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1353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1353A
CN113301353A CN202010248788.3A CN202010248788A CN113301353A CN 113301353 A CN113301353 A CN 113301353A CN 202010248788 A CN202010248788 A CN 202010248788A CN 113301353 A CN113301353 A CN 113301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ice
communication
target data
content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87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1353B (zh
Inventor
袁志强
俞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87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1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1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1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1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1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18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 H04N21/2187Live f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5Combined use of TCP and UDP protocols; selection criteria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3Communication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通过内容分发网络接收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一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二数据;在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相关的电子设备中存储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该技术方案融合了两种不同通信协议格式的数据,针对不同服务实现了通信模式的灵活切换,兼顾了通信成本和通信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音视频通信使得网络直播、远程教学、远程办公等日益普及,极大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节约了社会交通运输成本,降低了出行带来的能源消耗。然而,音视频通信的通信性能提升往往伴随着通信成本的增加,如何在满足用户通信性能需求的情况下兼顾通信成本,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内容分发网络接收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一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二数据;
在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相关的电子设备中存储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不同的传输层协议。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或者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一服务器,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二服务器;通过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服务器是所述第二服务器的上级节点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是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边缘节点服务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以下任意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网关;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数据之间的通信连接上的任意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识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所述识别信息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确定的。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当所述服务是实时音视频通信或低延时直播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具有用户数据报协议格式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当所述服务是普通直播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具有传输控制协议格式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所述普通直播的延时高于所述低延时直播的延时。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服务是实时音视频通信时,所述第一数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格式的数据;当所述服务是低延时直播或普通直播时,所述第一数据是传输控制协议格式的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根据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播放的内容;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对服务成本的要求。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具体地,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内容分发网络接收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一数据;
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二数据;
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在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相关的电子设备中存储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不同的传输层协议。
结合第二方面,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或者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
结合第二方面,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一服务器,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二服务器;通过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服务器是所述第二服务器的上级节点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是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边缘节点服务器。
结合第二方面,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以下任意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网关;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数据之间的通信连接上的任意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的部分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识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所述识别信息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确定的。
结合第二方面,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的部分被配置为:当所述服务是实时音视频通信或低延时直播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具有用户数据报协议格式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当所述服务是普通直播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具有传输控制协议格式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所述普通直播的延时高于所述低延时直播的延时。
结合第二方面,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服务是实时音视频通信时,所述第一数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格式的数据;当所述服务是低延时直播或普通直播时,所述第一数据是传输控制协议格式的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的部分被配置为:根据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播放的内容;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对服务成本的要求。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方法步骤:
通过内容分发网络接收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一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二数据;
在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相关的电子设备中存储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不同的传输层协议。
结合第三方面,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或者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
结合第三方面,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一服务器,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二服务器;通过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服务器是所述第二服务器的上级节点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是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边缘节点服务器。
