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7020A - 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7020A
CN113347020A CN202110475492.XA CN202110475492A CN113347020A CN 113347020 A CN113347020 A CN 113347020A CN 202110475492 A CN202110475492 A CN 202110475492A CN 113347020 A CN113347020 A CN 113347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domain name
service
server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54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7020B (zh
Inventor
石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y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y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y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y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54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70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7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7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3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to enhance reliability, e.g. reduce downtim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1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an adaptation, e.g. in response to network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2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for reduction of network co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领域,针对现有的DNS故障灾备的恢复服务慢、操作复杂不方便且成本高、无法解决域名失效和域名污染等缺陷,提出了本发明的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旨在解决如何通过改进客户端与服务端相互配合以实现的简单高效易行低成本应对各种域名故障极端情况的服务域名的灾备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服务端提供的配置服务管理,生成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再通过客户端在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进行的配置更新以实现域名访问的自动切换。由此,在出现主域名等极端域名故障时能简单有效地快速恢复服务、且成本低易操作、还能减少故障对终端用户的影响、甚至能让用户对故障无感知。

Description

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
背景技术
在实际业务场景中,可能存在很多因为网络异常导致的业务故障风险。其中,因为DNS失效、DNS劫持或者服务域名失效等所导致的业务故障虽然较为少见,但这类问题仍然存在,并且其导致的后果较为致命。
另外,由于互联网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互联网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DNS劫持以及针对DNS服务器的攻击也日益频繁。对此,逐步出现一些解决方案,例如:搭建私有DNS,HttpDns,手动切换备用域名等等。但是目前这些现有的解决方案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传统手动切换备用域名的方式,操作麻烦,恢复时间慢,并且无法方便的通知用户切换访问域名;而搭建私有DNS需要考虑DNS服务集群,避免单点,维护成本较高;同样,很多厂商提供的第三方HttpDns,可有效避免传统DNS的DNS劫持、访问时间延迟等缺陷,但其还是无法避免域名失效或根域名服务器问题导致的域名污染导致的故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如何通过改进客户端与服务端相互配合以实现的服务域名的灾备的技术问题;进一步,还可以解决在出现主域名故障等较极端的域名故障时能简单易行低成本地快速恢复服务,从而减少故障对终端用户的影响,甚至能让用户对故障无感知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包括:基于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优选地,所述业务服务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通过域名对应的IP进行访问而获得业务服务的业务服务器;和/或,所述配置文件为加密的配置文件;和/或,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通过push指令方式通知客户端;和/或,所述配置服务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和/或,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和/或,所述服务端包括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
优选地,基于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具体包括:客户端定期查询本地缓存并通过主动方式和/或被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
优选地,客户端通过主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具体包括:客户端定时访问域名健康检测接口,当单位时间内累积的访问失败次数超过一个预定阈值时,向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请求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和/或,客户端通过被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具体包括:当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推送新的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时,客户端接收到来自所述配置服务管理的push指令,根据所述push指令及时从一个或多个所述配置服务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
优选地,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具体包括:客户端在本地缓存中保留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及其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查询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获得切换后的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当所述域名故障恢复或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存在异常时,回滚到所述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以获得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包括:提供配置服务管理;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以便利用所述配置文件更新配置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所述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优选地,提供配置服务管理,具体包括:服务端在管理后台提供所述配置服务管理;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具体包括:运营人员发起域名管理指令,控制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执行;基于预先申请的备用域名修改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形成新的映射配置、根据修改后的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新的加密的配置文件、以及推送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的指定位置;和/或,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通过push指令方式通知客户端及时更新配置,以便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所述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优选地,所述配置服务器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和/或,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和/或,所述业务服务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域名对应的IP进行业务服务访问的业务服务器;和/或,所述服务端包括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包括:服务端提供的配置服务管理,生成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客户端通过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进行的配置更新以实现域名访问的自动切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四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任一所述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五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任一所述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六方面提出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终端的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包括配置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所述服务端的管理后台提供域名的配置服务管理;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基于预先申请的备用域名对域名和IP的映射配置进行修改、根据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加密的配置文件、以及将所述配置文件推送到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器的指定位置,以便用户使用所述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所述客户端能切换为利用获取的所述配置文件所更新的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中的域名对应的IP,向所述业务服务器请求业务服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七方面提出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系统,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服务端的终端,用户使用所述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向服务端请求业务服务;所述客户端基于服务端提供的配置服务管理所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所述客户端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以请求业务服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八方面提出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装置,所述装置为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域名更新模块,用于基于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域名切换模块,用于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或者,所述装置为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包括:提供模块,用于通过服务端提供配置服务管理;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以便利用所述配置文件更新配置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所述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通过服务端提供配置服务管理生成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而由客户端依据该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客户端能够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其采用了对业务服务的系统架构的简单易行的调整,主要改变了系统架构中服务端和客户端的配合方式,由此满足了小型应用/应用程序/应用软件在极端情况(如各种域名故障情况)下可持续使用,能快速切换域名继续完成业务服务请求(访问)。