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5990A - 智能终端图片的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终端图片的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5990A
CN113325990A CN202010130358.1A CN202010130358A CN113325990A CN 113325990 A CN113325990 A CN 113325990A CN 202010130358 A CN202010130358 A CN 202010130358A CN 113325990 A CN113325990 A CN 113325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display
current picture
original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03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庆成
鹿毅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1303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59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5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59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6Zoom, i.e. interaction techniques or inter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zooming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终端图片的处理方法,接收到缩放当前图片的手势操作时,根据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与显示图片的缩放系数,计算显示图片的缩放因子;根据当前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和与手势操作对应的相对位置参数,获得显示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根据手势操作对应的相对位置参数,从当前图片中获得显示图片,或基于显示图片的缩放因子、绝对位置参数从原图片中获得显示图片;显示该显示图片;和/或,用显示图片形成新的当前图片,和/或,用显示图片的缩放因子和绝对位置参数作为新的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和绝对位置参数。借助该方法,在使用智能终端观看和操作尺寸远大于显示屏尺寸的图片时,能够高质量地观看到原图片的每个细节。

Description

智能终端图片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图片处理技术,尤其涉及对对智能终端所显示图片进行放大操作时的处理方法;属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尤其是移动终端的绝大多数应用程序中,在显示屏上将图片显示出来是一项重要的功能。现有智能终端所显示的图片,都是先将要显示的图片下载到本地后再进行显示。绝大数情况下,由于考虑到通信流量的代价,一般都会在系统侧对原来尺寸比较大的图片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处理后得到的图片的尺寸与智能终端显示屏(以下简称为:显示屏)的尺寸相比,相等或者略大一些(一般不会大于显示屏尺寸的2-3倍)。这样,人们一方面可以在智能终端上方便地观看该图片,另一方面还可以尽可能地节省图片传输所需花费的数据流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时还可以利用一些手势操作,来对所观看的图片进行放大,以详细观看图片中的一些细节。
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原图片的尺寸与显示屏的尺寸相比有很大的倍差,往往需要对原图片大幅度地缩小,才能满足前述兼顾显示屏尺寸和节省流量的要求。但是,这些缩小处理会大幅度地降低智能终端接收到的图片的分辨率,因此,即使用户需要将这些图片放大观看,也无法能如愿地观看到原图片的细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图片处理方法,借助于该方法,人们在使用智能终端观看和操作尺寸远大于显示屏尺寸的图片时,能够方便地操作并高质量地观看到原图片的每个细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主要是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图片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当前图片缩放为显示图片;其中:
当接收到用户在显示屏上缩放当前图片的手势操作时,根据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与缩放系数,计算获得显示图片的缩放因子;
根据当前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和与手势操作对应的相对位置参数,获得显示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
基于显示图片的缩放因子、绝对位置参数以及原始图片的尺寸参数,从原始图片中获得显示图片;
根据显示图片的缩放因子对显示图片进行缩放处理,并将缩放处理后的图片数据作为当前图片进行显示。
借助于本发明的前述方法,人们在使用智能终端观看和操作尺寸远远大于显示屏尺寸的图片时,能够方便地通过本发明的操作方案,高质量地观看到原图片的每个细节。
以下结合本发明各个附图,以各类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介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原始图片的示意图;
