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0342A - 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0342A
CN113340342A CN202110523645.3A CN202110523645A CN113340342A CN 113340342 A CN113340342 A CN 113340342A CN 202110523645 A CN202110523645 A CN 202110523645A CN 113340342 A CN113340342 A CN 113340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urrounding rock
grade
support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36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恒
李朝旭
彭鹏
韦云
何江
李云
项东东
罗军
黄则东
熊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236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03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0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03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及方法,包括总控系统、地质情况监测子系统、围岩情况监测子系统、支护情况监测子系统、环境情况监测子系统和告警子系统,总控系统对土壤温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对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对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对核心土信息进行评估;对废水信息进行评估;对气象信息进行评估。本发明能够同时对地质情况、围岩情况、支护情况、环境情况进行监测告警,大大降低了人员施工风险,从根本进行风险预估。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轨交通建设由于受复杂环境的限制,特别在建筑物密集和交通繁忙的城市中心区,修建大断面的地下暗挖车站是不可避免的。隧道工程是属于地下结构物,地下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构筑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也是多种多样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形成与发展和地下结构物的特点有关。其特点是纵向长度从几米到十几公里,断面相对比较小,一般高5—6m,宽5至十几米的纵长地下结构物。现有隧道工程施工具有以下缺点 :
(1)隐蔽性大,未知因素多;
(2)施工作业的综合性强,在同一工作环境下进行多工序作业(掘进、支护、衬砌等);
(3)施工过程的地质力学状态是变化的,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也是变化的,因此施工是动态的;
(4)作业环境恶劣,作业空间狭窄,施工噪声大,粉尘、烟雾,潮湿,光线暗,地质条件差及安全问题等给施工人员带来了不利的工作环境;
(5)作业风险性大。风险性是和隐蔽性和动态性相关联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随时关注隧道施工的风险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及方法,用于为了解决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包括:
总控系统,连接地质情况监测子系统、围岩情况监测子系统、支护情况监测子系统、环境情况监测子系统和告警子系统,通过得到的相应信息进行等级划分,并判断是否处于告警阈值,当达到告警阈值,总控系统通过告警子系统进行告警;
地质情况监测子系统,对开采前地质进行监测,得到相应土壤湿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
围岩情况监测子系统,对开挖及支护时的围岩进行监测,得到相应的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
支护情况监测子系统,对支护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相应的支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
环境情况监测子系统,对施工环境进行监测,得到相应的核心土信息、废水信息和气象信息;
告警子系统,对超出告警阈值的信息进行告警;
其中,所述总控系统对土壤温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得到地质等级;对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得到围岩等级;对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得到支护等级;对核心土信息进行评估,得到核心土信息;对废水信息进行评估,得到废水信息;对气象信息进行评估,得到环境危险度。
进一步的,所述等级划分包括:地质低等级、地质中等级、地质高等级、围岩低等级、围岩中等级、围岩高等级、支护低等级、支护中等级、支护高等级、核心土低等级、核心土中等级、核心土高等级、废水低等级、废水中等级、废水高等级、环境低危险度、环境中危险度和环境高危险度。
进一步的,所述综合评估包括通过设定相应等级阈值和权重,对地质等级、围岩等级、支护等级、核心土等级、废水等级和环境危险度进行评估:其中,评估方法具体为:
地质等级评估:通过采集土壤湿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对土壤硬度信息与土壤硬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土壤硬度对比信息;对土壤湿度信息与土壤湿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土壤湿度对比信息;对地下水信息与地下水阈值进行比对,得到地下水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土壤硬度对比信息、土壤湿度对比信息和地下水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地质等级;
围岩等级评估:通过采集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对围岩硬度信息与围岩硬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硬度对比信息;对围岩稳定度信息与围岩稳定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稳定度对比信息;对围岩裂纹信息与围岩裂纹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裂纹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围岩硬度对比信息、围岩稳定度对比信息和围岩裂纹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围岩等级;
