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4934B -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4934B
CN113284934B CN202110478102.4A CN202110478102A CN113284934B CN 113284934 B CN113284934 B CN 113284934B CN 202110478102 A CN202110478102 A CN 202110478102A CN 113284934 B CN113284934 B CN 1132849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sliding groove
cantilever
buried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81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4934A (zh
Inventor
苗占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81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4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4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4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4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4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可拉伸基板,设置于可拉伸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岛和岛间连接线,以及多个导线补偿单元,多个导线补偿单元设置于像素岛和岛间连接线形成的多个镂空区,且每一镂空区至少包括一个导线补偿单元;可拉伸显示面板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可拉伸显示面板未拉伸,导线补偿单元呈断路状态;在第二状态下,可拉伸显示面板被拉伸,导线补偿单元呈导通状态并与和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岛间连接线形成并联电路。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走线拉伸时阻抗变大影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凭借其低功耗、高色饱和度、广视角、薄厚度、能实现柔性化等优异性能,逐渐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之一,OLED显示面板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终端产品中。
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OLED显示面板从弯曲(Bendable)、弯折(Foldable)逐步过渡到可拉伸(Stretchable)。柔性可拉伸的OLED显示面板以其可以满足各种特殊结构的需求,逐渐成为OLED显示领域的热点。
在柔性显示设备中,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可拉伸部分和不可拉伸部分,不可拉伸部分设置有电子元器件,可拉伸部分设置有与电子元器件电连接的走线。当可拉伸部分拉伸时,走线也会被拉伸,但是,走线拉伸时阻抗会变大,影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例如会导致显示面板出现色偏、亮度不均一等显示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走线拉伸时阻抗变大影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
可拉伸基板;
多个像素岛,设置于所述可拉伸基板上;
多个岛间连接线,设置于所述可拉伸基板上,所述岛间连接线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岛,且所述多个像素岛与所述多个岛间连接线围绕形成多个镂空区;以及,
多个导线补偿单元,设置于所述多个镂空区,且每一镂空区至少包括一个所述导线补偿单元;
其中,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未拉伸,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呈断路状态;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被拉伸,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呈导通状态并与和所述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所述岛间连接线形成并联电路。
优选地,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包括:
第一滑槽;
第一埋层导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上;
第一悬臂导线,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像素岛,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像素岛为形成与所述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镂空区的所有像素岛中的其中之一;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悬臂导线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断开,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呈断路状态;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二端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至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接触,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导通并与对应的所述岛间连接线形成并联电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为沿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拉伸方向设置的弧形,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弧顶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为环形滑槽,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位于所述环形滑槽上,且所述第一埋层导线为直线或S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悬臂导线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断开,且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第二端还与第二像素岛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岛与所述第一像素岛相邻,且所述第二像素岛为形成与所述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镂空区的所有像素岛中的其中之另一;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导通。