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0519A -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0519A
CN113300519A CN202110534784.6A CN202110534784A CN113300519A CN 113300519 A CN113300519 A CN 113300519A CN 202110534784 A CN202110534784 A CN 202110534784A CN 113300519 A CN113300519 A CN 113300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insulating
groove
stator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347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347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05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0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051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0521 priority patent/WO2022242454A1/zh
Priority to JP2023542782A priority patent/JP2024502651A/ja
Priority to EP22803778.4A priority patent/EP4293879A1/en
Priority to US18/372,289 priority patent/US20240014697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8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around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48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绝缘骨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相对设置,第二支架背离第一支架的一侧设有端子容纳部,端子容纳部包括:容纳槽,用于容纳压接端子,沿第一方向,容纳槽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有槽口;溢胶槽,沿第一方向,溢胶槽位于容纳槽的至少一侧,溢胶槽与槽口连通;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并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绝缘骨架,由于溢胶槽的设置,使得在通过密封胶密封压接端子的过程中,多余的密封胶会被溢胶槽阻挡,使得密封胶不会外溢到端子容纳部外侧,实现对线圈的较好密封。

Description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绝缘骨架、一种定子、一种电机、一种压缩机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以及定子构造成叠片铁芯,在定子槽中围绕每个单独的齿绕制有线圈。通常线圈缠绕在定子铁芯上,定子铁芯和线圈之间,有用于对线圈进行绝缘的绝缘骨架,同相的线圈通过绝缘骨架以及压接端子实现电连接。
其中,在压缩机中,裸露的导线之间需要密封以满足压缩机生产安全需求,但相关技术中很难实现压接端子和线圈裸露的导线之间的密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绝缘骨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定子。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机。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绝缘骨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相对设置,第二支架背离第一支架的一侧设有端子容纳部,端子容纳部包括:容纳槽,用于容纳压接端子,沿第一方向,容纳槽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有槽口;溢胶槽,沿第一方向,溢胶槽位于容纳槽的至少一侧,溢胶槽与槽口连通;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并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绝缘骨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呈相对设置方式分布,第三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并且第三支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连接,使得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三者连接为一体。其中,绝缘骨架还包括端子容纳部,端子容纳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压接端子设置在端子容纳部内,同相的线圈通过压接端子在端子容纳部内进行连接,使得同相的线圈进行串联。其中,端子容纳部设置在第二支架背离第一支架的一侧,进而避免对线圈绕设空间的占用。同时,端子容纳部和线槽沿第一方向分布,便于线圈的绕设以及同相线圈的串联。另外,通过在绝缘骨架上设置端子容纳槽,通过压接端子实现每一项线圈的电连接,避免了在绝缘骨架上方叠加其他实现同相电连接的结构,进而降低了定子整体的尺寸。
其中,第一方向为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
进一步地,端子容纳部包括容纳槽和溢胶槽,容纳槽用于容纳定子的压接端子,其中,容纳槽上设置有槽口,同相线圈的线头部和线尾部由容纳槽一侧的槽口伸入容纳槽,对线圈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证线圈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压接端子实现同相线圈的电连接。
另外,溢胶槽设置在容纳槽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并与槽口相连通,这样,在通过接线端子将同相线圈电连接后,在容纳槽和槽口处通过密封胶对线圈进行密封,提升线圈的安全性能,并且,由于溢胶槽的设置,使得在通过密封胶密封压接端子的过程中,多余的密封胶会被溢胶槽阻挡,使得密封胶不会外溢到端子容纳部外侧,实现对线圈的较好密封。
在具体应用中,容纳槽上设置有两个槽口,两个槽口分别设置在容纳槽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个侧壁上。同样地,溢胶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溢胶槽分别与两个槽口对应设置,使得在两个槽口处进行密封时,在两个槽口处均能通过溢胶槽避免密封胶溢出。
可以理解的是,当对压接端子和导线切除断面进行密封时,采用粘性低的胶密封胶时,密封胶顺着容纳槽的侧壁,很容易流走,难以实现对压接端子和导线切除断面完全的密封。采用粘性高的密封胶时,由于密封胶的流动性不高,而容纳槽的槽口比较狭窄,很难完全覆盖。因此,本申请通过设置溢胶槽,能够避免密封胶溢出,实现压接端子和线圈导线切面的完全密封。并且,对于线圈的线尾部进行密封时,能够实现线尾部的良好密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的取暖设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端子容纳部还包括:溢胶台,沿第一方向,溢胶台设于容纳槽的两侧;凸台,设于溢胶台,至少凸台与溢胶台合围出溢胶槽。
在该技术方案中,端子容纳部还包括溢胶台和凸台,溢胶台设置在容纳槽的两侧,也即在容纳槽第一方向的两侧具有凸出的溢胶台,凸台设置在溢胶台上,使得至少溢胶台与凸台合围出溢胶槽,使得溢胶槽包围于槽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而在向容纳槽以及槽口内浇灌密封胶进行密封时,多余的密封胶能够流进溢胶槽内,避免密封胶溢出端子容纳部。
可以理解的是,压接端子将线圈刺破,使得同相线圈进行连接。
在具体应用中,压接端子为刺破式端子,从而在压接端子压向容纳槽内的线圈的过程中,能够刺破线圈表面的绝缘覆膜,从而实现同相线圈的电连接,以实现快速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凸台包括:第一凸台,沿第一方向,第一凸台设于容纳槽的第一侧,且位于槽口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第二凸台,沿第一方向,第二凸台设于容纳槽的第二侧,第二凸台与第二支架、容纳槽和溢胶台合围出溢胶槽,第二凸台与容纳槽之间设有缺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凸台包括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别设置在容纳槽两侧的溢胶台上,其中,第一凸台设置在容纳槽远离端子容纳部的一侧,且位于槽口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这样,在向容纳槽和槽口内注入密封胶时,多余的密封胶会被第一凸台阻挡,避免了密封胶溢出。第二凸台设置在容纳槽靠近端子容纳部的一侧,并且,第二凸台与第二支架的表面、以及容纳槽的外侧壁面合围出溢胶槽,其中,第二凸台的端部与容纳槽的壁面之间未完全闭合,具有缺口,从而便于线圈的线尾的切断和密封。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凸台的底部设有线槽,线槽与槽口相对设置,使得线圈能够在线槽内进一步固定,提升线圈的牢固性。
另外地,缺口的尺寸较小进而避免密封胶流出。具体地,缺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5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槽口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位于第二通道的顶部,第一通道的侧壁向第一通道的两侧渐扩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槽口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也即槽口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其中,第一通道位于上半部分,第二通道位于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相连通,且第一通道的侧壁渐扩设置,使得槽口处便于过线,同时,槽口的上半部分倾斜设置还能够便于密封胶的灌注,使得密封胶能够沿着倾斜设置的壁面向槽口的槽底部分流动,提升密封胶对线圈切面的密封效果。
在具体应用中,槽口大致呈U形,第一通道的侧壁呈斜面形,的人通道的侧壁呈大致平直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绝缘骨架还包括:凸起部,设于第二支架背离第一支架的一侧,沿第一方向,凸起部和端子容纳槽依次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绝缘骨架还包括凸起部,凸起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位于第二支架背离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的一侧,凸起部和端子容纳部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凸起部的设置能够对线圈的线圈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线圈脱出,具体地,凸起部的设置能够避免线圈的线尾部脱出,提升了线圈的固定性。
