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5466B - 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25466B CN113325466B CN202010126992.8A CN202010126992A CN113325466B CN 113325466 B CN113325466 B CN 113325466B CN 202010126992 A CN202010126992 A CN 202010126992A CN 113325466 B CN113325466 B CN 1133254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int
- velocity model
- quality factor
- excitation
- excitation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325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405414 Rehmann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9 petroleum deriva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3—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velocity profiles or travel tim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3—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velocity profiles or travel times
- G01V1/305—Travel tim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2—Velocity, density or impedance
- G01V2210/6222—Velocity; travel tim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和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建立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和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进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本发明可以提高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的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关于地表品质因子(Q)的吸收补偿的研究较多,Hale(1981,1982)从地层Q吸收机理入手,先后提出了用反Q滤波、卡尔曼滤波、预测误差滤波以及Q自适应反褶积等技术来消除地层吸收效应,但这些技术主要针对地层常数Q模型。Hargreaves和Calvert(1991)提出一种与Stolt偏移相仿的Q吸收补偿方法,该方法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能有效校正相位畸变,但为了避免不稳定性而忽略了对振幅的补偿。Yanghua Wang在2002年基于波动方程,提出了一种对层状地层Q模型同时进行相位和振幅进行处理的反Q滤波算法。2012年王文闯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稳定的混合Q吸收补偿方法,该方法基于层状Q模型,通过地面波场的递归延拓来获取当前层的输入波场,在频率域对当前层的输入波场进行重新映射和伸缩,通过快速反傅氏变换实现相位补偿,在时间域进行振幅补偿,通过零相位增益限制滤波器来实现。目前主要应用于生产的方法还是以采用基于波场延拓的Q吸收补偿方法为主,该类方法计算效率高,稳定性和补偿效果都在不断提高。
当前主要的Q补偿应用研究还是集中在算法上,更多考虑的是的稳定性、效率等方面问题,且无论是叠前还是叠后应用,都是按照共中心点进行Q吸收补偿的,即假设地震波是在共中心点位置垂直入射、垂直出射传播的,当地层厚度横向变化较小或地层深度远大于炮检点间距离,可以满足该前提条件。但是,在黄土塬等近地表结构较复杂的地区,其近地表厚度横向变化剧烈,传播路径差异明显,不同炮检点位置近地表Q吸收差异巨大,无法满足共中心点补偿的前提条件,因此无法对因近地表Q吸收导致的振幅衰减及相位畸变进行有效补偿。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基于共中心点进行品质因子补偿的方法不适用于近地表结构复杂区域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
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其中,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为激发点至近地表不同地层深度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为接收点至近地表不同地层深度的地震波传播速度;
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和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
根据实测样本点的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拟合并建立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
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以及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和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
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进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基于共中心点进行品质因子补偿的方法不适用于近地表结构复杂区域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
速度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其中,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为激发点至近地表不同地层深度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为接收点至近地表不同地层深度的地震波传播速度;
旅行时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和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
关联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实测样本点的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拟合并建立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
品质因子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以及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和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
品质因子吸收补偿模块,用于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进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和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根据实测样本点的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拟合并建立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以及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和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进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考虑了地震波激发点和接收点位置不一致时近地表Q吸收的差异,可以基于旅行时长对地震波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分别进行Q吸收补偿,实现了近地表结构复杂区域的Q吸收补偿,有效的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流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步骤101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震波传播路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震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散点拟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表拉平后网络层析模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近地表Q补偿前后的叠加效果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低降速厚度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近地表Q吸收补偿前主频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近地表Q吸收补偿后主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目前,主要的Q补偿都是按照共中心点进行Q吸收补偿的,即假设地震波是在共中心点位置垂直入射、垂直出射传播的,当地层厚度横向变化较小或地层深度远大于炮检点间距离,可以满足该前提条件。但是,在黄土塬等近地表结构较复杂的地区,其近地表厚度横向变化剧烈,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差异明显,在共中心点位置并不是垂直入射、垂直出射,不同炮检点位置近地表Q吸收差异巨大,无法满足共中心点补偿的前提条件,因此无法对因近地表Q吸收导致的振幅衰减及相位畸变进行有效补偿。
