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4027B - 一种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4027B
CN113274027B CN202110671707.5A CN202110671707A CN113274027B CN 113274027 B CN113274027 B CN 113274027B CN 202110671707 A CN202110671707 A CN 202110671707A CN 113274027 B CN113274027 B CN 113274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onnecting sleeve
electrode
vivo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17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74027A (zh
Inventor
陆巍
盛涛
邢丹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6717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74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74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4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74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4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包括电极安装器、多个微驱动器以及多个连接器,多个微驱动器用于植入动物大脑的指定区域并布置在电极安装器内,连接器安装于电极安装器内并通过微丝电极与动物大脑连接,其中电极安装器包括主体、盖体、基座以及连接套,基座用于植入动物大脑,主体设置在基座上并具有观察窗口,通过观察窗口能够观察微丝电极和多个微驱动器以及对微驱动器进行调节,连接套安装在主体上并用于安装多个连接器,以及盖体安装于观察窗口上方并与主体配合以将连接套限定在主体和盖体之间。本发明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能够在动物大脑中同时记录来自不同大脑区域的单个尖峰和局部场电位。

Description

一种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脑电信号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记录电极已被广泛用于记录大脑区域的单个神经元尖峰活动(Spike)和局部场电位(LFP)。然而,在多个大脑区域建立一个易于组装的大规模记录装置,并进行长期稳定的神经活动监测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神经科学中,通过对大脑电活动的监测及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单个神经元的电特性以及宏观神经连接的理解。虽然一些技术和工具(如电压指示探针或钙成像)已经可以用于对单个神经元活动特性的研究,但诸如使用多通道记录电极进行单个神经元、多个神经元和局部场电位记录的细胞外记录技术由于其在空间选择性和时间分辨率方面的高性能,仍然是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工具。在多个大脑区域大规模记录电生理活动的数据能够有效进行动态网络模式的识别或功能神经回路的分析。
影响记录电极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所采用的特定类型的电极材质,例如,基于微丝的电极目前被广泛用于监测神经元活动。这些电极可以通过结构设计优化空间利用、通过表面镀层调节电极阻抗和通过脑立体定位控制植入位置。此外,单个可移动微驱动器可用于调整电极模块的Z轴深度并更新记录的Z轴层或神经元。自由浮动设计和独立微驱动的结合使研究人员能够以较高精度将电极植入选定的大脑区域。然而,传统的方案则是针对不同的大脑区域通常需要定制的电极和定制的植入方案,这些设计及定制既复杂又昂贵。
幸运的是,利用高性能3D打印技术可以解决成本和装配精度控制方面的问题。近年来,3D打印已成为许多实验室定制设计的流行技术。大多数3D打印机可以达到100um的空间精度,这显著提高了装配精度。3D打印设计还可以通过在线数据库轻松共享,这也有助于减少工作量、时间和费用。已经有几个基于3D打印的植入系统,具有多达16个可单独驱动的微驱动器。但是,这些系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需要使用手术模板或定位板来预设植入位置,极大地限制了该设计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其所使用的预装电极连接器的电路板也限制了的最大记录通道数。其他类似组装为圆柱形结构的系统,他们一般被设计为植入同一直线上不同深度的大脑区域。然而,这些系统并不适合记录两个水平距离较远的区域,例如前额叶皮层和海马CA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所述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包括电极安装器、多个微驱动器以及多个连接器,
所述多个微驱动器用于植入动物大脑的指定区域并布置在电极安装器内,所述连接器安装于电极安装器内并通过微丝电极与动物大脑连接,其中
所述电极安装器包括主体、盖体、基座以及连接套,所述基座用于植入动物大脑,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具有观察窗口,通过所述观察窗口能够观察所述微丝电极和所述多个微驱动器以及对所述多个微驱动器进行调节,所述连接套安装在所述主体上并用于安装所述多个连接器,以及所述盖体安装于所述观察窗口上方并与所述主体配合以将所述连接套限定在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体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相互的独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独立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合围形成容纳所述微驱动器的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形成上大下小的形状并在上端形成多个连接套安装部以及在下端形成具有与所述基座配合