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4832A - 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及装置、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及装置、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4832A
CN113364832A CN202110457928.2A CN202110457928A CN113364832A CN 113364832 A CN113364832 A CN 113364832A CN 202110457928 A CN202110457928 A CN 202110457928A CN 113364832 A CN113364832 A CN 113364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 transmission
module
transmitted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79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4832B (zh
Inventor
曹素杰
张城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579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48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4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4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4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4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04L63/0209Architectural arrangements, e.g. perimeter networks or demilitarized z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及装置、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通过该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部署数据传输通道时,先加载多个可以支持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接入模块,然后加载与各个数据接入模块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并将每个数据接入模块及其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从而形成包括多个管道的数据传输通道,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及装置、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据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及装置、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数据传递或者数据交换时,出于保密的原则,通信双方之间往往需要跨网络隔离设备,例如网闸进行数据传输。在此过程中,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在进行跨网传输时,所需要使用到的传输协议也可能不同。
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一个数据传输服务(通道)内只部署有一种传输协议,且只能用于传输需要依赖于该种传输协议的数据,例如,需要传输三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且这三种数据均通过不同的传输协议进行传输,相应的,则需要部署三个数据传输通道来传输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也就是说,在需要传输的数据所包括的数据类型较多的前提下,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不能满足需求,需要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也相应较多。
对于部署数据传输通道的设备而言,由于部署并启动数据传输通道需要耗费较多的资源,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部署数据传输通道的方案存在较多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及装置、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应用于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加载多个数据接入模块,其中,不同类型的所述数据接入模块所支持接入的传输协议不同,且所述多个数据接入模块所支持的传输协议的类型为多种;针对每个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加载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将每个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其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从而形成包括多个管道的数据传输通道。
在上述部署数据传输通道的过程中,由于是将可以支持不同传输协议的多个Pipeline集成在了同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中,因此,只需要部署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即可满足不同支持不同传输协议的需求,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需要部署多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的方案,可以减少对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的部署,从而可以节省部署资源,例如CPU资源、内存资源以及磁盘资源等。
此外,当同时需要使用不同传输协议来传输不同的待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选择与待传输数据所需要使用的传输协议对应的Pipeline即可完成数据传输。由于各个Pipeline隶属于同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因此,可以只启动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即可支持同时使用不同的传输协议来传输不同的待传输数据的需求。而启动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所需要耗费的资源远远小于启动多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所需要耗费的资源,因此,从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的应用层面上来说,通过本申请实施方式所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可以节省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在应用层面的开销。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加载与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块;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包括:将所述数据接入模块、所述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块及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加载运维模块;将所述运维模块与每个管道进行通信连接,通过所述运维模块对所述每个管道进行管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加载运维模块,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运维模块对各个管道进行管理、监控。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运维模块监控所述每个管道内的数据传输指标,从而判断所述每个管道是否工作异常。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指标为所述管道的文件传输量、连接数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多个数据接入模块中存在相同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时,所述加载多个数据接入模块,包括:通过不同的类加载器加载所述相同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
相应的,在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中存在相同类型的网闸透传模块时,所述加载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包括:通过不同的类加载器加载所述相同类型的网闸透传模块。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各个模块之间形成隔离,从而避免发生冲突,相应的,在需要针对数据传输通道开发新的功能模块时,不会涉及到对原有的功能模块的代码进行修改,从而可以减少后续开发以及维护过程中的工作量。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存在所述运维模块时,用于加载所述运维模块的类加载器为父类加载器,用于加载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所述网闸透传模块的加载器为子类加载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在所述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内部署有按照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所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所使用的传输协议确定对应的管道;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方。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应的管道内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在所述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内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打包和/或解包处理;
