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4327A - 一种防洪影响评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洪影响评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4327A
CN113344327A CN202110490091.1A CN202110490091A CN113344327A CN 113344327 A CN113344327 A CN 113344327A CN 202110490091 A CN202110490091 A CN 202110490091A CN 113344327 A CN113344327 A CN 113344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isaster
flood
subsystem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00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恒槺
袁灿
李虎星
陈弈鑫
杨力华
薛红勋
杨平
张晓磊
马莹
马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Keda Water Conservancy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Keda Water Conservancy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Keda Water Conservancy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Keda Water Conservancy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900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43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4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43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洪影响评价系统,其包括洪水监测子系统、排水监测子系统、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以及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所述洪水监测子系统、排水监测子系统、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分别与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通信连接;其中,所述洪水监测子系统用于监测引发洪水灾害风险的因素;所述排水监测子系统用于监测洪水爆发时的排水情况;所述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用于监测洪水过后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所述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用于根据引发洪水灾害风险的因素、洪水爆发时的排水情况以及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对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并得出评价结果。本申请具有完善的防洪影响评价体系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洪影响评价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洪风险评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洪影响评价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众多危害人类生存安全及生存质量的各类风险中,自然灾害风险涉及风险因素最多、风险承担主体最为广泛,以及影响程度最为深远,受到了全球最为持续与密切的关注,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洪水灾害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影响和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20世纪以来,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的自然系统的变异以及城市化为主的现代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大自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尽管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且防洪体系的建设日趋完善,但洪涝灾害仍时有发生,甚至愈演愈烈。
但是,人类如何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洪水风险,实现和谐发展,是一个关系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完善的防洪影响评价体系的防洪影响评价系统。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洪影响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洪水监测子系统、排水监测子系统、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以及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所述洪水监测子系统、排水监测子系统、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分别与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洪水监测子系统用于监测引发洪水灾害风险的因素;
所述排水监测子系统用于监测洪水爆发时的排水情况;
所述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用于监测洪水过后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
