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9480A - 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9480A
CN113349480A CN202010141420.7A CN202010141420A CN113349480A CN 113349480 A CN113349480 A CN 113349480A CN 202010141420 A CN202010141420 A CN 202010141420A CN 113349480 A CN113349480 A CN 113349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earl
fiber
antibacterial
m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14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训林
钱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uerzu Hosiery Co ltd
Zhejiang Pearl Li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Fuerzu Hosiery Co ltd
Zhejiang Pearl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Fuerzu Hosiery Co ltd, Zhejiang Pearl Li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Fuerzu Hosi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414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94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9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94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92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with antimicrobial ag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61Means for fastening to the user's hea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包括本体、设在本体顶部中间的鼻夹条以及设在本体相对两侧边上的挂耳绳组件,所述本体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为抗菌无纺布层,所述中间层为熔喷层,所述内层为珍珠纤维无纺布层,所述抗菌无纺布层包括抗菌纤维和第一合成纤维;本发明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内层中珍珠共混纤维中的珍珠负离子抗菌润肤,能够提高口罩的舒适度和抗菌性,避免呼吸和皮肤产生的细菌在口罩内表面滋生和堆积,同时使口罩的透气性增强,避免产生闷热感,长时间戴上不会刺激皮肤;抗菌无纺布层可有效杀灭粘附的各种细菌和病毒;鼻夹条以及挂耳绳组件的设置使口罩更贴合脸型。

Description

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肆意传播,使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于该类疾病的突发性及传染性,往往使人防不胜防。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对医务人员较高的感染率,更在人们的心里上造成了恐慌。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因此,佩戴口罩成为一种主要的防护措施。
医用口罩具有一定的防尘和滤菌功能,却不能杀灭病菌,但是医院的病菌较多,刚开始使用时口罩能够表现出较好的防尘和滤菌性能,但是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口罩表面的病菌越积越多,滤菌性能也会越来越弱,因为口罩不能杀灭表面的病菌,也使口罩失去了保护性能。
现有专利文件CN 108308758 A公开了一种抗菌口罩滤片制备方法,具体公开了在组成口罩的两层无纺布中间填充抗菌粉末,抗菌粉末由金银花、羌活、桂枝和黄芩组成,再依次将纤维面层、第一层基材无纺布层、第二层基材无纺布层缝合或压合连接,专利文件中直接加入植物抗菌粉末,会使口罩变得厚重,不利于透气,并且加入的粉末极易渗出,会刺激呼吸系统,造成呼吸系统损伤,长时间佩戴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
此外,在佩戴口罩时,经常存在口罩封闭不严的问题,呼吸时气体从口罩的上沿呼出,容易模糊影像视线,模糊医护人员所佩戴的眼镜片,特别是在做手术时,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提出一种具有杀菌效果,透气性好,抗静电,贴合脸型,润肤功能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医用防护口罩透气性不好,抗菌粉末极易渗出,刺激呼吸系统,造成呼吸系统损伤,长时间佩戴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以及口罩封闭不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所述口罩包括本体、设在所述本体顶部中间的鼻夹条以及设在所述本体相对两侧边上的挂耳绳组件,所述本体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为抗菌无纺布层,所述中间层为熔喷层,所述内层为珍珠纤维无纺布层,所述抗菌无纺布层包括抗菌纤维和第一合成纤维。