽类病毒性流行性感冒的一类病毒,其属于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包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丙型流感病毒。本发明实验例中所采用的禽流感病毒毒株为AIV-2,购自某公司。
如本发明所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是指引发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一类病毒,其属于双股RNA病毒科禽双股RNA病毒属,其无囊膜。本发明实验例中所采用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毒株为IBDV-3,购自某公司。
如本发明所用,“鸡新城疫病毒”是指引发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鸡新城疫) 的一类病毒,其属于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副粘病毒属(Paramyxovirus),具有囊膜。本发明实验例中所采用的鸡新城疫病毒毒株为NDV-WH,购自某公司。
如本发明所用,“非洲猪瘟病毒”是指引发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的一类病毒,其属于虹彩病毒科,并为DNA病毒,成熟病毒粒子具有两层以上衣壳,衣壳外有囊膜。本发明实验例中所采用的非洲猪瘟病毒毒株为 ASFV-JX,购自某公司。
如本发明所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指引发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的一类病毒,其属于冠状病毒科的冠状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现多性性,倾向圆形,外有囊膜。本发明实验例中所采用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毒株为PEDV-1,购自某公司。
如本发明所用,“猪蓝耳病毒”是指引发猪蓝耳病的一类病毒,又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其属于单股正链RNA的不分节段病毒,归属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具有囊膜。本发明实验例中所采用的猪蓝耳病毒毒株为PRRS-1,购自某公司。
如本发明所用,“猪伪狂犬病毒”是指引发伪狂犬病的一类病毒,又名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其属于疱诊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病毒粒子呈椭圆或圆形,无囊膜的病毒粒子直径为110~150nm,具有囊膜的成熟病毒粒子直径为180nm。本发明实验例中所采用的猪伪狂犬病毒毒株为PrV-3,购自某公司。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该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为紫红色粉剂,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由61份的单过硫酸氢钾、6份的氯化钠、2份的柠檬酸、5份的氨基磺酸、14份的柠檬酸钠、1 份的柠檬酸锌、10份的六偏磷酸钠、1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1份的硅酸钠组成。
该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配方,准确称取各个组分;
S2、将称取好的单过硫酸氢钾、氯化钠、柠檬酸、柠檬酸钠和柠檬酸锌一起加入至混合反应釜中,并充分搅拌以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
S3、向步骤S2的混合物中加入氨基磺酸、六偏磷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硅酸钠,并充分搅拌以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
S4、对步骤S3的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放料并进行分包装,获得粉状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该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为紫红色粉剂,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由55份的单过硫酸氢钾、8份的氯化钠、8份的柠檬酸、5份的氨基磺酸、13份的柠檬酸钠、1 份的柠檬酸锌、9份的六偏磷酸钠、1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1份的硅酸钠组成。
该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该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为紫红色粉剂,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由61份的单过硫酸氢钾、6份的氯化钠、2份的柠檬酸、5份的氨基磺酸、14份的柠檬酸钠、1 份的柠檬酸铜、10份的六偏磷酸钠、1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1份的硅酸钠组成。
该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由61份的单过硫酸氢钾、6份的氯化钠、2份的柠檬酸、5 份的氨基磺酸、15份的柠檬酸锌、10份的六偏磷酸钠、1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1份的硅酸钠组成。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由61份的单过硫酸氢钾、6份的氯化钠、2份的柠檬酸、5 份的氨基磺酸、15份的柠檬酸钠、10份的六偏磷酸钠、1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1份的硅酸钠组成。