结合第三方面,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以下任意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网关;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数据之间的通信连接上的任意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识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所述识别信息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确定的。
结合第三方面,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当所述服务是实时音视频通信或低延时直播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具有用户数据报协议格式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当所述服务是普通直播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具有传输控制协议格式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所述普通直播的延时高于所述低延时直播的延时。
结合第三方面,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服务是实时音视频通信时,所述第一数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格式的数据;当所述服务是低延时直播或普通直播时,所述第一数据是传输控制协议格式的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根据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播放的内容;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对服务成本的要求。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实现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技术方案结合两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特性,利用了目前广泛部署的CDN网络,融合了两种不同通信协议格式的数据,针对不同服务实现了通信模式的灵活切换,兼顾了通信成本和通信性能要求,有利于远程办公、远程教学的普及。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A-图2C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不同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网络直播授课的示例场景的拆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内容分发网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适于用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实现它们。此外,为了清楚起见,在附图中省略了与描述示例性实施例无关的部分。
在本公开中,应理解,诸如“包括”或“具有”等的术语旨在指示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特征、数字、步骤、行为、部件、部分或其组合的存在,并且不欲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行为、部件、部分或其组合存在或被添加的可能性。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在提出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互联网音视频通信的不同服务对通信性能的要求不同。以网络直播授课为例,小班课和1对1课注重互动,要求互联网直播有较低的延时;大班课和在线双师注重课程质量,分为教室授课阶段和师生互动阶段,对直播延时的要求相对较少。现有技术中,基于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网页即时通信)技术的RTC(Real-Time Communication,即时通信)实时音视频解决方案是基于UDP(User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实现的,传输延时保持在1s以内;与之相对应的,是基于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网络的直播技术,目前直播所用主流传输协议中,以RTMP(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实时消息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FLV(Flash Video,闪视频)、HLS(HTTP Live Streaming,HTTP动态流)主,这三种协议一般都是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实现的,RTMP和FLV延迟一般在5~10s左右,HLS取决于切片的大小,目前网络条件下一般都在10s以上,可实现多用户同时并发在线。
使用RTC实时通信网络,可实现1对1,多对多音视频通话,互动直播等功能。该方案需要用户全量使用RTC网络,客户使用成本偏高,在某些场景下,例如老师大班课授课阶段,学生不需要发言互动,仍然使用超低延迟传输服务,属于超配。另一方面,使用基于CDN网络和TCP协议的直播技术延时较高,无法满足在需要低延时情景下的实时通信需求。
考虑到上述缺陷,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内容分发网络接收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一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二数据;在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相关的电子设备中存储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该技术方案结合两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特性,利用了目前广泛部署的CDN网络,融合了两种不同通信协议格式的数据,针对不同服务实现了通信模式的灵活切换,兼顾了通信成本和通信性能要求,有利于远程办公、远程教学的普及。
本公开的实施例除了适用于网络直播授课场景外,还适用于对数据传输性能和/或成本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需求的其他应用场景,例如,视频点播、音视频通信、资源下载等。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S105:
在步骤S101中,通过内容分发网络接收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一数据;
在步骤S102中,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二数据;
在步骤S103中,在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相关的电子设备中存储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在步骤S104中,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在步骤S105中,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相关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所述内容分发网络中的电子设备,例如各种服务器、网络设备等,也可以是位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之外并连接到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电子设备,例如接入点、接入网关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第二通信协议为传输层协议,所述传输层协议例如包括TCP协议和UDP协议。以互联网直播为例,目前直播所用主流传输协议以RTMP、HTTP-FLV、HLS为主,这三种协议都是基于TCP的传输协议,具有稳定可靠、通信成本低等优势,但延时较高。UDP协议主要用于基于WEBRTC技术的RTC实时音视频通信,其传输速度快,延时低,但是通信成本高,在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下容易造成通信资源浪费。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也可以是其他协议,只要其能够适用于不同服务的通信性能和/或成本要求即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不同的传输层协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或者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假如所述第一数据为TCP协议格式的数据,则第二数据为UDP协议格式的数据,反之,假如所述第一数据为UDP协议格式的数据,则第二数据为TCP协议格式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一服务器,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二服务器;通过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广泛部署的CDN网络的节点上设置了转码功能,例如将TCP协议格式的数据转换为UDP协议格式的数据,或者将UDP协议格式的数据转换为TCP协议格式的数据,在CDN网络中存储这两种格式的数据,使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服务灵活地向CDN的边缘节点请求不同格式的数据,以实现根据服务来灵活切换通信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服务器是所述第二服务器的上级节点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是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边缘节点服务器。例如,在互联网直播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可以是CDN网络的二级节点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可以是CDN网络的边缘节点服务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以下任意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网关;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数据之间的通信连接上的任意设备。
图2A-图2C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不同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当所述电子设备为终端设备与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点时,如图2A所示,CDN网络与各地用户的终端设备之间连接有接入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存储在终端设备与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点中,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服务从上述接入点向终端设备发送相应的目标数据。
