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7340A - 多连接加速的热点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连接加速的热点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7340A
CN113287340A CN201980055407.5A CN201980055407A CN113287340A CN 113287340 A CN113287340 A CN 113287340A CN 201980055407 A CN201980055407 A CN 201980055407A CN 113287340 A CN113287340 A CN 113287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n
network data
data
network
interfa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54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7340B (zh
Inventor
贝赫鲁兹·沙里亚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 HeluziShaliyadi
Original Assignee
Bei HeluziShaliyad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 HeluziShaliyadi filed Critical Bei HeluziShaliyadi
Publication of CN113287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7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7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7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04W12/03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of the user plane, e.g. user's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58Management thereof based on metrics o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1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y minimising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3Evaluation of link metr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04W88/182Network node acting on behalf of an other network entity, e.g. prox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bstract

热点包括与无线WAN耦合的WAN接口,每个WAN接口用于与无线WAN连接,一个无线WAN包括蜂窝WAN,使用SIM的一个WAN接口用于通过蜂窝WAN连接;LAN接口,用于通过LAN与设备连接;以及多WAN聚合器,用于通过LAN接口接收来自设备的至少一个数据连接请求;响应于至少一个请求,使用分发协议来标识两个或多个WAN接口;通过LAN接收来自设备的传出网络数据;对传出数据进行分区以通过两个或多个WAN接口传输;将分区的数据传输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接收来自两个或多个WAN接口的传入网络数据;将传入数据定向到设备;并将定向数据通过LAN传输到设备。

Description

多连接加速的热点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描述涉及用于改进无线网络连接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将多个异构无线WAN连接聚合到单个LAN连接中,以提供更高的吞吐量、连接速度、数据限制以及更多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包括旅行在内的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快速且可靠地访问互联网已成为必需。除此之外,现代旅行者离开家时需要稳定和快速的互联网连接。快速和稳定的连接非常重要,因为除了提供通信和娱乐功能之外,互联网已经成为旅行信息、计划、进行和更改预订、导航、翻译和支付的主要来源。带着指南在陌生的城市中漫步、给航空公司、旅店、餐厅或景点打电话进行预订,以及使用纸质地图在陌生的城市中导航的日子即将结束。最近,在线自然语言翻译工具比旧的短语书解决方案提供了更好的通信选项,并且打车应用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出租车服务,所有这些都需要快速和稳定的数据连接。此外,旅行者并不是唯一可以从快速、稳定和安全的移动连接中受益的互联网用户。公共汽车、火车和其他本地和长途运输系统都可以受益,没有有线宽带访问但具有蜂窝电话覆盖范围的固定地点也可以从中受益,特别是在大都市区以外的地区,例如农村或农场地区。
无线数据用户最近的另一个关注是安全和隐私。通过空中传输的数据容易被拦截、欺骗和破坏。用于拦截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之一是“中间人”攻击,其中恶意或损坏的无线接入点或微形蜂窝伪装成合法的连接点,并监视或拦截发送给连接到它的用户或由接收者接收的数据。这种类型的攻击依赖于使受害者的所有数据流量都经过被破环的连接点,以便重建受害者与互联网服务(例如银行)之间的通信,以便从拦截的数据中收集有用的信息,例如登录ID、PIN或密码。
通常,旅店、餐厅、咖啡馆、办公室和其他场所使用有线宽带连接(DSL、电缆、光纤等)作为后端连接,为员工和访客提供Wi-Fi(IEEE 802.11)服务。此类Wi-Fi服务仅可在场所内或场所附近访问,用户必须连接到该Wi-Fi服务,并在需要时登录到每个固定的WiFi热点才能使用它。当在远离固定地点或在车辆上需要Wi-Fi服务时,可以使用移动电话或便携式热点(其使用GSM等无线移动服务协议)作为后端连接来使用便携式互联网服务。车载充电电池通常为这些移动电话和便携式热点供电,尽管它们也可以由车辆供电或接入电网。图1显示了这样一个现有的便携式热点的示例。如图1所示,便携式热点200与提供到互联网的网络连接的蜂窝塔100建立了移动连接。如图2中的示意图所示,移动电话或便携式热点包括移动广域网(WAN)接口210,该接口使用移动WAN接口210通过蜂窝塔100建立与移动网络的通信链路101。热点还使用Wi-Fi局域网(LAN)接口220创建Wi-Fi无线网络230。WAN接口210通过数据接口201连接到Wi-Fi LAN接口220。需要Wi-Fi服务的设备可以连接到Wi-Fi网络230上的Wi-Fi LAN接口220。可选地,具有热点或网络共享功能的移动电话可以使用相似的接口执行与图1和图2所示的便携式热点相同的功能。在本公开中,对热点的所有引用都包括移动电话,或者其他通信设备,连接到兼容无线WAN时具有热点或网络共享功能。
