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7145B - 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7145B
CN113257145B CN202110567726.3A CN202110567726A CN113257145B CN 113257145 B CN113257145 B CN 113257145B CN 202110567726 A CN202110567726 A CN 202110567726A CN 113257145 B CN113257145 B CN 1132571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light
display element
layer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77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7145A (zh
Inventor
崔志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77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71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7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7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7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7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显示元件应用于具有感光模组的终端,显示元件包括显示功能层和光转换元件,显示功能层包括OLED电路层及叠设于OLED电路层上的彩膜层,OLED电路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区域的外周,彩膜层包括第一彩膜区和位于第一彩膜区的外周的第二彩膜区,第一彩膜区对应第一区域设置,第二彩膜区对应第二区域设置;光转换元件设于OLED电路层的背离彩膜层的一侧,光转换元件用于阻止经终端的感光模组反射的光线。利用光转换元件阻挡经感光模组反射后的光线,避免这部分反射光线通过第一区域入射至人眼,从而可避免在终端息屏状态下,人眼能够观看到感光模组所在位置而影响终端显示一致性的情况。

Description

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
背景技术
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通常会在显示面板的出光端设置偏光片(POL,Polarizer)用以降低显示面板在强光下的反射率。虽然偏光片能够有效降低强光下其所在显示面板的反射率,但却损失了接近58%的出光,影响OLED显示面板的亮度,极大地增加了其功耗。基于此,业界开发出了新型的POL-less(取消偏光片)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彩膜(CF,Color Filter)层替代偏光片,这样,能够有效提高OLED显示面板的亮度,从而降低OLED显示面板的功耗。
但是,当这种OLED显示面板应用于具有屏下感光模组的终端时,由于取消了偏光片的作用,在OLED显示面板处于息屏状态时,外界光在经过感光组件反射后,用户在OLED显示面板上能够观看到感光模组,影响终端在息屏状态下的外观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能够阻止经感光组件反射后的外界光透出,在终端处于息屏状态下能够避免观看到感光模组,确保终端在息屏状态下的外观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元件,所述显示元件应用于具有感光模组的终端,所述显示元件包括
显示功能层,所述显示功能层包括OLED电路层以及叠设于所述OLED电路层上的彩膜层,所述OLED电路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外周,所述彩膜层包括第一彩膜区和位于所述第一彩膜区的外周的第二彩膜区,所述第一彩膜区对应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所述第二彩膜区对应所述第二区域设置;以及
光转换元件,所述光转换元件设于所述OLED电路层的背离所述彩膜层的一侧,所述光转换元件用于阻止经所述终端的感光模组反射的光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感光模组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元件,所述感光模组设置于所述光转换元件远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所述感光模组的进光端朝向所述光转换元件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通过在OLED电路层的背光侧(在OLED电路层的背离彩膜层的一侧)设置光转换元件,利用光转换元件用于阻止经终端的感光模组反射至第一区域的光线。