为了解决上述基于共中心点进行品质因子补偿的方法不适用于近地表结构复杂区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用以提高近地表品质因子吸收补偿的精度,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流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其中,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为激发点至近地表不同地层深度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为接收点至近地表不同地层深度的地震波传播速度;
步骤102: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和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
步骤103:根据实测样本点的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拟合并建立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
步骤104: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以及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和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
步骤105: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进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
由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和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根据实测样本点的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拟合并建立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以及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和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进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考虑了地震波激发点和接收点位置不一致时近地表Q吸收的差异,可以基于旅行时长对地震波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分别进行Q吸收补偿,实现了近地表结构复杂区域的Q吸收补偿,有效的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具体实施时,近地表一般指地表到高速顶之间的低、降速地层,步骤101中,可以通过地震波初至网格层析反演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并确定一个近地表模型底界,将该底界之上的速度模型用作旅行时长计算和近地表Q场的建立,该底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为高速顶界。获得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以该底界的速度模型为基础,以接收点位置来构建接收点的近地表速度模型;以激发点位置,并在深度上减去激发点的井深,构建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
由于上述基于地震波初至网格层析反演建立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是基于深度域的,故需要对激发点速度模型和接收点速度模型进行转换,在一个实施例中,图2为上述步骤101的具体流程图,如图2所示,步骤101可以包括:
步骤1011: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
步骤1012:对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地表拉平;
步骤1013:对地表拉平后的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速度模型和接收点速度模型进行深时转换,确定时间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12可以包括:
根据地震波的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的起始海拔和接收点高程,确定地震波的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深度域拉平量;
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的起始海拔、激发点高程、激发点井深,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深度域拉平量;
根据地震波的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深度域拉平量和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深度域拉平量,对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地表拉平。
具体实施时,步骤1012中,由于地震资料Q补偿处理需要在时间域进行,并且需要是在某一基准面上进行,因此,需要将深度域的激发点速度模型和接收点速度模型进行地表拉平,然后再进行单程旅行时的时间域转换,目的是确保在时间域旅行计算和转换后的模型的起始时间为0。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表拉平后网络层析模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以通过公式(1)进行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的地表拉平:
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深度域校正量=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起始海拔-激发点海拔
(1)
其中,激发点海拔=激发点高程-激发点井深。
可以通过公式(2)进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的地表拉平:
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深度域校正量=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起始海拔-接收点海拔
(2)
其中,接收点海拔可以等于接收点高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013可以包括:
按照公式(3)对地表拉平后的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深时转换:
式中,Td为地表到近地表某一深度的垂向旅行时长;Li和Vi分别表示层厚度和层速度。
具体实施时,步骤102中,在步骤101中对地表拉平后的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深时转换后,可以得到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垂向旅行时长TS1和接收点近地表垂向旅行时长TR1。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03可以包括:
根据实测样本点的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基于散点拟合建立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可以如公式(4)所示:
Q=7.632×10-8v3-3.365×10-5v2+0.0384v+6.721 (4)
式中,Q为近地表品质因子;v为地震波传播速度。
具体实施时,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震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散点拟合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以根据双井微测井资料中所测的不同地层深度的速度和已知的对应的近地表Q值,通过散点拟合建立Q值与速度的关系,通过多种拟合方式,选取精度最好的一种拟合公式,上述公式(4)是通过分析对比得到的精度较高的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山地的近地表Q值与近地表速度的关系。
