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9699B - 业务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业务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9699B
CN113259699B CN202110523799.2A CN202110523799A CN113259699B CN 113259699 B CN113259699 B CN 113259699B CN 202110523799 A CN202110523799 A CN 202110523799A CN 113259699 B CN113259699 B CN 1132596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ipation
target service
user
time length
d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37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9699A (zh
Inventor
郭海龙
曹兆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ilibi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ilib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ilibi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ilib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237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96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9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9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9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9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18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 H04N21/2187Live f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13Monitoring of end-user related data
    • H04N21/44218Detecting physical presence or behaviour of the user, e.g. using sensors to detect if the user is leaving the room or changes his face expression during a TV progr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业务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业务检测方法包括:检测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并确定所述参与方式对应的时长阈值;在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参与时长达到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并展示参与提醒信息;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以及更新所述时长阈值。

Description

业务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业务检测方法。本申请同时涉及一种业务检测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开始线上化,而用户如果需要参与到期望的业务当中,就需要消耗一定的网络资源才能够实现。在此过程中,由于业务处于执行状态,无法实时采集参与业务的用户的参与行为,只能够持续的向用户展示业务相关的信息。当用户的参与行为发生改变,如用户当前的参与行为是挂机行为,就会因为持续执行业务而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同时一些异常用户也可能通过这种挂机行为影响业务的真实热度,影响其他用户参与业务时的判断能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检测方法。本申请同时涉及一种业务检测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业务执行中网络资源过度浪费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检测方法,包括:
检测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并确定所述参与方式对应的时长阈值;
在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参与时长达到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并展示参与提醒信息;
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以及更新所述时长阈值。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并确定所述参与方式对应的时长阈值;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在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参与时长达到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并展示参与提醒信息;
更新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以及更新所述时长阈值。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所述业务检测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业务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业务检测方法,在检测到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后,可以基于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确定当前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之后在参与目标业务的参与时长达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对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进行调整,同时展示参与提醒信息,以实现定期对参与目标业务的行为进行确定。之后对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目标业务进行处理,同时更新时长阈值,以实现动态调整时长阈值的方式持续对参与目标业务的行为进行监控,不仅可以降低参与目标业务时的资源成本,还能够避免异常用户的异常参与行为对目标业务产生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参与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信息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提醒信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直播场景中的业务检测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业务检测方法,本申请同时涉及一种业务检测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实际应用中,由于线上业务越来越常态化,为了能够满足用户的参与需求,通常在将业务的执行状态调整为运行后,就会保持业务的持续状态不变。如在直播场景中,当用户进入直播间后,直播内容就会持续播放,直至用户关闭直播间为止。但是在此过程中,用户可能因为其他个人原因而中断参与业务,如果此时用户未针对业务进行反馈,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给异常用户可乘之机,对业务的真实热度产生影响,因此亟需一种有效的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业务检测方法,为了能够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以及降低异常用户带来的影响,在检测到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后,可以基于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确定当前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之后在参与目标业务的参与时长达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对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进行调整,同时展示参与提醒信息,以实现定期对参与目标业务的行为进行确定。之后对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目标业务进行处理,同时更新时长阈值,以实现动态调整时长阈值的方式持续对参与目标业务的行为进行监控,不仅可以降低参与目标业务时的资源成本,还能够避免异常用户的异常参与行为对目标业务产生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参与体验。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检测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并确定所述参与方式对应的时长阈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检测方法应用于用户持有的客户端,也就是说,用户在参与所述目标业务时,是通过其持有的客户端进行参与的,其中所述客户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