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顶部还设有盖体固定部,所述盖体固定部与所述盖体配合并将所述盖体固定到所述主体上;可选地,所述盖体固定部为嵌入到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内的磁石或铁制件,以及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磁石或铁制件配合的磁石或铁制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的上表面设有开口并向下延伸形成连接器安装槽,所述上部的外表面还形成有多个限位槽,以及所述连接套安装部内设有多个限位部,所述多个限位槽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以将所述连接套与所述安装部相对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的下部两侧形成有开放部以配合所述连接器下部的探针;可选地,所述连接套下部的中部形成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形成有与上部的连接器安装槽连通的所述开放部,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连接套内时,所述连接器下方的两排探针位于所述挡板两侧的所述开放部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上表面设有操作部,以方便将所述盖体移动到所述主体或从所述主体移开;可选地,所述操作部为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向上凸出的并排布置的两个凸起,每一个凸起的内部设有两个操作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驱动器包括支架、载体、固定管、活动管以及调节螺钉,固定管固定安装于支架上,活动管可活动穿设于固定管内并与载体固定连接,调节螺钉安装于支架上并用于调节载体以及活动管在支架上的高度,从而调节安装于活动管内的微丝电极在大脑内的植入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内部形成镂空结构并在一个侧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固定管固定板,固定管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开口内,固定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开口外并设有固定管固定槽,所述固定管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管固定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安装于所述开口内并布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上方,所述载体形成板状并设有与所述调节螺钉配合的调节孔,所述调节螺钉穿入所述调节孔并与所述载体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载体的一端布置在所述开口内,所述载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开口外并设有活动管固定槽,所述活动管伸入所述固定管内并固定在所述活动管固定槽内从而与所述载体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载体的运动带动所述活动管在所述固定管内运动。
本发明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能够在动物大脑中同时记录来自不同大脑区域的单个神经元Spike和LFP。可以在实验室自行复制这一易组装,低成本,可二次开发的多通道电极记录装置,利用多个微丝电极和多个独立微驱动器来检测感兴趣的大脑区域的电生理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极安装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极安装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套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微驱动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的微驱动器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载体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三个微驱动器组装在一起形成的微驱动器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下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不同大脑区域在功能上相互连接和交流,多数的脑功能实现需要不同大脑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发明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可以通过记录多个脑区电生理信号,通过分析来理解的神经回路的工作原理。例如,记忆的获取和巩固涉及海马体和内侧前额叶皮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目标导向的空间导航功能涉及丘脑、前额叶皮层和海马体。恐惧行为的形成涉及前额叶皮层、海马体和杏仁核(amygdala)。其他文献报道了跟多分布区域的神经元网络参与不同的脑功能的现象,其中有超过六个不同的大脑区域被认为参与了恐惧记忆的相关调节的神经过程。此外,神经振荡和同步对于动物和人类的学习和记忆也至关重要。免疫荧光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等神经成像方法促进了对全脑神经活动的观察,但它们相对较低的时间分辨率无法实时反馈单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因此,多通道电生理记录在说明多脑区之间的快速和动态通信以解码特定神经环路和神经网络方面更有效。为此,过去十年中开发了越来越多的高密度电极或新材料电极。然而,这些探针中的大多数都存在成本过高,制造及合成工艺过于复杂的问题。例如,高密度表面电极可用于记录皮层脑电,但只能覆盖皮层中有限的大脑区域。基于聚合物的电极探针和基于软材料的探针可以放置在不同的大脑区域中,但需要特殊的植入工具才能获得所需的放置精度。而为大规模记录而制造的硅探针也非常昂贵。
