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5315B - 信关站切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关站切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5315B
CN113365315B CN202010140332.5A CN202010140332A CN113365315B CN 113365315 B CN113365315 B CN 113365315B CN 202010140332 A CN202010140332 A CN 202010140332A CN 113365315 B CN113365315 B CN 1133653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station
channel quality
satellite
terminal devic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03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5315A (zh
Inventor
王晓鲁
罗禾佳
汪宇
陈莹
施学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403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5315B/zh
Priority to EP21765235.3A priority patent/EP4102886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74849 priority patent/WO202117506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5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5315A/zh
Priority to US17/898,952 priority patent/US2022041781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5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5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6Airborne or Satellit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关站切换方法及装置,当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质量差时,源信关站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使得目标信关站向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即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源信关站利用该第二信道质量和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质量的第一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该过程中,源信关站通过对比源信关站经由卫星到终端设备的链路、目标信关站经由卫星至终端设备的链路的质量,确定出是否该切换信关站,提高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信关站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关站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技术引入非陆地网络(non terrestrial network,NTN),通过将基站或基站的部分功能部署在高空平台或卫星上,为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提供覆盖,具有覆盖范围大、组网灵活等特点。
NTN通信中,终端设备与信关站之间的链路包括两部分: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的服务链路,以及卫星与信关站之间的馈电链路,卫星的主要功能包括透传等。由此,若终端设备与信关站之间的整体链路出现质量问题,则有可能是服务链路质量差、馈电链路质量差、服务链路和馈电链路均质量差。当馈电链路出现问题时,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切换信关站。
传统陆地网络的链路质量检测方法中,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基站基于该上行参考信号的质量,判断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链路的质量。显然,若NTN通信继续沿用该传统的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则当信关站确定出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信关站之间的链路质量差时,则无法进一步的确定出:究竟是馈电链路质量差还是服务链路质量差,进而无法确定是否该切换信关站,导致通信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关站切换方法及装置,通过对比源信关站经由卫星到终端设备的链路、目标信关站经由卫星至终端设备的链路的质量,确定出是否该切换信关站,提高通信质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关站切换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为例对该方法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检测出来自源信关站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则向源信关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该第一信道质量用于表征该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该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采用该种方案,实现由终端设备触发信关站切换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向该源信关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还向该卫星发送上行参考信号,该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供该源信关站检测该第一信道质量,以及目标信关站检测第二信道质量,该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该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该目标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采用该种方案,通过向卫星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并由卫星转发给相应的信关站,实现信关站确定出信道质量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第一指示信息为上行参考信号,该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供源信关站检测第一信道质量,以及所目标信关站检测第二信道质量,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该终端设备经由该卫星至该目标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采用该种方案,无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后再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减少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次数。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检测出来自源信关站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之前,还接收来自源信关站且经由卫星转发的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激活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时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目标次数N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次数,间隔时长T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N次上行参考信号后至再次检测下行信号质量之间的时长,N≥1且为整数。采用该种方案,实现源信关站控制终端设备是否开启信关站功能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在广播信息中;或者,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在连接态信息中,连接态信息包括RRC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CI、组DCI、介质访问控制MAC元素、定时提前命令TAC中的至少一个种;或者,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物理下行共享数据信道发送。采用该种方法,实现灵活发送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或间隔时长T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该源信关站经由卫星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采用该种方案,实现灵活向终端设备配置传输资源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不同、码字相同或不同的传输资源;或者,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相同、码字不同的传输资源。采用该种方案,实现源信关站识别出不同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的目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关站切换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源信关站、也可以应用于源信关站中的芯片,下面以应用于源信关站为例对该方法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当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质量差时,源信关站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使得目标信关站向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即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源信关站利用该第二信道质量和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质量的第一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采用该种方案,源信关站通过对比源信关站经由卫星到终端设备的链路、目标信关站经由卫星至终端设备的链路的质量,确定出是否该切换信关站,提高通信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源信关站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还确定出该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采用该种方案,实现源信关站主动触发信关站切换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源信关站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还接收来自该终端设备且经由卫星转发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的链路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采用该种方案,实现终端设备主动触发信关站切换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第一指示信息为预设结构的上行参考信号时,该上行参考信号还用于供源信关站检测第一信道质量,以及所目标信关站检测第二信道质量。采用该种方案,无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后再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减少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次数。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源信关站接收来自终端设备且经由卫星转发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还通过卫星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激活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时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目标次数N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次数,间隔时长T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N次上行参考信号后至再次检测下行信号质量之间的时长,N≥1且为整数。采用该种方案,实现源信关站控制终端设备是否开启信关站功能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在广播信息中;或者,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在连接态信息中,连接态信息包括RRC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CI、组DCI、介质访问控制MAC元素、定时提前命令TAC中的至少一个种;或者,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物理下行共享数据信道发送。