使用移动电话或热点作为便携式热点需要一个有效的本地移动电话账户,其中包括数据或互联网选项。该账户可以通过后付费(订购)合同提供,也可以通过购买预付费服务提供固定数量的可用数据、最大数据传输速度、账户持续时间或其他限制。预付费服务通常通过购买用户信息模块(SIM)并在兼容的移动电话或其他移动设备中安装和激活它来实现。在某些情况下,内置于移动设备中的不可移动电路用于启用移动设备的功能,而不是可移除SIM。预付款账户通常提供混合语音、数据和短信息服务,包括仅数据账户、由SIM或其他电路启用、仅提供数据服务。
仅数据账户可在在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购买,本地仅数据账户提供的连接的稳定性和速度受到本地无线网络能力的限制。虽然这些限制适用于所有无线网络,但它们的影响更明显地影响到那些移动网络没有得到广泛发展或部署较旧或较慢标准的地点的用户。
除了无线网络的固有限制外,运营商通常出于财务或技术原因对每个账户施加额外的限制,例如,相比更多限制的账户,对更高速度或数据范围的账户收取更多的费用。运营商施加的这些限制只是运营商为账户设置的参数,有时可以通过向运营商支付升级账户的额外款项来减少或消除这些限制,但是这种选择并不总是可用的,或者在使用时可能非常昂贵。
最后,由于现有的仅数据账户只允许与本地无线WAN单点连接,因此攻击者有可能增加用户对“中间人”类型攻击的脆弱性通过破坏热点使用的单个WAN连接来拦截、监视和存储由用户发送和向用户发送的所有数据。
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使用可用的无线电话服务来提高无线互联网服务的速度、吞吐量和容量。本领域的另一需求是补偿无线运营商对个人账户施加的限制。最后,需要增加无线数据连接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介绍了用于改进的互联网连接的多WAN连接热点的各种说明性实施方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主题涉及通过组合多个无线WAN数据连接并将其连接到单个LAN来改进移动无线技术。现有技术使用户可以与无线网络建立单个WAN连接。尽管该技术提供了移动性,但它受到许多限制,包括单个连接在已部署的无线网络中固有的最大数据速度和传输限制,以及运营商对每个账户施加的限制。单个网络连接也可以通过单个连接引导用户的所有网络流量,从而使用户更容易遭受私有数据的丢失,而单个连接可以通过单个受损的网络连接将其拦截。
无线运营商提供的每个个人账户通常都有其自己的速度和数据传输限制,并且通常会相应地定价。具有较低速度或最大数据限制的账户通常比具有较高容量的账户便宜得多。在某些情况下,为多个低限制账户支付费用可能比单个高限制账户便宜,但是,由于当前技术使用单个SIM卡或等效卡将WAN连接限制为单个移动账户,因此速度较高的选项可能根本不可用,即使是这样,高速互联网数据服务的唯一选择就是支付价格较高,限额较低的无线账户。
现有的限制可以通过建立多个独立的WAN连接来克服,每个连接由单个移动连接(例如GSM)、Wi-Fi、或任何其他提供与互联网的WAN连接的技术组成,然后将多个连接组合显示为与本地LAN的单个WAN连接。在移动连接的情况下,每个无线账户都有自己独立的限制,既有可用技术中固有的限制,也有无线运营商施加的任何限制。通过组合多个无线WAN连接,每个无线连接都有其各自的限制,所得到的单个LAN连接可以超越任何单个WAN连接的限制,并且通过使用各种算法将来自LAN的数据连接请求分发到可用的WAN连接中,并且通过将从每个单独的WAN连接接收的数据路由到单个LAN提供更高的性能。因为这种方法不依赖于多个同类数据连接,所以其可以通过等待丢失或降级的连接恢复或等待建立新的WAN连接的同时,通过其他WAN连接路由数据来补偿任何无线WAN连接的丢失或降级。此方法也不需要个人WAN连接具有相同的账户限制,甚至不需要所有WAN连接通过同一无线运营商为提供服务。通过根据用户的喜好通过多个异构WAN连接划分流量,可以优化整体数据吞吐量。
使用多个WAN连接还可以通过多个数据连接(甚至通过不同的无线运营商)通过多个路径(可能更改)来传输数据,从而提高了隐私和安全性。如果一个WAN连接(例如,单个塔上的收发器或WiFi WAN连接)遭到破坏,则无法通过该漏洞拦截通过其他WAN连接发送的数据。并且,即使所有数据都是通过单个受损的WAN连接发送的(例如,单个塔上的单个收发器),因为它可以通过多个无线运营商账户发送,所以重建完整的数据传输并将其与单个用户关联以拦截通信的完整内容将更加困难。
应当理解,根据以下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的其他配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其中,以图示方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各种配置。将会认识到,其他不同配置的主题技术及其若干细节能够在各个其他方面进行修改,而所有这些都不脱离主题技术。因此,附图和详细描述本质上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包括以下附图以说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并且不应将其视为排他性的实施方式。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和本公开的利益所想到的,所公开的主题能够在形式和功能上进行相当多的修改、变更和等同形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单WAN便携式Wi-Fi热点。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单WAN便携式Wi-Fi热点的数据处理组件。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多WAN加速热点的实施方式的数据连接。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多WAN加速热点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数据处理组件和数据连接。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WAN聚合器320的一些数据处理组件和数据连接。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多WAN加速热点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数据处理组件和数据连接,包括用作WAN聚合组件的多路复用器。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多WAN加速热点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数据处理组件和数据连接,包括用作WAN聚合组件的代理服务器。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多WAN加速热点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数据处理组件和数据连接,包括用作WAN聚合组件的网络负载均衡器。
