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6149A - 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6149A
CN113256149A CN202110651828.3A CN202110651828A CN113256149A CN 113256149 A CN113256149 A CN 113256149A CN 202110651828 A CN202110651828 A CN 202110651828A CN 113256149 A CN113256149 A CN 113256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reputation
sub
judgment resul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18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ong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ong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ong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Wuhan Long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6518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61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6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61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节点初始信誉值和信誉评估周期;所述第一节点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一节点;所述初始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注册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时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所述信誉评估周期用于表征重新评估所述第一节点的信誉值的时间周期;在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历史行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认知能力;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和/或所述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所述目标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

Description

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作为分布式网络,其关键技术如智能合约、通证(Token)技术等具有诸多应用场景。而目前尚无相关技术方案将区块链及通证技术应用于创新成果的处理,进而对于区块链中的每一个节点的信誉度也无合理的评估方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证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合理的评估参与各方的信誉度,能够识别出信誉度高的节点,给予合理的奖励,有利于鼓励人或团体的创新的积极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节点初始信誉值和信誉评估周期;所述第一节点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一节点;所述初始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注册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时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所述信誉评估周期用于表征重新评估所述第一节点的信誉值的时间周期;
在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历史行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认知能力;
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和/或所述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所述目标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历史行为,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第二子历史行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为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的行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从注册时刻到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的开始时刻之间所述第一节点的行为;
对应的,依据所述历史行为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是否包含不良行为,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是否包含所述不良行为,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一设定阈值,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至少之一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包含不良行为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的基础上,向下调整第一设定步长;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不包含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包含所述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不包含所述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达到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的基础上,向上调整第二设定步长;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未达到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在上述方案中,在所述认知能力包括第一子认知能力、第二子认知能力、第三认知能力至少之一的情况下,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认知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是否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获得第四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四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
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是否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获得第五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五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
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二设定阈值,获得第六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六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未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继续处于第一等级;
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二等级;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未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
在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满足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二等级;在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未满足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其中,所述第一等级、所述第二等级的认知能力依次上升;在所述认知能力处于所述第一等级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在所述认知能力处理所述第二等级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基础上,向上调整第三设定步长;
对应的,依据所述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子认知能力、所述第二子认知能力、所述第三子认知能力至少之一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在上述方案中,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和所述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包括:
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对所述初始信誉值进初次调整,获得调整的信誉值;