图2是对本发明原始图片等分以及将要进行缩放区域的示意图;
图3是对本发明图2中图片缩放处理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中缩放区域处理后在显示屏上显示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确定显示图片相对位置参数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确定缩放操作手势的中心点与显示图片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用户选择的显示图片区域超出原图片边界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用户定义显示图片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在本发明第一类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处理对象是如图1所示的原图片P。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现有技术中,原图片P的实际尺寸一般也会大于显示屏的物理尺寸。因此,要在显示屏上完整地显示原图片P的所有内容,通常会将原图片P先做一下缩放处理,然后,在显示屏上显示那个经过缩放的原图片P。在许多情况下,这个经过缩放的原图片的实际尺寸也会比显示屏的物理尺寸大一些(通常最大不超过显示屏物理尺寸的3倍),这样,用户在需要时,还可以借助于一些手势操作,将显示的图片再做一定的放大,以便能观察到被显示图片的局部细节。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现有技术中原图片的尺寸是显示屏尺寸3倍以内的情形,本发明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
当原图片P的实际尺寸远远大于(3倍以上)显示屏的物理尺寸时,经过缩放处理后,缩放后的图片已经必然地将原图片P的很多细节丢掉了。所以,即使向用户提供现有技术的那些用于在显示屏上缩放图片的手势操作,用户也不可能再观察到原本在原图片P上才能看到的细节内容。因此,本发明解决前述问题的一个核心思路就是为用户提供一种可以将原图片P经过多次多级缩放以后,每当用户通过手势操作,希望观察经过放大以后的局部图片时,都可以观察到原图片P中的细节内容。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是提供了根据用户实际的手势操作,将当前图片进行缩放的处理方案。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当前图片是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处理之前,在显示屏上显示的那个图片;它的具体表达形态可以是存储于智能终端存储区中的图片数据,也可以是按照一定的图片格式,另行存储的当前图片文件;另外,当前图片既可以是原图片P的一个局部,也可以是原图片P本身;在进行缩放操作开始时,当前图片是显示图片的来源,或者说:这时,显示图片在数据内容上是当前图片数据内容的一个子集;缩放操作完成后,显示图片会被送到显示屏上去显示,同时也会被按照事先预设的格式,生成新的当前图片;一旦新的当前图片生成并被显示,缩放之前的那个当前图片就会被删除而代之以新的当前图片。但无论是缩放之前的当前图片,还是缩放之后的新的当前图片,它们中任何一个像素的图片数据与原图片P中相应的像素都是完全一致的,不是经过任何缩放处理获得的。而存放在显示屏的显示缓存区内的图片数据内容,可以是当前图片本身,也可以是如前所述:将当前图片进行缩放处理后的显示图片,它的总尺寸不大于显示屏尺寸的3倍。在此后的叙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的尺寸比例既可以是两个图片之间横向尺寸之间的比例,也可以是两个图片之间纵向尺寸之间的比例。
在本发明的情形下,由于原图片P的实际尺寸可能非常大,用户要想观察到原图片P的某个局部的细节,需要对它做多次的缩放操作。参见图2和图3,在原图片P中,存在一个局部的图片区域DP,当用户作出对该图片区域DP的放大操作后,在显示屏上将不会再显示原图片P的整体,而是将图片区域DP作为一个显示整体来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参见图3;同理,参见图3和图4,在原图片P足够大的时候,在图片区域DP之中还会存在一个用户需要对其进行放大的图片区域DDP,当用户作出对该图片区域DDP的放大操作后,在显示屏上将不会再显示图片区域DP的整体,而是将图片区域DDP作为一个显示整体来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与上述的描述相对应,前述当前图片也会随着用户对原图片P中某个局部区域的一次又一次的放大操作而变为当前图片DP、当前图片DDP;反之亦然,在用户需要对当前图片进行缩小以查看更大的图片区域时,当前图片也会随着用户的操作而由当前图片DDP变为当前图片DP、原图片P。
为了实现在当前图片由原图片P到图片区域DP、DDP的缩放,客观上需要借助于两个参数的参与,一个是缩放因子,一个是缩放系数。
所谓缩放因子是原图片P的尺寸与经过缩放最终所得到的当前图片的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即:
A = P÷C (1)
其中,A是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P是原图片的尺寸,C是当前图片的尺寸。
所谓缩放系数是当前图片的尺寸与经过缩放后所得到的显示图片的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即:
B=C÷S (2)
其中,B是缩放系数,C是当前图片的尺寸,S是显示图片的尺寸。
基于上述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和显示图片的缩放系数,可以利用如下的公式(3)计算获得显示图片的缩放因子:
G=A×B (3)
其中,G是显示图片的缩放因子,A是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B是显示图片的缩放系数。