基于此,所述目标业务具体是指用户通过客户端所参与的业务,所述目标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视频,视频直播或文字直播等。所述参与方式具体是指所述用户参与所述目标业务时所采用的方式,不同的参与方式将采用不同的检测策略对进行后续的处理,其中,所述参与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后台参与方式、全屏参与方式、非全屏参与方式。所述后台参与方式具体是指用户在通过客户端参与所述目标业务后,将运行在客户端中的目标业务最小化并保持后台运行;所述全屏参与方式具体是指用户在通过客户端参与所述目标业务后,将运行在客户端中的目标业务最大化并全屏展示运行;所述非全屏参与方式具体是指用户在通过客户端参与所述目标业务后,对运行在客户端中的目标业务不作任何调整运行。
本实施例以所述目标业务为直播为例进行说明,即:对用户观看直播时是否存在挂机等行为进行检测的过程进行描述;相应的,所述目标业务为视频或文字直播的描述内容均可参见本实施例中相应的描述内容,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实际应用中,用户在进入直播间观看直播后,由于一些突发情况可能会短时间或长时间离开播放直播的客户端,此时如果通过客户端持续播放直播内容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即客户端播放的内容没有用户观看,属于一种带宽的浪费。同时由于直播间的热度与观看人数存在直接的联系,一些异常用户也可能通过挂机等方式对影响直播的真实热度,因此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造成的网络资源的浪费,以及避免异常用户恶意影响直播热度,可以在用户观看直播的过程中,定时向用户发出观看提醒,以检测用户是否在客户端前观看直播内容,之后根据用户的反馈情况更新下一次提醒时间,以达到节流目的的同时对异常用户的异常行为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了直播场景中的合规性。
进一步的,由于用户在参与所述目标业务时,可能采用不同的参与方式实现,而不同的参与方式说明用户具有不同的参与需求,为了避免针对不同的参与方式采用相同的检测策略影响用户的参与体验,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检测方法将在不同的参与方式下采用不同的检测策略对用户的参与目标业务的行为进行检测,并且不同的参与方式将对应不同的时长阈值,以实现灵活的针对用户的任意参与行为进行时长阈值的调整。
更进一步的,所述时长阈值是用于判断是否向用户发送参与提醒信息的阈值,即所述时长阈值是用于监测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用户当前时刻的参与行为的阈值,以实现后续可以根据监测到的参与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理。
基于此,为了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参与方式)针对用户采用不同的检测策略完成后续的处理过程,可以在获取到用户参与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之后,根据参与方式确定时长阈值,以将所述参与时长与所述参与方式对应的时长阈值进行比较,实现后续可以针对不同的参与方式作出不同的检测处理,同时能够针对不同的场景采用不同的时长阈值进行检测,有效的提高了用户的参与体验。
举例说明,用户甲通过电脑上的网页进入用户乙的直播间,观看用户乙的游戏直播内容。基于此,为了避免用户甲进入用户乙的直播间后存在挂机行为,而影响用户乙直播间的真实热度和浪费网络资源,将实时获取用户甲进入直播间后的观看时长以及用户甲观看游戏直播的方式。
在用户甲观看游戏直播的方式是后台观看的情况下,根据用户甲的观看方式确定当前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是45min,用于后续将用户甲观看直播的观看时长与该阈值进行比较,以检测用户甲是否存在挂机行为。在用户甲观看游戏直播的方式是非全屏观看的情况下,根据用户甲的观看方式确定当前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是50min,用于后续将用户甲观看直播的观看时长与该阈值进行比较,以检测用户甲是否存在挂机行为。在用户甲观看游戏直播的方式是全屏观看的情况下,根据用户甲的观看方式确定当前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是60min,用于后续将用户甲观看直播的观看时长与该阈值进行比较,以检测用户甲是否存在挂机行为。
进一步的,在确定用户甲的参与方式后,即可将用户甲观看直播的观看时长与参与方式对应的时长阈值进行比较,若大于时长阈值,可以向用户甲展示观看提醒信息,以检测用户甲是否存在挂机行为;若小于等于时长阈值,则不做任何处理,直至大于时长阈值再向用户甲发出提醒。
具体实施时,由于不同的参与方式表征用户参与目标业务的不同体验,因此为了能够避免对用户参与目标业务的参与体验产生影响,可以针对不同的参与方式设置不同的时长阈值,以实现在不同的场景下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向用户发送参与提醒信息,达到向用户发送提醒的同时,避免对用户的参与体验产生影响。相应的,不同的参与方式在第1检测周期中的时长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实施例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此外,在确定所述参与方式和所述参与方式对应的时长阈值后,为了能够定期对用户准确的作出提醒,将按照预设的检测周期对用户的参与时长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所述:
判断当前检测周期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所述参与时长是否达到所述时长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104;若否,则重新进行参与时长的检测。
具体的,所述检测周期具体是指每隔设定的时间对用户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参与时长进行检测的周期,当检测到所述当前检测周期的参与时长达到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说明此时需要执行业务检测方法,以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下,向用户发出提醒,即执行步骤S104;当检测到所述当前检测周期的参与时长未达到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说明还不需要进行提醒,则重新进行参与时长的检测即可。
综上所述,通过针对不同的参与方式设置不同的时长阈值,可以有效的避免对用户的参与体验产生影响,同时用户采用不同的参与方式参与所述目标业务,能够反映出用户不同的参与体验,可以进一步的保证后续采用合理的检测策略对用户的参与行为进行检测,以实现做出合理的反馈。
步骤S104,在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参与时长达到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并展示参与提醒信息。
具体的,在上述确定当前检测周期参与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对应的时长阈值后,此时可以获取用户参与目标业务的参与时长,以实现将参与时长与时长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准确的对目标业务作出调整,以避免造成资源上的浪费。相应的,所述参与时长即为所述用户参与到目标业务当中所持续的时长。例如用户进入某直播间观看直播,则参与时长即为用户进入直播间开始到当前时刻所持续的时间长度。或者用户观看某电影,则参与时长即为用户开始观看电影到当前时刻所持续的时间长度。
基于此,若所述参与时长达到所述时长阈值,说明用户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时间较长,为了避免网络资源的过度浪费,此时可以对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进行调整,同时向所述用户展示参与提醒信息,以通过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检测用户的参与行为是否异常。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具体是指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用户持有的客户端中的运行状态,所述执行状态包括但不限于运行状态,停止状态和延缓状态等,运行状态表征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客户端中正常运行,停止状态表征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客户端中停止运行,延缓状态表征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客户端中稍后运行。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具体是指检测用户是否存在异常参与行为的信息,并且通过该信息可以向用户发出参与提醒,避免用户长时间参与目标业务造成身体损伤。