相应的,所述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方,包括: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接收方。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还包括运维模块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获取到故障诊断指令时,通过所述运维模块监测所述对应的管道的数据传输指标;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标及对应的指标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故障所在的位置。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方,包括:在所述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数据发送方时,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网络隔离设备,以便与数据接收方对应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所包括的数据传输通道从所述网络隔离设备所述待传输数据,并传输到所述数据接收方;在所述待传输数据来自于网闸时,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直接传输到所述数据接收方。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发送方的跨网数据传输通道与所述数据接收方的跨网数据传输通道之间存在关联。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通道部署装置,应用于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加载单元、连接单元。加载单元,用于加载多个数据接入模块,其中,不同类型的所述数据接入模块所支持接入的传输协议不同,且所述多个数据接入模块所支持的传输协议的类型为多种;所述加载单元,还用于针对每个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加载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连接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从而形成包括多个管道的数据传输通。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载单元,还用于加载与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块;
相应的,所述连接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接入模块、所述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块及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载单元,还用于加载运维模块;所述连接单元,用于将所述运维模块与每个管道进行通信连接,通过所述运维模块对所述每个管道进行管理。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管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运维模块监控所述每个管道内的数据传输指标,从而判断所述每个管道是否工作异常。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多个数据接入模块中存在相同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时,所述加载单元,用于通过不同的类加载器加载所述相同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
相应的,在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中存在相同类型的网闸透传模块时,所述加载单元,用于通过不同的类加载器加载所述相同类型的网闸透传模块。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存在所述运维模块时,用于加载所述运维模块的类加载器为父类加载器,用于加载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所述网闸透传模块的加载器为子类加载器。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网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在所述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内部署有按照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所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确定单元以及传输单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所使用的传输协议确定对应的管道;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方。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应的管道内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内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打包和/或解包处理;
相应的,所述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接收方。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还包括运维模块时,所述装置还包括管理单元,用于在获取到故障诊断指令时,通过所述运维模块监测所述对应的管道的数据传输指标;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标及对应的指标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故障所在的位置。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数据发送方时,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网络隔离设备,以便与数据接收方对应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所包括的数据传输通道从所述网络隔离设备所述待传输数据,并传输到所述数据接收方;在所述待传输数据来自于网闸时,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接收方。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发送方的跨网数据传输通道与所述数据接收方的跨网数据传输通道之间存在关联。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跨网传输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和/或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和/或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以下简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和/或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和/或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申请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的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网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部署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网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网传输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跨网传输服务器;110-处理器;120-存储器;400-数据传输通道部署装置;410-加载单元;420-连接单元;500-跨网数据传输装置;510-获取单元;520-确定单元;530-传输单元;A1-本端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A2-对端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B-网闸;C1-第一网络;C2-第二网络;Transport-数据传输通道;Pipeline-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再者,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此外,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部署数据传输通道的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存在较多的资源浪费)是申请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缺陷的发现过程以及在下文中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上述缺陷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被认定为申请人对本申请做出的贡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及装置,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该技术可采用相应的软件、硬件以及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下面将针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进行介绍。