在具体应用中,定子包括定子铁芯、绝缘骨架和绝缘盖板,绝缘骨架设置在定子铁芯的两端,绝缘盖板设置在绝缘骨架远离定子铁芯的两端。绝缘盖板起到了绝缘的作用,提升了电机的安全性能。其中,凸起部与绝缘盖板相卡接,使得绝缘骨架和绝缘盖板相连接,提升了绝缘盖板和绝缘骨架连接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绝缘盖板和绝缘骨架均通过绝缘材料制造而成。
具体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线槽,凸起部、线槽和端子容纳部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线槽包括底壁,线槽的底壁向第二支架的底部倾斜设置,形成倾斜设置的倾斜部,其中,倾斜部位于靠近第一支架的一侧,这样,在通过绝缘骨架绕线时,线圈由线槽背离第一支架的一侧伸入线槽,进而沿着倾斜部向第一支架的底部延伸,从而便于线圈的绕设,同时,线槽能够对线圈进行预固定,使得线圈的绕设更加紧凑,提升线圈的固定性,提升定子铁芯的槽满率。
在具体应用中,绝缘骨架应用于定子中,定子包括定子铁芯、线圈和上述绝缘骨架,其中,绝缘骨架设置在定子铁芯的轴线方向的两端,线圈绕设在绝缘骨架和定子铁芯上。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合围出绕线容纳部,用于容纳线圈,定子铁芯经过线槽进线,使得线圈沿着倾斜部向下倾斜,使得线圈绕设的更加紧密。
可以理解的是,线槽包括开口和与开口相对设置的底壁,线槽的底壁的一部分向第二支架的底部方向倾斜设置,以形成倾斜部,并且,倾斜部设置在线槽朝向第一支架的一侧,也即倾斜部设置在第一支架的内侧。也即,线槽的上半部分呈大致U形,开口位于U形的顶部,线槽的下半部分呈斜坡形,以使得过线时线圈更加紧凑,提升线圈绕设的固定性。
具体地,在将绝缘骨架应用到定子中时,第一支架靠近定子铁芯的内侧,第二支架靠近定子铁芯的外侧,第三支架连接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并位于两者之间。
对于分块铁芯,每个分块铁芯上均绕设有一个线圈,每个线圈包括线头部和线尾部,绕设完毕后线尾部由凸起部的底部伸入线槽内,通过线槽对线圈进行限位。
可以理解的是,沿第一方向,线槽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线槽的第一侧和线槽的第二侧为线槽相对设置的两侧,其中,线槽靠近端子容纳部的一侧为线槽的第一侧,线槽靠近凸起部的一侧为线槽的第二侧。
进一步地,线槽的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线圈的线头部和线尾部均设置在槽口内,便于线圈的入槽,线槽的宽度比槽口的宽度大,使得线头部和线尾部进入槽口时与槽口连接的更加紧密,提升了槽口对线圈的固定性。
在具体应用中,线槽的宽度也即沿第一方向线槽的宽度,槽口的宽度也即沿第二方向槽口的宽度。具体地,线槽和槽口均大致呈U形,线槽的宽度和槽口的宽度也即U形的左右两侧侧壁的距离。
通过上述槽口和线槽宽度的设置,一方面使得槽口内能够同时容纳线圈的线头部和线尾部,一方面还能提升线圈的紧密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凸起部的顶壁的至少一部分向第二支架的底部倾斜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凸起部的顶壁的至少一部分向第二支架的底部倾斜设置,一方面降低了凸起部使用的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绝缘骨架与其他结构配合使用时,避免了对其他结构的干涉。
在具体应用中,凸起部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端子容纳部凸出于第二支架的长度,大于凸起部凸出于第二支架的长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端子容纳部和凸出部均向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凸出于第二支架,其中,凸出部凸出于第二支架的长度,短于端子容纳部凸出于第二支架的长度,这样,在绝缘骨架与绝缘盖板连接时,避免了对两者连接产生干涉,保证了两者的连接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一支架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凸出部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端子容纳部的长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方向为定子铁芯的径向方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凸起部靠近第二支架底部的表面,位于线槽的底壁远离第二支架底部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凸起部靠近第二支架的底部的表面,位于线槽的底壁远离第二支架底部的一侧,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凸起部靠近第二支架底部的表面,高于线槽的底壁,也即线槽的底壁低于凸起部的下表面,进而线圈的线尾部由凸起部远离线槽的一侧绕向线槽,能够避免线圈在线槽处出现弯折,进而使得线圈的走线更加紧密。
具体地,凸起部的下表面和线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线圈中的导线的直径。可以理解的是,一根导线绕设在分块铁芯和绝缘骨架上形成线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绝缘骨架还包括:台阶部,设于第二支架上,台阶部位于凸起部远离端子容纳部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绝缘骨架还包括台阶部,台阶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用于承载线圈,具体地,台阶部用于承载线圈的线尾部。提升了线圈绕设的紧密性。
具体地,台阶部设置在凸起部远离线槽的一侧,这样,线圈的线尾部分,由台阶部的上表面绕设至凸起部的下方,进而伸入线槽内,通过线槽将线圈的线尾部分进行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三支架上设有多个辅助槽,任一辅助槽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辅助槽沿第一支架至第二支架方向分布,第一支架、第三支架和第二支架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支架上设置有辅助槽,辅助槽的数量为多个,线圈通过辅助槽进行固定,提高了线圈绕设的紧密性以及稳定性。其中,每个辅助槽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辅助槽沿第二方向阵列分布,线圈通过辅助槽绕设在绝缘骨架上。
具体地,辅助槽设置在第三支架的上表面上,辅助槽沿第三支架的外表面自然延伸的时候,被第三支架的侧表面直接平切。
具体地,第二方向为定子的径向方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倾斜部靠近第二支架底部的边缘,与辅助槽的槽底大致平齐。
在该技术方案中,倾斜部靠近第二支架的底部的边缘,与辅助槽的槽底大致对齐,避免了线圈弯折,保证了线圈缠绕的紧密度。
可以理解的是,倾斜部靠近第二支架的底部的边缘也即倾斜部的下边缘。倾斜部的下边缘与辅助槽的槽底大致平齐,也即倾斜部的下边缘与辅助槽的槽底平齐,或倾斜部的下边缘略高于辅助槽的槽底。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线槽靠近端子容纳部的壁面,和第三支架靠近线槽的壁面大致平齐。
在该技术方案中,线槽靠近端子容纳部的壁面,与第三支架靠近线槽的壁面大致平齐,这样,在线圈由线槽向第三支架卷绕时,能使得线圈缠绕的更加紧密,提升了定子铁芯的槽满率。
可以理解的是,线槽靠近端子容纳部的壁面,与第三支架靠近线槽的壁面大致平齐,也即线槽靠近容纳部的壁面与第三支架靠近线槽的壁面平齐,或线槽靠近容纳部的壁面与第三支架靠近线槽的壁面之间具有微小的间距。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支架朝向第二支架的一侧设有切口,切口靠近第一支架的底部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切口位于第三支架的两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切口,切口位于第一支架的内侧,能够对线圈的绕制进行避让,保证了线圈绕制的紧密性。
具体地,切口位于第一支架的朝向第二支架的一侧,且靠近第一支架的底部设置,并且,进一步地,沿着第一方向,切口设置在第三支架的两侧,进而既能够降低绝缘骨架的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够避免第三支架对线圈过度挤压而影响线圈的缠绕。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支架朝向第二支架的壁面为近似平面,第一支架远离第二支架的壁面为圆弧状,进而将绝缘骨架应用到定子中时,第一支架能够围合成圆形,以适应定子的齿部的形状,进而便于转子的装入和运动。同时,由于切口的设置,使得第一支架的形状能够与定子的齿部朝向定子内部的一端相适配,增加了定子的槽满率,同时也使得整体连接更加紧密。
具体地,切口为平坦但不贯穿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切口靠近第一支架顶部的一侧与辅助槽的顶部平齐。
在该技术方案中,切口靠近第一支架的顶部的一侧,与辅助槽的顶部的一侧相平齐,进而保证了切口对线圈的避让效果,增加了定子的槽满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绝缘骨架还包括:标记,设于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中的至少一者,标记与槽口的宽度、第三支架的辅助槽的宽度相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绝缘骨架还包括标记,标记设置在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中的至少一者上,可以理解的是,绕制不同的定子时,会对应不同的线圈直径,进而对应不同的辅助槽的宽度、不同的槽口宽度,也即,线圈的直径是与槽口的宽度、辅助槽的宽度一一对应的,因此,线圈的直径与槽口的宽度、辅助槽的宽度同步变化,因此,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在绝缘骨架上设置标记,标记与线圈的直径、槽口的宽度和辅助槽的宽度一一对应,这样,用于可根据不同的线圈直径,依据标记来选择不同的绝缘骨架,具体地,不同的绝缘骨架对应不同尺寸的槽口宽度和辅助槽宽度,从而使得多种尺寸规格的绝缘骨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线圈。
具体地,槽口的宽度和辅助槽的轭宽度具有多种尺寸,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具体地,标记可以是数字、字母或具有同等功能的符号。
在具体应用中,标记设置在第二支架的端子容纳部,进一步地标记设置在端子容纳部的顶部,以便于用户辨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定子,包括:压接端子,压接端子设于容纳槽内;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分块铁芯,分块铁芯包括齿部,相邻两个分块铁芯的齿部合围出定子槽;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提出的绝缘骨架,绝缘骨架的数量为多个,任一分块铁芯的两端均设有绝缘骨架,第三支架与齿部相对设置;绕组,绕组绕设在齿部和绝缘骨架上。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定子,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出的绝缘骨架,因此具有绝缘骨架的全部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分块铁芯,分块铁芯包括齿部,相邻的两个分块铁芯的齿部之间合围出定子槽,用于容纳绕组,其中,每一个分块铁芯的两端均设置有绝缘骨架,从而绕组能够绕设在齿部和绝缘骨架上,保证了绝缘性能。同时,该种绕线方式,使得绕组在绝缘骨架上即可实现同相绕组的电连接,不需要叠加其他实现电连接的结构,进而降低了定子的轴向高度,使得定子的端部更加紧凑。其中,压接端子在容纳槽内实现同相绕组的连接。