进一步的,在检测到所述参与时长达到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为了能够避免对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进行调整后,不影响用户的参与体验,可以结合所述用户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对所述执行状态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所述:
在所述参与方式为所述后台参与方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调整为停止状态;或者,
在所述参与方式为所述全屏参与方式或所述非全屏参与方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调整为延缓状态。
具体的,在所述参与方式为后台参与方式的情况下,说明用户存在异常行为的概率较高,为了能够避免造成目标业务出现异常问题,此时可以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调整为停止状态,之后向用户发出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在所述参与方式为所述全屏参与方式或所述非全屏参与方式的情况下,说明用户存在异常行为的概率较低,同时为了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可以将所述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调整为延缓状态,之后再向用户发出所述参与提醒信息。以实现后续可以通过检测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确定用户的参与行为是否异常,以针对用户的参与行为作出合理的响应。
更进一步的,在对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进行调整的同时,可以同时向所述用户展示所述参与提醒信息,以实现后续可以基于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对用户的参与行为进行精准的检测。而在此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用户的参与体验,可以在展示的参与提醒信息中添加用户的属性信息,本实施例中,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所述:
基于所述参与方式提取预设的提醒模板以及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用户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对所述提醒模板进行更新,并根据更新结果获得所述参与提醒信息;
将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向所述用户进行展示。
具体的,所述提醒模板具体是指向所述用户发送参与提醒信息时所使用的基础模板,该模板中包括基础提醒信息和相应的操作控件,该操作控件可以用户接收用户的触控指令以作出相应的反馈。相应的,所述属性信息具体是所述用户参与所述目标业务所使用的账户对应的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用户的账户名称,头像,账户级别等。
基于此,在调整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的同时,可以基于所述参与方式提取预设的提醒模板,以及所述用户的属性信息;之后利用所述属性信息对所述提醒模板进行更新,以针对用户创建出个性化的所述参与提醒信息,之后将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向所述用户进行展示即可,以方便后续可以基于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对用户的参与行为进行检测,从而针对用户的参与行为作出合理的反馈。
沿用上例,在用户甲观看直播的方式是后台观看的情况下,将用户甲观看直播的观看时长与当前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45min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用户甲观看直播的时间超过了45min,则此时将用户甲观看的直播暂停播放,同时向用户甲展示观看时长提醒信息,观看时长提醒信息的展示效果如图2所示。即若用户甲后续不对观看时长提醒信息作出任何反馈,将关闭直播,也就是说,通过该信息能够对用户甲观看直播的行为进行检测,方便后续针对用户甲作出合理的反馈。
在用户甲观看直播的方式是非全屏或全屏观看的情况下,将用户甲观看直播的观看时长与当前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50min或60min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用户甲观看直播的时间超过了50min或60min,则此时将用户甲观看的直播延缓播放,同时向用户甲展示观看时长提醒信息。即若用户甲后续不对观看时长提醒信息作出任何反馈,将在观看时长提醒信息展示结束后继续播放直播内容,之后下一个检测周期若用户还未做出反馈,则关闭直播。
在向用户展示观看时长提醒信息时,考虑到若仅展示提醒信息会影响用户的观看直播的体验,因此可以在将直播的状态调整为延缓状态后,获取用户甲账户的头像和名称,将头像和名称添加至提醒模板,以生成如图3中所示的观看时长提醒信息向用户甲进行展示。实现后续可以通过检测观看时长提醒信息的方式对用户甲的观看行为进行检测,以作出合理的反馈。
综上所述,通过针对不同的参与方式采用不同的调整方式对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进行调整,可以有效的避免调整后的目标业务影响用户的参与体验,同时在向用户发送参与提醒信息时,将在参与提醒信息中添加用户的属信息,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实际应用中,随着用户参与目标业务的参与时长增长,说明用户当前处于长时间参与业务,而为了避免对用户的身体造成损伤,当检测周期的检测轮数大于等于预设检测轮数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调整为停止状态,以督促用户进行休息,即在所述当前检测周期的检测轮数大于等于预设检测轮数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调整为停止状态。
沿用上例,在当前检测周期为第一个检测周期的情况下,确定用户甲观看直播时并未针对观看时长提醒信息作出任何反馈,此时将进入到第二个检测周期,当用户甲观看直播的观看时长达到第二个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说明用户当前观看直播的时长已经较长,考虑到用户可能出现视觉疲劳的问题,此时将直接暂停播放直播内容,同时向用户甲展示的观看时长提醒信息中加入缓解眼部疲劳的提醒信息,以避免对用户甲的眼镜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用户长时间参与所述目标业务而造成用户身体损伤,可以在检测周期大于等于二的情况下,直接将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调整为停止状态,同时向用户发出相关的提醒信息,以促使用户合理安排参与目标业务的时间。
步骤S106,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以及更新所述时长阈值。
具体的,在上述完成对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进行调整,以及向所述用户展示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后,进一步的,为了能够精准的对所述用户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参与行为进行检测,此时可以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以通过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的参与行为,方便后续对时长阈值进行更新,同时为了能够达到节省目标业务消耗的资源,可以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操作状态具体是指映射用户是否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进行反馈的状态,该状态可以反映所述用户参与所述业务的参与行为是否异常。也就是说,所述操作状态中的一种状态表征用户针对参与提醒信息进行了反馈,进一步说明用户的参与行为是正常的。另一种状态表征用户针对参与提醒信息未进行反馈,进一步说明用户的参与行为可能存在异常。
基于此,通过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即可理解为检测用户是否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作出反馈,若反馈说明用户当前的参与行为是正常的,则后续对所述时长阈值进行调整时可以选择增加时长阈值;若未反馈说明用户当前参与行为是异常的,则后续对所述时长阈值进行调整时可以选择降低时长阈值,本实施例中,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所述:
在预设的业务恢复周期内检测是否接收到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提交的触控指令;
若是,确定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为守约状态类型,根据所述守约状态类型确定增加时长,并基于所述增加时长对所述时长阈值进行更新;
若否,确定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为违约状态类型,根据所述违约状态类型确定缩短时长,并基于所述缩短时长对所述时长阈值进行更新。
具体的,所述业务恢复周期具体是指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进行调整后恢复到正常状态所对应的周期,所述触控指令具体是指所述用户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提交的指令。相应的,所述守约状态类型具体是指用于表征用户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作出了反馈,当前的参与行为是守约行为所对应的状态所属的类型。所述违约状态类型具体是指用于表征用户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未作出反馈,当前的参与行为是违约行为所对应的状态所属的类型。进一步的,所述增加时长具体是指在用户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作出反馈后,在时长阈值的基础上所能够增加的时间长度,相应的,所述缩短时长具体是指在用户未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作出反馈后,在时长阈值的基础上所能够缩短的时间长度。
基于此,在向所述用户展示完成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后,将在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对应的业务恢复周期内,检测用户是否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提交触控指令;若是,说明用户正在参与所述目标业务,并且在监测所述目标业务的运行状态,可以确定用户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及时作出了反馈,则确定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为守约状态类型,进一步说明用户当前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参与行为是正常的。之后根据所述守约状态类型确定增加时长,并在所述时长阈值的基础上增加该时长即可,以实现动态调整下一次进行提醒的时间间隔。
若否,说明用户当前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行为存在异常,并且可能已经脱离所述目标业务,可以确定所述用户并未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作出反馈,则确定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为违约状态类型,进一步说明用户当前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参与行为是异常的。之后根据所述违约状态类型确定缩短时长,并在所述时长阈值的基础上缩短该时长即可,以实现动态调整下一次进行提醒的时间间隔,从而避免用户的当前行为对目标业务的热度产生影响,同时达到节省网络资源内的目的。
更进一步的,在基于所述守约状态类型确定增加时长时,考虑到用户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作出反馈的时间可能并不固定;即:若用户快速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作出反馈,则表明用户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积极性较高;若用户缓慢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作出反馈,则表明用户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积极性较低,因此考虑到用户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积极性,可以针对用户不同时间间隔反馈速度选择不同的增加时长对所述时长阈值进行更新,本实施例中,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所述:
获取所述触控指令的接收时间;
根据所述接收时间确定守约级别;
基于所述守约级别读取时长调整表,根据读取结果获得所述增加时长。
具体的,所述接收时间具体是指接收到所述用户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作出反馈时的时间,所述守约级别具体是指表征用户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积极性的分级信息,所述守约级别越高说明用户的积极性越大,则相应的增加时长也就越大,反之所述守约级别越低说明用户的积极性越小,则相应的增加时长也就越小。相应的,所述时长调整表具体是指记录不同时间区间反馈所述触控指令所对应的增加时长。
基于此,在接收到所述用户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提交触控指令后,此时可以获取所述触控指令的接收时间,并根据所述接收时间确定所述用户的守约级别,之后基于所述守约级别查询所述时长调整表,以获得所述接收时间反馈所述触控指令的情况下所对应的增加时长,方便后续进行时长阈值的更新。
沿用上例,在向用户甲展示观看时长提醒信息后,将在观看时长提醒信息的检测周期内(30s),检测用户甲是否针对观看时长提醒信息作出反馈,若否,说明用户当前可能并未观看直播,为了能够降低网络资源的消耗,此时可以确定用户是违约行为,确定观看时长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是违约状态类型,则根据违约状态类型确定缩短时长30min,之后在当前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的基础上缩短30min,实现当用户甲恢复观看直播时,下一个检测周期的检测时长将相比于上一个检测周期的检测时长缩短30min,即若上一个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是60min(用户观看60min直播后向用户展示观看时长提醒信息),则下一个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将调整为30min(用户再次观看直播时长达到30min后,向用户展示观看时长提醒信息)。
若否,说明用户当前正在观看直播,而为了避免下一检测周期发送观看时长提醒信息对用户甲观看直播的过程产生影响,可以针对间隔不同时间的情况增加不同的时间长度。即表明用户是守约行为,确定观看时长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是守约状态类型,此时可以获取用户甲针对观看时长提醒信息反馈的时间,根据反馈时间确定用户甲的守约级别,以根据守约级别精准的确定用户甲的积极性,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时长阈值调整策略。
基于此,获取用户甲针对观看时长提醒信息作出反馈的时间是20s内完成的,则此时根据用户甲的反馈时间确定用户甲的守约级别是较好守约,之后根据用户甲的守约级别读取表1,确定守约级别为较好守约所对应的增加时长是20min,之后在当前检测周期时长阈值的基础上增加20min,实现当用户甲恢复观看直播时,下一个检测周期的检测时长将相比于上一个检测周期的检测时长增加200min;即若上一个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是60min(用户观看60min直播后向用户展示观看时长提醒信息),则下一个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将调整为80min(用户再次观看直播时长达到80min后,向用户展示观看时长提醒信息);其中表1如下所示:
行为 后台观看直播 全屏观看直播 非全屏观看直播
完美守约 +30min +30min +30min
较好守约 +20min +20min +20min
一般守约 +15min +15min +15min
…… …… …… ……
表1
综上所述,通过针对不同的反馈时间选择不同的增加时长对所述时长阈值进行更新,能够充分的反应用户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针对不同参与程度的用户作出合理的时长阈值调整,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参与体验。
更进一步的,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时长阈值进行更新的同时,为了避免目标业务产生过多的资源消耗,此时还可以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本实施例中,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所述:
在所述检测结果为接收到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提交触控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的非断流策略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或者在所述检测结果为未接收到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提交触控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的断流策略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