这样,当显示元件应用于具有屏下感光模组的终端时,射入第一区域的光线在经过光转换元件转换后入射至感光模组,并经由感光模组发生反射至第一区域时,该光转换元件能够阻挡经感光模组反射后的光线,从而避免这部分反射光线通过第一区域入射至人眼,从而可以避免在终端息屏状态下,人眼能够观看到感光模组所在位置而影响终端的外观效果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中采用屏下感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图1中的显示元件在息屏状态下的外观效果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元件的一种叠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OLED电路层和彩膜层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元件的另一种叠层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OLED电路层和彩膜层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元件中光转换元件的一种设置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元件中光转换元件的另一种设置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元件中光转换元件的又一种设置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元件中光转换元件的再一种设置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光转换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光转换元件对光线进行转换及阻挡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OLED显示面板中,采用彩膜层替代偏光片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OLED显示面板的亮度,降低OLED显示面板的功耗。同时,由于偏光片的取消,当将感光模组(例如可为摄像模组、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时,如图1所示,图1以感光模组为摄像模组1,示出了该摄像模组1与OLED显示面板2的设置关系,OLED显示面板2的对应摄像模组1的区域的整体透过率能够有效提升,从而有利于摄像模组1的正常感光成像。
但是,如图2所示,由于偏光片的取消,在OLED显示面板2处于息屏状态时,外界光L通过OLED显示面板2入射至摄像模组1时,由于摄像模组1的进光端1a朝向OLED显示面板2,且该摄像模组1的进光端1a通常为镜片所在端,因镜片多为玻璃镜片或者是塑胶镜片,其具有一定的反射率,即,光线入射至摄像模组1时,至少部分外界光L会在摄像模组1的表面发生反射,从而将这部分外界光L反射出去,这样,人眼在观看息屏状态下的OLED显示面板2时,容易观看到摄像模组1在OLED显示面板2的位置,如图2所示,图2中示出了在息屏状态下,摄像模组1在OLED显示面板2的设置位置(如图2中的虚线框所示,从虚线框中可看到摄像模组1的位置)。影响OLED显示面板2在息屏状态下的显示一致性,进而影响OLED显示面板2的外观效果。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元件,该显示元件通过设置光转换元件用于对入射至感光模组的光线进行转换,从而阻挡经感光模组反射后的光线的出射,进而有效保证了OLED显示面板在息屏状态下的显示一致性,提高OLED显示面板的外观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元件10,该显示元件10能够应用于具有感光模组21的终端。该显示元件10包括显示功能层11以及光转换元件12。显示功能层11包括OLED电路层11a以及叠设于OLED电路层11a上的彩膜层11b,该OLED电路层11a包括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12,第二区域112位于第一区域110的外周。彩膜层11b包括第一彩膜区114和位于第一彩膜区114的外周的第二彩膜区116,第一彩膜区114对应第一区域110设置,第二彩膜区116对应第二区域112设置。该光转换元件12设置在OLED电路层11a的背离彩膜层11b的一侧,该光转换元件12用于阻止经终端的感光模组反射至第一区域110的光线。
可以理解的是,该感光模组反射至第一区域110的光线,主要是通过第一区域110入射至感光模组后,再通过感光模组进行反射的光线。通过该第一区域110入射的光线可至少包括自显示功能层11的外部射入的光线,例如,从显示功能层11外部射入的自然光。当然,该光线还可包括由显示功能层11产生的光线,例如,通过显示功能层11的第一区域110发出的光线。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终端可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终端。该感光模组可包括但不局限于摄像模组、指纹识别模组等。当将本实施例的显示元件10应用于终端时,该显示元件10作为终端的显示屏幕,而该感光模组则为隐藏在该显示元件10内部的感光模组。例如,以感光模组为摄像模组为例,则此时该摄像模组为屏下摄像模组。而当该感光模组为指纹识别模组时,则此时该指纹识别模组则为屏下指纹识别模组。换言之,当将显示元件10应用于终端时,该感光模组应设置在显示元件10的光转换元件12的背离显示功能层11的一侧,即,光转换元件12朝向该感光模组设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元件10中,利用光转换元件12阻止经终端的感光模组反射至第一区域110的光线,从而能够避免这部分反射的光线通过第一区域110射出至人眼,在终端的显示元件10处于息屏状态下,由于这部分反射光线被阻挡住,从而人眼无法观看到位于显示元件10内部的感光模组的位置,从而有效实现显示元件10在息屏状态的显示一致性,进而能够提高终端在息屏状态下的外观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元件10可为显示面板,即,该显示面板可包括上述的显示功能层11以及光转换元件12,该光转换元件12设置在OLED电路层11a的背离彩膜层11b的一侧,且该光转换元件12朝向/靠近该感光模组设置,从而可对经感光模组反射过来的光线进行处理。