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悬臂导线,所述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像素岛,所述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像素岛与所述第一像素岛相邻,且所述第二像素岛为形成与所述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镂空区的所有像素岛中的其中之另一;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二端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沿第一方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导通,所述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二端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沿第二方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导通,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悬臂导线,所述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像素岛,所述第二像素岛与所述第一像素岛相邻,且所述第二像素岛为形成与所述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镂空区的所有像素岛中的其中之另一;所述第一滑槽包括第一子滑槽以及第二子滑槽,所述第一子滑槽以及所述第二子滑槽均为沿第三方向设置的弧形滑槽,且所述第一子滑槽与所述第二子滑槽背向设置,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滑槽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子滑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滑槽的第一端位于同侧;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内,所述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包括第一子滑槽、第二子滑槽、第三子滑槽以及第四子滑槽,所述导线补偿单元还包括第二悬臂导线、第三悬臂导线、第四悬臂导线、第二埋层导线、第三埋层导线以及第四埋层导线,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悬臂导线的第一端以及第四悬臂导线的第一端分别与形成所述镂空区的四个像素岛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悬臂导线的第二端以及第四悬臂导线的第二端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所述第二子滑槽、所述第三子滑槽以及所述第四子滑槽内,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子滑槽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子滑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滑槽的第一端位于同侧,所述第二埋层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子滑槽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埋层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子滑槽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子滑槽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埋层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滑槽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子滑槽的第一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可拉伸基板;
在所述可拉伸基板形成多个所述第一滑槽;
在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可拉伸基板上制作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多个像素岛、所述多个岛间连接线以及多个所述第一埋层导线;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制作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悬臂导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可拉伸显示面板通过在像素岛与岛间连接线形成的每一镂空区内设置至少一个导线补偿单元,在未拉伸状态下,导线补偿单元呈断路状态;在拉伸状态下,导线补偿单元导通与相对应的岛间连接线形成并联电路,以补偿像素的导线电阻变化,避免了可拉伸显示面板在拉伸状态下岛间连接线阻抗变大影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的问题,从而达到拉伸时,像素亮度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可拉伸显示面板沿第一拉伸方向拉伸后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可拉伸显示面板沿第二拉伸方向拉伸后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同时沿第一拉伸方向和第二拉伸方向拉伸后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附图所示的各元件的形状、大小、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可拉伸基板10、多个像素岛、多个岛间连接线以及多个导线补偿单元。本实施方式中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可以是OLED显示面板。多个像素岛呈阵列排布地设置于所述可拉伸基板10上;多个岛间连接线亦设置于所述可拉伸基板10上,所述岛间连接线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岛,且所述多个像素岛与所述多个岛间连接线围绕形成多个镂空区,也就是说像素岛是一个个分离的结构,岛间连接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像素岛相连,另一端与另一个像素岛相连,以实现相邻两个像素岛的电性连接。具体的例如图1中,像素岛11、12、13、14以及岛间连接线15、16、25、26围绕形成镂空区17,岛间连接线15连接相邻的两个像素岛11、12,岛间连接线16连接相邻的两个像素岛12、14,岛间连接线25连接相邻的两个像素岛13、14,岛间连接线26连接相邻的两个像素岛11、13。不过本发明中虽然是以像素岛和镂空区为矩形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为其他例如圆形或三角形等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化。本实施例中,多个镂空区均为大小相同的矩形,且形成镂空区的像素岛和岛间连接线的数量均为四个。
另外,多个导线补偿单元设置于所述多个镂空区,且每一镂空区至少包括一个所述导线补偿单元。
其中,上述可拉伸显示面板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未拉伸,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呈断路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被拉伸,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呈导通状态并与和所述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所述岛间连接线形成并联电路,以补偿岛间连接线被拉伸后导致的电阻变化,以实现可拉伸显示面板拉伸时像素亮度保持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说明,以下各实施例均是以于上述像素岛11、12、13、14以及岛间连接线15、16、25、26围绕形成的镂空区17中设置导线补偿单元来进行说明,但实际上,如上所述,每一镂空区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导线补偿单元。
请继续参见图2,导线补偿单元包括第一滑槽19、第一埋层导线18以及第一悬臂导线20,导线补偿单元位于像素岛11、12、13、14以及岛间连接线15、16、25、26围绕形成镂空区17内。第一埋层导线18设置于第一滑槽19上;第一悬臂导线20的第一端201电性连接至第一像素岛11,第一悬臂导线20的第二端202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19内上;其中上述第一像素岛11为形成与所述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镂空区17的所有像素岛中的其中之一。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未拉伸,第一悬臂导线20与第一埋层导线18断开;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被拉伸,第一悬臂导线20的第二端202于第一滑槽19内滑动至第一悬臂导线20与第一埋层导线18接触导通,此时导线补偿单元导通并与对应的所述岛间连接线形成并联电路,以补偿岛间连接线被拉伸后导致的电阻变化。