采用该种方法,实现灵活发送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或间隔时长T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源信关站利用第二信道质量和第一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将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信关站的过程中:当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第二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源信关站将终端设备从源信关站切换至目标信关站;或者,当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第二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源信关站将目标区域内的各终端设备从源信关站切换至目标信关站,目标区域为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或波束覆盖区,小区包含至少一个波束覆盖区,小区包含于卫星的覆盖范围内。采用该种方案,实现终端设备级别、小区级别或波束覆盖区级别的信关站切换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第二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时,源信关站对终端设备执行卫星切换;或者,当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第二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时,源信关站对目标区域内的各终端设备执行卫星切换,目标区域为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或波束覆盖区,小区包含至少一个波束覆盖区,小区包含于卫星的覆盖范围内。采用该种方案,实现终端设备级别、小区级别或波束覆盖区级别的卫星切换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源信关站接收来自目标信关站的第二信道质量之前,还经由该卫星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第一信道质量。采用该种方案,实现源信关站灵活向终端设备配置传输资源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第三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上行参考信号所在的传输资源,该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第一信道质量。采用该种方案,实现源信关站向目标信关站指示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不同、码字相同或不同的传输资源;或者,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相同、码字不同的传输资源。采用该种方案,实现源信关站识别出不同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源信关站向卫星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卫星将上行参考信号发送给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采用该种方案,实现源信关站触发卫星向多个信关站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信号的目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关站切换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目标信关站、也可以应用于目标信关站中的芯片,下面以应用于目标信关站为例对该方法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目标信关站接收源信关站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信关站向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该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之后,目标信关站确定第二信道质量,向该源信关站发送所第二信道质量。采用该种方案,实现目标信关站向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目标信关站确定第二信道质量时:目标信关站接收来自终端设备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上行参考信号,根据该上行参考信号,确定该第二信道质量。采用该种方案,实现目标信关站确定出第二信道质量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上述的第三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上行参考信号所在的传输资源,该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第一信道质量。采用该种方案,实现源信关站向目标信关站指示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的目的。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不同、码字相同或不同的传输资源;或者,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相同、码字不同的传输资源。采用该种方案,实现目标信关站识别出不同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的目的。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检测出来自源信关站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
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源信关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道质量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在向所述源信关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还用于向所述卫星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源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以及目标信关站检测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上行参考信号,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源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以及所目标信关站检测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在所述处理单元检测出来自源信关站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之前,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信关站且经由所述卫星转发的所述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述目标次数N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次数,所述间隔时长T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N次上行参考信号后至再次检测下行信号质量之间的时长,所述N≥1且为整数。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激活指令、所述目标次数N、所述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在广播信息中;或者,
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激活指令、所述目标次数N、所述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在连接态信息中,所述连接态信息包括RRC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CI、组DCI、介质访问控制MAC元素、定时提前命令TAC中的至少一个种;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激活指令、所述目标次数N、所述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物理下行共享数据信道发送。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源信关站经由所述卫星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不同、码字相同或不同的传输资源;或者,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相同、码字不同的传输资源。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关站向所述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信关站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和第一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发送单元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还用于确定出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发送单元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且经由所述卫星转发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源信关站的链路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预设结构的上行参考信号时,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还用于供所述源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以及所目标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且经由所述卫星转发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还用于通过所述卫星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述目标次数N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次数,所述间隔时长T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N次上行参考信号后至再次检测下行信号质量之间的时长,所述N≥1且为整数。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激活指令、所述目标次数N、所述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在广播信息中;或者,
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激活指令、所述目标次数N、所述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在连接态信息中,所述连接态信息包括RRC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CI、组DCI、介质访问控制MAC元素、定时提前命令TAC中的至少一个种;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激活指令、所述目标次数N、所述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物理下行共享数据信道发送。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源信关站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或者,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目标区域内的各终端设备从所述源信关站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或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至少一个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于所述卫星的覆盖范围内。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卫星切换;或者,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目标区域内的各终端设备执行卫星切换,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或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至少一个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于所述卫星的覆盖范围内。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目标信关站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之前,还用于经由所述卫星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上行参考信号所在的传输资源,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不同、码字相同或不同的传输资源;或者,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相同、码字不同的传输资源。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向所述卫星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卫星将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发送给所述源信关站和所述目标信关站。