进一步地,绕组包括多个线圈,一个分块铁芯和分块铁芯两端的绝缘骨架上绕设有一个线圈,线圈包括线头部和线尾部,线槽用于容纳线头部和线尾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绕组包括多个线圈,一个分块铁芯和其两端的绝缘骨架构成一个铁芯组件,其中,每个铁芯组件上均绕设有一个线圈,每个线圈均绕设完以后,再将多个铁芯组件进行合圆,形成定子,进而在提升槽满率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将线圈表面的绝缘层划伤。
其中,线圈包括线头部和线尾部,线槽用于容纳线头部和线尾部,保证线圈绕制的紧密性。
具体地,线头部卡设在定子铁芯轴线方向上一端的线槽内,然后向定子铁芯另一端延伸,并自绝缘骨架远离线槽的一侧开始绕设,进而使得线尾部位于绝缘骨架靠近线槽的一侧,然后将线尾部绕至台阶部,经过台阶部上表面伸至凸起部的下方,进而伸到线槽内,在线槽内进行预先固定。当所有的线圈均绕设完毕后,将多个分块铁芯合圆,形成定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不仅能够提升定子的槽满率,还能够避免对线圈自身的绝缘层造成损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定子还包括:绝缘盖板,设于绝缘骨架的两侧,绝缘盖板上设有避让槽,避让槽与绝缘骨架上的标记对应设置,用于避让标记。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还包括绝缘盖板,绝缘盖板上设置有避让槽,用于避让绝缘骨架上的标记。
进一步地,定子还包括:绝缘盖板,绝缘盖板设置在绝缘骨架背离定子铁芯的一侧,绝缘盖板与绝缘骨架的凸起部卡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绝缘骨架还包括绝缘盖板,绝缘盖板设置在绝缘骨架远离定子铁芯的一侧,通过绝缘骨架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线圈两端的卷圆保护,提升定子的安全性能。其中,绝缘盖板与绝缘骨架的凸起部相连接,实现了对绝缘盖板的固定,使得定子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实现两者的有效锁合。
进一步地,绝缘盖板与绝缘骨架的凸起部相卡接。
在具体应用中,绝缘盖板上设置有卡扣,卡扣与凸起部相卡接。可以理解的是,凸起部的长度短于端子容纳部的长度,因此卡扣与凸起部的卡接得到了保证。
进一步地,任一分块铁芯包括多个冲片,多个冲片沿定子铁芯的轴向层叠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每一个分块铁芯包括多个冲片,多个冲片沿定子铁芯的轴向层叠分布,这样交叠部形成于冲片的周侧边缘,在多个冲片沿铁芯的轴向层叠分布时,相邻冲片之间限定出交叠缝隙,并形成于形成定子槽中,便于绕组缠绕在定子铁芯的齿部上,并位于定子槽内。
具体地,冲片为硅钢片。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分块铁芯通过交叠部转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个分块铁芯通过交叠部转动连接,即连接后的两个分块铁芯可相对转动。
通过使相邻的两个分块铁芯通过交叠部转动连接,可以使一个分块铁芯以交叠部的连接点为圆心,围绕另一个分块铁芯进行转动,此种连接方式简单可靠,便于操作者对定子铁芯的外形及结构进行调整,可根据使用需求对分块铁芯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定子铁芯包括齿部和轭部,定子铁芯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多个分块铁芯合圆形成第一环形,齿部位于轭部的内侧;在第二状态下,多个分块铁芯展开以呈大致直线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铁芯具有第一状态,第一状态为定子铁芯缠绕绕组后的常规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多个分块铁芯合圆成第一环形,齿部位于轭部的内侧。在此种状态下,绕组缠绕于相邻齿部构成的定子槽中,绕组靠近定子铁芯的内侧,相邻的两个定子铁芯通过外侧轭部上设置的交叠部转动连接,共同合围成圆形定子铁芯。
定子铁芯还具有第二状态,由于相邻的两个分块铁芯为转动连接,当定子铁芯中两个相邻的分块铁芯相对运动时,多个分块铁芯可展开以呈大致直线形。展开后的各个分块铁芯的齿部大致呈直线分布,并且由于定子铁芯处于展开状态,相较于第一状态,两个齿部之间的定子槽的空间有所增大,便于操作者缠绕绕组。
通过使定子铁芯处于第二状态,可以使齿部大致呈直线分布,并使定子槽的空间增大,便于操作者缠绕绕组。在完成缠绕绕组的操作后,将定子铁芯合围成第一状态,使各个分块铁芯合围成圆形定子铁芯,以使定子铁芯的结构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在第二状态下,处于两端的两个分块铁芯,在合圆后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可在合圆后将两个分块铁芯进行焊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状态下,定子铁芯呈大致直线形,包括定子铁芯呈直线形,或定子铁芯具有一定的弧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冲片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第一冲片层的第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一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二冲片层,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合围出交叠缝隙;第二冲片层的第二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二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一冲片层,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合围出交叠缝隙;在相邻两个分块铁芯中,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部插设于另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缝隙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冲片包括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多个第一冲片和多个第二冲片沿定子铁芯的轴向交替分布。第一冲片层在第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一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二冲片层,由于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类冲片层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冲片层均凸出于设置于该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中间的第二冲片层,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冲片层之间合围出交叠缝隙。第二冲片层在第二侧设置有交叠部,也即,第二冲片层在不同于第一冲片层的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二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一冲片层,由于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类冲片层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冲片层均凸出于设置于该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中间的第一冲片层,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二冲片层之间也能够合围出交叠缝隙。
可以理解地,当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冲片层沿定子铁芯的周向交替分布时,多个第一冲片层设置在第一侧的交叠部与多个第二冲片层设置在第二侧的交叠部交错设置。进一步地,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与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分别位于分块铁芯的两侧,且交错设置。
相邻的两个分块铁芯相互临近的一侧,分别设有交叠部和交叠缝隙,由于多个第一冲片层设置在第一侧的交叠部与多个第二冲片层设置在第二侧的交叠部交错设置,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与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交错设置,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部插设于另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缝隙内,从而实现相邻两个分块铁芯的连接。
通过使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交替设置,在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的不同侧分别设置交叠部,并且使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在不同侧合围成交叠间隙,可以使两个相邻的分块铁芯通过交叠部和交叠间隙实现连接,具体地,使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部插设于另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间隙内。此种连接方式稳定可靠,操作者可快速对定子铁芯进行拆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使多个分块铁芯采用同一结构即可实现相互连接,减少了分块铁芯的品类,提高了分块铁芯的通用性,降低了产品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冲片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第一冲片层的第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一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二冲片层,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合围出交叠缝隙;第二冲片层的第二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二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一冲片层,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合围出交叠缝隙;在相邻两个分块铁芯中,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部插设于另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缝隙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冲片包括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多个第一冲片和多个第二冲片沿定子铁芯的轴向交替分布。第一冲片层在第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一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二冲片层,由于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类冲片层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冲片层均凸出于设置于该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中间的第二冲片层,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冲片层之间合围出交叠缝隙。第二冲片层在第二侧设置有交叠部,也即,第二冲片层在不同于第一冲片层的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二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一冲片层,由于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类冲片层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冲片层均凸出于设置于该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中间的第一冲片层,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二冲片层之间也能够合围出交叠缝隙。
