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7473B - 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7473B
CN113327473B CN202110575230.0A CN202110575230A CN113327473B CN 113327473 B CN113327473 B CN 113327473B CN 202110575230 A CN202110575230 A CN 202110575230A CN 113327473 B CN113327473 B CN 1133274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ching
information
situation
virtual simulation
train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52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7473A (zh
Inventor
邱奇志
孙振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21105752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7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7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7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7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7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教学实验中的知识点,根据知识点,确定教学情境;根据教学情境,确定对应的问题、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根据角色信息,向不同的学生分配角色,并根据在学生模拟角色时答题的结果,进行对象信息的转换,以反映不同答题结果对作用对象状态的改变,还根据对象信息的转换,进行情境的变化,以改变对应的背景信息。本发明利用知识点及其对应的问题、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构建教学情境,并根据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问题答复结果进行场景转换,将学习内容设置到精心创建的情境中。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实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现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机械、医学、化工等学科领域,这些学科的实验项目共性在于真实实验难以实现,有的是高危环境,有的操作不可及,通过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以虚补实,达到实验教学效果。然而实际上,现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技术缺乏理论知识和情境设置的全面结合,同时无法实时掌握学生在情境中的知识掌握情况。因此,如何构建全面高效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全面高效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包括:
知识组件单元,用于管理教学实验中的所有知识点;
问题组件单元,用于管理教学实验中的所有需要学生作答的问题;
情境组件单元,用于管理教学实验中的三元组信息,其中,所述三元组信息包括所有教学实验中所需情境的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
管理组件单元,用于管理教学实验中的学生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视化单元,用于对所述知识组件单元、所述问题组件单元、所述情境组件单元、所述管理组件单元的内容进行显示,并实现与用户的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情境组件单元具体包括角色子单元、背景子单元、对象子单元和情境转换单元,其中:
所述角色子单元,用于存储并管理不同情境下的角色信息;还用于向不同的学生分配角色;
所述背景子单元,用于存储并管理不同情境下的背景信息;
所述对象子单元,用于存储并管理不同情境下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还用于根据在学生模拟角色时答题的结果,进行对象信息的转换,以反映不同答题结果对作用对象状态的改变,其中,学生通过所述问题组件单元进行答题;
所述情境转换单元,用于根据对象信息的转换,进行情境的变化,以改变对应的所述背景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教学实验中的知识点,根据所述知识点,确定教学情境;
根据所述教学情境,确定对应的问题、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
根据所述角色信息,向不同的学生分配角色,并根据在学生模拟角色时答题的结果,进行对象信息的转换,以反映不同答题结果对作用对象状态的改变,还根据对象信息的转换,进行情境的变化,以改变对应的所述背景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教学实验涉及的知识点及对应的所需的教学情境;
根据所述教学情境,确定对应的脚本程序,通过迭代,覆盖所有知识点。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的构建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条件,对所述教学情境对应的脚本程序进行复查,修改其中的缺陷。
进一步地,所述教学情境由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构成,通过三元组信息表示为:{R,B,O},其中,R表示所述角色信息,B表示所述背景信息,O表示所述对象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问题、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构建所述教学情境,实现与用户的交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首先,根据知识点确定对应的教学情境;然后,根据教学情境,确定所需的问题、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进而,在虚拟过程中,获取学生模拟角色时的答题结果,进行不同的情境转换,保证学生对知识点的有效接受。综上,本发明利用知识点及其对应的问题、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构建教学情境,并根据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问题答复结果进行场景转换,将学习内容设置到精心创建的情境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的构建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结合图1来看,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知识组件单元101,用于管理教学实验中的所有知识点;
问题组件单元102,用于管理教学实验中的所有需要学生作答的问题;
情境组件单元103,用于管理教学实验中的三元组信息,其中,所述三元组信息包括所有教学实验中所需情境的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
管理组件单元104,用于管理教学实验中的学生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不同的组件单元,对教学情境中涉及的不同信息进行管理,实现情境教学的有效构建。
优选地,上述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还包括:可视化单元,用于对所述知识组件单元、所述问题组件单元、所述情境组件单元、所述管理组件单元的内容进行显示,并实现与用户的交互。作为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设置可视化单元实现有效的交互。
优选地,上述情境组件单元具体包括角色子单元、背景子单元、对象子单元和情境转换单元,其中:
所述角色子单元,用于存储并管理不同情境下的角色信息;还用于向不同的学生分配角色;
所述背景子单元,用于存储并管理不同情境下的背景信息;
所述对象子单元,用于存储并管理不同情境下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还用于根据在学生模拟角色时答题的结果,进行对象信息的转换,以反映不同答题结果对作用对象状态的改变,其中,学生通过所述问题组件单元进行答题;
