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1142A - 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1142A
CN113331142A CN202110782427.1A CN202110782427A CN113331142A CN 113331142 A CN113331142 A CN 113331142A CN 202110782427 A CN202110782427 A CN 202110782427A CN 113331142 A CN113331142 A CN 113331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atching
fish
cylinde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824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31142B (zh
Inventor
储忝江
王宇希
黄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078242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311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31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1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31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11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9/00Stationary catching devices
    • A01K69/06Traps
    • A01K69/08Rigid traps, e.g. lobster po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echanical Means For Catching 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水生鱼类检测调查技术领域,该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固定底座、捕捉筒、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升降装置以及信息采集装置,通过将第三挡辊放置在第一挡辊内侧,使第三挡辊上用于连接第二承重块的绳子放置在第一挡辊外侧,此时第二承重块为悬空状态,将第二挡辊水平倚靠在捕捉筒的开口处,并通过第三挡辊下端的相抵固定,当鱼进入捕捉口碰触绳子,绳子震动带动第三挡辊晃动,导致第二挡辊掉落,第二承重块随重力落地,拉动圆形挡盘滑动上升,使弧形挡盘挡住捕捉口,将鱼困住达到无损捕捉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生鱼类检测调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和相关法律法规系统的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已步入正轨,其中要求对于修建大型的拦河闸坝等水利工程,需要进行建设项目水生生态系统调查,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目标鱼类进行捕捉和标记,调查环境往往位于野外,调查对象一般都是野生动物,有的甚至是保护动物,目前所知的鱼类捕捉方式大部分为网捕,网捕会将目标鱼类和其他鱼类一同捕捉。
传统的捕捉方式大多为人为捕捞,不仅浪费人力而且在捕捞的过程中还会造成鱼类的应激受伤或死亡,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固定底座、捕捉筒、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升降装置以及信息采集装置。
其中,所述固定底座的四个拐角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且位于固定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一对收紧座。
进一步的,设置的第一螺杆下表面呈锥子形,便于插入,在固定底座上表面设置的一对收紧座起到固定一对第一支撑腿的作用。
其中,所述捕捉筒上开有捕捉口,所述捕捉筒的内壁上开有第二滑槽,位于捕捉口一侧的捕捉筒上安装有第一固定件。
进一步的,设置的捕捉筒一侧为通过螺栓安装有过滤网的封口端,一侧为开口状,捕捉口开设的位置靠近过滤网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安装在捕捉筒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固定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捕捉筒角度的升降装置。
进一步的,根据放置河流处的深浅位置,通过设置的升降装置带动捕捉筒以固定座为支点进行转动,改变捕捉口的入水深度,增强适应性。
