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3339B -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3339B
CN113343339B CN202110669519.9A CN202110669519A CN113343339B CN 113343339 B CN113343339 B CN 113343339B CN 202110669519 A CN202110669519 A CN 202110669519A CN 113343339 B CN113343339 B CN 113343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illumination
data
area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695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3339A (zh
Inventor
计春杰
陈小红
楼永生
伍琪斌
沈晓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Y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Y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Y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Y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695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3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3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3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3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3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generation 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0/04Architectural design, interior 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涉及绿色环保建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数据、测量光照、建立模型、制作光谱图、模拟装饰、计算区域温差和选择装饰材料;本发明收集建筑外部环境条件、建筑内部尺寸、GIS数据以及区域内云覆盖量、空气对流层分布及光照数据的变化范围,以此构建3D建筑模型,在3D建筑模型中导入日照时间和日照角度,制出光谱图,模拟光照入射范围,从而选取出室内光照时间最长的区域,在该区域墙壁上镶嵌种植槽,添加植物装饰,该植物装饰位于室内光照的最优范围内,保证植物生存,且以植物作为墙壁装饰,进一步拉近人与自然,也方便植物对室内空气的净化,符合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色环保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
背景技术
绿色环保建筑指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环保建筑的室内布局需要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在绿色环保建筑的装饰中,需要兼顾人与自然的贴近,这就需要在装饰中以植物为基调,现有技术中,一般建筑中养植物一般也是放在阳台等室外,很少将植物作为室内装置,因为室内光照难以掌握,植物不易生存,且现有的建筑中,因为外部环境的不同,室内多区域的温度等系数也是不同的,如果装饰时使用相同的装饰材料难以适配不同的分层区域,材料不适配温差,容易析出有毒物质,造成污染,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该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收集建筑外部环境条件、建筑内部尺寸、GIS数据以及区域内云覆盖量、空气对流层分布及光照数据的变化范围,以此构建3D建筑模型,在3D建筑模型中导入日照时间和日照角度,制出光谱图,模拟光照入射范围,从而选取出室内光照时间最长的区域,在该区域墙壁上镶嵌种植槽,添加植物装饰,该植物装饰位于室内光照的最优范围内,保证植物生存,且以植物作为墙壁装饰,进一步拉近人与自然,也方便植物对室内空气的净化,符合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数据
针对相应建筑,了解该建筑区域内的外部环境条件,然后采集该建筑内部尺寸,采集该建筑GIS数据,包括自然地理位置、空间参数信息;
步骤二:测量环境数据
利用遥感影像收集该建筑区域内云覆盖量、空气对流层分布及光照数据的变化范围,确定日照时间和太阳入射角,分析建筑的时相变化,构建影像数据库;
步骤三:建立模型
根据建筑内部尺寸通过3Dmax建立建筑模型,将建筑模型和影像数据库输入进Revit软件中,参数立体化,构建3D建筑模型;
步骤四:制作光谱图
将日照时间和日照角度数据导入3D建筑模型中,得到采光系数,利用origin软件制出光谱图,光谱区域覆盖3D建筑模型,模拟光照入射范围;
步骤五:模拟装饰
观察3D建筑模型,选取室内光照时间最长的区域,在该区域墙壁上添加植物装饰,然后选取建筑室外光照时间最长的区域,在该区域屋顶上添加绿色屋顶;
步骤六:计算区域温差
根据空气对流层分布数据,模拟建筑通风矢量图,接着模拟时间变化下,建筑中光谱范围、通风区域的变化数值,得出不同区域的温度变化量;
