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7442A - 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7442A
CN113267442A CN202110499679.3A CN202110499679A CN113267442A CN 113267442 A CN113267442 A CN 113267442A CN 202110499679 A CN202110499679 A CN 202110499679A CN 113267442 A CN113267442 A CN 113267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esistor
smoke
signal processing
smok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96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ingxin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ingxin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ingxin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ingxin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996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74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7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74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包括:外罩、信号处理控制单元、传感器单元、风扇单元、测试单元,传感器单元、风扇单元和信号处理控制单元电连接,通过操纵测试单元对待测物体进行测试,传感器单元对测试过程中所产生的烟雾进行探测,并传送给信号处理控制单元,信号处理控制单元开启排风单元的烟雾排风扇,同时触发烟雾报警指示灯。本发明通过加设外罩,防止因测试产生的溅射对测试人员造成伤害,同时设置烟雾排风扇以及专用的烟雾排放通道,防止对实验室环境造成破坏和对测试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服务器机房规模的不断扩大,硬件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越来越重要。服务器板卡的硬件测试工作逐渐把防烧板测试项目纳入其中。现有的防烧板盐水腐蚀测试方案,是在VR芯片、MOS管周围用热熔胶圈起,防止滴盐水时,盐水四处扩散,对其他硬件单元造成损坏;此外防烧板盐水腐蚀测试,大概率会引起VR芯片或者MOS管击穿、烧毁等现象,甚至会出现明火,测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现有的测试方案和测试过程没有做任何的防护。
如果测试过程中出现VR芯片或者MOS管烧毁,会产生大量刺鼻的有害气体,污染实验室空气环境,对测试点附近所有测试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包括:外罩、信号处理控制单元、传感器单元、风扇单元、测试单元;
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包括信号处理控制器、烟雾报警指示灯,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器和所述烟雾报警指示灯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第一烟雾传感器、第二烟雾传感器、第三烟雾传感器,所述第一烟雾传感器、第二烟雾传感器、第三烟雾传感器均位于外罩的内壁,适用于识别测试所产生的烟雾信号;
所述风扇单元包括烟雾排风扇,所述烟雾排风扇安装于外罩的前面板上,适用于排除外罩内部的刺激性有害气体;
所述测试单元包括操纵杆、放大镜、盐水注射部件;外罩的顶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操纵杆透过第一通孔与盐水注射部件连接;外罩的右侧板上设有盐水注射口,所述盐水注射口与所述盐水注射部件连接;外罩的右侧板上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放大镜通过第二通孔延伸到外罩内部,适用于在测试过程中观察测试所产生的现象;
传感器单元、风扇单元和信号处理控制单元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罩采用一次成型的透明亚克力外罩,防止VR芯片或者MOSFET在击穿烧毁瞬间所产生的溅射对测试人员造成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烟雾传感器、第二烟雾传感器、第三烟雾传感器均采用MQ-2烟雾传感器,能够灵敏探测测试所产生的烟雾。
作为优选,所述烟雾排风扇采用直流排风扇,不受电压波动的影响,可靠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烟雾排风扇连接有专用烟雾排除通道,防止对实验室环境造成破坏或者对测试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器单元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
第一烟雾传感器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连接第一电源,第一烟雾传感器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比较器的负脚连接,第一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信号处理控制器的模拟输出端连接;
第二烟雾传感器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连接第二电源,第二烟雾传感器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比较器的负脚连接,第二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信号处理控制器的模拟输出端连接;
第三烟雾传感器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连接第三电源,第三烟雾传感器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比较器的负脚连接,第三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信号处理控制器的模拟输出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还包括可调电阻、比较器、上拉电阻、电容C1;