实验例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消毒剂理化指标检测实验
将实施例的消毒剂和对比例的消毒剂进行理化指标检测,检测结果详见下表 1,其中,有效氯含量的检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2.2.1.2.1进行;pH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毒技术规范》(2020年版)2.2.1.4 (pH计法)进行;铅含量、汞含量和砷含量的测定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版进行;稳定性的检测方法为:将消毒剂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隔水密封放置90天后,测定有效氯含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的下降率,下降率不大于10%则说明消毒剂的稳定性较好。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消毒剂理化指标检测结果
Figure RE-GDA0003208003690000101
由表1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消毒剂与本申请对比例的消毒剂的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异。
实验例2: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消毒剂的毒理学实验
将实施例的消毒剂和对比例的消毒剂进行毒理学实验,毒理学实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2.3的相关规定进行。毒理学实验结果详见下表2:
表2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毒理学实验结果
名称 急性经口毒性 一次完整皮肤实验 致突变实验
实施例1 LD50>5000mg/kg 无刺激 无诱变性
实施例2 LD50>5000mg/kg 无刺激 无诱变性
实施例3 LD50>5000mg/kg 无刺激 无诱变性
对比例1 LD50>5000mg/kg 无刺激 无诱变性
对比例2 LD50>5000mg/kg 无刺激 无诱变性
由表2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消毒剂与本申请对比例的消毒剂的毒理学实验结果差异不明显,各个实施例和各个对比例的消毒剂毒性均很小。
实验例3: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对禽源病毒的消杀实验
供试病毒株:鸡新城疫病毒NDV-WH、禽流感病毒AIV-2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3。
供试病毒株分散液:分散剂为DMEM(商购)液体培养基,鸡新城疫病毒 NDV-WH分散液的病毒浓度为105.0TCID50/mL,禽流感病毒AIV-2分散液的病毒浓度为105.0TCID50/mL,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3分散液的病毒浓度为105.0 TCID50/mL。
供试消毒剂:实施例1的消毒剂,以及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
病毒株受体:鸡胚,取鸡卵在37℃和45~60%的相对湿度下孵育至10~12日而获得。
中和剂:0.04g/mL的硫代硫酸钠;配制方法为:取2g的硫代硫酸钠,溶于单蒸无菌水中,并定容至50mL,然后采用0.22微米的滤膜过滤即得。
每种消毒剂的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a、取供试消毒剂2g,溶于单蒸无菌水中,并定容至40mL以配制为浓度为 0.05g/mL的消毒剂母液,消毒剂母液现配现用;
Sb、将消毒剂母液稀释获得两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即0.025g/mL和 0.0125g/mL的消毒剂水溶液;
Sc、每种浓度的消毒剂水溶液取200μL,分别向其中加入800μL的单种供试病毒株分散液,以制得两种反应体系,两种反应体系中消毒剂的浓度分别为 0.005g/mL和0.0025g/mL;
Sd、将步骤Sc的两种反应体系分别置于室温下反应20min,每隔5min摇晃分散,获得两种反应液;
Sd、向步骤Sc的两种反应液中分别加入300μL的中和剂以终止反应,室温作用10分钟,每隔5分钟摇晃分散,然后采用0.22微米的滤膜过滤,获得两种滤液;
Se、将步骤Sd获得的滤液注射入鸡胚中,一个鸡胚注射500μL的单种滤液,每种滤液对应设置六个平行样,并设置阳性对照样和阴性对照样,其中,阳性对照样是向鸡胚中注射300μL的供试病毒株分散液以及200μL的无菌水,阴性对照样是向鸡胚中注射500μL的无菌水,注射完毕后将鸡胚置于37℃下孵育72h,培养结束后采用检卵灯观察鸡胚病变情况。
实验结果详见下表3:
表3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对禽源病毒的消杀实验结果
Figure RE-GDA0003208003690000121
备注:结果用“n/m”表示,“n”表示死亡鸡胚数,“m”表示重复鸡胚数。
由表3可知,相较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实施例1的消毒剂在两种浓度下均对三种禽源病毒具有理想的消杀效果,鸡胚均未发生病变,尤其是在0.0025g/mL 的低浓度下具有显著的消杀优势。以消杀鸡新城疫病毒NDV-WH为例,如图1所示,经0.0025g/mL的实施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鸡胚均未发生病变,而经0.0025g/mL的对比例1消毒剂处理后的鸡胚,以及经0.0025g/mL的对比例2消毒剂处理后的鸡胚均仅有一个未发生病变。