参见图2和图3,其中原图片P作为当前图片,对当前图片中的图片区域DP经过缩放处理,形成图3所示的新的当前图片。再请参见图3,当前图片DP中的一个图片区域DDP经过再一次缩放处理,形成图4所示的新的当前图片。其中,无论是作为当前图片DP的图片内容还是作为当前图片DDP的图片内容,都是直接从原图片P中的相应位置获得,这样就能保证每次的缩放操作都能确定地保证:在显示屏上所显示的图片内容的细节内容与原图片P是完全一致的。要想获得前述的技术效果,依照前述三个公式,利用缩放因子和缩放参数计算新的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是必要的。
依前所述,计算获得前述的缩放因子和缩放系数只是获得显示图片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需要确定显示图片(即:前述的图片区域DP或者图片区域DDP)应当从原图片P或者当前图片中的哪个位置获取。这个就需要借助于当前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和用户手势操作所对应的相对位置参数的获取或者计算。
参见图2,绝对位置参数是指图片区域DP在原图片P中位置坐标;相对位置参数是指在当前图片中将要被进行缩放操作的那个图片区域DP的位置坐标。一般而言,本发明的绝对位置坐标都是以原图片P中的某一个点为坐标系的原点,例如:参见图2,原图片P的原点O位于原图片P的左上角的顶点O。此时就可以利用前述的绝对位置参数对图片区域DP在原图片P中的位置进行定位。假定以图片区域DP左上角的顶点作为图片区域DP的绝对位置参数,那么图片区域DP的顶点DPO就是图片区域DP的绝对位置参数。此后,除非另外说明,绝对位置参数和此后详细说明的相对位置参数都默认是相应图片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坐标。
前述图2中所示的图片区域DP仅仅是对原图片P中的某个图片区域做一次缩放操作中所需要确定位置信息的示例。在更多的情况下,这种缩放可能会是多次。因此,绝对位置参数的计算,有可能需要引入相对位置参数来计算。参见图2和图3,图2中的图片区域DP仅仅是原图片P的一个局部,而在图3中,图片区域DDP则是当前图片DP之中的一个局部。因此,由图3只能获得当前图片DP和图片区域DDP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个位置关系用相对位置参数来表示。但是,如前所述:由于所有的显示图片均来自原图片P,即使经过多次缩放,最终的显示图片依然取自原图片P。因此,几乎每一个显示图片都需要确定其在原图片P中的确定位置,即图片区域DDP的绝对位置参数。因此,以前述图片区域DDP为例:它的绝对位置参数则需要使用当前图片DP的绝对位置参数和图片区域DDP的相对位置参数来计算获得。至于如何使用当前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和显示图片的相对位置参数来计算获得显示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基于前述的介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仅仅使用中学的数学技能就能完成,本发明在此不做赘述。
以下,结合本发明的在多个附图,再进一步详细地介绍本发明第一类实施方式的两个具体的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在本发明第一类实施方式的第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图1是原图片P在显示屏上显示的示意。由于此时显示的是没有进行过任何缩放的原图片P本身,因此,以原图片P作为当前图片,使用前述的公式(1)计算,其缩放因子是1,即,当前图片相对于原图片P而言既没有缩小,也没有放大。
参见图2,当用户利用手势操作,选择将当前图片(原图片P)之中的图片区域DP进行放大时,可以通过前述的公式(2)计算图片区域DP和当前图片之间的缩放系数。事实上,在很多情形下,为了实现和操作上的简便,这个缩放系数可以被事先预设好。例如:从图2可以获知:当前图片和图片区域DP之间的尺寸比是5。因此,图片区域DP和当前图片之间的缩放系数是5。由于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是1,而缩放系数是5,由此可以利用前述的公式(3)计算出显示图片(相当于图片区域DP)的缩放因子是5。
本实施例中计算的目的在于获知在原图片P中的显示图片(即:图片区域DP)在原图片P中所占的区域的大小。但是,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理论上,原图片P中可能存在非常多个这样大小且相互不同的图片区域。因此还有必要通过计算显示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以唯一地确定显示图片应当取自于原图片P的哪个区域。
参见图2,由于图片区域DP直接来自于原图片P,如前所述:由于绝对位置参数是指图片区域DP在原图片P中位置坐标;相对位置参数是指在当前图片中将要被进行缩放操作的那个局部区域的位置坐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当前图片就是原图片P,图片区域DP的相对位置参数和绝对位置参数是同一个,即:图片区域DP的顶点DPO。由此,本实施例中显示图片将直接地从原图片P中获得,显示图片的大小由前述已经计算出来的缩放因子来确定,依前所述,该缩放因子是5;而显示图片则由原图片P的坐标点DPO处为其左上角的顶点。
参见图2、图3和图4,在本发明第一类实施方式的第二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图2是原图片P作为当前图片在显示屏上显示的示意;而图3则是图2中图片区域DP经过缩放以后作为当前图片在显示屏上显示的示意;此后,当再次接收到用户放大图3中图片区域DDP的操作手势时,由于图3所示意的是由原图片进行过一次缩放的当前图片DP,因此,需要基于当前图片DP,使用前述的公式(1)计算,其缩放因子是5,即:当前图片DP在横向或者纵向尺寸上是原图片P的5分之一。
参见图3,当用户利用手势操作,选择将当前图片DP之中的图片区域DDP进行放大时,可以通过前述的公式(2)计算图片区域DDP和当前图片DP之间的缩放系数。事实上,在很多情形下,为了实现和操作上的简便,这个缩放系数可以被事先预设好。例如:从图3的示意中可以获知:当前图片DP和图片区域DDP之间的尺寸比是4,因此,图片区域DDP和当前图片之间的缩放系数是4。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是5,而缩放系数是4,由此可以利用前述的公式(3)计算出显示图片的缩放因子是20。