本发明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内层中珍珠共混纤维中的珍珠负离子抗菌润肤,能够提高口罩的舒适度和抗菌性,避免呼吸和皮肤产生的细菌在口罩内表面滋生和堆积,同时使口罩的透气性增强,避免产生闷热感,长时间戴上不会刺激皮肤;抗菌无纺布层可有效杀灭粘附的各种细菌和病毒;鼻夹条以及挂耳绳组件的设置使口罩更贴合脸型。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的抗菌无纺布层中所述抗菌纤维的含量为30%-50%,所述第一合成纤维的含量为50%-70%。外层的抗菌无纺布层采用抗菌纤维,可有效杀灭粘附的各种细菌和病毒。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合成纤维为丙纶纤维或粘胶纤维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菌纤维由第二合成纤维和无机抗菌粉体制备而成;所述第二合成纤维为涤纶、尼龙或粘胶纤维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无机抗菌粉体为氧化锌、氧化铜或氧化银的一种或几种。将无机抗菌粉体和第二合成纤维制备成抗菌纤维,从而制备成抗菌无纺布层;这样做避免了抗菌粉体会使口罩变得厚重以及抗菌粉体极易渗出的问题,提高了口罩的透气性。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的熔喷层为N95医用标准熔喷层,所述熔喷层采用珍珠共混纤维和丙纶纤维、或采用珍珠共混纤维和丙纶复合纤维。熔喷层的珍珠共混纤维中的珍珠负离子杀菌,也能抗静电,对病毒,各种粉尘颗粒的过滤性也会大幅度提高。珍珠负离子从而使中间层能够抗菌且透气性好。
更进一步的,所述熔喷层的珍珠共混纤维的含量为10%-30%。也就是说,珍珠共混纤维的含量处于以上范围内,由此可使熔喷层获得较佳的过滤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的珍珠纤维无纺布层采用珍珠共混纤维和第三合成纤维,所述第三合成纤维为涤纶或粘胶纤维的一种或几种。内层的珍珠共混纤维中的珍珠负离子抗菌润肤,对人体无毒、无刺激,具有发射红外波的功能,它可促进皮肤血液微循环,与肌肤长期接触后,可使珍珠微粒发挥护肤养颜、清热美白的作用;珍珠负离子富含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和防护作用。珍珠负离子的加入从而使内层具有较好吸湿性且长时间戴上不会刺激皮肤。
进一步的,所述挂耳绳组件包括挂耳绳和调节扣;所述挂耳绳的一端设固定在所述本体的上端,所述挂耳绳穿过所述调节扣,所述挂耳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本体的下端。挂耳绳组件的设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调节长短。
进一步的,所述鼻夹条采用具有弯折功能的塑性材料制作。鼻夹条的设置更贴合脸型更舒适,便于佩戴时鼻部密封,对戴眼睛后的防雾效果更显著。
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任一项上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三个工位分别将外层、中间层和内层三层按照顺序运输至传送机上;
步骤二,在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接触的瞬间,通过机械手将鼻夹条插入中间,再采用超声波热合装置将外层、中间层、内层和鼻夹条连为一体;
步骤三,步骤二所得产物在传送的同时经过折叠装置和超声波热合装置,使得口罩成型;
步骤四,将成型的口罩进行裁剪,然后通过超声波点焊机将挂耳绳组件安装到罩体两侧,即可得到成品。
本发明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成熟,便于大规模生产。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外层采用抗菌无纺布,可有效杀灭粘附的各种细菌和病毒。
2)本发明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内层的珍珠共混纤维中的珍珠负离子抗菌润肤,对人体无毒、无刺激,与肌肤长期接触后,可使珍珠微粒发挥护肤养颜、清热美白的作用;珍珠负离子富含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和防护作用;珍珠负离子的加入从而使内层吸湿性好,长时间戴上不会刺激皮肤。
3)本发明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中间层的珍珠共混纤维中的珍珠负离子杀菌,也能抗静电,对病毒,各种粉尘颗粒的过滤性也会大幅度提高,从而使中间层能够抗菌,透气性好。
4)本发明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鼻夹条以及挂耳绳组件的设置使口罩更贴合脸型,解决了口罩封闭不严的问题。
5)本发明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成熟,便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本体,11-外层,12-中间层,13-内层,20-鼻夹条,30-挂耳绳组件,31-挂耳绳,32-调节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如图1-3所示,包括本体10、设在所述本体10顶部中间的鼻夹条20以及设在所述本体10相对两侧边上的挂耳绳组件30,所述本体10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11、中间层12和内层13,所述外层11为抗菌无纺布层,所述中间层12为熔喷层,所述内层13为珍珠纤维无纺布层,所述抗菌无纺布层包括抗菌纤维和第一合成纤维。本发明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内层中珍珠共混纤维中的珍珠负离子抗菌润肤,能够提高口罩的舒适度和抗菌性,避免呼吸和皮肤产生的细菌在口罩内表面滋生和堆积,同时使口罩的透气性增强,避免产生闷热感,长时间戴上不会刺激皮肤;抗菌无纺布层可有效杀灭粘附的各种细菌和病毒;鼻夹条以及挂耳绳组件的设置使口罩更贴合脸型。