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源信关站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关站向所述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源信关站发送所第二信道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且经由所述卫星转发的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上行参考信号所在的传输资源,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不同、码字相同或不同的传输资源;或者,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相同、码字不同的传输资源。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使得通信装置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个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使得通信装置实现如上第二方面或第二个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使得通信装置实现如上第三方面或第三个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接口,其中,所述输入接口用于获取待处理的数据,所述逻辑电路用于对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处理后的数据。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输出接口,该输出接口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后的数据。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接口,其中,所述输入接口用于获取待处理的数据,所述逻辑电路用于对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如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处理后的数据。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输出接口,该输出接口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后的数据。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接口,其中,所述输入接口用于获取待处理的数据,所述逻辑电路用于对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如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处理后的数据。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输出接口,该输出接口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后的数据。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关站切换方法,当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质量差时,源信关站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使得目标信关站向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即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源信关站利用该第二信道质量和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质量的第一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该过程中,源信关站通过对比源信关站经由卫星到终端设备的链路、目标信关站经由卫星至终端设备的链路的质量,确定出是否该切换信关站,提高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A是馈电链路质量差的示意图;
图1B是服务链路质量差的示意图;
图1C是服务链路和馈电链路质量均差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关站切换方法所适用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关站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关站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常见的陆地网络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上不存在卫星等中继,网络设备利用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检测链路质量。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周期性发送上行参考信号。该种方式中,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用于周期性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终端设备周期性的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第二种:半静态发送上行参考信号。该种方式中,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半静态的资源,终端设备接收到该资源后,不会立即发送上行参考信号,而是等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激活指令后才会周期性的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第三种:非周期性发送上行参考信号。该种方式中,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非周期性的资源,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指令后,才在该非周期性的资源上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NTN通信包括卫星通信、高空平台通信等。由于该类型的网络设备在离地面几百公里至几万公里高度,因此,NTN具有覆盖范围大、组网灵活等特点。NTN在向着T比特量级的目标发展。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信关站(gateway)的链路,包括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的服务链路(service link),以及卫星与信关站之间的馈电链路(feeder link),卫星的主要功能是透传。
根据上述可知:若继续沿用陆地网络中的链路检测方法,信关站利用来自终端设备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上行参考信号检测链路质量,当信关站确定出链路质量差时,则无法进一步的判断出是馈电链路还是服务链路出现严重的传播损耗。示例性的,可参见图1A-图1C。
图1A是馈电链路质量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A,终端设备位于卫星的某个波束覆盖区内,该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建立服务链路,卫星与信关站之间建立馈电链路,受天气的影响,馈电链路质量差。
图1B是服务链路质量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B,终端设备位于卫星的某个波束覆盖区内,该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建立服务链路,卫星与信关站之间建立馈电链路,受天气的影响,服务链路质量差。
图1C是服务链路和馈电链路质量均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C,终端设备位于卫星的某个波束覆盖区内,该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建立服务链路,卫星与信关站之间建立馈电链路,受天气的影响,服务链路和馈电链路的质量都差。
如图1A-图1C所示,服务链路、馈电链路均会受到天气等的影响,卫星的工作模式为透明转发(transparent),终端设备通过来自信关站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下行参考信号,检测到的信道质量包括了馈电链路和服务链路信道质量,无法分离出这个两个信道质量。同理,信关站通过上行参考信号检测到的信道质量同样包含了馈电链路和服务链路信道质量,信关站无法分离出这两部分的信道质量。
而且,若终端设备利用上述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方式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则会浪费终端设备的功率;若终端设备利用上述的第三种方式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即终端设备不定期的多次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时,非周期性的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会造成较大的信令交互,影响上行和下行数据传输效率。
通常情况下,当某个卫星与信关站间的馈电链路受到天气等的严重影响时,需要进行信关站切换以防止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通信中断;而当某个卫星与终端设备间的服务链路质量差时,需要进行卫星切换。显然,若信关站无法判断出是馈电链路还是服务链路质量差,则无法确定出是否要进行信关站的切换。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关站切换方法及通信装置,通过对比源信关站经由卫星到终端设备的链路、目标信关站经由卫星至终端设备的链路的质量,确定出是否该切换信关站,提高通信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关站切换方法主要涉及源信关站、目标信关站、终端设备三个执行主体,可应用于NTN通信系统,该NTN通信系统基于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移动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先进的长期演进系统(advancedlong term evolution,LTE-A))、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相关的蜂窝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后续演进的通信系统建立。其中,5G还可以被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关站也可以称之为关口站、gateway等,其可以和网络设备,如5G中的gNB、LTE中的eNB分开设置,也可以与gNB、eNB等集成设置。以下若未做特殊说明,信关站,包括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均是集成了网络设备功能的信关站。源信关站指当前为卫星的波束覆盖区内的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信关站,目标信关站为执行信关站切换后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信关站,也就是说,目标信关站为具备向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能力、但当前还未向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信关站。可以理解的是,若源信关站、目标信关站均与网络设备分开设置,则本申请实施例中,源信关站将第一信道质量、目标信关站将第二信道质量发送给网络设备,由网络设备决定是否执行信关站切换。
卫星为工作在透明转发模式的卫星,其可根据地球站(图中未示出)的控制,确定将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发送给一个或多个信关站。另外,也可以预先配置卫星向多个信关站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等,或者,也可以是源信关站触发卫星向多个信关站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信关站可以具有地球站的功能,即地球站与信关站可以合为一个,此时,信关站既具有无线通信管理功能也具有控制卫星的功能。
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和/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无线接口,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和/或另一终端设备的被设置成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和/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该终端设备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UE或者未来演进的终端等。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关站切换方法所适用的网络架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该网络架构包括:终端设备、卫星1、卫星2、源信关站、目标信关站以及核心网等。终端设备与卫星1之间建立服务链路,卫星1与源信关站之间建立馈电链路,卫星的波束覆盖区包括波束覆盖区1~波束覆盖区4以及其他波束覆盖区(图中未示出),源信关站为终端设备所在的波束覆盖区1提供通信服务,另外,源信关站也可以为波束覆盖区2~波束覆盖区4内的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目标信关站为一个备份的gateway,它与卫星1之间可以建立馈电链路,若针对终端设备执行信关站切换,则为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卫星2与卫星1的距离较远,若针对终端设备执行卫星切换,则卫星2可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图中每一个椭圆表示一个波束覆盖区。服务链路和馈电电路会由于天气、被遮挡等原因,信道质量会发生严重衰减。
图2中,目标信关站至少为一个,以下若未做特殊说明,下述的目标信关站为图2中的两个目标信关站中的任意一个。