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具体通过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域名配置的改进,由该域名配置的远程控制、有效更新以及客户端域名解析的处理逻辑的改变,能简单地动态更新客户端主服务域名实现低成本的灾备,因此,其能够支持客户端(应用程序/应用/应用软件)在面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域名无法访问等故障情况下快速恢复服务,保证用户能够持续使用业务功能(即请求业务服务的访问不会中断)。尤其是,其成本低、实现简单易行、不改变整个原有业务服务的业务逻辑过程,能在系统中仅对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配合实现配置调整,就能实现客户端在域名故障情况下自动切换恢复访问,同时运维人员修改了映射配置后还能主动通知客户端远程强制客户端切换访问路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需声明的是,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类C/S模式的请求业务服务的系统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案的一个实施例的调整后的C/S模式的请求业务服务的系统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域名服务的灾备系统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个逻辑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更加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具体的方式实施,但不应理解为本发明仅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完整,更加便于将发明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在某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性能、效果或者其他特征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到一个或更多其他的实施例中。
在对于具体实施例的介绍过程中,对结构、性能、效果或者其他特征的细节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例能够充分理解。但是,并不排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以不含有上述结构、性能、效果或者其他特征的技术方案来实施本发明。
附图中的流程图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流程演示,不代表本发明的方案中必须包括流程图中的所有的内容、操作和步骤,也不代表必须按照图中所显示的的顺序执行。例如,流程图中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分解,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等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主旨的情况下,流程图中显示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附图中的框图一般表示的是功能实体,并不一定必然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组件或部分,因而下文中可能省略了对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组件或部分的重复描述。还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编号的定语来描述各种器件、元件、组件或部分,但是这些器件、元件、组件或部分不应受这些定语的限制。也就是说,这些定语仅是用来将一者与另一者区分。例如,第一器件亦可称为第二器件,但不偏离本发明实质的技术方案。此外,术语“和/或”、“及/或”是指包括所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所有组合。
现有的客户端(应用程序APP/软件)请求业务的方式主要通过: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先查询本地缓存中是否有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有则根据映射的IP找到业务服务端获得服务,如果没有则查询本地hosts文件;如果查询hosts文件仍然没有则向DNS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即1DNS解析),通过一次或多次迭代查询,即实现域名解析,得到域名对应的IP,再根据该IP找到/访问业务服务端(即2请求业务服务)。请求业务服务的系统架构所配置的客户端与服务器(客户机/服务器即C/S)的结构如图1所示,无论搭建私有DNS、HttpDns、手动切换备用域名各种已知的解决方式,都以该系统架构为基础,因而仍然存在操作麻烦、恢复时间慢、无法方便的通知用户切换访问域名、需要考虑DNS服务集群避免单点、维护成本高、第三方HttpDns无法避免域名失效或根域名服务器问题引起的域名污染导致的故障等缺陷。
为克服上述缺陷所提供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主要从整体系统架构的配置上进行简单易行的调整,以在不影响原有业务请求逻辑的前提下,采用与业务无关的插件式集成,主要地,通过改进客户端和服务器的配合方式,比如在客户端调整域名解析部分的处理逻辑来实现域名的高效简单易行的灾备等等。具体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主要从服务器/服务端的配置部署与客户端的配置部署进行配合来进行,其中,主要业务服务都设计为与域名无关的配置方式,尤其应对域名失效的情况时,能快速有效地申请备用域名,提供相应的配置预案,保证在切换到备用域名的配置后可以使用该备用域名访问业务。
该实施方式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提供配置服务管理,以生成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客户端通过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进行的配置更新以实现域名访问的自动切换。
下面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到的技术名词进行说明或解释:
域名:主要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一个域名的目的是成为便于记忆和沟通的一组服务器的地址,其与IP地址一一对应,是与数字型IP地址相对应的字符型地址,而实际上一个IP地址不一定有域名,但一个域名是必须有一个IP地址对应。
域名服务DNS:一个Internet和TCP/IP的服务,用于映射网络地址号码。具体例如:作为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等等。
DNS服务器:表示计算机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或Domain Name Service)的缩写,主要由域名解析器和域名服务器组成的;域名服务器是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域名系统一般采用类似目录树的等级结构。域名服务器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中的服务器方,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主服务器和转发服务器;将域名映射为IP地址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
CND(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地址:即内容分发网络地址;CND可以使用户可就近取得所需内容,解决Internet网络拥挤的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主要从应用层面表示与服务器(服务端)之间的联系(连接、访问、传输、交互等);终端主要从系统层面表示连接到操作系统上使用或分享操作系统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用户,优选地,指用户使用的设备(从概念上称为终端、终端设备),其用户使用并且可以包括:各种有线或无线设备,通过客户端即应用程序/软件与服务器实现连接、传输、访问、交互等。更具体地,终端或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单具备有线/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单具备有线/无线信号发射器的设备、和/或具备了有线/无线信号接收器和发射器的设备(即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执行双向通信的接收硬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例如: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和/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台式、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上述各类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等等。进一步,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物体/生物体上运行。再进一步,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等各种智能设备,例如PDA、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平板电脑PAD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智能电视、机顶盒、智能音箱、电话手表等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或者说服务端可以指各类服务器、服务器集群、云端、远端网络设备/远端设备等,这些部分都可以是服务端的概念。其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主机、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集或多个服务器构成的云等等。在此,云由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其中,云计算可以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等。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端(各种服务端设备包括云等)、终端设备、甚至WNS服务器两两之间,都可通过任何通信方式实现通信,包括但不限于:基于2G至5G、LTE、WIMAX的移动通信、基于TCP/IP、UD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基于蓝牙、红外传输标准的近距无线传输方式、或者任意的现有的各种有线传输方式。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连接终端(客户端)和服务端的的网络包括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也包括上述各种通信传输方式,有线网络也包括各种有线传输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改进的系统架构,对本发明的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案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改进或者说调整后的系统架构可以保持原来的整体结构或者略微相对的复杂一点,后面会作具体说明,但原业务逻辑并不受影响,即仍然是通过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根据域名确定对应的IP后,由该IP去找到/访问业务服务端(业务服务器),主要变化都采用业务无关的插件式集成,通过客户端和服务端配合、客户端调整已经解析部分的处理逻辑来实现域名的灾备。
具体地,客户端的部署方式可以不改变,例如终端和终端设备都可以是常用的能接入网络/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网的各种固定或可移动的设备,手机、pad、移动计算机等,在终端上安装有客户端的应用软件以便连接和访问网络服务端云端等。
具体地,服务端,仍然主要包括业务服务,其具体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通过域名对应的IP进行访问而获得业务服务的业务服务器,并且,服务端的部署中增加了配置服务,该配置服务替代原来的DNS解析部分(即不再在本地缓存或hosts文件没有域名配置中域名的对应IP的情况下进行查询而请求DNS解析)。进一步,配置服务可以包括单独的专门提供配置服务器,例如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和/或,配置服务可以包括通过复用业务服务器的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
