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2768B - 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 - Google Patents

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2768B
CN113272768B CN201980088120.2A CN201980088120A CN113272768B CN 113272768 B CN113272768 B CN 113272768B CN 201980088120 A CN201980088120 A CN 201980088120A CN 113272768 B CN113272768 B CN 1132727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electronic pen
circuit
uni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81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72768A (zh
Inventor
田中航平
二宫健一
金田刚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co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72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2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72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2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06F3/0383Signal control means within the point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ctive external devices, e.g. active pens, for receiving changes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transmitted by the digitiser, e.g. tablet driving sig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构成为即使线圈变得不良也仅更换笔尖单元即可,使使用者的经济上的负担减轻。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基于通过包括线圈的谐振电路而与位置检测传感器电磁耦合,对位置检测传感器进行位置指示。该电子笔具备电子笔主体部和相对于电子笔主体部能够拆装的笔尖单元。笔尖单元通过在规定的形状的笔尖壳体的内部至少收纳线圈而构成。电子笔主体部具备通过笔尖单元向电子笔主体部装配而成为谐振电路的一部分的电路部。

Description

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位置检测装置一起使用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
背景技术
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具备由线圈和电容器构成的谐振电路,通过在该谐振电路与具备由环形线圈构成的多个电极(天线电极)的位置检测传感器之间进行基于电磁耦合的信号的交互,来进行相对于位置检测传感器的位置指示。电子笔的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被调整为和与位置检测传感器之间交换的信号的频率对应的频率。
并且,在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中,线圈为了确保与位置检测传感器的电磁耦合的强度而配设于尽量接近笔尖的位置(专利文献1(WO2017/010336号公报))。
另外,以往,设为以下结构:线圈卷绕于柱状形状的磁性体芯,并且在该柱状形状的磁性体芯的中心线位置形成有贯通孔,并且笔压检测部配置于磁性体芯的中心线方向的与笔尖相反的一侧,由树脂等构成的芯体将磁性体芯的贯通孔插通而向笔压检测部嵌合,从而能够利用笔压检测部来检测向芯体的前端施加的笔压。并且,芯体被设为相对于笔压检测部能够插拔(也就是说,能够更换)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7/0103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最近,在便携设备搭载位置检测装置作为输入装置,电子笔也向便携设备附带。因而,为了容易附带,电子笔的细型化的要求变大。在该情况下,若电子笔被细型化,则伴随于此,设置于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的线圈使用卷绕于更细的磁性体芯的线圈。
另外,为了使电子笔在位置检测传感器上的笔尖部分的目视确认性良好,也存在将电子笔的笔尖侧的壳体的壁厚减薄或者使笔尖部分的形状更细的要求。
但是,若将笔尖侧的壳体的壁厚减薄,则在磁性体芯被细型化时,存在以下的可能性:在误使电子笔从笔尖侧落下时,笔尖侧的树脂壳体破损,伴随于此,卷绕有线圈的细的磁性体芯破损,构成谐振电路的线圈变得不良。
在磁性体芯设置贯通孔且通过该贯通孔而安装的芯体能够更换,因此在电子笔落下而该芯体破损的情况下,仅更换该芯体即可。
但是,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示,在以往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中为线圈在保持配设有与该线圈一起构成谐振电路的部件的电路部用的印制基板的保持器上与笔压检测部等一起被单元化的模块的结构。
因而,在线圈变得不良的情况下,更换电子笔的壳体内的模块的整体,或者,在有的情况下,也存在成为新购买电子笔自身的事态的情况,会使使用者背负经济上的负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解决以上的问题点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提供一种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基于通过包括线圈的谐振电路而与位置检测传感器电磁耦合,对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进行位置指示,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子笔主体部;及
笔尖单元,相对于所述电子笔主体部能够拆装,
所述笔尖单元通过在规定的形状的笔尖壳体的内部至少收纳所述线圈而构成,
所述电子笔主体部具备通过所述笔尖单元向所述电子笔主体部装配而成为所述谐振电路的一部分的电路部。
在上述的结构的电子笔中,构成谐振电路的线圈收纳于与电子笔主体部分体的笔尖单元的笔尖壳体内。并且,笔尖单元被设为相对于电子笔主体部能够拆装的结构,若笔尖单元向电子笔主体部装配,则电子笔主体部的电路部成为谐振电路的一部分,电子笔与位置检测传感器通过电磁耦合来进行信号的交互。
根据该结构的电子笔,由于线圈设置于相对于电子笔主体部能够拆装的笔尖单元,所以即使线圈变得不良,也仅更换尖单元即可,能够使使用者的经济上的负担减轻。另外,由于笔尖单元相对于电子笔主体部能够拆装,容易更换,所以也存在能够准备将笔尖壳体部的壁厚减薄或者使笔尖的前端部变细而使目视确认性变好的笔尖单元、虽然目视确认性有所牺牲但更牢固且结实的笔尖单元等各种笔尖单元这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的组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的要部的笔模块的结构例的图。
图4是示出图3的例子的笔模块的笔尖单元的结构例的图。
图5是示出图3的例子的笔模块的电路部单元的结构例的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的谐振电路和位置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例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第一结构例的图。