支护等级划分:通过采集支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对支护稳定度信息与支护稳定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支护稳定度对比信息;对支护损坏信息与支护损坏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支护损坏对比信息;对支护承受力信息与支护承受力阈值进行比对,得到支护承受力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支护稳定度对比信息、支护损坏对比信息和支护承受力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支护等级;
核心土等级划分:通过采集核心土信息,对核心土信息与核心土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核心土等级;
废水等级划分:通过采集废水信息,对废水信息与废水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废水等级;
环境危险度划分:通过采集气象信息,根据实际工况与气象信息得到对应的环境危险度。
进一步的,所述权重包括地质权重、围岩权重和支护权重,其中,所述地质权重包括土壤湿度权重、土壤硬度权重和地下水权重;所述围岩权重包括围岩硬度权重、围岩稳定度权重和围岩裂纹权重;所述支护权重支护稳定度权重、支护损坏权重和支护承受力权重。
进一步的,所述总控系统还连接外部通讯总站,所述外部通讯总站连接有多个通讯子站,总控系统通过向通讯总站发布告警信息,通讯总站通知各个通讯子站进行告警处理。
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信息采集,对开采前地质进行监测,采集相应土壤湿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对开挖及支护时的围岩进行监测,采集相应的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对支护的状态进行监测,采集相应的支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
对施工环境进行监测,采集相应的核心土信息、废水信息和气象信息;
综合评估,通过设定相应等级阈值和权重,对地质等级、围岩等级、支护等级、核心土等级、废水等级和环境危险度进行评估;
等级划分,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并判断是否处于告警阈值;
阈值告警,对超出告警阈值的信息进行告警。
进一步的,所述等级划分包括:地质低等级、地质中等级、地质高等级、围岩低等级、围岩中等级、围岩高等级、支护低等级、支护中等级、支护高等级、核心土低等级、核心土中等级、核心土高等级、废水低等级、废水中等级、废水高等级、环境低危险度、环境中危险度和环境高危险度。
进一步的,所述综合评估包括通过设定相应等级阈值和权重,对地质等级、围岩等级、支护等级、核心土等级、废水等级和环境危险度进行评估:其中,评估方法具体为:
地质等级评估:通过采集土壤湿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对土壤硬度信息与土壤硬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土壤硬度对比信息;对土壤湿度信息与土壤湿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土壤湿度对比信息;对地下水信息与地下水阈值进行比对,得到地下水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土壤硬度对比信息、土壤湿度对比信息和地下水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地质等级;
围岩等级评估:通过采集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对围岩硬度信息与围岩硬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硬度对比信息;对围岩稳定度信息与围岩稳定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稳定度对比信息;对围岩裂纹信息与围岩裂纹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裂纹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围岩硬度对比信息、围岩稳定度对比信息和围岩裂纹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围岩等级;
支护等级划分:通过采集支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对支护稳定度信息与支护稳定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支护稳定度对比信息;对支护损坏信息与支护损坏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支护损坏对比信息;对支护承受力信息与支护承受力阈值进行比对,得到支护承受力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支护稳定度对比信息、支护损坏对比信息和支护承受力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支护等级;
核心土等级划分:通过采集核心土信息,对核心土信息与核心土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核心土等级;
废水等级划分:通过采集废水信息,对废水信息与废水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废水等级;
环境危险度划分:通过采集气象信息,根据实际工况与气象信息得到对应的环境危险度。
进一步的,所述权重包括地质权重、围岩权重和支护权重,其中,所述地质权重包括土壤湿度权重、土壤硬度权重和地下水权重;所述围岩权重包括围岩硬度权重、围岩稳定度权重和围岩裂纹权重;所述支护权重支护稳定度权重、支护损坏权重和支护承受力权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地质情况监测子系统、围岩情况监测子系统、支护情况监测子系统、环境情况监测子系统和告警子系统,能够同时对地质情况、围岩情况、支护情况、环境情况进行监测告警,大大降低了人员施工风险,从根本进行风险预估;
(2)本发明通过权重和等级划分对地质情况、围岩情况、支护情况、环境情况进行评估,能够更准确的得到相应的风险;
(3)本发明为根据围岩情况及监测数据合理取消临时横撑,降低了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包括:
总控系统,连接地质情况监测子系统、围岩情况监测子系统、支护情况监测子系统、环境情况监测子系统和告警子系统,通过得到的相应信息进行等级划分,并判断是否处于告警阈值,当达到告警阈值,总控系统通过告警子系统进行告警;
地质情况监测子系统,对开采前地质进行监测,得到相应土壤湿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
围岩情况监测子系统,对开挖及支护时的围岩进行监测,得到相应的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
支护情况监测子系统,对支护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相应的支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
环境情况监测子系统,对施工环境进行监测,得到相应的核心土信息、废水信息和气象信息;
告警子系统,对超出告警阈值的信息进行告警;
其中,所述总控系统对土壤温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得到地质等级;对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得到围岩等级;对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得到支护等级;对核心土信息进行评估,得到核心土信息;对废水信息进行评估,得到废水信息;对气象信息进行评估,得到环境危险度。