此外,对比例1的消毒剂在0.0025g/mL的浓度下对鸡新城疫病毒NDV-WH的消杀效果不理想,但对比例1的消毒剂在两种浓度下均对禽流感病毒AIV-2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3的消杀效果良好。对比例2的消毒剂在两种浓度下均对鸡新城疫病毒NDV-WH的消杀效果均不理想,并且对比例2的消毒剂在0.0025g/mL的浓度下对禽流感病毒AIV-2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3的消杀效果均不理想。实验例4: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对猪源病毒的消杀实验
供试病毒株:猪伪狂犬病毒PrV-3、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1、猪蓝耳病毒 PRRS-1和非洲猪瘟病毒ASFV-JX。
供试病毒株分散液:分散剂为DMEM(商购)液体培养基,猪伪狂犬病毒 PrV-3分散液的病毒浓度为107.0TCID50/mL,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1分散液的病毒浓度为107.0TCID50/mL,猪蓝耳病毒PRRS-1分散液的病毒浓度为106.0 TCID50/mL,非洲猪瘟病毒ASFV-JX分散液的病毒浓度为105.0TCID50/mL。
供试消毒剂:实施例1的消毒剂,以及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
受体细胞:VERO E6细胞、BHK21细胞、Marc145细胞和PAM细胞,均购自中国兽药中检所,其中,猪伪狂犬病毒PrV-3的受体细胞为BHK21细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1的受体细胞为VERO E6细胞,猪蓝耳病毒PRRS-1的受体细胞为Marc145细胞,非洲猪瘟病毒ASFV-JX为PAM细胞。
受体细胞的活化与培养:首先,将保藏于-80℃的受体细胞取出,然后放置于42℃的水浴锅中1min;接着,取T25细胞培养瓶,向其中加入含有10%(体积百分数)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然后将水浴加热后的受体细胞接种于T25细胞培养瓶中,置于37℃、5%(体积百分数)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培养;再接着,将培养后获得的受体细胞传代转接至6孔细胞板,置于37℃、5%(体积百分数) 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铺满6孔细胞板的各个孔;最后,轻柔去掉各个孔内的原培养基,然后各个孔采用1mL的含1%(体积百分数)双抗(最终浓度: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μg/mL)的无血清DMEM培养基清洗,然后弃培养基,备用。
中和剂:0.04g/mL的硫代硫酸钠;配制方法为:取2g的硫代硫酸钠,溶于单蒸无菌水中,并定容至50mL,然后采用0.22微米的滤膜过滤即得。
每种消毒剂的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供试消毒剂2g,溶于单蒸无菌水中,并定容至40mL以配制为浓度为 0.05g/mL的消毒剂母液,消毒剂母液现配现用;
S2、将步骤S1的消毒剂母液、供试病毒株分散液以及无菌水按照表4的配比进行混合,以制得三种反应体系,三种反应体系中消毒剂的浓度分别为0.01g/mL、 0.005g/mL和0.0025g/mL;
S3、将步骤S2的三种反应体系分别置于室温下反应20min,每隔5min摇晃分散,获得三种反应物;
S4、向步骤S3的三种反应物中分别加入300μL的中和剂,室温作用10分钟,每隔5分钟摇晃分散,获得三种终反应物;
S5、取完成受体细胞传代培养的6孔细胞板,弃原培养基,向各个孔内加入等量的含1%双抗的无血清DMEM培养基和步骤S4获得的终反应物,每种终反应物对应三个平形样,其中VERO E6细胞加入含1%双抗的无血清DMEM培养基和步骤S4获得的终反应物的体积量为750μL,其余受体细胞加入含1%双抗的无血清 DMEM培养基和步骤S4获得的终反应物的体积量为500μL,并设置阳性对照样和阴性对照样,其中,阳性对照样是向各个孔内加入800μL的供试病毒株分散液和 500μL的无菌水,阴性对照样是向各个孔内加入800μL的含1%双抗的无血清 DMEM培养基和500μL的无菌水,然后置于37℃、5%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孵育1h;
S6、孵育完成后,弃各个孔内液体,并且采用含1%双抗的无血清DMEM培养基清洗各个孔,然后弃各个孔内液体,再在含有VERO E6细胞的孔内加入3mL 的含1%双抗的无血清DMEM培养基,含有其他受体细胞的孔内加入1mL的含1%双抗和2%(体积分数)血清的DMEM培养基,置于37℃、5%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孵育72h;对于BHK21细胞、VERO E6细胞以及Marc145细胞,每隔24h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并记录;对于PAM细胞,由于采用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病变情况,所以孵育72h后进行病毒核酸提取操作,然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核酸,根据Ct值判断非洲猪瘟病毒ASFV-JX的消杀效果。
表4步骤S2中三种反应体系的具体配比
Figure RE-GDA0003208003690000141
孵育72h后的细胞病变情况详见下表5和表6:
表5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对猪伪狂犬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消杀实验结果
Figure RE-GDA0003208003690000151
备注:结果用“n/m”表示,“n”表示病变孔数,“m”表示重复孔数。
由表4可知,相较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实施例1的消毒剂在三种浓度下均对猪伪狂犬病毒PrV-3具有理想的消杀效果,尤其是在0.0025g/mL的低浓度下具有显著的消杀优势。如图2所示,经0.0025g/mL的实施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BHK21细胞仍然保持正常形态,未发生病变;经0.0025g/mL的对比例1消毒剂水溶液和0.0025g/mL的对比例2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BHK21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BHK21细胞的形态由正常的长梭状逐渐缩成球形。