所述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用于根据引发洪水灾害风险的因素、洪水爆发时的排水情况以及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对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并得出评价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洪水监测子系统监测引发洪水灾害风险的因素,例如,降雨量等,通过排水监测子系统监测洪水爆发时的排水情况,例如,排水管网的通堵情况等,通过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监测洪水过后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例如,受灾严重等,并根据引发洪水灾害风险的因素、洪水爆发时的排水情况以及洪水过后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通过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对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并得出评价结果;进而,通过本申请的设置,能够建立一种较为完善的防洪影响评价体系。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洪水监测子系统包括气象预报单元、河流监测单元以及信息统计单元,所述气象预报单元与河流监测单元分别与信息统计单元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气象预报单元用于根据气象预报获取降雨信息,所述河流监测单元用于根据河流状况获取河流信息,所述信息统计单元用于统计降雨信息与河流信息,并得出统计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象预报单元获取降雨信息,通过河流监测单元获取河流信息,并且,将获取的降雨信息以及河流信息分别发送至信息统计单元,以对降雨信息以及河流信息进行相应的统计,方便工作人员查看。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象预报单元包括降雨区域采集模块、降雨时长采集模块以及降雨量采集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降雨区域采集模块采集降雨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降雨时长采集模块采集降雨区域的降雨持续时间,通过降雨量采集模块采集降雨区域的降雨量,从而,通过上述采集模块能够较为完善地采集影响洪灾的降雨因素。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河流监测单元包括河流周边环境采集模块、河床地势采集模块、河流水位采集模块、河流流量采集模块以及河流流速采集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河流周边环境采集模块采集河流周边的环境信息,通过河床地势采集模块采集河床地势的高低信息,通过河流水位采集模块采集河流中水位的高低信息,通过河流流量采集模块采集河流的流量信息,通过河流流速采集模块采集河流的流速信息,从而,通过上述采集模块能够较为完善地采集影响洪灾的河流因素。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监测子系统包括积水量采集模块、排水管网采集模块、排水量采集模块以及排水速度采集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积水量采集模块采集排水区域的积水量信息,通过排水管网采集模块采集排水区域的排水管网的安装结构信息以及通堵信息,通过排水量采集模块采集排水管网的排水量信息,通过排水速度采集模块采集排水管网的排水速度信息,从而,根据上模块所采集的排水信息,能够较为精准地获知排水区域的排水状况。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包括受灾区域监控模块、受灾区域划分模块、受灾区域统计模块、受灾区域分析模块以及受灾等级计算模块;其中,
所述受灾区域划分模块分别与受灾区域监控模块以及受灾区域统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受灾区域分析模块分别与受灾区域统计模块以及受灾等级计算模块通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受灾区域监控模块采集受灾区域的图像、视频以及照片等信息,并将所采集的信息发送至受灾区域划分模块,受灾区域划分模块根据受灾区域的图像、视频以及照片等信息,以对各个受灾区域按照受灾情况划分为多个梯度,并通过受灾区域统计模块统计出受灾区域的数量信息以及当前状况信息,最终,通过受灾等级计算模块计算各个受灾区域的受灾等级,从而,根据不同的受灾等级,方便救援队伍制定较为完善的救援方案;同时,也能完善防洪影响评价系统的评价结果。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包括致灾力评价模块、承灾力评价模块、损失评价模块、综合评价模块以及评价数据库模块;其中,
所述致灾力评价模块、承灾力评价模块、损失评价模块以及评价数据库模块分别与综合评价模块通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致灾力评价模块对洪水灾害的致灾能力进行评价,通过承灾力评价模块对洪水灾害承受主体承受洪水灾害的能力进行评价,通过损失评价模块对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价,并且,根据上述评价模块所得出的评价结果,通过综合评价模块对洪水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并将上述各评价结果存储于评价数据库模块中;从而,对防洪影响作出具体地、合理地评价。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洪水预警子系统,所述洪水预警子系统用于根据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行洪水灾害预警,所述洪水预警子系统包括信息提取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分析模块、风险等级划分模块、预警模块以及预警评价模块;其中,
所述信息提取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以及风险等级划分模块分别与信息分析模块通信连接,所述预警模块分别与风险等级划分模块以及预警评价模块通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洪水预警子系统,并且,通过洪水预警子系统中的各个模块所采集或提取的信息,制定合理的预警处理方案,并对预警处理方案的准确性做出评价,以便于在洪水来临前,做好各项预防措施,降低因洪水而造成的损失。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灾后重建子系统,所述灾后重建子系统用于在洪灾过后进行规划重建,所述灾后重建子系统包括资料库模块、资料提取模块、地势分析模块、GPS导航模块、建材配给模块以及施工组织模块;其中,
所述资料提取模块分别与资料库模块以及地势分析模块通信连接,所述GPS导航模块分别与地势分析模块以及建材配给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施工组织模块与建材配给模块通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灾后重建子系统,并且,通过灾后重建子系统中的各个模块所采集的相关重建信息,选取合适的重建地点,并对重建地点配给重建所需的建材,最终,通过施工组织模块利用建材在重建地点进行重建,以给受灾区域的受灾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洪水监测子系统监测引发洪水灾害风险的因素,例如,降雨量等,通过排水监测子系统监测洪水爆发时的排水情况,例如,排水管网的通堵情况等,通过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监测洪水过后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例如,受灾严重等,并根据引发洪水灾害风险的因素、洪水爆发时的排水情况以及洪水过后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通过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对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并得出评价结果;进而,通过本申请的设置,能够建立一种较为完善的防洪影响评价体系;
2.通过设置洪水预警子系统,并且,通过洪水预警子系统中的各个模块所采集或提取的信息,制定合理的预警处理方案,并对预警处理方案的准确性做出评价,以便于在洪水来临前,做好各项预防措施,降低因洪水而造成的损失;