依据所述认知能力对所述调整的信誉值进行二次调整,获得目标信誉值。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节点和其他节点广播所述目标信誉值;所述其他节点为所述区块链网络中除所述第一节点之外的节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和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节点初始信誉值和信誉评估周期;所述第一节点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一节点;所述初始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注册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时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所述信誉评估周期用于表征重新评估所述第一节点的信誉值的时间周期;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历史行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认知能力;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和/或所述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所述目标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第二子历史行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为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的行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从注册时刻到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的开始时刻之间所述第一节点的行为;
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是否包含不良行为,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是否包含所述不良行为,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一设定阈值,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至少之一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包含不良行为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的基础上,向下调整第一设定步长;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不包含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包含所述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不包含所述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达到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的基础上,向上调整第二设定步长;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未达到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认知能力包括第一子认知能力、第二子认知能力、第三认知能力至少之一的情况下,判断以下至少之一: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是否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获得第四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四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
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是否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获得第五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五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
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二设定阈值,获得第六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六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未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继续处于第一等级;
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二等级;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未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
在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满足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二等级;在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未满足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其中,所述第一等级、所述第二等级的认知能力依次上升;在所述认知能力处于所述第一等级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在所述认知能力处理所述第二等级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基础上,向上调整第三设定步长;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子认知能力、所述第二子认知能力、所述第三子认知能力至少之一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对所述初始信誉值进初次调整,获得调整的信誉值;依据所述认知能力对所述调整的信誉值进行二次调整,获得目标信誉值。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广播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和其他节点广播所述目标信誉值;所述其他节点为所述区块链网络中除所述第一节点之外的节点。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节点初始信誉值和信誉评估周期;所述第一节点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一节点;所述初始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注册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时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所述信誉评估周期用于表征重新评估所述第一节点的信誉值的时间周期;在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历史行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认知能力;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和/或所述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所述目标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该方法依据确定区块链网络中第一节点的初始信誉值以及信誉评估周期,然后在某一评估周期内,利用确定的历史行为和认知能力调整初始信誉值,最终得到目标信誉值,依次目标信誉值来表示在评估周期内的 信誉度,能够合理的评估参与各方的信誉度,能够识别出信誉度高的节点,给予合理的奖励,有利于鼓励人或团体的创新的积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1)区块链(Blockchain),是由区块(Block)形成的加密的、链式的交易的存储结构。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例如,每个区块的头部既可以包括区块中所有交易的哈希值,同时也包含前一个区块中所有交易的哈希值,从而基于哈希值实现区块中交易的防篡改和防伪造;新产生的交易被填充到区块并经过区块链网络中节点的共识后,会被追加到区块链的尾部从而形成链式的增长。
2)区块链网络(Blockchain Network),通过共识的方式将新区块纳入区块链的一系列的节点的集合。
3)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也称为链码(Chaincode)或应用代码,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
智能合约部署在区块链网络的节点中的程序,节点执行接收的交易中所调用的智能合约,来对状态数据库的键值对数据进行更新或查询的操作。
智能合约可以在达到约束条件自动触发执行,不需人工干预,也可以在不满足条件时自动解约,理论上可以触发执行事先约定好的一切条款。智能合约封装了与区块账本直接交互的相关过程,例如被应用程序调用,实现包括发起交易和查询交易的功能。
4)共识(Consensus),是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过程,用于在涉及的多个节点之间对区块中的交易达成一致,达成一致的区块将被追加到区块链的尾部,实现共识的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PoW,Proof of Work)、权益证明(PoS,Proof of Stake)、股份授权证明(DPoS,Delegated Proof-of-Stake)、消逝时间量证明(PoET,Proof of Elapsed Time)等。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证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区块链网络,所述区块链网络包括多个分布式节点,其具体步骤包括:
S101:确定第一节点初始信誉值和信誉评估周期;所述第一节点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一节点;所述初始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注册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时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所述信誉评估周期用于表征重新评估所述第一节点的信誉值的时间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区块链网络可以任一种类的区块链网络,比如,为成果处理搭建的区块链网络,也称之为成果处理区块链网络;再比如,为处理物流而搭建的区块链网络等等。该区块链网络包括多个分布式节点,作为一种可选的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在图2中,区块链网络200包括节点210-1、节点210-2、节点210-3、……,以及区块链管理平台220,其中,该区块链网络中每一个参与的节点都可以上传信息,在某一节点上传了信息之后,通过所述区块链管理平台220广播至该区块链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以使其他节点感知该信息;在该区块链网络中每一个参与的节点可与相邻节点进行信息交互,全区块链网络公开传递有价值的信息,每一个参与的节点之间相互独立。此外,图2示意的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在功能上可以是分层级的,比如,有些节点的信誉度高、有些节点的信誉度低等,并且有些节点的角色可以在搭建区块链网络之初已经确定的,这些节点就具有赋予的特定功能,比如,搭建的基于区块链的校友经济体系中,校长这一角色对应的节点就具有身份认证的功能,也就是说,所有的节点在加入该基于区块链的校友经济体系时,均需要该节点对其进行身份认证。应该理解,该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还具有区块链网络应有的其他功能,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所述区块链管理平台220可以用于节点接入区块链网络200时的认证授权、广播节点发布的信息等等。这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重点在于如何评估区块链网络中参与节点的信誉度,执行主体可以是区块链管理平台220。
这里,所说的第一节点可以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一节点,其初始信誉值,为其注册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时被分配的,其用于表征该节点注册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时的可信程度,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每一个节点注册加入区块链网络时,统一分配相同的初始信誉值,比如,初始信誉值为100,换句话说,这种分配方式表明,在节点加入区块链网络的初始,节点的可信程度是相同的。应该理解,还可以有其他的分配方式,也可以依据每一个节点初定的角色不同而给与不同的初始信誉值,具体如何分配初始信誉值,本发明不做限制。所说的信誉评估周期可以是指重新评估第一节点的信誉值的时间周期,换句话说,所述信誉评估周期可以是说多长时间重新评估第一节点的信誉值,比如,当所述信誉评估周期为一个月,也就是说,每一月都要重新评估一下第一节点的信誉值是多少,其中,所述信誉评估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为设置。
S102:在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历史行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认知能力;
S103: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和/或所述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所述目标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前述对于所述信誉评估周期的描述可知,可以存在多个评估周期,比如,若某一项目的运营期限为1年时间,所述信誉评估周期为1个月,那么,需要重新评估第一节点的信誉值就包括12个信誉评估周期。总的来讲,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点信誉值的调整方式大致为:根据节点的历史行为和/或节点的认知能力调整某一个信誉评估周期内第一节点的信誉值。下面,仅以在某一个信誉评估周期内,第一节点信誉值的调整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点信誉值的调整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历史行为,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第二子历史行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为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的行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从注册时刻到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的开始时刻之间所述第一节点的行为;
对应的,依据所述历史行为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是否包含不良行为,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是否包含所述不良行为,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一设定阈值,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至少之一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将所述历史行为按照时间段分成第一子历史行为和第二第二子历史行为,其中,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是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的行为;所述第二历史行为是从注册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时起到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开始时刻为止这一时间段之间的行为。所说的注册时刻就是第一节点注册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时刻。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不良行为可以是指违反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些规则的、具有一定恶意的行为,比如,恶意评价某一项目;再比如,发布一些谣言等等恶意行为。所述可信行为可以是指有利于优化某一项目的评论或者有利于某一项目向前推进的撮合等等行为,比如,假设某一项目在运营到某个关键里程碑时需要特定技术的成果时,恰好某一其他节点发布了该特定技术的成果刚好符合该项目的运营时,若第三方节点对该特定技术的成果与该某一项目进行了撮合,在该第三节点的行为就是可信行为。
这里所要表达的初始信誉值的调整的方式可以包括:
依据判断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是否包含不良行为;
依据判断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是否包含所述不良行为;
依据判断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一设定阈值;以上述判断至少之一,也就是说,上述三种判断进行排列组合一种有7种调整方式。
基于此,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至少之一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可以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依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依据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依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具体如何调整初始信誉值,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包含不良行为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的基础上,向下调整第一设定步长;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不包含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包含所述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不包含所述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达到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的基础上,向上调整第二设定步长;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未达到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设定步长和所述第二设定步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不同,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所述第一设定阈值与后续的所述第二设定阈值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节点的初始信誉值为100,第一设定步长为5;第二设定步长也为5,那么,在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此时,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包含不良行为,所述目标信誉值为100-5=95;若第一判断结果为不包含不良行为,所述目标信誉值为100;在依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此时,不论第二判断结果是否包含不良行为,所述目标信誉值仍为初始信誉值;在依据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此时,若第三判断结果可信行为达到了第一设定阈值,所述目标信誉值为100+5=105,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可信行为未达到第一设定阈值,所述目标信誉值为仍为初始信誉值100;在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此时,由于第二判断结果不影响初始信誉值的变化,仍是以第一判断结果进行调整,也即: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包含不良行为,所述目标信誉值为100-5=95;若第一判断结果为不包含不良行为,所述目标信誉值为100。