相比之下,本发明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其以传统多脑区电极成本的一小部分,基于3D打印的设计使研究人员能够针对不同的大脑区域和结构轻松修改通道数量和电极深度。电极束的单个单元可以根据专门的实验要求进行调整,以提高神经元记录的数量。在本发明,微丝电极从连接器自由浮动,能比较简单地完成植入过程,同时确保植入的精度。
此外,类似于微驱排列设计的原理,本发明的电极安装器设置观察窗,通过该观察窗可以直接看到所有的微驱动器和电极,并可以通过调节旋钮将电极驱动到不同的大脑层。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包括电极安装器、多个微驱动器以及连接器,多个微驱动器用于植入动物大脑的指定区域并布置在电极安装器内,连接器安装于电极安装器内并通过微丝电极与大脑连接。具体地,微丝电极的一端植入大脑的特定区域内并可以通过多个微驱动器调整植入深度,微丝电极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器。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能够记录自由行为动物的皮层和皮层下大脑区域,例如,在发明人进行是实验中,其可以成功记录小白鼠与记忆功能相关的七个不同大脑区域的尖峰(Spikes)和局部场电位(LFP)。此外,该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的电极安装器和微驱动器可以通过3D打印形成,因此,其低成本、大尺寸电极和灵活的3D打印设计使得能够将组装好的四极电极或网格电极植入多个靶向大脑区域,其有可能将成为未来研究神经环路功能的强大新工具。
下面参照图1-3对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的电极安装器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极安装器100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电极安装器100的立体分解图,如图1-2所示,电极安装器100包括主体10、盖体20、基座30以及连接套40。基座30设置于动物大脑内,主体10设置在基座30上,连接套40安装在主体10上并用于连接连接器50,盖体20安装于主体10上并与主体10配合以将连接套限定在主体10和盖体20之间。连接器50用于连接微丝电极,并将微丝电极的信号传递给外部设备。
主体1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分别独立安装在基座30上并合围形成容纳微丝电极的空间,并在顶部形成安装连接套40的连接套安装部13。可选地,主体10上可以安装多个连接套40,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0上设置八个连接套安装部13,每一个连接套安装部13安装一个连接套40,从而这个电极安装器整体上可以安装并包括八个连接套40。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10上也可以安装多于或少于八个连接套,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上可以安装四个连接套4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上可以安装六个连接套40。每一个连接套40内可以安装一个连接器50。
主体10整体上形成上大下小的形状并包括观察窗口15,观察窗口15沿主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整个主体的高度,使用时,透过观察窗口15可以直接观察到所有的微驱动器和电极并能够对所有微驱动器进行调节,下文还会进一步描述。主体10的上端大致形成矩形形状并设置多个连接套安装部13,下端的外径逐渐减小并形成具有与基座30配合的大致圆环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0的上端具有四个侧部,四个侧部环绕观察窗口15设置并在每一个侧部形成两个连接套安装部13。
每一个连接套安装部13的结构和形状类似,包括开口131以及设置于开口131内的限位部132,连接套40插入开口131内,限位部132与连接套40上的限位槽配合并将连接套固定在连接套安装部13内。其中,开口131的深度设置成当连接套40插入开口后,连接套40的上表面与主体10的上表面大致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从而便于合上盖体20。
如图2所示,主体10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结构和形状类似,下面以第一部分11为例对主体10进行说明,第一部分1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完整的连接套安装部和四个不完整的连接套安装部,四个不完整的连接套安装部例如可以是连接套安装部13的二分之一,类似地,第二部分12上也包括两个完整的连接套安装部和四个不完整的连接套安装部,第一部分11的四个不完整的连接套安装部与第二部分12的四个不完整的连接套安装部配合形成四个完整的连接套安装部13。具体地,第一部分11包括与第二部分12配合的两个第一侧部112和不需要与第二部分12配合的一个第二侧部111,不完整的连接套安装部设置于两个第一侧部112的顶端,每一个第一侧部112的顶部并排布置两个不完整的连接套安装部,第二侧部111依次布置两个完整的连接套安装部13。当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闭合时,位于各自的第一侧部112上的不完整的连接套安装部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连接套安装部13并安装连接套。当主体10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相互闭合时,两个相对的第二侧部上各依次安装两个连接套40,两个相对的第一侧部上各并排安装两个连接套40,从而整个主体的顶部可以安装八个连接套40。每一个连接套40内安装一个连接器50,连接器50整个嵌入到连接套40内,并使得顶部的平面与主体10的平面基本齐平,以便于安装盖体20。