所述情境转换单元,用于根据对象信息的转换,进行情境的变化,以改变对应的所述背景信息。
作为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不同的子单元,完成情境教学中不同信息的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结合图2来看,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包括步骤S1至步骤S3,其中:
在步骤S1中,获取教学实验中的知识点,根据所述知识点,确定教学情境;
在步骤S2中,根据所述教学情境,确定对应的问题、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
在步骤S3中,根据所述角色信息,向不同的学生分配角色,并根据在学生模拟角色时答题的结果,进行对象信息的转换,以反映不同答题结果对作用对象状态的改变,还根据对象信息的转换,进行情境的变化,以改变对应的所述背景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根据知识点确定对应的教学情境;然后,根据教学情境,确定所需的问题、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进而,在虚拟过程中,获取学生模拟角色时的答题结果,进行不同的情境转换,保证学生对知识点的有效接受。
优选地,结合图3来看,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的构建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S01至步骤S02,其中:
在步骤S01中,获取教学实验涉及的知识点及对应的所需的教学情境;
在步骤S02中,根据所述教学情境,确定对应的脚本程序,通过迭代,覆盖所有知识点。
作为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知识点及对应的所需的教学情境的整理和收集,构建脚本程序。
优选地,所述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的构建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条件,对所述教学情境对应的脚本程序进行复查,修改其中的缺陷。作为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避免教学情境构建的缺陷。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构建流程包括:
阶段I准备阶段: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方面要对实验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和分类,另一方面要通过调研对实验所需的情境进行收集、整理,情境的构建不一定要别具一格,但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阶段II实施阶段:实施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就是撰写脚本,创建递进的情境,这些递进的情境里能巧妙地覆盖到准备阶段全部的知识点,这是一个需要迭代的过程。
阶段III复查阶段:按照预设条件进行复查,修改其中的缺陷。
其中,预设条件基于创设原则设立,创设原则包括:
一致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应该与课堂教学目的相一致;实验需要的技能应该与学生已有的基础相一致;创设的情境还应与学科培养方案相一致,以促使学生在掌握具体技能的同时,综合专业素养也得到提升。
实践性:与理论知识的抽象性不同,情境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提供一个可感知和体验的场景,使得学生能在其中运用抽象理论完成具体实践,得到预期的结果,从而达到凝练知识的目的。
冲突性:冲突性是情境教学创设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新旧知识的冲突性、具体问题难度与学生已有能力的冲突性等等,这些冲突性的设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递进性:随着时间或者学习进度,根据实验项目的步骤构建一系列递进的场景,既能摆脱单一场景的枯燥性,又能体现子问题间的层次关系。
优选地,所述教学情境由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构成,通过三元组信息表示为:{R,B,O},其中,R表示所述角色信息,B表示所述背景信息,O表示所述对象信息。作为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构建三元组信息,反馈教学情境中的多种信息。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显示问题、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构建所述教学情境,实现与用户的交互。作为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用户的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虚拟仿真实验的体系结构,是一个层次结构,底层为基础层,是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是整个系统基石。第二层是支持层开发工具,比如Web开发环境、Unity等等。第三层是组件层,这一层是核心层,由知识组件、问题组件、情境组件、管理组件组成,知识组件负责管理实验所需要的知识点,问题组件负责管理实验中需要学生作答的试题,情境组件是最重要的,负责定义的三元组,管理组件负责事务管理,比如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信息等。最上面是视图层,它按照脚本将组件层的内容进行显示,负责与用户的交互。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有关某软件公司A项目组招收分析员的故事背景,表1中显示了“情境”三元组的详细内容。“role”要素有不止一个角色,其中学生所要扮演的是“分析员”这个主角,其他的角色,如项目经理、架构师、程序员、测试工程师,均为系统虚拟的;“background”要素有一系列递进的“背景”组成,“背景”中包含着知识要点、待解决的问题和所需的技能,这些背景能反映实验的进展;“object”要素也由一系列文档组成,需求分析的主要输出就是一系列文档,这些文档既是后续软件开发的基础,也是软件测试的依据。
表1
Figure BDA0003084151680000071
下面详细介绍需求分析实验项目中的2个情境,分别是应聘场景和讨论场景:
第一,应聘场景:本场景的教学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需求分析的目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Role:应聘者,由学生扮演。
Background:有4个子背景组成,如表2所示,其中precondition列记录子背景是否要求学生先修知识,componet列记录四类组件。子背景sub3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包括3-5个问题的答卷,这些问题主要与需求分析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关联。
表2
Figure BDA0003084151680000081
其中,K代表知识要点组件,Q代表问题组件S代表情境组件,M代表管理组件,Object代表上述子背景sub3中答卷,学生通过答题来改变答卷的状态,而对象状态的改变将引起情境的变化,从子背景sub3转入子背景sub4。
第二,讨论场景:本场景的教学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需求类别的认知,学生通过观摩一次分析讨论会,加深对需求类别、用户类型等需求要素的理解,为后续的需求描述打好基础。
Role:分析员(学生扮演)、项目经理、1-2名小组其他成员,除分析员外,其他角色均为虚拟的。
Background:有3个子背景组成,如表3所示,其中子背景sub1为一段视频,视频涉及需求分类、用户类别等知识要点,通过视频学生不仅强化了需求
分析的要点的掌握,而且形象地展示了在项目中如何展开讨论活动。
表3
Description Precondition Component
1 Meeting room --- S、M
2 Video K、S、M
3 Office scene --- S、M
其中,K代表知识要点组件,Q代表问题组件S代表情境组件,M代表管理组件,Object代表此场景中的活动对象主要是在子背景sub3中要求学生完成的对需求列表。对象状态的改变将结束这个背景进入下一个背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首先,根据知识点确定对应的教学情境;然后,根据教学情境,确定所需的问题、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进而,在虚拟过程中,获取学生模拟角色时的答题结果,进行不同的情境转换,保证学生对知识点的有效接受。