具体实施时,上述步骤104中,将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带入公式(4),可以得到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等效品质因子和接收点近地表等效品质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05中,可以按照公式(5)进行近地表Q值吸收补偿:
式中,T为近地表双程旅行时长;Q为T时长的近地表等效品质因子;TS1为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QS1为激发点近地表等效品质因子;TR1为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QR1为接收点近地表等效品质因子;TSi为激发点近地表第i层的旅行时长;QSi为激发点近地表第i层的等效品质因子;TRi为接收点近地表第i层的旅行时长;QRi为接收点近地表第i层的等效品质因子;N为激发点至近地表的地层数,K为接收点至近地表的地层数。
具体实施时,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震波传播路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Q吸收或补偿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串联的过程,Q补偿可以通过公式(6)来表示:
T/Q=TS1/QS1+TS2/QS2+TR2/QR2+TR1/QR1 (6)
其中:TS2为激发点近地表到反射点旅行时;QS2为激发点深层等效品质因子;TR2为接收点近地表到反射点旅行时;QR2为接收点深层等效品质因子
上述公式(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完整的Q补偿公式,包括近地表的Q补偿和深层的Q补偿,由于近地表速度较高速折射界面速度低很多,黄土速度300-1800m/s,而高速折射界速度一般大于2500m/s,黄土厚度一般小于300m,而目标反射层一般大于1000m,这种情况下,可认为地震波在激发点位置垂直入射和接收点位置垂直出射。当仅考虑近地表Q补偿时可以通过公式(5)。可以看到近地表Q补偿只与地震波在近地表的旅行时长有关。因此,本发明在进行近地表Q吸收补偿时,按照激发点、接收点分别进行的方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地表一致性近地表Q吸收补偿。应用公式(5)可以建立时间域的激发点、接收点近地表Q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05可以包括:对地震波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分别进行振幅补偿和相位补偿。
具体实施时,可以基于公式(5)建立的激发点、接收点近地表Q场,按照公式(7)对激发点和接收点进行振幅和相位的补偿,在只补偿振幅项时,可以将相位补偿项忽略;在只补偿相位时,可以将振幅项忽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由于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为了解决现有的基于共中心点进行品质因子补偿的方法不适用于近地表结构复杂区域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装置,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速度模型确定模块01,用于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其中,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为激发点至近地表不同地层深度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为接收点至近地表不同地层深度的地震波传播速度;
旅行时长确定模块02,用于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和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
关联关系确定模块03,用于根据实测样本点的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拟合并建立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
品质因子确定模块04,用于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以及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和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
品质因子吸收补偿模块05,用于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进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
在一个实施例中,速度模型确定模块01具体用于:
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
对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地表拉平;
对地表拉平后的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深时转换,确定时间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速度模型确定模块01进一步用于:
根据地震波的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的起始海拔和接收点高程,确定地震波的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深度域拉平量;
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的起始海拔、激发点高程、激发点井深,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深度域拉平量;
根据地震波的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深度域拉平量和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深度域拉平量,对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地表拉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速度模型确定模块01进一步用于:
按照如下方式对地表拉平后的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深时转换:
式中,Td为地表到近地表某一深度的垂向旅行时长;Li和Vi分别表示层厚度和层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关联关系确定模块03具体用于:
根据实测样本点的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基于散点拟合建立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如下:
Q=7.632×10-8v3-3.365×10-5v2+0.0384v+6.721;
式中,Q为近地表品质因子;v为地震波传播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品质因子吸收补偿模块05具体用于:
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近地表Q值吸收补偿:
式中,T为近地表双程旅行时长;Q为T时长的近地表等效品质因子;TS1为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QS1为激发点近地表等效品质因子;TR1为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QR1为接收点近地表等效品质因子;TSi为激发点近地表第i层的旅行时长;QSi为激发点近地表第i层的等效品质因子;TRi为接收点近地表第i层的旅行时长;QRi为接收点近地表第i层的等效品质因子;N为激发点至近地表的地层数,K为接收点至近地表的地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品质因子吸收补偿模块05还用于:对地震波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分别进行振幅补偿和相位补偿。
下面给出一个具体实施例,以便于理解本发明如何实施。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滩等多个地区属于黄土塬与沙漠结合地带,在地表有黄土的地区,低降速厚度大,近地表层Q吸收衰减严重,在沟中或沙漠区,表层吸收较弱,地震波在共中心点位置并不是垂直入射、垂直出射的,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对鄂尔多斯黄土山地区进行Q补偿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获得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通过静校正网格层析反演建立深度域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根据公式(1)、(2)、(3)对深度域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地表拉平和深时转换;