基于图2,为清楚起见,术语定义如下:
第一信道质量:终端设备经由卫星1至源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
第二信道质量:终端设备经由卫星1至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
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通过卫星1向源信关站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的指示信息;
第二指示信息:源信关站通过卫星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第三指示信息:源信关站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关站向所述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的指示信息;
第四指示信息:源信关站向卫星1发送的、用于指示卫星1向多个信关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也可以是源信关站发送给地球站,使得地球站触发卫星1向多个信关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或者,也可以不需要第四指示信息,例如,根据天气情况,地球站在下午三点至六点触发卫星1向多个信关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同时,源信关站也根据天气情况在下午三点至六点与目标信关站交互。另外,若不考虑节能和干扰,也可以是卫星一直向多个信关站转发其接收到的来自终端设备的信号。
下面,基于图2所示网络架构,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信关站切换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示例性的,可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关站切换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从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切换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包括:
101、源信关站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相应的,目标信关站接收来自源信关站的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关站向所述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
示例性的,当源信关站获知终端设备经由卫星1至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质量差时,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测量与反馈(measurementand report)等信令中发送给目标信关站。
例如,源信关站在对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过程中,发现来自终端设备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上行信号,如上行参考信号或上行数据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则认为终端设备经由卫星1至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质量差,并得到第一信道质量,该第一信道质量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此时,源信关站主动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采用该种方案,实现源信关站主动触发信关站切换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上行参考信号或上行数据信号的质量等于第一阈值时,可以认为是终端设备经由卫星1至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质量差。也就是说,取值恰好等于阈值的时候,既可以将之合并入小于阈值的情形,也可以合并入大于阈值的情形,甚至特别针对等于阈值的情况进行设计,本申请不做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阈值的情形也都类似,不再赘述。
再如,终端设备检测出来自源信关站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时,经过卫星向源信关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从而触发源信关站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源信关站指示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显式的向源信关站指示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比如0表示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1表示第一信道质量高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隐式的向源信关站指示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比如,预先约定一个特殊结构的上行参考信号,若源信关站接收到终端设备经由卫星发送的特殊结构的上行参考信号,则认为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采用该种方案,实现终端设备主动触发信关站切换的目的。
可选的,该第三指示信息还可以向目标信关站指示承载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时使用的扰码、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MCS)、源信关站与卫星间馈电链路的往返时延或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与卫星之间往返时延差等。
102、目标信关站向源信关站发送第二信道质量。
相应的,源信关站接收来自目标信关站的第二信道质量。
103、源信关站利用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和第一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
其中,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该第一信道质量可以是源信关站自己利用下行信号。
示例性的,第一信道质量可以是源信关站在为终端设备服务的过程中,利用终端设备通过卫星转发的上行信号得到,或者,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利用来自源信关站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下行信号得到,并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告知给源信关站;或者,也可以源信关站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且经由卫星转发的第一指示信息后,再对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转发的上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该第一信道质量包含了终端设备至卫星1的服务链路以及卫星1至源信关站的馈电链路的质量。而第二信道质量包含了终端设备至卫星1的服务链路以及卫星1至目标信关站的馈电链路的质量。由于服务链路相同,因此可以得出导致第一信道质量和第二信道质量不同的原因是:馈电链路不同。显然,若第二信道质量大于第一信道质量,则是由于卫星1与目标信关站之间的馈电链路的质量,优于卫星1与源信关站之间的馈电链路的质量。此时,切换信关站可以提高馈电链路的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关站切换方法,当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质量差时,源信关站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使得目标信关站向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即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源信关站利用该第二信道质量和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质量的第一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该过程中,源信关站通过对比源信关站经由卫星到终端设备的链路、目标信关站经由卫星至终端设备的链路的质量,确定出是否该切换信关站,提高通信质量。
上述实施例中,源信关站利用第二信道质量和第一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将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信关站时,将第一信道质量和第二信道质量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例如,第一阈值可以为12dB,而第二阈值可以为10dB,第二阈值是源信关站用来判别执行信关站切换还是卫星切换的阈值。此处,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数值不做限定。判别过程中,由于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的链路,与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目标信关站的链路中的服务链路相同,而馈电链路不同,当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第二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说明相较于卫星与源信关站之间的馈电电路,卫星与目标信关站之间的馈电链路的质量更好。因此,源信关站将终端设备从源信关站切换至目标信关站。该切换可以是终端设备级别、小区级别或波束覆盖区级别的。其中,终端设备级别是指仅将一个终端设备从源信关站切换至目标信关站。卫星的整个覆盖范围可以划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区又可以包含多个波束覆盖区,因此,小区级别的切换是指将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所有终端设备都切换至目标信关站,波束覆盖区级别的切换是指将终端设备所在波束覆盖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都切换至目标信关站,需要切换的小区或波束覆盖区称之为目标区域。采用该种方案,实现终端设备级别、小区级别或波束覆盖区级别的信关站切换的目的。
当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第二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时,说明两个馈电链路的质量都很差,此时若切换信关站,则无法改善整体链路(终端设备-卫星-信关站)质量。因此,需要对终端设备执行卫星切换。该切换可以是终端设备级别、小区级别或波束覆盖区级别的。其中,终端设备级别是指仅将一个终端设备从卫星1切换至卫星2。小区级别的切换是指将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所有终端设备都从卫星1切换至为2,波束覆盖区级别的切换是指将终端设备所在波束覆盖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都从卫星1切换至卫星2,需要切换的小区或波束覆盖区称之为目标区域。采用该种方案,实现终端设备级别、小区级别或波束覆盖区级别的卫星切换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波束覆盖区可以根据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TCI)或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进行区分。也就是说,当卫星切换或信关站切换是波束覆盖区级别的切换时,可以根据BWP、TCI或SSB指示波束覆盖区。例如,终端设备和源信关站之间可以通过BWP、TCI或SSB的切换,来指示波束覆盖区的切换,从而对于终端设备或源信关站而言,实际进行的可能是BWP、TCT或SSB的切换。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波束也可以替换为BWP、TCI或SSB等。
上述实施例中,从节能和避免干扰的角度而言,卫星不会一直向所有的信关站转发所有小区/波束覆盖区的信号。一般情况下只会转发信关站服务的波束覆盖区/小区的信号,也就是说,对于源信关站而言,卫星只会转发由源信关站提供通信服务的波束覆盖区/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而不会同时将该信号转发至目标信关站;同理,卫星不会把目标信关站服务的波束覆盖区/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转发给源信关站。因此,源信关站指示目标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时,需要卫星向目标信关站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或上行信号,以使得目标信关站利用上行参考信号或上行信号得到第二信道质量并反馈给源信关站。下面,对目标信关站如何检测到第二信道质量进行详细说明。
示例性的,当源信关站与目标信关站交互时,地球站协同工作,向卫星1发送指令,使得卫星1将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发送给目标信关站和源信关站。或者,使得卫星1将来自终端设备设备所在小区或波束覆盖区内的其他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发送给目标信关站和源信关站。该种情况下,考虑到地球站向卫星发送指令产生的延时,源信关站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时,需要考虑地球站向卫星发指令产生的时延,从而给卫星预留最够的时间去接收相关指令。