其中,如图1所示,本端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A1可以通过网闸B与其他对端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A2进行数据交互,从而使得本端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A1所属的网络(为了便于区分,后续称之为第一网络C1)与对端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为了便于区分,后续称之为第二网络C2)之间,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网闸B实现数据的单向跨网传输,或者通过网闸B实现数据的双向跨网传输。
至于第一网络C1与第二网络C2之间是双向数据传输还是单向传输,由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传输协议相关,例如当本端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A1与对端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A2均使用HTTP等支持双向通信的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时,第一网络C1与第二网络C2之间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再例如当本端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A1与对端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A2均使用Kafka等只支持单向通信的协议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时,第一网络C1与第二网络C2之间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假设第一网络C1为数据传输方,第二网络C2为数据接收方。在第一网络C1向第二网络C2传输数据时,第一网络C1中的待传输数据需要先发送至第一网络C1所对应的本端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A1,并由本端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A1内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传输服务)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网闸B,以便后续由网闸B将待传输数据摆渡至第二网络C2所对应的对端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A2,且由第二网络C2获取到。
相应的,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需要预先在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上部署数据传输通道,用于支持跨网数据的传输。
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在部署数据传输通道时,一个数据传输服务通道只支持一种类型的传输协议,相应的,该数据传输服务通道也只能用于传输与其支持的传输协议所能传输的数据。
然而,对于第一网络C1而言,其内待传输的数据的数据类型可能有多种。在需要传输的数据所包括的数据类型较多的前提下,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并不能满足需求,此时,为了使得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能够传输第一网络C1内的各种类型的数据,需要分别为各种类型的数据所需要依赖的传输协议创建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例如假设第一网络C1内需要传输三种不同类型的数据data1、data2以及data3,且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所需要采用的传输协议不同,相应的则需要预先在第一网络C1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上部署三个数据传输通道,分别为数据传输通道1、数据传输通道2以及数据传输通道3,用来分别传输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数据。
也就是说,在需要传输的数据所包括的数据类型较多的前提下,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需要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也相应较多才能满足传输需求。然而对于被部署了数据传输通道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而言,由于部署并启动数据传输通道需要耗费较多的资源,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部署数据传输通道的方案,不管是在数据传输通道的部署阶段,还是在数据传输通道的应用阶段,均存在较多的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的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加载多个数据接入模块,其中,不同类型的所述数据接入模块所支持接入的传输协议不同,且所述多个数据接入模块所支持的传输协议的类型为多种。
步骤S120:针对每个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加载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
步骤S130:将每个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其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从而形成包括多个管道的数据传输通道。
如图3所示,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所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包括至少一个管道Pipeline。
其中,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代表一个数据传输服务(数据传输进程),一个管道Pipeline代表一种数据传输服务协议的完整功能。
值得指出的是,每个管道Pipeline用于支持一种对应的传输协议,从而用于传输需要依赖该对应的传输协议来进行数据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至于该数据传输通道所包括的管道Pipeline的具体数量,由该数据传输通道所在的网络所能够传输的待传输数据所需要使用到的传输协议的类型来决定。
可选的,在针对某一具体的网络部署数据传输通道时,需要预先获取该具体的网络所能够传输的待传输数据所需要使用到的传输协议的类型数量N,然后针对类型数量N,部署与该类型数量N一一对应的管道Pipeline,即部署N个Pipeline。
继续参照图3,针对每个管道Pipeline,包括相互通信连接的数据接入模块以及网闸透传模块。
其中,数据接入模块用于接入待传输数据;网闸透传模块用于将待传输数据透传至网闸。
由于每个管道Pipeline存在上述结构,相应的,在部署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时,需要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所需要使用的传输协议,尽可能多地加载与各个传输协议对应的数据接入模块,以及加载与各个数据接入模块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
例如,针对某个网络,预期该网络所产生的所有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二种,所需要使用到的传输协议为HTTP传输协议、Kafka传输协议,在这种实施方式下,需要加载三种数据接入模块,分别为用于支持HTTP传输协议的数据接入模块1、用于支持Kafka传输协议的数据接入模块2。
当然,值得指出的是,在加载数据接入模块时,每种数据接入模块的加载数量并不局限于一个,针对同一种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可以加载多个。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加载的数据接入模块中存在相同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即用于支持相同传输协议的数据接入模块)时,由于这些相同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均属于同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为了避免相同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之间产生数据冲突,可以通过启动不同的类加载器去加载各个相同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实现数据接入模块之间的隔离,从而避免发生冲突。
当然,不同的数据接入模块所使用的类加载器也不相同。
在完成对各个数据接入模块的加载后,针对每个数据接入模块,加载与其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
其中,网闸透传模块的类型也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基于FTP Server方式进行跨网闸数据传输的网闸透传模块,基于FTP Client方式进行跨网闸数据传输的网闸透传模块,基于HTTP NetGap Client方式进行跨网闸数据传输的网闸透传模块,基于HTTP NetGapServer方式进行跨网闸数据传输的网闸透传模块。
针对每个数据接入模块而言,需要为其加载哪种类型的网闸透传模块,可以通过待传输数据所在的业务场景需要使用的传输方式来预先确定。