换言之,当显示元件10为显示面板时,光转换元件12可与显示功能层11集成为一体,例如可通过涂覆或者是贴设的方式,将光转换元件12设置在显示功能层11的靠近感光模组的一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元件10也可包括上述的光转换元件12以及具有该显示功能层11的显示面板,即,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显示功能层11,而光转换制元件可与显示面板分体设置,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层11的靠近感光模组的一侧。举例来说,光转换元件12可形成为片状,通过粘接剂贴附在显示功能层11的靠近感光模组的一侧。或者,光转换元件12可形成于感光模组的进光端的端面上,比如光转换元件12形成为片状,贴设在感光模组的进光端的端面上,或者,光转换元件12为涂层,涂覆在感光模组的进光端的端面上。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显示面板可为OLED显示面板,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显示元件10可为OLED显示元件10。
一些实施例中,由前述可知,本实施例的显示元件10可应用于具有感光模组的终端,因此,在该显示元件10应用于终端时,该显示元件10的显示功能层11的第一区域110可对应该感光模组设置,以作为实现显示、以及实现该感光模组的感光区域,而显示功能层11的第二区域112则位于第一区域110的外周,该第二区域112为显示元件10的主要显示区域。举例来说,以感光模组为摄像模组为例,由于摄像模组为屏下摄像模组,其体积较小,因此,该第一区域110对应于该摄像模组设置时,该第一区域110可设置为等于或者略大于该摄像模组的尺寸,这样,可以在满足摄像模组的正常进光的同时,还能减小第一区域110的大小,从而第二区域112可尽可能大,实现显示元件10的正常显示功能。换言之,该第一区域110可作为显示元件10的副显示区域,而第二区域112则作为该显示元件10的主显示区域。
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元件10还可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单元13和多个第二像素单元14,该多个第一像素单元13可间隔设置在第一区域110,多个第二像素单元14可间隔设置在第二区域112,该第一像素单元13的尺寸可与第二像素单元14的尺寸相同,或者,至少一个第一像素单元13的尺寸小于第二像素单元14的尺寸。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该第一像素单元13的尺寸与第二像素单元14的尺寸相同,无需额外定制不同尺寸的像素单元,降低加工成本。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6所示,第一像素单元13的尺寸小于第二像素单元14的尺寸。考虑到由前述可知,本实施例的采用的显示元件10,采用在OLED电路层11a上设置彩膜层11b,利用彩膜层11b也能够具有发光像素单元实现发光而提升显示元件10的透光率,从而降低因在OLED电路层11a上设置偏光片而导致降低显示元件10的透光率同时增加显示元件10的功耗的问题。因此,为了在保证降低显示元件10的功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显示元件10的发光率,第一像素单元13的尺寸小于第二像素单元14的尺寸。这样,由于第一像素单元13的尺寸较小,则相邻的两个第一像素单元13之间的间距更大,从而能够增大透光面积,提升显示元件10的透光率。
值得说明的是,在此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区域110中的每一个第一像素单元13的大小相同,且位于第一区域110中的每一个第一像素单元13的尺寸均小于位于第二区域112的第二像素单元14的尺寸,这样,第一区域110的相邻的两个第一像素单元13之间的间距更大,从而透光间距越大,该显示元件10的透光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同样地,显示元件10还包括多个第三像素单元15和多个第四像素单元16,多个第三像素单元15间隔设置在第一彩膜区114,多个第四像素单元16间隔设置在第二彩膜区116,同时,每一个第三像素单元15分别对应每一个第一像素单元13设置,而每一个第四像素单元16则对应每一个第二像素单元14设置,且第三像素单元15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四像素单元16的尺寸。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该第三像素单元15的尺寸与第四像素单元16的尺寸相同,且该第三像素单元15的尺寸与第一像素单元13的尺寸相同,第四像素单元16的尺寸与第二像素单元14的尺寸相同。这样,无需额外定制不同尺寸的像素单元,降低加工成本。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6所示,该第三像素单元15的尺寸小于第四像素单元16的尺寸。这样,相邻的两个第三像素单元15之间的间距增大,能够有效增大透光面积,提升显示元件10的透光率。
值得说明的是,在此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彩膜区114中的每一个第三像素单元15的大小相同,且位于第一彩膜区114中的每一个第三像素单元15的尺寸均小于位于第二彩膜区116的第四像素单元16的尺寸,这样,第一彩膜区114的相邻的两个第三像素单元15之间的间距更大,从而透光间距越大,该显示元件10的透光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本实施例的显示元件10采用取消偏光片的设计,这样,为了提升显示元件10的透光率,该相邻的两个第四像素单元16之间可未设置黑色矩阵块(未图示)。取消黑色矩阵块的设计,该显示元件10的整体透光率可有效提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元件10还包括盖板层17,该盖板层17设置在彩膜层11b的背离OLED电路层11a的一侧,用于保护彩膜层11b以及OLED电路层11a。具体地,该盖板层17可通过光学胶170粘接在彩膜层11b上,从而实现与该彩膜层11b的连接。