步骤七:选择装饰材料
以建筑模型中不同区域的温度变化量作为区域导热系数,根据不同区域的导热系数选择适合不同温度的装饰涂料和材料。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外部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信息,且步骤一中,建筑内部尺寸包括建筑构件的尺寸、规格、标高、连接节点、及连接件位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影像数据库包括矢量数据、影像数据、三维数据,构建影像数据库后,根据云覆盖量、空气对流层分布及光照数据的变化范围,在相应的影像数据中添加时间戳。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构建模型的具体流程为:通过3Dmax建立建筑模型,内部尺寸的比例同现实区域的比例相同,然后将建筑模型和影像数据库输入进Revit软件中,将参数进行拉伸立体化,再基于BIM三维一体化技术,采用ContextCapture进行三维影像模型构建,得到3D建筑模型。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将光照和3D建筑模型三维仿真化,测出建筑不同区域的日照角度和日照时间,并标注,作为采光系数,且步骤四中,制出光谱图后,将光谱图输入ENVI IDL中,输入二阶导数公式进行光谱二阶导数的求取,增强光谱特征值,以此获得光照入射范围特征值,同时向光照入射范围中输入时间戳。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添加植物装饰的具体流程为在墙壁上镶嵌种植槽,在种植槽内添加植物,该处植物位于建筑内的光照极点处,植物选择芦荟、仙人球、仙人掌中的一种或多种多肉植物。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绿色屋顶指在屋顶上覆盖植被作为种植植物的屋顶绿化方法,具体为:在建筑的不透水屋面添加植被和土壤层,留有蓄滞作用,在雨季延缓产流时间,减少城市径流,同时植被进行蒸散发,降低空气温度、缓解热岛效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六中,模拟建筑通风矢量图的具体流程为:将空气对流层分布数据输入Revit软件中,构建风向云图,接着将风向云图输入3D建筑模型中,得出建筑中不同区域受风力的表面压力分析图,并解剖风压,根据建筑内风压分布得到通风矢量图。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七中,根据区域导热系数在建筑模型中标注出多个节点,以此节点对建筑分层,根据不同层将建筑装饰面分隔为不同的装饰模块,从而选择适合不同装饰模块导热系数的装饰涂料和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收集建筑外部环境条件、建筑内部尺寸、GIS数据以及区域内云覆盖量、空气对流层分布及光照数据的变化范围,以此构建3D建筑模型,在3D建筑模型中导入日照时间和日照角度,制出光谱图,模拟光照入射范围,从而选取出室内光照时间最长的区域,在该区域墙壁上镶嵌种植槽,添加植物装饰,该植物装饰位于室内光照的最优范围内,保证植物生存,且以植物作为墙壁装饰,进一步拉近人与自然,也方便植物对室内空气的净化,符合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
2、本发明通过模拟光照入射范围,选取建筑室外光照时间最长的区域,添加绿色屋顶,利用植被和土壤层的作用,进行蓄滞,在雨季延缓产流时间,减少城市径流,同时植被进行蒸散发,降低空气温度、缓解热岛效应,具备保护环境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空气对流层分布数据,模拟建筑通风矢量图,根据通风矢量图和光照光谱数据,可以模拟时间变化下,建筑中光谱范围、通风区域的变化数值,得出不同区域的温度变化量,以此作为区域导热系数,并对建筑分层为不同的装饰模块,根据不同装饰模块的导热系数方便选择适合的装饰涂料和材料,使得不同区域的材料适配不同的温差,避免析出有毒物质,防止污染。
4、本发明将建筑装饰构造、光照范围及角度和建筑通风范围在3D建筑模型中进行实际模拟,综合环境等多种因素,得出的装饰布局更准确,实际应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数据
针对相应建筑,了解该建筑区域内的外部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信息,然后采集该建筑内部尺寸,包括建筑构件的尺寸、规格、标高、连接节点、及连接件位置,接着采集该建筑GIS数据,包括自然地理位置、空间参数信息;
步骤二:测量环境数据
利用遥感影像收集该建筑区域内云覆盖量、空气对流层分布及光照数据的变化范围,确定日照时间和太阳入射角,分析建筑的时相变化,构建影像数据库,影像数据库包括矢量数据、影像数据、三维数据,构建影像数据库后,根据云覆盖量、空气对流层分布及光照数据的变化范围,在相应的影像数据中添加时间戳;
步骤三:建立模型
根据建筑内部尺寸通过3Dmax建立建筑模型,将建筑模型和影像数据库输入进Revit软件中,参数立体化,构建3D建筑模型,具体流程为:通过3Dmax建立建筑模型,内部尺寸的比例同现实区域的比例相同,然后将建筑模型和影像数据库输入进Revit软件中,将参数进行拉伸立体化,再基于BIM三维一体化技术,采用ContextCapture进行三维影像模型构建,得到3D建筑模型;
步骤四:制作光谱图
将日照时间和日照角度数据导入3D建筑模型中,接着将光照和3D建筑模型三维仿真化,测出建筑不同区域的日照角度和日照时间,并标注,作为采光系数,利用origin软件制出光谱图,将光谱图输入ENVI IDL中,输入二阶导数公式进行光谱二阶导数的求取,增强光谱特征值,以此获得光照入射范围特征值,同时向光照入射范围中输入时间戳,光谱区域覆盖3D建筑模型,模拟光照入射范围;
步骤五:模拟装饰