当然,与加载数据接入模块时类似的,每种网闸透传模块的加载数量并不局限于一个,针对同一种类型的网闸透传模块,可以加载多个。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加载的网闸透传模块中存在相同类型的网闸透传模块时,由于这些相同类型的网闸透传模块均属于同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为了避免相同类型的网闸透传模块之间产生数据冲突,可以通过启动不同的类加载器去加载各个相同类型的网闸透传模块,实现网闸透传模块之间的隔离,从而避免发生冲突。
当然,不同的网闸透传模块所使用的类加载器也不相同。
在完成对数据接入模块以及与其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的加载后,通过将一个数据接入模块以及与其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即可得到一个管道Pipeline。因此,当将每个数据接入模块以及与其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连接后,即可完成对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的部署,且该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内包括多个Pipeline,且不同的Pipeline可以支持不同的传输协议。
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存在支持相同传输协议的Pipeline的情况,即多个Pipeline所使用的数据接入模块以及网闸透传模块均相同。此时,为了进行区分,这多个Pipeline需要使用不同的参数。
在上述部署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的过程中,由于是将可以支持不同传输协议的多个Pipeline集成在了同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中,因此,只需要部署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即可满足不同支持不同传输协议的需求,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需要部署多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的方案,可以减少对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的部署,从而可以节省部署资源,例如CPU资源、内存资源以及磁盘资源等。
此外,当同时需要使用不同传输协议来传输不同的待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选择与待传输数据所需要使用的传输协议对应的Pipeline即可完成数据传输。由于各个Pipeline隶属于同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因此,可以只启动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即可支持同时使用不同的传输协议来传输不同的待传输数据的需求。而启动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所需要耗费的资源远远小于启动多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所需要耗费的资源,因此,从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的应用层面上来说,通过本申请实施方式所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可以节省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在应用层面的开销。
当然,值得指出的是,在现有技术中的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案中,用于部署支持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传输通道的代码耦合在一起,当需要添加用于支持新的传输协议的数据传输通道时,会涉及到对其他代码进行修改,可能会导致原有的逻辑出现问题,从而使得需要对原有的功能模块进行重新开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各个功能模块所使用的类加载器不同,从而使得相同的功能模块以及不同的功能模块之间存在隔离机制,相应的,在需要开发新的功能模块时,不会涉及到对原有的功能模块的代码进行修改,从而可以减少后续开发以及维护过程中的工作量。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Pipeline内还可以包括数据处理模块。
其中,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一些数据处理,例如对接入的数据进行打包、解包等处理。
相应的,在形成Pipeline时,是将数据接入模块、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管道。
当然,值得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Pipeline均需要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对于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的Pipeline而言,各个Pipeline所包括的数据处理模块的作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部署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时,还可以加载一个运维模块,且将该运维模块与各个Pipeline建立通信连接。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Pipeline共用同一个运维模块,从而可以通过该运维模块来对各个Pipeline进行管理。
其中,管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各个Pipeline进行监控、记录各个Pipeline的传输日志、对各个Pipeline进行统计等。
可选的,当通过运维模块对各个Pipeline进行监控时,主要是针对各个Pipeline内的数据传输指标进行监控,并以数据传输指标来作为判断对应的Pipeline是否工作异常的依据。
其中,数据传输指标可以包括对应的Pipeline所传输的文件传输量、连接数中的至少一种,且数据传输指标所包括的每项内容均存在对应的指标阈值。
当运维模块在确定某个Pipeline的数据传输指标不属于其对应的指标阈值所属的范围时,即可确定该Pipeline工作异常,否则,即可确定该Pipeline工作正常。
当然,值得指出的是,当存在运维模块时,用于加载运维模块的类加载器为父类加载器,用于加载其他模块(例如数据接入模块、网闸透传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的加载器为隶属于该父类加载器的子类加载器,从而保证运维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存在隔离。
此外,请参看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的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值得指出的是,在该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内预先按照上述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部署有数据传输通道。该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获取待传输数据。
步骤S220: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所使用的传输协议确定对应的管道。
步骤S230: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方。
假设在上述过程中,获取到待传输数据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属于第一网络C1。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待传输数据来自于第一网络C1所包括的应用,且第一网络C1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后,通过网闸向第二网络C2传输该待传输数据。
在这种实施方式下,第一网络C1中的应用作为数据发送方,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第一网络C1所包括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然后由该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根据待传输数据所使用的传输协议,从预先部署好的数据传输通道中选择出可以支持待传输数据所使用的传输协议的Pipeline,并通过该Pipeline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网闸。
后续,由网闸将待传输数据摆渡至与数据接收方(即第二网络C2)所包括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并由第二网络C2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从自身预先部署好的数据传输通道中选择出可以支持待传输数据所使用的传输协议的Pipeline,并通过该Pipeline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第二网络C2中用于接收该待传输数据的应用。
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是第二网络C2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先从自身预先部署好的数据传输通道中选择出可以支持待传输数据所使用的传输协议的Pipeline,并通过该Pipeline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网闸。后续,当第一网络C1获取到上述待传输数据时,该待传输数据的直接来源为网闸。
