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9445B - 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9445B
CN113259445B CN202110568216.8A CN202110568216A CN113259445B CN 113259445 B CN113259445 B CN 113259445B CN 202110568216 A CN202110568216 A CN 202110568216A CN 113259445 B CN113259445 B CN 1132594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information
service
meta
managemen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82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9445A (zh
Inventor
林京
卢超
李海荣
陈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uanwu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uanwu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uanwu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uanwu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82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94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9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9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9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9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设置第一节点为主节点,配置第一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配置第二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发送至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同步至本地进行存储,完成信息变更。本发明的利用各服务集群的节点来冗余集群信息,无需注册中心,有效降低服务集群的大面积故障;通过节点代理的通讯方式,所有通讯仅在集群内部,可适应企业内部复杂的网络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服务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服务治理,采用纯手工运维的方式完成服务的注册、变更,效率低下。
现代的服务治理平台,使用统一的注册中心,节点上的各服务实现注册中心约定的通讯协议与注册中心交换信息,实现自动的服务注册、服务发现、变更下发。在此基础上可扩展出灰度发布、熔断机制等常见的服务治理的扩展能力。虽然采用了自动方式,但是都需要一个注册中心,这种中心化的模式容易引发整个分布式集群的大面积故障。并且,市面上的注册中心种类很多,使得企业需要先选择一种注册中心,各服务需要针对该注册中心的通讯协议做相应的适配,无法适应企业历史遗留系统繁多的情况;通过网络通讯实现自动治理的控制,无法适应企业内部复杂的网络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及系统,解决传统服务无法接入注册中心的问题;解决在混云模式下各种服务治理的跨云、跨技术协议等注册中心不一致的问题;解决注册中心在混云模式下的各种复杂的异构的网络环境无法直接通讯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第一节点为主节点,配置第一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
配置第二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
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及第二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
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发送至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同步至本地进行存储,完成信息变更。
进一步地,所述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之前,还包括:
配置第三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三节点的服务注册;
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第二节点元信息及第三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
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发送至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及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及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同步至本地进行存储,完成信息变更。
进一步地,所述完成信息变更之后,还包括:
在判断第一节点故障后,第二节点及第三节点进入选举状态;
设置所述第二节点为新的主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确认自己成为主节点后,所述第二节点通知所述第三节点主节点身份,并更新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二节点第二元信息;
第三节点接收第二节点的主节点身份,承认第二节点为主节点,并更新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三节点第二元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还包括:确认第一节点在线;
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还包括:确认第二节点在线;
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三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还包括:确认第三节点在线。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系统,包括:
第一节点服务注册模块,用于设置第一节点为主节点,配置第一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
第二节点服务注册模块,用于配置第二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
第一节点元信息更新模块,用于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及第二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
信息变更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发送至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同步至本地进行存储,完成信息变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系统,还包括:
第三节点服务注册模块,用于配置第三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三节点的服务注册;
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更新模块,还用于: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第二节点元信息及第三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
所述信息变更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发送至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及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及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同步至本地进行存储,完成信息变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系统,还包括:选举状态模块,用于:
在判断第一节点故障后,第二节点及第三节点进入选举状态;