具体的,所述外层11的抗菌无纺布层中所述抗菌纤维的含量为30%-50%,所述第一合成纤维的含量为50%-70%。外层的抗菌无纺布层采用抗菌纤维,可有效杀灭粘附的各种细菌和病毒。
更具体的,所述第一合成纤维为丙纶纤维或粘胶纤维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菌纤维由第二合成纤维和无机抗菌粉体制备而成;所述第二合成纤维为涤纶、尼龙或粘胶纤维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无机抗菌粉体为氧化锌、氧化铜或氧化银的一种或几种。将无机抗菌粉体和第二合成纤维制备成抗菌纤维,从而制备成抗菌无纺布层。这样做避免了抗菌粉体会使口罩变得厚重以及抗菌粉体极易渗出的问题,提高了口罩的透气性。
更具体的,所述外层11的抗菌无纺布层还具有防水的功能,可有效阻止水的渗入。
具体的,所述中间层12的熔喷层为N95医用标准熔喷层,所述熔喷层采用珍珠共混纤维和丙纶纤维、或采用珍珠共混纤维和丙纶复合纤维。熔喷层的珍珠共混纤维中的珍珠负离子杀菌,也能抗静电,对病毒,各种粉尘颗粒的过滤性也会大幅度提高。珍珠负离子的加入从而使中间层能够抗菌且透气性好。
所述珍珠共混纤维是融合了珍珠浆料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其中珍珠的添加量为总纤维的5%,所述珍珠共混纤维采用现有的制备方法,在此不详细描述。
具体的,所述熔喷层的珍珠共混纤维的含量为10%-30%。也就是说,珍珠共混纤维的含量处于以上范围内,由此可使熔喷层获得较佳的过滤性能。
具体的,所述内层13的珍珠纤维无纺布层采用珍珠共混纤维和第三合成纤维,所述第三合成纤维为涤纶或粘胶纤维的一种或几种。内层的珍珠共混纤维中的珍珠负离子抗菌润肤,对人体无毒、无刺激,具有发射红外波的功能,它可促进皮肤血液微循环,与肌肤长期接触后,可使珍珠微粒发挥护肤养颜、清热美白的作用;珍珠负离子富含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和防护作用。珍珠负离子的加入从而使内层具有较好吸湿性且长时间戴上不会刺激皮肤。
更具体的,所述内层13的珍珠共混纤维含量为20%,所述第三合成纤维的含量为80%。也就是说,珍珠共混纤维和第三合成纤维的含量处于以上范围内,由此可使内层获得较佳的过滤性能和吸湿性。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挂耳绳组件30包括挂耳绳31和调节扣32;所述挂耳绳的一端31固定在所述本体10的上端,所述挂耳绳31穿过所述调节扣32,所述挂耳绳3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本体10下端。挂耳绳组件的设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调节长短。
具体的,所述鼻夹条20采用具有弯折功能的塑性材料制作。鼻夹条的设置更贴合脸型更舒适,便于佩戴时鼻部密封,对戴眼睛后的防雾效果更显著。
更具体的,鼻夹条20穿设在口罩的本体10中,能有效防止鼻夹条的脱落和损伤皮肤。
具体的,所述本体10的结构不做限制。如图2所示,所述本体10设置为立体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本体10也可设置为平面结构。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本体10设置为立体结构。口罩的本体为立体结构,从而形成了口罩与人体鼻口之间具有一定空间,减小了人体呼吸的初始空气阻力。
更具体的,所述本体10由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压制而成的。
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任一项上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三个工位分别将外层11、中间层12和内层13三层按照顺序运输至传送机上;
步骤二,在外层11、中间层12和内层13接触的瞬间,通过机械手将鼻夹条20插入中间,再采用超声波热合装置将外层11、中间层12、内层13和鼻夹条20连为一体;
步骤三,步骤二所得产物在传送的同时经过折叠装置和超声波热合装置,使得口罩成型;
步骤四,将成型的口罩进行裁剪,然后通过超声波点焊机将挂耳绳组件30安装到罩体两侧,即可得到成品。
本发明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成熟,便于大规模生产。
在使用时,通过调节扣32调整挂耳绳31的位置,使其处于人耳后,然后将鼻夹条20折合成与鼻梁相吻合的形状,使口罩的本体10贴合与人的面部。珍珠共混纤维中的珍珠负离子抗菌润肤,能够提高口罩的舒适度和抗菌性,避免呼吸和皮肤产生的细菌在口罩内表面滋生和堆积,同时使口罩的吸湿透气性增强,避免产生闷热感,长时间戴上不会刺激皮肤;鼻夹条以及挂耳绳组件的设置使口罩更贴合脸型,解决了口罩封闭不严的问题。
实施例1
配方(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以下组分):
外层:40%为抗菌纤维,60%为丙纶纤维。
所述第一合成纤维为丙纶纤维;所述抗菌纤维由第二合成纤维和无机抗菌粉体制备而成,所述第二合成纤维为粘胶纤维;所述无机抗菌粉体为氧化锌。
中间层:20%为珍珠共混纤维,80%为丙纶纤维。
内层:20%为珍珠共混纤维,80%为粘胶纤维。
所述第三合成纤维为粘胶纤维。
制备方法:
步骤一,通过三个工位分别将外层11、中间层12和内层13三层按照顺序运输至传送机上;
步骤二,在外层11、中间层12和内层13接触的瞬间,通过机械手将鼻夹条20插入中间,再采用超声波热合装置将外层11、中间层12、内层13和鼻夹条20连为一体;
步骤三,步骤二所得产物在传送的同时经过折叠装置和超声波热合装置,使得口罩成型;
步骤四,将成型的口罩进行裁剪,然后通过超声波点焊机将挂耳绳组件30安装到罩体两侧,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2