在这种实施方式下,第一网络C1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获取到网闸摆渡过来的待传输数据后,从自身预先部署好的数据传输通道中选择出可以支持待传输数据所使用的传输协议的Pipeline,并通过该Pipeline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第一网络C1中用于接收该待传输数据的应用。也就是说,在这种实施方式下,第二网络C2为数据发送方,第一网络C1为数据接收方。在这种实施方式下,待传输数据来自于网络隔离设备(网闸),第一网络C1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获取到网闸摆渡过来的待传输数据后,在通过该Pipeline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第一网络C1中用于接收该待传输数据的应用之前,可以通过该Pipeline内的数据处理模块将待传输数据进行打包和/或解包处理。
此外,无论针对数据接收方还是针对数据发送方,由于都需要其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支持待传输数据所使用的传输协议,因此,数据接收方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所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与数据接收方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所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之间存在关联。一般而言,通信双方的两个数据传输通道的部署方式为对称镜像部署。即若数据发送方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所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中存在第一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则数据接收服务器所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中也存在第一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若数据发送方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所部署的数据处理通道中能够进行A处理操作的数据处理模块,则数据接收服务器所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中存在能够进行A处理的逆处理的数据处理模块。
当然,前文提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一些Pipeline内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相应的,在这种实施方式下,数据发送方在通过确定出的Pipeline内的数据接入模块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后,若Pipeline内包括数据处理模块,那么该数据处理模块可以将待传输数据进行打包和/或解包处理,然后再由Pipeline内所包括的网闸透传模块将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到网络隔离设备(例如网闸),并由网闸摆渡到数据接收方。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上所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还包括运维模块时,若用户发现跨网数据传输出现故障,那么用户可以触发故障诊断指令,从而确定故障所在的位置。
可选的,当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在获取到故障诊断指令时,可以通过运维模块监测本端的各个Pipeline或者指定的Pipeline的数据传输指标,并通过数据传输指标与对应的指标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本端的Pipeline是否存在故障。
其中,若在确定本端的Pipeline不存在故障时,则可以确定故障存在于网闸或存在于对端的Pipeline。
进一步的,对端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来诊断自身是否存在故障。若对端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也确定自身不存在故障,那么可以确定故障存在于网闸。
此外,对应于图2,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通道部署装置400,数据传输通道部署装置400可以包括:加载单元410、连接单元420。
加载单元410,用于加载多个数据接入模块,其中,不同类型的所述数据接入模块所支持接入的传输协议不同,且所述多个数据接入模块所支持的传输协议的类型为多种;
所述加载单元410,还用于针对每个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加载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
连接单元420,用于将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从而形成包括多个管道的数据传输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载单元410,还用于加载与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块;相应的,所述连接单元420,用于将所述数据接入模块、所述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块及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载单元410,还用于加载运维模块;所述连接单元420,用于将所述运维模块与每个管道进行通信连接,通过所述运维模块对所述每个管道进行管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管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运维模块监控所述每个管道内的数据传输指标,从而判断所述每个管道是否工作异常。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多个数据接入模块中存在相同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时,所述加载单元410,用于通过不同的类加载器加载所述相同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相应的,在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中存在相同类型的网闸透传模块时,所述加载单元410,用于通过不同的类加载器加载所述相同类型的网闸透传模块。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存在所述运维模块时,用于加载所述运维模块的类加载器为父类加载器,用于加载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所述网闸透传模块的加载器为子类加载器。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通道部署装置400,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此外,对应于图4,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跨网数据传输装置500,跨网数据传输装置50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510、确定单元520以及传输单元530。
获取单元510,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
确定单元520,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所使用的传输协议确定对应的管道;
传输单元530,用于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应的管道内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内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打包和/或解包处理;相应的,所述传输单元530,用于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接收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还包括运维模块时,所述装置还包括管理单元,用于在获取到故障诊断指令时,通过所述运维模块监测所述对应的管道的数据传输指标;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标及对应的指标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故障所在的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单元530,用于在所述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数据发送方时,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网络隔离设备,以便与数据接收方对应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所包括的数据传输通道从所述网络隔离设备所述待传输数据,并传输到所述数据接收方;在所述待传输数据来自于网闸时,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接收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发送方的跨网数据传输通道与所述数据接收方的跨网数据传输通道之间存在关联。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跨网数据传输装置500,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或者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跨网数据传输方法。
此外,请参看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跨网传输服务器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
应当注意,图7所示的跨网传输服务器100的组件和结构只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根据需要,跨网传输服务器100也可以具有其他组件和结构。
处理器110、存储器120以及其他可能出现于跨网传输服务器100的组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处理器110、存储器120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组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