图9是示出图8的例子的电子笔的谐振电路和位置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例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第二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的一些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往,利用电子笔的位置指示输入在专用的平板的输入面上进行,因此,只要能够进行该位置指示输入即可,关于电子笔在输入面上的书写感无需考虑。
但是,最近,作为具备显示器的便携终端的输入装置而使用位置检测装置,能够将该显示器的硬质的保护玻璃上设为输入面,利用电子笔来进行指示输入。在该情况下,在电子笔的笔尖由硬的材质的树脂等制成的情况下,会在保护玻璃上滑动,成为了与使用者习惯的在纸上利用铅笔书写的情况那样的书写感相距甚远的书写感。因而,近年来,追求利用电子笔的书写感。
作为变更书写感的策略,容易的是变更在背景技术一栏中上述的能够更换的芯体的材质。例如,在将芯体利用POM(Polyoxymethylene:聚甲醛)构成的情况下,POM是硬的材质,容易滑动。另外,在将芯体利用弹性体构成的情况下,虽然材质软,但成为具有粘性的书写感。
但是,在电子笔中如钢笔的笔尖那样使笔尖具有弹力性的情况仅通过变更以往的棒状等特定的形状的芯体的前端的材料无法对应。
在以下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以下的电子笔:不使用如上所述的芯体,设为容易变更为期望的笔尖的构造及形状的结构,不仅是笔尖的软硬,也能够使其具有弹力性,能够实现各种各样的书写感。
图1(A)是用于说明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整体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另外,图2是示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组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A)所示,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在筒状的电子笔外壳2的中空部2a内收纳有笔模块3。在该例子中,如图2所示,电子笔外壳2被设为中空部2a的形状被设为圆柱形状的圆筒形。
如图1(A)、(B)及图2所示,在该例子中,笔模块3由笔尖单元4和电路部单元5构成。并且,如图1(B)所示,笔尖单元4相对于电路部单元5能够拆装。
如图1(A)所示,笔模块3以笔尖单元4的笔尖部分从筒状的电子笔外壳2的一方的开口向外部突出的状态收纳于电子笔外壳2的中空部2a内。在该情况下,笔模块3以在电子笔外壳2的中空部2a内能够在轴心方向上移动的状态被收纳。并且,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在笔模块3的电路部单元5的与笔尖单元4的结合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设置有笔压检测部6。
该例子的笔压检测部6由根据向笔尖侧施加的笔压而静电电容变化的可变电容电容器构成。如图1(A)及(B)所示,该例子的笔压检测部6包括由电介质61、由绝缘性材料构成的间隔件构件62、导电性弹性构件63及卡定用构件64构成的多个部件作为感压用部件。这些部件收纳于笔压检测部6的壳体65。在该情况下,在该例子中,如图1(A)及(B)所示,在从笔尖侧朝向后端侧(在轴心方向上与笔尖侧相反的一侧)的轴心方向上,按照卡定用构件64、电介质61、间隔件构件62、导电性弹性构件63的顺序排列配设感压用部件。
电介质61为圆板形状,虽然图示省略,但在该圆板形状的轴心方向的卡定用构件64侧的一方的端面形成有构成可变电容电容器的第一电极的电极。
间隔件构件62是具有绝缘性并且具有弹性的环状的构件。导电性弹性构件63例如由导电性橡胶构成,以使其前端部端面与电介质61的另一方的端面对向的方式配置,构成所述可变电容电容器的第二电极。
卡定用构件64配置于电介质61的形成有电极的一侧,用于限制成电介质61不向轴心方向的笔尖侧移动。在该例子中,卡定用构件64被设为从壳体65向笔尖侧突出的状态。并且,在该例子中,虽然图示省略,但在卡定用构件64的外周部例如通过印刷等而形成有与由笔压检测部6构成的可变电容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连接的端子导体。
并且,如后所述,笔压检测部6收纳保持于电路部单元5的保持器51的筒状部51b内。卡定用构件64在笔压检测部6收纳于筒状部51b内时,如图1(A)及(B)所示,以夹持载置于电路部单元5的印制基板载置部51a的印制基板52并与印制基板52抵碰的方式具备缝隙64a。并且,在卡定用构件64夹持印制基板52的状态下,形成于卡定用构件64的端子导体与印制基板52的导体图案连接,由此,如后所述,在该例子中,由笔压检测部6构成的可变电容电容器6C构成谐振电路RC(参照图6)的一部分。
并且,在该例子中,笔压检测部6的导电性弹性构件63具备从后端侧供推杆构件66的推杆661嵌合的嵌合凹部63a。推杆构件66被设为在推杆保持部660保持推杆661的结构。在该例子中,推杆661的与和导电性弹性构件63的嵌合侧的相反侧(后端侧)被设为球形部661a,该球形部661a以旋转自如的状态收纳于推杆保持部660的嵌合部660a内。也就是说,推杆661相对于推杆保持部660以所谓万向节的状态结合保持。
并且,如图1(A)及(B)所示,电子笔外壳2的与电子笔1的笔尖侧相反的一侧(也就是说,后端侧)的开口构成为由后端构件7封闭。后端构件7具备向电子笔外壳2的中空部2a内插入而使该后端构件7相对于电子笔外壳2卡定的卡定用插入部分7a。并且,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在该后端构件7的卡定用插入部分7a的笔尖侧的端部设置有供笔压检测部6的推杆构件66的一部分嵌合的嵌合部7b。
在电子笔1的组装时,如图2所示,首先,使设置于笔模块3的电路部单元5的笔压检测部6的推杆构件66向设置于后端构件7的卡定用插入部分7a的端部的嵌合部7b嵌合,使后端构件7和笔模块3结合。然后,如图2所示,使该结合后的笔模块3及后端构件7从电子笔外壳2的后端侧的开口插入,使后端构件7向电子笔外壳2卡定。此时,如前所述,笔尖单元4的笔尖部如图1(A)所示那样成为从电子笔外壳2突出的状态。
在该情况下,如图1(A)及图2所示,在笔模块3的电路部单元5的电路部壳体50的外周侧面形成有环状突部50a,并且在电子笔外壳2的中空部2a形成有台阶部2b,构成为:通过笔模块3的电路部单元5的电路部壳体50的环状突部50a与台阶部2b卡合,即使笔模块3与后端构件7的结合松脱,也不会从电子笔外壳2的笔尖侧的开口脱落。
在这样组装出的电子笔1中,若向笔模块3的笔尖单元4的笔尖施加笔压,则笔模块3的整体在电子笔外壳2的中空部2a内在轴心方向上根据被施加的笔压而向后端构件7侧位移。后端构件7由于压入嵌合于电子笔外壳2,所以即使被施加笔压也不会移动。因而,在笔压检测部6中,根据与笔压对应的笔模块3的轴心方向的位移,电介质61被向导电性弹性构件63侧按压,隔着间隔件构件62而对向的导电性弹性构件63与电介质61的接触面积根据笔压而变化,可变电容电容器的电容成为与笔压对应的电容。如以上这样,笔压检测部6通过接受由与被施加的笔压对应的笔模块3的轴心方向的移动引起的压力来检测施加于笔尖的笔压。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在对笔模块3的电路部单元5装配有笔尖单元4的状态下将后端构件7和笔模块3结合,并向电子笔外壳2的中空部2a内插入。但是,笔尖单元4能够相对于笔模块3的电路部单元5的电路部壳体50之后如图1(B)所示那样装配。
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能够将在电子笔外壳2内收纳有笔模块3中的电路部单元5和后端构件7的结构设为电子笔主体部8。并且,由于笔模块3的笔尖单元4相对于笔模块3的电路部单元5的壳体能够拆装,所以如图1(B)所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具备笔尖单元4相对于电子笔主体部8能够拆装的结构。
以上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概略。接着,对作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要部的笔模块3的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
[笔模块3的结构例]