具体的,所述非断流策略具体是指在接收到所述触控指令的情况下,说明用户正在持续参与所述目标业务,则此时可以维持所述目标业务运行的策略;相应的,所述断流策略具体是指在未接收到所述触控指令的情况下,说明用户当前检测周期未参与所述目标业务,则此时可以暂停目标业务的运行策略。
基于此,在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接收到所述触控指令的情况下,则此时可以按照所述非断流策略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以维持所述目标业务继续进行,而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未接收到所述触控指令的情况下,则此时可以按照所述断流策略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以暂停目标业务继续进行,实现降低资源的浪费。
沿用上例,当用户甲针对提醒信息反馈触控指令的情况下,说明用户甲正在观看直播内容,则此时可以结合非断流策略继续播放直播内容;当用户甲未针对提醒信息反馈触控指令的情况下,说明用户未在观看直播内容,则此时可以结合断流策略暂停播放直播内容,以达到节流的目的。
综上,通过采用不同策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有效的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用户的参与体验。
进一步的,在根据更新后的时长阈值确定下一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时,如果已经经过了多个检测周期的时长增加,将会出现用户在较长的时间内都不会收到所述参与提醒信息,这就导致无法达到节省网络资源的目的,因此在确定下一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时,可以将更新后的时长阈值与上限时长阈值进行比较,本实施例中,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所述:
将更新后的时长阈值与所述目标业务的上限时长阈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更新后的时长阈值大于所述上限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上限时长阈值作为下一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或者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更新后的时长阈值小于等于所述上限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将更新后的时长阈值作为下一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
具体的,所述上限时长阈值具体是指避免时长阈值的增加过大,导致用户长时间无法收到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阈值。基于此,在获得更新后的时长阈值后,可以将所述时长阈值与所述目标业务预设的上线时长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更新后的时长阈值大于所述上限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说明用户守约状态较好,此时为了避免后续发送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对用户参与所述目标业务产生影响,可以将所述上限时长阈值作为下一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以实现在后续的检测周期内,可以按照上限时长阈值的时间间隔向用户发送所述参与提醒信息。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更新后的时长阈值小于等于所述上限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说明用户守约状态较好且并未达到最高守约行为,此时为了能够持续对用户的参与行为进行检测,可以将更新后的时长阈值作为所述下一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以实现在后续的检测周期内,可以按照更新后的时长阈值的时间间隔向用户发送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实际应用中,所述上限时长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沿用上例,在确定更新后的时长阈值为80min的情况下,可以在下一个检测周期内间隔80min向用户甲发送观看时长提醒信息。而在此过程中,考虑到如果更新后的时长阈值较大,可能用户甲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收到观看时长提醒信息,因此可以在获得更新后的时长阈值后,可以将更新后的时长阈值与上限时长阈值进行比较,若大于,则将上限时长阈值作为下一个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即在下一个检测周期内间隔上限时长阈值向用户甲发送观看时长提醒信息,若不大于,则将更新后的时长阈值作为下一个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即可。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所述上限时长阈值的方式对更新后的时长阈值进行管控,避免更新后的时长阈值过大,导致用户在参与目标业务的过程中不会收到所诉参与提醒信息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参与体验。
此外,考虑到用户可能因为突发事件无法继续参与所述目标业务,因此可以针对用户设置初始违约次数,并且违约次数对应核算周期,如果用户在核算周期内违约次数未达到设定次数阈值,则可以不进行时长阈值的更新;如果用户在核算周期内违约次数达到设定次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长阈值的更新,以此向提高用户的容错率,避免造成用户的体验下降。
此外,在参与方式为全屏或非全屏参与方式的情况下,若用户针对目标业务作出任何操作,都会重新开始进行检测,如用户移动鼠标,发送弹幕或者点击弹幕组件,都表明用户并未存在挂机行为,因此为了避免发送参与提醒信息对用户参与目标业务的参与体验产生影响,可以采用上述方式重置检测机制,以达到检测目的的同时提高用户的参与体验。
本申请提供的业务检测方法,在检测到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后,可以基于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确定当前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之后在参与目标业务的参与时长达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对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进行调整,同时展示参与提醒信息,以实现定期对参与目标业务的行为进行确定。之后对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目标业务进行处理,同时更新时长阈值,以实现动态调整时长阈值的方式持续对参与目标业务的行为进行监控,不仅可以降低参与目标业务时的资源成本,还能够避免异常用户的异常参与行为对目标业务产生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参与体验。
下述结合附图4,以本申请提供的业务检测方法在直播场景中的应用为例,对所述业务检测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直播场景中的业务检测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获取用户观看直播间的观看时长。
步骤S404,确定用户观看直播间的观看方式为全屏观看方式,并根据全屏观看方式确定当前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
步骤S406,判断观看时长是否大于当前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408;若否,不作任何处理。
步骤S408,将直播间的运行状态调整为暂停播放状态,并向用户展示观看时长提醒信息。
步骤S410,在预设的恢复周期内检测用户是否针对观看时长提醒信息提交触控指令;若是,执行步骤S412;若否,执行步骤S416。
步骤S412,获取触控指令的接收时间,并根据接收时间确定用户的守约级别,基于守约级别确定调整时长。
步骤S414,基于调整时长对时长阈值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时长阈值作为下一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以及继续播放直播间的播放内容。
步骤S416,确定缩短时长,将缩短时长作为调整时长。
步骤S418,基于调整时长对时长阈值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时长阈值作为下一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以及停止播放直播间的播放内容。