参见图3,由于图片区域DP直接来自于原图片P,如前所述,由于绝对位置参数是指图片区域DP在原图片P中位置坐标;相对位置参数是指在当前图片中将要被进行缩放操作的那个局部区域的位置坐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当前图片DP来自于图2的原图片P中以DPO为顶点的区域,而图片区域DDP位于图3中以DDPO为顶点的区域,所以,图片区域DDP(即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图片)在原图片P中的绝对位置参数需要使用当前图片DP的绝对位置参数和图片区域DDP的相对位置参数来确定。基于前述的说明,具体如何获取图片区域DDP的绝对位置参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即可获得。
由此,本实施例中显示图片也可以直接地从原图片P中获得,显示图片的大小由前述已经计算出来的缩放因子来确定,依前所述,该缩放因子是20;而显示图片左上角的顶点由前述所说明的方案,使用当前图片DP的绝对位置参数和图片区域DDP的相对位置参数来确定。
在执行本发明的第一类实施方式中的前述两个实施例后,便可以从原图片P中获取到经过缩放处理后的显示图片。此后可以将这个显示图片送到显示屏上进行显示。这个显示图片同时用来替代此前的当前图片,形成新的当前图片。同时,还需要用前述计算获得的显示图片的缩放因子替代此前的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而作为新的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同样,也需要将显示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作为新的当前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前述更新缩放因子和绝对位置参数的操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可能的下一次缩放操作中作为获得新的缩放因子和绝对位置参数的数据基础。
还有一种与本发明第一类实施方式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不同的情形:显示图片可以直接从当前图片中获取,而不是从原图片P中获取。在本发明第一类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在获得显示图片的缩放因子和相对位置参数后,可根据该缩放因子和相对位置参数直接地从当前图片中获得显示图片。
由本发明第一类实施方式的第一、二两个具体实施例可知:所有的显示图片都是直接从原图片P中获取,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所有的缩放都能够使用原图片P的数据,以保证显示图片的每一个细节都不会丢失。既然如此,第一、二两个实施例所获得的显示图片以及基于这些显示图片所获得的新的当前图片,也就必然都是直接从原图片P中获得的原始图片的内容,也都没有细节的损失。因此,在随后的进一步的缩放操作中,只要是放大的操作,也可以直接从当前图片中直接获取它的某个局部图片数据,因为这些局部图片数据就和当前图片整体一样,也是直接来自原图片P,也没有细节的损失。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后续的缩放处理,相应的缩放因子和绝对位置参数还是需要计算取得,并和当前图片一道对应地保存,以备后续的缩放操作使用。
除此之外,在本发明第一类第三个具体实施例中,只有对当前图片中的局部区域做放大处理的情形才可以直接从当前图片中直接获取显示图片。而如果是缩小操作,则还是需要在计算了缩放因子和绝对位置参数后,从原图片P中获取显示图片,而不是从当前图片中获取显示图片。因为,所谓的缩小处理,是将比当前图片尺寸更大的图片内容显示到显示屏上去,这时,当前图片中的图片数据要远远小于缩小后的当前图片中的图片数据,因为它涉及更大的原图片P中的图片区域,这是不难理解的。
在本发明第二类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手势操作通常是指在支持可触控操作的显示屏上的手势操作,这与现有技术中所有的同类手势操作技术没有什么区别。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涉及对当前图片中的某个局部区域进行缩放时,缩放系数和相对位置参数的确定是可以利用参数设置的方式,由用户事先设定好的。例如:就缩放系数而言,可以用当前图片为基准,设定放大多少倍或者缩小多少倍;而就相对位置参数而言,可以设定以用户手指在触控屏上的触点作为参考点,将相对位置参数确定为显示图片的某个顶点(可以是左上角顶点,也可以是其他的顶点)还是中心点,或者是区域内的其他坐标。参见图5,图片区域(显示图片)DP1的相对位置参数,可以是左上顶点PC2,也可以是右下顶点PC3,还可以是中心点PC1。
在本发明第三类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现有技术,前述的用户手势可以是单手指的操作手势,也可以是多手指的操作手势。所谓的操作手势既包含点击手势,也包括多手指缩放操作;而相应的相对位置参数,则可以根据具体的操作手势的类型来具体确定。即:当手势操作为点击操作时,则以用户点击屏幕的触点作为参考点计算相对位置参数;而当手势操作为多手指缩放操作时,则以用户多手指触点作为参考点计算相对位置参数。参见图6,其中显示了以用户的操作手势的中心点作为图片区域(显示图片)的中心点。
参见图2或者图3,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免去在缩放操作中,计算的负担,可以将显示屏的区域等分为多个区域,这样就可以将这个区域的大小、各个相对位置参数等数据事先设置和计算出来,存贮在缩放软件运行的系统存储器之中。每当做相应的缩放处理时,就可以将这些事先计算好的数据调取出来做简单的运算就可以了。这样做的优势是计算简单,操作便利。参见图2和图3,用户的操作手势只要落入到一个区域(例如:图片区域DP或者图片区域DDP),之中,就可以将该手势涉及的整个区域作为显示图片进行后续的操作。