设置所述第二节点为新的主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确认自己成为主节点后,所述第二节点通知所述第三节点主节点身份,并更新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二节点第二元信息;
第三节点接收第二节点的主节点身份,承认第二节点为主节点,并更新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三节点第二元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系统,还包括:节点在线确认模块,用于:
在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确认第一节点在线;
在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确认第二节点在线;
在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三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确认第三节点在线。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设置第一节点为主节点,配置第一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配置第二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及第二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发送至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同步至本地进行存储,完成信息变更。本发明的利用各服务集群的节点来冗余集群信息,无需注册中心,有效降低服务集群的大面积故障;通过节点代理的通讯方式,所有通讯仅在集群内部,可适应企业内部复杂的网络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的整体逻辑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的整体物理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治理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CRM集群与服务治理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主节点下线及变更下发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系统的装置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系统的装置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系统的装置图;
图12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系统的装置图;
图13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文中所使用的步骤编号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不对作为对步骤执行先后顺序的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现代企业应用软件领域,拥有各种的分布式系统。在分布式系统的构建中,良好的服务治理可以大大降低协作开发的成本和整体的版本迭代效率。分布式系统包括以下功能:
服务注册:节点中的服务启动后,将服务信息通知注册中心,完成注册。
服务发现:节点中的服务启动后,从注册中心获取本服务依赖的服务信息。
变更下发:节点中的服务出现故障、升级等情况,告知注册中心发生变更,注册中心将相关的服务信息下发给各节点。
灰度发布、熔断机制:通过服务注册、发现、变更等能力可扩展出各种服务治理能力。例如,可扩展服务版本号信息,通过变更下发实现灰度发布。又如,服务检测故障下线,通过发现及变更,可扩展出熔断机制的功能。
第一方面。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包括:
S10、设置第一节点为主节点,配置第一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
具体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元信息的节点名称、节点地址、节点服务信息、服务端口信息及主节点信息。
在某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其目的在于:异构系统集群的初始化。即,先在在其中一个节点中配置当前节点的元信息,包含当前节点的IP地址,服务端口,心跳检测等信息;启动服务治理模块,服务治理模块会读取节点元信息,并自动装载到模块中;服务治理模块根据元信息,完成服务注册,最简单的系统集群(单机)就初始化好了。
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后,对第一节点的CRM系统进行健康检查。
S20、配置第二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
在某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其目的在于:对服务进行横向扩容,增加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包括:第二节点的节点名称、节点地址、节点服务信息、服务端口信息及主节点信息。
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后,对第二节点的CRM系统进行健康检查。
S30、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及第二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
具体地,更新后的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元信息的节点名称、节点地址、节点服务信息、服务端口信息及主节点信息和第二节点的节点名称、节点地址、节点服务信息、服务端口信息及主节点信息。
S40、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发送至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同步至本地进行存储,完成信息变更。
以上,就第二节点的启用到第一节点完成元信息同步,就完成了服务发现。
本发明解决传统服务无法接入注册中心的问题;解决在混云模式下各种服务治理的跨云、跨技术协议等注册中心不一致的问题;解决注册中心在混云模式下的各种复杂的异构的网络环境无法直接通讯的问题。
请参阅图2-3,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包括:
S10、设置第一节点为主节点,配置第一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
在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还包括:确认第一节点在线。
具体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元信息的节点名称、节点地址、节点服务信息、服务端口信息及主节点信息。
在某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其目的在于:异构系统集群的初始化。即,先在在其中一个节点中配置当前节点的元信息,包含当前节点的IP地址,服务端口,心跳检测等信息;启动服务治理模块,服务治理模块会读取节点元信息,并自动装载到模块中;服务治理模块根据元信息,完成服务注册,最简单的系统集群(单机)就初始化好了。
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后,对第一节点的CRM系统进行健康检查。
S20、配置第二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
在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还包括:确认第二节点在线。
在某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其目的在于:对服务进行横向扩容,增加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包括:第二节点的节点名称、节点地址、节点服务信息、服务端口信息及主节点信息。
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后,对第二节点的CRM系统进行健康检查。
S21、配置第三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三节点的服务注册。
在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三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还包括:确认第三节点在线。
在某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1其目的在于:对服务进行横向扩容,增加第三节点。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包括:第三节点的节点名称、节点地址、节点服务信息、服务端口信息及主节点信息。