图3是示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笔模块3的结构例的图,图3(A)是笔尖单元4和电路部单元5被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B)是笔尖单元4和电路部单元5被结合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C)是用于说明笔尖单元4与电路部单元5的结合部处的电连接的放大图。
<笔尖单元4的结构例>
图4是用于说明笔尖单元4的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B)所示,在该例子中,笔尖单元4被设为在笔尖壳体40内收纳有线圈构件41的结构。
在该例子中,笔尖壳体40由具有弹性的树脂构成,具备形成为具有钢笔的笔尖形状的笔尖部40a和用于向电路部单元5的后述的电路部壳体50内插入嵌合而与电路部单元5结合的嵌合部40b。如图1(A)、(B)、图2、图3(A)、(B)以及图4(B)、(C)所示,在该例子中,笔尖壳体40的笔尖部40a的形状具备笔尖位置成为从电子笔外壳2的中心线的延长线的线上偏离的偏心位置的形状。通过该笔尖壳体40的笔尖部40a的形状,笔尖单元4的笔尖部40a构成为具有与利用钢笔的笔尖书写时同样的弹性。
另外,在图4(B)中,如虚线所示,笔尖壳体40为了将线圈构件41向该笔尖壳体40内收纳而具备与线圈构件41的形状对应的凹部40c。
线圈构件41被设为将卷绕有线圈42的例如由铁氧体芯构成的磁性体芯43利用保持部44保持的结构。在该例子中,保持部44具备与线圈42的卷绕开始端42a和卷绕结束端42b的各自电连接的2个电极端子45及46。
电极端子45及46例如由导电性金属构成,如图4(A)所示,由具备棒状部45a及46a和直径比这些棒状部45a及46a的直径大一些的头部45b、46b的棒状体构成。并且,线圈42的卷绕开始端42a向电极端子45的头部45b的附近例如缠绕,线圈42的卷绕结束端42b向电极端子46的头部46b的附近例如缠绕等,与电极端子45及46电连接。
保持部44由绝缘材料(在该例子中是树脂)构成,在该例子中被设为圆柱形状。并且,如图4(A)所示,在圆柱形状的保持部44的一方的圆形端面44a形成有供卷绕有线圈42的磁性体芯43的与笔尖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嵌合的凹部44b。凹部44b为了配合钢笔的笔尖形状,如图4(A)所示,形成于在圆形端面44a中从中心位置偏心的位置,而非保持部44的圆形端面44a的中心位置。
另外,在保持部44形成有供电极端子45及46的棒状部45a及46a的各自插通的轴心方向的贯通孔44c及44d。电极端子45及46的头部45b及46b具有比贯通孔44c及44d大的直径。并且,电极端子45及46的棒状部45a及46a向保持部44的贯通孔44c及44d插通,如图4(B)所示,该棒状部45a及46a的端部从保持部44的与圆形端面44a相反一侧的端面44e突出。并且,磁性体芯43的与笔尖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向圆形端面44a的凹部44b嵌合,由此,形成图4(B)的右侧所示的线圈构件41。
如图4(B)所示,如以上这样形成的线圈构件41向笔尖壳体40的凹部40c内插入而收纳,由粘接材料粘接等,固定于该笔尖壳体40内。由此,形成如图4(C)所示的笔尖单元4。在该情况下,如图1(B)及图3(A)所示,线圈构件41的保持部44的端面44e在笔尖壳体40的与笔尖侧相反的一侧露出,从该端面44e突出的2个电极端子45及46构成为从笔尖单元4的与笔尖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向轴心方向突出。
<电路部单元5的结构例>
图5(A)是用于说明向电路部单元5的电路部壳体50内收纳的构成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5(B)是用于说明向电路部壳体50内收纳将图5(A)所示的构成部件组装后的结构的情形的图。并且,图5(C)是示出在电路部壳体50内收纳有将构成部件组装后的结构的电路部单元5的外观的图。该图5(C)的电路部单元5的内部结构与在图3(A)的右侧将构成部件以虚线示出的电路部单元5相同。
如图5(B)所示,在该例子中,电路部单元5被设为在电路部壳体50内收纳有保持印制基板52并且保持笔压检测部6的保持器51的结构。
电路部壳体50在该例子中由绝缘性的树脂构成,如图5(B)所示,是在外周部具备前述的环状突部50a的筒状体。该筒状体即电路部壳体50的外径在该例子中与笔尖单元4的笔尖壳体40的笔尖部的最大的外径相等,内径被设为与笔尖单元4的笔尖壳体40的嵌合部40b的外径大致相等或比其小一些的直径(参照图3(A)及(B))。
保持器51在该例子中由绝缘性的树脂构成,如图5(A)及(B)所示,具备印制基板载置部51a和笔压检测部6的收纳用的筒状部51b如图5(A)及(B)所示,印制基板载置部51a被设为将筒状体的周侧面的轴心方向的一部分切除半圆周量而得到的形状,保持器51被设为船形状的结构。并且,如图5(A)所示,通过印制基板52载置并例如粘接固定于该印制基板载置部51a,如图5(B)所示,在保持器51保持印制基板52。
如图5(A)及(B)所示,在印制基板52配设有与线圈42一起构成谐振电路的谐振用的电容器53,并且与该电容器53的一端及另一端的各自电连接的端子板54及55配设于与笔尖单元4的结合侧的端部。这些端子板54及55在该例子中由导电性的金属板构成,如图3(A)及(B)所示,配设于在笔尖单元4与电路部单元5结合时与笔尖单元4的电极端子45及46接触而电连接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如图3(A)~(C)所示,端子板54及55构成为以能够在与印制基板52的长边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弹性位移的方式弯曲的形状。
另外,在印制基板52的长度方向的后端侧形成有与笔压检测部6的连接用的导电图案56及57。
并且,如图5(B)所示,在笔压检测部6嵌合了推杆构件66的推杆661的结构向保持器51的笔压检测部6的收纳用的筒状部51b内收纳。此时,如图1(A)及(B)的剖视图所示,笔压检测部6的壳体65及卡定用构件64向筒状部51b内收纳,但卡定用构件64的笔尖侧的端部将印制基板52在缝隙处夹持。并且,形成于卡定用构件64的与由笔压检测部6构成的可变电容电容器6C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连接的端子导体(图示省略)和印制基板52的导电图案56及57分别例如被软钎焊而被电连接。
并且,保持印制基板52及笔压检测部6的保持器51从笔压检测部6侧如图5(B)所示那样从电路部壳体50的笔尖侧的开口50b插入,形成如图5(C)所示的电路部单元5。此时,如图3(A)所示,在电路部壳体50的开口50b侧形成供笔尖单元4的嵌合部40b插入的空间。
并且,若如图3(A)及图3(B)所示那样从该电路部单元5的电路部壳体50的开口50b将笔尖单元4的嵌合部40b插入,则如图3(B)及(C)所示,笔尖单元4的电极端子45及46分别与形成于电路部单元5的印制基板52的端子板54及55弹性接触而电连接。由此,由笔尖单元4的线圈42和电路部单元5的印制基板52上的电容器53构成并联谐振电路。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对该并联谐振电路进一步并联连接由笔压检测部6构成的可变电容电容器6C(参照图6)。
并且,当如以上这样形成笔模块3后,如图2所示,后端构件7通过将笔压检测部6的推杆构件66向卡定用插入部分7a的嵌合部7b收纳而与该笔模块3的后端侧结合。并且,笔模块3和后端构件7被结合后的结构向电子笔外壳2内插入,笔尖单元4的笔尖部40a从电子笔外壳2的开口突出。通过以上,形成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如前所述,笔尖单元4能够相对于收纳于电子笔外壳2内的笔模块3的电路部单元5拆装。
[电子笔1的谐振电路和位置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例]
图6是示出在如以上这样笔尖单元4与收纳于电子笔主体部8内的笔模块3的电路部单元5结合时在该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构成的谐振电路RC和具备与该谐振电路RC电磁耦合的位置检测传感器210的位置检测装置200的电路结构例的图。
如图6的左上方部所示,在电子笔1中,若笔尖单元4与电路部单元5结合,则笔尖单元4的电极端子45及46与配设于电路部单元5的印制基板52的端子板54及55接触而电连接,由此,对线圈42并联连接电容器53而形成并联谐振电路RC。