如图3、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元件10还包括PI膜(PolyimideFilm,聚酰亚胺薄膜)层18和背光保护层19,该PI膜层18设于OLED电路层11a的背离彩膜层11b的一侧,该背光保护层19设于PI膜层18背离OLED电路层11a的一侧。即,该显示元件1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盖板、光学胶、彩膜层11b、OLED电路层11a、PI膜层18以及背光保护层19。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该背光保护层19上对应该第一区域110设有第一开窗19a。具体地,考虑背光保护层19设置在OLED电路层11a的背离彩膜层11b的一侧,而当显示元件10应用于具有感光模组的终端时,考虑到感光模组需能够接收到光线,因此,在背光保护层19上对应该第一区域110的位置可设置第一开窗19a,这样,经第一区域110射入的光线可通过第一开窗19a射入至感光模组,从而感光模组能够实现正常感光。
可选地,该第一开窗19a在OLED电路层11a的投影至少应覆盖该第一区域110,具体地,该第一开窗19a的开口尺寸大致等于或略大于该第一区域110的大小,从而第一开窗19a能够具有足够的开窗区域以供经第一区域110的光线射入至感光模组。
进一步地,该第一开窗19a可为方形槽、圆形槽、类圆形槽等,只要第一开窗19a能够对应该第一区域110,且开口尺寸大致等于或大于该第一区域110的大小即可,本实施例对该第一开窗19a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7所示,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开窗19a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部分190和第二部分192,第一部分190的开口尺寸大于第二部分192的开口尺寸。即,该第一开窗19a为阶梯槽,且该第一部分190朝向PI膜层18设置,第二部分192可用于朝向感光模组设置,该第二部分192的开口尺寸可大致等于该第一区域110的大小,而该第一部分190的开口尺寸大于该第二部分192的开口尺寸。这样,在光线经第一区域110射入至感光模组时,由于第一部分190的开口尺寸更大,从而尽可能多的光线都能够被入射至感光模组。
一些实施例中,光转换元件12设置于背光保护层19,具体地,该光转换元件12可设置于第一开窗19a,即,光转换元件12可嵌设在第一开窗19a中,从而光转换元件12大致与第一区域110对应,同时也能够与感光模组对应,进而能够阻挡自感光模组反射的光线经第一区域110射出。此外,采用将光转换元件12设置在第一开窗19a的方式,从而光转换元件12不占用显示元件10的厚度方向上的空间,从而能够实现显示元件10的轻薄化设计。
可选地,该光转换元件12的外周可贴合于该第一开窗19a的内壁面。具体地,当第一开窗19a为方形、圆形或类圆形等直槽时,该光转换元件12的外周粘接在第一开窗19a的内壁面上,从而在此方式中,该光转换元件12可为层状结构或者是片状结构,从而光转换元件12的外周粘接在第一开窗19a的内壁面上,既能够实现光转换元件12的设置,同时也能使得光转换元件12与第一开窗19a的连接更加紧密。
考虑到光转换元件12用于阻挡自感光模组反射的光线射出至第一区域110,因此,该光转换元件12与第一开窗19a的粘接介质可选用非透光介质,从而能够防止经感光模组反射的光线自粘接介质透射至第一区域110。具体地,该非透光介质可为例如非光学胶水。
进一步地,由前述可知,第一开窗19a包括第一部分190和第二部分192,且第一部分190的开口尺寸大于第二部分192的开口尺寸,该光转换元件12的外周可贴合于该第一部分190的内壁面,这样,该光转换元件12的尺寸可较大,从而不仅可尽可能阻挡经感光模组反射的光线,而且在透光时,还能尽可能具有足够大的透光空间,以提高感光模组的感光率。
一些实施例中,由前述可知,光转换元件12的外周可粘接于第一部分190的内壁面,因此,该光转换元件12可为片状结构,从而能够便于粘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光转换元件12也可设置在PI膜层18和OLED电路层11a之间,和/或,光转换元件12可设置在PI膜层18与背光保护层19之间。即,该光转换元件12可设置在PI膜层18和OLED电路层11a之间,此时,如图8所示,该显示元件1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盖板层17、光学胶170、彩膜层11b、OLED电路层11a、光转换元件12、PI膜层18以及背光保护层19。或者,该光转换元件12可设置在PI膜层18和背光保护层19之间,此时,如图9所示,该显示元件10由上至下依次可包括盖板层17、光学胶170、彩膜层11b、OLED电路层11a、PI膜层18、光转换元件12以及背光保护层19。或者,在PI膜层18和OLED电路层11a,以及,在PI膜层18和背光保护层19之间,都可以设置该光转换元件12,此时,如图10所示,该显示元件10由上至下依次可包括盖板层17、光学胶170、彩膜层11b、OLED电路层11a、光转换元件12、PI膜层18、光转换元件12以及背光保护层19。这样,光转换元件12既不会影响显示元件10的透光率,同时,该光转换元件12能够对自感光模组反射回来的光线进行阻挡,防止反射的光线经由OLED电路层11a的第一区域110射出。