可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源,可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可调电阻的第三端与比较器得到正脚连接,比较器的电源端连接第五电源,比较器的供电负端接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控制器的数字输出端连接,上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源,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烟雾报警指示灯的正极连接,烟雾报警指示灯的负极与信号处理控制器的数字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与信号处理控制器的数字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信号处理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第六电源,信号处理控制器的接地端接地,信号处理控制器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风扇单元还包括电阻R7、电阻R8、MOSFET、稳压二极管、电容C2;
电阻R7的第二端与MOSFET的栅极连接,电阻R8的第一端与MOSFET的栅极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MOSFET的源极均接地,MOSFET的漏极与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七电源,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源,电容C2的第二端与MOSFET的漏极连接,烟雾排风扇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源,烟雾排风扇的第二端与MOSFET的漏极连接。
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盐水注射口滴注盐水试剂,同时移动操纵杆到预选的测试位置;
S2、滴注完成后,控制放大镜到预选的测试位置,测试人员利用放大镜观察被测试物体的测试现象;
S3、传感器单元探测测试所产生的烟雾信号,并将所探测到的烟雾信号传送给信号处理控制器;
S4、信号处理控制器接收到烟雾信号后开启烟雾排风扇,并触发烟雾报警指示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透明亚克力外罩,防止因测试产生的溅射对测试人员造成伤害,同时设置烟雾排风扇以及专用的烟雾排放通道,防止对实验室环境造成破坏和对测试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此外,本发明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系统接线示意图。
1为外罩,11为第一通孔,12为第二通孔,2为传感器单元,21为第一烟雾传感器,22为第二烟雾传感器,23为第三烟雾传感器,3为风扇单元,31为烟雾排风扇,32为MOSFET,33为稳压二极管,4为信号处理控制单元,41为信号处理控制器,42为烟雾报警指示灯,43为比较器,44为上拉电阻,45为可调电阻,51为操纵杆,52为盐水注射部件,53为盐水注射口,54为放大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包括:外罩1、信号处理控制单元4、传感器单元2、风扇单元3、测试单元,传感器单元2、风扇单元3和信号处理控制单元4电连接。
在做防烧板盐水腐蚀测试时,由于在测试过程中VR(Voltage Regulation,电源模块)芯片或者MOS管在击穿烧毁瞬间产生溅射,会对测试人员造成伤害,因此所述外罩采用一次成型的透明亚克力外罩。
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4包括信号处理控制器41、烟雾报警指示灯42,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器41和所述烟雾报警指示灯42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4还包括可调电阻45、比较器43、上拉电阻44、电容C1;可调电阻45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源,可调电阻45的第二端接地,可调电阻45的第三端与比较器43得到正脚连接,比较器43的电源端连接第五电源,比较器43的供电负端接地,比较器43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控制器41的数字输出端连接,上拉电阻44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源,上拉电阻44的第二端与烟雾报警指示灯42的正极连接,烟雾报警指示灯42的负极与信号处理控制器41的数字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与信号处理控制器41的数字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信号处理控制器41的电源端连接第六电源,信号处理控制器41的接地端接地,信号处理控制器41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传感器单元2包括第一烟雾传感器21、第二烟雾传感器22、第三烟雾传感器23,适用于识别测试所产生的烟雾信号;所述第一烟雾传感器21、第二烟雾传感器22、第三烟雾传感器23均位于外罩的内壁,所述第一烟雾传感器21、第二烟雾传感器22、第三烟雾传感器23均采用MQ-2烟雾传感器,能够灵敏探测测试所产生的烟雾;所述传感器单元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
第一烟雾传感器21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连接第一电源,第一烟雾传感器21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烟雾传感器21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烟雾传感器21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比较器43的负脚连接,第一烟雾传感器21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信号处理控制器41的模拟输出端连接;
第二烟雾传感器22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连接第二电源,第二烟雾传感器22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烟雾传感器22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烟雾传感器22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比较器43的负脚连接,第二烟雾传感器22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信号处理控制器41的模拟输出端连接;
第三烟雾传感器23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连接第三电源,第三烟雾传感器23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烟雾传感器23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烟雾传感器23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比较器43的负脚连接,第三烟雾传感器23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信号处理控制器41的模拟输出端连接。