并且,在电路部单元5的印制基板52中,由于构成笔压检测部6的可变电容电容器6C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与导电图案56及57电连,所以在电容器53上并联连接有可变电容电容器6C。因此,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谐振电路RC具备对线圈42并联连接有电容器53和可变电容电容器6C的电路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在笔尖单元4未被装配时,不形成谐振电路RC,因此电子笔1成为非动作。
如图6所示,谐振电路RC具备与位置检测装置200的位置检测传感器210电磁耦合而接收从位置检测传感器210发送的电磁波信号的接收部的功能和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以向位置检测传感器210反馈的方式发送的功能。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对构成谐振电路RC的电容器53并联连接有由笔压检测部6构成的可变电容电容器6C,所以谐振电路RC的谐振频率通过“由笔压检测部6构成的可变电容电容器6C的静电电容根据向笔尖单元4的笔尖部40a施加的压力(笔压)而变化”而变化。
另一方面,该例子的电磁耦合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200具备位置检测传感器210和收发处理电路220。
位置检测传感器210由X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1和Y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2层叠而成的位置检测线圈构成。位置检测装置200通过位置检测传感器210而对电子笔1的谐振电路RC通过电磁耦合来发送信号,电子笔1将从位置检测装置200接收到的信号经由谐振电路RC而向位置检测传感器210反馈。
并且,在位置检测装置200中,将来自电子笔1的谐振电路RC的反馈信号通过电磁耦合而接收,根据检测出该接收到的信号的位置检测传感器210上的位置来检测由电子笔1指示的位置检测传感器210上的位置,并且通过检测从电子笔1的谐振电路RC通过电磁耦合而接收的信号的相位变化来检测谐振频率的变化,检测施加于电子笔1的笔尖的笔压。
在收发处理电路220设置有与位置检测传感器210的X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1及Y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2连接的选择电路213。该选择电路213依次选择2个环形线圈组211、212中的一个环形线圈。
并且,在收发处理电路220设置有振荡器221、电流驱动器222、切换连接电路223、接收放大器224、指示位置检测用电路225、笔压检测用电路226及处理控制部227。处理控制部227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处理控制部227控制选择电路213中的环形线圈的选择、切换连接电路223的切换,并且控制指示位置检测用电路225及笔压检测用电路226中的处理定时。
振荡器221产生频率f0的交流信号。并且,振荡器221将产生的交流信号向电流驱动器222和笔压检测用电路226供给。电流驱动器222将从振荡器221供给的交流信号变换为电流并向切换连接电路223送出。切换连接电路223通过来自处理控制部227的控制而切换与由选择电路213选择出的环形线圈连接的连接目的地(发送侧端子T、接收侧端子R)。在该连接目的地中的发送侧端子T上连接有电流驱动器222,在接收侧端子R上连接有接收放大器224。
在由选择电路213选择出的环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压经由选择电路213及切换连接电路223而向接收放大器224发送。接收放大器224将从环形线圈供给的感应电压放大,并向指示位置检测用电路225及笔压检测用电路226送出。
在X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1及Y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2的各环形线圈中,通过从电子笔1发送的电磁波而产生感应电压。指示位置检测用电路225对在环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压即接收信号进行检波,将该检波输出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并向处理控制部227输出。处理控制部227基于来自指示位置检测用电路225的数字信号即在各环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电压值的电平来算出电子笔1的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指示位置的坐标值。
另一方面,笔压检测用电路226将接收放大器224的输出信号通过来自振荡器221的交流信号而同步检波,得到与它们之间的相位差(频率偏移)对应的电平的信号,将该与相位差(频率偏移)对应的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并向处理控制部227输出。处理控制部227基于来自笔压检测用电路226的数字信号即与发送出的电磁波与接收到的电磁波的相位差(频率偏移)对应的信号的电平来检测施加于电子笔1的笔压。
[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效果]
在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在笔尖单元4收纳具备卷绕有构成谐振电路的线圈42的磁性体芯43的线圈构件41,将该笔尖单元4构成为相对于电子笔主体部8能够拆装。因此,起到“即使在误使电子笔1落下而磁性体芯43破损且线圈构件41变得不良的情况下,也仅更换该笔尖单元4即可”这一效果。
并且,通过将收纳线圈构件41的笔尖单元4构成为相对于电子笔主体部8能够拆装,能够准备并更换具备各种笔尖部分的构造、形状的笔尖单元4。在该情况下,也存在笔尖单元4能够根据该笔尖部分的构造、形状而将与位置检测传感器的电磁耦合始终构成为最佳这一效果。
即,在构成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的谐振电路的线圈在笔尖中的位置和与谐振电路电磁耦合的位置检测传感器之间需要规定的位置关系,若笔尖的构造、形状被变更,则最适合其的线圈的位置会改变。
但是,由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是在构成为相对于电子笔主体部8能够拆装的笔尖单元4收纳有线圈构件41的结构,所以笔尖单元4在变更了笔尖的构造、形状的情况下,能够设为在与该笔尖的构造、形状对应的最佳的位置配置线圈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中,由于笔压检测部6是将向笔尖施加的笔压作为笔模块3的整体的与笔压对应的位移来检测的结构,所以不需要具有贯通孔的磁性体芯和插通该贯通孔的芯体。由此,通过将笔尖单元4的例如由树脂构成的笔尖壳体40的笔尖部40a设为各种笔尖形状、构造,能够容易地构成具备期望的书写感的笔尖。
因此,根据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通过准备例如不是上述的钢笔的笔尖形状而是具有圆珠笔的笔尖形状、自动铅笔的笔尖形状等各种笔尖的构造、形状的笔尖单元4并将它们更换使用,能够实现各种各样的书写感。顺便一提,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例子中,由于笔尖单元4被设为钢笔的笔尖形状,所以能够使笔尖具有弹力性。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笔尖单元4仅收纳卷绕有线圈42的磁性体芯,但也可以在笔尖单元也收纳笔压检测部。以下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笔尖单元也收纳笔压检测部的电子笔的例子。
图7是用于说明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的结构例的图,图7(A)是用于说明电子笔1A的笔尖侧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图7(B)是用于说明在电子笔1A中笔尖单元4A能够拆装的图,图7(C)是用于说明笔尖单元4A与电子笔1A内的电路部的电连接的图,图7(D)是用于说明电子笔1A的谐振电路RCA的图。在图7中,关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另外,关于虽然结构些许不同但与第一电子笔1对应的部分,对同一附图标记附加后缀“A”而表示。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备线圈构件41A的笔尖单元4A构成为相对于电子笔主体部8A能够拆装。