尤其对于进一步降低成本来说,可以采用复用业务服务器的方式,具体可以提供可使用IP访问的文件服务/业务服务,也可在后续生成更新的加密的配置文件时推送这类文件到与业务无关的一个或多个的指定位置即服用业务服务器为配置服务器的部分的指定位置(例如CDN地址)上,由此,复用时能明确区分开业务和配置两个部分,业务与配置不相关。
进一步,服务端本身可以采用跨机房部署,可以包括诸如前述涉及的各种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等结构或组织形式。同样,业务服务端、配置服务(端)等,也都是类似的结构或组织形式。
这样,服务端的跨机房部署等方式还能提供系统整体可用性,当一个机房彻底瘫痪时还可以保证用户基本持续访问。
由此,客户端(即图2所示用户客户端)在请求业务服务时,先查询本地缓存中是否有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即域名配置,再通过域名配置中的域名(如果更新过则为新的域名)对应的IP,访问相应的业务服务端的业务服务器,获得业务服务/文件服务等。这样的系统架构的调整简单易行,主要调整都在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配合上,并且,尤其是出现域名故障时客户端能快速自动切换恢复访问。
进一步,为应对域名失效的情况,可以预先申请备用域名,而主要的业务服务都设计为域名无关的配置,由此能够提供各种配置预案,即域名故障出现时便于切换域名配置后可以使用备用域名访问业务服务端相应的业务服务器。
具体地,在服务端的管理后台/平台,提供域名管理即配置服务管理,可以由运营人员/运维人员,发起域名管理指令,控制其执行管理。例如:运营人员使用便携式电脑登录服务端的管理后台,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基于备用域名对域名和IP的映射配置进行修改,如修改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形成新的映射配置:xxx.xx.xx域名(Domain Name)对应IP地址A、xx.xxxx.xx域名对应IP地址B,等等。根据修改后的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新的加密的配置文件,以及推送所述配置文件(即域名配置加密文件同步)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配置服务器的指定位置(CND地址等)。这样,客户端就能利用所述配置文件更新配置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所述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等,比如:定时/定期查询本地的域名配置有效情况进而在存在问题时去获得新的配置文件进行本地缓存的配置更新,等等。
进一步,还可以在进行修改后,向业务服务器发送服务端切换的信息,或者,通知业务服务器,已经修改了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的服务端切换,即同步配置修改的情况(服务端切换通知、或服务端切换具体信息等),进而业务服务端根据服务端切换情况有相应的匹配和准备。
再进一步,在运营人员修改了配置即修改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后,可以形成新的映射配置(进而,生成相应的配置文件并加密该文件);还可以通知业务服务端切换地址(域名配置变更,即变更域名和对应的被访问的IP);和/或,修改了配置后,可以形成新的映射配置(进而,生成相应的配置文件并加密该文件等),还可以提供push方式主动通知(或者说强制要求)客户端及时更新域名配置(甚至实现实时更新),从而在请求业务服务时自动切换访问路线,具体地,可以是向用户使用终端上的客户端发送push指令的方式即实现通知客户端切换,从而客户端能够及时切换到最新的域名映射的IP上。
在客户端相应于网络连接的服务端的前述部署方式,配合调整客户端域名解析的处理逻辑。用户使用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客户端采用了预置本地域名配置,主要预置本地缓存上。启动时,由于优先使用本地解析配置,这样能有效解决常规DNS解析问题,速度快效率高,有效提升首次访问业务服务端的速度。正常网络连接(终端与服务端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能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传输)的情况下,客户端定期查询更新本地缓存,并进行解析获得IP而实现访问,进一步定期查询更新本地缓存后还可以保留上一版可用域名配置,这样便于出现异常时可以回滚到上一版域名配置。
其中,检查更新可以选择在用户使用空闲时间进行处理,还能减少对用户正常操作的干扰或影响。客户端定期查询更新,主要方式包括利用前述服务端通过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该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具体地,客户端定期查询本地缓存并利用通过主动方式和/或被动方式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
客户端通过主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具体例如:客户端定时访问域名健康检测接口,当单位时间内累积的访问失败次数超过一个预定阈值时,可以假定/认为域名出现了问题,需要切换访问路线,就向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请求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进而,可以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域名配置进行测试访问,如果测试访问正常且获得的域名配置文件的版本高于本地原来的版本,那么更新后的所述域名配置的版本也会高于本地原来的版本,可以用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中的域名替换客户端主域名。另外,该原来的版本可以在更新后保留,即作为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进行保留。
客户端通过被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具体例如:当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推送新的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时或者运营/运维人员修改了服务端的配置(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或者在形成配置、或者生成加密的配置文件阶段,都可以向客户端推送push指令,客户端接收到来自所述配置服务管理的push指令,能够根据所述push指令及时或实时从一个或多个所述配置服务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被动方式进而也可以进行更新后的所述域名配置进行测试访问,如果测试访问正常且获得的域名配置文件的版本高于本地原来的版本,那么更新后的所述域名配置的版本也会高于本地原来的版本,可以用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中的域名替换客户端主域名。另外,该原来的版本可以在更新后保留,即作为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进行保留。
由于客户端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是更新了的,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客户端就能够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具体如:客户端在本地缓存中保留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及其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首先本地解析配置,即查询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获得切换后的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即快速恢复访问而避免无法获得业务服务的情形。更极端的,在访问时才出现故障需要实时更新访问线路,则由运营/运维人员实时修改映射关系,实时强制更新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域名配置,由客户端更新域名配置获得域名配置(即强制的被动方式进行配置更新),快速切换IP切换访问路线。
进一步,还可以当所述域名故障恢复或根据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中域名的所述对应的IP访问存在异常时,回滚到更新后仍然保留的所述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以获得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切换自如能避开域名故障实现访问同时不会被终端侧感觉到。
【实施例2】
下面将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的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说明。该实施例中主要从客户端的角度进行说明,包括:
步骤S110,基于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
具体地,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是服务端在管理后台所提供的配置服务管理。并且,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基于备用域名对域名和IP的映射配置进行修改,根据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以及推送(同步)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的指定位置。备用域名预先申请下来,在需要的时候运维人员/运营人员可以通过发起域名管理指令进行控制,利用备用域名修改域名与IP的映射关系形成新的映射配置,并使得业务服务端被访问的地址实现了切换。而一旦修改完成,即可形成加密文件并同步到配置服务(配置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通过域名对应的IP进行访问而获得业务服务的业务服务器。其中,所述配置文件为加密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或者说修改了映射配置后)通过push指令方式通知客户端及时更新域名配置,从而在请求业务服务时切换访问路线避免域名故障导致无法访问的情况。其中,所述配置服务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其中,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尤其是当复用业务服务器来部署配置服务器时,在同一服务器上一部分提供可以使用IP访问的文件服务、另一部分为与业务无关的CDN地址放同步的加密的文件。其中,所述服务端包括诸如前述例子中涉及的服务器/服务端的结构或组织方式,具体如:采用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等,包括业务服务器、配置服务器也是这类结构或组织方式。这样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或获得配置文件时,可以是同一个网络也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连接到服务端。进一步,网络连接可以是近程或远程、有线或无线通信、云或局域网/广域网/物联网等互联网已知的各种连接方式。
进一步,基于该加密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可以是客户端定期查询本地缓存并利用通过主动方式和/或被动方式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
一个例子中,客户端通过主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具体可以是:客户端定时访问域名健康检测接口,当单位时间内累积的访问失败次数超过一个预定阈值时,向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请求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
另一个例子中,客户端还可以通过被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即服务端主动通知并强制客户端切换访问线路,具体地:当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推送新的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时,客户端接收到来自所述配置服务管理的push指令,根据所述push指令及时从一个或多个所述配置服务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
进一步,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域名配置进行测试访问,如果测试访问正常且更新后的所述域名配置的版本高于本地保留的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则替换客户端主域名。或者,用来更新本地域名配置的配置文件的版本高于本地原来的即保留的上一版的,则可以替换客户端主域名为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中的域名。
步骤S120,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具体地,客户端发起业务服务请求,而在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了域名故障时,客户端可以通过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进行的配置更新以实现域名访问的自动切换,具体地,可以按照新的域名配置中的域名对应的IP,对业务服务端进行访问。