本发明技术方案,利用知识点及其对应的问题、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构建教学情境,并根据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问题答复结果进行场景转换,将学习内容设置到精心创建的情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知识组件单元,用于管理教学实验中的所有知识点;
问题组件单元,用于管理教学实验中的所有需要学生作答的问题;
情境组件单元,用于管理教学实验中的三元组信息,其中,所述三元组信息包括所有教学实验中所需情境的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
管理组件单元,用于管理教学实验中的学生信息;
其中,获取教学实验中的知识点,根据所述知识点,确定教学情境;
根据所述教学情境,确定对应的问题、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
根据所述角色信息,向不同的学生分配角色,并根据在学生模拟角色时答题的结果,进行对象信息的转换,以反映不同答题结果对作用对象状态的改变,
还根据对象信息的转换,进行情境的变化,以改变对应的所述背景信息;
其中,所述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教学实验涉及的知识点及对应的所需的教学情境;
根据所述教学情境,确定对应的脚本程序,通过迭代,覆盖所有知识点,上述系统的构建流程包括:
阶段I准备阶段: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方面要对实验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和分类,另一方面要通过调研对实验所需的情境进行收集、整理,情境的构建不一定要别具一格,但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阶段II实施阶段:实施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就是撰写脚本,创建递进的情境,这些递进的情境里能巧妙地覆盖到准备阶段全部的知识点,这是一个需要迭代的过程,
阶段III复查阶段:按照预设条件进行复查,修改其中的缺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视化单元,用于对所述知识组件单元、所述问题组件单元、所述情境组件单元、所述管理组件单元的内容进行显示,并实现与用户的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情境组件单元具体包括角色子单元、背景子单元、对象子单元和情境转换单元,其中:
所述角色子单元,用于存储并管理不同情境下的角色信息;还用于向不同的学生分配角色;
所述背景子单元,用于存储并管理不同情境下的背景信息;
所述对象子单元,用于存储并管理不同情境下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还用于根据在学生模拟角色时答题的结果,进行对象信息的转换,以反映不同答题结果对作用对象状态的改变,其中,学生通过所述问题组件单元进行答题;
所述情境转换单元,用于根据对象信息的转换,进行情境的变化,以改变对应的所述背景信息。
4.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包括:
获取教学实验中的知识点,根据所述知识点,确定教学情境;
根据所述教学情境,确定对应的问题、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
根据所述角色信息,向不同的学生分配角色,并根据在学生模拟角色时答题的结果,进行对象信息的转换,以反映不同答题结果对作用对象状态的改变,
还根据对象信息的转换,进行情境的变化,以改变对应的所述背景信息;
其中,所述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教学实验涉及的知识点及对应的所需的教学情境;
根据所述教学情境,确定对应的脚本程序,通过迭代,覆盖所有知识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的构建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条件,对所述教学情境对应的脚本程序进行复查,修改其中的缺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情境 由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构成,通过三元组信息表示为:
Figure 779332DEST_PATH_IMAGE001
,其 中,R表示所述角色信息,
Figure 440121DEST_PATH_IMAGE002
表示所述背景信息,O表示所述对象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问题、角色信息、背景信息和角色所作用的对象信息,构建所述教学情境,实现与用户的交互。
8.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
CN202110575230.0A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27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5230.0A CN113327473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5230.0A CN113327473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7473A CN113327473A (zh) 2021-08-31
CN113327473B true CN113327473B (zh) 2023-02-28

Family

ID=77416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5230.0A Active CN113327473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74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0474B (zh) * 2021-09-06 2021-11-26 深圳市创能亿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教学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5955A (zh) * 2015-11-06 2016-03-23 中国矿业大学 多用户沉浸式全互动虚拟现实工程培训系统
CN106128205A (zh) * 2016-07-15 2016-11-16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危险品泄漏模拟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8389457A (zh) * 2018-02-14 2018-08-1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沉浸式的实验室安全准入方法
CN109671320A (zh) * 2018-12-12 2019-04-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语音交互的速算练习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794968A (zh) * 2019-10-30 2020-02-14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情景构建的应急演练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1159356A (zh) * 2019-12-31 2020-05-15 重庆和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教学内容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CN111462290A (zh) * 2020-04-24 2020-07-28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Unity3D的化学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及其开发方法
CN111599241A (zh) * 2020-05-28 2020-08-28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物联网教学虚拟仿真系统
CN111813921A (zh) * 2020-08-20 2020-10-23 浙江学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题目推荐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48890A (zh) * 2020-09-23 2020-12-29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网络群体智能的教学知识点图谱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2219A (zh) * 2011-08-26 2012-01-25 赵诩侬 实践互动教学方法的机器汽车驾驶教练的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5955A (zh) * 2015-11-06 2016-03-23 中国矿业大学 多用户沉浸式全互动虚拟现实工程培训系统