不过,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中,未形成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的具备收纳于电子笔外壳2内的电路部单元5的笔模块3,形成于印制基板52A的电路部直接收纳于电子笔外壳2A内。即,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中,如图7(A)所示,在电子笔外壳2A的中空部2Aa内收纳保持印制基板52A的保持器51A而构成电子笔主体部8A。虽然图示省略,但保持器51A仅具备印制基板载置部,不具有收纳笔压检测部的筒状部。这是因为,笔压检测部6A设置于笔尖单元4A,不需要保持该笔压检测部6A的筒状部。
如图7(C)所示,在印制基板52A配设有构成电子笔1A的谐振电路RCA的电容器53A,并且与该电容器53A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端子板54A及55A配设于与笔尖单元4A的结合侧的端部。
并且,虽然在图7(A)中省略了图示,但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的电子笔外壳2A的中空部2Aa的后端侧,以对保持器51A的后端侧进行位置限制的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后端构件7同样的形状的后端构件被插入而封闭。不过,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在印制基板52A的后端侧不设置笔压检测部,所以在后端构件7A不设置用于收纳笔压检测部的推杆构件的凹部。
如图7(A)及(B)所示,笔尖单元4A被设为在笔尖壳体40A内收纳有线圈构件41A及笔压检测部6A的结构。如图7(A)所示,该例子的笔尖壳体40A通过外观为圆锥形状的笔尖部40Aa和外观为柱状形状的嵌合部40Ab结合而构成。嵌合部40Ab是向电子笔外壳2A的中空部2Aa内插入嵌合而向电子笔主体部8A装配的部分。
在笔尖部40Aa中,在其中心部在轴心方向上设置有贯通孔40Aaa,并且在嵌合部40Ab的与笔尖部40Aa的结合侧形成有与贯通孔40Aaa连通的凹部40Aba。并且,在该笔尖部40Aa的贯通孔40Aaa及嵌合部40Ab的凹部40Aba的部分收纳并固定卷绕有线圈42A的例如由铁氧体芯构成的磁性体芯43A。在该情况下,磁性体芯43A的笔尖侧的前端部从笔尖部40Aa突出。另外,如图7(A)所示,磁性体芯43A的该突出的前端侧被赋予了锥度从而变得尖细。
在嵌合部40Ab的与笔尖部40Aa的结合侧的相反侧形成有收纳笔压检测部6A的凹部40Abb。在该嵌合部40Ab的凹部40Abb与笔尖侧的凹部40Aba之间形成有能够供后述的芯体48插通的贯通孔40Abc。
该例子的笔压检测部6A由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笔压检测部6同样的结构的可变电容电容器6AC构成。即,如图7(A)所示,该例子的笔压检测部6A包括由电介质61A、由绝缘性材料构成的间隔件构件62A、导电性弹性构件63A及由卡定用构件64A构成的多个部件作为感压用部件。这些部件收纳于笔压检测部6A的壳体65A。在该情况下,在该例子中,如图7(A)所示,在从笔尖侧朝向后端侧的轴心方向上,按照导电性弹性构件63A、间隔件构件62A、电介质61A、卡定用构件64A的顺序,感压用部件排列配设。
并且,如图7(A)所示,笔压检测部6A收纳保持于笔尖单元4A的嵌合部40Ab的凹部40Abb内。在该情况下,如图7(A)及(B)所示,卡定用构件64A的一部分成为比嵌合部40Ab向与笔尖部40Aa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状态。并且,如图7(B)及(C)所示,在卡定用构件64A形成有例如通过MID(Molded Interconnect Device:模制互连器件)技术形成的与由笔压检测部6A构成的可变电容电容器6AC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端子导体67及68。并且,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笔尖单元4A中,虽然图示省略,但线圈42A的一端及另一端也与端子导体67及68电连接。
并且,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如图7(A)所示,卡定用构件64A具备在笔尖单元4A相对于电子笔主体部8A装配时夹持印制基板52A而与印制基板52A抵碰的缝隙64Aa。并且,在该装配状态下,如图7(C)所示,形成于卡定用构件64A的端子导体67及68构成为与印制基板52的端子板54A及55A连接。
并且,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中,在磁性体芯43A的中心线位置形成有贯通孔43Aa,例如由树脂构成的芯体48通过该贯通孔43Aa及嵌合部40Ab的贯通孔40Abc而向设置于笔压检测部6A的导电性弹性构件63A的嵌合凹部63Aa嵌合。
因此,若向芯体48的前端施加压力(笔压),则芯体48根据被施加的压力而在轴心方向上位移,由此,使笔压检测部6A的导电性弹性构件63A经由间隔件构件62A而向电介质61A侧位移。于是,导电性弹性构件63A与电介质61A的接触面积根据笔压而变化,由笔压检测部6A构成的可变电容电容器6AC的电容成为与笔压对应的电容。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中,在笔尖单元4A相对于电子笔主体部8A装配时,形成如图7(D)所示的谐振电路RCA。即,如图7(D)所示,在笔尖单元4A中,对线圈42A并联连接有由笔压检测部6A构成的可变电容电容器6AC。并且,该线圈42A与可变电容电容器6AC的并联电路的一端及另一端连接于端子导体67及68。
因此,若笔尖单元4A相对于电子笔主体部8A装配,则对线圈42A与可变电容电容器6AC的并联电路并联连接印制基板52A上的电容器53A而形成并联谐振电路RCA。由线圈42A与可变电容电容器6AC的并联电路构成的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与为了与位置检测传感器的电磁耦合而设定的频率不一致。对线圈42A与可变电容电容器6AC的并联电路进一步并联连接电容器53A而得到的谐振电路RCA与为了与位置检测传感器的电磁耦合而设定的频率一致,电子笔1A与位置检测传感器良好地电磁耦合,能够进行位置指示。
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通过与位置检测装置200电磁耦合,能够在位置检测传感器210上进行位置指示,并且能够将笔压信息向位置检测装置200发送。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中,也起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的效果。另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的情况下,存在芯体48也能够单独更换这一优点。
[其他的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1A中,收纳构成谐振电路的线圈的笔尖单元4、4A相对于电子笔主体部8、8A能够拆装(能够更换)。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的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被调整为与位置检测传感器的电磁耦合变大的频率。
但是,在更换为笔尖的构造、形状不同的笔尖单元4、4A时,频率特性可能会改变。另外,即使是同种的笔尖的构造、形状,若由卷绕有线圈的磁性体芯构成的线圈构件存在偏差,则在更换了笔尖单元4、4A时,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也可能会改变。因而,若能够调整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则非常便利。
以下说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是鉴于以上的点而构成为能够调整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例子。