再者,在依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此时,由于第二判断结果不影响初始信誉值的变化,仍是以第三判断结果进行调整,也即:若第三判断结果可信行为达到了第一设定阈值,所述目标信誉值为100+5=105,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可信行为未达到第一设定阈值,所述目标信誉值为仍为初始信誉值100;在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此时,若第一判断结果包含不良行为、第三判断结果为可信行为未达到第一设定阈值,则所述目标信誉值为100-5=95;若第一判断结果未包含不良行为、第三判断结果为可信行为未达到第一设定阈值,则所述目标信誉值为初始信誉值100;若第一判断结果包含不良行为、第三判断结果为可信行为达到第一设定阈值,则所述目标信誉值为初始信誉值100;若第一判断结果未包含不良行为、第三判断结果为可信行为达到第一设定阈值,则所述目标信誉值为100+5=105。
在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此时,由于第二判断结果不影响初始信誉值的变化,仍是以第一判断结果、第三判断结果进行调整,也即:包含前述四种结果,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第一历史行为和/或第二历史行为中包含的不良行为也可能不止一次,也即:第一历史行为和/或第二历史行为中包含的不良行为也可以进行计数,在计数达到一定阈值时,对初始信誉值进行调整一定步长,或者,每次不良行为调整一个小步长,有几次,调整值为累积的几个小步长之和,比如,小步长为2,有三次不良行为,则,就对初始信誉值向下调整6,也即:获得的目标信誉值为100-6=94,其他计算类似,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认知能力包括第一子认知能力、第二子认知能力、第三认知能力至少之一的情况下,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认知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是否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获得第四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四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
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是否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获得第五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五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
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二设定阈值,获得第六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六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要表述:认知能力可以包括第一子认知能力、第二子认知能力、第三认知能力至少之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认知能力,就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也即:有7种确定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未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继续处于第一等级;
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二等级;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未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
在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满足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二等级;在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未满足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其中,所述第一等级、所述第二等级的认知能力依次上升;在所述认知能力处于所述第一等级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在所述认知能力处理所述第二等级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基础上,向上调整第三设定步长;
对应的,依据所述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子认知能力、所述第二子认知能力、所述第三子认知能力至少之一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设定步长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与前述第一设定步长、第二设定步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举例来说,假设所述初始信誉值为100;所述第三设定步长为5;在依据所述第一子认知能力调整初始信誉值时,不论第一节点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是否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均为第一等级,在所述认知能力处于所述第一等级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也即:所述目标信誉值仍为初始信誉值100。在依据所述第二子认知能力调整初始信誉值时,若第二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时,所述目标信誉值仍为初始信誉值100;若所述第二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二等级时,所述目标信誉值为100+5=105;在依据第三子认知能力调整初始信誉值时,也是,若所述第三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时,所述目标信誉值仍为初始信誉值100;若所述第三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二等级时,所述目标信誉值为100+5=105;
这里,由于第一子认知能力不影响信誉值的大小,在依据第一子认知能力、第二子认知能力,或者第一子认知能力、第三子认知能力调整初始信誉值时,仍然是第二子认知能力或者第三子认知能力起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然而,在依据所述第二子认知能力、所述第二子认知能力调整初始信誉值时,有三种情况,第一种,二者均处于第一等级,此时,所述目标信誉值仍为初始信誉值100;第二种,二者仅有一种处于第一等级,此时,所述目标信誉值为100+5=105;第三种,二者均处于第二等级,此时,所述目标信誉值为100+5+5=110。在依据所述第一子认知能力、第二子认知能力、第三子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时,由于第一子认知能力不影响信誉值的大小,则该种情况与依据所述第二子认知能力、所述第二子认知能力调整初始信誉值一样也具有同样的三种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和所述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包括:
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对所述初始信誉值进初次调整,获得调整的信誉值;
依据所述认知能力对所述调整的信誉值进行二次调整,获得目标信誉值。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两种信誉值调整方式,仅是依据历史行为,或者认知能力单独进行调整的,在实际情况种,可以依据历史行为和认知能力同时评估,此时,可以先按照历史行为进行初步调整,然后,再依据认知能力对初次调整后的信誉值进行二次调整,最终获得目标信誉值,应该理解的是,初步调整中的依据历史行为进行调整的具体步骤前述已经描述,再次调整中的依据认知能力进行调整的具体步骤前述也已经描述,再次不再赘述。此时,对于上述的依据历史行为进行调整与依据认知能力进行调整,二者并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也就是说,也可以依据认知能力进行初次调整,再依据历史行为进行再次调整,获得目标信誉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节点和其他节点广播所述目标信誉值;所述其他节点为所述区块链网络中除所述第一节点之外的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表达的是,将第一节点的在该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的目标信誉值广播至其他节点,以使其他节点也了解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
为了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如图3所示,其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3中,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区块链管理平台220,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步,确定新注册的第一节点的初始信誉值和信誉评估周期;
第二步,根据第一节点的历史行为进行信誉初次调整;
在该第二步骤中,依次依据判断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是否存在不良行为、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之前是否历史内存在不良行为、可信行为是否达到第一设定阈值,对初始信誉值进行初次调整,具体的,在某一评估周期内存在不良行为,初始信誉值下调第一设定步长;若某一评估周期内不存在不良行为,保持初始信誉值,再判断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之前是否历史内存在不良行为,若存在,保持第一当前信誉值,其中,所述第一当前信誉值为经过判断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是否存在不良行为,对所述初始信誉值进行调整后的信誉值;若不存在,再判断可信行为是否达到第一设定阈值,若达到,则在所述第一当前信誉值基础上上调第二设定步长,若未达到,保持第一当前信誉值,获得初步调整的信誉值。