进一步,客户端在本地缓存中保留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及其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客户端定期查询并更新本地缓存,其中,检查更新可以选择在用户使用空闲时间处理,这样,不影响用户正常操作。另外,用户通过客户端采用预置本地域名配置在需要启动请求业务服务时有线使用本地解析域名配置,既能解决DNS解析问题又能有效提升首次访问速度。而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如果出现域名故障,就可以通过查询更新后的该域名配置以获得新的域名所对应的IP,即切换IP/访问线路,进而可以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
再进一步,客户端保留了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还可以当所述域名故障恢复或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存在异常时,回滚到所述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以获得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
【实施例3】
下面将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的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从另一个角度(服务端的角度)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进一步说明。
步骤S210,提供配置服务管理。
具体例子与实施例2类似,服务端在管理后台提供所述配置服务管理。
步骤S220,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以便利用所述配置文件更新配置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所述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具体例子可以结合实施例1、2类似的情况,运营人员发起域名管理指令,控制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执行:基于预先申请的备用域名修改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形成新的映射配置、根据修改后的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新的加密的配置文件、以及推送(同步)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的指定位置。类似的,所述配置服务器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所述业务服务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域名对应的IP进行业务服务访问的业务服务器;所述服务端包括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进一步,还控制该配置服务管理执行:修改映射配置(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即可通过push指令方式通知客户端及时更新域名配置。
进一步,利用所述配置文件更新配置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所述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具体例如:客户端利用从所述配置服务获取的所述配置文件,更新客户端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以及,当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客户端能够自动切换为通过更新的所述域名配置中的域名所对应的IP进行业务服务的访问。从所述配置服务获取加密的配置文件的方式类似实施例1、2的主动方式、被动方式的两个例子。切换访问线路的过程也类似实施例2中客户端根据更新后的域名配置获得对应的IP进行访问的方式。
本实施例3中与实施例2重复的部分仅简略描述,为避免冗长,参考前述例子,在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参见图2的系统架构,在该系统架构中实施本发明的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用户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客户端,其执行上述客户端对应的方法步骤(参见实施例1、2、3客户端),和/或,包括相应的与该终端/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连接的服务端执行上述服务端对应的方法步骤(参见实施例1、2、3服务端)。
【实施例5】
下面结合图5的实施例,继续对本发明的实现从服务端和终端(客户端)整体上进行说明。该实施例中,包括:
步骤S310,通过服务端提供的配置服务管理,生成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
具体地,运营人员通过控制所述配置服务管理,基于预先申请的备用域名对域名和IP的映射配置进行修改、根据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加密的配置文件、以及推送所述配置文件到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的指定位置。该控制可以由运营人员(或者说运维人员)发起域名管理指令启动。进一步,控制所述配置服务管理还可以执行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通过push指令方式通知客户端及时更新配置。
进一步,这里可以是服务端的处理操作。其中,服务端的具体结构和组织方式可以参见图2部分的描述。其中,服务端的具体处理操作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1、2、3中的服务端的描述。例如:所述业务服务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通过域名对应的IP访问而获得业务服务的业务服务器;所述配置文件为加密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服务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所述服务端包括前述举例的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等组织构建方式。
步骤S320,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客户端通过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进行的配置更新以实现域名访问的自动切换。
具体地,客户端定期查询本地缓存并利用通过主动方式和/或被动方式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客户端在本地缓存中保留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及其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当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查询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获得切换后的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所述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进一步,客户端通过主动方式或被动方式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的过程参见前述实施例1、2、3中的主动和被动方式的例子。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1、2、3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被实现为由数据处理设备(包括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即计算机程序。在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而且,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磁盘、光盘、ROM、RAM等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介质组成的存储阵列,例如磁盘或磁带存储阵列。所述的存储介质不限于集中式存储,其也可以是分布式存储,例如基于云计算的云存储。
【实施例6】
结合图2所述的系统架构,继续根据本发明的域名服务的灾备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案进行说明。
该系统的实施例中,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终端的服务端。
具体地,所述服务端包括配置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所述服务端的管理后台提供域名的配置服务管理。并且,在该服务端,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基于预先申请的备用域名对域名和IP的映射配置进行修改、根据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加密的配置文件、以及将所述配置文件推送(同步)到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器的指定位置,以便用户使用所述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所述客户端能切换为利用获取的所述配置文件所更新的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中的域名对应的IP,向所述业务服务器请求业务服务。进一步,控制配置服务管理执行在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以push指令方式通知客户端及时更新相应的配置。
其中,所述配置服务器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所述业务服务器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通过域名对应的IP进行业务服务访问的业务服务器;所述服务端包括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服务端的配置或者说部署类似前述实施例1至5中涉及的服务端的结构和组织情况,并执行类似前述实施例1至5中涉及的服务端的操作处理。
进一步,由所述运营人员发出域名管理指令,控制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执行所述映射配置的修改、所述配置文件的生成以及推送,并且,在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以push指令方式向客户端发送及时更新域名配置的通知。
该系统的实施例中,包括通过网络连接服务端的用户使用的终端。该终端上安装有客户端。
具体地,用户使用所述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向服务端请求业务服务;所述客户端基于服务端提供的配置服务管理所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所述客户端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以请求业务服务。
进一步,该配置更新可以是客户端定期查询本地缓存并利用通过主动和/或被动方式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其中,客户端的主动方式或被动方式的获得配置文件的动态更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2中的主动或被动方式的例子。
进一步,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所述客户端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可以是客户端在本地缓存中保留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及其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查询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获得切换后的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另外,还可以当所述域名故障恢复或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存在异常时,回滚到所述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以获得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
总的来说,客户端的配置或者说部署与服务端相配合,类似前述实施例1至7中涉及的客户端的结构和组织情况,并执行类似前述实施例1至7中涉及的客户端的操作处理。
【实施例7】
下面结合图6的结构框图,描述本发明的域名服务的灾备系统的实施例,该系统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中描述的细节,应视为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补充;对于在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来实现。