可以理解地,当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冲片层沿定子铁芯的周向交替分布时,多个第一冲片层设置在第一侧的交叠部与多个第二冲片层设置在第二侧的交叠部交错设置。进一步地,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与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分别位于分块铁芯的两侧,且交错设置。
相邻的两个分块铁芯相互临近的一侧,分别设有交叠部和交叠缝隙,由于多个第一冲片层设置在第一侧的交叠部与多个第二冲片层设置在第二侧的交叠部交错设置,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与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交错设置,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部插设于另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缝隙内,从而实现相邻两个分块铁芯的连接。
通过使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交替设置,在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的不同侧分别设置交叠部,并且使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在不同侧合围成交叠间隙,可以使两个相邻的分块铁芯通过交叠部和交叠间隙实现连接,具体地,使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部插设于另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间隙内。此种连接方式稳定可靠,操作者可快速对定子铁芯进行拆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使多个分块铁芯采用同一结构即可实现相互连接,减少了分块铁芯的品类,提高了分块铁芯的通用性,降低了产品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支架的底部设有连接凸起,定子铁芯上设有凹槽,连接凸起与凹槽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支架上具有连接凸起,用于和定子铁芯配合,将绝缘骨架固定在定子铁芯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电机,包括:如第二方面提出的定子;转子,与定子配合并发生转动。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的电机,因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出的定子,因此具有定子的全部有益效果。
此外,电机还包括转子,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内部,并可与定子配合以发生转动,进而输出力矩。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如第三方面提出的电机。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的压缩机,因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提出的电机,因此具有电机的全部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第四方面提出的压缩机。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的车辆,因包括上述第四方面提出的压缩机,因此具有压缩机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绝缘骨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绝缘骨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绝缘骨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绝缘骨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绝缘骨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绝缘骨架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绝缘骨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绝缘骨架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绝缘骨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图10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绝缘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第一支架,10切口,2第二支架,20线槽,22倾斜部,24端子容纳部,240容纳槽,2400槽口,2402第一通道,2404第二通道,242溢胶槽,244溢胶台,246凸台,2460第一凸台,2462第二凸台,26凸起部,27连接凸起,28台阶部,29标记,3第三支架,30辅助槽,4定子铁芯,5绕组,6绝缘盖板,60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绝缘骨架,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
具体地,第二支架2与第一支架1相对设置,第二支架2背离第一支架1的一侧设有端子容纳部24,端子容纳部24包括容纳槽240和溢胶槽242。其中,容纳槽240用于容纳压接端子,沿第一方向,容纳槽240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有槽口2400;沿第一方向,溢胶槽242位于容纳槽240的至少一侧,溢胶槽242与槽口2400连通;第三支架3位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并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绝缘骨架,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第二支架2和第一支架1呈相对设置方式分布,第三支架3设置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并且第三支架3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连接,第三支架3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2连接,使得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三者连接为一体。其中,绝缘骨架还包括端子容纳部24,端子容纳部24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压接端子设置在端子容纳部24内,同相的线圈通过压接端子在端子容纳部24内进行连接,使得同相的线圈进行串联。其中,端子容纳部24设置在第二支架2背离第一支架1的一侧,进而避免对线圈绕设空间的占用。同时,端子容纳部24和线槽20沿第一方向分布,便于线圈的绕设以及同相线圈的串联。另外,通过在绝缘骨架上设置端子容纳槽240,避免了在绝缘骨架上方叠加其他实现同相电连接的结构,进而降低了定子整体的尺寸。
其中,第一方向为定子铁芯4的周向方向。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端子容纳部24包括容纳槽240和溢胶槽242,容纳槽240用于容纳定子的压接端子,其中,容纳槽240上设置有槽口2400,同相线圈的线头部和线尾部由容纳槽240一侧的槽口2400伸入容纳槽240,对线圈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证线圈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压接端子实现同相线圈的电连接。
另外,溢胶槽242设置在容纳槽240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并与槽口2400相连通,这样,在通过接线端子将同相线圈电连接后,在容纳槽240和槽口2400处通过密封胶对线圈进行密封,提升线圈的安全性能,并且,由于溢胶槽242的设置,使得在通过密封胶密封压接端子的过程中,多余的密封胶会被溢胶槽242阻挡,使得密封胶不会外溢到端子容纳部24外侧,实现对线圈的较好密封。
在具体应用中,容纳槽240上设置有两个槽口2400,两个槽口2400分别设置在容纳槽24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个侧壁上。同样地,溢胶槽2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溢胶槽242分别与两个槽口2400对应设置,使得在两个槽口2400处进行密封时,在两个槽口2400处均能通过溢胶槽242避免密封胶溢出。
可以理解的是,当对压接端子和导线切除断面进行密封时,采用粘性低的胶密封胶时,密封胶顺着容纳槽240的侧壁,很容易流走,难以实现对压接端子和导线切除断面完全的密封。采用粘性高的密封胶时,由于密封胶的流动性不高,而容纳槽240的槽口2400比较狭窄,很难完全覆盖。因此,本申请通过设置溢胶槽242,能够避免密封胶溢出,实现压接端子和线圈导线切面的完全密封。并且,对于线圈的线尾部进行密封时,能够实现线尾部的良好密封。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端子容纳部24还包括:溢胶台244,沿第一方向,溢胶台244设于容纳槽240的两侧;凸台246,设于溢胶台244,至少凸台246与溢胶台244合围出溢胶槽242。
在该实施例中,端子容纳部24还包括溢胶台244和凸台246,溢胶台244设置在容纳槽240的两侧,也即在容纳槽240第一方向的两侧具有凸出的溢胶台244,凸台246设置在溢胶台244上,使得至少溢胶台244与凸台246合围出溢胶槽242,使得溢胶槽242包围于槽口2400的至少一部分,进而在向容纳槽240以及槽口2400内浇灌密封胶进行密封时,多余的密封胶能够流进溢胶槽242内,避免密封胶溢出端子容纳部24。
可以理解的是,压接端子将线圈刺破,使得同相线圈进行连接。
在具体应用中,压接端子为刺破式端子,从而在压接端子压向容纳槽240内的线圈的过程中,能够刺破线圈表面的绝缘覆膜,从而实现同相线圈的电连接,以实现快速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凸台246包括:第一凸台2460,沿第一方向,第一凸台2460设于容纳槽240的第一侧,且位于槽口2400远离第一支架1的一侧;第二凸台2462,沿第一方向,第二凸台2462设于容纳槽240的第二侧,第二凸台2462与第二支架2、容纳槽240和溢胶台244合围出溢胶槽242,第二凸台2462与容纳槽240之间设有缺口。