第三步,根据节点认知能力进行信誉再次调整;
在该第三步中,依次依据判断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是否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判断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是否在权威节点前支持了成功项目、判断支持的成功项目数量达到第二设定阈值对初次调整的信誉值进行再次调整,具体的,若在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保持第二当前信誉值,所述第二当前信誉值可以是指经过历史行为调整后的信誉值;若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未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再判断在每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是否在权威节点前支持了成功项目,若是,在所述第二当前信誉值的基础上,上调第三设定步长;若否,再判断的成功项目数量是否达到第二设定阈值,如达到,在再上调第三设定步长,若为达到则保持经判断在每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是否在权威节点前支持了成功项目调整后的信誉值。
第四步,获得目标信誉值,结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依据确定区块链网络中第一节点的初始信誉值以及信誉评估周期,然后在某一评估周期内,利用确定的历史行为和认知能力调整初始信誉值,最终得到目标信誉值,依次目标信誉值来表示在评估周期内的 信誉度,能够合理的评估参与各方的信誉度,能够识别出信誉度高的节点,给予合理的奖励,有利于鼓励人或团体的创新的积极性。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装置,所述装置40包括第一确定模块401、第二确定模块402和调整模块403,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401,用于确定第一节点初始信誉值和信誉评估周期;所述第一节点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一节点;所述初始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注册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时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所述信誉评估周期用于表征重新评估所述第一节点的信誉值的时间周期;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02,用于在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历史行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认知能力;
所述调整模块403,用于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和/或所述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所述目标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0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第二子历史行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为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的行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从注册时刻到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的开始时刻之间所述第一节点的行为;
所述调整模块403,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是否包含不良行为,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是否包含所述不良行为,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一设定阈值,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至少之一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调整模块403,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包含不良行为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的基础上,向下调整第一设定步长;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不包含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包含所述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不包含所述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达到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的基础上,向上调整第二设定步长;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未达到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02,还用于在所述认知能力包括第一子认知能力、第二子认知能力、第三认知能力至少之一的情况下,判断以下至少之一: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是否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获得第四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四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
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是否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获得第五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五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
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二设定阈值,获得第六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六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调整模块403还用于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未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继续处于第一等级;
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二等级;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未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
在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满足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二等级;在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未满足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其中,所述第一等级、所述第二等级的认知能力依次上升;在所述认知能力处于所述第一等级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在所述认知能力处理所述第二等级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基础上,向上调整第三设定步长;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子认知能力、所述第二子认知能力、所述第三子认知能力至少之一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调整模块403,还用于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对所述初始信誉值进初次调整,获得调整的信誉值;依据所述认知能力对所述调整的信誉值进行二次调整,获得目标信誉值。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广播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和其他节点广播所述目标信誉值;所述其他节点为所述区块链网络中除所述第一节点之外的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装置与前述的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的发明构思相同,那么,此处所出现的名词在前述方法的论述中已经详细进行解释,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5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03,电子设备5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5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5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5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04。