存储器120用于存储程序,例如存储有前文出现的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对应的程序或者前文出现的数据传输通道部署装置;或者存储有前文出现的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程序或者前文出现的跨网数据传输装置。
可选的,当存储器120内存储有数据传输通道部署装置或者跨网数据传输装置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以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120中的软件功能模块。
可选的,装置所包括软件功能模块也可以固化在跨网传输服务器100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
处理器110用于执行存储器120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跨网数据传输装置或者数据传输通道部署装置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或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11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可以执行计算机程序,例如执行:加载多个数据接入模块,其中,不同类型的所述数据接入模块所支持接入的传输协议不同,且所述多个数据接入模块所支持的传输协议的类型为多种;针对每个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加载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将每个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其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从而形成包括多个管道的数据传输通道;或者执行:获取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所使用的传输协议确定对应的管道;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方。
当然,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揭示的方法都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10中,或者由处理器110实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及装置、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通过该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部署数据传输通道时,先加载多个可以支持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接入模块,然后加载与各个数据接入模块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并将每个数据接入模块及其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从而形成包括多个管道的数据传输通道。
在上述部署数据传输通道的过程中,由于是将可以支持不同传输协议的多个Pipeline集成在了同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中,因此,只需要部署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即可满足不同支持不同传输协议的需求,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需要部署多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的方案,可以减少对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的部署,从而可以节省部署资源,例如CPU资源、内存资源以及磁盘资源等。
此外,当同时需要使用不同传输协议来传输不同的待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选择与待传输数据所需要使用的传输协议对应的Pipeline即可完成数据传输。由于各个Pipeline隶属于同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因此,可以只启动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即可支持同时使用不同的传输协议来传输不同的待传输数据的需求。而启动一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所需要耗费的资源远远小于启动多个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所需要耗费的资源,因此,从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的应用层面上来说,通过本申请实施方式所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可以节省数据传输通道Transport在应用层面的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加载多个数据接入模块,其中,不同类型的所述数据接入模块所支持接入的传输协议不同,且所述多个数据接入模块所支持的传输协议的类型为多种;
针对每个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加载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
将每个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其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从而形成包括多个管道的数据传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加载与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块;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包括:
将所述数据接入模块、所述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块及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加载运维模块;
将所述运维模块与每个管道进行通信连接,通过所述运维模块对所述每个管道进行管理,和/或,
通过所述运维模块监控所述每个管道内的数据传输指标,从而判断所述每个管道是否工作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数据接入模块中存在相同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时,所述加载多个数据接入模块,包括:
通过不同的类加载器加载所述相同类型的数据接入模块;
相应的,在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中存在相同类型的网闸透传模块时,所述加载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包括:
通过不同的类加载器加载所述相同类型的网闸透传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存在所述运维模块时,用于加载所述运维模块的类加载器为父类加载器,用于加载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所述网闸透传模块的加载器为子类加载器。
6.一种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在所述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内部署有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传输数据;
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所使用的传输协议确定对应的管道;
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的管道内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在所述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内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打包和/或解包处理;
相应的,所述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方,包括:
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处理后的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接收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还包括运维模块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获取到故障诊断指令时,通过所述运维模块监测所述对应的管道的数据传输指标;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标及对应的指标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故障所在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方,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数据发送方时,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网络隔离设备,以便与数据接收方对应的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所包括的数据传输通道从所述网络隔离设备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并传输到所述数据接收方;
在所述待传输数据来自于网络隔离设备时,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接收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送方的跨网数据传输通道与所述数据接收方的跨网数据传输通道之间存在关联。