<第一例>
图8示出使用者能够调整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第一例的电子笔1B的例子。该图8的例子的电子笔1B在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电子笔中使得能够调整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它们的说明省略。
在该图8的例子的电子笔1B中,配设于在电路部单元5内的保持器51的印制基板载置部51a载置的印制基板52的构成谐振电路的电容器由能够进行静电电容的调整的微调电容器53B构成,并且在该微调电容器53B的正上方的电路部壳体50及电子笔外壳2的侧周面设置有开口50H及2H。并且,在电子笔外壳2的侧周面设置有将开口2H及50H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的盖构件2CP。
使用者在更换了笔尖单元4时,拆卸盖构件2CP,使开口2H及50H面对外部。并且,在使电子笔1B和位置检测装置200B通过谐振电路RCB而电磁耦合的状态下,将调整微调电容器53B的静电电容的工具9通过开口2H及50H而插入,调整微调电容器53B的静电电容。
与该例子的电子笔1B一起使用的位置检测装置200B构成为能够将电子笔1B的谐振电路RCB的谐振频率是否成为了合适的频率向频率调整中的使用者报告。
在图9中示出电子笔1B的谐振电路RCB的结构例和位置检测装置200B的要部的电路结构例。在该图9中,对与图6所示的位置检测装置200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
在该例子的位置检测装置200B中,与位置检测传感器210连接的收发处理电路220B具备检测电子笔1B的谐振电路RCB的谐振频率是否成为了合适的频率的功能部和在谐振频率成为了合适的频率时将该意思向频率调整中的电子笔1B的使用者报告的功能部。
即,如图9所示,该例子的位置检测装置200B的收发处理电路220B具备将与由位置检测传感器210的选择电路213选择出的环形线圈连接的连接目的地不仅切换为发送侧端子T和接收侧端子R,也能够切换为发送侧端子T和谐振频率调整用端子F的切换连接电路223B。另外,收发处理电路220B具备与切换连接电路223B的谐振频率调整用端子F连接的频率检测电路228和根据该频率检测电路228的检测输出而向使用者例如通过哔哔声来报告谐振频率是否合适的指示器229。并且,处理控制部227B构成为,在从使用者接受了电子笔的谐振频率调整用模式的起动指示时,将切换连接电路223B切换连接于发送侧端子T和谐振频率调整用端子F。其他与图6的位置检测装置200同样地构成。
在接受了使用者的电子笔1B的谐振频率调整用模式的起动指示时,处理控制部227B将切换连接电路223B切换连接于发送侧端子T和谐振频率调整用端子F。此时,从电子笔1B的谐振电路RCB反馈的信号通过切换连接电路223B的谐振频率调整用端子F而向频率检测电路228供给,其频率被检测,是否为合适的频率被检测。并且,频率检测电路228在判别为接收到的频率为合适的频率时,向指示器229输出该意思的检测输出信号。指示器229若从该频率检测电路228接受了接收到的频率为合适的频率这一检测输出信号,则发出哔哔声而向使用者报告。
如以上这样,使用者能够依靠该哔哔声,使用工具9来调整电子笔1B的微调电容器53B的静电电容,将谐振电路RCB的谐振频率调整为合适的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第一例作为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情况而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能够应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作为调整电子笔的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元件,作为谐振用的电容器而使用微调电容器,但也可以将能够通过操作者的调整操作而使电感值可变的可变电感元件连接于谐振电路,对其进行调整。
<第二例>
第二例是使电子笔和位置检测装置能够无线通信且能够通过来自位置检测装置的校正信号而自动地调整电子笔的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例子。
图10是示出该第二例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C的电子电路例和位置检测装置200C的电子电路例的图。该图10的例子的电子笔1C在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电子笔中使得能够调整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对与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及位置检测装置200以及上述的位置检测装置200B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其详细的说明省略。
在该例子的电子笔1C中,如图10所示,在电路部单元5除了谐振用电容器53C和由笔压检测部6构成的可变电容电容器6C之外,还设置有根据供给电压而使静电电容可变的可变电容二极管58。并且,这些谐振用电容器53C、可变电容电容器6C及可变电容二极管58互相并联连接而构成了谐振电路RCC。
而且,在该例子中,在电路部单元5设置有向可变电容二极管58供给控制电压的控制电路100和与位置检测装置200C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部101。在该例子中,无线通信部101使用蓝牙(注册商标)标准的无线通信单元。该无线通信部101将从位置检测装置200C接收到的后述的校正信号向控制电路100供给,控制电路100根据接收到的校正信号来生成控制可变电容二极管58的静电电容的控制电压。
另一方面,位置检测装置200C具备与图9所示的第一例的位置检测装置200B同样的切换连接电路223B,并且具备频率检测电路228C。处理控制部227B在从使用者接受了电子笔1C的谐振电路RCC的谐振频率调整模式的起动指示时,以将切换连接电路223B切换为谐振频率调整用端子F的方式进行控制。
并且,在该例子的位置检测装置200C中,频率检测电路228C检测从电子笔1C的谐振电路RCC反馈的信号的频率,将与该检测到的频率对应的信号向校正信号生成电路229C供给。校正信号生成电路229C根据从频率检测电路228C接收到的信号来识别从电子笔1C的谐振电路RCC反馈的信号的频率,生成与该频率与合适的频率的差对应的校正信号。
并且,在该例子的位置检测装置200C中,具备能够与电子笔1C的无线通信部101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部230。并且,构成为由校正信号生成电路229C生成的校正信号通过无线通信部230而向电子笔1C发送。
在该第二例的情况下,在调整电子笔1C的谐振电路RCC的谐振频率的情况下,在使电子笔1C和位置检测传感器210电磁耦合的状态下,向处理控制部227B进行谐振频率调整模式的起动指示。
于是,切换连接电路223B被切换为谐振频率调整用端子F,从电子笔1C接收到的接收信号向频率检测电路228C供给,其频率被检测。然后,生成与由校正信号生成电路229C检测到的频率与合适的频率的差对应的校正信号,该校正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电路230而向电子笔1C发送。
在电子笔1C中,利用无线通信部101来接收来自位置检测装置200C的校正信号,并向控制电路100供给。控制电路100根据该校正信号来生成控制电压,并向可变电容二极管58供给。由此,谐振电路RCC的谐振频率被控制,以成为合适的频率的方式自动地被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第二例作为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情况而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能够应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A。另外,在以上的第二例中,为了调整谐振频率调整而将可变电容二极管58对谐振用的电容器53C并联连接,但也可以构成为与电容器53C串联连接。
另外,在以上的第二例中,为了调整谐振频率而使用可变电容二极管58,但也可以使用电压可变型的电感元件。