继续参照图2,主体10的顶部还设有盖体固定部14,该盖体固定部14与盖体20配合并将盖体20固定到主体10上,在本实施例中,该盖体固定部14为嵌入到主体10的上表面内的磁石,对应地,盖体20的下表面也设置有与该磁石配合的磁石或铁制件,从而通过磁力的作用牢靠方便地将盖体20固定到主体10上。需要注意的是,盖体固定部14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盖体固定部14位销孔,盖体20上设置与该销孔配合的销件,通过将销件插入销孔实现盖体20与主体10的相对固定。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套40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连接套40整体上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的上表面设有开口并一直向下延伸形成连接器安装槽41,上部的外表面还形成有多个限位槽42,多个限位槽42与连接套安装部13内的限位部配合,以将连接套40固定到连接到安装部13内。连接套40的下部两侧形成有开放部以配合连接器50下方的探针,具体地,下部的中部形成有一块挡板43,挡板43的两侧形成有与上部的连接器安装槽41连通的开放部,连接器50安装于连接套40内时,连接器50下方的两排探针位于挡板43的两侧,挡板起到隔离两排探针的作用。
返回参照图2,基座30的顶部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凸起31,每相邻两个凸起31之间形成凹槽32,通过凸起31与凹槽32与主体10的底部配合,将主体10安装于基座30上。
盖体20的上表面还设有两个操作部21,以方便将盖体20移动到主体10上或从主体10上移开。可选地,盖体20的上表面向上凸出形成两个并排布置的凸起,每一个凸起的内部设有两个操作孔22,使用时将钳子伸入两个操作孔内与移动盖体20。需要说明的是,操作部21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在盖体20的上表面一体向上形成两个环形件。
下面参照图4-7对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微驱动器进行描述。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微驱动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4的微驱动器的立体图。如图4-5所示,微驱动器200包括支架60、载体70、固定管81、活动管82以及调节螺钉90。固定管81固定安装于支架60上,活动管82可活动穿设于固定管81内并与载体70固定连接,调节螺钉90安装于支架60上并用于调节载体70从而调节活动管82在支架60上的高度,从而调节安装于活动管82内的微丝电极在大脑指定区域内的植入深度。具体地,支架60固定安装于实验动物大脑内,微丝电极安装于活动管82内,通过调节螺钉90调节载体70在支架60上升降,从而可以调节微丝电极在大脑内的植入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60的内部形成镂空结构并在一个侧部设有开口61,开口61内设有固定管固定板62,固定管固定板62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开口61内,固定板62的另一端伸出开口61外并设有固定管固定槽63,固定管81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于固定管固定槽63内。较佳地,固定板62的前端的宽度逐渐减小并形成尖角,固定管固定槽63设置于尖角上。载体70安装于开口61内并布置在固定板62的上方,载体70可以形成板状并可以与固定板62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形状,载体70设有与调节螺钉90配合的调节孔71,调节螺钉90穿入调节孔71内并与载体70固定连接。与固定板62类似,载体70的一端布置在开口61内,载体70的另一端伸出开口61外并设有活动管固定槽72,活动管82伸入固定管81内并固定在活动管固定槽72内,从而与载体70固定连接,通过载体70的运动带动活动管82在固定管81内运动。
继续参照图4-5,可选地,固定板62还设有供调节螺钉90通过的固定板孔64(图未示),支架60的顶部设有供调节螺钉90通过的支架孔65,调节螺钉90的上端位于支架60的上表面并设置成操作端,调节螺钉90的下端位于固定板62的下表面并与螺母91连接,通过操作端旋转调节螺钉90可以控制调节螺钉90的升降,从而带动载体70进而带动活动管82和活动管82内的微丝电极升降,从而可以调节微丝电极在大脑指定区域内的植入深度。
图6是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载体70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载体70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形状和结构,其伸入支架60的开口61内的一端与开口61配合,其另一端的可以延伸出开口61外一定距离,该距离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伸出开口61外的一端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所有这些改变都属于本公开的范围,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图7是本发明的三个微驱动器组装在一起形成的微驱动器组件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三个微驱动器200相互抵靠组装成一个组件,其中每一个微驱动器设置一根固定管和一根活动管,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每一个微驱动器也可以设置两根活动管和两根固定管,以及每一个微驱动器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微驱动器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零也可以等于零并可以根据情况调整。
使用时,将微丝电极的一端植入到大脑的特定区域,再将微丝电极的另一端穿入微驱动器200的活动管82内并将微驱动器200固定到大脑的该区域内,通过在大脑的特定区域植入多个微丝电极和多个微驱动器,并将该多个微驱动器布置在电极安装器100的基座30限定的区域内,然后将电极安装器100的主体10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安装到基座30上,并将多根微丝电极的未植入端与连接器50连接,例如,连接器50可以通过环氧树脂与相应的微驱动器连接,并通过导电液体银漆与相应的电极连接。从而通过连接器50将大脑内的信号传递到外部设备。最后,利用盖体覆盖整个装置的顶部,盖体例如可以通过四个小磁铁连接到主体以避免在动物日常活动中盖体意外掉落。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微驱动器和电极安装器都可以通过3D打印的方式形成。可选地,电极安装器的重量限制在4克以下。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微驱动器的调节螺钉可以由一个8毫米长(直径=1.14毫米,螺纹=280微米)的黄铜螺钉构成。螺钉旋转一整圈,电极载体移动280微米。如果需要在一个小区域内植入多个驱动器,可以使用图6所示的支架或图7所示的集成驱动器结构。