类似地,当所述电子设备为终端设备与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网关时,如图2B所示,CDN网络与各地用户的终端设备之间连接有接入网关,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存储在终端设备与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网关中,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服务从上述接入网关向终端设备发送相应的目标数据。
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为终端设备与第一数据之间的通信连接上的任意设备,如图2C所示,客户源站作为数据的发送端发送第一数据,客户源站与用户终端通过电子设备连接,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位于CDN网络的内部也可以位于CDN网络的外部。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可以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服务从上述电子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相应的目标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第一服务器中存储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当终端设备向第二服务器请求与终端设备的服务服务相匹配的目标数据时,如果第二服务器本地存储有该目标数据,则第二服务器可以将该目标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如果第二服务器没有存储该目标数据,则第二服务器可以从第一服务器获取该目标数据,然后发送给终端设备。以这种方式,可以利用广泛部署的CDN节点,借助于CDN网络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响应速度和命中率的特点,提供快速高效的数据通信服务,保证音视频通信的通信性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当所述服务是实时音视频通信或低延时直播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具有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格式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当所述服务是普通直播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具有传输控制协议(TCP)格式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所述普通直播的延时高于所述低延时直播的延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所述服务是实时音视频通信时,所述第一数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格式的数据;
当所述服务是低延时直播或普通直播时,所述第一数据是传输控制协议格式的数据。
表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针对各种不同服务的第一数据、目标数据、延时数据和接入方式。
表1
Figure BDA0002434758240000111
如表1所示,根据不同服务,使用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通信,可以实现服务和通信性能的灵活匹配,兼顾通信性能和通信成本的要求。例如,推、拉流均使用基于UDP格式数据的WEBRTC通信方式,可以实现延时<1s的实时音视频通信,但其成本相对较高,适用于利于双方用户交互的场景。推流使用基于TCP格式数据的RTMP通信方式,拉流使用基于UDP格式数据的WEBRTC通信方式,可以实现延时≈1s的低延时直播,适用于某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但互动不多的精品课程等场景,其成本低于推、拉流均使用基于UDP格式数据的WEBRTC通信方式。推流使用基于TCP格式数据的RTMP通信方式,拉流使用基于TCP格式数据的RTMP/FLV/HLS通信方式,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不太高但要求通信成本较低的普通直播场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依据对终端设备的服务的判断确定目标数据,例如,对于普通直播等对网络延迟要求不高的网络通信场景,目标数据为TCP数据,而对于实时通信或低延时直播的场景,则目标数据为UDP数据。确定目标数据后,将目标数据发送至内容分发网络的网络边缘节点。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识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所述识别信息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确定的。所述识别信息可以是不同的域名,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终端设备针对不同的服务访问不同的域名,相应地向CDN网络请求对应格式的数据,CDN网络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域名后,解析这个域名,然后分配边缘节点给用户终端,边缘节点再把该域名对应的格式的数据发给用户终端。这样,可以根据服务灵活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数据传输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根据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播放的内容;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对服务成本的要求。
例如,在视频直播的场景下,不仅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服务而来确定通信方式和目标数据,还可以由为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系统根据当前服务的内容(例如音频和/或视频内容、多媒体内容等)、用户终端设备的服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以及服务的成本等因素自动选择适合的通信方式及相应的目标数据。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网络直播授课的示例场景的拆分图。
如图3所示,实时音视频通信和低延时直播是根据用户使用场景细分而提供给客户的不同类型的实时通信服务,实时音视频通信延时小于1秒,但是通信成本较高,低延时直播的延时约为1秒,并且成本相对较低。将网络直播授课的示例场景按照不同授课阶段进行拆分,分别选择不同的延迟服务。在老师授课阶段,由于学生不参与互动,当前场景不需要极低的通信延迟,所以选择老师通过RTMP推流,学生通过WEBRTC拉流,在满足了相对较低的直播延时的情况下节约了通信成本;而在师生互动阶段,如学生向老师提问时,采用WEBRTC推流和WEBRTC拉流,使直播通信延时小于1秒,使用户在互动阶段享受低延时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服务端的架构设计是基于目前CDN分发程序开发,通过CDN的全局负载均衡(Global Server Load Balance,GSLB)调度技术,根据服务属性选择对应线路路由,控制全链路各节点延时为客户提供分层的网络传输质量。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内容分发网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CDN网络包括至少一个CDN网络二级节点和与所述二级节点相对应的多个CDN网络边缘节点。客户源站作为数据的发送端,同时也作为推流端,将数据发送至CDN网络中,由CDN网络将数据进行转码,并将转码后的TCP和UDP协议格式的数据存储在二级节点上。根据不同的用户使用场景,确定不同的目标数据并发送至边缘节点。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CDN网络分布在各地的CDN节点,通过动静分离、智能调度、边缘缓存以及传输协议优化技术,可以使每个用户快速可靠安全地访问合适的资源,保证跨区域跨运营商访效果,成倍提升访问速率,大幅降低源站压力。
根据图4所示,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使用场景,向CDN网络的边缘节点请求对应格式的数据。当终端设备第一次触发对目标数据的访问时,目标数据将缓存在边缘节点上,形成加速节点,使其他终端设备访问时能够直接获取缓存的目标数据,从而实现加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CDN和WEBRTC通信网络的融合,实现调度细节化,将标准延时的通信服务和低延时的通信服务整合覆盖至用户,使用户自由流畅地切换需要的网络服务。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其中,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5所示,所述用于终端设备的装置500包括接收模块510、转换模块520、存储模块530、确定模块540和发送模块550。
所述接收模块510被配置为通过内容分发网络接收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一数据;
所述转换模块520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二数据;
所述存储模块530被配置为在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相关的电子设备中存储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540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550被配置为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第二通信协议为传输层协议,所述传输层协议例如包括TCP协议和UDP协议。以互联网直播为例,目前直播所用主流传输协议以RTMP、HTTP-FLV、HLS为主,这三种协议都是基于TCP的传输协议,具有稳定可靠、通信成本低等优势,但延时较高。UDP协议主要用于基于WEBRTC技术的RTC实时音视频通信,其传输速度快,延时低,但是通信成本高,在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下容易造成通信资源浪费。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也可以是其他协议,只要其能够适用于不同服务的通信性能和/或成本要求即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不同的传输层协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或者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假如所述第一数据为TCP协议格式的数据,则第二数据为UDP协议格式的数据,反之,假如所述第一数据为UDP协议格式的数据,则第二数据为TCP协议格式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一服务器,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二服务器;通过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广泛部署的CDN网络的节点上设置了转码功能,例如将TCP协议格式的数据转换为UDP协议格式的数据,或者将UDP协议格式的数据转换为TCP协议格式的数据,在CDN网络中存储这两种格式的数据,使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服务灵活地向CDN的边缘节点请求不同格式的数据,以实现根据服务来灵活切换通信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服务器是所述第二服务器的上级节点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是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边缘节点服务器。