此外,相较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实施例1的消毒剂在三种浓度下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1具有理想的消杀效果,尤其是在0.0025g/mL的低浓度下具有显著的消杀优势。如图3所示,经0.0025g/mL的实施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VERO E6细胞仍然保持正常的卵形,未发生病变;经0.0025g/mL的对比例1消毒剂水溶液和0.0025g/mL的对比例2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VERO E6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BHK21细胞出现拉网、脱落的问题。
表6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对猪蓝耳病毒的消杀实验结果
Figure RE-GDA0003208003690000152
备注:结果用“n/m”表示,“n”表示病变孔数,“m”表示重复孔数,“/”表示同一类平行样中的受体细胞均出现脱落、数量急剧减少的问题。
由表6和图4可知,相较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实施例1的消毒剂在三种浓度下均对猪蓝耳病毒PRRS-1具有理想的消杀效果,且对作为受体细胞的 Marc145细胞毒性较小,即Marc145细胞未出现脱落、数量急剧减少的问题。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在三种浓度下均会造成Marc145细胞出现脱落、数量急剧减少的问题,说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对Marc145细胞的毒性较大。
对于孵育72h后的PAM细胞,采用商购的核酸提取试剂盒(磁珠法)进行核酸提取操作,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参照标准T/CVMA 5-2018《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进行,判定标准为:Ct值大于37或未检测到荧光信号则判定为阴性,Ct值大于等于35且小于37则判定为可疑,Ct值小于35则判定为阳性,检测结果详见下表7:
表7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消杀实验结果
Figure RE-GDA0003208003690000161
备注:“/”表示同一类平行样中的受体细胞均出现脱落、数量急剧减少的问题。
由表7可知,在两种消杀浓度下,实施例1的消毒剂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JX 的消杀效果均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其中,实施例1的消毒剂在 0.005g/mL和0.0025g/mL的两种浓度下均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JX的消杀效果理想。
对比例1的消毒剂在0.0025g/mL的低浓度下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JX的消杀效果不理想,在0.005g/mL的浓度下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JX具有微弱的消杀效果。
对比例2的消毒剂在0.0025g/mL的低浓度下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JX具有微弱的消杀效果,但在0.005g/mL的浓度下对受体细胞的毒性较大。
实验例5: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实验
供试病毒株: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ZY38-1。
供试病毒株分散液:分散剂为无血清的DMEM(商购)液体培养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ZY38-1分散液的病毒浓度为105.0TCID50/mL。
供试消毒剂:实施例1的消毒剂,以及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
受体细胞:VERO E6细胞,购自中国兽药中检所,活化及培养方法参照实验例4。
本实验例的实验方法参照实验例4进行。
实验结果详见下表8:
表8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实验结果
Figure RE-GDA0003208003690000171
备注:结果用“n/m”表示,“n”表示病变孔数,“m”表示重复孔数,“/”表示同一类平行样中的受体细胞均出现脱落、数量急剧减少的问题。
由表8和图5可知,相较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实施例1的消毒剂在三种浓度下均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ZY38-1具有良好的消杀效果,并且对作为受体细胞的VERO E6细胞毒性较小的优点。对比例1的消毒剂虽然对VERO E6细胞毒性较小,但在低浓度(0.0025g/mL)下对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ZY38-1的消杀效果不理想。对比例2的消毒剂在0.01g/mL和 0.005g/mL的浓度下均对VERO E6细胞毒性较大,此外,对比例2的消毒剂虽然在 0.0025g/mL浓度下对VERO E6细胞毒性较小,但是对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ZY38-1的消杀效果不理想。
实验例5: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稳定性实验