该系统的该实施例中,具有域名服务的灾备服务端。该服务端至少具有:提供模块,用于通过服务端提供配置服务管理;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以便利用所述配置文件更新配置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所述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提供模块具体包括:服务端在管理后台提供所述配置服务管理。
控制模块具体包括:运营人员发起域名管理指令,控制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执行:基于预先申请的备用域名修改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形成新的映射配置、根据修改后的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新的加密的配置文件、以及推送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的指定位置。进一步,还可以在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通过push指令方式通知用户使用的终端上的客户端及时更新配置。
其中,所述配置服务器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所述业务服务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域名对应的IP进行业务服务访问的业务服务器;所述服务端包括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
由此,用户可以操作该系统中的终端上的客户端,利用从所述配置服务获取的所述配置文件,更新客户端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以及,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客户端能够自动切换到更新的所述域名配置中域名所对应的IP进行业务服务的访问。
该系统的该实施例中,具有域名服务的灾备终端。该终端具有:域名更新模块,用于基于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以及域名切换模块,用于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其中,域名更新模块包括:通过用户使用所述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定期查询本地缓存并利用通过主动方式和/或被动方式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而其中,基于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具体可以是运营人员通过与所述终端经网络连接的服务端提供的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执行如下操作所配置的:基于备用域名对域名和IP的映射配置进行修改、根据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以及推送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的指定位置,甚至在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通过push指令方式通知客户端及时更新配置。
进一步,所述域名更新模块通过主动方式动态更新或者通过被动方式动态更新的例子可以参考实施例1、2中描述的两个例子。
其中,域名切换模块包括:客户端在本地缓存中保留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及其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查询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获得切换后的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进一步,还可以当所述域名故障恢复或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存在异常时,回滚到所述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以获得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
该系统的该实施例中,服务端可以配置为类似前述实施例1至6中涉及的服务端的具体处理,而终端也可以配置为类似前述实施例1至6中涉及的客户端的具体处理。
进一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系统的实施例中该系统及其中的组成装置(例如终端或服务端)的实施例中,各模块可以按照描述分布于系统/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分布于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系统/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实施例8】
具体地,还包括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其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前述实施例2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的实施例步骤。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电子装置可以视为对于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实施例的实体形式的实施方式。对于本发明电子装置的该实施例中描述的细节,应视为对于上述方法或装置/系统的实施例的补充;对于在本发明电子装置的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可以参照上述方法或装置/系统实施例来实现。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该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以通用数据处理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装置2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2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2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220和处理单元210)的总线230、显示单元2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220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其可以是源程序或都只读程序的代码。所述程序可以被处理单元2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210执行本发明各种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210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2至5的方法的各个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2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2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2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2203。所述存储单元2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2205的程序/实用工具2204,这样的程序模块2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2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装置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300(例如键盘、显示器、网络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使得用户能经由这些外部设备300与该电子装置200交互,和/或使得该电子装置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数据处理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进行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50进行,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进行。网络适配器260可以通过总线230与电子设备2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电子设备200中可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实施例9】
具体地,还包括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2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的实施例步骤。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计算机可读介质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即:服务端提供的配置服务管理,生成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客户端通过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进行的配置更新以实现域名访问的自动切换。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本发明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执行计算机程序的方法、系统、电子装置或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现。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通用数据处理设备来实现本发明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系统中服务端和客户端的配合改进,由服务端部署的改变实现在远程根据需要修改域名配置并同步更新,再由客户端配合定期更新本地缓存上的域名配置,通过预置本地配置有线使用本地解析,有效提升访问速度并在请求业务服务时快速切换到最新的域名对应的IP访问线路去获得业务服务,避免了域名故障情况下无法有效恢复访问的缺陷,实现小型应用各种极端域名故障情况下的可持续使用的灾备方案,简单易行,能动态更新客户端主服务域名,支持各种原因导致的域名无法访问时客户端应用的快速恢复服务,保证用户持续使用业务功能,且方式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另外,服务端的跨机房部署等方式还能提供系统整体可用性,当一个机房彻底瘫痪时还可以保证用户基本持续访问。
下面总结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内容,具体如:
方案一,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其中,包括:基于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方案二,如方案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具体包括:在服务端提供所述配置服务管理;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基于备用域名对域名和IP的映射配置进行修改,根据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以及推送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的指定位置。
方案三,如方案二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通过域名对应的IP进行访问而获得业务服务的业务服务器;和/或,所述配置文件为加密的配置文件;和/或,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通过push指令方式通知客户端;和/或,所述配置服务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和/或,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和/或,所述服务端包括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
方案四,如方案一至方案三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具体包括:客户端定期查询本地缓存并通过主动方式和/或被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
方案五,如方案四所述的方法,其中,客户端通过主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具体包括:客户端定时访问域名健康检测接口,当单位时间内累积的访问失败次数超过一个预定阈值时,向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请求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和/或,客户端通过被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具体包括:当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推送新的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时,客户端接收到来自所述配置服务管理的push指令,根据所述push指令及时从一个或多个所述配置服务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