例如,在互联网直播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可以是CDN网络的二级节点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可以是CDN网络的边缘节点服务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以下任意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网关;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数据之间的通信连接上的任意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第一服务器中存储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当终端设备向第二服务器请求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目标数据时,如果第二服务器本地存储有该目标数据,则第二服务器可以将该目标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如果第二服务器没有存储该目标数据,则第二服务器可以从第一服务器获取该目标数据,然后发送给终端设备。以这种方式,可以利用广泛部署的CDN节点,借助于CDN网络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响应速度和命中率的特点,提供快速高效的数据通信服务,保证音视频通信的通信性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确定模块540中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的部分,被配置为:当所述服务是实时音视频通信或低延时直播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具有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格式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当所述服务是普通直播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具有传输控制协议(TCP)格式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所述普通直播的延时高于所述低延时直播的延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所述服务是实时音视频通信时,所述第一数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格式的数据;
当所述服务是低延时直播或普通直播时,所述第一数据是传输控制协议格式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依据对终端设备的服务的判断确定目标数据,例如,普通直播等对网络延迟要求不高的网络通信场景,目标数据为TCP数据,而实时通信或低延时直播则目标数据为UDP数据。确定目标数据后,将目标数据发送至内容分发网络的网络边缘节点。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识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所述识别信息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确定的。所述识别信息可以是不同的域名,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终端设备针对不同的服务访问不同的域名,相应地向CDN网络请求对应格式的数据,CDN网络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域名后,解析这个域名,然后分配边缘节点给用户终端,边缘节点再把该域名对应的格式的数据发给用户终端。这样,可以根据服务灵活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数据传输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根据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播放的内容;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对服务成本的要求。
例如,在视频直播的场景下,不仅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服务而来确定通信方式和目标数据,还可以由为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系统根据当前服务的内容(例如音频和/或视频内容、多媒体内容等)、用户终端设备的服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以及服务的成本等因素自动选择适合的通信方式及相应的目标数据。
本公开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600包括存储器601和处理器602;其中,
所述存储器601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602执行以实现以下方法步骤:
通过内容分发网络接收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一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二数据;
在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一服务器中存储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二服务器;
通过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不同的传输层协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或者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服务器是所述第二服务器的上级节点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是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边缘节点服务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识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所述识别信息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确定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
当所述服务是实时音视频通信或低延时直播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具有用户数据报协议格式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
当所述服务是普通直播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具有传输控制协议格式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所述普通直播的延时高于所述低延时直播的延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所述服务是实时音视频通信时,所述第一数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格式的数据;
当所述服务是低延时直播或普通直播时,所述第一数据是传输控制协议格式的数据。
图7示出适于用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计算机系统700包括处理单元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各种处理。在RAM703中,还存储有系统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单元701、ROM702以及RAM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7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7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7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709。通信部分7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7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705。可拆卸介质7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7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708。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可实现为CPU、GPU、TPU、FPGA、NPU等处理单元。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方法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711被安装。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可编程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或计算机系统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公开的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3)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内容分发网络接收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一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二数据;
在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相关的电子设备中存储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不同的传输层协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一服务器,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二服务器;