第二步: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垂向旅行时长TS1和接收点近地表垂向旅行时长TR1;
第三步:如图5所示,根据双井微测井资料中所测的样本点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对应的近地表Q值,通过散点拟合建立Q值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关系,得到公式(4);
第四步:将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带入公式(4),得到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QS1和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QR1;
第五步:基于公式(5)建立时间域的激发点、接收点近地表Q场,并通过公式(7)对激发点和接收点进行振幅和相位的补偿。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近地表Q补偿前后的叠加效果的示意图,在图7中,剖面左侧为黄土塬区域,右侧为构,由图7可知,从地震叠加剖面上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对鄂尔多斯黄土山地区进行Q补偿后,黄土塬地区比沟里的频率提升更为明显。如图8、图9所示,低降速厚度较厚区域,在近地表Q吸收补偿前主频较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进行Q补偿后,如图10所示,从平面上来看,主频得到了提升,研究区频率一致性较好较好地解决了不同位置间频率的差异,削除近地表吸收的影响,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地表一致性Q吸收补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考虑了地震波激发点和接收点位置不一致时近地表Q吸收的差异,基于旅行时长对地震波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分别进行Q吸收补偿,实现了近地表结构复杂区域的Q吸收补偿,削除了近地表吸收的影响,有效的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2)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建立了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公式,可以提高Q吸收补偿的精度;
(3)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近地表Q值与近地表速度的公式,可以精确的反映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近地表Q值与近地表速度的关联关系;
(4)基于层析反演建立了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可以得到较准确的近地表速度模型。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其中,所述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为激发点至近地表不同地层深度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所述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为接收点至近地表不同地层深度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包括:通过地震波初至网格层析反演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并确定近地表速度模型底界,将该底界之上的速度模型用作旅行时长计算和近地表品质因子Q场的建立;获得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以该底界的速度模型为基础,以接收点位置来构建接收点的近地表速度模型;以激发点位置,并在深度上减去激发点的井深,构建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
根据所述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和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
根据实测样本点的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拟合并建立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以及所述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和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
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进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
根据所述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
对所述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地表拉平;
对地表拉平后的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深时转换,确定时间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
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近地表品质因子吸收补偿:
式中,T为近地表双程旅行时长;Q为T时长的近地表等效品质因子;TS1为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QS1为激发点近地表等效品质因子;TR1为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QR1为接收点近地表等效品质因子;TSi为激发点近地表第i层的旅行时长;QSi为激发点近地表第i层的等效品质因子;TRi为接收点近地表第i层的旅行时长;QRi为接收点近地表第i层的等效品质因子;N为激发点至近地表的地层数,K为接收点至近地表的地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地表拉平,包括:
根据地震波的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的起始海拔和接收点高程,确定地震波的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深度域拉平量;
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的起始海拔、激发点高程、激发点井深,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深度域拉平量;
根据地震波的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深度域拉平量和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深度域拉平量,对所述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地表拉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实测样本点的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拟合并建立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包括:
根据实测样本点的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基于散点拟合建立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如下:
Q'=7.632×10-8v3-3.365×10-5v2+0.0384v+6.721;
式中,Q'为近地表品质因子;v为地震波传播速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进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还包括:对地震波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均分别进行振幅补偿和相位补偿。
6.一种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速度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其中,所述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为激发点至近地表不同地层深度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所述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为接收点至近地表不同地层深度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包括:通过地震波初至网格层析反演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并确定近地表速度模型底界,将该底界之上的速度模型用作旅行时长计算和近地表品质因子Q场的建立;获得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以该底界的速度模型为基础,以接收点位置来构建接收点的近地表速度模型;以激发点位置,并在深度上减去激发点的井深,构建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
