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3815A - 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3815A
CN113323815A CN202110593662.4A CN202110593662A CN113323815A CN 113323815 A CN113323815 A CN 113323815A CN 202110593662 A CN202110593662 A CN 202110593662A CN 113323815 A CN113323815 A CN 113323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hand
held
fan bla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936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晓东
柯亮
春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lobo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lobo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lobo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lobo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936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38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3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38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7/00Monitoring or testing of wind motors, e.g. diagnost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通过设置用于检测人员手持的手持部,并在手持部上设置云台、图像采集模块和建模模块。由云台来维持两个模块在手持移动时的稳定,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叶片的图像信息,建模模块用于采集叶片的模型信息。同时,还设置了控制部来对图像信息和建模信息并输出。检测人员仅需手持本公开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绕行叶片若干圈,即可完成对叶片的图像信息和模型信息的完整采集,从而完成扫描式的巡检,能够保证叶片的每个位置都能被检测到,大大降低了漏检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风机叶片巡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所需要的装置,称作风力发电机组。这种风力发电机组,大体上可分风轮(包括尾舵)、发电机和塔筒三部分。风轮是把风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它由若干只风机叶片组成。当风吹向风机叶片时,风机叶片上产生气动力驱动风轮转动,最终将风能转换为电能输出。叶片的正常运转时锋利发电机保持电能平稳有效输出的关键,因此叶片的“健康”对于风力发电机来说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主要提供了一种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这种巡检设备通过自身的结构设计,使得风机叶片在出厂巡检时,可由检测人员手持对风机叶片进行扫描式巡检,能够保证风机叶片的每个位置都能被检测到,大大降低了漏检的可能性。
为实现具备上述功能的巡检设备,本公开提供一种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叶片的图像信息;
建模模块,设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上,用于采集叶片的模型信息;
云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安装于所述云台的安装端;
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与所述云台的固定端相连;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建模模块和所述云台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云台,以及接收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模型信息并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包括:
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上端与所述云台的固定端相连接;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与所述减震组件的下端相连接;
手持组件,所述手持组件与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
上减震板,所述上减震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云台的固定端相连接;
下减震板,所述下减震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上减震板的下端面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一间隙,所述下减震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相连接;
若干所述减震单元均布于所述第一间隙内,且所述减震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减震板与所述上减震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单元为减震球组;其中,
所述减震球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至少三个减震球;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二间隙;
所述减震球分别均布于所述第二间隙内,且所述减震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板和若干立柱;其中,
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减震组件的下端间隔设置并配合形成一容置空间;
若干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减震组件的下端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一电池卡槽;
所述电池卡槽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立柱相连。
具体的,所述手持组件为手持式Z轴减震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包括电池单元、控制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电池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电连接;
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所述云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和所述建模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云台的摆动角度和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摆动角度,以及接收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模型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数据并输出。
进一步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还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挂设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下端;
所述建模模块设于所述连接座上。
具体的,所述建模模块为激光雷达。
本公开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通过设置用于检测人员手持的手持部,并在手持部上设置云台、图像采集模块和建模模块。由云台来维持两个模块在手持移动时的稳定,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叶片的图像信息,建模模块用于采集叶片的模型信息。同时,还设置了控制部来对图像信息和模型信息并输出。检测人员仅需手持本公开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绕行叶片若干圈,即可完成对叶片的图像信息和模型信息的完整采集,从而完成扫描式的巡检,能够保证叶片的每个位置都能被检测到,大大降低了漏检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的背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图像采集模块;2:建模模块;3:云台;4:减震组件;401:上减震板;402:下减震板;403:减震单元;4031:第一连接板; 4032:第二连接板;4033:减震球;5:安装支架;501:固定板;502:立柱; 503:电池卡槽;6:手持组件;7:控制部;701:电池单元;702:控制处理单元;703:通信单元;8: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风机叶片上如存在缺陷会直接影响风力发电机的运转效率和风电厂的效益水平。