综上所述,在直播场景中通过动态调整所述时长阈值的方式对用户观看直播间的观看行为进行检测,避免用户存在挂机行为的同时,减少异常用户的异常行为队直播间的热度产生影响,不仅可以达到节约带宽的目的,还能够提高直播场景的合规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参与体验。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业务检测装置实施例,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502,被配置为检测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并确定所述参与方式对应的时长阈值;
调整模块504,被配置为在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参与时长达到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并展示参与提醒信息;
更新模块506,被配置为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以及更新所述时长阈值。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502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预设的业务恢复周期内检测是否接收到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提交的触控指令;若是,确定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为守约状态类型,根据所述守约状态类型确定增加时长,并基于所述增加时长对所述时长阈值进行更新;若否,确定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为违约状态类型,根据所述违约状态类型确定缩短时长,并基于所述缩短时长对所述时长阈值进行更新。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502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触控指令的接收时间;根据所述接收时间确定守约级别;基于所述守约级别读取时长调整表,根据读取结果获得所述增加时长。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更新模块506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检测结果为接收到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提交触控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的非断流策略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或者在所述检测结果为未接收到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提交触控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的断流策略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参与方式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后台参与方式、全屏参与方式、非全屏参与方式。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504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参与方式为所述后台参与方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调整为停止状态;或者,在所述参与方式为所述全屏参与方式或所述非全屏参与方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调整为延缓状态。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业务检测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当前检测周期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所述参与时长是否达到所述时长阈值;若是,运行调整模块504。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业务检测装置,还包括:
时长阈值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将更新后的时长阈值与所述目标业务的上限时长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更新后的时长阈值大于所述上限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上限时长阈值作为下一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或者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更新后的时长阈值小于等于所述上限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将更新后的时长阈值作为下一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504进一步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参与方式提取预设的提醒模板以及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用户的属性信息;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对所述提醒模板进行更新,并根据更新结果获得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将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向所述用户进行展示。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504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当前检测周期的检测轮数大于等于预设检测轮数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调整为停止状态。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业务检测装置,还包括:
直播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直播间的播放方式,并确定所述播放方式对应的时长阈值;在观看所述直播间的观看时长达到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直播间的展示状态,并展示观看提醒信息;对所述观看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直播间进行处理,以及更新所述时长阈值。
本申请提供的业务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后,可以基于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确定当前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之后在参与目标业务的参与时长达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对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进行调整,同时展示参与提醒信息,以实现定期对参与目标业务的行为进行确定。之后对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目标业务进行处理,同时更新时长阈值,以实现动态调整时长阈值的方式持续对参与目标业务的行为进行监控,不仅可以降低参与目标业务时的资源成本,还能够避免异常用户的异常参与行为对目标业务产生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参与体验。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业务检测装置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业务检测装置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业务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业务检测装置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业务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600的结构框图。该计算设备600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610和处理器620。处理器620与存储器610通过总线630相连接,数据库650用于保存数据。