图9A至图9D示出了多WAN加速热点的实施方式的高级操作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涉及一种将多个无线WAN连接组合成单个LAN连接的多WAN互联网热点。
在附图中,贯穿单元的各个视图和实施方式,相似的参考数字用于表示相似的元件。仅用于说明目的对附图进行了简化。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基于以下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示例,不同的应用和变化是可能的。本公开涉及贯彻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所有要求保护的实施方式都必须包括所参考的方面。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热点200。现有技术的便携式无线热点与蜂窝塔100上的收发器建立移动连接,该收发器提供了到互联网的网络连接,并且同时为支持Wi-Fi的设备提供本地Wi-Fi连接230。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现有技术的便携式无线热点的一些组件。移动电话或便携式热点包括移动广域网(WAN)接口210,使用移动WAN接口210通过蜂窝塔100上的收发器建立与移动网络的通信链路101。热点还使用Wi-Fi(或其他技术,例如IEEE 802.15蓝牙)局域网(LAN)接口220创建本地无线网络230。WAN接口210通过数据接口201连接到LAN接口220。需要互联网服务的设备可以连接到Wi-Fi网络230上的Wi-Fi LAN接口220。可选地,如前所述,具有热点或网络共享功能的移动电话可以使用相似接口执行与图1和图2中所示的便携式热点相同的功能。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多WAN热点300的一些组件和数据连接。多WAN热点可以构造为独立设备,或合并到另一个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中。它可以由板载电池供电或连接到外部电源,或两者兼有。它可以构造为固定在车辆或固定地点的便携式或非便携式设备。如图所示,多WAN热点300包括多个WAN接口310,包括一个Wi-Fi接口310(W)和n个移动WAN接口310(1)至310(n)。Wi-Fi WAN接口310(W)可以通过Wi-Fi WAN连接101(W)连接到Wi-Fi热点,并且最终连接到互联网。每个移动WAN接口可以使用诸如GSM、LTE、或其他允许通过移动(也称为“蜂窝”)网络提供数据连接协议的移动电话协议连接到移动电话网络。每个移动WAN连接310(1)-310(n)使用其自身的证书通过移动数据连接101连接到移动收发器100。并非每次使用多WAN热点300时都需要连接每个移动接口310,并且可以断开并重新连接每个单独的连接以适应可用的网络条件和限制。如图3所示,在操作期间,WAN接口1-n可能未全部连接到同一塔上的移动收发器。这可能是由诸如拥塞的操作条件引起的,或者是因为WAN接口是针对不同网络运营商的证书,并非所有网络运营商都在同一塔上有移动收发器。每个特定的WAN接口均由用户设置和网络可用性控制。例如,如果无法将Wi-Fi网络用作WAN,则不使用WAN接口310(W)。同样,如果多WAN热点300包括四个移动WAN接口310(1)至310(4),并且用户仅启用三个有效的移动数据账户,则当网络允许用户连接和操作时,仅使用用户启用的三个移动WAN接口。
如图3所示,n个移动WAN中的每一个都建立自身的单独连接,该连接可能会或可能不会使用不同的移动网络和不同的移动账户连接到不同的塔。每个WAN接口使用其自身的数据连接311连接到多WAN聚合器321。多WAN聚合器321通过单个数据连接321连接到LAN接口330。LAN接口330通过有线网络连接350(例如IEEE 802.3以太网)或无线网络连接340(例如通过IEEE 802.11Wi-Fi,或IEEE 802.15蓝牙,或其他网络协议)提供到诸如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话的客户端设备或诸如传感器或控制器(未示出)的物联网(IOT)设备的网络连接。
图4进一步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图3的多WAN热点300的一些组件。如进一步示出的,每个移动WAN接口310(1)至310(n)包含一个身份验证组件,例如用户信息模块(SIM)或其他类似组件,该组件唯一地标识授权设备或对移动电话网络进行身份验证连接。使用SIM 315(1)至315(n),每个移动WAN连接310(1)-310(n)通过移动数据连接101连接到塔100上的移动收发器,每个都使用其自身的证书。如图3所示,n个移动WAN中的每一个都使用自身的独立连接,并且可能或可能不连接到不同移动收发器、使用不同的移动网络、不同的移动账户、和移动服务提供商。每个WAN接口使用其自身的数据连接311连接到多WAN聚合器320。多WAN聚合器320通过单个数据连接321连接到LAN接口330。通过有线网络连接350(例如,IEEE 802.3以太网)或无线网络连接340(例如,通过IEEE802.11Wi-Fi或IEEE 802.15蓝牙网络),LAN接口330提供网络连接到诸如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话、或IOT设备(未示出)的客户端设备。LAN接口330支持一个或多个客户端使用网络协议进行连接。多WAN热点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3,它们通过至少一个数据总线305彼此连接,并且连接至多WAN聚合器320和其他组件。控制多WAN热点300的操作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303中,由至少一个处理器301执行,并根据需要通过数据总线305与多WAN聚合器320和其他组件进行通信。
图5进一步示意性地示出了WAN聚合器320的一些内部组件和数据连接。WAN聚合器320可以用硬件、软件或两者的组合来实现。在操作中,WAN聚合器320通过LAN连接321接收来自LAN接口330的网络数据,使用网络数据分发器360经由网络连接311在可用的和连接的WAN接口之间分发网络数据。网络数据可以在不同网络层分发。例如,参考OSI模型,WAN聚合器可以在可用WAN之间分发第7层应用层数据,以将每个连接(例如FTP、SMTP、DNS等)分配给可用WAN中的一个。可选地,WAN聚合器可以在OSI 3级上操作,并在可用的WAN之间分发单个网络数据包。在另一种备选方案中,WAN聚合器可以将每个TCP三次握手(SYN、SYN-ACK、ACK)分发到可用WAN之一,并将该WAN用于该会话。其他网络标准将提供WAN聚合器320可以采用的不同层或方法。其他可能性包括将每个单独的URL或其他资源请求分配给特定的WAN。这些连接在图5中以实线323示出。