目前,风机叶片在出厂前的质检都是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检测人员需要沿着叶片的长度方向一寸一寸的进行检测,检测效率低。按照现有的检测速度估算,对于常规尺寸的叶片,平均每根叶片需要三名检测人员共同耗费 4-5小时才能检测完成。且由于是人工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容易遗漏缺陷点,精确度低。
为解决现有风机叶片在检测时采用人工检测,导致检测时间长、精确度低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该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可由单个检测人员手持并绕行叶片若干圈,即可采集叶片完整的图像信息和模型信息并输出,从而完成巡检。相比现有的人工检测方式,,不仅需求的检测人员少了,而且还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同时由于采用扫描式的巡检方式,能够保证叶片的每个位置都能被检测到,大大降低了漏检的可能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本公开,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本公开。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下面根据附图图1~图2,给出本发明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本公开的功能、特点。
其中,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的背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公开实施例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包括:图像采集模块1、建模模块2、云台3、手持部和控制部7。
其中,图像采集模块1安装于云台3的安装端,用于采集叶片的图像信息。建模模块2设于图像采集模块1上,当然也可设置在云台3上,用于采集叶片的模型信息,同时还可获取叶片与相机之间的距离数据,以配合图像采集模块1调整至合适的焦距。
手持部则设置于云台3的下方并与云台3的固定端相连。
控制部7分别与图像采集模块1、建模模块2和云台3信号连接,用于控制云台3,以及接收图像信息和模型信息并输出。且控制部7可设置在手持部上或是云台3上亦或是设置在外部,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使用时,检测人员仅需握持手持部,将图像采集模块1和建模模块2 朝向叶片进行绕行,并由图像采集模块1和建模模块2采集图像信息和模型信息,即可得到完整的图像信息和三维建模信息,并由控制部7接收并输出至外部平台,从而可进行后续的图像信息比对与模型信息比对,来得到叶片上是否存在缺陷。整个巡检过程所需的检测人员仅需一人,且绕行叶片三圈至四圈,花费约一小时即可完成巡检。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以图像采集模块1为相机,建模模块2为激光雷达为例进行说明。激光雷达的建模方式为点云三维建模。由于相机和激光雷达在采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较高的稳定性,而本申请的目的又是为了让检测人员通过手持的方式进行巡检,手持必然会带来抖动和晃动。
故在本实施例中,将手持部具体设置为依次上下连接的减震组件4、安装支架5和手持组件6。即减震组件4的上端与云台3的固定端相连接,减震组件4的下端与安装支架5的上端相连接,安装支架5的下端与手持组件 6相连接。由减震组件4和手持组件6两者来对云台3进行减震,从而使得云台3承载的相机和激光雷达可以稳定的保持在预设的角度。其中,
同时,在减震组件4和手持组件6之间设置安装支架5作为中间连接件,使得减震组件4和手持组件6不用为了相互之间的连接作出结构上的调整,以保证最佳的手持效果和减震效果。且安装支架5可作为控制部7的承载部件,达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减震组件4可包括上减震板401、下减震板402 和减震单元403。上减震板401的上端面与云台3的固定端相连接。下减震板402的上端面则与上减震板401的下端面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一间隙,下减震板402的下端面与安装支架5的上端相连接。若干减震单元403则均布于第一间隙内,且减震单元403的两端分别与下减震板402与上减震板401相连接。其中,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分别是用于与云台3和安装之间连接的。而减震单元403便是设置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起到减震作用,参看图 1和图2,本实施例的减震单元403的数量为四个,在实际应用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数量的减震单元403的选择,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减震单元403具体可为减震球组。其中,减震球组具体可包括第一连接板4031、第二连接板4032和至少三个减震球4033。第一连接板4031 和第二连接板4032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二间隙。减震球4033即可分别均布于第二间隙内,且减震球40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4031和第二连接板 4032间隔设置。与减震组件4类似,第一连接板4031和第二连接板4032分别起到连接上下部件的作用,减震球4033在第一连接板4031和第二连接板4032之间起到减震作用。同样地,减震球4033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数量的选择,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上述内容中有提到安装支架5起到连接减震组件4和手持组件6的作用,还可起到承载控制部7的作用。同时,由于减震组件4的下端为下连接板,故本实施例将安装支架5设置为固定板501和若干立柱502。由固定板501来与手持组件6进行连接,并将固定板501与下连接板间隔设置,若干立柱502则分别设置在固定板501与下连接板之间,来对固定板501 和下连接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固定。同时固定板501和下连接板可配合形成一容置空间,则控制部7即可设置在容置空间内。
更进一步的,因为控制部7还包括电池单元701,电池单元701的重量较大,且较难固定,故本实施例在安装支架5内进一步设置了电池卡槽503,使得电池单元701可便捷的插入和取出电池卡槽503,便于安装和更换。其中,电池卡槽503设于容置空间内并与至少一个立柱502相连,来保证电池卡槽503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手持组件6可为手持式Z轴减震装置。手持式 Z轴减震装置中的Z轴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501底部,并位于控制单元的一侧。该手持式Z轴减震装置能够提供用于双手握持的手柄,并能够给相机提供Z轴方向的减震,抵消人走动时产生的上下方向的颠簸浮动。该装置可以查询一些现有技术中的相关说明,以进一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大致结构,在此不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接收相机和激光雷达的数据并输出,将控制部 7具体设置为电池单元701、控制处理单元702和通信单元703。电池单元701 安装在电池卡槽503内,控制处理单元702和通信单元703可集成在同一电路板上,也可分别设置两块电路板,电路板可直接通过螺栓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板501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电池单元701分别与控制处理单元702和通信单元703电连接,用于供电。控制处理单元702与云台3、图像采集模块1和建模模块2信号连接,用于控制云台3的摆动角度和图像采集模块1的摆动角度,以及接收图像信息和点云建模信息。通信单元703 与控制处理单元702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控制处理单元702的数据并与外界主机或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可设置在相机上设置一连接座8,具体可为一挂载式的连接座8,因此即可将激光雷达安装在该连接座8上,从而使得激光雷达直接挂载在相机的下方,保证了激光雷达的安装位置不会影响相机的角度变化。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公开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叶片的图像信息;
建模模块,用于采集叶片的模型信息;
云台,用于调整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和所述建模模块的位姿;
手持部,用于巡检设备的手持;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建模模块和所述云台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云台,以及接收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模型信息并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和所述建模模块均安装于所述云台的安装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包括:
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上端与所述云台的固定端相连接;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与所述减震组件的下端相连接;
手持组件,所述手持组件与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
上减震板,所述上减震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云台的固定端相连接;
下减震板,所述下减震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上减震板的下端面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一间隙,所述下减震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相连接;
若干所述减震单元均布于所述第一间隙内,且所述减震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减震板与所述上减震板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单元为减震球组;其中,
所述减震球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至少三个减震球;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二间隙;
所述减震球分别均布于所述第二间隙内,且所述减震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板和若干立柱;其中,
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减震组件的下端间隔设置并配合形成一容置空间;
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减震组件的下端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一电池卡槽;
所述电池卡槽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电池卡槽与至少一个所述立柱相连。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组件为手持式Z轴减震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电池单元、控制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电池单元用于供电给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
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云台的摆动角度和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摆动角度,以及接收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模型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数据,以及与后台进行数据传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下端;
所述建模模块设于所述连接座上。
CN202110593662.4A 2021-05-28 2021-05-28 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 Pending CN1133238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3662.4A CN113323815A (zh) 2021-05-28 2021-05-28 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3662.4A CN113323815A (zh) 2021-05-28 2021-05-28 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3815A true CN113323815A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22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3662.4A Pending CN113323815A (zh) 2021-05-28 2021-05-28 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3815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261738U (zh) * 2018-12-18 2019-08-16 华电国际宁夏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 风机叶片检测装置
KR102142540B1 (ko) * 2019-04-25 2020-08-07 군산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기계학습 및 드론을 이용한 풍력발전기용복합재 블레이드의 손상 검사 방법
CN112303423A (zh) * 2020-10-15 2021-02-02 天目爱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稳定的智能三维信息采集设备
CN112360699A (zh) * 2020-10-22 2021-02-12 华能大理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智能巡视及诊断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261738U (zh) * 2018-12-18 2019-08-16 华电国际宁夏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 风机叶片检测装置
KR102142540B1 (ko) * 2019-04-25 2020-08-07 군산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기계학습 및 드론을 이용한 풍력발전기용복합재 블레이드의 손상 검사 방법
CN112303423A (zh) * 2020-10-15 2021-02-02 天目爱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稳定的智能三维信息采集设备
CN112360699A (zh) * 2020-10-22 2021-02-12 华能大理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智能巡视及诊断分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78668A1 (en) Central Receiver Solar Power Systems: Architecture And Controls Methods
CN103635812B (zh) 风力涡轮机光学风传感器
CN201647126U (zh) 一种用于直升机电力巡检的吊舱
CN103364072B (zh) 风电机组叶片在线检测装置
US20100090463A1 (en) Combin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CN208112545U (zh)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太阳能自动追踪式光伏发电装置
CN101922999B (zh) 一种室内光路测试系统
CN204916210U (zh) 一种云台上置式电力巡线无人机
CN104514686B (zh) 一种实时监测风机塔筒运行状态的装置及方法
CN205941585U (zh) 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向标对正装置
CN106527504B (zh) 一种光伏输出功率自调节装置
CN208149619U (zh) 一种无人机成像系统
CN105909464B (zh) 系留气球长效浮空遥感对地观测平台
CN105785552B (zh) 基于蝶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反射镜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3323815A (zh) 手持式风机叶片巡检设备
CN114441202A (zh) 太阳电池高空标定装置地面评测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EP4179201A1 (en) Determining sunlight effect on wind turbine tower inclination using tower top accelerometers
CN112145345A (zh) 一种风电机组对风装置及其对风方法
CN107762737B (zh)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的检查系统及方法
CN208325554U (zh) 一种应用于海洋浮标的新型发电装置
CN205193600U (zh) 三点定位太阳能自动跟踪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16772269U (zh) 多排光伏追踪支架同步电控系统
CN108760754A (zh) 一种吸盘式墙面裂缝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WO2022093539A1 (en) Electric vehicle (ev) charging system with down-sun wind turbine
CN208420168U (zh) 一种车载式噪声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3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