而且,本实施例中,导线补偿单元还包括第二悬臂导线21,所述第二悬臂导线21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像素岛12,所述第二悬臂导线21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19内,所述第二像素岛12与所述第一像素岛11相邻,且所述第二像素岛12为形成与所述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镂空区17的所有像素岛中的其中之另一。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未拉伸,所述第一悬臂导线20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18断开,第二悬臂导线21与第一埋层导线18亦为断开状态;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沿第一拉伸方向拉伸,所述第一悬臂导线20的第二端202于所述第一滑槽19内沿第一方向D1(具体可参见图2)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18导通,所述第二悬臂导线21的第二端于所述第一滑槽19内沿第二方向D2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18导通,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呈导通状态并与和所述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所述岛间连接线形成并联电路,所述第一方向D1与所述第二方向D2相反。如图2所述,本实施例中,与导电补偿单元对应的岛间连接线即为岛间连接线15。此时导线补偿单元导通,第一悬臂导线20、第一埋层导线18以及第二悬臂导线21形成的导通线路与岛间连接线15形成并联电路。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拉伸方向平行于岛间连接线15。
具体的例如,(1)在拉伸前,岛间连接线15的电阻为Ra,此时第一悬臂导线20的第二端202以及第二悬臂导线21的第二端在第一滑槽19的顶弧处,与第一埋层导线18处于断开状态;(2)沿第一拉伸方向拉伸时,岛间连接线15电阻变成Rb,此时第一悬臂导线20以及第二悬臂导线21会伴随着滑动与第一埋层导线18接触,实现电路导通。此时导线补偿单元的补偿电阻值为Rc= Ra * Rb /(Rb-Ra),从而达到补偿沿第一方向D1设置的岛间连接线15的导线电阻的目的;(3)解除拉伸状态时,第一悬臂导线20以及第二悬臂导线21惯性恢复沿着第一滑槽19滑动从而与第一埋层导线18分离。
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另一实施方式中,亦可以不具有第二悬臂导线,例如,第一埋层导线18的第一端181以及第二端182分别位于第一滑槽19的两端,那么,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未拉伸,所述第一悬臂导线20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18断开,而且第一埋层导线18的第二端182还与第二像素岛1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岛12与所述第一像素岛11相邻;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被拉伸,所述第一悬臂导线20的第二端202沿所述第一滑槽19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18导通,而由于第一埋层导线18的第二端182与第二像素岛12电性连接,所以第一悬臂导线20与第一埋层导线18导通后即可与相对应的岛间连接线形成并联电路。对于第一埋层导线18的第二端182与第二像素岛12的电性连接方式,例如可以是第一埋层导线18的第二端182直接连接至第二像素岛12,也可以是第一埋层导线18的第二端182通过导线连接至第二像素岛12。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槽19为沿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第一拉伸方向设置的弧形滑槽,但本发明也并不以此为限,第一滑槽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只需要能满足第一悬臂导线20的第二端202以及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二端能于第一滑槽19中滑动即可。所述第一埋层导线18的第一端181以及第二端18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9的两端,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悬臂导线20的第二端202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19的弧顶处,所述第二悬臂导线2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19的弧顶处,且第一悬臂导线20的第二端202与第二悬臂导线21的第二端不接触。其中,上述弧顶处为弧形滑槽的弧形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处;而且,如果第一滑槽为环形结构,上述弧顶处可以为环形滑槽的环形的轴线处。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可拉伸显示面板沿第一拉伸方向拉伸,所述第一悬臂导线20的第二端202于所述第一滑槽19内沿第一方向D1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18的第一端181导通,所述第二悬臂导线21的第二端于所述第一滑槽19内沿第二方向D2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18的第二端182导通,亦即第一悬臂导线20、第一埋层导线18以及第二悬臂导线21连通,使得导线补偿单元与岛间连接线15形成并联电路。
可以理解的,如果可拉伸显示面板需要沿第二拉伸方向拉伸,即可将导线补偿单元设置为对应岛间连接线16或26,如后续图5所示。
请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槽39为环形滑槽,第一埋层导线38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位于环形滑槽上,且第一埋层导线38为直线型,第一悬臂导线35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悬臂导线36的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38的两侧。当可拉伸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D1拉伸时,第一悬臂导线35的第二端会沿环形滑槽朝第一方向D1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38的第一端接触,第二悬臂导线36的第二端会沿环形滑槽39朝第二方向D2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38的第二端接触,实现电路导通。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槽49为环形滑槽,且第一埋层导线48为“S”型,第一悬臂导线45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悬臂导线46的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48的两侧。当可拉伸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D1拉伸时,第一悬臂导线45的第二端会沿环形滑槽朝第一方向D1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48的第一端接触,第二悬臂导线46的第二端会沿环形滑槽朝第二方向D2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48的第二端接触,实现电路导通。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埋层导线48为“S”型,使得第一悬臂导线45和第二悬臂导线46随着拉伸程度的不同与第一埋层导线48接触的位置不同进而使得最终补偿的电阻值不同,从而实现实时补偿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均是以每一镂空区设置有一个导线补偿单元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对应一条岛间连接线设置一个或多个导线补偿单元。请参见图5-图8,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可拉伸显示面板沿第一拉伸方向拉伸后的示意图;图7为图5中的可拉伸显示面板沿第二拉伸方向拉伸后的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同时沿第一拉伸方向和第二拉伸方向拉伸后的示意图。对应每一条岛间连接线均设置有一个导线补偿单元,具体的导线补偿单元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定。