3.通过设置灾后重建子系统,并且,通过灾后重建子系统中的各个模块所采集的相关重建信息,选取合适的重建地点,并对重建地点配给重建所需的建材,最终,通过施工组织模块利用建材在重建地点进行重建,以给受灾区域的受灾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洪水监测子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排水监测子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洪水预警子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灾后重建子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洪水监测子系统;110、气象预报单元;111、降雨区域采集模块;112、降雨时长采集模块;113、降雨量采集模块;120、河流监测单元;121、河流周边环境采集模块;122、河床地势采集模块;123、河流水位采集模块;124、河流流量采集模块;125、河流流速采集模块;130、信息统计单元;200、排水监测子系统;210、积水量采集模块;220、排水管网采集模块;230、排水量采集模块;240、排水速度采集模块;300、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310、受灾区域监控模块;320、受灾区域划分模块;330、受灾区域统计模块;340、受灾区域分析模块;350、受灾等级计算模块;400、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410、致灾力评价模块;420、承灾力评价模块;430、损失评价模块;440、综合评价模块;450、评价数据库模块;500、洪水预警子系统;510、信息提取模块;520、信息采集模块;530、信息分析模块;540、风险等级划分模块;550、预警模块;560、预警评价模块;600、灾后重建子系统;610、资料库模块;620、资料提取模块;630、地势分析模块;640、GPS导航模块;650、建材配给模块;660、施工组织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防洪影响评价系统,包括洪水监测子系统100、排水监测子系统200、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300以及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400,其中,洪水监测子系统100、排水监测子系统200以及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300分别与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400通信连接,洪水监测子系统100用于监测引发洪水灾害风险的因素,排水监测子系统200用于监测洪水爆发时的排水情况,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300用于监测洪水过后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400用于根据引发洪水灾害风险的因素、洪水爆发时的排水情况以及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对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并获取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价结果。
请参照图2,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洪水监测子系统100包括气象预报单元110、河流监测单元120以及信息统计单元130,气象预报单元110以及河流监测单元120分别与信息统计单元130通信连接,具体的,气象预报单元110用于根据气象预报获取降雨信息,河流监测单元120用于根据河流状况获取河流信息,信息统计单元130用于统计气象预报单元110所获取的降雨信息以及河流监测单元120所获取的河流信息,并得出统计结果。
较佳的,气象预报单元110包括降雨区域采集模块111、降雨时长采集模块112以及降雨量采集模块113,其中,降雨区域采集模块111用于采集降雨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通过降雨区域采集模块111采集到降雨区域为湖北黄梅地区;降雨时长采集模块112用于采集降雨持续时间的信息,例如,通过降雨时长采集模块112采集到降雨持续时间为十二个小时;降雨量采集模块113用于采集降雨量的信息,例如,通过降雨量采集模块113采集到降雨量达到九十毫米以上。
较佳的,河流监测单元120包括河流周边环境采集模块121、河床地势采集模块122、河流水位采集模块123、河流流量采集模块124以及河流流速采集模块125,其中,河流周边环境采集模块121用于采集河流周边的环境信息,例如,通过河流周边环境采集模块121采集河流周边是否有房屋或人员居住等;河床地势采集模块122用于采集河床的高度信息,例如,通过河床地势采集模块122采集到河流河床的高度为八米;河流水位采集模块123用于采集河流的水位信息,例如,通过河流水位采集模块123采集到河流的水位高度为七米;河流流量采集模块124用于采集河流的流量信息,例如,通过河流流量采集模块124采集到河流的流量为两千立方米/秒;河流流速采集模块125用于采集河流的流速信息,例如,通过河流流速采集模块125采集到河流的流速为二十五米/秒。
请参照图3,其中,排水监测子系统200包括积水量采集模块210、排水管网采集模块220、排水量采集模块230以及排水速度采集模块240,其中,积水量采集模块210用于采集排水区域的积水量信息,例如,通过积水量采集模块210采集到排水区域的积水量达到一万立方米;排水管网采集模块220用于采集排水管网的安装结构信息以及通堵信息,例如,通过排水管网采集模块220采集到排水区域的排水管网纵横交错设置以及排水管网较为畅通;排水量采集模块230用于采集通过排水管网所排出的水量信息,例如,通过排水量采集模块230采集到排水量为三千立方米;排水速度采集模块240用于采集通过排水管网的水速信息,例如,通过排水速度采集模块240采集到排水速度为一米/秒。
请参照图4,其中,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300包括受灾区域监控模块310、受灾区域划分模块320、受灾区域统计模块330、受灾区域分析模块340以及受灾等级计算模块350,并且,受灾区域监控模块310与受灾区域划分模块320通信连接,受灾区域划分模块320与受灾区域统计模块330通信连接,受灾区域统计模块330与受灾区域分析模块340通信连接,受灾区域分析模块340与受灾等级计算模块350通信连接;具体的,受灾区域监控模块310用于采集受灾区域的图像、视频以及照片信息;受灾区域划分模块320用于根据受灾区域的图像、视频和照片信息对受灾区域进行类别划分,例如,重度受灾区域、中度受灾区域以及轻度受灾区域等,需说明的是,此处的受灾区域类别划分仅为初步的划分,以便于人为管控;受灾区域统计模块330用于对划分后的各受灾区域进行数量的统计以及当前受灾区域的状况,例如,重度受灾区域的数量、中度受灾区域的数量以及轻度受灾区域的数量等;受灾区域分析模块340用于对各类别的受灾区域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例如,导致各类别受灾区域的受灾因素(降雨量过大、排水管网拥堵或是河流水位增高等)、各类别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等;受灾等级计算模块350用于根据各类别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对各类别受灾区域进行等级划分,例如,一级受灾区域、二级受灾区域、三级受灾区域等,在本实施例中,一级受灾区域的严重程度大于二级受灾区域的严重程度,二级受灾区域的严重程度大于三级受灾区域的严重程度,当然,根据具体的计算模式,可以任意变换等级的划分,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请参照图5,其中,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400包括致灾力评价模块410、承灾力评价模块420、损失评价模块430、综合评价模块440以及评价数据库模块450,致灾力评价模块410、承灾力评价模块420以及损失评价模块430分别与综合评价模块440通信连接,综合评价模块440还与评价数据库模块450通信连接,具体的,致灾力评价模块410用于对洪水灾害的致灾能力进行评价,并得出评价结果;承灾力评价模块420用于对洪水灾害承受主体承受洪水灾害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得出评价结果;损失评价模块430用于对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价,并得出评价结果;综合评价模块440用于根据致灾能力的评价、承灾能力的评价以及损失的评价对洪水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出综合评价结果;评价数据库模块450用于存储致灾能力的评价数据、承灾能力的评价数据、损失的评价数据以及洪水灾害风险的综合评价数据。