可以理解,存储器5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 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5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5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5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5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如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历史行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认知能力的实现等,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存储器502中。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501中,或者由处理器501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节点初始信誉值和信誉评估周期;所述第一节点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一节点;所述初始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注册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时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所述信誉评估周期用于表征重新评估所述第一节点的信誉值的时间周期;
在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历史行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认知能力;
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和/或所述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所述目标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历史行为,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第二子历史行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为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的行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从注册时刻到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的开始时刻之间所述第一节点的行为;
对应的,依据所述历史行为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是否包含不良行为,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是否包含所述不良行为,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一设定阈值,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依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至少之一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包含不良行为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的基础上,向下调整第一设定步长;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不包含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包含所述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不包含所述不良行为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达到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的基础上,向上调整第二设定步长;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子历史行为和/或所述第二子历史行为中包含的可信行为的数量未达到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认知能力包括第一子认知能力、第二子认知能力、第三认知能力至少之一的情况下,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认知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是否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获得第四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四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
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是否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获得第五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五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
判断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二设定阈值,获得第六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六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未支持处于对立关系的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子认知能力继续处于第一等级;
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二等级;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未在权威节点前支持成功项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
在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满足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二等级;在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支持的成功项目的数量未满足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三子认知能力处于第一等级;其中,所述第一等级、所述第二等级的认知能力依次上升;在所述认知能力处于所述第一等级的情况下,所述初始信誉值保持不变;在所述认知能力处理所述第二等级的情况下,在所述初始信誉值基础上,向上调整第三设定步长;
对应的,依据所述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子认知能力、所述第二子认知能力、所述第三子认知能力至少之一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和所述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包括:
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对所述初始信誉值进初次调整,获得调整的信誉值;
依据所述认知能力对所述调整的信誉值进行二次调整,获得目标信誉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节点和其他节点广播所述目标信誉值;所述其他节点为所述区块链网络中除所述第一节点之外的节点。
8.一种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和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节点初始信誉值和信誉评估周期;所述第一节点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一节点;所述初始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注册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时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所述信誉评估周期用于表征重新评估所述第一节点的信誉值的时间周期;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历史行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认知能力;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历史行为和/或所述认知能力调整所述初始信誉值,获得目标信誉值;所述目标信誉值用于表征在所述某一信誉评估周期内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程度。
9.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651828.3A 2021-06-11 2021-06-11 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2561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1828.3A CN113256149A (zh) 2021-06-11 2021-06-11 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1828.3A CN113256149A (zh) 2021-06-11 2021-06-11 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6149A true CN113256149A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87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1828.3A Pending CN113256149A (zh) 2021-06-11 2021-06-11 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61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3104A (zh) * 2021-12-06 2022-03-0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信任模型的DPoS共识机制节点信誉值度量方法