其中,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安装在固定座上的调节架以及安装在调节架上的相机。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待研究鱼的习性,在固定座上安装有可调节角度的调节架与相机.通过相机记录待研究鱼的生活状态,使得研究资料更加准确可靠。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每一所述收紧座包括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底部沿圆周等距安装有弹性间隔瓣,位于螺纹套上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与弹性间隔瓣接触面呈斜坡状。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安装在捕捉筒上下两侧的第一半弧形卡座,两所述第一半弧形卡座的两端均水平连接有第一水平板,下方所述第一水平板的外侧垂直连接有第一立板,两所述第一水平板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立板远离捕捉筒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腿。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安装在捕捉筒上下两侧的第二半弧形卡座,两所述第二半弧形卡座的两端均水平连接有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二水平板的外侧均垂直连接有第二立板,两所述第二立板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一起,两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同轴套有弹簧。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在下方所述第二立板上的第三立板,两所述第三立板之间连接有上连接轴,所述上连接轴的两端均贯穿出第三立板,且贯穿出的两端上均转动连接有运动杆,所述固定底座上安装有一对滑动座,一对所述滑动座上均开有第一滑槽,两所述第一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下连接轴,所述下连接轴的两端均贯穿出第一滑槽,且贯穿出的两端与运动杆下端之间转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下连接轴上安装有推块,位于一对滑动座之间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捕捉筒内滑动连接有圆形挡盘,所述圆形挡盘上通过销轴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第二滑槽相适配,所述圆形挡盘上焊接有弧形挡盘,所述弧形挡盘与捕捉口相适配,所述圆形挡盘与弧形挡盘上均开有用于水流流通的水孔。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捕捉筒靠近第二固定件一侧安装有曲面板,所述曲面板内安装有第一挡辊,位于曲面板下方的捕捉筒上放置有第二挡辊,所述第二挡辊的两端通过绳子系有一对第一承重块,所述第二挡辊的中段抵有第三挡辊,所述第三挡辊的一端通过绳子与圆形挡盘相连接,所述第三挡辊的另一端通过绳子系有第二承重块。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调节架包括与上方所述第二半弧形卡座安装在一起的L形立座,所述L形立座垂直段上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转动连接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的上端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调节轴上同轴安装有涡轮,所述L形立座垂直段上通过轴座安装有蜗杆,所述涡轮与蜗杆啮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一种基于上述的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固定底座移动至河流边,转动第一螺杆将固定底座固定在土地里,将一对第一支撑腿插入收紧座内,旋转旋钮固定,拉动上方所述第二半弧形卡座,使捕捉筒固定在第二固定件内,完成组装;
S2:转动第二螺杆,使第二螺杆与推块相抵,通过下连接轴推动一对运动杆在第一滑槽内移动,改变捕捉筒的涉水深度;
S3:将第三挡辊放置在第一挡辊内侧,使第三挡辊上用于连接第二承重块的绳子放置在第一挡辊外侧,此时第二承重块味悬空状态,将第二挡辊水平倚靠在捕捉筒的开口处,并通过第三挡辊下端的相抵固定,完成触发机关;
S4:在捕捉口内的绳子上绑上鱼食,当鱼进入捕捉口碰触绳子,绳子震动带动第三挡辊晃动,导致第二挡辊掉落,第二承重块随重力落地,拉动圆形挡盘滑动上升,使弧形挡盘挡住捕捉口,将鱼困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固定底座与捕捉筒为分开的零件,便于收纳,使用时,将固定底座移动至河流边,转动第一螺杆将固定底座固定在土地里,将一对第一支撑腿插入收紧座内,旋转旋钮使旋钮下压,旋钮的斜坡状下压压住弹性间隔瓣,使弹性间隔瓣收缩包裹住第一支撑腿,达到固定效果,拉动上方第二半弧形卡座,在伸缩杆与弹簧的作用下,一对第二半弧形卡座之间的间距变大,便于捕捉筒的放入,完成组装。