如果需要,多WAN聚合器320进一步提供网络地址转换(NAT)350,以调整每个数据包的源和/或目的地地址,例如IP地址,以将内部LAN地址转换为与WAN地址兼容的地址。当数据包从LAN发送到每个WAN时,以及从任何WAN接收到要发送到LAN的数据包时,在两个方向上都执行NAT。
如图5进一步所示,WAN聚合器320还可以提供到特定网络连接311的持久连接,如图5中的虚线322所示。每个持久连接322可用于诸如基于云存储的应用或其他应用,其中可能通过同一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图5所示的示例是与通过亚马逊网页服务(Amazon WebServices)提供的服务的持久连接,尽管该特征不限于任何特定的服务或应用,并且可用于优化用户喜欢的任何连接。多WAN聚合器可以根据需要,特别是用户、或操作条件,支持持久连接322和/或非持久连接323的任何组合。
图6进一步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图3和图4的多WAN热点的一些附加组件。如图所示,每个WAN接口310(1)至310(n)包括网络接口304和数据接口305。Wi-Fi网络接口304(W)连接到Wi-Fi WAN,并且每个移动接口304(M)连接到移动数据网络,例如移动电话网络。为了简化图5,仅标记了移动WAN接口310(W)的Wi-Fi接口304(W)和数据接口305以及WAN接口310(1)的移动接口1 304(M),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移动WAN接口310(1)至3l0(n)中的相似命名的组件包括310(W)和310(1)至310(n)的相同或相似的组件。
图6进一步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和图4的多WAN聚合器320的配置,可包括n对l多路复用器325,其中移动WAN接口310(W)和310(1)至310(n)经由数据连接311连接到n对l多路复用器325的输入。每个数据接口305还可包括数据队列(未示出),以存储要发送到各个WAN或从各个WAN接收的数据。n对l多路复用器325的输出经由LAN数据接口321连接到LAN接口330。LAN数据接口321还可包括数据队列322,以存储发送到LAN接口330或从LAN接口330接收的数据。n对l多路复用器由连接到控制总线328的数据控制器326控制,控制总线328还连接到LAN接口330、n对1多路复用器325以及WAN接口310(W)和310(1)到310(n)。数据控制器326也通过数据总线305连接到图4所示的至少一个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3。
LAN接口330通过有线网络连接350(例如,IEEE 802.3以太网)或无线网络连接340(例如,通过IEEE 802.11Wi-Fi或IEEE 802.15蓝牙网络)提供到诸如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话、或IOT设备(未示出)的客户端设备的网络连接。
在操作过程中,在可用网络和用户凭证允许的情况下,启用的每个WAN接口310(W)和310(1)到(n)活动连接到Wi-Fi或移动网络。客户端设备连接到LAN接口330。每次连接请求到达LAN接口330时,它首先存储在数据队列322中(如果已实施队列),并且数据控制器326选择WAN接口310来接收下一个请求。可以使用包括循环、随机化、或基于诸如每个WAN接口310的最大或测得的带宽、容量、或吞吐量等的参数的各种算法来进行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可以将各种算法、因子、参数或用户设置实现为由数据控制器326实施的选择进程的一部分。
当数据控制器326选择了WAN接口310时,通过数据总线328激活与所选WAN接口310相对应的输入。如果实现了数据队列322,则下一个连接请求或数据队列322中的其他数据通过n对1多路复用器325发送到所选WAN接口310的数据接口305。然后,所选WAN接口310的所选Wi-Fi或移动接口304将连接请求传输到其相应的WAN。数据控制器326再次根据选择算法选择WAN接口310(其可能是或可能不是与为先前请求选择的WAN接口相同的WAN接口),并且将下一个数据连接请求从队列322传输到所选择的WAN接口310。
当响应于连接请求或先前传输的其他数据通过WAN接口310接收数据时,如果在数据接口305中实现了数据队列,则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传输数据连接请求的WAN接口310的数据队列中。当在相应的数据接口305中实现数据队列时,数据控制器326选择该数据接口305作为n对1多路复用器325的有效输入,并且通过数据连接321将从相应的WAN接收的数据传输到LAN接口330,并且通过有线连接350或无线连接340或两者,连接到客户端设备。
如果未实施数据队列322,则来自LAN接口330的数据连接请求连接通过数据连接321选择的WAN接口310和使用数据控制器326通过控制总线328选择的WAN接口310的数据连接311,并且传输到所选择的WAN。然后,数据控制器326处理来自LAN接口330的下一个数据连接请求。当WAN接口310接收到任何响应数据时,数据控制器326停止处理来自LAN接口330的数据连接请求,并通过有线连接350或无线连接340或两者将接收到数据的WAN接口310连接到LAN接口330和连接的设备。然后,数据控制器326返回到处理来自LAN接口330的互联网连接请求。
图7进一步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和图4的多WAN热点300的替代实施方式,其中多WAN聚合器320可包括多端口代理服务器400。代理服务器是软件和硬件的组合,通过外部端口连接到服务器或网络服务,并且还通过内部端口为其他进程提供连接点,例如网络客户端连接到,替代直接连接到服务器或网络服务。这种传统的代理服务器在内部端口和外部端口之间传输网络数据包,并提供对数据包执行其他处理的功能,例如,对于连接到外部和内部端口的进程透明地过滤、监视或扫描数据中有害或禁止的内容。这种类型的代理服务器可用于,例如,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扫描数据中的病毒、蠕虫或其他恶意内容,或用于加密和解密遍历多WAN热点320的数据,例如,通过实现虚拟专用网(VPN)服务或类似技术,为通过多WAN热点通信的数据提供额外的保护。
多端口代理服务器400包括网络接口301,该网络接口包含多个外部端口,每个外部端口可以通过其各自的数据连接311连接到数据接口305。每个外部端口都与唯一的标识符相关联,例如IP地址或类似的网络标识符。多端口代理服务器400的内部端口进一步包括另一个网络接口401,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网络接口410经由进一步包括数据队列322的数据接口321连接到单个LAN接口330。如图4所示,代理服务器400的软件组件可存储在存储器303并且在至少一个处理器301上实行。可选地,代理服务器400可在嵌入式处理器或类似架构中实施。