完成第三节点的服务注册后,对第三节点的CRM系统进行健康检查。
S31、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第二节点元信息及第三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
具体地,更新后的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包括:第一节点元信息的节点名称、节点地址、节点服务信息、服务端口信息及主节点信息、第二节点的节点名称、节点地址、节点服务信息、服务端口信息及主节点信息和第三节点元信息的节点名称、节点地址、节点服务信息、服务端口信息及主节点信息。
S41、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发送至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及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及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同步至本地进行存储,完成信息变更。
在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S50、在判断第一节点故障后,第二节点及第三节点进入选举状态。
S60、设置所述第二节点为新的主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确认自己成为主节点后,所述第二节点通知所述第三节点主节点身份,并更新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二节点第二元信息。
S70、第三节点接收第二节点的主节点身份,承认第二节点为主节点,并更新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三节点第二元信息。
具体地,所述步骤S50-S70步骤,其目的在于:集群缩减的变更下发。即,假设要缩减掉第一节点,或者第一节点出现故障,将执行重新选择主节点并变更下发流程。非主节点的缩减流程与集群扩容的流程一致。
第二节点及第三节点进入选举步骤包括:
1、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发现节点A消失;
2、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开启选举,此刻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进入选举状态;
3、第二节点通知第三节点自己被选为主节点,假设此时第三节点内部计数器还未让自己成为主节点,则第三节点进入确认状态,通知第二节点自己已确认;
4、第二节点收到确认通知后,第二节点进入确认状态,并通知其他节点(如第三节点)自己成为了主节点,并变更自己的元信息,
本发明的利用各服务集群的节点来冗余集群信息,无需注册中心,有效降低服务集群的大面积故障;通过节点代理的通讯方式,所有通讯仅在集群内部,可适应企业内部复杂的网络环境。
以上,就完成了主节点缩减的主节点变更及元信息的变更下发。
在某一具体实施例中,如附图4所示,本方案由服务治理模块、集群元信息和控制客户端组成。
(1)、服务治理模块:服务治理模块,可以视为各节点的代理,负责控制所在节点中的服务,在集群中与其他节点上的服务治理模块通讯,同步集群元信息,并为控制客户端提供控制接口。
(2)、集群元信息:用于存储集群中的服务信息,节点的物理信息等。
(3)、控制客户端:用于查看或手动编辑节点集群的信息,与集群中的各服务治理模块通讯,控制节点中的服务。
如附图5所示,本方案的整体物理结构:多个独立的服务集群,在集群内部通过各节点上的服务治理模块组成集群网,并于其他集群连接,形成雪花型的物理结构。
本示例展示了一组分布式CRM服务集群(异构系统集群)的服务治理,如附图6,异构系统集群的初始化、集群扩容、集群缩减的3个典型场景下的服务治理流程。包含:元信息的配置,服务注册,服务发现,变更下发的全过程;并展示了本方案的服务治理与现有服务治理方案的注册中心通讯的过程。
假设如图7所示,异构系统是由3个节点的分布式CRM系统组成的系统集群,
a.物理部署信息配置如下:
异构系统名称 节点名称 节点地址
CRM系统 节点A 192.168.0.1
CRM系统 节点B 192.168.0.2
CRM系统 节点C 192.168.0.3
1)异构系统初始化
如图6,异构系统集群的初始化,需要先在在其中一个节点中配置当前节点的元信息,包含当前节点的IP地址,服务端口,心跳检测等信息;启动服务治理模块,服务治理模块会读取节点元信息,并自动装载到模块中;服务治理模块根据元信息,完成服务注册,最简单的系统集群(单机)就初始化好了。
1.1)配置元信息
假设,初始部署的节点为节点A。服务治理模块以节点A为主节点。配置元信息如下:
节点 节点地址 服务 服务端口 是否主节点
节点A 192.168.0.1 CRM系统 8001
1.2)服务注册
a.启动节点A上的服务治理模块,服务治理模块读取元信息;
b.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服务信息、服务端口信息,确认服务在线状态,完成服务注册;
c.服务治理模块开始定时对节点A下的CRM系统做健康检查。服务治理模块更新节点A中的元信息如下:
节点 节点地址 服务 服务端口 是否主节点 是否在线
节点A 192.168.0.1 CRM系统 8001
2)服务扩容与缩减
假设需要对服务进行横向扩容,增加节点B。
2.1) 服务发现
a.在节点B配置元信息如下
节点 节点地址 服务 服务端口 是否主节点
节点A 192.168.0.1 CRM系统 8001
节点B 192.168.0.2 CRM系统 8001
b.启动节点B上的服务治理模块,服务治理模块读取元信息;
c.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服务信息、服务端口信息,确认服务在线状态,完成服务注册;
d.服务治理模块开始定时对节点B下的CRM系统做健康检查。服务治理模块更新节点B中的元信息如下:
节点 节点地址 服务 服务端口 是否主节点 是否在线
节点A 192.168.0.1 CRM系统 8001
节点B 192.168.0.2 CRM系统 8001
e.服务治理模块根据元信息中的主节点信息(该示例当前主节点是节点A),通知节点A上的服务治理模块更新元信息。
f.节点A上的服务治理模块更新节点A中的元信息,完成信息同步,如下:
节点 节点地址 服务 服务端口 是否主节点 是否在线
节点A 192.168.0.1 CRM系统 8001
节点B 192.168.0.2 CRM系统 8001
以上,就节点B的启用到节点A完成元信息同步,就完成了服务发现。
2.2) 变更下发
当主节点A完成了服务发现后,会对变更进行下发。
a.假设当前已经存在节点A,节点B,并按照以上的服务发现流程增加了节点C,此时节点A将会进行变更下发操作,将以下信息发送给节点B和节点C:
节点 节点地址 服务 服务端口 是否主节点 是否在线
节点A 192.168.0.1 CRM系统 8001
节点B 192.168.0.2 CRM系统 8001
节点C 192.168.0.3 CRM系统 8001
b.节点B和节点C上的服务治理模块将同步元信息到本地,完成变更。
2.2.1) 集群缩减的变更下发
以上流程为新增节点的服务发现和变更流程。
假设要缩减掉节点A,或者节点A出现故障,将执行重新选择主节点并变更下发流程。非主节点的缩减流程与集群扩容的流程一致。
如图8:
a.节点B和节点C发现节点A消失;
b.节点B和节点C开启选举,此刻节点B和节点C进入选举状态;
c.节点B通知节点C自己被选为主节点,假设此时节点C内部计数器还未让自己成为主节点,则节点C进入确认状态,通知节点B自己已确认;
d.节点B收到确认通知后,节点B进入确认状态,并通知其他节点自己成为了主节点,并变更自己的元信息,如下:
节点 节点地址 服务 服务端口 是否主节点 是否在线
节点B 192.168.0.2 CRM系统 8001
节点C 192.168.0.3 CRM系统 8001
e.节点C收到节点B的确认后,正式确认B为主节点,变更自己的元信息,如下:
节点 节点地址 服务 服务端口 是否主节点 是否在线
节点B 192.168.0.2 CRM系统 8001
节点C 192.168.0.3 CRM系统 8001
以上,就完成了主节点缩减的主节点变更及元信息的变更下发。
1、本发明的服务治理是采用节点冗余服务治理信息的方案;现有技术使用的是注册中心的方案。
2、本发明的服务治理模块,使用雪花型的通讯网络;现有的技术使用星型的通讯网络,即各节点与中心通讯。
第二方面。
请参阅图9,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系统,包括:
第一节点服务注册模块10,用于设置第一节点为主节点,配置第一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
第二节点服务注册模块20,用于配置第二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
第一节点元信息更新模块30,用于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及第二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
信息变更模块40,用于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发送至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同步至本地进行存储,完成信息变更。
本发明解决传统服务无法接入注册中心的问题;解决在混云模式下各种服务治理的跨云、跨技术协议等注册中心不一致的问题;解决注册中心在混云模式下的各种复杂的异构的网络环境无法直接通讯的问题。