在另外一些情形下,前述那样将当前图片事先等分设置,然后根据用户的手势操作来选取对应的图片区域进行缩放的操作,固然简单明了,易于简化计算处理;但在适应用户缩放操作的随意性上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例如:参见图5,当用户的操作手势所涉及的位置恰好在等分线附近或者等分线上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无法判断应该对等分线的哪一侧图片区域进行缩放操作的问题,或者即使可以判断,对相应区域的缩放有可能不足以满足用户的观看要求,因为此时用户有可能需要观看等分线另一侧区域图片缩放的内容。
参见图5,在本发明第四类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这样的方案,当检测到用户的缩放操作手势时,可以根据事先的设置,以用户手势操作所对应的位置坐标为显示区域中的中心点或者偏心点,在当前图片或者原图片P中截取预先设置大小的图片区域。图5中,以用户手势操作所对应的位置坐标即为相对位置参数PC1,可以将它作为显示图片DP1的中心点。另外,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前述用户手势操作所对应的位置坐标也可以设置为左上角顶点PC2或者右下角顶点PC3,当然也可以是显示图片DP1中的任何一点,这些坐标点都属于前述的偏心点。这样,就可以满足用户缩放操作的随意性的要求。
图6就是前述图5所示意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多个实施例,其中的图片区域DP1、DP2和DP3分别是当前图片(原图片P)之中的不同显示图片,其中的坐标PC1、PC2和PC3分别是显示图片DP1、DP2和DP3的中心点。假定用户的缩放手势操作与前述的各个中心点对应,当用户的缩放手势操作分别关联到坐标PC1、PC2和PC3时,根据前述本发明第四类具体的实施方式,就可以分别获得显示图片DP1、DP2和DP3。
还有一些相对比较特别的情形:当采用本发明第四类具体实施方式的时候,还是以用户的缩放手势操作对应于显示图片的中心点为例,参见图7,有可能会使要从原图片P中获取的图片的区域小于显示图片的尺寸,例如:显示图片DPa1有一部分区域在原图片P的区域之外;再例如:显示图片DPb1有一部分区域也是在原图片P的区域之外。对于这样的情形,在本发明的第五类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当显示图片的尺寸超出原图片P的边界时,可以对显示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进行修正,以使实际获取的显示图片整体都位于原图片P的边界之内。具体而言就是:对于显示图片DPa1,将其中心点PCa的坐标做一个横向的位移,使得新获得的中心点的坐标所确定的显示图片DPa2在整体上位于原图片P的区域之内。同样,对于显示图片DPb1,将其中心点PCb的坐标同时做一个横向以及一个纵向的位移,使得新获得的中心点的坐标所确定的显示图片DPb2在整体上位于原图片P的区域之内。
参见图2-图7,有关对于当前图片中的局部的图片区域进行缩放处理的技术方案,在此前的各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几乎所有的图片区域的大小,都是按照将当前图片进行等分的方式确定的,由此获得的缩放系数和/或缩放因子都是整数。使用对当前图片进行等分的方式来确定所要缩放的图片区域方式尽管非常简便,也便于实现,但在一些情况下并不能完全符合用户对于缩放的图片区域大小的需求。
参见图8,在本发明的第六类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对于当前图片(在本实施例中,原图片P作为当前图片)中的图片区域DP’其区域大小被设计为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它既可以像此前其他各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那样,与当前图片中的某个等分区域的大小一样,也可以是由用户任意设置的大小。当用户设置好图片区域DP’的大小后,与之相应的缩放因子、缩放系数以及绝对位置参数和相对位置参数,均需要依据由用户自行设置的图片区域DP’的大小来计算或者获得。
本发明通过前述的各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及其相应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发明涉及的在智能终端显示屏上显示的大尺寸原图片P,可以基于用户的缩放手势操作,对其中的任何局部的部分进行缩放,而每一次缩放所获得的新的显示图片均来自于原图片P,因此,用户可以利用本发明的各个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任意地获得大尺寸的原图片P中的每一个局部的细节图片。另一方面,特别是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图片缩放操作,由于每一次缩放操作获得的都是局部图片的细节,而无需将整个大尺寸的原图片P下载到到智能终端,就可以很好地兼顾提供最好的图片局部的细节以及最好地降低网络流量消耗这两个方面。
除了上述对当前图片或者原图片P中局部区域进行缩放的技术方案之外,在一些情形下,用户往往还需要将经过缩放并显示在显示屏上的当前图片内容截屏保存。为此,本发明在前述各个具体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提供了如下第七类具体实施方式:
在接收到用户的截屏命令时,可以按照预定的图片文件格式,例如:jpg、png、bmp等,将当前图片所对应的显示数据保存为截屏文件。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前述这种方式所获取的截屏文件,有可能由于智能终端自身所提供的截屏功能不尽相同而出现一些差别。例如:在一些智能终端中,前述的截屏操作只是将与显示屏的显示缓存区中的图片数据内容作为截屏文件保存下来,而显示缓存区中的图片数据并不一定是当前图片整体的内容;在另一些智能终端中,前述的截屏操作虽然是将当前图片的内容作为截屏文件保存下来,但该当前图片的内容可能会因为用户某些无法预知的原因而发生些许的改变。因此,按照前述方案保存下来的截屏文件有可能出现于原图片P的内容相比,其清晰质量有所下降或不同的情形。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第八类具体的实施方式提供了这样的方案:根据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以及当前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直接从原图片中获得截屏图片,并按照预定的图片文件格式,将截屏图片保存为截屏文件。依照这个方案,由于截屏文件的图片数据全部直接来自原图片,而不是当前图片或者其在显示缓存区的数据内容,就完全能够确保截屏文件的图片质量和原图片中相应区域的图片质量完全一致。