其中具体的拉伸过程如下,例如可拉伸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拉伸方向L1以及第二拉伸方向L2,岛间连接线15、25沿第一拉伸方向L1延伸设置,岛间连接线16、26沿第二拉伸方向L2延伸设置。在第一状态时,可拉伸显示面板未拉伸,第一悬臂导线20的第二端202以及第二悬臂导线21的第二端相互不接触的位于第一滑槽19的弧顶处,第一悬臂导线20以及第二悬臂导线21与第一埋层导线18均不接触,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处于断路状态,如图5所示;随着可拉伸显示面板沿第一拉伸方向L1拉伸,第一悬臂导线20的第二端202于第一滑槽19沿第一方向D1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18的第一端181接触,第二悬臂导线21的第二端于第一滑槽19沿第二方向D2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18的第二端182接触,实现电路导通,如图6所示。
如图5和7所示,在第一状态时,可拉伸显示面板未拉伸,第一悬臂导线30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悬臂导线31的第二端312相互不接触的位于第一滑槽29的弧顶处,第一悬臂导线30以及第二悬臂导线31与第一埋层导线28均不接触,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处于断路状态;随着可拉伸显示面板沿第二拉伸方向L2拉伸,第一悬臂导线30的第二端沿第一滑槽29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28的第一端281接触,第二悬臂导线31的第二端312沿第一滑槽28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28的第二端282接触,实现电路导通。
如图5和8所示,随着可拉伸显示面板同时沿第一拉伸方向L1以及第二拉伸方向L2拉伸,第一悬臂导线30的第二端沿第一滑槽29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28的第一端281接触,第二悬臂导线31的第二端312沿第一滑槽29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28的第二端282接触,实现电路导通;第一悬臂导线20的第二端202沿第一滑槽19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18的第一端181接触,第二悬臂导线21的第二端沿第一滑槽19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18的第二端182接触,实现电路导通。
请参见图9,图9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槽包括第一子滑槽191以及第二子滑槽192,所述第一子滑槽191以及第二子滑槽192均为沿第三方向D3设置的弧形滑槽,且所述第一子滑槽191与所述第二子滑槽192背向设置,所述第一埋层导线58的第一端581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19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埋层导线58的第二端582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滑槽192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子滑槽19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滑槽192的第一端位于同侧。
此外,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埋层导线68,所述第二埋层导线68的第一端681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19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埋层导线68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滑槽192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一埋层导线58与所述第二埋层导线68相对,所述第一悬臂导线60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悬臂导线70的第二端均介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58与所述第二埋层导线68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埋层导线68的设置,可有利于简化埋层导线的制备工艺。
如图9所示,当可拉伸显示面板沿第一拉伸方向L1拉伸时,所述第一悬臂导线60的第二端自第一子滑槽191 的弧顶处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58的第一端581接触,所述第二悬臂导线70的第二端自第二子滑槽192 的弧顶处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58的第二端582接触,实现电路导通。
图10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包括第一子滑槽191、第二子滑槽192、第三子滑槽193以及第四子滑槽194,第一子滑槽191、第二子滑槽192、第三子滑槽193以及第四子滑槽194均为沿第四方向D4(同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三方向D3)设置的弧形滑槽,且所述第一子滑槽与191所述第二子滑槽192背向设置,所述第三子滑槽193与所述第四子滑槽194背向设置,所述第一子滑槽191与所述第三子滑槽193沿所述第四方向D4同向并排,所述第二子滑槽192与所述第四子滑槽194沿所述第四方向D4同向并排,所述导线补偿单元还包括第二悬臂导线70、第三悬臂导线80、第四悬臂导线90、第二埋层导线68’、第三埋层导线78以及第四埋层导线88,所述第一悬臂导线6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悬臂导线70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悬臂导线80的第一端以及第四悬臂导线90的第一端分别与形成所述镂空区17的四个像素岛11、12、13、14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悬臂导线60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悬臂导线70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悬臂导线80的第二端以及第四悬臂导线90的第二端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191、第二子滑槽192、第三子滑槽193以及第四子滑槽194上,所述第一埋层导线58的第一端581与第二端58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19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子滑槽的192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子滑槽19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滑槽192的第一端位于同侧,所述第二埋层导线68’的第一端681’与第二端68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19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子滑槽193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埋层导线78的第一端781与第二端78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子滑槽193的第二端以及第四子滑槽194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埋层导线88的第一端881与第二端88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滑槽192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子滑槽194的第一端。
如图10所示,当可拉伸显示面板沿第一拉伸方向L1拉伸时,所述第一悬臂导线60的第二端自第一子滑槽191 的弧顶处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58的第一端581接触,所述第二悬臂导线70的第二端自第二子滑槽192 的弧顶处移动至与第一埋层导线58的第二端582接触,实现电路导通;所述第三悬臂导线80的第二端自第三子滑槽193 的弧顶处移动至与第三埋层导线78的第一端781接触,所述第四悬臂导线90的第二端自第四子滑槽194的弧顶处移动至与第三埋层导线78的第二端782接触,实现电路导通。
当可拉伸显示面板沿第二拉伸方向拉伸L2时,所述第一悬臂导线60的第二端自第一子滑槽191 的弧顶处移动至与第二埋层导线68’的第一端681’接触,所述第三悬臂导线80的第二端自第三子滑槽193 的弧顶处移动至与第二埋层导线68’的第二端682’接触,实现电路导通;所述第二悬臂导线70的第二端自第二子滑槽192 的弧顶处移动至与第四埋层导线88的第一端881接触,所述第四悬臂导线90的第二端自第四子滑槽194的弧顶处移动至与第四埋层导线88的第二端882接触,实现电路导通。亦即本实施例中的导线补偿单元的设置可同时满足第一拉伸方向以及第二拉伸方向拉伸时的电阻补偿需求。