在操作中,多端口代理服务器400连接到每个数据接口305和WAN接口304(W)或304(M),这些数据接口是活动的并连接到其各自网络。多端口代理服务器400进一步连接到LAN接口330。LAN接口330接收到的数据连接请求或其他数据通过数据连接321发送到多端口代理服务器400,多端口代理服务器400又将该请求传输到连接到多端口代理服务器400的外部端口的可用WAN之一。可以使用在多端口代理服务器400中实现的多种可能的算法之一来选择外部端口,这些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循坏、随机、最近最少使用、通过连接速度或吞吐量加权,或者可以在多端口代理服务器400中实施的任何其他算法。多端口代理服务器400可包含可由用户手动选择,或基于特定标准、参数、或条件自动选择的多种算法。例如,当WAN连接具有相同的近似数据吞吐量时,可以自动选择循环算法或随机算法。相比之下,如果一个或多个WAN具有比其他WAN更高的吞吐量,则可以选择加权算法以将更多的网络流量发送到具有更高数据吞吐量的WAN。类似地,如果不同的WAN具有不同的最大数据限制或成本,则算法可以调整数据流以优化吞吐量、速度、或成本、或平衡用户指定的或根据预选或编程标准的因素。
多端口代理服务器400的WAN选择算法还可通过在初始化期间或以周期性间隔测量诸如网络速度、吞吐量、数据缓存利用率、ping延迟、抖动参数或其他参数,以及基于测量的参数选择或修改WAN选择算法来动态地操作。
当从WAN接口304(W)或304(M)接收到数据时,该数据通过数据接口305和数据连接311发送到代理服务器400的外部网络接口402,代理服务器400又通过内部网络接口401至LAN接口330将数据发送到连接到请求数据的LAN接口330的客户端。
因为各种数据连接可以以不同的数据速率和吞吐量操作,所以可将数据队列并入数据和网络接口以调节数据吞吐量。这种数据队列的一个示例被示出为并入数据接口321的数据队列322,该数据接口321存储通过LAN接口330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类似的数据队列可并入例如数据接口305、外部网络接口402、或内部网络接口401、或任何其他需要的组件,并且可以对从LAN到WAN或从WAN到LAN或两者发送的数据进行排队。
图8进一步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和图4的多WAN热点300的替代实施方式,其中多WAN聚合器320可以包括改进的网络负载均衡器600。网络负载均衡器是包括软件和硬件的系统,根据特定标准(例如,循环、随机、第一可用、最后使用等)将连接请求分发到网络资源(例如,数据服务器)的多个副本中,以便平衡资源的每个副本上的负载。在操作中,每个网络客户端使用单个网络标识符(例如,IP地址)提交其对特定资源的访问请求,并且网络负载均衡器将该请求以不可见的方式地转发给相同资源的多个副本中的一个副本。接收转发的请求的资源的特定副本随后通过直接向客户端或通过负载均衡器提供请求的数据或服务来完成事务。负载均衡器通过修改客户端发送的网络数据包中的地址信息和/或从网络资源副本发送到客户端的数据包中的地址信息,向客户端隐藏所请求资源的多个副本的存在。负载均衡器的主要好处是,它允许客户端使用单个网络标识符通过负载均衡器访问资源,从而可以将网络资源隐式地扩展到客户端。然而,传统的网络负载均衡器不能提高与其连接的网络的连接速度,并且其被限制为在包含明显相似的数据或提供明显相似的服务的同类资源之间平衡负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负载均衡器600连接到每个可用WAN,每个可用WAN连接到其各自的WAN接口310(W)和/或310(M),并将数据连接请求或通过LAN接口330从网络客户端接收的其他数据转发到可用WAN之一。与传统负载均衡器不同,由于WAN可能具有不同的速度、吞吐量、限制或成本,因此负载均衡器600包含了优化整体数据传输速度或吞吐量、成本或数据传输限制的算法,或者根据每个WAN的已知或测得的特性来优化这些因素的组合。传统网络负载均衡器通常在受控并且同类的环境中操作,因此不需要此类算法。
网络负载均衡器600可以包含多个算法,这些算法可以由用户手动选择,或者基于特定的标准、参数或条件自动选择。例如,如果一个或多个WAN具有比其他WAN更高的吞吐量,则可以选择加权算法以将更多的网络流量发送到具有更高数据吞吐量的WAN。类似地,如果不同的WAN具有不同的最大数据限制或成本,则算法可以调整数据流以优化吞吐量、速度、或成本、或平衡用户指定的或根据预选或编程标准的因素。
负载均衡器600的WAN选择算法还可通过在初始化期间或以周期性间隔测量诸如网络速度、吞吐量、数据缓存利用率、ping延迟、抖动参数或其他参数,以及基于测量的参数选择或修改WAN选择算法来动态地操作。
当从WAN接口304(W)或304(M)接收到数据时,该数据通过数据接口305和数据连接311发送到负载均衡器600的外部网络接口602,负载均衡器600又通过内部网络接口601至LAN接口330将数据发送到连接到请求数据的LAN接口330的客户端。
因为各种数据连接可以以不同的数据速率和吞吐量操作,所以可将数据队列并入数据和网络接口以调节数据吞吐量。这种数据队列的一个示例被示出为并入数据接口321的数据队列322,该数据接口321存储通过LAN接口330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或其他数据。类似的数据队列可并入例如数据接口305、外部网络接口602、或内部网络接口601、或任何其他需要的组件,并且可以对从LAN到WAN或从WAN到LAN或两者发送的数据进行排队。
图9A至图9D提供多WAN加速热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操作步骤的高级流程图。如图所示,在启动时,多WAN加速热点检测活动的和有效的移动WAN接口501的数量,并在步骤502中将计数器n设置为该数量。在下一步骤503中,热点,并通过在步骤504中提示用户执行登录或使用存储的证书登录,确定是否存在活动的Wi-Fi网络,并且启动与Wi-Fi网络的连接。在步骤505-509中,对于在步骤501和502中标识的每个有效移动网络,在步骤509中,热点使用适当的证书(例如SIM或类似系统)连接到网络。在图9D的步骤结束时,多WAN加速热点连接到Wi-Fi网络(如果其中一个存在并且可用),以及连接到所有可用的并且通过证书可访问热点的WAN。可能无法连接到每个具有证书的WAN。如果WAN处于脱机状态或由于任何原因而无法访问,则热点在启动过程中会跳过该WAN网络并连接到可用的WAN。热点可以定期、应请求、或在满足其他触发条件时调查可用的WAN,并且可以连接到任何不可用的可用WAN,或者与自上次调查以来已停止工作的任何WAN断开连接。
继续图9B,在下一步骤510中,初始化并生成WAN聚合系统。如先前结合本文所示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可在加速的多WAN热点的操作期间实现和选择各种WAN聚合算法。在启动期间,可静态或动态选择聚合算法。可通过提示用户或基于用户或默认设置来进行静态选择。也可基于启动时从每个WAN测量的性能数据进行静态选择。可在启动时使用任何标准进行动态选择,并且此外,可以基于周期测量或其他输入自动或通过提示用户更改设置来周期更改WAN聚合算法。
在步骤511中,将实施的有线或无线本地LAN连接初始化,以允许外部设备进行连接。