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洪水监测子系统100的气象预报单元110监测降雨信息,以及通过洪水监测子系统100的河流监测单元120监测河流信息,并通过信息统计单元130对所监测的降雨信息以及河流信息进行相应的统计,通过排水监测子系统200监测洪水爆发时的排水情况,再通过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300监测洪水过后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进而,根据降雨信息、河流信息、排水情况信息以及受灾程度信息,通过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400对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并获取最终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并将洪水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存储于评价数据库模块450中,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模型。
实施例2
请参照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还包括洪水预警子系统500,其中,洪水预警子系统500与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400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行洪水灾害预警。
其中,洪水预警子系统500包括信息提取模块510、信息采集模块520、信息分析模块530、风险等级划分模块540、预警模块550以及预警评价模块560,信息提取模块510与评价数据库模块450通信连接,用于提取评价数据库模块450中所存储的相关评价数据信息;信息采集模块520用于采集当前区域的状况信息;信息分析模块530分别与信息提取模块510以及信息采集模块520通信连接,用于根据从评价数据库模块450中所提取的相关评价数据信息以及当前区域的状况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得出分析结果;风险等级划分模块540与信息分析模块530通信连接,用于根据分析结果对当前区域进行风险等级划分;预警模块550与风险等级划分模块540通信连接,用于根据当前区域的风险等级进行预警处理;预警评价模块560与预警模块550通信连接,用于根据预警处理结果对预警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并得出评价结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由于评价数据库模块450中存储有致灾能力的评价数据、承灾能力的评价数据、损失的评价数据以及洪水灾害风险的综合评价数据,通过信息提取模块510提取评价数据库模块450中的相关评价数据信息,并将相关评价数据信息发送至信息分析模块530,通过信息采集模块520采集当前区域的状况信息,例如,降雨信息、河流信息以及排水管网信息等,并将当前区域的状况信息发送至信息分析模块530,信息分析模块530根据相关评价数据信息以及当前区域的状况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处理,根据分析处理结果,通过风险等级划分模块540对当前区域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例如,S级、A级、B级等,在本实施例中,由S级至B级,风险等级呈递减模式,当然,根据实际的划分标准,可以任意变换风险等级的划分模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根据风险等级的划分结果,通过预警模块550对当前区域进行预警处理,例如,加固河堤、疏通排水管网以及储备所需物资等,当对当前区域进行预警处理后,根据当前的预警处理结果,通过预警评价模块560对预警的准确性进行合理的评价,并得出评价结果;进而,通过洪水预警子系统500可以在洪水来临之前,进行一定的防洪措施,以降低因洪水而造成的损失。
实施例3
请参照图7,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还包括灾后重建子系统600,用于在洪灾过后进行规划重建,具体的,灾后重建子系统600包括资料库模块610、资料提取模块620、地势分析模块630、GPS导航模块640、建材配给模块650以及施工组织模块660,其中,资料库模块610与资料提取模块620通信连接,资料提取模块620与地势分析模块630通信连接,地势分析模块630与GPS导航模块640通信连接,建材配给模块650与GPS导航模块640通信连接,施工组织模块660与建材配给模块650通信连接。
其中,资料库模块610中存储有完善的地理地势资料信息;资料提取模块620用于提取资料库模块610中的地理地势信息;地势分析模块630用于根据资料提取模块620所提取的地理地势信息进行可行化分析,并得出分析结果;GPS导航模块640用于根据分析结果规划到达目的地的路线;建材配给模块650用于根据重建需要购买建材,并根据规划的路线向目的地运送建材;施工组织模块660用于根据运送的建材进行规划施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资料提取模块620提取资料库模块610中的相关地理地势信息,例如,相关地理地势信息可以为地理位置的远近、地势的高低等,并将所提取的地理地势信息发送至地势分析模块630,地势分析模块630根据相关地理地势信息进行可行化分析,并得出具体的分析结果,例如,地势较高,并且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率较低,适合重建,确定好重建地点后,通过GPS导航模块640自动规划到达重建地点的路线,通过建材配给模块650选购重建所需的建材,并根据GPS导航模块640所规划的路线将所需建材运往重建地点,最后,根据运往重建地点的建材,通过施工组织模块660进行规划施工;相比于现有的重建方式,在洪水过后,在受灾区域进行重建,还有发生洪灾的可能性;通过本申请的灾后重建子系统600,以给受灾区域的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洪影响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洪水监测子系统(100)、排水监测子系统(200)、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300)以及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400),所述洪水监测子系统(100)、排水监测子系统(200)、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300)分别与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400)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洪水监测子系统(100)用于监测引发洪水灾害风险的因素;