另外,上述岛间连接线例如为直线结构,但也并不以此为限定,岛间连接线也可为弯曲结构,例如波浪形、蛇形等。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
请参见图11,图1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提供可拉伸基板;
步骤S2,在所述可拉伸基板形成多个所述第一滑槽;具体的例如采用光罩加蚀刻的工艺,制作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凹槽;
步骤S3,在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可拉伸基板上制作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多个像素岛、所述多个岛间连接线以及多个所述第一埋层导线;而且,较佳地,在第一埋层导线上还覆盖有可拉伸绝缘膜;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像素岛、所述多个岛间连接线以及多个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制备工艺可以分别单独制作,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步骤S4,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制作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悬臂导线,其中,上述第一悬臂导线例如采用微纳加工工艺成型。
另外,在实际设计使用中,可以通过改变埋层导线的形态、滑槽以及导线补偿单元的数量等来实现可拉伸显示面板在拉伸过程,通过算法计算等,根据形变大小,实现实时补偿电阻,达到屏幕变化,但是像素显示的状态不变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拉伸显示面板通过在像素岛与岛间连接线形成的每一镂空区内设置至少一个导线补偿单元,在未拉伸状态下,导线补偿单元呈断路状态;在拉伸状态下,导线补偿单元导通与相对应的岛间连接线形成并联电路,以补偿像素的导线电阻变化,避免了可拉伸显示面板在拉伸状态下岛间连接线阻抗变大而影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的问题,从而达到拉伸时,像素亮度保持稳定。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此外,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
可拉伸基板;
多个像素岛,设置于所述可拉伸基板上;
多个岛间连接线,设置于所述可拉伸基板上,所述岛间连接线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岛,且所述多个像素岛与所述多个岛间连接线围绕形成多个镂空区;以及,
多个导线补偿单元,设置于所述多个镂空区,且每一镂空区至少包括一个所述导线补偿单元;
其中,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未拉伸,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呈断路状态;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被拉伸,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呈导通状态并与和所述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所述岛间连接线形成并联电路;
其中,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包括:
第一滑槽;
第一埋层导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上;
第一悬臂导线,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像素岛,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像素岛为形成与所述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镂空区的所有像素岛中的其中之一;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悬臂导线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断开,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呈断路状态;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二端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至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接触,所述导线补偿单元导通并与对应的所述岛间连接线形成并联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为沿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拉伸方向设置的弧形,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弧顶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为环形滑槽,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位于所述环形滑槽上,且所述第一埋层导线为直线或S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悬臂导线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断开,且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第二端还与第二像素岛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岛与所述第一像素岛相邻,且所述第二像素岛为形成与所述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镂空区的所有像素岛中的其中之另一;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导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悬臂导线,所述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像素岛,所述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像素岛与所述第一像素岛相邻,且所述第二像素岛为形成与所述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镂空区的所有像素岛中的其中之另一;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二端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沿第一方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导通,所述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二端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沿第二方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埋层导线导通,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悬臂导线,所述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像素岛,所述第二像素岛与所述第一像素岛相邻,且所述第二像素岛为形成与所述导线补偿单元相对应的镂空区的所有像素岛中的其中之另一;
所述第一滑槽包括第一子滑槽以及第二子滑槽,所述第一子滑槽以及所述第二子滑槽均为沿第三方向设置的弧形滑槽,且所述第一子滑槽与所述第二子滑槽背向设置,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滑槽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子滑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滑槽的第一端位于同侧;