在步骤512中,生成WAN进程(步骤522-524)以处理数据向WAN聚合系统的传输和从WAN到WAN聚合系统的传输。在步骤513中,生成LAN进程(步骤519-521)以与本地LAN接口和步骤509生成的WAN聚合系统之间来回传输数据。在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在步骤510、512和513中生成的三个进程使用传统的多任务技术和通信协议同时运行。
从步骤519开始,LAN进程被初始化。在步骤520中,在步骤521中接收来自在连接到LAN接口330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进程的连接或数据请求,并将其置于数据队列322中,并且控制返回到步骤519,以接收下一个互联网连接或数据请求。如果未实现数据队列322,则将连接请求直接发送到在步骤510中启动的WAN聚合进程。该进程在系统运行期间继续在步骤520和521之间循环。
在步骤522中,WAN进程被初始化。在步骤523中,直接或通过步骤510中生成的WAN聚合进程从其中一个WAN中的接收来自互联网服务器进程所请求的数据。所接收的数据被直接或通过队列322(如果已实施)发送到LAN接口330。
当所有三个进程均被初始化并生成时,操作继续至步骤514,在该步骤中,从数据队列322(如果已实施)或直接从LAN接口330检索下一个互联网连接或数据请求。在步骤515中,活动WAN聚合算法选择活动的WAN接口310(W)或310(1)...310(n)以接收请求,并且在步骤516中,将互联网连接请求传输到所选的WAN接口,所选的WAN接口经由其各自的WAN将其传输到互联网。在步骤517中,该进程确定在数据队列322(如果已实施)中是否有更多的互联网连接请求在等待。如果有更多的请求排队,则进程继续到步骤514。如果没有剩余的请求要处理,则在步骤518中,进程等待来自LAN接口330的下一个请求,并且当请求到达时,将该请求放入数据队列322(如果已实施)并前进到步骤514。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生成的进程不断地向多WAN聚合器320发送互联网连接或数据请求,多WAN聚合器320又在可用的WAN中选择一个WAN,并将请求发送到所选的WAN。当响应任何互联网连接或数据请求从任何活动的WAN接收到任何数据时,响应的数据将传输到LAN接口以及最初请求连接的进程。
尽管各种特征和元件被描述为特定组合的实施方式,但是在本公开的原理内,每个特征或元件可以单独使用或以其他各种组合使用,本公开的原理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表达的术语的广义含义所指示的全部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多WAN热点,包括:
多个广域网(WAN)接口,被配置为与多个无线WAN耦合,所述多个WAN接口中的每个WAN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多个无线WAN中的相应无线WAN建立相应的连接,所述多个无线WAN中的至少一个无线WAN包括至少一个蜂窝WAN,使用至少一个用户信息模块(SIM)的所述多个WAN接口中的至少一个WAN接口被配置为协助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蜂窝WAN进行连接;
局域网(LAN)接口,被配置为通过LAN与启用网络的设备建立网络连接;以及
多WAN聚合器,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LAN接收来自所述启用网络的设备的传出网络数据;
将所述传出网络数据分区以通过所述多个WAN接口中的两个或多个WAN接口传输;
将所分区的传出网络数据传输到所述多个WAN接口中的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
接收来自所述多个WAN接口的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中的至少一个WAN接口的传入网络数据;
将来自所述多个WAN接口中的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中的所述至少一个WAN接口的所述传入网络数据定向到所述启用网络的设备;以及
通过所述LAN将所定向的传入网络数据传输到所述启用网络的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WAN热点,其中,所述多个无线WAN中的至少一个无线WAN是WiFi WAN,并且使用IEEE 802.11WiFi协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WAN热点,其中,所述多个无线WAN中的至少两个无线WAN使用蜂窝协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WAN热点,其中,所述多WAN聚合器包括n对l多路复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WAN热点,其中,所述多WAN聚合器包括代理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WAN热点,其中,所述多WAN聚合器包括网络负载均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WAN热点,其中,所述多WAN聚合器被进一步配置为使用分发协议来识别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中的每个WAN接口,以接收所分区的传出网络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分发协议包括循环协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WAN热点,其中,所述多WAN聚合器被进一步配置为使用分发协议来识别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中的每个WAN接口,以接收所分区的传出网络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分发协议包括随机WAN选择协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WAN热点,其中,所述多WAN聚合器被进一步配置为使用分发协议来识别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中的每个WAN接口,以接收所分区的传出网络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分发协议评估所述多个WAN接口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WAN热点,其中,所述多WAN聚合器被进一步配置为使用分发协议来识别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中的每个WAN接口,以接收所分区的传出网络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分发协议评估每个WAN接口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WAN热点,其中,所述多WAN聚合器被进一步配置为使用分发协议来标识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中的每个WAN接口,以接收所分区的传出网络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多WAN热点在满足触发条件时配置所述分发协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WAN热点,其中,所述触发条件基于启动进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WAN热点,其中,所述触发条件基于时间段的流逝。