5.1、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消杀细菌的稳定性实验
供试菌株:供试菌株的具体信息详见下表9:
表9供试菌株的种类、来源、功能及培养条件
Figure RE-GDA0003208003690000181
备注:表9中涉及的培养基均购自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按照厂商条件使用。
供试消毒剂:实施例1的消毒剂,以及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
供试消毒剂水溶液的配制:取0.2g的供试消毒剂,溶于单蒸无菌水中,并定容至20mL以配制浓度为0.01g/mL的消毒剂水溶液。
每种消毒剂分别取现配的消毒剂水溶液、常温避光放置三天的消毒剂水溶液、常温避光放置七天的消毒剂水溶液以及常温避光放置十五天的消毒剂水溶液进行实验。
每种消毒剂的稳定性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供试菌株采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然后稀释涂布于平板上,使得每个平板上供试菌株的数量级为105,每种供试菌株设置三个平行样;
S20、在涂布有供试菌株的平板上等距离放置四个无菌牛津杯;
S30、向每个牛津杯中分别加入150μL的供试消毒剂水溶液,然后将平板移动至培养箱中;
S40、培养16h后,取出平板(牛津杯中的消毒剂水溶液已消耗完毕),采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的直径(未扣除牛津杯的直径),计算每个平板上所有抑菌圈的平均直径值,并拍照记录。
稳定性实验结果详见下表10至表13:
表10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现配现用消毒剂水溶液的抑菌结果
Figure RE-GDA0003208003690000191
表11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常温避光放置三天的消毒剂水溶液的抑菌结果
Figure RE-GDA0003208003690000192
Figure RE-GDA0003208003690000201
表12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常温避光放置七天的消毒剂水溶液的抑菌结果
Figure RE-GDA0003208003690000202
表13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常温避光放置十五天的消毒剂水溶液的抑菌结果
Figure RE-GDA0003208003690000203
由表10至表13以及图6至图11所示,相较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实施例1的消毒剂具有显著的稳定性优势,实施例1的消毒剂配制为水溶液后常温避光放置十五天仍然对CP-1、S、Sp、SS-2、SS-9、K88、sah、SA083以及KYB420 九种供试菌株具有较佳的消杀效果;对比例1的消毒剂配制为水溶液后常温避光放置十五天对CP-1、S、Sp、SS-2、SS-9、K88以及KYB431七种供试菌株具有消杀效果,且对CP-1、S、Sp、SS-2、SS-9和K88的消杀效果均不如实施例1的消毒剂,仅对KYB431供试菌株的消杀效果优于实施例1的消毒剂;对比例2的消毒剂配制为水溶液后常温避光放置十五天对所有供试菌株均无消杀效果。
5.2、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消杀猪源病毒的稳定性实验
供试病毒株:猪伪狂犬病毒PrV-3和猪蓝耳病毒PRRS-1。
供试消毒剂:实施例1的消毒剂,以及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
受体细胞:VERO E6细胞(对应为猪伪狂犬病毒PrV-3的受体细胞)和Marc145 细胞(对应为猪蓝耳病毒PRRS-1的受体细胞)
稳定性实验方法:参照实施例4的步骤S1至步骤S6进行,其中,中和剂、供试消毒剂水溶液的配制方法以及受体细胞的活化与培养方法均与实施例4相同,每种消毒剂分别取常温避光放置十五天的消毒剂水溶液进行实验。
稳定性实验结果详见下表14:
表14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常温避光放置十五天的消毒剂水溶液对猪伪狂犬病毒和猪蓝耳病毒的消杀结果
Figure RE-GDA0003208003690000211
备注:结果用“n/m”表示,“n”表示病变孔数,“m”表示重复孔数,“/”表示同一类平行样中的受体细胞均出现脱落、数量急剧减少的问题。
由表14可知,实施例1的消毒剂配制为0.05g/mL消毒剂母液后常温避光放置十五天,然后稀释获得的0.01g/mL水溶液和0.005g/mL水溶液仍然对猪伪狂犬病毒PrV-3和猪蓝耳病毒PRRS-1具有理想的消杀效果,稀释获得的0.0025g/mL水溶液对猪伪狂犬病毒PrV-3和猪蓝耳病毒PRRS-1的消杀效果不佳。此外,稀释后获得的三种浓度水溶液均对VERO E6细胞和Marc145细胞毒性较小,未出现细胞脱落、数量急剧减少的问题。
对比例1配制为0.05g/mL消毒剂母液后常温避光放置十五天,然后分别稀释获得的三种浓度水溶液均对猪伪狂犬病毒PrV-3的消杀效果不佳。对比例2配制为 0.05g/mL消毒剂母液后常温避光放置十五天,然后分别稀释获得的三种浓度水溶液对猪伪狂犬病毒PrV-3和猪蓝耳病毒PRRS-1消杀效果均不佳,且在0.01g/mL和 0.005g/mL的两种浓度下对Marc145细胞具有较大的毒性。
如图12所示,经0.0025g/mL的实施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BHK21细胞、经0.01g/mL的对比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BHK21细胞以及经0.01g/mL的对比例2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BHK21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BHK21细胞的形态由正常的长梭状逐渐缩成球形,其中,经0.01g/mL的对比例2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BHK21细胞发生病变的程度最严重,经0.0025g/mL的实施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BHK21细胞发生病变的程度最轻。
