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6928A - 回波消除电路 - Google Patents

回波消除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6928A
CN113346928A CN202110878331.5A CN202110878331A CN113346928A CN 113346928 A CN113346928 A CN 113346928A CN 202110878331 A CN202110878331 A CN 202110878331A CN 113346928 A CN113346928 A CN 113346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able
transmitting
circuit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83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6928B (zh
Inventor
应子罡
徐秀波
李广辉
魏江龙
吴宗桂
杨丽丽
张雄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ass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ass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ass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ass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83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69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6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6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6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6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20Reducing echo effects or singing; Opening or closing transmitting path; Conditioning for transmission in one direction or the other
    • H04B3/23Reducing echo effects or singing; Opening or closing transmitting path; Conditioning for transmission in one direction or the other using a replica of transmitted signal in the time domain, e.g. echo cance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回波消除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差分信号发射模块及第一电阻模块,所述差分信号发射模块被配置为: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初始发射信号,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与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互为回波信号的第二初始发射信号;所述第一电阻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输出端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及所述第一电缆信号生成消除回波信号后的第一目标信号。本申请的回波消除电路通过设置差分信号发射模块及第一电阻模块相互配合,能有效消除电路中的回波信号,并降低电路功耗。

Description

回波消除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以太网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波消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远距离数据传输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以太网作为常见的远距离信号传输手段,适用于大多数终端。在标准的1000BASE-TX和100/1000BASE-T1协议中,为了减小外接电缆的数量,要求在同一对电缆上进行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电缆传输目标信号的同时会产生回波信号,影响信号的正常输出。
然而,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在电路中设置双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Converter,DAC),其中,一个DAC用于提供目标信号的发送,另一个DAC用于复制该目标信号,然后利用上述信号经过减法器将回波信号去除。
但是,一方面,使用双DAC结构会带来匹配误差,使电路有较大功耗同时回波消除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由于数据传输中往往利用共模电感(Common mode Choke,CMC)过滤共模噪声,而高频信号经过CMC时,会发生相位变化,此时传统的技术方案无法实现回波信号的消除。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背景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回波消除电路,相较于传统的回波消除技术,具有更简单的结构、功耗低、回波消除效果更佳且适用于更高频域的信号。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回波消除电路,包括差分信号发射模块及第一电阻模块,其中,所述差分信号发射模块被配置为: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初始发射信号,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与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互为差分信号的第二初始发射信号;所述第一电阻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输出端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及第一电缆信号生成消除回波信号后的第一目标信号。
具体地,差分信号为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80度的一组信号,上述申请中的回波消除电路,一方面设置差分信号发射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信号,并基于所述信号输出为互为差分信号的第一初始发射信号及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另一方面接收来自电缆另一端的第一电缆信号,该信号为需要获取的目标信号。