旅行时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和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
关联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实测样本点的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拟合并建立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
品质因子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以及所述近地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关联关系,确定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和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
品质因子吸收补偿模块,用于根据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激发点近地表品质因子、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接收点近地表品质因子,进行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
所述旅行时长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地震波的激发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基于层析反演确定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
对所述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地表拉平;
对地表拉平后的深度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深时转换,确定时间域的地震波的激发点近地表速度模型和接收点近地表速度模型;
所述品质因子吸收补偿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近地表品质因子吸收补偿:
式中,T为近地表双程旅行时长;Q为T时长的近地表等效品质因子;TS1为激发点近地表旅行时长;QS1为激发点近地表等效品质因子;TR1为接收点近地表旅行时长;QR1为接收点近地表等效品质因子;TSi为激发点近地表第i层的旅行时长;QSi为激发点近地表第i层的等效品质因子;TRi为接收点近地表第i层的旅行时长;QRi为接收点近地表第i层的等效品质因子;N为激发点至近地表的地层数,K为接收点至近地表的地层数。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26992.8A CN113325466B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26992.8A CN113325466B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25466A CN113325466A (zh) | 2021-08-31 |
CN113325466B true CN113325466B (zh) | 2023-06-30 |
Family
ID=77412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26992.8A Active CN113325466B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25466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43366A (zh) * | 2017-06-27 | 2019-01-0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近地表初至层析静校正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39419A1 (en) * | 2010-05-05 | 2011-11-10 |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 Q tomography method |
CN102109617A (zh) * | 2010-12-15 | 2011-06-29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用双井微测井技术测量近地表地层q值的方法 |
US20140336940A1 (en) * | 2013-05-10 | 2014-11-13 |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Estimation of q-factor in time domain |
CN104570108B (zh) * | 2013-10-29 | 2017-06-0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估算等效品质因子方法及用其估算地层品质因子的方法 |
CN107544087B (zh) * | 2016-06-23 | 2019-02-15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近地表地层品质因子的方法及装置 |
-
2020
- 2020-02-28 CN CN202010126992.8A patent/CN1133254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43366A (zh) * | 2017-06-27 | 2019-01-0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近地表初至层析静校正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25466A (zh) | 2021-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19354B (zh) | 近地表q偏移方法及装置 | |
US8990053B2 (en) | Method of wavelet estimation and multiple prediction in full wavefield inversion | |
CN108064348A (zh) | 一种基于两点射线追踪的地震走时层析反演方法 | |
Yue et al. | Prestack Gaussian beam depth migration under complex surface conditions | |
CN104570124B (zh) | 一种适合井间地震大角度反射条件的延拓成像方法 | |
CN101630018A (zh) | 一种控制全声波方程反演过程的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法 | |
CN103616723A (zh) | 基于avo特征的crp道集真振幅恢复方法 | |
GB2438306A (en) | Method for sub-salt migration velocity analysis | |
CN106125139B (zh) | 一种三维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4597485B (zh) | 一种微小断层检测方法及断层检测装置 | |
CN113325466B (zh) | 近地表品质因子的吸收补偿方法及装置 | |
CN114442145A (zh) | 一种目标导向地震采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 |
CN111435174B (zh) | 强反射地区地震资料振幅补偿方法及装置 | |
de Lucena et al. | Rayleigh wave modeling: A study of dispersion curve sensitivity and methodology for calculating an initial model to be included in an inversion algorithm | |
Trampert et al. | Global imaging of the Earth's deep interior: seismic constraints on (an) isotropy, density and attenuation | |
CN106338760B (zh) | 误差补偿的起伏地表偏移方法 | |
CN112415601B (zh) | 表层品质因子q值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2213774B (zh) | 一种浅层q模型估计方法及装置 | |
CN111722275B (zh) | 一种基于吸收衰减补偿的宽频扫描信号设计方法 | |
CN102749649B (zh) | 一种优选风化层速度的确定方法 | |
Song et al. | The impact of local velocity anomaly on structure confirming and the varying velocity mapping strategy | |
CN111208568A (zh) | 一种时间域多尺度全波形反演方法及系统 | |
CN111175822A (zh) | 改进直接包络反演与扰动分解的强散射介质反演方法 | |
CN111435172A (zh) | 层析静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093279B (zh) | 转换波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