地球站控制卫星向多个信关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可以简单的从端口角度理解。例如,卫星从端口1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从端口10转发给源信关站,从端口11转发给目标信关站。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源信关站触发卫星向地球站发送指令,使得卫星将上行参考信号发送给多个信关站。另外,也可以是源信关站直接向卫星发送第四指示信息,以指示卫星向多个信关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或者,也可以根据天气等在地球站上进行预配置,使得地球站根据预配置向卫星发送指令。例如,根据天气预报可知:某年某月某日下午3点-6点将有暴雨天气,因此,在地球站上预配置某年某月某日下午3点-6点向卫星发送指令,同时,预配置源信关站也在某年某月某日下午3点-6点与目标信关站交互。
上述实施例中,源信关站可以预先配置传输资源,即源信关站经由卫星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配置在部分带宽(BandwidthPart,BWP)中,例如,在BWP上行专用信令(BWP-uplinkdedicated)中增加一个新的信令,即DGWS-config,利用该新的信令配置传输资源。另外,还可以通过RRC信令等配置传输资源。源信关站与目标信关站交互时,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向目标信关站指示传输资源。之后,终端设备在传输资源上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时,目标信关站和源信关站就可以在该传输资源上接收上行参考信号。
源信关站预先配置传输资源时,可以以终端设备级别、波束覆盖区或小区的级别配置用于传输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当以终端设备级别配置传输资源时,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不同、码字相同或不同的传输资源。也就是说,不同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的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不同,但码字可以相同或不同。如此一来,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不会在相同的传输资源上接收到不同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采用该种方案,实现源信关站以终端设备为单位配置传输资源的目的。
当源信关站以波束覆盖区或小区级别配置传输资源时,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相同、码字不同的传输资源。也就是说,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的时域资源相同且频域资源也相同,但是每个终端设备的码字不同,源信关站可以为每个终端设备配置不同的码字,也可以配置一个码字候选池,终端设备在该候选池内随机选择码字。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分集增益。另外,不同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不同,也可以是极化方式、多天线传输方式、时域、频域、码字、波束等不同。
上述步骤101中,当源信关站主动触发信关站切换时,源信关站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的同时,触发终端设备向卫星发送上行参考信号,该上行参考信号被卫星转发给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源信关站利用该上行参考信号确定第一信道质量,目标信关站利用该上行参考信号确定第二信道质量。另外,由于源信关站主动触发信关站切换时,源信关站在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之前,就能够利用上行信号,如上行数据信号或上行参考信号确定出第一信道质量。因此,卫星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后,也可以将该上行参考信号仅发送给目标信关站,而不发送给源信关站。若同时发送给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则源信关站利用该上行参考信号再次确定第一信道质量,后续利用该新的第一信道质量与第二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切换信关站,或者,源信关站利用两次测量得到的第一信道质量的平均值和第二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切换信关站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
当由终端设备触发信关站切换时,卫星向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转发上行参考信号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终端设备显式的向源信关站指示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例如,第一指示信息是1比特的信息,为0表示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为1表示第一信道质量高于第一阈值,只有在第一指示信息为0时,终端设备才通过卫星向源信关站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后,在源信关站的触发下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或者,终端设备等待一定的时长,在预配置的传输资源上主动向卫星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其中,传输资源为源信关站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
第二种情况:终端设备隐式的向源信关站指示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例如,终端设备和源信关站预先约定一种特殊格式的上行参考信号,当终端设备检测出来自源信关站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时,在传输资源上向卫星发送特殊格式的上行参考信号。卫星将该特殊格式的上行参考信号转发给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源信关站利用该上行参考信号确定第一信道质量,目标信关站利用该上行参考信号确定第二信道质量。此时,无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后再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减少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次数。可理解的,也可以使用常用的上行参考信号替换所述特殊格式的上行参考信号,例如,可以使用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或者专用调制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等。
当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质量差是暴雨等糟糕天气造成时,上述终端设备触发信关站切换的功能无需一直开启,而是仅仅在天气糟糕的时间段开启即可。也就是说,当天气异常时,源信关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激活指令,该激活指令用于激活终端设备触发信关站切换的功能,之后,终端设备检测下行信号的质量,当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时,通过卫星向源信关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此时,还可以衍生出第三种情况:源信关站通过卫星向终端设备发送激活指令后,无论终端设备是否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卫星都在传输资源上向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如上行参考信号或上行数据信号,使得源信关站利用该上行信号确定第一信道质量,目标信关站利用该上行信号确定第二信道质量。当然,也可以限定只有在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前提下,卫星才转发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其中,传输资源为源信关站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
上述第三种情况中,由于源信关站通过卫星向终端设备发送激活指令后,即使终端设备还未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卫星都会在传输资源上向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为了节省资源的开销,终端设备未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时,该传输资源可以用来发送上行数据信号。若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在传输资源上检测到的上行数据信号,则无需进行信道质量的测量;若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在传输资源上检测到上行参考信号,则执行信道质量的测量。采用该种方案,避免终端设备检测到下行信号的质量差后,还需要上报第一指示信息才触发待源信关站和目标信关站交互,减少信令交互。
下面,以上述的第二种情况为例,对终端设备如何触发源信关站与目标信关站交互进行详细说明。示例性的,可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关站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201、源信关站通过卫星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述目标次数N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次数,所述间隔时长T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N次上行参考信号后至再次检测下行信号质量之间的时长,所述N≥1且为整数。
示例性的,源信关站根据天气预报或实际天气情况,以广播、组播或单播方式通过卫星向终端设备发送激活指令,该激活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激活信关站切换功能,即一旦终端设备检测出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该激活指令可以用1比特来表示,如动态信关站切换触发(Dynamic gateway switch,DGS)指示(trigger),当DGS trigger=0表示未激活,DGS trigger=1表示激活。
源信关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激活指令的同时,可以将目标次数N、第一阈值(threshold1)、目标次数N或间隔时长等一起发送给终端设备。例如,源信关站将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在广播信息中,通过卫星发送给终端设备,广播信息可以是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其他系统消息(othersystem information,OSI)、主系统信息块(ma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等。再如,若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态,则源信关站还以可以将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在连接态信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该连接态信息包括RRC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组DCI、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元素(element))、定时提前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TAC)中的至少一个种。又如,源信关站将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物理下行共享数据信道(Physical Down linkShared Channel,PDSCH)发送给终端设备。后续通信过程中,源信关站可以发送新的第一阈值等,来更新第一阈值,以改变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触发频率,可以防止误触发和节省终端设备的能量。
202、源信关站经由卫星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源信关站且经由卫星转发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01和202并无严格的先后顺序。
203、终端设备判断是否开启触发信关站切换功能,若终端设备开启触发信关站切换功能,则执行步骤204;若终端设备未开启触发信关站切换功能,则执行步骤212。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判断是否接收到DGS trigger=1的激活指令,若接收到该激活指令,则说明终端设备开启了触发信关站切换的功能;若未接收到到DGS trigger=1的激活指令,则说明终端设备不用检测下行信号的质量。
204、终端设备判断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是否第一阈值,若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则执行步骤205;若下行信号的质量等于或高于第一阈值,则执行步骤203。
示例性的,下行信号质量可以是基于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数据信号得到的的信号与噪声功率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比特能量与噪声功率谱密度比(Eb/N0)、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 indicator,CQI)、信号与干扰噪声功率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power ratio,SIN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或解码性能(例如丢包率等)。其中,下行参考信号可以是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等。