由于在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VR芯片或者MOSFET烧毁,而产生大量刺鼻的有害气体,污染实验室空气环境,对测试点附近所有测试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本发明设置风扇单元3,该风扇单元3包括烟雾排风扇31,所述烟雾排风扇31采用直流排风扇,不受电压波动的影响,可靠性强;所述烟雾排风扇31安装于外罩的前面板上;所述烟雾排风扇31连接有专用烟雾排除通道,防止对实验室环境造成破坏或者对测试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所述风扇单元3还包括电阻R7、电阻R8、MOSFET32、稳压二极管33、电容C2;电阻R7的第二端与MOSFET32的栅极连接,电阻R8的第一端与MOSFET32的栅极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MOSFET32的源极均接地,MOSFET32的漏极与稳压二极管33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33的负极连接第七电源,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源,电容C2的第二端与MOSFET32的漏极连接,烟雾排风扇31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源,烟雾排风扇31的第二端与MOSFET32的漏极连接。
所述测试单元包括操纵杆51、放大镜54、盐水注射部件52;外罩的顶板上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操纵杆51透过第一通孔11与盐水注射部件52连接;外罩的右侧板上设有盐水注射口53,所述盐水注射口53与所述盐水注射部件52连接;操纵杆51、盐水注射部件52、盐水注射口53三者的结合使用,便于将盐水试剂滴注到预选的测试位置,提高测试的准确度;外罩的右侧板上还设有第二通孔12,所述放大镜54通过第二通孔12延伸到外罩内部,适用于在测试过程中观察测试所产生的现象,即通过放大镜54观察测试过程中VR芯片或者MOSFET管脚的变化以及测试所产生的其他现象。
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盐水注射口53滴注盐水试剂,同时移动操纵杆51到预选的测试位置;
S2、滴注完成后,控制放大镜54到预选的测试位置,测试人员利用放大镜54观察被测试物体的测试现象;
S3、传感器单元2探测测试所产生的烟雾信号,并将所探测到的烟雾信号传送给信号处理控制器41;
S4、信号处理控制器41接收到烟雾信号后开启烟雾排风扇31,并触发烟雾报警指示灯42。
MQ-2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输出烟雾变化的直流信号,并将此信号传送到比较器43的负脚。当烟雾浓度较高时,信号处理控制器41输出电压高于可调电阻45调节的门槛电压时,比较器43输出低电平;此时烟雾报警指示灯42亮起,同时,信号处理控制器41向风扇单元3的MOSFET32栅极输出一个高电平,使MOSFET32导通,从而控制烟雾排风扇31开启。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信号处理控制单元、传感器单元、风扇单元、测试单元;
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包括信号处理控制器、烟雾报警指示灯,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器和所述烟雾报警指示灯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第一烟雾传感器、第二烟雾传感器、第三烟雾传感器,所述第一烟雾传感器、第二烟雾传感器、第三烟雾传感器均位于外罩的内壁,适用于识别测试所产生的烟雾信号;
所述风扇单元包括烟雾排风扇,所述烟雾排风扇安装于外罩的前面板上,适用于排除外罩内部的刺激性有害气体;
所述测试单元包括操纵杆、放大镜、盐水注射部件;外罩的顶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操纵杆透过第一通孔与盐水注射部件连接;外罩的右侧板上设有盐水注射口,所述盐水注射口与所述盐水注射部件连接;外罩的右侧板上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放大镜通过第二通孔延伸到外罩内部,适用于在测试过程中观察测试所产生的现象;
传感器单元、风扇单元和信号处理控制单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采用一次成型的透明亚克力外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雾传感器、第二烟雾传感器、第三烟雾传感器均采用MQ-2烟雾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排风扇采用直流排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排风扇连接有专用烟雾排除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
第一烟雾传感器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连接第一电源,第一烟雾传感器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比较器的负脚连接,第一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信号处理控制器的模拟输出端连接;
第二烟雾传感器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连接第二电源,第二烟雾传感器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比较器的负脚连接,第二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信号处理控制器的模拟输出端连接;
第三烟雾传感器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连接第三电源,第三烟雾传感器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比较器的负脚连接,第三烟雾传感器的第四引脚、第六引脚与信号处理控制器的模拟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还包括可调电阻、比较器、上拉电阻、电容C1;