通过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是所述第二服务器的上级节点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是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的边缘节点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以下任意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之间的接入网关;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数据之间的通信连接上的任意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识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所述识别信息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确定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
当所述服务是实时音视频通信或低延时直播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具有用户数据报协议格式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
当所述服务是普通直播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具有传输控制协议格式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所述普通直播的延时高于所述低延时直播的延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服务是实时音视频通信时,所述第一数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格式的数据;
当所述服务是低延时直播或普通直播时,所述第一数据是传输控制协议格式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包括:根据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播放的内容;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对服务成本的要求。
1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内容分发网络接收第一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一数据;
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二通信协议格式的第二数据;
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在与所述内容分发网络相关的电子设备中存储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与终端设备的服务相匹配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13.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010248788.3A 2020-04-01 2020-04-0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01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8788.3A CN113301353B (zh) 2020-04-01 2020-04-0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8788.3A CN113301353B (zh) 2020-04-01 2020-04-0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1353A true CN113301353A (zh) 2021-08-24
CN113301353B CN113301353B (zh) 2023-06-16

Family

ID=77317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8788.3A Active CN113301353B (zh) 2020-04-01 2020-04-0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135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8533A (zh) * 2021-10-15 2022-01-14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间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065832A (zh) * 2022-05-07 2022-09-16 武汉斗鱼鱼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Rtc的直播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474212A (zh) * 2022-08-17 2022-12-13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Cdn网络传输的优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7907A (zh) * 2012-05-28 2013-12-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媒体内容分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656910A (zh) * 2016-01-27 2016-06-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媒体传输服务器、媒体传输系统、用户终端和媒体传输方法
CN108076349A (zh) * 2016-11-11 2018-05-25 铂渊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网络互动直播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177288A (zh) * 2019-05-29 2019-08-27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音视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7907A (zh) * 2012-05-28 2013-12-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媒体内容分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656910A (zh) * 2016-01-27 2016-06-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媒体传输服务器、媒体传输系统、用户终端和媒体传输方法
CN108076349A (zh) * 2016-11-11 2018-05-25 铂渊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网络互动直播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177288A (zh) * 2019-05-29 2019-08-27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音视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8533A (zh) * 2021-10-15 2022-01-14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间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938533B (zh) * 2021-10-15 2024-02-02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间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065832A (zh) * 2022-05-07 2022-09-16 武汉斗鱼鱼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Rtc的直播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474212A (zh) * 2022-08-17 2022-12-13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Cdn网络传输的优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1353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01353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239515A1 (en) Collaboration system for a virtual session with multiple types of media streams
CN101872555B (zh) 一种基于应用层组播的实时互动授课系统
CN101485170B (zh) 通过网络呈现用流传输的可重复的数据对象
US96151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imeshift service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system thereof
US9462018B2 (en) Multiway peer-to-peer media streaming
EP2120457A1 (en) A method, related service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video content
CN105141971B (zh) 一种基于会话初始化协议实现直播的方法及系统
WO2001069398A1 (en) Transmission of multicast media between networks
CN105656910B (zh) 媒体传输服务器、媒体传输系统、用户终端和媒体传输方法
CN102783168A (zh) 内容传递设备、内容传递方法及发送服务器
CN105744373A (zh) 基于互联网的流媒体播放方法及系统
CN113542906A (zh) 一种基于rtsp视频的网页无插件播放方法
CN108668140B (zh) 音视频交互状态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2788050A (zh) 基于内容分发网络实现低延时直播的系统及方法
CN106209860B (zh) 一种实时课堂流媒体直播负载分配方法
KR100758109B1 (ko) 스트림 주소 변환장치 기반의 영상 커뮤니티 서비스 제공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6161382A (zh) 一种多媒体文件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612728B (zh) 流媒体播放方法、传输设备和系统
Dufour et al.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istance learning with digital video in the French-speaking Virtual Medical University
CN105474648B (zh) 内容供给装置、内容供给方法、程序、终端装置和内容供给系统
Ewald et al. Next generation satellite broadband enablers
CN114979692B (zh) 音视频拉流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2740131A (zh) 基于实时传输协议的网络电视直播方法及系统
Zhang et al. A study of video-on-demand learning system in e-learning platfo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79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