在该实施例中,凸台246包括第一凸台2460和第二凸台2462,第一凸台2460和第二凸台2462分别设置在容纳槽240两侧的溢胶台244上,其中,第一凸台2460设置在容纳槽240远离端子容纳部24的一侧,且位于槽口2400远离第一支架1的一侧,这样,在向容纳槽240和槽口2400内注入密封胶时,多余的密封胶会被第一凸台2460阻挡,避免了密封胶溢出。第二凸台2462设置在容纳槽240靠近端子容纳部24的一侧,并且,第二凸台2462与第二支架2的表面、以及容纳槽240的外侧壁面合围出溢胶槽242,其中,第二凸台2462的端部与容纳槽240的壁面之间未完全闭合,具有缺口,从而便于线圈的线尾的切断和密封。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凸台2460的底部设有线槽20,线槽20与槽口2400相对设置,使得线圈能够在线槽20内进一步固定,提升线圈的牢固性。
另外地,缺口的尺寸较小进而避免密封胶流出。具体地,缺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5mm。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槽口2400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2402和第二通道2404,第一通道2402位于第二通道2404的顶部,第一通道2402的侧壁向第一通道2402的两侧渐扩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槽口2400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2402和第二通道2404,也即槽口2400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其中,第一通道2402位于上半部分,第二通道2404位于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相连通,且第一通道2402的侧壁渐扩设置,使得槽口2400处便于过线,同时,槽口2400的上半部分倾斜设置还能够便于密封胶的灌注,使得密封胶能够沿着倾斜设置的壁面向槽口2400的槽底部分流动,提升密封胶对线圈切面的密封效果。
在具体应用中,槽口2400大致呈U形,第一通道2402的侧壁呈斜面形,的人通道的侧壁呈大致平直的。
实施例五: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绝缘骨架还包括:凸起部26,设于第二支架2背离第一支架1的一侧,沿第一方向,凸起部26和端子容纳槽240依次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绝缘骨架还包括凸起部26,凸起部26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位于第二支架2背离第一支架1和第三支架3的一侧,凸起部26和端子容纳部24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凸起部26的设置能够对线圈的线圈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线圈脱出,具体地,凸起部26的设置能够避免线圈的线尾部脱出,提升了线圈的固定性。
在具体应用中,定子包括定子铁芯4、绝缘骨架和绝缘盖板6,绝缘骨架设置在定子铁芯4的两端,绝缘盖板6设置在绝缘骨架远离定子铁芯4的两端。绝缘盖板6起到了绝缘的作用,提升了电机的安全性能。其中,凸起部26与绝缘盖板6相卡接,使得绝缘骨架和绝缘盖板6相连接,提升了绝缘盖板6和绝缘骨架连接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绝缘盖板6和绝缘骨架均通过绝缘材料制造而成。
具体地,第二支架2上设置有线槽20,凸起部26、线槽20和端子容纳部24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线槽20包括底壁,线槽20的底壁向第二支架2的底部倾斜设置,形成倾斜设置的倾斜部22,其中,倾斜部22位于靠近第一支架1的一侧,这样,在通过绝缘骨架绕线时,线圈由线槽20背离第一支架1的一侧伸入线槽20,进而沿着倾斜部22向第一支架1的底部延伸,从而便于线圈的绕设,同时,线槽20能够对线圈进行预固定,使得线圈的绕设更加紧凑,提升线圈的固定性,提升定子铁芯4的槽满率。
在具体应用中,绝缘骨架应用于定子中,定子包括定子铁芯4、线圈和上述绝缘骨架,其中,绝缘骨架设置在定子铁芯4的轴线方向的两端,线圈绕设在绝缘骨架和定子铁芯4上。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合围出绕线容纳部,用于容纳线圈,定子铁芯4经过线槽20进线,使得线圈沿着倾斜部22向下倾斜,使得线圈绕设的更加紧密。
可以理解的是,线槽20包括开口和与开口相对设置的底壁,线槽20的底壁的一部分向第二支架2的底部方向倾斜设置,以形成倾斜部22,并且,倾斜部22设置在线槽20朝向第一支架1的一侧,也即倾斜部22设置在第一支架1的内侧。也即,线槽20的上半部分呈大致U形,开口位于U形的顶部,线槽20的下半部分呈斜坡形,以使得过线时线圈更加紧凑,提升线圈绕设的固定性。
具体地,在将绝缘骨架应用到定子中时,第一支架1靠近定子铁芯4的内侧,第二支架2靠近定子铁芯4的外侧,第三支架3连接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并位于两者之间。
对于分块铁芯,每个分块铁芯上均绕设有一个线圈,每个线圈包括线头部和线尾部,绕设完毕后线尾部由凸起部26的底部伸入线槽20内,通过线槽20对线圈进行限位。
可以理解的是,沿第一方向,线槽20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线槽20的第一侧和线槽20的第二侧为线槽20相对设置的两侧,其中,线槽20靠近端子容纳部24的一侧为线槽20的第一侧,线槽20靠近凸起部26的一侧为线槽20的第二侧。
进一步地,线槽20的宽度大于槽口2400的宽度。
在该实施例中,线圈的线头部和线尾部均设置在槽口2400内,便于线圈的入槽,线槽20的宽度比槽口2400的宽度大,使得线头部和线尾部进入槽口2400时与槽口2400连接的更加紧密,提升了槽口2400对线圈的固定性。
在具体应用中,线槽20的宽度也即沿第一方向线槽20的宽度,槽口2400的宽度也即沿第二方向槽口2400的宽度。具体地,线槽20和槽口2400均大致呈U形,线槽20的宽度和槽口2400的宽度也即U形的左右两侧侧壁的距离。
通过上述槽口2400和线槽20宽度的设置,一方面使得槽口2400内能够同时容纳线圈的线头部和线尾部,一方面还能提升线圈的紧密性。
实施例六:
如图4至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凸起部26的顶壁的至少一部分向第二支架2的底部倾斜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凸起部26的顶壁的至少一部分向第二支架2的底部倾斜设置,一方面降低了凸起部26使用的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绝缘骨架与其他结构配合使用时,避免了对其他结构的干涉。
在具体应用中,凸起部26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
实施例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端子容纳部24凸出于第二支架2的长度,大于凸起部26凸出于第二支架2的长度。
在该实施例中,端子容纳部24和凸出部均向远离第一支架1的一侧凸出于第二支架2,其中,凸出部凸出于第二支架2的长度,短于端子容纳部24凸出于第二支架2的长度,这样,在绝缘骨架与绝缘盖板6连接时,避免了对两者连接产生干涉,保证了两者的连接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和第一支架1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凸出部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端子容纳部24的长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方向为定子铁芯4的径向方向。
实施例八: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凸起部26靠近第二支架2底部的表面,位于线槽20的底壁远离第二支架2底部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凸起部26靠近第二支架2的底部的表面,位于线槽20的底壁远离第二支架2底部的一侧,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凸起部26靠近第二支架2底部的表面,高于线槽20的底壁,也即线槽20的底壁低于凸起部26的下表面,进而线圈的线尾部由凸起部26远离线槽20的一侧绕向线槽20,能够避免线圈在线槽20处出现弯折,进而使得线圈的走线更加紧密。
具体地,凸起部26的下表面和线槽20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线圈中的导线的直径。可以理解的是,一根导线绕设在分块铁芯和绝缘骨架上形成线圈。
实施例九:
如图5和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绝缘骨架还包括:台阶部28,设于第二支架2上,台阶部28位于凸起部26远离端子容纳部24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绝缘骨架还包括台阶部28,台阶部28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用于承载线圈,具体地,台阶部28用于承载线圈的线尾部。提升了线圈绕设的紧密性。
具体地,台阶部28设置在凸起部26远离线槽20的一侧,这样,线圈的线尾部分,由台阶部28的上表面绕设至凸起部26的下方,进而伸入线槽20内,通过线槽20将线圈的线尾部分进行固定。
实施例十: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三支架3上设有多个辅助槽30,任一辅助槽30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辅助槽30沿第一支架1至第二支架2方向分布,第一支架1、第三支架3和第二支架2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支架3上设置有辅助槽30,辅助槽30的数量为多个,线圈通过辅助槽30进行固定,提高了线圈绕设的紧密性以及稳定性。其中,每个辅助槽30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辅助槽30沿第二方向阵列分布,线圈通过辅助槽30绕设在绝缘骨架上。
具体地,辅助槽30设置在第三支架3的上表面上,辅助槽30沿第三支架3的外表面自然延伸的时候,被第三支架3的侧表面直接平切。
具体地,第二方向为定子的径向方向。
实施例十一: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倾斜部22靠近第二支架2底部的边缘,与辅助槽30的槽底大致平齐。
在该实施例中,倾斜部22靠近第二支架2的底部的边缘,与辅助槽30的槽底大致对齐,避免了线圈弯折,保证了线圈缠绕的紧密度。
可以理解的是,倾斜部22靠近第二支架2的底部的边缘也即倾斜部22的下边缘。倾斜部22的下边缘与辅助槽30的槽底大致平齐,也即倾斜部22的下边缘与辅助槽30的槽底平齐,或倾斜部22的下边缘略高于辅助槽30的槽底。
实施例十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线槽20靠近端子容纳部24的壁面,和第三支架3靠近线槽20的壁面大致平齐。
在该实施例中,线槽20靠近端子容纳部24的壁面,与第三支架3靠近线槽20的壁面大致平齐,这样,在线圈由线槽20向第三支架3卷绕时,能使得线圈缠绕的更加紧密,提升了定子铁芯4的槽满率。
可以理解的是,线槽20靠近端子容纳部24的壁面,与第三支架3靠近线槽20的壁面大致平齐,也即线槽20靠近容纳部的壁面与第三支架3靠近线槽20的壁面平齐,或线槽20靠近容纳部的壁面与第三支架3靠近线槽20的壁面之间具有微小的间距。
实施例十三: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支架1朝向第二支架2的一侧设有切口10,切口10靠近第一支架1的底部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切口10位于第三支架3的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上设置有切口10,切口10位于第一支架1的内侧,能够对线圈的绕制进行避让,保证了线圈绕制的紧密性。