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WAN热点,其中,所述多WAN聚合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在将所分区的传出网络数据传输到所述多个WAN接口中的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之前,对所述传出网络数据进行加密;以及
在通过所述LAN将所定向的传入网络数据传输到所述启用网络的设备之前,对所述传入网络数据进行解密。
15.一种方法,包括:
在多个广域网(WAN)接口的每个WAN接口和多个无线WAN的每个无线WAN之间建立外部网络连接,至少一个无线WAN包括至少一个蜂窝WAN,使用至少一个用户信息模块(SIM)的所述多个WAN接口中的至少一个WAN接口被配置为协助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蜂窝WAN进行连接;
在局域网(LAN)接口和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启用网络的设备的一个或多个LAN之间建立内部网络连接;
通过所述LAN接口接收来自所述启用网络的设备的至少一个数据连接请求;
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连接请求,使用分发协议来标识所述多个WAN接口中的两个或多个WAN接口,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中的至少一个WAN接口使用所述至少一个SIM中的特定一个SIM;
通过所述LAN接收来自所述启用网络的设备的传出网络数据;
将所述传出网络数据分区,以便通过所述多个WAN接口中的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传输;
将所分区的传出网络数据传输至所述多个WAN接口中的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
接收来自所述多个WAN接口中的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的传入网络数据;
将来自所述多个WAN接口中的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的所述传入网络数据定向到所述启用网络的设备;以及
通过所述LAN将所定向的传入网络数据传输到所述启用网络的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无线WAN中的至少一个无线WAN是WiFiWAN,并且使用IEEE 802.11WiFi协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无线WAN中的至少一个无线WAN使用移动电话协议。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传出网络数据、将所述传出网络数据分区、传输所分区的传出网络数据、接收传入网络数据、定向所述传入网络数据,以及传输所定向的传入网络数据的步骤由n对l多路复用器执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传出网络数据、将所述传出网络数据分区、传输所分区的传出网络数据、接收传入网络数据、定向所述传入网络数据,以及传输所定向的传入网络数据的步骤由代理服务器执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传出网络数据、将所述传出网络数据分区、传输所分区的传出网络数据、接收传入网络数据、定向所述传入网络数据,以及传输所定向的传入网络数据的步骤由网络负载均衡器执行。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分区的传出网络数据传输到所述多个WAN接口中的所述两个或多个WAN接口之前,对所述传出网络数据进行加密;以及
在通过所述LAN将所定向的传入网络数据传输到所述启用网络的设备之前,对所述传入网络数据进行解密。
CN201980055407.5A 2018-06-25 2019-06-25 多连接加速的热点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32873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017,807 2018-06-25
US16/017,807 US10785671B2 (en) 2018-06-25 2018-06-25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data aggregation in wide area networks
PCT/US2019/039065 WO2020005996A1 (en) 2018-06-25 2019-06-25 Multi-connection accelerated hotspot system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7340A true CN113287340A (zh) 2021-08-20
CN113287340B CN113287340B (zh) 2022-11-25

Family

ID=68982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5407.5A Active CN113287340B (zh) 2018-06-25 2019-06-25 多连接加速的热点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785671B2 (zh)
EP (1) EP3811663A4 (zh)
CN (1) CN113287340B (zh)
WO (1) WO20200059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44866B2 (ja) 2018-09-26 2024-03-06 ルブリゾル アドバンスド マテリア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ポリアミン添加剤
MX2022000088A (es) 2019-06-21 2022-04-18 Lutron Tech Co Llc Rutina de inicio coordinada para dispositivos de control de una red.