[其他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笔压检测部检测到的笔压从电子笔作为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改变(相位的改变)而向位置检测装置发送,但也能够构成为能够将谐振电路的动作接通(ON)/关断(OFF)断续,将笔压值变换为数字信号并发送。
在该情况下,在电子笔的电路部中,对谐振电路的线圈并联连接用于对谐振电路的动作进行接通/关断控制的开关电路,并且设置例如由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构成的控制电路。并且,利用控制电路来检测由笔压检测部构成的可变电容电容器的静电电容电容,根据该检测到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笔压值,将该笔压值变换为数字信号。并且,控制电路利用该数字信号的二值的值“1”、“0”来对开关电路进行接通/关断控制,从而使谐振电路的动作接通/关断,由此,将笔压信息作为谐振频率的信号的ASK(Amplitude ShiftKeying:幅移键控)信号而向位置检测装置供给。
在这样构成了上述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电子笔1C的情况下,谐振电路的动作的接通/关断控制用的控制电路能够使用图10所示的控制电路100。
另外,在如图10的例子那样电子笔和位置检测装置能够通过无线通信部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由笔压检测部检测到的笔压信息也可以从电子笔通过使用了无线通信部的无线通信而向位置检测装置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笔压检测部构成为,相对于电介质的一方的端面(一方的电极面),经由环状间隔件构件而将导电性弹性构件根据笔压而按压,使电介质与导电性弹性构件的接触面积根据笔压而可变,构成在电介质的一方的端面与另一方的端面(另一方的电极面)之间呈现与笔压对应的静电电容的可变电容电容器。但是,笔压检测部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将电介质利用端子构件和导电性弹性构件夹持来构成可变电容电容器,另外,也能够构成为例如公开于日本特开2013-161307号公报的根据笔压而使静电电容可变的由MEMS(Micro Elector 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元件构成的可变电容电容器,使用半导体元件来构成笔压检测部。
而且,笔压检测部也可以不是可变电容电容器,而使用构成为根据笔压而变更电感值的结构。
另外,虽然在电子笔的电路部设置谐振用电容器,但也可以构成为在笔尖单元内收纳线圈和谐振用电容器。
标号说明
1、1A、1B、1C…电子笔,2…电子笔外壳,3…笔模块,4…笔尖单元,5…电路部单元,6…笔压检测部,7…后端构件,8、8A…电子笔主体部,40…笔尖壳体,41…线圈构件,42…线圈,43…磁性体芯,44、45…电极端子,50…电路部壳体,51…保持器,52…印制基板,53、53B、53C…谐振用电容器,55、56…端子板

Claims (17)

1.一种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基于通过包括线圈的谐振电路而与位置检测传感器电磁耦合,对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进行位置指示,其特征在于,
该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具备:
电子笔主体部;及
笔尖单元,相对于所述电子笔主体部能够拆装,
所述笔尖单元通过在规定的形状的笔尖壳体的内部至少收纳所述线圈而构成,
所述电子笔主体部具备通过所述笔尖单元向所述电子笔主体部装配而成为所述谐振电路的一部分的电路部,
所述线圈卷绕于磁性体芯,并且卷绕有所述线圈的磁性体芯在所述笔尖单元的所述笔尖壳体中被收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卷绕于棒状形状的磁性体芯,以所述棒状形状的磁性体芯的中心线方向与电子笔的轴心方向平行的状态收纳于所述笔尖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笔尖单元通过所述笔尖壳体的与笔尖相反的一侧从设置于所述电子笔主体部侧的筒状部的一方的开口侧向所述筒状部的中空部内收纳而相对于所述电子笔主体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笔尖单元具备与所述线圈的一端及另一端的各自电连接的2个第一端子部(电极),
所述电子笔主体部具备在所述笔尖单元被装配时与所述2个第一端子部的各自电连接的2个第二端子部,所述2个第二端子部与所述电路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笔主体部的所述电路部包括电路基板,在所述电路基板上,所述第二端子部以在所述笔尖单元相对于所述电子笔主体部装配时与所述笔尖单元的所述2个第一端子部的各自接触而进行电连接的方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笔尖单元的所述笔尖壳体以与所述线圈并联连接的方式设置有构成所述谐振电路的一部分的电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笔主体部的所述电路部具备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而被接通/关断的开关电路,并且构成为在所述笔尖单元相对于所述电子笔主体部装配时,通过所述开关电路的接通/关断来变更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笔主体部具备将向所述笔尖单元的笔尖施加的笔压作为变更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谐振频率变更要素来检测的笔压检测部,
所述电路部构成为在所述笔尖单元相对于所述电子笔主体部装配时,通过由所述笔压检测部构成的所述谐振频率变更要素,根据所述施加的所述笔压而变更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笔压检测部收纳于在电子笔的筒状的外壳的中空部内能够在轴心方向上移动的筒状部内,
所述笔压检测部将由所述笔尖单元及所述电子笔主体部的整体根据向相对于所述电子笔主体部装配的所述笔尖单元的笔尖施加的压力而移动引起的压力作为所述笔压来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笔尖单元的所述笔尖壳体至少由树脂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笔尖单元的所述笔尖壳体具有书写用具的钢笔的笔尖形状,
所述线圈设置于与从所述电子笔的筒状的外壳的中心线位置偏心的所述钢笔的笔尖的背侧对应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笔尖单元的所述笔尖壳体设置有将向所述笔尖单元的笔尖施加的笔压作为变更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谐振频率变更要素来检测的笔压检测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卷绕于具备轴心方向的贯通孔的磁性体芯,并且卷绕有所述线圈的磁性体芯在所述笔尖单元的所述笔尖壳体中,以所述磁性体芯比所述笔压检测部靠笔尖侧的状态与所述笔压检测部在轴心方向上排列而被收纳,并且以所述磁性体芯的所述贯通孔面对所述笔尖壳体的外部的状态被收纳,
芯体通过所述贯通孔而相对于所述磁性体芯以能够在轴心方向上移动的状态插入,所述芯体的与笔尖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以向所述笔压检测部传递笔压的方式向该笔压检测部嵌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体芯的轴心方向的笔尖侧的端部以比所述笔尖壳体突出的方式设置,
芯体通过所述磁性体芯的所述突出的部分的所述贯通孔而向所述磁性体芯插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子笔主体部所具备的电路部中,包括能够调整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可变电容元件或可变电感元件,
所述可变电容元件或所述可变电感元件构成为能够从外部调整电容值或电感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笔尖单元的所述笔尖壳体内,包括能够调整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可变电容元件或可变电感元件,