如图13所示,经0.0025g/mL的实施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Marc145细胞、经三种不同浓度的对比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Marc145细胞,以及经 0.0025g/mL的对比例2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Marc145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经0.01g/mL和0.005g/mL的实施例1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Marc145细胞未发生病变而维持正常形态;经0.005g/mL和0.0025g/mL的对比例2消毒剂水溶液处理后的Marc145细胞出现细胞数量急剧减少、脱落的问题。
综上所述,相较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剂,实施例1的消毒剂消杀猪伪狂犬病毒PrV-3和猪蓝耳病毒PRRS-1具有显著的稳定性优势。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对比例和实验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对比例/实验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对比例/实验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包括:55份~65份的单过硫酸氢钾、0.5份~8份的氯化钠、2份~8份的柠檬酸、1份~10份的氨基磺酸、0.5份~15份的柠檬酸钠、0.1份~5份的柠檬酸锌、7份~10份的六偏磷酸钠以及0.1份~1.5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含量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包括:61份~65份的单过硫酸氢钾、2份~8份的氯化钠、2份~8份的柠檬酸、5份~7份的氨基磺酸、1份~14份的柠檬酸钠、0.1份~3份的柠檬酸锌、7份~10份的六偏磷酸钠以及0.1份~1.5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包括:61份的单过硫酸氢钾、6份的氯化钠、2份的柠檬酸、5份的氨基磺酸、14份的柠檬酸钠、1份的柠檬酸锌、10份的六偏磷酸钠以及1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包括:55份的单过硫酸氢钾、8份的氯化钠、8份的柠檬酸、5份的氨基磺酸、13份的柠檬酸钠、1份的柠檬酸锌、9份的六偏磷酸钠以及1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剂包括消毒制剂中可接受的辅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剂型为水溶液剂、粉剂或片状。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用于消杀新型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蓝耳病毒或猪伪狂犬病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为粉剂,使用时,将所述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配制为0.001g/mL~0.005g/mL的水溶液进行浸泡消毒或喷雾消毒。
CN202110541379.7A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及其应用 Active CN113367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1379.7A CN113367155B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1379.7A CN113367155B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7155A CN113367155A (zh) 2021-09-10
CN113367155B true CN113367155B (zh) 2022-03-29

Family

ID=77571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1379.7A Active CN113367155B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715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62057B2 (en) * 2009-04-29 2015-02-2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s for improving taste and oral care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taste
CN101836659A (zh) * 2010-04-12 2010-09-22 湖南圣雅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复方过硫酸氢钾消毒剂
CN102265904B (zh) * 2011-06-03 2015-01-07 宋海鹏 复合过硫酸氢钾消毒剂及其制造工艺
GB201211691D0 (en) * 2012-07-05 2012-08-15 Reckitt Benckiser Llc Sprayable aqueous alcoholic microbicid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zinc ions
CN105394081A (zh) * 2015-12-30 2016-03-16 成都润兴消毒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粉