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内,所述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滑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包括第一子滑槽、第二子滑槽、第三子滑槽以及第四子滑槽,所述导线补偿单元还包括第二悬臂导线、第三悬臂导线、第四悬臂导线、第二埋层导线、第三埋层导线以及第四埋层导线,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悬臂导线的第一端以及第四悬臂导线的第一端分别与形成所述镂空区的四个所述像素岛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悬臂导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悬臂导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悬臂导线的第二端以及第四悬臂导线的第二端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所述第二子滑槽、所述第三子滑槽以及所述第四子滑槽内,所述第一埋层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子滑槽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子滑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滑槽的第一端位于同侧,所述第二埋层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槽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子滑槽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埋层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子滑槽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子滑槽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埋层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滑槽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子滑槽的第一端。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
9.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可拉伸基板;
在所述可拉伸基板形成多个所述第一滑槽;
在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可拉伸基板上制作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多个像素岛、所述多个岛间连接线以及多个所述第一埋层导线;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制作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悬臂导线。
CN202110478102.4A 2021-04-30 2021-04-30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284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8102.4A CN113284934B (zh) 2021-04-30 2021-04-30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8102.4A CN113284934B (zh) 2021-04-30 2021-04-30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4934A CN113284934A (zh) 2021-08-20
CN113284934B true CN113284934B (zh) 2022-10-04

Family

ID=77277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8102.4A Active CN113284934B (zh) 2021-04-30 2021-04-30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49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0899B (zh) * 2021-11-24 2023-07-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移动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9292A (zh) * 2019-06-27 2019-09-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和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11276528A (zh) * 2020-02-21 2020-06-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拉伸检测方法和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9292A (zh) * 2019-06-27 2019-09-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和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11276528A (zh) * 2020-02-21 2020-06-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拉伸检测方法和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4934A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71996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8415601B (zh) 布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883130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0369258C (zh) 有源元件阵列基板
CN110286534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1326068A (zh)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54317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14854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84934B (zh)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EP431858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284302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48859A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31057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97241B (zh)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1195168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5252226A (ja) 表示パネル用のリードパッド構造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リードパッドアレイ構造
CN218214521U (zh)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EP4199094A1 (en) Display backplan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61487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369233A1 (en) Wiring substrate, array substrate and light emitting module
CN113629125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41357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216793689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108847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089015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