综上,通过本发明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能够在动物大脑中同时记录来自不同大脑区域的单个神经元Spike和LFP。整个组件的主体结构件可以利用3D打印完成,具有灵活的记录组件设计和多位点、独立的微丝电极。
本发明可以在不同实验室间复制这一易组装,低成本,可二次开发的多通道电极记录装置,利用多个微丝电极和多个独立微驱动器来检测感兴趣的大脑区域的电生理活动。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包括电极安装器、多个微驱动器以及多个连接器,
所述多个微驱动器用于植入动物大脑的指定区域并布置在所述电极安装器内,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电极安装器内并通过微丝电极与动物大脑连接,其中
所述电极安装器包括主体、盖体、基座以及连接套,所述基座用于植入动物大脑,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具有观察窗口,通过所述观察窗口能够观察所述微丝电极和所述多个微驱动器以及对所述多个微驱动器进行调节,所述连接套安装在所述主体上并用于安装所述多个连接器,以及所述盖体安装于所述观察窗口上方并与所述主体配合以将所述连接套限定在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体之间,其中
所述主体包括相互的独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独立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合围形成容纳所述微驱动器的空间,以及
所述微驱动器包括支架、载体、固定管、活动管以及调节螺钉,固定管固定安装于支架上,活动管可活动穿设于固定管内并与载体固定连接,调节螺钉安装于支架上并用于调节载体以及活动管在支架上的高度,从而调节安装于活动管内的微丝电极在大脑内的植入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形成上大下小的形状并在上端形成多个连接套安装部以及在下端形成具有与所述基座配合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顶部还设有盖体固定部,所述盖体固定部与所述盖体配合并将所述盖体固定到所述主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固定部为嵌入到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内的磁石或铁制件,以及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磁石或铁制件配合的磁石或铁制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的上表面设有开口并向下延伸形成连接器安装槽,所述上部的外表面还形成有多个限位槽,以及所述连接套安装部内设有多个限位部,所述多个限位槽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以将所述连接套与所述安装部相对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下部两侧形成有开放部以配合所述连接器下部的探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下部的中部形成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形成有与上部的连接器安装槽连通的所述开放部,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连接套内时,所述连接器下方的两排探针位于所述挡板两侧的所述开放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设有操作部,以方便将所述盖体移动到所述主体或从所述主体移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为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向上凸出的并排布置的两个凸起,每一个凸起的内部设有两个操作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内部形成镂空结构并在一个侧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固定管固定板,固定管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开口内,固定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开口外并设有固定管固定槽,所述固定管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管固定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安装于所述开口内并布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上方,所述载体形成板状并设有与所述调节螺钉配合的调节孔,所述调节螺钉穿入所述调节孔并与所述载体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载体的一端布置在所述开口内,所述载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开口外并设有活动管固定槽,所述活动管伸入所述固定管内并固定在所述活动管固定槽内从而与所述载体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载体的运动带动所述活动管在所述固定管内运动。
CN202110671707.5A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 Active CN113274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1707.5A CN113274027B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1707.5A CN113274027B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4027A CN113274027A (zh) 2021-08-20
CN113274027B true CN113274027B (zh) 2022-07-05

Family