观察3D建筑模型,选取室内光照时间最长的区域,在该区域墙壁上添加植物装饰,添加植物装饰的具体流程为在墙壁上镶嵌种植槽,在种植槽内添加植物,该处植物位于建筑内的光照极点处,植物选择芦荟、仙人球、仙人掌中的一种或多种多肉植物,然后选取建筑室外光照时间最长的区域,在该区域屋顶上添加绿色屋顶,绿色屋顶指在屋顶上覆盖植被作为种植植物的屋顶绿化方法,具体为:在建筑的不透水屋面添加植被和土壤层,留有蓄滞作用,在雨季延缓产流时间,减少城市径流,同时植被进行蒸散发,降低空气温度、缓解热岛效应;
步骤六:计算区域温差
根据空气对流层分布数据,模拟建筑通风矢量图,具体流程为:将空气对流层分布数据输入Revit软件中,构建风向云图,接着将风向云图输入3D建筑模型中,得出建筑中不同区域受风力的表面压力分析图,并解剖风压,根据建筑内风压分布得到通风矢量图,接着模拟时间变化下,建筑中光谱范围、通风区域的变化数值,得出不同区域的温度变化量;
步骤七:选择装饰材料
以建筑模型中不同区域的温度变化量作为区域导热系数,根据不同区域的导热系数选择适合不同温度的装饰涂料和材料,具体为:根据区域导热系数在建筑模型中标注出多个节点,以此节点对建筑分层,根据不同层将建筑装饰面分隔为不同的装饰模块,从而选择适合不同装饰模块导热系数的装饰涂料和材料。
该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收集建筑外部环境条件、建筑内部尺寸、GIS数据以及区域内云覆盖量、空气对流层分布及光照数据的变化范围,以此构建3D建筑模型,在3D建筑模型中导入日照时间和日照角度,制出光谱图,模拟光照入射范围,从而选取出室内光照时间最长的区域,在该区域墙壁上镶嵌种植槽,添加植物装饰,该植物装饰位于室内光照的最优范围内,保证植物生存,且本发明以植物作为墙壁装饰,进一步拉近人与自然,也方便植物对室内空气的净化,符合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且本发明通过模拟光照入射范围,选取建筑室外光照时间最长的区域,添加绿色屋顶,利用植被和土壤层的作用,进行蓄滞,在雨季延缓产流时间,减少城市径流,同时植被进行蒸散发,降低空气温度、缓解热岛效应,具备保护环境的效果;同时,通过空气对流层分布数据,模拟建筑通风矢量图,根据通风矢量图和光照光谱数据,可以模拟时间变化下,建筑中光谱范围、通风区域的变化数值,得出不同区域的温度变化量,以此作为区域导热系数,并对建筑分层为不同的装饰模块,根据不同装饰模块的导热系数方便选择适合的装饰涂料和材料,使得不同区域的材料适配不同的温差,避免析出有毒物质,防止污染;综上,本发明将建筑装饰构造、光照范围及角度和建筑通风范围在3D建筑模型中进行实际模拟,综合环境等多种因素,得出的装饰布局更准确,实际应用更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数据
针对相应建筑,了解该建筑区域内的外部环境条件,然后采集该建筑内部尺寸,采集该建筑GIS数据,包括自然地理位置、空间参数信息;
步骤二:测量环境数据
利用遥感影像收集该建筑区域内云覆盖量、空气对流层分布及光照数据的变化范围,确定日照时间和太阳入射角,分析建筑的时相变化,构建影像数据库;
步骤三:建立模型
根据建筑内部尺寸通过3Dmax建立建筑模型,将建筑模型和影像数据库输入进Revit软件中,参数立体化,构建3D建筑模型;
步骤四:制作光谱图
将日照时间和日照角度数据导入3D建筑模型中,得到采光系数,利用origin软件制出光谱图,光谱区域覆盖3D建筑模型,模拟光照入射范围;
步骤五:模拟装饰
观察3D建筑模型,选取室内光照时间最长的区域,在该区域墙壁上添加植物装饰,然后选取建筑室外光照时间最长的区域,在该区域屋顶上添加绿色屋顶;
步骤六:计算区域温差
根据空气对流层分布数据,模拟建筑通风矢量图,接着模拟时间变化下,建筑中光谱范围、通风区域的变化数值,得出不同区域的温度变化量;
步骤七:选择装饰材料
以建筑模型中不同区域的温度变化量作为区域导热系数,根据不同区域的导热系数选择适合不同温度的装饰涂料和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外部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信息,且步骤一中,建筑内部尺寸包括建筑构件的尺寸、规格、标高、连接节点、及连接件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影像数据库包括矢量数据、影像数据、三维数据,构建影像数据库后,根据云覆盖量、空气对流层分布及光照数据的变化范围,在相应的影像数据中添加时间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构建模型的具体流程为:通过3Dmax建立建筑模型,内部尺寸的比例同现实区域的比例相同,然后将建筑模型和影像数据库输入进Revit软件中,将参数进行拉伸立体化,再基于BIM三维一体化技术,采用ContextCapture进行三维影像模型构建,得到3D建筑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将光照和3D建筑模型三维仿真化,测出建筑不同区域的日照角度和日照时间,并标注,作为采光系数,且步骤四中,制出光谱图后,将光谱图输入ENVI IDL中,输入二阶导数公式进行光谱二阶导数的求取,增强光谱特征值,以此获得光照入射范围特征值,同时向光照入射范围中输入时间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添加植物装饰的具体流程为在墙壁上镶嵌种植槽,在种植槽内添加植物,该处植物位于建筑内的光照极点处,植物选择芦荟、仙人球、仙人掌中的一种或多种多肉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绿色屋顶指在屋顶上覆盖植被作为种植植物的屋顶绿化方法,具体为:在建筑的不透水屋面添加植被和土壤层,留有蓄滞作用,在雨季延缓产流时间,减少城市径流,同时植被进行蒸散发,降低空气温度、缓解热岛效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模拟建筑通风矢量图的具体流程为:将空气对流层分布数据输入Revit软件中,构建风向云图,接着将风向云图输入3D建筑模型中,得出建筑中不同区域受风力的表面压力分析图,并解剖风压,根据建筑内风压分布得到通风矢量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根据区域导热系数在建筑模型中标注出多个节点,以此节点对建筑分层,根据不同层将建筑装饰面分隔为不同的装饰模块,从而选择适合不同装饰模块导热系数的装饰涂料和材料。