所述可变电容元件或所述可变电感元件构成为能够从外部调整电容值或电感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子笔主体部所具备的电路部中,包括能够通过接受控制信号而调整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可变电容元件或可变电感元件、产生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及接收来自位置检测装置的谐振频率调整用信号的通信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从通过所述通信电路而接收到的所述谐振频率调整用信号来生成所述控制信号,将该控制信号向所述可变电容元件或所述可变电感元件供给。
CN201980088120.2A 2019-02-08 2019-11-12 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 Active CN1132727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1504 2019-02-08
JP2019-021504 2019-02-08
PCT/JP2019/044208 WO2020161976A1 (ja) 2019-02-08 2019-11-12 電磁結合方式の電子ペ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2768A CN113272768A (zh) 2021-08-17
CN113272768B true CN113272768B (zh) 2024-04-30

Family

ID=71947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8120.2A Active CN113272768B (zh) 2019-02-08 2019-11-12 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94480B2 (zh)
JP (1) JP7361731B2 (zh)
CN (1) CN113272768B (zh)
WO (1) WO2020161976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59535B1 (ko) * 2013-09-09 2014-11-07 주식회사 더한 필압 감지 기능을 갖는 전자펜
JP5959038B1 (ja) * 2015-03-06 2016-08-02 株式会社ワコム 電子ペン及び電子ペン用本体部
CN107533382A (zh) * 2015-03-31 2018-01-02 株式会社和冠 电子笔及电子笔主体部
TW201814446A (zh) * 2016-10-11 2018-04-16 日商和冠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電子筆
CN108227963A (zh) * 2016-12-09 2018-06-29 株式会社和冠 电子笔
JP6359790B1 (ja) * 2017-03-24 2018-07-18 株式会社ワコム 電子ペ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08236A (en) * 1977-03-03 1978-09-2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Wireless-type data input pen
JPS55143019A (en) * 1979-04-10 1980-11-08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Method of fabricating electric device insulated
JP5892595B2 (ja) 2012-02-06 2016-03-23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指示器
EP3321781B1 (en) * 2015-07-10 2020-11-18 Wacom Co., Ltd. Pen pressure detect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pen comprising said pen pressure detecting module
JP6150369B1 (ja) * 2015-12-21 2017-06-21 株式会社ワコム 電子ペン
JP7125588B2 (ja) * 2018-01-30 2022-08-25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センサアッセンブリ、スタイラスペン、手書き入力システム、及び作品描画手法指導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59535B1 (ko) * 2013-09-09 2014-11-07 주식회사 더한 필압 감지 기능을 갖는 전자펜
JP5959038B1 (ja) * 2015-03-06 2016-08-02 株式会社ワコム 電子ペン及び電子ペン用本体部
CN107533382A (zh) * 2015-03-31 2018-01-02 株式会社和冠 电子笔及电子笔主体部
TW201814446A (zh) * 2016-10-11 2018-04-16 日商和冠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電子筆
CN108227963A (zh) * 2016-12-09 2018-06-29 株式会社和冠 电子笔
JP6359790B1 (ja) * 2017-03-24 2018-07-18 株式会社ワコム 電子ペ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94480B2 (en) 2022-04-05
JPWO2020161976A1 (ja) 2021-12-09
US20210318767A1 (en) 2021-10-14
CN113272768A (zh) 2021-08-17
WO2020161976A1 (ja) 2020-08-13
JP7361731B2 (ja) 202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9768B2 (en) Position pointer with connector that electrically connects first circuitry and second circuitry while first housing and second housing are mated to each other
US10459539B2 (en) Electronic pen and electronic pen main body
KR102414407B1 (ko) 전자 펜 및 전자 펜 본체부
CN107683450B (zh) 位置指示器
CN107949822B (zh) 电子笔及电子笔用主体部
CN113227949B (zh) 静电耦合方式的电子笔
JP6452185B2 (ja) 電子ペンおよび電子ペン本体部
KR20140035854A (ko) 전자 유도 방식의 위치 지시기 및 전자 잉크 카트리지
IL227013A (en) Pointer to the position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ance, and electronic ink cartridge
US11874976B2 (en) Electronic pen and electronic pen main unit
CN111936954B (zh) 具备后端部连接器的电子笔用笔芯
CN111033449B (zh) 电子笔及电子笔用的笔芯
CN113272768B (zh) 电磁耦合方式的电子笔
CN112955853A (zh) 静电容方式的电子笔
US20220197411A1 (en) Electronic pen and electronic pen main body
JP7249177B2 (ja) 入力装置
CN117897683A (zh) 电子笔
CN118176477A (zh) 电子笔及电子笔用芯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