配方(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以下组分):
外层:30%为抗菌纤维,70%为粘胶纤维。
所述第一合成纤维为粘胶纤维;所述抗菌纤维由第二合成纤维和无机抗菌粉体制备而成,所述第二合成纤维为涤纶;所述无机抗菌粉体为氧化铜。
中间层:10%为珍珠共混纤维,90%为丙纶复合纤维。
内层:20%为珍珠共混纤维,80%为涤纶。
所述第三合成纤维为涤纶。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配方(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以下组分):
外层:50%为抗菌纤维,50%为丙纶纤维。
所述抗菌纤维由第二合成纤维和无机抗菌粉体制备而成,所述第二合成纤维为尼龙;所述无机抗菌粉体为氧化银。
中间层:30%为珍珠共混纤维,70%为丙纶纤维。
内层:20%为珍珠共混纤维,80%为粘胶纤维。
所述第三合成纤维为粘胶纤维。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配方(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以下组分):
外层:40%为抗菌纤维,60%为丙纶纤维。
所述第一合成纤维为丙纶纤维;所述抗菌纤维由第二合成纤维和无机抗菌粉体制备而成,所述第二合成纤维为粘胶纤维;所述无机抗菌粉体为氧化锌。
内层:20%为珍珠共混纤维,80%为粘胶纤维。
所述第三合成纤维为粘胶纤维。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配方(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以下组分):
外层:40%为抗菌纤维,60%为丙纶纤维。
所述第一合成纤维为丙纶纤维;所述抗菌纤维由第二合成纤维和无机抗菌粉体制备而成,所述第二合成纤维为粘胶纤维;所述无机抗菌粉体为氧化锌。
中间层:100%为丙纶纤维。
内层:20%为珍珠共混纤维,80%为粘胶纤维。
所述第三合成纤维为粘胶纤维。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配方(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以下组分):
外层:40%为抗菌纤维,60%为丙纶纤维。
所述第一合成纤维为丙纶纤维;所述抗菌纤维由第二合成纤维和无机抗菌粉体制备而成,所述第二合成纤维为粘胶纤维;所述无机抗菌粉体为氧化锌。
中间层:6%为珍珠共混纤维,94%为丙纶纤维。
内层:10%为珍珠共混纤维,90%为粘胶纤维。
所述第三合成纤维为粘胶纤维。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配方(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以下组分):
外层:40%为抗菌纤维,60%为丙纶纤维。
所述第一合成纤维为丙纶纤维;所述抗菌纤维由第二合成纤维和无机抗菌粉体制备而成,所述第二合成纤维为粘胶纤维;所述无机抗菌粉体为氧化锌。
中间层:100%为丙纶纤维。
内层:100%为粘胶纤维。
所述第三合成纤维为粘胶纤维。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试验例一、本发明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远红外发射率
采用国家标准的测试方法(GB/T30127-2013)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远红外发射率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1。
表1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过远红外发射率
Figure BDA0002399228910000111
Figure BDA0002399228910000121
由表1可知:
(1)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远红外发射率均大于等于0.88,具有远红外发射特性,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中均含有珍珠负离子。珍珠负离子抗菌润肤,对人体无毒、无刺激,具有发射红外波的功能,它可促进皮肤血液微循环,与肌肤长期接触后,可使珍珠微粒发挥护肤养颜、清热美白的作用。
(2)对比例4的口罩的远红外发射率为0,这表明对比例4的口罩不具有远红外发射特性,表明本发明对比例4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不含有珍珠负离子。
试验例二、本发明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
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1)取金黄色葡萄球菌24h新鲜肉汤培养物,用含蛋白胨的磷酸盐缓冲液将其稀释配制成试验浓度的菌悬液,备用。试验前将口罩样品放置在温度为(21±5)℃,相对湿度为(85±5)%的环境中预处理至少4h;
(2)将气溶胶发生器与蠕动泵和气源相连,发生器喷雾口与管道进气口相连,管道有两个采样口。一个采样口与测试口罩相连,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后作为实验组;另一个采样口没有口罩,直接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后作为阳性质控。
(3)将菌悬液置于气溶胶发生器菌液瓶内,启动气溶胶发生器,按照流量5L/min,喷雾压力1.8kg/cm2进行喷雾发生气溶胶。喷雾染菌1min,将直径90mm采样平板装入六级采样器,按采样流量28.3L/min,对测试口罩样品采样2min,对阳性质控采样1min。计算出细菌气溶胶的平均颗粒直径(MPS)应为(3.0±0.3)μm,细菌气溶胶分布的几何标准差应不超过1.5;