11.一种数据传输通道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加载单元,用于加载多个数据接入模块,其中,不同类型的所述数据接入模块所支持接入的传输协议不同,且所述多个数据接入模块所支持的传输协议的类型为多种;
所述加载单元,还用于针对每个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加载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
连接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接入模块及所述对应的网闸透传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一个管道,从而形成包括多个管道的数据传输通。
12.一种跨网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在所述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内部署有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部署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所使用的传输协议确定对应的管道;
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对应的管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方。
13.一种跨网数据传输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457928.2A 2021-04-26 2021-04-26 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及装置、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3648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7928.2A CN113364832B (zh) 2021-04-26 2021-04-26 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及装置、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7928.2A CN113364832B (zh) 2021-04-26 2021-04-26 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及装置、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4832A true CN113364832A (zh) 2021-09-07
CN113364832B CN113364832B (zh) 2022-09-27

Family

ID=77525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7928.2A Active CN113364832B (zh) 2021-04-26 2021-04-26 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及装置、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483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7041A (zh) * 2009-09-09 2010-0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模式接入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833173A (zh) * 2012-09-14 2012-12-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及隧道适配方法
CN103077134A (zh) * 2012-12-27 2013-05-01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多管道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046613A1 (en) * 2012-04-18 2015-02-12 Zomojo Pty Ltd Network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networking
CN109474836A (zh) * 2017-09-07 2019-03-15 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多媒体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210044506A1 (en) * 2019-08-06 2021-02-11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Multi-level data channel and inspection architectures having data pipes in parallel connec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7041A (zh) * 2009-09-09 2010-0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模式接入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US20150046613A1 (en) * 2012-04-18 2015-02-12 Zomojo Pty Ltd Network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networking
CN102833173A (zh) * 2012-09-14 2012-12-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及隧道适配方法
CN103077134A (zh) * 2012-12-27 2013-05-01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多管道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74836A (zh) * 2017-09-07 2019-03-15 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多媒体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210044506A1 (en) * 2019-08-06 2021-02-11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Multi-level data channel and inspection architectures having data pipes in parallel connec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4832B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98756B2 (ja) ウェブベース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オフライン実行
KR20070078862A (ko) 오류 처리 가능한 이종 기기간 상호 연동 방법 및 이를이용한 네트워크 장치
CN103560922A (zh) 一种容灾方法及系统
CN109284470B (zh) 页面窗口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180262581A1 (en) State Information For a Service
CN113300854B (zh) 一种边缘节点能力扩展方法、系统及扩展盒子
CN110019104B (zh) 文件资源交换方法、文件资源服务器及文件交换系统
WO201506718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application
CN116055524A (zh) 用于互联网平台与物联网设备的交互方法、处理器及装置
US9491067B2 (en) Timeout for identifying network device presence
CN113364832B (zh) 数据传输通道部署方法及装置、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TW201513651A (zh) 決定在一資料處理裝置與另一個資料處理裝置之間傳輸多媒體檔案之前橫跨其間的格式相容性
CN103516767A (zh) 软件跨云部署机制及系统
CN114765706A (zh) 用于从OLT触发vOMCI功能发送OMCI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33791B (zh) 数据去重方法和装置
CN116915827A (zh) 物联网边缘网关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Liu et al. A context-aware reflective middleware framework for distributed real-time and embedded systems
CN114679472A (zh) 通信系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581861B (zh) 一种野外组网方法、采集服务器、采集系统及存储介质
EP1220513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rvices by a proxy
CN115994014A (zh) 容器引擎和容器引擎的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490997B (zh) 任务处理方法、代理系统、服务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7948232B (zh) 基于Hook API的代理实现方法、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452726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5165034A1 (zh) 加载网页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