第一初始发射信号、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及第一电缆信号经过第一电阻模块后叠加后,能有效消除回波信号后得到第一目标信号,本申请中的回波消除电路用简单的加法器代替传统的减法器电路,降低了电路复杂性,同时能有效消除回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波消除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电阻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输出端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及所述第二电缆信号生成消除回波信号后的第二目标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目标信号与所述第二目标信号互为差分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缆信号经由外接的第一电缆传输至所述第一电阻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缆信号经由外接的第二电缆传输至所述第二电阻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模块包括第一发送电阻、第一线圈、第一电容及第一分压电阻,其中,所述第一发送电阻被配置为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生成第一发射信号;所述第一线圈被配置为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缆连接;第一电容被配置为一端经由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一电缆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分压电阻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发送电阻、所述第二输出端及所述第一电容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及所述第一电缆信号生成消除回波信号后的第一目标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阻模块包括第二发送电阻、第二线圈、第二电容及第二分压电阻,其中,所述第二发送电阻被配置为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生成第二发射信号;第二线圈被配置为一端与所述第二发送电阻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缆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绕制在闭合磁环上,绕制方向相反,绕制匝数相同;第二电容被配置为一端经由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二电缆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二分压电阻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发送电阻、所述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电容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发射信号、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及所述第二电缆信号生成消除回波信号后的第二目标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阻值相等;及/或所述第一发送电阻与所述第二发送电阻的阻值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分信号发射模块包括:
数模转换器,用于输出模拟信号;以及
差分模块,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模拟信号生成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及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
具体地,所述差分信号发射模块包括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Converter,DAC),DAC是一种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出的数据转换器,在本申请的回波消除电路中传输的信号均为模拟信号。通过设置差分模块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模拟信号生成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及与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互为差分信号的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利用上述差分信号叠加即可实现回波信号的消除。与传统的利用双DAC装置实现回波消除的电路相比,由于本申请的电路只需在发射端设置DAC,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电路的功率消耗,另一方面,避免了双DAC带来的回波残差。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任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回波消除电路。
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中,通过设置差分信号发射模块及第一电阻模块相互配合实现回波消除,具体地,利用差分信号发射模块生成差分信号,经由第一电阻模块相加后能有效消除电路中的回波信号,并降低电路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在电缆中传输信号的信号收发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回波消除电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一种传统的回波消除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的回波消除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的回波消除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的回波消除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在以太网中,物理层(或称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主要功能是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通路、传输数据,其中,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所谓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体参与,都要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BIT)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OSI模型采纳了各种现成的协议。
在标准的100BAST协议中,定义了100BASE-T4、100BASETX和100BASE-FX三种物理层标准,分别支持不同的传输介质,上述三种物理层标准均由物理编码子层和物理介质相关子层组成。这三种物理层标准在结构上均采用以HUB为中心的星形拓扑结构。100Base-FX使用2条光纤,一条光纤用于发送,另一条光纤用于接收;100Base-TX使用5类数据线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它使用两对双绞线,一对用于发送,一对用于接收数据,采用全双工方式工作,而100Base-T4采用半双工方式工作。上述规定均要求在同一对电缆上进行发送和接收,如图1所示,发射端发送信号TX至电缆,与接收信号RX形成电缆信号TRX,此时直接发送至接收端的信号会有回波干扰信号,因此,需要回波消除电路来防止发射信号TX回波到接收端干扰接收信号RX而引起误码,此回波消除电路一方面需要从电缆信号TRX中将自己的发射信号TX消除掉,另一方面需要接收对方信号RX,并将RX发送至接收端。具体地,如图2所示,回波消除电路包括信号的提取和回波的消除两部分。
现有的回波消除电路采用双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进行回波消除,如图3所示,利用了双DAC结构,发送DAC提供有用信号的发送,回波DAC复制发送DAC信号,然后利用减法器将TRX信号中的TX信号减去,得到RX=TRX-TX,这里TRX是电缆中的收发混合信号,TX是自己的发射信号,RX是接收到的对方信号。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双DAC装置,一方面会消耗较大的电流功耗,另一方面,DAC之间会带来回波信号的残差,进一步影响接收信号,因此,回波消除效果不佳。除此之外,现有的技术通常在电缆前端设置共模电感(Common mode Choke,CMC),用于抑制高速信号线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发射,但是CMC有很大的差模杂散电感,作为示例:CMC=100uH时差模杂散电感达200nH,并且为了更好的抑制共模噪声,会使用更大的共模扼流线圈,因此差模杂散电感进一步加大;当电缆中的信号为高频信号时,会使电缆中的混合信号TRX相位发生明显变化,而TX处是电路内部节点没有相位改变,即虽然TRX和TX的幅值相同,但是由于相位不同,相减后也无法使TX完全消除,因此在高频域下,此方案的回波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中两个DAC之间带来的匹配误差,提出省去回波DAC,只保留了发射DAC,这样就去除了DAC之间带来的匹配误差问题。为了回波信号的提取和回波消除,本文利用了DAC的差分输出特性,将正负两端的信号互为差分信号,采用分压电阻网络来进行回波信号提取,调整分压电阻网络使得DAC差分输出端的信号在接收端相加为零,达到回波信号消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回波消除电路100包括差分信号发射模块10及第一电阻模块20,差分信号发射模块10被配置为: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初始发射信号,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与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互为差分信号的第二初始发射信号;第一电阻模块20与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及所述第一电缆信号生成消除回波信号后的第一目标信号。