CN114172680A (zh) * 2021-08-16 2022-03-11 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节点信誉机制的区块链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7632A (zh) * 2018-04-19 2018-10-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信用记录共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KR102024377B1 (ko) * 2018-10-08 2019-10-07 주식회사 에너지세븐 블록체인 기반 그룹에 부여된 신용평가를 이용한 여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US20200021598A1 (en) * 2017-12-07 2020-01-16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Automated Event Processing Computing Platform for Handling and Enriching Blockchain Data
US20200057870A1 (en) * 2018-06-04 2020-02-20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Secure decentralized system utilizing smart contracts, a blockchain, and/or a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CN111131181A (zh) * 2019-12-05 2020-05-0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信誉机制和DPBFT算法的区块链动态DPoS共识方法
CN112039964A (zh) * 2020-08-24 2020-12-0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节点信誉共识方法
CN112333251A (zh) * 2020-10-26 2021-02-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区块链共识的分布式电力交易代理节点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12328694A (zh) * 2020-11-16 2021-02-0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中节点信任度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68552A (zh) * 2020-11-16 2021-03-09 天津大学 双层分布式区块链网络模型的轻量级信誉共识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21598A1 (en) * 2017-12-07 2020-01-16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Automated Event Processing Computing Platform for Handling and Enriching Blockchain Data
CN108667632A (zh) * 2018-04-19 2018-10-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信用记录共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20200057870A1 (en) * 2018-06-04 2020-02-20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Secure decentralized system utilizing smart contracts, a blockchain, and/or a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KR102024377B1 (ko) * 2018-10-08 2019-10-07 주식회사 에너지세븐 블록체인 기반 그룹에 부여된 신용평가를 이용한 여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11131181A (zh) * 2019-12-05 2020-05-0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信誉机制和DPBFT算法的区块链动态DPoS共识方法
CN112039964A (zh) * 2020-08-24 2020-12-0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节点信誉共识方法
CN112333251A (zh) * 2020-10-26 2021-02-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区块链共识的分布式电力交易代理节点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12328694A (zh) * 2020-11-16 2021-02-0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中节点信任度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68552A (zh) * 2020-11-16 2021-03-09 天津大学 双层分布式区块链网络模型的轻量级信誉共识实现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2680A (zh) * 2021-08-16 2022-03-11 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节点信誉机制的区块链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4172680B (zh) * 2021-08-16 2023-01-20 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节点信誉机制的区块链系统的运行方法
CN114143104A (zh) * 2021-12-06 2022-03-0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信任模型的DPoS共识机制节点信誉值度量方法
CN114143104B (zh) * 2021-12-06 2022-10-1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信任模型的DPoS共识机制节点信誉值度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48095B2 (en) Rapid distributed consensus on blockchain
CN108694665B (zh) 区块链管理装置、数据处理系统及即时交易处理方法
DE102016206916B4 (de) Elektronisches Verfahren zur kryptographisch gesicherten Überweisung eines Betrags einer Kryptowährung
US1138158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ed extended 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xposures data management
JP2019519137A (ja) 分散型トランザクション伝播および検証システム
CN113256149A (zh) 区块链节点信誉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8128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节点身份认证方法
CN111034151B (zh) 用于管理对区块链系统中的账户的访问的方法和设备
KR20220006619A (ko) 블록체인 네트워크에서 작업 이력을 기록하고 평판을 증명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11737322A (zh)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1129004A1 (zh)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区块链数据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Yusoff et al. A review: Consensus algorithms on blockchain
CN111585946B (zh) 密码学主权方简档控制和交易仲裁
CN113919846B (zh) 区块链节点动态分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01751B (zh) 用于仲裁区块链中数据真实性的方法和系统
Sarfaraz et al. Reputation based proof of cooperation: an efficient and scalable consensus algorithm for supply chain applications
CN111202987A (zh) 游戏应用的登录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991068B (zh) 股份授权证明DPoS共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674072A (zh) 基于金融大数据的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识别方法
CN113259128B (zh) 基于区块链的通证提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89834A (zh) 在区块链上进行选举的证明的方法和系统
CN113259127A (zh) 基于区块链的通证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Mao et al. Smart contract‐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service mechanism for internet of vehicles
CN112202734B (zh) 业务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796975A (zh) 应收资源凭证的流转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