方案六,如方案一至方案五中任一所述方法,其中,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具体包括:客户端在本地缓存中保留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及其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查询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获得切换后的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当所述域名故障恢复或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存在异常时,回滚到所述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以获得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
方案七,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其中,包括:提供配置服务管理;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以便利用所述配置文件更新配置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所述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方案八,如方案七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配置服务管理,具体包括:服务端在管理后台提供所述配置服务管理;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具体包括:运营人员发起域名管理指令,控制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执行:基于预先申请的备用域名修改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形成新的映射配置、根据修改后的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新的加密的配置文件、以及推送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的指定位置。
方案九,如方案八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服务器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和/或,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和/或,所述业务服务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域名对应的IP进行业务服务访问的业务服务器;和/或,所述服务端包括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
方案十,如方案七至方案九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通过push指令方式通知客户端及时更新配置;以便利用所述配置文件更新配置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所述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具体包括:客户端利用从所述配置服务获取的所述配置文件,更新客户端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以及,当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客户端能够自动切换为通过更新的所述域名配置中的域名所对应的IP进行业务服务的访问。
方案十一,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其中,包括:将客户端逻辑配置为执行如方案一至方案六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将将服务端配置为执行如方案七至方案十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方案十二,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其中,包括:服务端提供的配置服务管理,生成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客户端通过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进行的配置更新以实现域名访问的自动切换。
方案十三,如方案十二所述的方法,其中,服务端提供配置服务管理,生成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具体包括:运营人员通过控制所述配置服务管理,基于预先申请的备用域名对域名和IP的映射配置进行修改、根据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加密的配置文件、以及推送所述配置文件到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的指定位置;和/或,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客户端通过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进行的配置更新以实现域名访问的自动切换,具体包括:客户端定期查询本地缓存并利用通过主动方式和/或被动方式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客户端在本地缓存中保留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及其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当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查询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获得切换后的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所述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
方案十四,如方案十三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通过域名对应的IP访问而获得业务服务的业务服务器;和/或,所述配置文件为加密的配置文件;和/或,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通过push指令方式通知客户端及时更新配置;和/或,所述配置服务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的配置服务器;和/或,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和/或,所述服务端包括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
方案十五,如方案十四所述的方法,其中,客户端通过主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具体包括:客户端定时访问域名健康检测接口,当单位时间内累积的访问失败次数超过一个预定阈值时,向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请求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和/或,客户端通过被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具体包括:当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推送新的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时,客户端接收到来自所述配置服务管理的push指令,根据所述push指令及时从一个或多个所述配置服务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
方案十六,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方案一至方案十五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方案十七,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方案一至方案十五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方案十八,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终端的服务端,其中,所述服务端包括配置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所述服务端的管理后台提供域名的配置服务管理;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基于预先申请的备用域名对域名和IP的映射配置进行修改、根据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加密的配置文件、以及将所述配置文件推送到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器的指定位置,以便用户使用所述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所述客户端能切换为利用获取的所述配置文件所更新的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中的域名对应的IP,向所述业务服务器请求业务服务。
方案十九,如方案十八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配置服务器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和/或,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和/或,所述业务服务器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通过域名对应的IP进行业务服务访问的业务服务器;和/或,所述服务端包括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和/或,还包括:由所述运营人员发出域名管理指令,控制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执行所述映射配置的修改、所述配置文件的生成以及推送,并且,在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以push指令方式向客户端发送及时更新域名配置的通知。
方案二十,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服务端的终端,其中,用户使用所述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向服务端请求业务服务;所述客户端基于服务端提供的配置服务管理所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所述客户端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以请求业务服务。
方案二十一,如方案二十所述的系统,其中,服务端提供的配置服务管理所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具体包括:所述服务端包括配置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所述服务端的管理后台提供域名的配置服务管理;运营人员发出域名管理指令,控制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执行:基于预先申请的备用域名对域名和IP的映射配置进行修改、根据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加密的配置文件、将所述配置文件推送到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器的指定位置、以及在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以push指令方式通知客户端及时更新相应的配置。
方案二十二,如方案二十一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配置服务器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和/或,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和/或,所述业务服务器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域名对应的IP进行业务服务访问的业务服务器;和/或,所述服务端包括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
方案二十三、如方案二十至方案二十二中任一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客户端基于服务端提供的配置服务管理所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具体包括:客户端定期查询本地缓存并利用通过主动和/或被动方式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和/或,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所述客户端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具体包括:客户端在本地缓存中保留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及其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查询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获得切换后的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当所述域名故障恢复或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存在异常时,回滚到所述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以获得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