当光转换元件12设置在PI膜层18和OLED电路层11a之间,和/或,PI膜层18可设置在PI膜层18和背光保护层19之间时,该光转换元件12可采用片状结构,此时,光转换元件12可通过粘接方式粘接在PI膜层18和OLED电路层11a之间,或者,粘接在PI膜层18和背光保护层19之间。
或者,该光转换元件12还可采用涂层结构,此时,光转换元件12可采用涂覆方式涂覆在PI膜层18上,或者,光转换元件12可采用涂覆方式涂覆在背光保护层19上。
采用光转换元件12为片状结构或涂层结构的方式,该光转换元件12的加工方式多样,可降低该显示元件10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请再次参阅图5至图7,一些实施例中,该光转换元件12在OLED电路层11a上的投影至少应覆盖该第一区域110,从而可有效阻挡自感光模组反射过来的光线。具体地,由前述可知,该光转换元件12的外周贴合在第一开窗19a的第一部分190的内壁面,且第一部分190的开口尺寸大于该第一区域110的大小,因此,该光转换元件12在OLED电路层11a上的投影面积大于该第一区域110的面积。
进一步地,光转换元件12在OLED电路层11a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该第一投影的边缘至第一区域110的边缘的距离H大于或等于0.1mm,这样,光转换元件12在OLED电路层11a上的投影大小略大于该第一区域110的大小,这样能够有效覆盖该第一区域110,从而不仅可尽可能阻挡经感光模组反射的光线,而且在透光时,还能尽可能具有足够大的透光空间,以提高感光模组的感光率。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投影的边缘至第一区域110的边缘可大致为0.1mm、0.15mm、0.2mm等,只要能够使得光转换元件12的大小略大于第一区域110的大小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11,一些实施例中,光转换元件12包括第一功能件120和设于第一功能件120的第二功能件122,该第一功能件120设于该OLED电路层11a的背离彩膜层11b的一侧。具体地,该第一功能件120可为偏振片,该第二功能件122可为相位转换膜,该第二功能件122可涂覆在第一功能件120上,或者,第二功能件122可贴合在第一功能件120上,或者,该第二功能件122可与第一功能件120集成为一体,这样,第一功能件120和第二功能件122的加工方式多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适用性更强。
进一步地,由于该第一功能件120为偏振片,则该第一功能件120可用于通过与其偏振化方向平行的光线以及用于阻挡垂直于其偏振化方向的光线。例如,以入射至第一区域110的光线为外部自然光为例,由于从外部射入的外部自然光往往可包括多类光线,该多类光线通过第一功能件120后,可透射其中一类与该第一功能件120的偏振态(或者是偏振化方向)相同的光线。例如,以该第一功能件120为第一类偏振片为例,则该第一功能件120可用于透射第一类偏振光L1。而如果第一功能件120为第二类偏振片,则该第一功能件120则可用于透射第二类偏振光L2。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提及的第二类偏振光为偏振化方向不同于第一类偏振光的偏振化方向的光线,第一类偏振光和第二类偏振光均可为水平偏振光或者是垂直偏振光等。
由前述可知,第二功能件122为相位转换膜,其可对经第一功能件120偏振后的光线进行相位转换,进而该经过相位转换的光线入射至感光模组,受感光模组反射后,该光线再次经过该第二功能件122,再次进行相位转换,从而该经过再次相位转换的光线无法通过第一功能件120,从而有效阻挡该光线。具体地,以第一功能件120为第一类偏振片,其用于透射第一类偏振光L1,同时阻挡第二类偏振光L2为例,则经过第一功能件120透射的第一类偏振光L1入射至第二功能件122,经过第二功能件122进行第一次相位转换,转换成第三类偏振光L3,该第三类偏振光L3入射至感光模组,经感光模组反射,反射后的第三类偏振光L3再次经过该第二功能件122,从而进行第二次相位转换,以将第三类偏振光L3转换成第二类偏振光L2。由于第一功能件120只能透射第一类偏振光L1并阻挡第二类偏振光L2,因此,第二类偏振光L2无法通过第一功能件120透射,由此达到阻挡经感光模组反射的光线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功能件122可为1/4λ相位转换膜,从而可将水平偏振光转换成左圆偏振光。当然,该第二功能件122还可为1/2λ相位转换膜或者是3/4λ相位转换膜。
关于光转换元件12如何阻挡经感光模组反射的光线,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由前述可知,该光转换元件12可包括第一功能件120和第二功能件122,第二功能件122为相位转换膜,该第一功能件120朝向该PI膜层18设置,第二功能件122用于朝向感光模组设置,即,第二功能件122设置在第一功能件120的背离PI膜层18的一侧。考虑到第一功能件120用于对光线进行偏振化方向转换,则该第一功能件120为偏振片,第一功能件120可用于透射第一类偏振光L1,并能够阻挡第二类偏振光L2,从而使得第一类偏振光L1可通过该第一功能件120透射至第二功能件122。示例性的,该第一类偏振光L1可为水平偏振光,该第二类偏振光L2可为垂直偏振光。由此可知,当外界自然光L0从第一区域110射入至第一功能件120时,第一功能件120将自然光L0中的第一类偏振光L1透射至第二功能件122,同时,将自然L0光中的第二类偏振光L2阻止在第一功能件120外。