具体地,切口10位于第一支架1的朝向第二支架2的一侧,且靠近第一支架1的底部设置,并且,进一步地,沿着第一方向,切口10设置在第三支架3的两侧,进而既能够降低绝缘骨架的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够避免第三支架3对线圈过度挤压而影响线圈的缠绕。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支架1朝向第二支架2的壁面为近似平面,第一支架1远离第二支架2的壁面为圆弧状,进而将绝缘骨架应用到定子中时,第一支架1能够围合成圆形,以适应定子的齿部的形状,进而便于转子的装入和运动。同时,由于切口10的设置,使得第一支架1的形状能够与定子的齿部朝向定子内部的一端相适配,增加了定子的槽满率,同时也使得整体连接更加紧密。
具体地,切口10为平坦但不贯穿的结构。
进一步地,切口10靠近第一支架1顶部的一侧与辅助槽30的顶部平齐。
在该实施例中,切口10靠近第一支架1的顶部的一侧,与辅助槽30的顶部的一侧相平齐,进而保证了切口10对线圈的避让效果,增加了定子的槽满率。
实施例十四: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绝缘骨架还包括:标记29,设于第二支架2和第一支架1中的至少一者,标记29与槽口2400的宽度、第三支架3的辅助槽30的宽度相对应。
在该实施例中,绝缘骨架还包括标记29,标记29设置在第二支架2和第一支架1中的至少一者上,可以理解的是,绕制不同的定子时,会对应不同的线圈直径,进而对应不同的辅助槽30的宽度、不同的槽口2400宽度,也即,线圈的直径是与槽口2400的宽度、辅助槽30的宽度一一对应的,因此,线圈的直径与槽口2400的宽度、辅助槽30的宽度同步变化,因此,本申请提出的实施例在绝缘骨架上设置标记29,标记29与线圈的直径、槽口2400的宽度和辅助槽30的宽度一一对应,这样,用于可根据不同的线圈直径,依据标记29来选择不同的绝缘骨架,具体地,不同的绝缘骨架对应不同尺寸的槽口2400宽度和辅助槽30宽度,从而使得多种尺寸规格的绝缘骨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线圈。
具体地,槽口2400的宽度和辅助槽30的轭宽度具有多种尺寸,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具体地,标记29可以是数字、字母或具有同等功能的符号。
在具体应用中,标记29设置在第二支架2的端子容纳部24,进一步地标记29设置在端子容纳部24的顶部,以便于用户辨识。
实施例十五:
如图10和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定子,包括:压接端子,压接端子设于容纳槽240内;定子铁芯4,定子铁芯4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分块铁芯,分块铁芯包括齿部,相邻两个分块铁芯的齿部合围出定子槽;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提出的绝缘骨架,绝缘骨架的数量为多个,任一分块铁芯的两端均设有绝缘骨架,第三支架3与齿部相对设置;绕组5,绕组5绕设在齿部和绝缘骨架上。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定子,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的绝缘骨架,因此具有绝缘骨架的全部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4,定子铁芯4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分块铁芯,分块铁芯包括齿部,相邻的两个分块铁芯的齿部之间合围出定子槽,用于容纳绕组5,其中,每一个分块铁芯的两端均设置有绝缘骨架,从而绕组5能够绕设在齿部和绝缘骨架上,保证了绝缘性能。同时,该种绕线方式,使得绕组5在绝缘骨架上即可实现同相绕组5的电连接,不需要叠加其他实现电连接的结构,进而降低了定子的轴向高度,使得定子的端部更加紧凑。其中,压接端子在容纳槽240内实现同相绕组5的连接。
进一步地,绕组5包括多个线圈,一个分块铁芯和分块铁芯两端的绝缘骨架上绕设有一个线圈,线圈包括线头部和线尾部,线槽20用于容纳线头部和线尾部。
在该实施例中,绕组5包括多个线圈,一个分块铁芯和其两端的绝缘骨架构成一个铁芯组件,其中,每个铁芯组件上均绕设有一个线圈,每个线圈均绕设完以后,再将多个铁芯组件进行合圆,形成定子,进而在提升槽满率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将线圈表面的绝缘层划伤。
其中,线圈包括线头部和线尾部,线槽20用于容纳线头部和线尾部,保证线圈绕制的紧密性。
具体地,线头部卡设在定子铁芯4轴线方向上一端的线槽20内,然后向定子铁芯4另一端延伸,并自绝缘骨架远离线槽20的一侧开始绕设,进而使得线尾部位于绝缘骨架靠近线槽20的一侧,然后将线尾部绕至台阶部28,经过台阶部28上表面伸至凸起部26的下方,进而伸到线槽20内,在线槽20内进行预先固定。当所有的线圈均绕设完毕后,将多个分块铁芯合圆,形成定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出的实施例,不仅能够提升定子的槽满率,还能够避免对线圈自身的绝缘层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定子还包括:绝缘盖板6,设于绝缘骨架的两侧,绝缘盖板6上设有避让槽,避让槽与绝缘骨架上的标记29对应设置,用于避让标记29。
在该实施例中,定子还包括绝缘盖板6,绝缘盖板6上设置有避让槽,用于避让绝缘骨架上的标记29。
进一步地,定子还包括:绝缘盖板6,绝缘盖板6设置在绝缘骨架背离定子铁芯4的一侧,绝缘盖板6与绝缘骨架的凸起部26卡接。
在该实施例中,绝缘骨架还包括绝缘盖板6,绝缘盖板6设置在绝缘骨架远离定子铁芯4的一侧,通过绝缘骨架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线圈两端的卷圆保护,提升定子的安全性能。其中,绝缘盖板6与绝缘骨架的凸起部26相连接,实现了对绝缘盖板6的固定,使得定子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实现两者的有效锁合。
进一步地,绝缘盖板6与绝缘骨架的凸起部26相卡接。
如图12所示,在具体应用中,绝缘盖板6上设置有卡扣60,卡扣60与凸起部26相卡接。可以理解的是,凸起部26的长度短于端子容纳部24的长度,因此卡扣60与凸起部26的卡接得到了保证。
进一步地,任一分块铁芯包括多个冲片,多个冲片沿定子铁芯4的轴向层叠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每一个分块铁芯包括多个冲片,多个冲片沿定子铁芯4的轴向层叠分布,这样交叠部形成于冲片的周侧边缘,在多个冲片沿铁芯的轴向层叠分布时,相邻冲片之间限定出交叠缝隙,并形成于形成定子槽中,便于绕组5缠绕在定子铁芯4的齿部上,并位于定子槽内。
具体地,冲片为硅钢片。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分块铁芯通过交叠部转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分块铁芯通过交叠部转动连接,即连接后的两个分块铁芯可相对转动。
通过使相邻的两个分块铁芯通过交叠部转动连接,可以使一个分块铁芯以交叠部的连接点为圆心,围绕另一个分块铁芯进行转动,此种连接方式简单可靠,便于操作者对定子铁芯4的外形及结构进行调整,可根据使用需求对分块铁芯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定子铁芯4包括齿部和轭部,定子铁芯4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多个分块铁芯合圆形成第一环形,齿部位于轭部的内侧;在第二状态下,多个分块铁芯展开以呈大致直线形。
在该实施例中,定子铁芯4具有第一状态,第一状态为定子铁芯4缠绕绕组5后的常规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多个分块铁芯合圆成第一环形,齿部位于轭部的内侧。在此种状态下,绕组5缠绕于相邻齿部构成的定子槽中,绕组5靠近定子铁芯4的内侧,相邻的两个定子铁芯4通过外侧轭部上设置的交叠部转动连接,共同合围成圆形定子铁芯4。
定子铁芯4还具有第二状态,由于相邻的两个分块铁芯为转动连接,当定子铁芯4中两个相邻的分块铁芯相对运动时,多个分块铁芯可展开以呈大致直线形。展开后的各个分块铁芯的齿部大致呈直线分布,并且由于定子铁芯4处于展开状态,相较于第一状态,两个齿部之间的定子槽的空间有所增大,便于操作者缠绕绕组5。
通过使定子铁芯4处于第二状态,可以使齿部大致呈直线分布,并使定子槽的空间增大,便于操作者缠绕绕组5。在完成缠绕绕组5的操作后,将定子铁芯4合围成第一状态,使各个分块铁芯合围成圆形定子铁芯4,以使定子铁芯4的结构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在第二状态下,处于两端的两个分块铁芯,在合圆后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可在合圆后将两个分块铁芯进行焊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状态下,定子铁芯4呈大致直线形,包括定子铁芯4呈直线形,或定子铁芯4具有一定的弧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多个冲片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第一冲片层的第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一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二冲片层,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合围出交叠缝隙;第二冲片层的第二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二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一冲片层,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合围出交叠缝隙;在相邻两个分块铁芯中,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部插设于另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缝隙内。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冲片包括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多个第一冲片和多个第二冲片沿定子铁芯4的轴向交替分布。第一冲片层在第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一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二冲片层,由于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类冲片层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冲片层均凸出于设置于该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中间的第二冲片层,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冲片层之间合围出交叠缝隙。第二冲片层在第二侧设置有交叠部,也即,第二冲片层在不同于第一冲片层的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二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一冲片层,由于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类冲片层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冲片层均凸出于设置于该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中间的第一冲片层,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二冲片层之间也能够合围出交叠缝隙。
可以理解地,当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冲片层沿定子铁芯4的周向交替分布时,多个第一冲片层设置在第一侧的交叠部与多个第二冲片层设置在第二侧的交叠部交错设置。进一步地,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与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分别位于分块铁芯的两侧,且交错设置。