方案二十四,如方案二十三所述的系统,其中,客户端通过主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具体包括:客户端定时访问域名健康检测接口,当单位时间内累积的访问失败次数超过一个预定阈值时,向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请求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和/或,客户端通过被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具体包括:当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推送新的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时,客户端接收到来自所述配置服务管理的push指令,根据所述push指令及时从一个或多个所述配置服务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
方案二十五,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系统,包括终端、服务端以及连接终端和服务端的网络,其中,所述服务端配置为如方案十八或方案十九所述的系统中的服务端;所述终端配置为如方案二十至方案二十四中任一所述的系统中的终端。
方案二十六,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终端,其中,包括:域名更新模块,用于基于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域名切换模块,用于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方案二十七,如方案二十六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域名更新模块,具体执行如下操作:通过用户使用所述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定期查询本地缓存并利用通过主动方式和/或被动方式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其中,基于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具体包括:运营人员通过与所述终端经网络连接的服务端提供的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执行如下操作:基于备用域名对域名和IP的映射配置进行修改、根据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以及推送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的指定位置。
方案二十八,如方案二十七所述的终端,其中,还包括:所述业务服务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通过域名对应的IP访问而获得业务服务的业务服务器;和/或,所述配置文件为加密的配置文件;和/或,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通过push指令方式通知客户端及时更新配置;和/或,所述配置服务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和/或,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和/或,所述服务端包括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
方案二十九,如方案二十七或方案二十八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域名更新模块通过主动方式动态更新时,执行如下操作:客户端定时访问域名健康检测接口,当单位时间内累积的访问失败次数超过一个预定阈值时,向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请求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所述域名更新模块通过被动方式动态更新时,执行如下操作:当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推送新的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时,客户端接收到来自所述配置服务管理的push指令,根据所述push指令及时从一个或多个所述配置服务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
方案三十,如方案二十六至方案二十九中任一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域名切换模块,具体执行如下操作:客户端在本地缓存中保留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及其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查询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获得切换后的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当所述域名故障恢复或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存在异常时,回滚到所述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以获得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
方案三十一,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服务端,其中,包括:提供模块,用于通过服务端提供配置服务管理;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以便利用所述配置文件更新配置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所述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方案三十二,如方案三十一所述的服务端,其中,所述提供模块具体执行如下操作:服务端在管理后台提供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所述控制模块具体执行如下操作:运营人员发起域名管理指令,控制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执行:基于预先申请的备用域名修改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形成新的映射配置、根据修改后的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新的加密的配置文件、以及推送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的指定位置。
方案三十三,如方案三十一或方案三十二所述的服务端,其中,所述配置服务器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和/或,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和/或,所述业务服务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域名对应的IP进行业务服务访问的业务服务器;和/或,所述服务端包括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
方案三十四,如方案三十一至方案三十三中任一所述的服务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执行如下操作: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通过push指令方式通知用户使用的终端上的客户端及时更新配置;其中,客户端利用从所述配置服务获取的所述配置文件,更新客户端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以及,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客户端能够自动切换到更新的所述域名配置中域名所对应的IP进行业务服务的访问。
方案三十五,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系统,其中,包括如方案二十六至三十中任一所述的终端以及如方案三十一至三十四中任一述的服务端。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装置或者电子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装置也可以实现本发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
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业务服务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通过域名对应的IP进行访问而获得业务服务的业务服务器;和/或,
所述配置文件为加密的配置文件;和/或,
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通过push指令方式通知客户端;和/或,
所述配置服务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和/或,
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和/或,
所述服务端包括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具体包括:
客户端定期查询本地缓存并通过主动方式和/或被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客户端通过主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具体包括:
客户端定时访问域名健康检测接口,当单位时间内累积的访问失败次数超过一个预定阈值时,向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请求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
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
和/或,
客户端通过被动方式,利用获得的所述配置文件动态更新本地的域名配置具体包括:
当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推送新的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时,客户端接收到来自所述配置服务管理的push指令,根据所述push指令及时从一个或多个所述配置服务获得新的所述配置文件;
解密并验证所述配置文件后,对客户端本地的域名配置进行更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具体包括:
客户端在本地缓存中保留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及其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
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查询更新后的域名配置以获得切换后的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
当所述域名故障恢复或根据所述对应的IP访问存在异常时,回滚到所述上一版可用的域名配置以获得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并根据上一版域名所对应的IP访问业务服务器以请求业务服务。
6.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配置服务管理;
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以便利用所述配置文件更新配置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所述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提供配置服务管理,具体包括:服务端在管理后台提供所述配置服务管理;
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具体包括:运营人员发起域名管理指令,控制所述配置服务管理执行;基于预先申请的备用域名修改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形成新的映射配置、根据修改后的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新的加密的配置文件、以及推送所述配置文件到服务端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的指定位置;
和/或,
所述配置文件生成后通过push指令方式通知客户端及时更新配置,以便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所述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服务器包括:分布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或者复用业务服务器方式部署的配置服务器;和/或,
所述指定位置包括与业务服务无关的CDN地址所指示的位置;和/或,
所述业务服务包括与域名配置无关的需要域名对应的IP进行业务服务访问的业务服务器;和/或,
所述服务端包括跨机房部署的服务器集群、网络远端和/或云端。
9.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端提供的配置服务管理,生成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