而由于第二功能件122用于对经第一功能件120进行偏振化后的光线进行相位转换,则该第二功能件122可为相位转换膜,且该第二功能件122为1/4λ相位转换膜,从而该第二功能件122将第一类偏振光L1转换成第三类偏振光L3,即,第二功能件122将水平偏振光转换成左圆偏振光。该第三类偏振光L3入射至感光模组,使得该感光模组接收该第三类偏振光L3,同时,由于感光模组的进光端朝向该第二功能件122,且感光模组的进光端通常为镜片所在端,因镜片多为玻璃镜片或者是塑胶镜片,其具有一定的反射率,从而,部分第三类偏振光L3在感光模组的进光端的表面发生反射,从而旋转为180°第四类偏振光L4,即由左圆偏振光旋转为右圆偏振光。该第四类偏振光L4反射至该第二功能件122,即1/4λ相位转换膜后,经第二功能件122转换成第二类偏振光L2,即由右圆偏振光转换成垂直偏振光。由于第一功能件120只能通过第一类偏振光L1(即水平偏振光),因此,该第二类偏振光L2无法通过第一功能件120,从而有效阻止经感光模组反射后的光线再次入射至第一区域110,进而阻止感光模组反射后的光线经第一区域110出射至人眼,避免在显示元件10处于息屏情况下能够观看到感光模组而影响显示一致性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功能件120也可为第二类偏振片,即,第一功能件120可用于透射第二类偏振光(例如垂直偏振光),同时用于阻止第一类偏振光(例如水平偏振光)。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元件10,通过在背部保护膜上设置对应第一区域110设置的第一开窗19a,然后在第一开窗19a中设置光转换元件12(即第一功能件120和第二功能件122),能够有效阻挡经感光模组反射的光线由第一区域110出射,从而在感光模组能够有效接收光线的同时,还可避免感光模组发生的光线反射而导致显示元件10息屏情况下可观看到感光模组所在位置,影响显示元件10的显示一致性的情况。
另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元件10,采用彩膜层11b替代偏光片的设置,且设置第一区域110的第一像素单元13的尺寸小于第二区域112的第二像素单元14的尺寸,同时设置第一彩膜区114的第三像素单元15的尺寸小于第二彩膜区116的第二像素单元14的尺寸,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显示元件10的透光率,同时有效提高显示元件10的功耗。
请参阅图1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20,该终端20包括感光模组21(以摄像模组为例)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元件10,该感光模组21设置在显示元件10的光转换元件12远离显示功能层11的一侧,且该感光模组21的进光端21a朝向该光转换元件12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感光模组21也可为指纹识别模组。
可以理解的是,该终端20可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终端20。以手机为例,该摄像模组可为屏下摄像模组,即,安装在手机的显示元件10的第一区域110的摄像模组,从而可减少摄像模组对手机屏幕的体积占用,提高屏占比。另外,采用屏下摄像模组的设计,通过上述实施例第一方面的显示元件10的设置,能够有效阻止摄像模组反射的光线经第一区域110出射,从而能够避免感光模组21发生的光线反射而导致显示元件10息屏情况下可观看到感光模组21所在位置,影响显示元件10的显示一致性的情况。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的终端20除了前面所述的显示元件10、摄像模组之外,还包括终端20所必备的其他结构或部件,例如还可包括壳体22、设置在壳体22中的触控模组、电池、音频模组等必备的结构或部件。
结合图3、图12和图1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该光转换元件12至少对应感光模组21的进光端21a设置,即,该光转换元件12在感光模组21的进光端21a的端面211上的投影应完全覆盖该进光端21a的端面211,从而经感光模组21的进光端21a的端面211反射的光线,均能够反射至光转换元件12,有效确保光转换元件12对光线的阻挡效果。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元件应用于具有感光模组的终端,所述显示元件包括
显示功能层,所述显示功能层包括OLED电路层以及叠设于所述OLED电路层上的彩膜层,所述OLED电路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外周,所述彩膜层包括第一彩膜区和位于所述第一彩膜区的外周的第二彩膜区,所述第一彩膜区对应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所述第二彩膜区对应所述第二区域设置;以及
光转换元件,所述光转换元件包括第一功能件和设于所述第一功能件的第二功能件,所述第一功能件设于所述OLED电路层的背离所述彩膜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功能件用于透射经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类偏振光并阻挡第二类偏振光,所述第二功能件用于将经所述第一功能件透射的所述第一类偏振光转换成第二类偏振光,以及用于阻挡经所述感光模组反射的所述第二类偏振光;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端未设置偏光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元件还包括PI膜层和背部保护层,所述PI膜层设于所述OLED电路层的背离所述彩膜层的一侧,所述背部保护层设于所述PI膜层背离所述OLED电路层的一侧;