请参阅图10-12,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系统,包括:
第一节点服务注册模块10,用于设置第一节点为主节点,配置第一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
第二节点服务注册模块20,用于配置第二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
第三节点服务注册模块21,用于配置第三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三节点的服务注册;
第一节点元信息更新模块30,用于: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第二节点元信息及第三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
信息变更模块40,用于: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发送至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及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及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同步至本地进行存储,完成信息变更。
在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选举状态模块50,用于:
在判断第一节点故障后,第二节点及第三节点进入选举状态;
设置所述第二节点为新的主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确认自己成为主节点后,所述第二节点通知所述第三节点主节点身份,并更新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二节点第二元信息;
第三节点接收第二节点的主节点身份,承认第二节点为主节点,并更新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三节点第二元信息。
在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节点在线确认模块60,用于:
在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确认第一节点在线;
在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确认第二节点在线;
在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三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确认第三节点在线。
本发明的利用各服务集群的节点来冗余集群信息,无需注册中心,有效降低服务集群的大面积故障;通过节点代理的通讯方式,所有通讯仅在集群内部,可适应企业内部复杂的网络环境。
第三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
所述总线,用于连接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所述操作指令,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所示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3所示,图13所示的电子设备5000包括:处理器5001和存储器5003。其中,处理器5001和存储器5003相连,如通过总线5002相连。可选地,电子设备50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50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50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50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5001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50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50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5002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50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5003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50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50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50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
第四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第一方面所示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第一节点为主节点,配置第一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
配置第二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
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及第二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
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发送至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同步至本地进行存储,完成信息变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之前,还包括:
配置第三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三节点的服务注册;
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第二节点元信息及第三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
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发送至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及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及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同步至本地进行存储,完成信息变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完成信息变更之后,还包括:
在判断第一节点故障后,第二节点及第三节点进入选举状态;
设置所述第二节点为新的主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确认自己成为主节点后,所述第二节点通知所述第三节点主节点身份,并更新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二节点第二元信息;
第三节点接收第二节点的主节点身份,承认第二节点为主节点,并更新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三节点第二元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还包括:确认第一节点在线;
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还包括:确认第二节点在线;
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三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还包括:确认第三节点在线。
5.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服务注册模块,用于设置第一节点为主节点,配置第一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
第二节点服务注册模块,用于配置第二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
第一节点元信息更新模块,用于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及第二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
信息变更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发送至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元信息同步至本地进行存储,完成信息变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节点服务注册模块,用于配置第三节点元信息,启动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三节点的服务注册;