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客户端通过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进行的配置更新以实现域名访问的自动切换。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终端的服务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端包括配置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所述服务端的管理后台提供域名的配置服务管理;
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基于预先申请的备用域名对域名和IP的映射配置进行修改、根据所述映射配置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加密的配置文件、以及将所述配置文件推送到一个或多个配置服务器的指定位置,以便用户使用所述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所述客户端能切换为利用获取的所述配置文件所更新的本地缓存的域名配置中的域名对应的IP,向所述业务服务器请求业务服务。
13.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服务端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用户使用所述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向服务端请求业务服务;
所述客户端基于服务端提供的配置服务管理所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
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所述客户端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以请求业务服务。
14.一种域名服务的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域名更新模块,用于基于配置服务管理生成的与域名相关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更新;
域名切换模块,用于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或者,
所述装置为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包括:
提供模块,用于通过服务端提供配置服务管理;
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配置服务管理,自动生成对应所述映射配置的配置文件,以便利用所述配置文件更新配置并当请求业务服务期间出现域名故障时,根据更新的所述配置切换域名后进行访问。
CN202110475492.XA 2021-04-29 2021-04-29 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 Active CN1133470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5492.XA CN113347020B (zh) 2021-04-29 2021-04-29 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5492.XA CN113347020B (zh) 2021-04-29 2021-04-29 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020A true CN113347020A (zh) 2021-09-03
CN113347020B CN113347020B (zh) 2022-11-15

Family

ID=77469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5492.XA Active CN113347020B (zh) 2021-04-29 2021-04-29 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702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5220A (zh) * 2021-12-10 2022-03-18 北京荣达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客户端异常计数的多机房间故障转移方法及系统
CN114640649A (zh) * 2022-03-16 2022-06-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业务终端、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361279A (zh) * 2022-08-12 2022-11-18 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配置数据的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396286A (zh) * 2022-08-25 2022-11-25 税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端的云内容分发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545843A (zh) * 2023-06-25 2023-08-04 民航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航班地服保障主备系统间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1948A (zh) * 2013-12-25 2014-04-02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系统配置信息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4092787A (zh) * 2014-06-24 2014-10-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dns的网络访问方法和系统
CN106060189A (zh) * 2016-07-08 2016-10-26 厦门纳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域名注册系统
CN109150561A (zh) * 2017-06-16 2019-01-04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系统解析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149423A (zh) * 2019-07-04 2019-08-20 深圳市珍爱捷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域名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556135A (zh) * 2020-04-26 2020-08-18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1948A (zh) * 2013-12-25 2014-04-02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系统配置信息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4092787A (zh) * 2014-06-24 2014-10-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dns的网络访问方法和系统
CN106060189A (zh) * 2016-07-08 2016-10-26 厦门纳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域名注册系统
CN109150561A (zh) * 2017-06-16 2019-01-04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系统解析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149423A (zh) * 2019-07-04 2019-08-20 深圳市珍爱捷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域名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556135A (zh) * 2020-04-26 2020-08-18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5220A (zh) * 2021-12-10 2022-03-18 北京荣达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客户端异常计数的多机房间故障转移方法及系统
CN114205220B (zh) * 2021-12-10 2024-04-05 北京百融睿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客户端异常计数的多机房间故障转移方法及系统
CN114640649A (zh) * 2022-03-16 2022-06-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业务终端、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361279A (zh) * 2022-08-12 2022-11-18 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配置数据的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396286A (zh) * 2022-08-25 2022-11-25 税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端的云内容分发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545843A (zh) * 2023-06-25 2023-08-04 民航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航班地服保障主备系统间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545843B (zh) * 2023-06-25 2023-09-12 民航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航班地服保障主备系统间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020B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47020B (zh) 域名服务的灾备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
US11632424B2 (en) Fault handl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gateway server
US20210152457A1 (en) Determining a transit appliance for data traffic to a software service
US9705800B2 (en) Load distribution in data networks
JP5811703B2 (ja) 分散制御プログラム、分散制御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3905397B (zh) 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13037560B (zh) 业务流量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1964799B (zh) 点到网隧道方式下地址冲突的解决方法
CN102571972B (zh) 从外部企业网络进行站点知晓的分布式文件系统访问
CN103207841A (zh) 基于键值对缓存的数据读写方法及装置
CN103338279A (zh) 基于域名解析的优化排序方法及系统
CN103856569A (zh) 一种同步域名系统资源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4506643A (zh) 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服务器及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方法
US10069941B2 (en) Scalable event-based notifications
WO2015090243A1 (zh) Ip管理方法、客户端以及服务器
CN106612339A (zh) 域名更新方法、系统和主dns服务器
CN103731507A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设备处理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5086330B (zh) 跨集群负载均衡系统
US11824776B2 (en) Domain name system (DNS) optimization for wide area networks
CN101136834A (zh) 一种基于ssl vpn的链接改写方法和设备
CN113259476B (zh) 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2185935B (zh) 一种面向资源的分层名字解析系统
CN110290196B (zh) 一种内容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10019536B (zh) 一种基于医疗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库系统
CN111382132A (zh) 医学影像数据云存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