进一步的,所述等级划分包括:地质低等级、地质中等级、地质高等级、围岩低等级、围岩中等级、围岩高等级、支护低等级、支护中等级、支护高等级、核心土低等级、核心土中等级、核心土高等级、废水低等级、废水中等级、废水高等级、环境低危险度、环境中危险度和环境高危险度。
进一步的,所述综合评估包括通过设定相应等级阈值和权重,对地质等级、围岩等级、支护等级、核心土等级、废水等级和环境危险度进行评估:其中,评估方法具体为:
地质等级评估:通过采集土壤湿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对土壤硬度信息与土壤硬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土壤硬度对比信息;对土壤湿度信息与土壤湿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土壤湿度对比信息;对地下水信息与地下水阈值进行比对,得到地下水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土壤硬度对比信息、土壤湿度对比信息和地下水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地质等级;
围岩等级评估:通过采集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对围岩硬度信息与围岩硬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硬度对比信息;对围岩稳定度信息与围岩稳定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稳定度对比信息;对围岩裂纹信息与围岩裂纹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裂纹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围岩硬度对比信息、围岩稳定度对比信息和围岩裂纹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围岩等级;
支护等级划分:通过采集支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对支护稳定度信息与支护稳定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支护稳定度对比信息;对支护损坏信息与支护损坏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支护损坏对比信息;对支护承受力信息与支护承受力阈值进行比对,得到支护承受力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支护稳定度对比信息、支护损坏对比信息和支护承受力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支护等级;
核心土等级划分:通过采集核心土信息,对核心土信息与核心土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核心土等级;
废水等级划分:通过采集废水信息,对废水信息与废水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废水等级;
环境危险度划分:通过采集气象信息,根据实际工况与气象信息得到对应的环境危险度。
进一步的,所述权重包括地质权重、围岩权重和支护权重,其中,所述地质权重包括土壤湿度权重、土壤硬度权重和地下水权重;所述围岩权重包括围岩硬度权重、围岩稳定度权重和围岩裂纹权重;所述支护权重支护稳定度权重、支护损坏权重和支护承受力权重。
进一步的,所述总控系统还连接外部通讯总站,所述外部通讯总站连接有多个通讯子站,总控系统通过向通讯总站发布告警信息,通讯总站通知各个通讯子站进行告警处理。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信息采集,对开采前地质进行监测,采集相应土壤湿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对开挖及支护时的围岩进行监测,采集相应的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对支护的状态进行监测,采集相应的支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
对施工环境进行监测,采集相应的核心土信息、废水信息和气象信息;
综合评估,通过设定相应等级阈值和权重,对地质等级、围岩等级、支护等级、核心土等级、废水等级和环境危险度进行评估;
等级划分,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并判断是否处于告警阈值;
阈值告警,对超出告警阈值的信息进行告警。
进一步的,所述等级划分包括:地质低等级、地质中等级、地质高等级、围岩低等级、围岩中等级、围岩高等级、支护低等级、支护中等级、支护高等级、核心土低等级、核心土中等级、核心土高等级、废水低等级、废水中等级、废水高等级、环境低危险度、环境中危险度和环境高危险度。
进一步的,所述综合评估包括通过设定相应等级阈值和权重,对地质等级、围岩等级、支护等级、核心土等级、废水等级和环境危险度进行评估:其中,评估方法具体为:
地质等级评估:通过采集土壤湿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对土壤硬度信息与土壤硬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土壤硬度对比信息;对土壤湿度信息与土壤湿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土壤湿度对比信息;对地下水信息与地下水阈值进行比对,得到地下水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土壤硬度对比信息、土壤湿度对比信息和地下水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地质等级;
围岩等级评估:通过采集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对围岩硬度信息与围岩硬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硬度对比信息;对围岩稳定度信息与围岩稳定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稳定度对比信息;对围岩裂纹信息与围岩裂纹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裂纹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围岩硬度对比信息、围岩稳定度对比信息和围岩裂纹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围岩等级;
支护等级划分:通过采集支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对支护稳定度信息与支护稳定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支护稳定度对比信息;对支护损坏信息与支护损坏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支护损坏对比信息;对支护承受力信息与支护承受力阈值进行比对,得到支护承受力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支护稳定度对比信息、支护损坏对比信息和支护承受力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支护等级;
核心土等级划分:通过采集核心土信息,对核心土信息与核心土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核心土等级;
废水等级划分:通过采集废水信息,对废水信息与废水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废水等级;