CN202110669519.9A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 Active CN113343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9519.9A CN113343339B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9519.9A CN113343339B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3339A CN113343339A (zh) 2021-09-03
CN113343339B true CN113343339B (zh) 2022-04-29

Family

ID=77475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9519.9A Active CN113343339B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33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6824B (zh) * 2022-07-05 2023-05-19 广州高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绿色建筑室内装饰设计及动态优化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0709A (zh) * 2015-05-25 2015-08-19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三维模拟方法
CN106650069A (zh) * 2016-12-12 2017-05-10 黄河科技学院 一种绿色建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CN108797832A (zh) * 2017-04-28 2018-11-13 江苏绿朗生态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室内建筑绿化的内墙施工工艺
CN109446583A (zh) * 2018-09-29 2019-03-08 鼎宸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CN111177835A (zh) * 2019-12-30 2020-05-19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gis与bim的装配式绿色建筑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12507439A (zh) * 2020-12-23 2021-03-16 深圳万都时代绿色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建筑场地及建筑室内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2637A1 (en) * 2014-04-17 2015-10-22 Light Foundry, LLC Lighting performanc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in architectural modeling environments
US11205072B2 (en) * 2018-08-24 2021-12-21 Loveland Innovations, LLC Solar ray mapping via divergent beam model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0709A (zh) * 2015-05-25 2015-08-19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三维模拟方法
CN106650069A (zh) * 2016-12-12 2017-05-10 黄河科技学院 一种绿色建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CN108797832A (zh) * 2017-04-28 2018-11-13 江苏绿朗生态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室内建筑绿化的内墙施工工艺
CN109446583A (zh) * 2018-09-29 2019-03-08 鼎宸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CN111177835A (zh) * 2019-12-30 2020-05-19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gis与bim的装配式绿色建筑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12507439A (zh) * 2020-12-23 2021-03-16 深圳万都时代绿色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建筑场地及建筑室内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热冬暖地区高校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设计策略研究;郭卫宏等;《建筑节能》;20160625(第06期);112-126+13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3339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hmy et al. LAI based trees selection for mid latitude urban developments: A microclimatic study in Cairo, Egypt