205、终端设备向卫星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该上行参考信号可以是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等。
可选的,若源信关站预先配置了发送次数N,则终端设备向卫星发送N次上行参考信号。之后,激活指令重置为0,即DGS trigger=0。或者,若源信关站预先配置了间隔时长T,则终端设备检查出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并发送N次上行参考信号后,间隔一段时间T(T大于0)后,再次检测下行信号的质量,根据再次检测得到的结果判断是否发送上行参考信号。采用该种方案,可以避免终端设备一直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导致的耗电量增加。
206、卫星向源信关站转发上行参考信号。
207、卫星向目标信关站转发上行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06和步骤207并无严格的先后顺序。
208、源信关站利用上行参考信号确定出第一信道质量。
209、目标信关站利用上行参考信号确定出第二信道质量。
210、目标信关站向源信关站发送第二信道质量。
211、源信关站利用第一信道质量和第二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将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信关站。
示例性的,若第一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表示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的链路没有问题,不执行信关站切换或卫星切换。若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则表示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的链路有质量问题,需要执行卫星切换或信关站切换。进一步的,若第二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将终端设备从源信关站切换至目标信关站,或者,将终端设备所在小区或波束覆盖区内的各终端设备从源信关站切换至目标信关站;若第二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则对终端设备执行卫星切换,或者,对终端设备所在小区或波束覆盖区内的终端设备执行卫星切换。
212、终端设备不检测下行信号的质量。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如图5所示,该通信装置100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11,用于检测出来自源信关站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
收发单元12,用于向所述源信关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道质量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12,在向所述源信关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还用于向所述卫星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源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以及目标信关站检测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上行参考信号,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源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以及所目标信关站检测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12,在所述处理单元11检测出来自源信关站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之前,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信关站且经由所述卫星转发的所述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述目标次数N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次数,所述间隔时长T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N次上行参考信号后至再次检测下行信号质量之间的时长,所述N≥1且为整数。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激活指令、所述目标次数N、所述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在广播信息中;
或者,
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激活指令、所述目标次数N、所述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在连接态信息中,所述连接态信息包括RRC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CI、组DCI、介质访问控制MAC元素、定时提前命令TAC中的至少一个种;
或者,
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激活指令、所述目标次数N、所述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物理下行共享数据信道发送。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12,还用于接收所述源信关站经由所述卫星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不同、码字相同或不同的传输资源;
或者,
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相同、码字不同的传输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装置可以为源信关站,也可以为应用于源信关站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源信关站的功能。如图6所示,该通信装置200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21,用于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关站向所述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
接收单元2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信关站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处理单元23,用于利用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和第一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23,在所述发送单元21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还用于确定出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单元22,在所述发送单元21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且经由所述卫星转发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源信关站的链路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预设结构的上行参考信号时,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还用于供所述源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以及所目标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21,在所述接收单元22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且经由所述卫星转发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还用于通过所述卫星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阈值、激活指令、目标次数N、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述目标次数N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次数,所述间隔时长T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N次上行参考信号后至再次检测下行信号质量之间的时长,所述N≥1且为整数。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激活指令、所述目标次数N、所述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在广播信息中;
或者,
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激活指令、所述目标次数N、所述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在连接态信息中,所述连接态信息包括RRC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CI、组DCI、介质访问控制MAC元素、定时提前命令TAC中的至少一个种;
或者,
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激活指令、所述目标次数N、所述间隔时长T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物理下行共享数据信道发送。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23,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源信关站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或者,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23,用于将目标区域内的各终端设备从所述源信关站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或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至少一个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于所述卫星的覆盖范围内。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23,用于对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卫星切换;或者,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23,用于对目标区域内的各终端设备执行卫星切换,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或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至少一个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于所述卫星的覆盖范围内。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21,在所述接收单元22接收来自所述目标信关站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之前,还用于经由所述卫星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上行参考信号所在的传输资源,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不同、码字相同或不同的传输资源;或者,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相同、码字不同的传输资源。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21,还用于向向所述卫星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卫星将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发送给所述源信关站和所述目标信关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源信关站的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目标信关站,也可以为应用于目标信关站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目标信关站的功能。如图7所示,该通信装置300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源信关站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关站向所述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
处理单元32,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发送单元33,用于向所述源信关站发送所第二信道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单元3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且经由所述卫星转发的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32,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上行参考信号所在的传输资源,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