2、本发明通过转动第二螺杆,使第二螺杆与推块相抵,通过下连接轴推动一对运动杆在第一滑槽内移动,移动的运动杆通过与第一滑槽之间角度变化,从而改变运动杆的支撑高度,从而改变捕捉筒的涉水深度,适用于不同深浅的流域。
3、本发明通过将第三挡辊放置在第一挡辊内侧,使第三挡辊上用于连接第二承重块的绳子放置在第一挡辊外侧,此时第二承重块为悬空状态,将第二挡辊水平倚靠在捕捉筒的开口处,并通过第三挡辊下端的相抵固定,完成触发机关;在捕捉口内的绳子上绑上鱼食,当鱼进入捕捉口碰触绳子,绳子震动带动第三挡辊晃动,导致第二挡辊掉落,第二承重块随重力落地,拉动圆形挡盘滑动上升,使弧形挡盘挡住捕捉口,将鱼困住,为了保持筒内与筒外的水流可以交换,在圆形挡盘与弧形挡盘上均开有用于水流流通的水孔,这样可以保证捕捉进筒内的目标鱼保持存活状态,达到无损捕捉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收紧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1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1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座;2、第一螺杆;3、收紧座;31、螺纹套;32、弹性间隔瓣;33、旋钮;4、捕捉筒;41、捕捉口;42、第二滑槽;43、圆形挡盘;44、滚轮;45、弧形挡盘;46、水孔;5、第一固定件;51、第一半弧形卡座;52、第一水平板;53、第一立板;54、第一支撑腿;6、第二固定件;61、固定座;611、第二半弧形卡座;612、第二水平板;613、第二立板;614、伸缩杆;615、弹簧;7、升降装置;71、第三立板;72、上连接轴;73、运动杆;74、滑动座;741、第一滑槽;75、下连接轴;76、推块;77、衔接板;78、第二螺杆;8、信息采集装置;81、调节架;811、L形立座;812、套筒;813、调节轴;814、固定板;815、涡轮;816、蜗杆;82、相机;9、曲面板;10、第一挡辊;11、第二挡辊;12、第一承重块;13、第三挡辊;14、第二承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附图1-2,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固定底座1、捕捉筒4、第一固定件5、第二固定件6、升降装置7以及信息采集装置8。
其中,固定底座1的四个拐角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2,且位于固定底座1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一对收紧座3。
进一步的,设置的第一螺杆2下表面呈锥子形,便于插入,在固定底座1上表面设置的一对收紧座3起到固定一对第一支撑腿54的作用。
其中,捕捉筒4上开有捕捉口41,捕捉筒4的内壁上开有第二滑槽42,位于捕捉口41一侧的捕捉筒4上安装有第一固定件5。
进一步的,设置的捕捉筒4一侧为通过螺栓安装有过滤网的封口端,一侧为开口状,捕捉口41开设的位置靠近过滤网的一端。
其中,第二固定件6包括安装在捕捉筒4上的固定座61,固定座61与固定底座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捕捉筒4角度的升降装置7。
进一步的,根据放置河流处的深浅位置,通过设置的升降装置7带动捕捉筒4以固定座61为支点进行转动,改变捕捉口41的入水深度,增强适应性。
其中,信息采集装置8包括安装在固定座61上的调节架81以及安装在调节架81上的相机82。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待研究鱼的习性,在固定座61上安装有可调节角度的调节架81与相机82.通过相机82记录待研究鱼的生活状态,使得研究资料更加准确可靠。
具体的,参阅图1-2,每一收紧座3包括安装在固定底座1上的螺纹套31,在螺纹套31的内部还设有螺圈,螺纹套31内底部沿圆周等距安装有弹性间隔瓣32,设置的弹性间隔瓣32呈下小上大的开口状,且弹性间隔瓣32上端安装有凸台,凸台的外侧面呈倾斜状,位于螺纹套31上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旋钮33,旋钮33与弹性间隔瓣32接触面呈斜坡状,转动旋钮33使旋钮33下压,旋钮33的斜坡状下压压住弹性间隔瓣32,使弹性间隔瓣32收缩包裹住第一支撑腿54,达到固定效果。
具体的,参阅图1-2,为了固定捕捉筒4,第一固定件5包括安装在捕捉筒4上下两侧的第一半弧形卡座51,一对第一半弧形卡座51呈镜像对称设置,两第一半弧形卡座51的两端均水平连接有第一水平板52,下方第一水平板52的外侧垂直连接有第一立板53,两第一水平板52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一立板53远离捕捉筒4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腿54,由于第一支撑腿54与第一立板53之间转动连接,不使用时,可将第一支撑腿54收放至捕捉筒4的两侧,便于收纳。
具体的,参阅图5,为了固定住捕捉筒4的后半段,以便于调节角度,固定座61包括安装在捕捉筒4上下两侧的第二半弧形卡座611,一对第二半弧形卡座611呈镜像对称设置,两第二半弧形卡座611的两端均水平连接有第二水平板612,第二水平板612的外侧均垂直连接有第二立板613,两第二立板613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一起,两第二水平板612之间连接有伸缩杆614,伸缩杆614上同轴套有弹簧615,使用时,向上拉动上方第二半弧形卡座611,在伸缩杆614与弹簧615的作用下,一对第二半弧形卡座611之间的间距变大,便于捕捉筒4的放入。