CN106128205A (zh) * 2016-07-15 2016-11-16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危险品泄漏模拟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8389457A (zh) * 2018-02-14 2018-08-1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沉浸式的实验室安全准入方法
CN109671320A (zh) * 2018-12-12 2019-04-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语音交互的速算练习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794968A (zh) * 2019-10-30 2020-02-14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情景构建的应急演练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1159356A (zh) * 2019-12-31 2020-05-15 重庆和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教学内容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CN111462290A (zh) * 2020-04-24 2020-07-28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Unity3D的化学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及其开发方法
CN111599241A (zh) * 2020-05-28 2020-08-28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物联网教学虚拟仿真系统
CN111813921A (zh) * 2020-08-20 2020-10-23 浙江学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题目推荐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48890A (zh) * 2020-09-23 2020-12-29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网络群体智能的教学知识点图谱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7473A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orgman et al. Evaluating digital librari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Alexandria Digital Earth Prototype (ADEPT)
Bizimana et 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ource availability and teachers’ 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content delivery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Huye District, Rwanda
Seidel et al. An evaluation model for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innovativ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kri et al. Development of Malaysia skills certificate E-portfolio: a conceptual framework
CN113327473B (zh) 一种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Borgman et al. Iterativ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geographic digital library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Alexandria Digital Earth Prototype (ADEPT)
Banoğlu et al. Supporting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schools
Widiaty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VR)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Christensen et al.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architectural prototyping
Lau et al. The virtual company: a re-configurable open shell for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Schweik et al. Reflections of an onlin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course based on open source software
Jerinic et al. The friendly intelligent tutoring environment
Baggia et al. Low code programming with oracle APEX offers new opportun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Dyulgerova et al. The clash of abbreviations-the mean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stem, steam and stream
Guid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ehringer Electronic peer review builds resources for teaching computer architecture
Arreerard Exploring Thai Distant Learning Using Satellite TV (eDLTV)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da Silva et al. 3D environment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concept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Şeker et al. Opinions of forest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vocational school of forestry students on online computer aided design learning
Kale et al. Teaching Science via Computational Thinking? Enabling Future Science Teachers’ Access to Computational Thinking
Kosonen et al. Collaborative conceptual mapping in teaching qualitative methods
Torekeyev et al.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IR USE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riyananda A Pedagogical Methodology for Active Learning of DEVS Concepts
Боднар Мотиваційні складові системи змішаного навчання для викладачів і студентів
Harnisch Are Teachers TechRea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