CN110602665B (zh) * 2019-08-12 2021-12-17 深圳市优克联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信凭证共享服务的共享服务指标的确定方法
WO2021113414A1 (en) 2019-12-02 2021-06-10 Lutron Technology Company Llc Percentile floor link qualification
US11770324B1 (en) 2019-12-02 2023-09-26 Lutron Technology Company Llc Processing advertisement messages in a mesh network
CA3174169A1 (en) * 2020-05-08 2021-11-11 Galen Edgar Knode Assigning router devices in a mesh network
US11979420B2 (en) * 2021-09-30 2024-05-07 Intuit Inc. Optimizing selection and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load balancing techniques to resist cyber attack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9173A (zh) * 2012-02-03 2013-08-1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及其方法
US20160094662A1 (en) * 2014-09-29 2016-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ding Simultaneous Data Calls for Client Devices on a Plurality of Subscriptions of a Multi-SIM Computing Device Configured with Software-Enabled Access Point Functionality
US20170048924A1 (en) * 2015-08-10 2017-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broadband subscription sharing
US20170048790A1 (en) * 2015-08-13 2017-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dependent services to mobile clients in multiple backhaul environments
CN106851782A (zh) * 2012-05-07 2017-06-1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70237506A1 (en) * 2005-03-01 2017-08-17 Alexander Soto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ubscriber-powered network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048B (zh) * 2010-01-28 2014-03-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封包转发设备及其平衡负载的方法
ES2667371T3 (es) * 2011-12-05 2018-05-10 Assia Spe, Llc Sistema y método para equilibrio de carga de tráfico en múltiples retrocesos de WAN y múltiples redes LAN distintas
US9191897B2 (en) * 2013-03-22 2015-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while providing location services
CN112165709B (zh) * 2014-09-30 2023-06-30 柏思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在另一装置上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的方法和系统
GB2562317B (en) * 2015-12-31 2021-09-08 Pismo Labs Technology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stricting data usage at a network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37506A1 (en) * 2005-03-01 2017-08-17 Alexander Soto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ubscriber-powered network element
CN103249173A (zh) * 2012-02-03 2013-08-1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及其方法
CN106851782A (zh) * 2012-05-07 2017-06-1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60094662A1 (en) * 2014-09-29 2016-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ding Simultaneous Data Calls for Client Devices on a Plurality of Subscriptions of a Multi-SIM Computing Device Configured with Software-Enabled Access Point Functionality
US20170048924A1 (en) * 2015-08-10 2017-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broadband subscription sharing
US20170048790A1 (en) * 2015-08-13 2017-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dependent services to mobile clients in multiple backhaul environm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11663A1 (en) 2021-04-28
CN113287340B (zh) 2022-11-25
US20200404530A1 (en) 2020-12-24
US10785671B2 (en) 2020-09-22
US20190394667A1 (en) 2019-12-26
WO2020005996A1 (en) 2020-01-02
US11381993B2 (en) 2022-07-05
EP3811663A4 (en) 202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87340B (zh) 多连接加速的热点系统和方法
US11765150B2 (en) End-to-end M2M service layer sessions
Nguyen et al. Decentralized and revised content-centric networking-based service deployment and discovery platform in mobile edge computing for IoT devices
KR101953204B1 (ko) 로컬 콘텐츠 리다이렉션을 위한 매핑 서비스
US9742664B2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utiliz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by combining allocated bandwidth for optimized broadband access
US20160157094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nabling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Mobile Device and a Static Destination Address
US111594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utomatic route optimization in a private virtual network for client devices of a local network
EP2901664A1 (en) Reducing core network traffic caused by migrant
KR101640209B1 (ko) 휴대 모바일 가상사설망 서비스 지원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1202301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Wi-Fi clients between SSIDs
US2015012147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ultipath tcp proxy services
US11233785B2 (en) Secur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osted and edge site services
KR20180005076A (ko) 다중망 병합 전송 시스템, 그리고 이의 동작 방법
US11570080B1 (en) Multiple state control interfaces between a control plane and a user plane in a disaggregated 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 architecture
EP2950564B1 (en) Node of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traffic
US20230413353A1 (en) Inter-plmn user plane integration
US2022004641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a unique routing indicator to connect to a network
Thompson et al. PERM: A collaborative system for residential internet access
CA3194927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network accessibility
Cabellos-Aparicio et al. Load Balancing in Mobile IPv6's Correspondent Networks with Mobility Agents
Nakamura et al. Seamless Application Push with Secure Connection-System to realize effective usage of smart devices for business class sustaina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