具体的,参阅图1,升降装置7包括安装在下方第二立板613上的第三立板71,两第三立板71之间连接有上连接轴72,上连接轴72的两端均贯穿出第三立板71,且贯穿出的两端上均转动连接有运动杆73,固定底座1上安装有一对滑动座74,一对滑动座74上均开有第一滑槽741,两第一滑槽741之间滑动连接有下连接轴75,下连接轴75的两端均贯穿出第一滑槽741,且贯穿出的两端与运动杆73下端之间转动连接在一起,当下连接轴75在一对第一滑槽741内移动时带动运动杆73移动,移动的运动杆73通过与第一滑槽741之间角度变化,从而改变运动杆73的支撑高度,从而改变捕捉筒4的涉水深度。
具体的,参阅图1,下连接轴75上安装有推块76,位于一对滑动座74之间连接有衔接板77,衔接板77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78,在第二螺杆78上安装有方便工人握住的把手。
具体的,参阅图3,捕捉筒4内滑动连接有圆形挡盘43,圆形挡盘43上通过销轴安装有滚轮44,滚轮44与第二滑槽42相适配,圆形挡盘43上焊接有弧形挡盘45,弧形挡盘45与捕捉口41相适配,圆形挡盘43与弧形挡盘45上均开有用于水流流通的水孔46,为了保持筒内与筒外的水流可以交换,在圆形挡盘43与弧形挡盘45上均开有用于水流流通的水孔46,这样可以保证捕捉进筒内的目标鱼保持存活状态。
具体的,参阅图5,捕捉筒4靠近第二固定件6一侧安装有曲面板9,曲面板9内安装有第一挡辊10,位于曲面板9下方的捕捉筒4上放置有第二挡辊11,第二挡辊11的两端通过绳子系有一对第一承重块12,第二挡辊11的中段抵有第三挡辊13,第三挡辊13的一端通过绳子与圆形挡盘43相连接,第三挡辊13的另一端通过绳子系有第二承重块14,将第三挡辊13放置在第一挡辊10内侧,使第三挡辊13上用于连接第二承重块14的绳子放置在第一挡辊10外侧,此时第二承重块14为悬空状态,将第二挡辊11水平倚靠在捕捉筒4的开口处,并通过第三挡辊13下端的相抵固定,完成触发机关。
具体的,参阅图6,调节架81包括与上方第二半弧形卡座611安装在一起的L形立座811,L形立座811垂直段上安装有套筒812,套筒812内转动连接有调节轴813,调节轴813的上端面安装有固定板814,调节轴813上同轴安装有涡轮815,L形立座811垂直段上通过轴座安装有蜗杆816,涡轮815与蜗杆816啮合连接,在蜗杆816处外接有正反转电机,通过正反转电机带动蜗杆816转动,由于涡轮815与蜗杆816啮合连接,从而使涡轮815带动调节轴813转动,使相机82拍摄的角度更加广泛。
具体的,一种基于上述的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固定底座1移动至河流边,转动第一螺杆2将固定底座1固定在土地里,将一对第一支撑腿54插入收紧座3内,旋转旋钮33固定,拉动上方第二半弧形卡座611,使捕捉筒4固定在第二固定件6内,完成组装;
S2:转动第二螺杆78,使第二螺杆78与推块76相抵,通过下连接轴75推动一对运动杆73在第一滑槽741内移动,改变捕捉筒4的涉水深度;
S3:将第三挡辊13放置在第一挡辊10内侧,使第三挡辊13上用于连接第二承重块14的绳子放置在第一挡辊10外侧,此时第二承重块14为悬空状态,将第二挡辊11水平倚靠在捕捉筒4的开口处,并通过第三挡辊13下端的相抵固定,完成触发机关;
S4:在捕捉口41内的绳子上绑上鱼食,当鱼进入捕捉口41碰触绳子,绳子震动带动第三挡辊13晃动,导致第二挡辊11掉落,第二承重块14随重力落地,拉动圆形挡盘43滑动上升,使弧形挡盘45挡住捕捉口41,将鱼困住。
工作原理:
捕捉时,将固定底座1移动至河流边,转动第一螺杆2将固定底座1固定在土地里,将一对第一支撑腿54插入收紧座3内,旋转旋钮33使旋钮33下压,旋钮33的斜坡状下压压住弹性间隔瓣32,使弹性间隔瓣32收缩包裹住第一支撑腿54,达到固定效果,拉动上方第二半弧形卡座611,在伸缩杆614与弹簧615的作用下,一对第二半弧形卡座611之间的间距变大,便于捕捉筒4的放入,完成组装;转动第二螺杆78,使第二螺杆78与推块76相抵,通过下连接轴75推动一对运动杆73在第一滑槽741内移动,移动的运动杆73通过与第一滑槽741之间角度变化,从而改变运动杆73的支撑高度,从而改变捕捉筒4的涉水深度;将第三挡辊13放置在第一挡辊10内侧,使第三挡辊13上用于连接第二承重块14的绳子放置在第一挡辊10外侧,此时第二承重块14为悬空状态,将第二挡辊11水平倚靠在捕捉筒4的开口处,并通过第三挡辊13下端的相抵固定,完成触发机关;在捕捉口41内的绳子上绑上鱼食,当鱼进入捕捉口41碰触绳子,绳子震动带动第三挡辊13晃动,导致第二挡辊11掉落,第二承重块14随重力落地,拉动圆形挡盘43滑动上升,使弧形挡盘45挡住捕捉口41,将鱼困住,为了保持筒内与筒外的水流可以交换,在圆形挡盘43与弧形挡盘45上均开有用于水流流通的水孔46,这样可以保证捕捉进筒内的目标鱼保持存活状态,在蜗杆816处外接有正反转电机,通过正反转电机带动蜗杆816转动,由于涡轮815与蜗杆816啮合连接,从而使涡轮815带动调节轴813转动,使相机82拍摄的角度更加广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的四个拐角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2),且位于固定底座(1)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一对收紧座(3);
捕捉筒(4),所述捕捉筒(4)上开有捕捉口(41),所述捕捉筒(4)的内壁上开有第二滑槽(42),位于捕捉口(41)一侧的捕捉筒(4)上安装有第一固定件(5);