CN106973939A (zh) * 2017-05-11 2017-07-25 江苏苏沃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过硫酸氢氢钾复合消毒剂
JP7236029B2 (ja) * 2017-11-16 2023-03-09 田村製薬株式会社 消毒用製剤、並びに消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7155A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irtle et al. Virus survival in the environment
Frerichs et al. Temperature, pH and electrolyte sensitivity, and heat, UV and disinfectant inactivation of sea bass (Dicentrarchus labrax) neuropathy nodavirus
Bowman et al. Effects of disinfection on the molecular detection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Emmoth et al. Ammonia disinfection of hatchery waste for elimination of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es
Øye et al. Inactivation of infectious salmon anaemia virus, viral haemorrhagic septicaemia virus and 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 in water using UVC irradiation
Sonthipet et al. Bactericidal and virucidal efficacies of potassium monopersulfat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inactivating avian influenza virus on virus-spiked clothes
CN108552172A (zh) 一种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0903A (zh) 一种复合季铵盐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2886A (zh) 一种兽用复合型活性碘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519550A (zh) 一种含低浓度过氧化氢的医用抗病毒消毒剂
Ruenphet et al. Stability and virucidal efficacies using powder and liquid forms of fresh charcoal ash and slaked lime against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and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oue et al. Virucidal effect of commercial disinfectants on 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1 strains causing chicken gizzard erosion in Japan
Suzuki et al. Strong alkaline electrolyzed water efficiently inactivates SARS-CoV-2, other viruses,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CN113367155B (zh) 一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消毒剂及其应用
CN108633888A (zh) 一种二氯异氰脲酸钠粉及其制备方法
Kim et 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disinfectants in vitro against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JP6243482B2 (ja) 病原性微生物の不活性化方法
WO2014115860A1 (ja) 殺ウイルス剤
Evans et al. Disinfection of animal viruses
CN109699686A (zh) 一种杀灭禽流感病毒的消毒剂
CN104026148A (zh) 一种病毒灭活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15136963B (zh) 一种酸性干粉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aesuji et al. In vitro primary 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 cell toxicity and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inactivation using five commercially supply compound disinfectant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
CN113521261A (zh) 一种抗冠状病毒和细菌双重纳米免洗消毒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chijven et al.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via wa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