(4)将采样平板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48h,计数每个采样平板菌落数(cfu),适用采样第4、5级的结果符合标准中的粒径要求,并使用校正表进行校正,细菌气溶胶的浓度换算为cfu/m3,根据过滤前后细菌气溶胶的浓度计算过滤效率。口罩细菌过滤效率计算公式:BFE=(C-T)/C×100%(式中C:阳性质控气溶胶浓度;T:测试样品气溶胶浓度)。
采用上述方法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过滤效率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2。
采用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N95技术要求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气流阻力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2。
表2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
项目 气流阻力mmH<sub>2</sub>O 过滤效率%
实施例1 24.50 99.0
实施例2 23.85 98.4
实施例3 24.66 99.2
对比例1 13.60 72.8
对比例2 18.35 82.5
对比例3 21.21 92.6
对比例4 15.40 77.2
由表2可知:
(1)本发明实施例1~3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口罩的过滤效率≥95%,气流阻力≤25mmH2O,完全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N95技术要求。
(2)本发明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缺乏本实施例1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口罩的中间层,对比例1的口罩的过滤效率明显下降,仅为72.8%,气流阻力为13.60mmH2O。这表明中间层对病毒、各种粉尘颗粒的过滤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对比例2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2的口罩的中间层的不含珍珠共混纤维,从而导致对比例2的口罩的过滤效率明显下降,为82.5%,气流阻力为18.35mmH2O。这表明中间层的珍珠共混纤维对病毒,各种粉尘颗粒的过滤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对比例3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3的口罩的中间层的珍珠共混纤维的含量明显下降,仅为6%,内层的珍珠共混纤维的含量明显下降,仅为10%,从而导致对比例3的口罩的过滤效率下降,为92.6%,气流阻力为,21.21mmH2O。这表明中间层和内层的珍珠共混纤维的含量对病毒,各种粉尘颗粒的过滤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珍珠共混纤维的含量越高,口罩的过滤效率越好。
(5)对比例4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4的口罩的中间层和内层都不含珍珠共混纤维,从而导致对比例4的口罩的过滤效率明显下降,为77.2%,气流阻力为15.40mmH2O。这表明中间层和内层的珍珠共混纤维对病毒,各种粉尘颗粒的过滤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包括本体(10)、设在所述本体(10)顶部中间的鼻夹条(20)以及设在所述本体(10)相对两侧边上的挂耳绳组件(30);所述本体(10)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11)、中间层(12)和内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1)为抗菌无纺布层,所述中间层(12)为熔喷层,所述内层(13)为珍珠纤维无纺布层,所述抗菌无纺布层包括抗菌纤维和第一合成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1)的抗菌无纺布层中所述抗菌纤维的含量为30%-50%,所述第一合成纤维的含量为50%-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成纤维为丙纶纤维或粘胶纤维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菌纤维由第二合成纤维和无机抗菌粉体制备而成;所述第二合成纤维为涤纶、尼龙或粘胶纤维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无机抗菌粉体为氧化锌、氧化铜或氧化银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12)的熔喷层为N95医用标准熔喷层,所述熔喷层采用珍珠共混纤维和丙纶纤维、或采用珍珠共混纤维和丙纶复合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层的珍珠共混纤维的含量为10%-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3)的珍珠纤维无纺布层采用珍珠共混纤维和第三合成纤维,所述第三合成纤维为涤纶或粘胶纤维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绳组件(30)包括挂耳绳(31)和调节扣(32),所述挂耳绳(3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本体(10)的上端,所述挂耳绳(31)穿过所述调节扣(32),所述挂耳绳(3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本体(10)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夹条(20)采用具有弯折功能的塑性材料制作。