具体地,差分信号为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80度的一组信号,上述申请实例中的回波消除电路100通过设置差分信号发射模块10,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信号,并输出为互为差分信号的第一初始发射信号及第二初始发射信号,该第一初始发射信号、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及第一电缆信号经过第一电阻模块后叠加后,能有效消除回波信号输出为第一目标信号,本申请中的回波消除电路用简单的加法器代替传统的减法器电路,降低了电路复杂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回波消除电路100还包括第二电阻模块30,第二电阻模块30与所述第一输出端1、所述第二输出端2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及第二电缆信号生成消除回波信号后的第二目标信号。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回波消除电路100通过设置第二电阻模块30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及所述第二电缆信号生成消除回波信号后的第二目标信号,该消除过程是利用第一初始发射信号及所述第二初始信号的差分性质,经过叠加后消除;第二电缆信号为传输过程中的目标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目标信号与所述第二目标信号互为差分信号。
具体地,差分信号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差异。差分传输在两根线上都传输信号,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同,相位相反,在两根线上的传输的信号就是差分信号。信号接收端比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逻辑状态。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目标信号与所述第二目标信号互为差分信号,即振幅相同,相位相反,该目标信号为消除回波信号后的有用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缆信号经由外接的第一电缆传输至第一电阻模块。
具体地,电缆用于传输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缆信号为对方传输的有用信号,经由第一电缆传输至第一电阻模块,同时,第一电阻模块生成的第一发射信号通过第一电缆传输给对方,即第一电缆中为第一电缆信号及第一发射信号的混合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缆信号经由外接的第二电缆传输至第二电阻模块。
具体地,电缆用于传输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而电缆信号为对方传输的有用信号,经由第二电缆传输至第二电阻模块,同时,第二电阻模块生成的第二发射信号通过第二电缆传输给对方,即第二电缆中为第二电缆信号及第二发射信号的混合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阻模块20包括第一发送电阻21、第一线圈CMC1、第一电容C1及第一分压电阻22,其中,第一发送电阻21被配置为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1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生成第一发射信号;第一线圈CMC1被配置为一端与第一发送电阻21的另一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缆连接;第一电容C1被配置为一端经由第一线圈CMC1与所述第一电缆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一分压电阻22被配置为与第一发送电阻21、所述第二输出端2及第一电容C1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及所述第一电缆信号生成消除回波信号后的第一目标信号。
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一发送电阻21、第一线圈CMC1、第一电容C1及第一分压电阻22来处理输入的第一初始发射信号TXP、第二初始发射信号TXN及第一电缆信号,使输出端输出为消除回波信号后第一目标信号RXP,其中,第一初始发射信号TXP为电流信号,经过第一发送电阻21后生成为第一发射信号,该第一发射信号经过第一线圈CMC1发送至第一电缆,同时产生对应的电缆混合信号TRP,经过第一电容C1及第一分压电阻22后输出为A*TXP,A为电流经过第一发送电阻21及第一分压电阻22后衰减的倍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TXN为电流信号,经过第一分压电阻22分压作用后输出为B*TXN,B为电流经过第一分压电阻22输出后衰减的倍数;第一发射信号及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叠加后在RXP输出为RXP=A*TXP+B*TXN,由于TXP与TXN互为差分信号,所以当A不等于B时,RXP输出为发射残余信号,幅值为A与B差值的绝对值,当A等于B时,RXP输出为0电平,即消除了回波信号。除此之外,混合信号TRP还包括第一电缆信号,该信号经由第一分压电阻22后在RXP处输出,最终RXP输出为消除回波的第一目标信号。在本申请中在电缆前端接入第一线圈CMC1,可以有效过滤外部高频噪声。但是电缆混合信号TRP经过后CMC1时会产生相位变化,导致TXP经过分压电阻后无法叠加消除,因此在CMC1与第一分压电阻之间设置电容C1,用于抵消CMC1产生相位变化,此方案能有效提高回波消除电路的工作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电阻模块30包括第二发送电阻31、第二线圈CMC2、第二电容C2及第二分压电阻32,其中,第二发送电阻31被配置为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2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生成第二发射信号;第二线圈CMC2被配置为一端与第二发送电阻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缆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绕制在闭合磁环上,绕制方向相反,绕制匝数相同;第二电容C2被配置为一端经由所述第二线圈CMC2与所述第二电缆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二分压电阻32被配置为与第二发送电阻31、所述第一输出端1及第二电容C2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发射信号、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及所述第二电缆信号生成消除回波信号后的第二目标信号。