所述PI膜层与所述OLED电路层之间,和/或,所述PI膜层与所述背部保护层之间设有所述光转换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元件还包括PI膜层和背部保护层,所述PI膜层设于所述OLED电路层的背离所述彩膜层第一侧,所述背部保护层设于所述PI膜层背离所述OLED电路层的一侧,所述背部保护层上对应所述第一区域设有第一开窗,所述光转换元件设于所述第一开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窗在所述OLED电路层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光转换元件的外周贴合于所述第一开窗的内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窗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开口尺寸,所述光转换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且所述光转换元件的外周贴合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元件在所述OLED电路层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元件在所述OLED电路层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边缘至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大于或等于0.1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件为偏振片,所述第二功能件为相位转换膜。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元件为片状结构,或者,所述光转换元件为涂层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元件还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单元和多个第二像素单元,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元件还包括多个第三像素单元和多个第四像素单元,多个所述第三像素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彩膜区,多个所述第四像素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彩膜区,各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分别与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对应设置,各所述第四像素单元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像素单元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像素单元的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像素单元之间未设置黑色矩阵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元件为显示面板,或者,所述显示元件包括光转换元件和具有所述显示功能层的显示面板。
1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感光模组以及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元件,所述感光模组设置于所述光转换元件远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所述感光模组的进光端朝向所述光转换元件设置。
CN202110567726.3A 2021-05-24 2021-05-24 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 Active CN1132571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7726.3A CN113257145B (zh) 2021-05-24 2021-05-24 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7726.3A CN113257145B (zh) 2021-05-24 2021-05-24 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7145A CN113257145A (zh) 2021-08-13
CN113257145B true CN113257145B (zh) 2023-10-27

Family

ID=77184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7726.3A Active CN113257145B (zh) 2021-05-24 2021-05-24 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71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0873A (zh) * 2022-01-20 2022-04-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4714A (en) * 1998-02-16 2000-07-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olarizing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CN111864107A (zh) * 2020-07-10 2020-10-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tft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12382211A (zh) * 2020-12-04 2021-02-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1160B (zh) * 2013-07-26 2016-0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256322A (zh) * 2018-06-28 2022-03-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9061932B (zh) * 2018-08-30 2021-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和透明显示装置