所述排水监测子系统(200)用于监测洪水爆发时的排水情况;
所述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300)用于监测洪水过后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
所述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400)用于根据引发洪水灾害风险的因素、洪水爆发时的排水情况以及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对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并得出评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影响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洪水监测子系统(100)包括气象预报单元(110)、河流监测单元(120)以及信息统计单元(130),所述气象预报单元(110)与河流监测单元(120)分别与信息统计单元(130)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气象预报单元(110)用于根据气象预报获取降雨信息,所述河流监测单元(120)用于根据河流状况获取河流信息,所述信息统计单元(130)用于统计降雨信息与河流信息,并得出统计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洪影响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预报单元(110)包括降雨区域采集模块(111)、降雨时长采集模块(112)以及降雨量采集模块(1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洪影响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流监测单元(120)包括河流周边环境采集模块(121)、河床地势采集模块(122)、河流水位采集模块(123)、河流流量采集模块(124)以及河流流速采集模块(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影响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监测子系统(200)包括积水量采集模块(210)、排水管网采集模块(220)、排水量采集模块(230)以及排水速度采集模块(2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影响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灾程度监测子系统(300)包括受灾区域监控模块(310)、受灾区域划分模块(320)、受灾区域统计模块(330)、受灾区域分析模块(340)以及受灾等级计算模块(350);其中,
所述受灾区域划分模块(320)分别与受灾区域监控模块(310)以及受灾区域统计模块(330)通信连接,所述受灾区域分析模块(340)分别与受灾区域统计模块(330)以及受灾等级计算模块(350)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影响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评价模型子系统(400)包括致灾力评价模块(410)、承灾力评价模块(420)、损失评价模块(430)、综合评价模块(440)以及评价数据库模块(450);其中,
所述致灾力评价模块(410)、承灾力评价模块(420)、损失评价模块(430)以及评价数据库模块(450)分别与综合评价模块(440)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影响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洪水预警子系统(500),所述洪水预警子系统(500)用于根据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行洪水灾害预警,所述洪水预警子系统(500)包括信息提取模块(510)、信息采集模块(520)、信息分析模块(530)、风险等级划分模块(540)、预警模块(550)以及预警评价模块(560);其中,
所述信息提取模块(510)、信息采集模块(520)以及风险等级划分模块(540)分别与信息分析模块(530)通信连接,所述预警模块(550)分别与风险等级划分模块(540)以及预警评价模块(560)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影响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灾后重建子系统(600),所述灾后重建子系统(600)用于在洪灾过后进行规划重建,所述灾后重建子系统(600)包括资料库模块(610)、资料提取模块(620)、地势分析模块(630)、GPS导航模块(640)、建材配给模块(650)以及施工组织模块(660);其中,
所述资料提取模块(620)分别与资料库模块(610)以及地势分析模块(630)通信连接,所述GPS导航模块(640)分别与地势分析模块(630)以及建材配给模块(650)通信连接,所述施工组织模块(660)与建材配给模块(650)通信连接。
CN202110490091.1A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防洪影响评价系统 Pending CN1133443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0091.1A CN113344327A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防洪影响评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0091.1A CN113344327A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防洪影响评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4327A true CN113344327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69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90091.1A Pending CN113344327A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防洪影响评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43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7541A (zh) * 2022-02-28 2022-05-27 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河涌巡测的系统
CN117876362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国任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389A (zh) * 2014-04-30 2014-07-16 北京中有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洪涝灾害地理分析评估动态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7993027A (zh) * 2017-12-26 2018-05-04 潘永森 一种评价准确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价系统