ID=77284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1707.5A Active CN113274027B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740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4345A (zh) * 2021-12-17 2022-03-2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一体化的多通道可步进式电极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CN115736935B (zh) * 2022-11-10 2023-09-05 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脑电极植入装置及脑电极植入系统
CN115956929B (zh) * 2023-01-09 2023-07-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合并记录、光刺激的多脑区电极阵列及其制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7807420L (sv) * 1977-06-30 1978-12-31 Univ Groningen Kombination av en kateter och en eller flera injektionskanyler, vilken kateter er anordnad att utifran kunna inforas i en kanal i menniskokroppen, speciellt urinroret
CA2838136A1 (en) * 2012-12-31 2014-06-30 Assaf Govari Catheter connector
WO2015153744A1 (en) * 2014-04-01 2015-10-08 Cognionics, Inc. Headgear for dry electroencephalogram sensors
WO2017065196A1 (ja) * 2015-10-13 2017-04-20 ニッタ株式会社 脳波測定用電極
WO2019054122A1 (ja) * 2017-09-14 2019-03-21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脈波測定用電極ユニットおよび脈波測定装置
CA3124772A1 (fr) * 2019-02-15 2020-08-20 Dixi Medical Electrode intracerebrale hybri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51877B2 (en) * 2003-11-25 2010-07-06 Braingate Co., Llc Neural interface system with embedded id
CN102152278A (zh) * 2011-02-24 2011-08-1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装置
EP2906116A4 (en) * 2012-10-15 2016-10-26 Jordan Neuroscience Inc UNIT FOR EEG WIRELESS
CN103431861B (zh) * 2013-09-06 2015-04-1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电生理记录装置
CN104367319A (zh) * 2014-11-05 2015-02-2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用于进行慢性记录的电极装置
CN105943032A (zh) * 2016-05-26 2016-09-21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可穿戴式多通道无线皮层脑电检测装置
CN107468241A (zh) * 2016-06-07 2017-12-15 汪子锋 脑电帽
CN106618565A (zh) * 2016-12-01 2017-05-1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记录麻醉状态下多脑区单细胞的光电极
CN207101274U (zh) * 2017-01-20 2018-03-16 上海智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头戴设备及脑电波检测仪
US20170173262A1 (en) * 2017-03-01 2017-06-22 François Paul VELTZ Medical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US20210093246A1 (en) * 2018-05-10 2021-04-0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harp, vertically aligned nanowire electrode arrays, high-yield fabrication and intracellular recording
CN109173047A (zh) * 2018-08-10 2019-01-11 复旦大学 一种非侵入式闭环经颅电刺激装置
CN110916651A (zh) * 2018-09-20 2020-03-27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皮肤干电极
CN109473827A (zh) * 2018-11-14 2019-03-15 林招明 一种电源连接器连接结构
CN109893129B (zh) * 2019-04-10 2020-05-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利用气囊调节深度的干电极及穿戴式脑电检测装置
CN110464330A (zh) * 2019-08-27 2019-11-19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脑区记录电极、制作方法及植入方法
CN211150863U (zh) * 2019-11-11 2020-07-31 深圳市柯耐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插头
CN211501731U (zh) * 2020-02-13 2020-09-15 浙江汤真控制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基座拆卸结构的球阀
CN213046928U (zh) * 2020-05-28 2021-04-27 天津市威信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脑电波检测头套