一种可行的设计中,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不同、码字相同或不同的传输资源;或者,同一个波束覆盖区或小区内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互为时频域资源相同、码字不同的传输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目标信关站的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接收单元实际实现时可以为接收器、发送单元实际实现时可以为发送器,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而处理单元可以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处理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处理单元的功能。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单元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通信装置400包括:
处理器41和存储器42;
所述存储器42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41执行所述存储器4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41执行如上终端设备执行的信关站切换方法;或者,使得所述处理器41执行如上源信关站执行的信关站切换方法;或者,使得所述处理器41执行如上目标信关站执行的信关站切换方法。
处理器4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400还包括通信接口43。其中,处理器41、存储器42以及通信接口43可以通过总线44连接。
在上述在通信装置的实现中,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也就是存储器和处理器可以通过接口连接,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以通过一条或者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如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中存储有实现数据访问控制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存储器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简称: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等。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程序。进一步地,上述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还可包括操作系统,其可包括各种用于管理系统任务(例如内存管理、存储设备控制、电源管理等)的软件组件和/或驱动,并可与各种硬件或软件组件相互通信,从而提供其他软件组件的运行环境。
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上述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逻辑电路、输入接口,其中:所述输入接口用于获取待处理的数据;所述逻辑电路用于对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技术方案,得到处理后的数据。
可选的,该芯片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输出处理后的数据。
当该逻辑电路执行终端设备侧的技术方案,该输入接口获取的待处理的数据包括下行信号、第二指示信息等,输出接口输出的处理后的数据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上行参考信号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出接口,其中:所述逻辑电路用于对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源信关站侧的技术方案,得到处理后的数据;以及,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输出处理后的数据。
可选的,该芯片还包括:输入接口,该输入接口用于获取待处理的数据。
当该逻辑电路执行源信关站侧的技术方案,该输入接口获取的待处理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信号、上行参考信号等。输出接口输出的处理后的数据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出接口,其中:所述逻辑电路用于对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目标信关站侧的技术方案,得到处理后的数据;以及,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输出处理后的数据。
可选的,该芯片还包括:输入接口,该输入接口用于获取待处理的数据。
当该逻辑电路执行目标信关站侧的技术方案,该输入接口获取的待处理的数据包括上行参考信号等。输出接口输出的处理后的数据包括第二信道质量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源信关站侧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目标信关站侧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技术方案;或者,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前述实施例中源信关站的技术方案;或者,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目标信关站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具体的介质类型本申请不做限制。

Claims (29)

1.一种信关站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终端设备检测出来自源信关站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源信关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道质量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卫星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源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以及目标信关站检测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上行参考信号,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源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以及所目标信关站检测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源信关站经由所述卫星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
4.一种信关站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信关站确定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所述源信关站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关站向所述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
所述源信关站接收来自所述目标信关站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所述源信关站利用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和第一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信关站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源信关站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且经由所述卫星转发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源信关站的链路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预设结构的上行参考信号时,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还用于供所述源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以及所目标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信关站利用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和第一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源信关站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源信关站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
或者,
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源信关站将目标区域内的各终端设备从所述源信关站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或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至少一个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于所述卫星的覆盖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源信关站对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卫星切换;
或者,
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源信关站对目标区域内的各终端设备执行卫星切换,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或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至少一个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于所述卫星的覆盖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信关站接收来自所述目标信关站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之前,还包括:
所述源信关站经由所述卫星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上行参考信号所在的传输资源,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
11.一种信关站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信关站接收源信关站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所述源信关站确定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后发送的,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关站向所述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所述目标信关站确定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所述目标信关站向所述源信关站发送所第二信道质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关站确定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包括:
所述目标信关站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且经由所述卫星转发的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目标信关站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上行参考信号所在的传输资源,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第一信道质量。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检测出来自源信关站且经由卫星转发的下行信号的质量低于第一阈值;
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源信关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道质量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所述收发单元,在向所述源信关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还用于向所述卫星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源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以及目标信关站检测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上行参考信号,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供所述源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以及所目标信关站检测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源信关站经由所述卫星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关站向所述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信关站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和第一信道质量,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发送单元向目标信关站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且经由所述卫星转发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源信关站的链路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预设结构的上行参考信号时,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还用于供所述源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以及所目标信关站检测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源信关站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