环境危险度划分:通过采集气象信息,根据实际工况与气象信息得到对应的环境危险度。
进一步的,所述权重包括地质权重、围岩权重和支护权重,其中,所述地质权重包括土壤湿度权重、土壤硬度权重和地下水权重;所述围岩权重包括围岩硬度权重、围岩稳定度权重和围岩裂纹权重;所述支护权重支护稳定度权重、支护损坏权重和支护承受力权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总控系统,连接地质情况监测子系统、围岩情况监测子系统、支护情况监测子系统、环境情况监测子系统和告警子系统,通过得到的相应信息进行等级划分,并判断是否处于告警阈值,当达到告警阈值,总控系统通过告警子系统进行告警;
地质情况监测子系统,对开采前地质进行监测,得到相应土壤湿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
围岩情况监测子系统,对开挖及支护时的围岩进行监测,得到相应的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
支护情况监测子系统,对支护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相应的支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
环境情况监测子系统,对施工环境进行监测,得到相应的核心土信息、废水信息和气象信息;
告警子系统,对超出告警阈值的信息进行告警;
其中,所述总控系统对土壤温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得到地质等级;对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得到围岩等级;对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得到支护等级;对核心土信息进行评估,得到核心土信息;对废水信息进行评估,得到废水信息;对气象信息进行评估,得到环境危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级划分包括:地质低等级、地质中等级、地质高等级、围岩低等级、围岩中等级、围岩高等级、支护低等级、支护中等级、支护高等级、核心土低等级、核心土中等级、核心土高等级、废水低等级、废水中等级、废水高等级、环境低危险度、环境中危险度和环境高危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评估包括通过设定相应等级阈值和权重,对地质等级、围岩等级、支护等级、核心土等级、废水等级和环境危险度进行评估:其中,评估方法具体为:
地质等级评估:通过采集土壤湿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对土壤硬度信息与土壤硬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土壤硬度对比信息;对土壤湿度信息与土壤湿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土壤湿度对比信息;对地下水信息与地下水阈值进行比对,得到地下水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土壤硬度对比信息、土壤湿度对比信息和地下水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地质等级;
围岩等级评估:通过采集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对围岩硬度信息与围岩硬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硬度对比信息;对围岩稳定度信息与围岩稳定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稳定度对比信息;对围岩裂纹信息与围岩裂纹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裂纹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围岩硬度对比信息、围岩稳定度对比信息和围岩裂纹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围岩等级;
支护等级划分:通过采集支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对支护稳定度信息与支护稳定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支护稳定度对比信息;对支护损坏信息与支护损坏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支护损坏对比信息;对支护承受力信息与支护承受力阈值进行比对,得到支护承受力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支护稳定度对比信息、支护损坏对比信息和支护承受力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支护等级;
核心土等级划分:通过采集核心土信息,对核心土信息与核心土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核心土等级;
废水等级划分:通过采集废水信息,对废水信息与废水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废水等级;
环境危险度划分:通过采集气象信息,根据实际工况与气象信息得到对应的环境危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包括地质权重、围岩权重和支护权重,其中,所述地质权重包括土壤湿度权重、土壤硬度权重和地下水权重;所述围岩权重包括围岩硬度权重、围岩稳定度权重和围岩裂纹权重;所述支护权重支护稳定度权重、支护损坏权重和支护承受力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系统还连接外部通讯总站,所述外部通讯总站连接有多个通讯子站,总控系统通过向通讯总站发布告警信息,通讯总站通知各个通讯子站进行告警处理。
6.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子步骤:
信息采集,对开采前地质进行监测,采集相应土壤湿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对开挖及支护时的围岩进行监测,采集相应的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对支护的状态进行监测,采集相应的支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
对施工环境进行监测,采集相应的核心土信息、废水信息和气象信息;
综合评估,通过设定相应等级阈值和权重,对地质等级、围岩等级、支护等级、核心土等级、废水等级和环境危险度进行评估;
等级划分,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并判断是否处于告警阈值;
阈值告警,对超出告警阈值的信息进行告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级划分包括:地质低等级、地质中等级、地质高等级、围岩低等级、围岩中等级、围岩高等级、支护低等级、支护中等级、支护高等级、核心土低等级、核心土中等级、核心土高等级、废水低等级、废水中等级、废水高等级、环境低危险度、环境中危险度和环境高危险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评估包括通过设定相应等级阈值和权重,对地质等级、围岩等级、支护等级、核心土等级、废水等级和环境危险度进行评估:其中,评估方法具体为:
地质等级评估:通过采集土壤湿度信息、土壤硬度信息和地下水信息,对土壤硬度信息与土壤硬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土壤硬度对比信息;对土壤湿度信息与土壤湿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土壤湿度对比信息;对地下水信息与地下水阈值进行比对,得到地下水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土壤硬度对比信息、土壤湿度对比信息和地下水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地质等级;
围岩等级评估:通过采集围岩硬度信息、围岩稳定度信息和围岩裂纹信息,对围岩硬度信息与围岩硬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硬度对比信息;对围岩稳定度信息与围岩稳定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稳定度对比信息;对围岩裂纹信息与围岩裂纹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围岩裂纹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围岩硬度对比信息、围岩稳定度对比信息和围岩裂纹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围岩等级;
支护等级划分:通过采集支护稳定度信息、支护损坏信息和支护承受力信息,对支护稳定度信息与支护稳定度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支护稳定度对比信息;对支护损坏信息与支护损坏阈值进行对比,得到支护损坏对比信息;对支护承受力信息与支护承受力阈值进行比对,得到支护承受力对比信息;通过将所得到的支护稳定度对比信息、支护损坏对比信息和支护承受力对比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对应的支护等级;
核心土等级划分:通过采集核心土信息,对核心土信息与核心土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核心土等级;
废水等级划分:通过采集废水信息,对废水信息与废水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废水等级;
环境危险度划分:通过采集气象信息,根据实际工况与气象信息得到对应的环境危险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包括地质权重、围岩权重和支护权重,其中,所述地质权重包括土壤湿度权重、土壤硬度权重和地下水权重;所述围岩权重包括围岩硬度权重、围岩稳定度权重和围岩裂纹权重;所述支护权重支护稳定度权重、支护损坏权重和支护承受力权重。
CN202110523645.3A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33403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3645.3A CN113340342A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3645.3A CN113340342A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0342A true CN113340342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68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3645.3A Pending CN113340342A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03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9539A (zh) * 2022-01-25 2022-05-10 海南谨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双线隧道开挖安全在线监测分析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9539A (zh) * 2022-01-25 2022-05-10 海南谨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双线隧道开挖安全在线监测分析系统
CN114459539B (zh) * 2022-01-25 2023-10-03 海南谨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双线隧道开挖安全在线监测分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7031B (zh) 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
CN105257339B (zh) 掘进工作面多参量综合监测预警方法
CN113538861B (zh) 基于矿产地质勘查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
CN102979071B (zh) 深基坑受力稳定性远程智能监测及三维预警方法与系统
CN101458069A (zh) 隧道围岩变形监测方法及其监测系统
CN104952213A (zh)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降雨型滑坡灾害预警系统和方法
CN110927821A (zh) 一种基于bim+gis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信息系统
CN105279612A (zh) 一种基于泊松分布的输电线路跳闸风险评估方法
CN109887241A (zh) 一种山洪灾害气象预警计算方法及系统
CN202883017U (zh) 煤矿锚索受力在线监测及预警系统
CN115638833A (zh) 一种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3340342A (zh) 一种用于特大断面车站隧道施工监测告警系统及方法
CN116934078A (zh) 隧洞/道施工期突涌水灾害渐进式评估方法
CN103046525A (zh) 深基坑力学稳定性远程智能监测及三维预警方法与设施
CN113958369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隧道衬砌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3093102A (zh) 基于地震和干旱监测的泥石流发育区灾害早期动态预测方法
CN109814462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排水网络监控控制系统
CN116050837A (zh) 一种面向尾矿库多元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和安全评估方案
CN115615478A (zh) 一种区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方法
KR20220097347A (ko) 인접 대형굴착 시공에 따른 지하철 구조물 안정성 평가시스템
CN212160921U (zh) 一种用于山洪预警的雨量监测组网系统
CN112861351B (zh) 密集输电通道对局地气候影响的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48284A (zh) 一种基于雨量监测的泥石流预警方法
Li et al.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of rainfall-induced rotational landslide: A case study of the Zhutoushan landslide in Nanjing, China
CN111275298B (zh) 一种基于电网的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