可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源,可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可调电阻的第三端与比较器得到正脚连接,比较器的电源端连接第五电源,比较器的供电负端接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控制器的数字输出端连接,上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源,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烟雾报警指示灯的正极连接,烟雾报警指示灯的负极与信号处理控制器的数字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与信号处理控制器的数字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信号处理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第六电源,信号处理控制器的接地端接地,信号处理控制器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单元还包括电阻R7、电阻R8、MOSFET、稳压二极管、电容C2;
电阻R7的第二端与MOSFET的栅极连接,电阻R8的第一端与MOSFET的栅极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MOSFET的源极均接地,MOSFET的漏极与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七电源,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源,电容C2的第二端与MOSFET的漏极连接,烟雾排风扇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源,烟雾排风扇的第二端与MOSFET的漏极连接。
9.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向盐水注射口滴注盐水试剂,同时移动操纵杆到预选的测试位置;
S2、滴注完成后,控制放大镜到预选的测试位置,测试人员利用放大镜观察被测试物体的测试现象;
S3、传感器单元探测测试所产生的烟雾信号,并将所探测到的烟雾信号传送给信号处理控制器;
S4、信号处理控制器接收到烟雾信号后开启烟雾排风扇,并触发烟雾报警指示灯。
CN202110499679.3A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32674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9679.3A CN113267442A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9679.3A CN113267442A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7442A true CN113267442A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30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99679.3A Pending CN113267442A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744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27069A1 (en) * 2011-07-27 2013-01-31 Assaf Govari Test jig for ablator
CN104215735A (zh) * 2014-10-04 2014-12-17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 防火电缆燃烧试验箱及其带载燃烧试验的方法
CN205484163U (zh) * 2016-03-31 2016-08-17 泉州市弘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的烟雾信号测量电路
CN206725522U (zh) * 2017-05-22 2017-12-08 合肥华顺阻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材料阻燃等级测试装置
CN111766332A (zh) * 2020-07-15 2020-10-13 张俊中 一种电缆防火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27069A1 (en) * 2011-07-27 2013-01-31 Assaf Govari Test jig for ablator
CN104215735A (zh) * 2014-10-04 2014-12-17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 防火电缆燃烧试验箱及其带载燃烧试验的方法
CN205484163U (zh) * 2016-03-31 2016-08-17 泉州市弘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的烟雾信号测量电路
CN206725522U (zh) * 2017-05-22 2017-12-08 合肥华顺阻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材料阻燃等级测试装置
CN111766332A (zh) * 2020-07-15 2020-10-13 张俊中 一种电缆防火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69105B (zh) 一种gis局部放电光学特高频联合检测方法
CN209690223U (zh) 一种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仪
CN101893559B (zh) 六氟化硫气体红外定量检漏仪
CN108918768A (zh) 电缆大分子气体检测系统
CN205484275U (zh) 大空间有害气体自动巡检装置
CN103344897A (zh) 一种非破坏性功率mos管单粒子烧毁效应检测电路及方法
CN106441697B (zh) 一种管路压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7477610B (zh) 一种点火器点火频率达标测试装置
CN113267442A (zh) 一种增强防烧板测试安全性的系统及方法
CN208541722U (zh) 一种建筑电气设备火灾监控报警装置
CN106501452A (zh) 集成烟气排放和功率曲线测试的燃烧器热态测试装置
CN208091992U (zh) 吸入式气体检测装置
CN109579072A (zh) 灶具火力大小自控机构
CN109443448A (zh) 一种生物安全柜多参数检测装置
CN202693521U (zh) 火焰离子监测器
CN103675037A (zh) 结构简单的水质检测装置
CN108072787A (zh) 非接触式智能型高压直流验电器
CN203595707U (zh) 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CN107976720B (zh) 一种红外探测器误报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4748918B (zh) 一种电力电容器漏油检测装置
CN202403306U (zh) 电子式可燃气体泄露自动检测保护装置
CN201716156U (zh) 六氟化硫气体红外定量检漏仪
CN205333729U (zh) 手持式剩余电流检测仪
CN104978827A (zh) 报警阈值可调的可燃气体检测装置
CN110656335A (zh) 一种变电站接地装置阴极保护电位探测系统及其探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