如前所述,一般而言,由于使用本发明前述的截屏方案所截取的只是原图片中某个区域的图片内容,原图片中这个区域之外的很多数据和图像信息必然会被丢失掉;有时,在原图片中还会采用隐写的方式嵌入一些数据信息,也会因此而不会在截屏文件中完整地传递并保存下来。即便截屏文件完全且直接地来自于原图片,但因为它只是原图片的局部区域的图片内容,在原图片中隐写的数据信息由于发生了严重的丢失或者破损的情况下,显然也是无法利用的。
为此,本发明第九类具体的实施方式提供了这样的技术方案:在将当前图片所对应的显示数据或者截屏图片保存为截屏文件时,在显示数据或者截屏图片中以隐写的方式嵌入数据信息。至于如何以隐写的方式在显示数据或者截屏图片中嵌入数据信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参照编号为201910502799.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具体实现,本发明在此不做赘述。
按照本发明第九类具体是实施方式在截屏文件中嵌入数据信息,最为直接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够用这种方式,将原图片的版权信息隐写到截屏文件之中,以使原图片每一个局部内容都能够像原图片那样因为存在版权信息而得到保护,同时,截屏文件的图片质量在视觉上与原图片相应区域的图片质量是完全一样的。此外,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下,将需要的任何数据信息记载到截屏文件之中,从而使得截屏文件使用可以非常丰富。

Claims (7)

1.一种智能终端图片的处理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在显示屏上缩放当前图片的手势操作时,根据所述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与显示图片的缩放系数,计算获得显示图片的缩放因子;
根据所述当前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和与所述手势操作所对应的相对位置参数,获得所述显示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根据所述手势操作所对应的相对位置参数,从所述当前图片中获得显示图片,或者,基于所述显示图片的缩放因子、所述显示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从所述原图片中获得显示图片;
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显示图片;和/或,用所述显示图片形成新的当前图片,和/或,用所述显示图片的缩放因子和绝对位置参数作为新的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和绝对位置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手势操作为点击操作时,则以用户点击屏幕的触点作为参考点计算所述相对位置参数;
当所述手势操作为多手指缩放操作时,则以用户多手指触点作为参考点计算所述相对位置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显示图片的尺寸超出所述原图片的边界时,对所述显示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进行修正,以使获取的所述替换图片在所述原图片的边界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接收到截屏命令时,
按照预定的图片文件格式,将所述当前图片所对应的显示数据保存为截屏文件;和/或,根据所述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以及所述当前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从所述原图片中获得截屏图片,并按照预定的图片文件格式,将所述截屏图片保存为截屏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接收到截屏命令时,
按照预定的图片文件格式,将所述当前图片所对应的显示数据保存为截屏文件;和/或,根据所述当前图片的缩放因子以及所述当前图片的绝对位置参数,从所述原图片中获得截屏图片,并按照预定的图片文件格式,将所述截屏图片保存为截屏文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当前图片所对应的显示数据或者截屏图片保存为截屏文件时,在所述显示数据中以隐写的方式嵌入数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当前图片所对应的显示数据或者截屏图片保存为截屏文件时,在所述显示数据中以隐写的方式嵌入数据信息。
CN202010130358.1A 2020-02-28 2020-02-28 智能终端图片的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33259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0358.1A CN113325990A (zh) 2020-02-28 2020-02-28 智能终端图片的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0358.1A CN113325990A (zh) 2020-02-28 2020-02-28 智能终端图片的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5990A true CN113325990A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12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0358.1A Pending CN113325990A (zh) 2020-02-28 2020-02-28 智能终端图片的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59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509A1 (zh) * 2022-01-18 2023-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片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7868A (zh) * 2016-04-20 2016-08-17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显示的方法及终端