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二发送电阻31、第二线圈CMC2、第一电容C2及第二分压电阻32来处理输入的第一初始发射信号TXP、第二初始发射信号TXN及第二电缆信号使输出端输出为消除回波信号后第二目标信号RXP,其中,第二初始发射信号TXN为电流信号,经过第二发送电阻31后生成第二发射信号,该第二发射信号经过第二线圈CMC2发送至第二电缆,同时产生对应的电缆混合信号TRN,而第一线圈CMC1与第二线圈CMC2绕制在闭合磁环上,绕制方向相反,绕制匝数相同,共同形成共模电感CMC可以有效过滤电路中的共模噪声同时抑制共模辐射。混合信号TRN经过第一电容C1及第一分压电阻22后输出为C*TXN,C为电流经过第二发送电阻31及第二分压电阻32后衰减的倍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TXP为电流信号,经过第二分压电阻32分压作用后输出为D*TXP,D为电流经过第二分压电阻32输出后衰减的倍数;第二发射信号及第一初始发射信号叠加后在RXN输出为RXN=D*TXP+C*TXN,由于TXP与TXN互为差分信号,所以当C不等于D时,RXP输出为发射残余信号,幅值为C与D差值的绝对值,当C等于D时,RXP输出为0电平,即消除了回波信号。除此之外,混合信号TRN还包括第二电缆信号,该信号经由第二分压电阻32后在RXN处输出,最终RXN输出为消除回波的第二目标信号。在本申请的电路中接入共模电感CMC,可以有效过滤共模噪声和抑制共模辐射。但同时CMC会产生很大的杂散电感,高频信号经过后会产生相位变化,导致在经过分压电阻后无法叠加消除,因此在CMC1与第二分压电阻之间设置电容C1、CMC2与第二分压电阻之间设置电容C2用于抵消杂散电感产生相位变化,此方案大大提高了回波消除电路的工作频率,同时增大了目标信号的频率带宽,使回波消除电路可以应用于高频率信号的传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阻值相等;及/或所述第一发送电阻与所述第二发送电阻的阻值相等。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分压电阻22与第二分压电阻32的阻值相等,第一发送电阻21与第二发送电阻31阻值相等,即电流信号衰减倍数A=C,B=D。第一初始发射信号TXP及第二初始发射信号TXN经过相同的衰减倍数后输出为互为差分信号的RXP及RXN。通过设置阻值相同的电阻使电缆输出信号满足差分输出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分信号发射模块包括:
数模转换器,用于输出模拟信号;以及
差分模块,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模拟信号生成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及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
具体地,所述差分信号发射模块包括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Converter,DAC),DAC是一种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出的数据转换器,在本申请的回波消除电路中传输的信号均为模拟信号。通过设置差分模块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模拟信号生成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及与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互为差分信号的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利用上述差分信号叠加即可实现回波信号的消除。与传统的利用双DAC装置实现回波消除的电路相比,由于本申请的电路只需在发射端设置DAC,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电路的功率消耗,另一方面,避免了双DAC带来的回波残差。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任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回波消除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通过设置差分信号发射模块及第一电阻模块相互配合实现回波消除,具体地,利用差分信号发射模块生成差分信号,经由第一电阻模块相加后能有效消除电路中的回波信号,并降低电路功耗。
请注意,上述实施例仅出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意味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回波消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差分信号发射模块,被配置为: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初始发射信号,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与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互为差分信号的第二初始发射信号;
第一电阻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输出端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及第一电缆信号生成消除回波信号后的第一目标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阻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输出端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及第二电缆信号生成消除回波信号后的第二目标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信号与所述第二目标信号互为差分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信号经由外接的第一电缆传输至所述第一电阻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缆信号经由外接的第二电缆传输至所述第二电阻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电阻,被配置为: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生成第一发射信号;
第一线圈,被配置为:一端与所述第一发送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缆连接;
第一电容,被配置为:一端经由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一电缆连接,另一端接地;
第一分压电阻,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发送电阻、所述第二输出端及所述第一电容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发射信号、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及所述第一电缆信号生成消除回波信号后的第一目标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模块包括:
第二发送电阻,被配置为: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生成第二发射信号;
第二线圈,被配置为:一端与所述第二发送电阻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缆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绕制在闭合磁环上,绕制方向相反,绕制匝数相同;
第二电容,被配置为:一端经由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二电缆连接,另一端接地;
第二分压电阻,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发送电阻、所述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电容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发射信号、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及所述第二电缆信号生成消除回波信号后的第二目标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阻值相等;及/或
所述第一发送电阻与所述第二发送电阻的阻值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信号发射模块包括:
数模转换器,用于输出模拟信号;以及
差分模块,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模拟信号生成所述第一初始发射信号及所述第二初始发射信号。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路。
CN202110878331.5A 2021-08-02 2021-08-02 回波消除电路 Active CN1133469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8331.5A CN113346928B (zh) 2021-08-02 2021-08-02 回波消除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8331.5A CN113346928B (zh) 2021-08-02 2021-08-02 回波消除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6928A true CN113346928A (zh) 2021-09-03