第二固定件(6),所述第二固定件(6)包括安装在捕捉筒(4)上的固定座(61),所述固定座(61)与固定底座(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捕捉筒(4)角度的升降装置(7);
信息采集装置(8),所述信息采集装置(8)包括安装在固定座(61)上的调节架(81)以及安装在调节架(81)上的相机(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收紧座(3)包括安装在固定底座(1)上的螺纹套(31),所述螺纹套(31)内底部沿圆周等距安装有弹性间隔瓣(32),位于螺纹套(31)上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旋钮(33),所述旋钮(33)与弹性间隔瓣(32)接触面呈斜坡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5)包括安装在捕捉筒(4)上下两侧的第一半弧形卡座(51),两所述第一半弧形卡座(51)的两端均水平连接有第一水平板(52),下方所述第一水平板(52)的外侧垂直连接有第一立板(53),两所述第一水平板(52)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立板(53)远离捕捉筒(4)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腿(5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61)包括安装在捕捉筒(4)上下两侧的第二半弧形卡座(611),两所述第二半弧形卡座(611)的两端均水平连接有第二水平板(612),所述第二水平板(612)的外侧均垂直连接有第二立板(613),两所述第二立板(613)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一起,两所述第二水平板(612)之间连接有伸缩杆(614),所述伸缩杆(614)上同轴套有弹簧(6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7)包括安装在下方所述第二立板(613)上的第三立板(71),两所述第三立板(71)之间连接有上连接轴(72),所述上连接轴(72)的两端均贯穿出第三立板(71),且贯穿出的两端上均转动连接有运动杆(73),所述固定底座(1)上安装有一对滑动座(74),一对所述滑动座(74)上均开有第一滑槽(741),两所述第一滑槽(741)之间滑动连接有下连接轴(75),所述下连接轴(75)的两端均贯穿出第一滑槽(741),且贯穿出的两端与运动杆(73)下端之间转动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轴(75)上安装有推块(76),位于一对滑动座(74)之间连接有衔接板(77),所述衔接板(77)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7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筒(4)内滑动连接有圆形挡盘(43),所述圆形挡盘(43)上通过销轴安装有滚轮(44),所述滚轮(44)与第二滑槽(42)相适配,所述圆形挡盘(43)上焊接有弧形挡盘(45),所述弧形挡盘(45)与捕捉口(41)相适配,所述圆形挡盘(43)与弧形挡盘(45)上均开有用于水流流通的水孔(4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筒(4)靠近第二固定件(6)一侧安装有曲面板(9),所述曲面板(9)内安装有第一挡辊(10),位于曲面板(9)下方的捕捉筒(4)上放置有第二挡辊(11),所述第二挡辊(11)的两端通过绳子系有一对第一承重块(12),所述第二挡辊(11)的中段抵有第三挡辊(13),所述第三挡辊(13)的一端通过绳子与圆形挡盘(43)相连接,所述第三挡辊(13)的另一端通过绳子系有第二承重块(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81)包括与上方所述第二半弧形卡座(611)安装在一起的L形立座(811),所述L形立座(811)垂直段上安装有套筒(812),所述套筒(812)内转动连接有调节轴(813),所述调节轴(813)的上端面安装有固定板(814),所述调节轴(813)上同轴安装有涡轮(815),所述L形立座(811)垂直段上通过轴座安装有蜗杆(816),所述涡轮(815)与蜗杆(816)啮合连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固定底座(1)移动至河流边,转动第一螺杆(2)将固定底座(1)固定在土地里,将一对第一支撑腿(54)插入收紧座(3)内,旋转旋钮(33)固定,拉动上方所述第二半弧形卡座(611),使捕捉筒(4)固定在第二固定件(6)内,完成组装;
S2:转动第二螺杆(78),使第二螺杆(78)与推块(76)相抵,通过下连接轴(75)推动一对运动杆(73)在第一滑槽(741)内移动,改变捕捉筒(4)的涉水深度;
S3:将第三挡辊(13)放置在第一挡辊(10)内侧,使第三挡辊(13)上用于连接第二承重块(14)的绳子放置在第一挡辊(10)外侧,此时第二承重块(14)味悬空状态,将第二挡辊(11)水平倚靠在捕捉筒(4)的开口处,并通过第三挡辊(13)下端的相抵固定,完成触发机关;
S4:在捕捉口(41)内的绳子上绑上鱼食,当鱼进入捕捉口(41)碰触绳子,绳子震动带动第三挡辊(13)晃动,导致第二挡辊(11)掉落,第二承重块(14)随重力落地,拉动圆形挡盘(43)滑动上升,使弧形挡盘(45)挡住捕捉口(41),将鱼困住。