9.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三个工位分别将外层(11)、中间层(12)和内层(13)三层按照顺序运输至传送机上;
步骤二,在外层(11)、中间层(12)和内层(13)接触的瞬间,通过机械手将鼻夹条(20)插入中间,再采用超声波热合装置将外层(11)、中间层(12)、内层(13)和鼻夹条(20)连为一体;
步骤三,步骤二所得产物在传送的同时经过折叠装置和超声波热合装置,使得口罩成型;
步骤四,将成型的口罩进行裁剪,然后通过超声波点焊机将挂耳绳组件(30)安装到罩体两侧,即可得到成品。
CN202010141420.7A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3494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1420.7A CN113349480A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1420.7A CN113349480A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9480A true CN113349480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23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1420.7A Pending CN113349480A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948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8266A (zh) * 2009-11-05 2011-05-11 马志银 新型抗菌远红外口罩
CN203152562U (zh) * 2013-04-02 2013-08-28 上海舒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隔尘抗菌的医用口罩
US20140026897A1 (en) * 2011-01-17 2014-01-30 Jan Saroch Face mask and method of its production
CN204048144U (zh) * 2014-07-21 2014-12-31 上海舒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香薰型抗菌防微尘口罩
CN204070654U (zh) * 2014-10-13 2015-01-07 张家港市安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防霾口罩
WO2016199245A1 (ja) * 2015-06-10 2016-12-15 花王株式会社 蒸気温熱マス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8266A (zh) * 2009-11-05 2011-05-11 马志银 新型抗菌远红外口罩
US20140026897A1 (en) * 2011-01-17 2014-01-30 Jan Saroch Face mask and method of its production
CN203152562U (zh) * 2013-04-02 2013-08-28 上海舒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隔尘抗菌的医用口罩
CN204048144U (zh) * 2014-07-21 2014-12-31 上海舒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香薰型抗菌防微尘口罩
CN204070654U (zh) * 2014-10-13 2015-01-07 张家港市安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防霾口罩
WO2016199245A1 (ja) * 2015-06-10 2016-12-15 花王株式会社 蒸気温熱マス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9498A (zh) 一种含有铜离子抗菌织物的医用防护材料、防护口罩及防护面具
CN206776790U (zh) 含纳米银活性炭的抗菌细颗粒物口罩
CN109898324A (zh) 一种弹性吸附抗菌口罩面料
CN111329164A (zh) 一种新冠肺炎专用疫情防护服
CN203692608U (zh) 一种防细颗粒物口罩
CN207202125U (zh) 一种纳米活性炭纤维防雾霾口罩
CN203989565U (zh) 一种防污染鼻部呼吸过滤罩
CN213188187U (zh) 一种抗菌防水气口罩
CN113349480A (zh) 一种珍珠抗菌无纺布医用防护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209995412U (zh) 一种可替换式多模块口罩
CN213045328U (zh) 一种基于铜离子杀菌功能的口罩
CN113349481A (zh) 一种珍珠棉抗菌医用防护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209594788U (zh) Pm2.5防护口罩
CN213074525U (zh) 抑制病毒口罩
CN211932704U (zh) 一种能够防止眼镜雾化的医用口罩
CN210043236U (zh)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口罩
CN211185966U (zh) 口罩
CN2601698Y (zh) 新型面罩
CN213154121U (zh) 一种高效过滤的石墨烯口罩
CN111317198A (zh) 一种碱蓬植物口罩及配方
CN212465023U (zh) 一种无纺布口罩
CN215124597U (zh) 一种用于抑菌抗菌的中药口罩
CN219479289U (zh) 一种具有消毒抗菌层的口罩
CN205831143U (zh) 一种增氧抗菌的口罩
CN212971771U (zh) 一种杀菌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