CN112450939B (zh) * 2020-11-18 2024-04-1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植入式可延展多模式记录与光刺激脑机接口器件
CN112842346B (zh) * 2020-12-31 2022-12-27 天津大学 柔性电子器件硬脑膜下植入的辅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7807420L (sv) * 1977-06-30 1978-12-31 Univ Groningen Kombination av en kateter och en eller flera injektionskanyler, vilken kateter er anordnad att utifran kunna inforas i en kanal i menniskokroppen, speciellt urinroret
CA2838136A1 (en) * 2012-12-31 2014-06-30 Assaf Govari Catheter connector
WO2015153744A1 (en) * 2014-04-01 2015-10-08 Cognionics, Inc. Headgear for dry electroencephalogram sensors
WO2017065196A1 (ja) * 2015-10-13 2017-04-20 ニッタ株式会社 脳波測定用電極
WO2019054122A1 (ja) * 2017-09-14 2019-03-21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脈波測定用電極ユニットおよび脈波測定装置
CA3124772A1 (fr) * 2019-02-15 2020-08-20 Dixi Medical Electrode intracerebrale hybri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4027A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74027B (zh) 一种在体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装置
Fee et al. Miniature motorized microdrive and commutator system for chronic neural recording in small animals
US8315686B2 (en) Cortical electrode array and method for stimulating and recording brain activity
Wise Silicon microsystems for neuroscience and neural prostheses
Fofonoff et al. Microelectrode array fabrication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chemical etching
Seidl et al. CMOS-based high-density silicon microprobe arrays for electronic depth control in intracortical neural recording
EP2344029B1 (en) Electrode system
CN103431861B (zh) 电生理记录装置
US8774891B1 (en) Cortical electrode assemblies
CN101543406B (zh) 使用硅阵列孔装配微丝电极阵列的方法
Merriam et al. A 3-D 160-site microelectrode array for cochlear nucleus mapping
Lehew et al. State-of-the-art microwire array design for chronic neural recordings in behaving animals
Gray et al. Multichannel micromanipulator and chamber system for recording multineuronal activity in alert, non-human primates
KR101159252B1 (ko) 광섬유 고정장치를 구비하는 광자극 탐침 구조체
US8428680B2 (en) Hybrid multichannel printed circuit board microdrive
US20120253164A1 (en) Electrode system for cranial nerve stimulation
Ma et al. A novel 3D-printed multi-drive system for synchronous 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 in multiple brain regions
US1172517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in vitro flexible microelectrode array
US20130150931A1 (en) Distributed neural stimulation array system
Márton et al. A silicon-based microelectrode array with a microdrive for monitoring brainstem regions of freely moving rats
Knudsen et al. A model-based approach for targeted neurophysiology in the behaving non-human primate
Smith et al. Robotic multi-probe single-actuator inchworm neural microdrive
CN115381457A (zh) 柔性基底脑机接口信号采集调控探针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Sheng et al. A novel 3D-printed multi-driven system for large-scale neu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s in multiple brain regions
WO2021114119A1 (zh) 一种柔性记录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植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