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更新模块,还用于:通知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第二节点元信息及第三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
所述信息变更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发送至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及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及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将所述第一节点第三元信息同步至本地进行存储,完成信息变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选举状态模块,用于:
在判断第一节点故障后,第二节点及第三节点进入选举状态;
设置所述第二节点为新的主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确认自己成为主节点后,所述第二节点通知所述第三节点主节点身份,并更新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二节点第二元信息;
第三节点接收第二节点的主节点身份,承认第二节点为主节点,并更新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生成第三节点第二元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点在线确认模块,用于:
在所述第一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一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确认第一节点在线;
在所述第二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二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确认第二节点在线;
在所述第三节点服务治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三节点元信息完成第三节点的服务注册之前,确认第三节点在线。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
CN202110568216.8A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259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8216.8A CN113259445B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8216.8A CN113259445B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9445A CN113259445A (zh) 2021-08-13
CN113259445B true CN113259445B (zh) 2021-11-09

Family

ID=77184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8216.8A Active CN113259445B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944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517B (zh) * 2007-12-12 2010-06-02 浙江大学 一种分布式企业服务总线节点可靠性维护方法
US20130268676A1 (en) * 2012-04-06 2013-10-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6545888B1 (ja) * 2018-11-09 2019-07-17 国立大学法人東北大学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公開鍵の変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474465A (zh) * 2018-11-13 2019-03-15 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服务器集群的可动态流转的高可用性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9618005B (zh) * 2019-01-18 2020-12-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调用服务器的方法和代理服务器
CN110086672A (zh) * 2019-04-30 2019-08-02 广州迅维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服务器分布式部署的集团管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9445A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005350A1 (en) Failover management system
CN110798338B (zh) 一种边缘云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10659262A (zh) 一种redis节点主从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790084A (zh) 一种基于ice中间件的异构资源集成框架及其集成方法
CN111147567A (zh) 服务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064626B (zh) 配置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45985A1 (zh) 一种基于物模型的智慧网关适配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9995878A (zh) 资源库共享方法及分布式集群系统
CN114079615A (zh) 一种多集群环境下的应用同步方法、系统、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650812A (zh) 一种数据分片存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67873A (zh) 虚拟机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62757A (zh) 数据处理方法、配置中心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73799A (zh) 一种集群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00444B (zh) 数据库事务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726828B (zh) 一种支持微服务的高并发的可信区块链系统及方法
CN113259445B (zh) 一种混云模式下的服务治理方法及系统
CN111143040A (zh) 事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3684720A (zh) 一种主备服务单元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4598593B (zh) 消息处理方法、系统、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604271A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软硬件互补的负载均衡方法
CN114422335A (zh) 通信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187542A (zh) 数据通信的集群方法及系统
CN116800604B (zh) 可配置的激光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660339B (zh) 用于去中心化集群的方法和装置
CN114598643B (zh) 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23bd, No. 109, TIYU West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XUANWU WIRELES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B, no.103b, TianLiHe Road, Guangzhou, 510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XUANWU WIRELESS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