CN113346928B CN113346928B (zh) 2021-11-09

Family

ID=77480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8331.5A Active CN113346928B (zh) 2021-08-02 2021-08-02 回波消除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692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6106A (zh) * 2021-11-03 2022-03-11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
CN114337734A (zh) * 2022-03-16 2022-04-12 北京国科天迅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电路、检测方法及芯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1421A1 (en) * 2007-01-12 2008-07-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ter Coefficient Setting Device and Echo Prevention Device
CN202035056U (zh) * 2011-02-22 2011-11-09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通信回波消除装置
US20160050489A1 (en) * 2014-08-12 2016-02-18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linear echo cancellation
CN107615741A (zh) * 2015-10-30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波抵消的相关电路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1421A1 (en) * 2007-01-12 2008-07-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ter Coefficient Setting Device and Echo Prevention Device
CN202035056U (zh) * 2011-02-22 2011-11-09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通信回波消除装置
US20160050489A1 (en) * 2014-08-12 2016-02-18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linear echo cancellation
CN107615741A (zh) * 2015-10-30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波抵消的相关电路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6106A (zh) * 2021-11-03 2022-03-11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
CN114337734A (zh) * 2022-03-16 2022-04-12 北京国科天迅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电路、检测方法及芯片
CN114337734B (zh) * 2022-03-16 2022-07-29 北京国科天迅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电路、检测方法及芯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6928B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00211B1 (ko) 듀얼레이트이서네트로컬에어리어네트워크와같은응용시다른데이터전송레이트로데이터를송신하기위해전류대전압변환을사용하는장치
CN113346928B (zh) 回波消除电路
US8442099B1 (en) Crosstalk cancellation for a common-mode channel
US75485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signals over a coaxial cable
KR100314894B1 (ko) 상이한 데이터 전송율로 데이터를 송신 및/또는 수신하는장치
US5095291A (en) Communication filter for unshielded, twisted-pair cable
US8659986B1 (en) Crosstalk cancellation for a multiport ethernet system
JP4271474B2 (ja) 電力線終端回路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電力線中継装置
EP2429114B1 (en) Coupling arrangement for phantom-mode transmission
US9590695B1 (en) Rejecting RF interferen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60193310A1 (en) Local area network above telephony methods and devices
US8792597B2 (en) Reduc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a receive signal with an analog correction signal
US652272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a universal home network on a customer premises ISDN bus
CN113328766B (zh) 回波消除电路
US20150350096A1 (en) 2.5 gbps/5gbps ethernet communications over a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channel
CN212649487U (zh) 一种以太网接口装置
US6965578B1 (en) Echo cance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747893A (en) Termination scheme for twisted-wire pairs
US8929468B1 (en) Common-mode detection with magnetic bypass
US10873365B1 (en) Alien crosstalk cancellation for a multiport ethernet system
US7333448B2 (en) Full duplex transceiver
CN115133941B (zh) 信号接收端、串行器以及通信系统
TW566014B (en) Receiver having the function of eliminating echo and near end cross talk
US20210067193A1 (en) Precoding for asymmetric two-way ethernet physical layer
US6970557B2 (en) Cordless telephone-to-sound card interface adapter having a hybrid transformer circu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01, 7th Floor, Building 6, Courtyard 8, Kegu 1st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asson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01, 7 / F, building 6, courtyard 8, KEGU 1st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ASSON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