CN202110782427.1A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 Active CN1133311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2427.1A CN113331142B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2427.1A CN113331142B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1142A true CN113331142A (zh) 2021-09-03
CN113331142B CN113331142B (zh) 2022-06-07

Family

ID=77479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82427.1A Active CN113331142B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3114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79276Y1 (ko) * 2004-12-27 2005-03-18 김상원 어망조립기
CN205124778U (zh) * 2015-11-12 2016-04-06 塔里木大学 一种底栖鱼类捕捉器
CN107439498A (zh) * 2016-09-26 2017-12-08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一种提高诱捕率的深海生物诱捕器
CN207653343U (zh) * 2017-12-22 2018-07-27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实用多功能鱼类早期资源采集装置
CN109362667A (zh) * 2018-12-03 2019-02-22 陈志航 一种捕鱼装置
CN208875154U (zh) * 2018-10-18 2019-05-21 湖州双盈特种水产有限公司 水产养殖用无伤害水下捕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79276Y1 (ko) * 2004-12-27 2005-03-18 김상원 어망조립기
CN205124778U (zh) * 2015-11-12 2016-04-06 塔里木大学 一种底栖鱼类捕捉器
CN107439498A (zh) * 2016-09-26 2017-12-08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一种提高诱捕率的深海生物诱捕器
CN207653343U (zh) * 2017-12-22 2018-07-27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实用多功能鱼类早期资源采集装置
CN208875154U (zh) * 2018-10-18 2019-05-21 湖州双盈特种水产有限公司 水产养殖用无伤害水下捕鱼装置
CN109362667A (zh) * 2018-12-03 2019-02-22 陈志航 一种捕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1142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25422U (zh) 一种地质勘查用取土装置
CN210923173U (zh) 一种水环境取样检测装置
CN113331142B (zh) 一种无损的鱼类捕捉装置及其方法
CN114279768A (zh) 一种入海口的海洋环境检测设备
CN114342815A (zh) 一种基于视觉与毫米波融合的全天候宠物检测设备
CN214729486U (zh) 一种环境监测浮标
CN208701841U (zh) 一种能够避免管道堵塞的排污装置
CN216058863U (zh) 一种海洋生物诱捕装置
CN107637581B (zh) 利用曼氏无针乌贼钻洞穴习性的底沉式集中捕收器
US7263988B2 (en) Portable grill
CN214790301U (zh) 高层建筑工程测量控制的监理装置
CN215422405U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虫情监测装置
CN212488064U (zh) 重力式扩张灯笼鱼诱捕网具
CN114674288A (zh) 一种源污染遥感监测与预警装置
CN220117406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地漏
CN219062933U (zh) 一种水文铅鱼平衡装置
CN219956934U (zh) 一种浮游植物采集装置
CN111134028A (zh) 一种兔子皮瓣手术定期观察拍摄饲养装置
CN108589683A (zh) 一种池塘用打捞死鱼的装置
CN219826793U (zh) 一种工程勘察钻孔井下取水装置
CN213187744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捞网
CN115977050B (zh) 一种便于适用于多水域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CN208462755U (zh) 一种河道捕鱼装置及其收卷装置
CN218766669U (zh) 一种桥梁底面裂缝检测装置
CN109566591A (zh) 一种基于城市街道流浪猫的防盗诱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