CN107390986A (zh) * 2017-07-05 2017-11-24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裁图控制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9302451A (zh) * 2018-09-03 2019-02-01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文件的展示方法和系统
CN110263502A (zh) * 2019-05-13 2019-09-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7868A (zh) * 2016-04-20 2016-08-17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显示的方法及终端
CN107390986A (zh) * 2017-07-05 2017-11-24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裁图控制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9302451A (zh) * 2018-09-03 2019-02-01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文件的展示方法和系统
CN110263502A (zh) * 2019-05-13 2019-09-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509A1 (zh) * 2022-01-18 2023-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片处理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7787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
CN110996170B (zh) 视频文件播放方法及相关设备
US9542615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20200143516A1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US20180295326A1 (en) Multi-Image Adjust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Multipoint Controller Unit
CN103828339A (zh) 用于数字图像检索的拼接过程
CN101150645A (zh)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图像处理装置
US201703226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background of ui control, and terminal
EP4287610A1 (en) Focu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dium
US20140184646A1 (en) Image processor and fisheye image display method thereof
KR20130019167A (ko) 고해상도 영상 재구성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17013986A1 (ja) 情報処理装置、端末、および、遠隔通信システム
CN114298900A (zh) 图像超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956584A (zh) 一种病理显微图像交互显示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13325990A (zh) 智能终端图片的处理方法
JP2004362443A (ja) パラメータ決定方式
JP2007017615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393391B (zh) 图像增强方法、图像增强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0091723A (ja) ビデオ信号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12584219A (zh)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设备
CN115767176A (zh) 用于显示墙系统的影像处理装置及播放控制方法
JP2012230549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153024A1 (en) Multi-mode pixelated displays
CN111240541A (zh) 界面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03672A1 (zh) 显示共享内容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