CN109426906A (zh) * 2017-08-29 2019-03-05 北京思湃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暴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CN109814462A (zh) * 2019-02-21 2019-05-28 深圳集智云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排水网络监控控制系统
CN110059910A (zh) * 2019-02-18 2019-07-26 北京兴泰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综合管理平台
CN111915128A (zh) * 2020-06-17 2020-11-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对地震诱发的次生滑坡灾后评估与救援辅助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389A (zh) * 2014-04-30 2014-07-16 北京中有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洪涝灾害地理分析评估动态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9426906A (zh) * 2017-08-29 2019-03-05 北京思湃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暴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CN107993027A (zh) * 2017-12-26 2018-05-04 潘永森 一种评价准确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价系统
CN110059910A (zh) * 2019-02-18 2019-07-26 北京兴泰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综合管理平台
CN109814462A (zh) * 2019-02-21 2019-05-28 深圳集智云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排水网络监控控制系统
CN111915128A (zh) * 2020-06-17 2020-11-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对地震诱发的次生滑坡灾后评估与救援辅助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永亮: "基于 GIS 的抗震救灾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地理空间信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7541A (zh) * 2022-02-28 2022-05-27 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河涌巡测的系统
CN114547541B (zh) * 2022-02-28 2022-09-20 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河涌巡测的系统
CN117876362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国任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7876362B (zh) * 2024-03-11 2024-05-28 国任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pagiannaki et al. Flash flood occurrence and relation to the rainfall hazard in a highly urbanized area
Jaiswal et al.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landslide risk from rapid debris slides on natural slopes in the Nilgiri hills, India
CN113344327A (zh) 一种防洪影响评价系统
CN110363964A (zh) 一种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方法
CN108106663A (zh) 在线可视化创建和管理桥梁监测平台
CN104517432A (zh) 基于无人机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控系统
Zhu et al. Data-driven spatial modeling for quantifying networkwide resilience in the aftermath of hurricanes Irene and Sandy
CN10861213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
CN109887241A (zh) 一种山洪灾害气象预警计算方法及系统
Bründl et al. Review and future challenges in snow avalanche risk analysis
CN116187752A (zh) 台风灾害过程精细化风险评估方法
CN204270491U (zh) 基于无人机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控系统
KR101000553B1 (ko) 지역적 강우특성을 고려한 실시간 강우정보 수집 및 분석을 통한 급경사지 재해예보방법
KR102350252B1 (ko) 맵 라이브러리 데이터셋 구축 및 활용방법
KR101722989B1 (ko) 기지국 유동인구 정보를 활용한 재난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7150632B (zh)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机场跑道健康态势感知系统及方法
CN109272230A (zh) 一种地面观测站气压要素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11784978A (zh) 一种基于日位移速率的高原山地滑坡灾害预警系统
CN106651131A (zh) 输电线路防台风预警方法和系统
CN113570133B (zh) 一种应对强降雨的输配电线路风险预测方法及系统
Zhang et al. Flood risk cascade analysis an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watershed based on Bayesian network
CN115456463A (zh) 一种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及系统
Gourbesville et al. Deterministic Modelling for Extreme Flood Events-Application to the storm Alex
CN112578479B (zh) 一种基于降水预报的城市内涝告警装置及方法
CN114724336A (zh) 一种沉浸体验视角下的山洪监测预警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