相邻的两个分块铁芯相互临近的一侧,分别设有交叠部和交叠缝隙,由于多个第一冲片层设置在第一侧的交叠部与多个第二冲片层设置在第二侧的交叠部交错设置,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与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交错设置,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部插设于另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缝隙内,从而实现相邻两个分块铁芯的连接。
通过使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交替设置,在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的不同侧分别设置交叠部,并且使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在不同侧合围成交叠间隙,可以使两个相邻的分块铁芯通过交叠部和交叠间隙实现连接,具体地,使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部插设于另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间隙内。此种连接方式稳定可靠,操作者可快速对定子铁芯4进行拆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使多个分块铁芯采用同一结构即可实现相互连接,减少了分块铁芯的品类,提高了分块铁芯的通用性,降低了产品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多个冲片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第一冲片层的第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一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二冲片层,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合围出交叠缝隙;第二冲片层的第二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二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一冲片层,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合围出交叠缝隙;在相邻两个分块铁芯中,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部插设于另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缝隙内。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冲片包括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多个第一冲片和多个第二冲片沿定子铁芯4的轴向交替分布。第一冲片层在第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一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二冲片层,由于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类冲片层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冲片层均凸出于设置于该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中间的第二冲片层,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冲片层之间合围出交叠缝隙。第二冲片层在第二侧设置有交叠部,也即,第二冲片层在不同于第一冲片层的一侧设置有交叠部。第二冲片层上的交叠部凸出于第一冲片层,由于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类冲片层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冲片层均凸出于设置于该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中间的第一冲片层,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二冲片层之间也能够合围出交叠缝隙。
可以理解地,当多个第一冲片层和多个第二冲片层沿定子铁芯4的周向交替分布时,多个第一冲片层设置在第一侧的交叠部与多个第二冲片层设置在第二侧的交叠部交错设置。进一步地,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与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分别位于分块铁芯的两侧,且交错设置。
相邻的两个分块铁芯相互临近的一侧,分别设有交叠部和交叠缝隙,由于多个第一冲片层设置在第一侧的交叠部与多个第二冲片层设置在第二侧的交叠部交错设置,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与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冲片层之间的交叠缝隙交错设置,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部插设于另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缝隙内,从而实现相邻两个分块铁芯的连接。
通过使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交替设置,在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的不同侧分别设置交叠部,并且使第一冲片层和第二冲片层在不同侧合围成交叠间隙,可以使两个相邻的分块铁芯通过交叠部和交叠间隙实现连接,具体地,使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部插设于另一个分块铁芯的交叠间隙内。此种连接方式稳定可靠,操作者可快速对定子铁芯4进行拆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使多个分块铁芯采用同一结构即可实现相互连接,减少了分块铁芯的品类,提高了分块铁芯的通用性,降低了产品成本。
实施例十六: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二支架2的底部设有连接凸起27,定子铁芯4上设有凹槽,连接凸起27与凹槽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上具有连接凸起27,用于和定子铁芯4配合,将绝缘骨架固定在定子铁芯4上。
实施例十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电机,包括:如第二方面提出的定子;转子,与定子配合并发生转动。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的电机,因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出的定子,因此具有定子的全部有益效果。
此外,电机还包括转子,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内部,并可与定子配合以发生转动,进而输出力矩。
实施例十八: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如第三方面提出的电机。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的压缩机,因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提出的电机,因此具有电机的全部有益效果。
实施例十九: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第四方面提出的压缩机。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的车辆,因包括上述第四方面提出的压缩机,因此具有压缩机的全部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申请提出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绝缘骨架,用于定子,定子包括绕组5,绕组5绕设在绝缘骨架上。
其中,绝缘骨架的主体大致呈U形的形状布置,绝缘骨架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第二支架2、第一支架1和第三支架3具有共同的基准面,其中沿基准面一侧的高度,第二支架2大于第一支架1,第一支架1大于第三支架3,共同形成了绕线容纳部。
第一支架1,在靠近绕线容纳部一侧的面,近似为平面,另一侧的面,为圆弧状。
第二支架2主要沿大体垂直于基准面的方向向两侧延伸,第二支架2上具有连接凸起27,用于和定子铁芯4配合,将绝缘骨架固定在定子铁芯4上。从垂直于基准面的方向看去,依次分布有凸起部26,线槽20,端子容纳部24。
第三支架3,由基准面向绕线容纳部一侧延伸,在靠近绕线容纳部一侧的面上,有用于辅助绕线时绕圈排列的辅助槽30,辅助槽30以阵列的方式在基准面的方向上展开。
凸起部26有沿着基准面方向延伸的凸起,凸起在垂直于基准面方向为倾斜的,且凸起部26最外侧的形状边缘比端子容纳部24最外侧的形状边缘矮。
线槽20部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为中空部分,下半部具有斜坡形状的特征,上半部和下半部中间以台阶面进行划分。斜坡上边缘从台阶面开始,延伸到下边缘。下边缘与第三支架3的辅助槽30的表面呈大约对齐的方式。
端子容纳部24的两侧,有布置有用于容纳导线的槽口2400,槽口2400上半部为斜坡状的开口,下半部分为近似为U形的形状;端子容纳部24的中部,有大概中空呈矩形区域的容纳槽240,用来容纳压接端子。在槽口2400两侧有溢胶槽242,溢胶槽242为局部凸起或者半凸起形成的凹坑或者近似于凹坑的形状。
进一步地,线槽20的台阶面低于外侧凸起部26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线槽20的宽度,大于外侧端子容纳部24的槽口2400的宽度。
进一步地,线槽20靠近端子容纳部24的一侧,与第三支架3靠近凸起部26的一侧大致对齐。
进一步地,在端子容纳部24的平行于基准面的方向上,具有标记29,标记29可以为数字,字母或具有同等功能的符号。标记29的方式为,当绕线的线径发生变化时,端子容纳部24的槽口2400宽度,与辅助槽30的宽度,同步进行变化。
进一步地,在凸起部26的远离线槽20的一侧设置有台阶部28,且台阶部28的宽度小于线槽20的宽度。
进一步地,多个辅助槽30的宽度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支架3的主体的宽度。辅助槽30沿着第三支架3的外表面自然延伸的时候,被第三支架3的侧表面直接平切,两者延伸交汇的最高点被称为辅助槽30侧面高度。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1上设置有平坦但不贯穿的切口10。
进一步地,切口10的高度与辅助槽30侧面高度一致。
进一步地,线槽20的数量有且只有一个。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只需要一个线槽20,进而线槽20内同时容纳线头部和线尾部,使得线圈绕设的更紧凑。
进一步地,绝缘骨架的材料为耐温120℃以上的绝缘材料。具体地,绝缘骨架的材料为长期耐温120℃以上的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绝缘骨架应用于定子中,定子应用于电机中,压缩机包括电机。
具体地,车辆包括车体和压缩机,压缩机设置在车体内。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
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架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设有端子容纳部,所述端子容纳部包括:
容纳槽,用于容纳压接端子,沿第一方向,所述容纳槽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有槽口;
溢胶槽,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溢胶槽位于所述容纳槽的至少一侧,所述溢胶槽与所述槽口连通;