Lindberg et al. The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and building morphology on shadow patterns and mean radiant temperatures in urban areas: mode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CN109446583A (zh)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CN102708254B (zh) 基于虚拟植物的冠层对光合有效辐射截获能力分析方法
CN103136432B (zh) 一种基于微气候分析的建筑场地设计方法及系统
Zhang et al. A study of tree cr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ooling effects in a subtropical city of Australia
CN102314546A (zh) 基于虚拟植物的植物生长生物量变化估算方法
Pearlmutter et al. The role of evaporation in the energy balance of an open‐air scaled urban surface
CN110990511B (zh) 一种顾及城市二维和三维形态的局部气候区分类方法
Wang et al. Tree crown geometry and its performances on human thermal comfort adjustment
CN113343339B (zh)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方法
Oke et al. Suburban-rural energy balance comparisons for Vancouver, BC: an extreme case?
Feng et al.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and leaf area density of trees on building wall temperature
Feng et al. A UAV-derived thermal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three-temperature model and estimation of various vege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 urban micro-environments
Abd Ghafar et al. Comparison of leaf area index from four plant species on vertical greenery system in Pasir Gudang, Malaysia
Forouzande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l-air temperature in typical open and semi-closed courtyard spaces
Eckmann et al. Measuring and modeling microclimate impacts of Sequoiadendron giganteum
Varentsov et al. Observations of the urban boundary layer in a cold climate city
Rajabi The study of vegetation effects on reduction of urban heat Island in Dubai
CN110705010B (zh) 基于遥感的次日夜间地表热岛模拟方法
Liu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fluences of park physical factors on summer out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a pilot study of Mianyang, China
Musy et al. The SOLENE-Microclimat model: potentiality for comfort and energy studies
Fahmy et al. Dual stage simulations to study the microclimatic effects of trees on thermal comfort in a residential building, Cairo, Egypt
Loibl et al. Urban densification and urban climate change–assessing interaction through densification scenarios and climate simulations
Asef et al. The effect of leaf area index and leaf area density on urban microclim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