计算设备600还包括接入设备640,接入设备640使得计算设备600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660通信。这些网络的示例包括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个域网(PAN)或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组合。接入设备64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的任何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卡(NIC))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口、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接口、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蜂窝网络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NFC)接口,等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设备600的上述部件以及图6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彼此相连接,例如通过总线。应当理解,图6所示的计算设备结构框图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或替换其他部件。
计算设备6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静止或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等)、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或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或者诸如台式计算机或PC的静止计算设备。计算设备600还可以是移动式或静止式的服务器。
其中,处理器620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所述的业务检测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业务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业务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业务检测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业务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业务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上述对本申请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所述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公开的本申请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申请。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申请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申请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申请。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业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并确定所述参与方式对应的时长阈值,其中,所述目标业务是指用户通过客户端所参与的业务,所述参与方式是指所述用户参与所述目标业务时所采用的方式;
在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参与时长达到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并展示参与提醒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是指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用户持有的客户端中的运行状态;
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以及更新所述时长阈值;
其中,所述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包括:
在所述检测结果为未接收到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提交触控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的断流策略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更新所述时长阈值,包括:
在预设的业务恢复周期内检测是否接收到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提交的触控指令;
若是,确定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为守约状态类型,根据所述守约状态类型确定增加时长,并基于所述增加时长对所述时长阈值进行更新;
若否,确定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为违约状态类型,根据所述违约状态类型确定缩短时长,并基于所述缩短时长对所述时长阈值进行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守约状态类型确定增加时长,包括:
获取所述触控指令的接收时间;
根据所述接收时间确定守约级别;
基于所述守约级别读取时长调整表,根据读取结果获得所述增加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还包括:
在所述检测结果为接收到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提交触控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的非断流策略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与方式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后台参与方式、全屏参与方式、非全屏参与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业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包括:
在所述参与方式为所述后台参与方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调整为停止状态,其中,所述停止状态表征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客户端中停止运行;或者,
在所述参与方式为所述全屏参与方式或所述非全屏参与方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调整为延缓状态,其中,所述延缓状态表征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客户端中稍后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并确定所述参与方式对应的时长阈值步骤执行之后,还包括:
判断当前检测周期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所述参与时长是否达到所述时长阈值;
若是,执行所述调整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并展示参与提醒信息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业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结果更新所述时长阈值步骤执行之后,还包括:
将更新后的时长阈值与所述目标业务的上限时长阈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更新后的时长阈值大于所述上限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上限时长阈值作为下一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或者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更新后的时长阈值小于等于所述上限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将更新后的时长阈值作为下一检测周期的时长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参与提醒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参与方式提取预设的提醒模板以及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用户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对所述提醒模板进行更新,并根据更新结果获得所述参与提醒信息;
将所述参与提醒信息向所述用户进行展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业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包括:
在所述当前检测周期的检测轮数大于等于预设检测轮数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调整为停止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直播间的播放方式,并确定所述播放方式对应的时长阈值;
在观看所述直播间的观看时长达到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直播间的展示状态,并展示观看提醒信息;
对所述观看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直播间进行处理,以及更新所述时长阈值。