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容纳部还包括:
溢胶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溢胶台设于所述容纳槽的两侧;
凸台,设于所述溢胶台,至少所述凸台与所述溢胶台合围出所述溢胶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包括:
第一凸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凸台设于所述容纳槽的第一侧,且位于所述槽口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
第二凸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凸台设于所述容纳槽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溢胶台合围出所述溢胶槽,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容纳槽之间设有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口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顶部,所述第一通道的侧壁向所述第一通道的两侧渐扩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二支架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凸起部和所述端子容纳槽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的顶壁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端子容纳部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长度,大于所述凸起部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台阶部,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台阶部位于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端子容纳部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多个辅助槽,任一所述辅助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辅助槽沿第二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设有切口,所述切口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设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切口位于所述第三支架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靠近所述第一支架顶部的一侧与所述辅助槽的顶部平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记,设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支架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标记与所述槽口的宽度、所述第三支架的辅助槽的宽度相对应。
12.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接端子,所述压接端子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分块铁芯,所述分块铁芯包括齿部,相邻两个所述分块铁芯的所述齿部合围出定子槽;和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骨架,所述绝缘骨架的数量为多个,任一所述分块铁芯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绝缘骨架,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齿部相对设置;
绕组,所述绕组绕设在所述齿部和所述绝缘骨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绝缘盖板,设于所述绝缘骨架的两侧,所述绝缘盖板上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绝缘骨架上的标记对应设置,用于避让所述标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设有连接凸起,所述定子铁芯上设有凹槽,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凹槽相连接。
15.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
转子,与所述定子配合并发生转动。
16.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机。
1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压缩机。
CN202110534784.6A 2021-05-17 2021-05-17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Pending CN1133005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4784.6A CN113300519A (zh) 2021-05-17 2021-05-17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PCT/CN2022/090521 WO2022242454A1 (zh) 2021-05-17 2022-04-29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JP2023542782A JP2024502651A (ja) 2021-05-17 2022-04-29 絶縁フレームワーク、ステータ、モータ、圧縮機及び車両
EP22803778.4A EP4293879A1 (en) 2021-05-17 2022-04-29 Insulating framework, stator, motor, compressor, and vehicle
US18/372,289 US20240014697A1 (en) 2021-05-17 2023-09-25 Insulating framework, stator, motor, compressor, and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4784.6A CN113300519A (zh) 2021-05-17 2021-05-17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0519A true CN113300519A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22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34784.6A Pending CN113300519A (zh) 2021-05-17 2021-05-17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051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4265A (zh) * 2022-07-05 2022-08-02 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石油井下耐高温微型电机结构
WO2022242454A1 (zh) * 2021-05-17 2022-11-24 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2454A1 (zh) * 2021-05-17 2022-11-24 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CN114844265A (zh) * 2022-07-05 2022-08-02 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石油井下耐高温微型电机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00520A (zh)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CN216121982U (zh)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CN113300519A (zh)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US7126246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with stator having an annular array of poles
US9685846B2 (en) Stator or rotor of an electrical machine having basic and special bar conductors with multiple pitches
US7646131B2 (e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with flat-wire windings
WO2019062929A1 (zh)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线圈绕线方法
US20070089284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f an armature winding for electro-mechanical machines
US9379585B2 (en) Winding construction for high efficiency machine
EP2436102A2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tänderwicklung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insbesondere zur herstellung eines wechselstromgenerators
CN113726040A (zh) 电机定子、电机以及车辆
CN104620475B (zh) 旋转电机的电枢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149049A (ja) 車両用回転電機
CN215835218U (zh)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JP2004032964A (ja) コイル端部スペーサ、セグメント型電機子、セグメント整列方法、ならびにセグメント開放端部の捻り成形方法
CN115699526A (zh) 旋转电机用定子
CN109888955B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盘式电机绕组结构及其卷绕制备方法
WO2022242454A1 (zh) 绝缘骨架、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DE102011053609A1 (de) Dreh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CN216356132U (zh) 电机定子、电机以及车辆
WO2019062906A1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07925321B (zh) 电枢的制造方法
CN214101021U (zh) 一种定子组件及其应用的电机
CN211089271U (zh) 绝缘结构、定子总成、电机及家用电器
US20230117799A1 (en) Stator coil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