CN109300942B (zh) * 2018-09-13 2021-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N110738925B (zh) * 2019-10-11 2021-08-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110618483B (zh) * 2019-10-30 2022-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17315A (zh) * 2020-09-23 2020-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显示屏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4714A (en) * 1998-02-16 2000-07-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olarizing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CN111864107A (zh) * 2020-07-10 2020-10-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tft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12382211A (zh) * 2020-12-04 2021-02-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7145A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406327B2 (en) Terminal display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8803146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0233243A1 (zh) 一种显示组件、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EP3522504B1 (en) Terminal display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CN210605745U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597267B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模组
US10587738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87566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9930366U (zh) 摄像头安装结构及终端设备
WO2018205804A1 (zh) 输入输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8667968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1133443A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234087B (zh)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CN113257145B (zh) 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
WO2021087652A1 (zh) 液晶显示屏指纹识别系统、电子装置及指纹识别模组
CN108196400A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781755A (zh) 液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3242334B (zh) 曲面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KR20210034822A (ko) 디스플레이 및 카메라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210142338U (zh) 光学指纹识别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US20210385362A1 (en) Camera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608122B (zh) 显示屏、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1510522A (zh) 屏幕边框、显示屏模组和终端
CN107181837B (zh) 显示器及移动终端
WO2020259279A1 (zh) 用于摄像头模组的光阑罩、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