12.一种业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式,并确定所述参与方式对应的时长阈值,其中,所述目标业务是指用户通过客户端所参与的业务,所述参与方式是指所述用户参与所述目标业务时所采用的方式;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在参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参与时长达到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并展示参与提醒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业务的执行状态是指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用户持有的客户端中的运行状态;
更新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以及更新所述时长阈值;
其中,所述更新模块,被配置为:
在所述检测结果为未接收到针对所述参与提醒信息提交触控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的断流策略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处理。
13.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523799.2A 2021-05-13 2021-05-13 业务检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259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3799.2A CN113259699B (zh) 2021-05-13 2021-05-13 业务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3799.2A CN113259699B (zh) 2021-05-13 2021-05-13 业务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9699A CN113259699A (zh) 2021-08-13
CN113259699B true CN113259699B (zh) 2022-07-08

Family

ID=77181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3799.2A Active CN113259699B (zh) 2021-05-13 2021-05-13 业务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969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0185A (zh) * 2009-04-13 2009-09-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视频播放器中对用户进行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04670A (zh) * 2016-05-18 2017-11-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166839A (zh) * 2019-06-15 2019-08-23 韶关市启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验证视频是否被观看的方法与系统
CN110636340A (zh) * 2019-09-30 2019-12-31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文件的上传方法及存储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32019B2 (en) * 2006-07-21 2014-05-20 Say Media, Inc. Non-expanding interactive advertisement
CN105812956B (zh) * 2016-03-18 2019-04-02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直播过程中的节目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9167950B (zh) * 2018-10-25 2020-05-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录制方法、视频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0185A (zh) * 2009-04-13 2009-09-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视频播放器中对用户进行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04670A (zh) * 2016-05-18 2017-11-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166839A (zh) * 2019-06-15 2019-08-23 韶关市启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验证视频是否被观看的方法与系统
CN110636340A (zh) * 2019-09-30 2019-12-31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文件的上传方法及存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9699A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99815B2 (en) Group management metho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10952146B2 (en)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energy-saving grade of terminal,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US20180032222A1 (en) Message display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6528028B (zh) 信息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和终端
US9348399B2 (en) Heuristics based on backoff for power modes
CA2854275C (en) Server-side rate-limiting algorithms for piggybacking social updates for mobile devices
CN113131565A (zh) 一种充电的方法及终端
CN110554762A (zh) 一种控制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
CN110493855B (zh) 通信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157839A (zh) 帧率调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JP6861649B2 (ja) 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ングにおけるセッション処理
US201802668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ndering navigation imag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6132742A (zh) 视频播放倍速值的确定方法、视频播放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259699B (zh) 业务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966005B (zh) 一种视频分辨率的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857920B (zh) 弹窗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87920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715265B1 (en) Conditional power management activities
WO2017186156A1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以及行车记录仪
CN110362395B (zh) 后台程序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161310A1 (zh) 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407098B (zh) 一种应用程序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2783274B (zh) 智能手表及其控制装置、控制方法
US112592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device
CN108600512A (zh) 信息提示方法、电子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