或者,
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目标区域内的各终端设备从所述源信关站切换至所述目标信关站,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或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至少一个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于所述卫星的覆盖范围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卫星切换;
或者,
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目标区域内的各终端设备执行卫星切换,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或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至少一个波束覆盖区,所述小区包含于所述卫星的覆盖范围内。
22.根据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目标信关站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之前,还用于经由所述卫星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上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资源,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
23.根据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上行参考信号所在的传输资源,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
2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源信关站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所述源信关站确定第一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后发送的,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信关站向所述源信关站反馈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经由卫星至所述目标信关站的链路的质量,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经由所述卫星至所述源信关站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源信关站发送所第二信道质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且经由所述卫星转发的上行参考信号;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第二信道质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上行参考信号所在的传输资源,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检测第一信道质量。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4~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4~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用于获取待处理的数据,所述逻辑电路用于对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4~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40332.5A 2020-03-03 2020-03-03 信关站切换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365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0332.5A CN113365315B (zh) 2020-03-03 2020-03-03 信关站切换方法及装置
EP21765235.3A EP4102886A4 (en) 2020-03-03 2021-02-02 GATEWAY STA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CT/CN2021/074849 WO2021175067A1 (zh) 2020-03-03 2021-02-02 信关站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7/898,952 US20220417817A1 (en) 2020-03-03 2022-08-30 Gateway sta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0332.5A CN113365315B (zh) 2020-03-03 2020-03-03 信关站切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5315A CN113365315A (zh) 2021-09-07
CN113365315B true CN113365315B (zh) 2023-06-06

Family

ID=77523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0332.5A Active CN113365315B (zh) 2020-03-03 2020-03-03 信关站切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17817A1 (zh)
EP (1) EP4102886A4 (zh)
CN (1) CN113365315B (zh)
WO (1) WO20211750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92710B1 (en) * 2020-09-16 2023-10-1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Enhanced vehicle-to-everything (V2X) communications using a satellite/airborne interface
CN116073881A (zh) * 2021-11-03 2023-05-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卫星基站、信关站及存储介质
WO2023087151A1 (zh) * 2021-11-16 2023-05-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22856B (zh) * 2021-12-14 2022-03-18 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多波束卫星移动通信的返向频点切换方法
US20230198645A1 (en) * 2021-12-21 2023-06-22 Dish Network Technologies India Private Limited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distributing content in community of over-the-air broadcast content receivers
CN114142917B (zh) * 2022-01-14 2024-03-19 中国人民解放军61096部队 卫星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6684980B (zh) * 2023-08-02 2023-09-26 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卫星处理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6477A (zh) * 2019-04-03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6710A (zh) * 2019-04-04 2020-10-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通信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66347A1 (en) * 2002-06-25 2004-04-08 Schiff Leonard Norman Reducing service outages in a multibeam satellite system
US7684820B2 (en) * 2005-03-24 2010-03-2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ground station in an air-ground data network
EP2868005A1 (en) * 2012-06-29 2015-05-06 Agence Spatiale Européenne Multibeam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nd satellite payload for carrying out such a method
CN110445528B (zh) * 2019-07-25 2021-08-20 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切换限制和卸载的卫星跨信关站馈电链路切换方法
CN110582094B (zh) * 2019-07-25 2022-08-16 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星历和用户位置计算的定时触发切换方法
CN110429975B (zh) * 2019-09-05 2021-11-16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切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6477A (zh) * 2019-04-03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6710A (zh) * 2019-04-04 2020-10-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通信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910981 On physical layer control procedures for NTN".《3GPP tsg_ran\wg1_rl1》.20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417817A1 (en) 2022-12-29
WO2021175067A1 (zh) 2021-09-10
EP4102886A4 (en) 2023-08-02
EP4102886A1 (en) 2022-12-14
CN113365315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65315B (zh) 信关站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107568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CN110662266B (zh) Iab节点的切换方法、iab节点和宿主基站
TWI744439B (zh) 波束改變指令接收失敗期間的回退波束選擇程序
KR102231492B1 (ko) 디바이스-대-디바이스 통신에서 중계기 선택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228588A1 (en) Radio resource managmenet (rrm) measurement for new radio (nr) network
US8594690B2 (en) Subcell measurement procedure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CN109391405B (zh) 波束失败的恢复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TW201803293A (zh) 無線通訊系統中處理量測的方法和設備
KR2018000149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ue 빔 포밍 및 빔 스위핑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96705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을 핸들링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9937541B (zh) 通信设备、基础设施设备和方法
JP2019534605A (ja) ビームの切替え
CN110574412A (zh) 用于处理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通信的无线装置、无线电网络节点及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CN113260005B (zh) 关口站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47766B (zh) 一种上行移动性下的寻呼传输方法、通信站点及通信节点
US20220247474A1 (en) First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for handling beamforming beams
CN111132204B (zh) 检测波束失败的方法和装置
EP3926999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16472747A (zh) 通信系统及通信终端
WO2022084110A1 (en) Group based beam reporting
WO2018228593A1 (en) Radio resource managmenet (rrm) measurement for new radio (nr) network
EP4255104A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WO2020108746A1 (en) Network controlled measurement chain for enabling low energy consumption
WO2023095803A1 (ja) 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