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4834A - 页面内容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页面内容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4834A
CN113254834A CN202110635647.1A CN202110635647A CN113254834A CN 113254834 A CN113254834 A CN 113254834A CN 202110635647 A CN202110635647 A CN 202110635647A CN 113254834 A CN113254834 A CN 113254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time
loading
event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56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4834B (zh
Inventor
王全理
马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356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4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4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4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4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4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8Organisation or management of web site content, e.g. publishing, maintaining pages or automatic lin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7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 G06F16/9574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of access to content, e.g. by cac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77Online advertis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页面内容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检测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各个所述触发事件为用于触发重新确定加载时机的事件;若检测到所述多个触发事件中的任一触发事件,获取所述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当所述加载时机到来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该方法可根据不同的触发事件确定与之对应的加载时机配置算法,以确定出与客户端当前场景相适应的加载时机,降低内容加载的卡顿率,保证客户端内容展示的流畅性。

Description

页面内容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应用程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页面内容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Feed流是一种通过信息流的形式,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呈现给用户并持续更新的算法。随着应用程序的快速发展,Feed流已经成为各种应用程序中进行内容展示的主流算法,例如,在电商直播中以Feed流形式投放广告,在应用程序中以Feed流形式展示短视频等。目前,应用程序中通过Feed流呈现内容的布局算法主要有单列瀑布流形式和双瀑布流形式,其内容的呈现一般是先显示一页内容,当用户观看到设定位置的内容后,再加载下一页内容。
然而,这种将加载下一页内容的时机固定为某一个位置的方法,无法适应客户端在不同情况下的加载需求,容易造成Feed流的加载卡顿,影响加载流畅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页面内容加载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页面内容加载方法无法适应客户端在不同情况下的加载需求,容易造成Feed流的加载卡顿,影响加载流畅性的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页面内容加载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检测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各个所述触发事件为用于触发重新确定加载时机的事件;
若检测到所述多个触发事件中的任一触发事件,则获取所述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
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当所述加载时机到来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包括:
表征客户端网络环境信息发生变化的第一事件,以及,表征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发生变化的第二事件;
所述获取所述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包括:
若所述触发事件为第一事件,则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类事件参数;所述网络请求耗时表示所述客户端每次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到每次内容加载完成所耗费的时间;
若所述触发事件为第二事件,则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或者,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作为第三类事件参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包括:
确定所述事件参数为所述第一类事件参数;
获取所述第一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
根据所述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类事件参数,包括:
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类事件参数;各所述网络请求耗时在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到对应内容加载完成时进行获取,并存入到所述请求耗时统计队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还包括:
确定所述事件参数为所述第二类事件参数;
获取所述第二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所述第二类事件参数包含的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
根据所述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所述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包括:
获取预设的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所记录的播放时长的第一数目;各内容的所述播放时长在检测到所述客户端当前展示的内容被切换为该内容的下一内容时进行获取,并存入到所述播放时长统计队列;
若所述第一数目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从所述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获取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以及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包括:
确定所述事件参数为所述第三类事件参数;
获取所述第三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所述第三类事件参数包含的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
根据所述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所述第二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作为第三类事件参数,包括:
获取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第二数目;
若所述第二数目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获取各个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得到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以及,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三类事件参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还包括:
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目标内容位置,将所述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的时机,作为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加载时机;
所述当所述加载时机到来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时,向所述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页面内容加载装置,包括:
事件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检测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各个所述触发事件为用于触发重新确定加载时机的事件;
参数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若检测到所述多个触发事件中的任一触发事件,则获取所述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
时机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内容加载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当所述加载时机到来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包括:表征客户端网络环境信息发生变化的第一事件,以及,表征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发生变化的第二事件;所述参数获取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若所述触发事件为第一事件,则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类事件参数;所述网络请求耗时表示所述客户端每次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到每次内容加载完成所耗费的时间;若所述触发事件为第二事件,则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或者,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作为第三类事件参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时机确定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确定所述事件参数为所述第一类事件参数;获取所述第一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根据所述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参数获取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类事件参数;各所述网络请求耗时在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到对应内容加载完成时进行获取,并存入到所述请求耗时统计队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时机确定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确定所述事件参数为所述第二类事件参数;获取所述第二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所述第二类事件参数包含的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根据所述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所述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参数获取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获取预设的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所记录的播放时长的第一数目;各内容的所述播放时长在检测到所述客户端当前展示的内容被切换为该内容的下一内容时进行获取,并存入到所述播放时长统计队列;若所述第一数目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从所述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获取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以及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时机确定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确定所述事件参数为所述第三类事件参数;获取所述第三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所述第三类事件参数包含的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根据所述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所述第二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参数获取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获取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第二数目;若所述第二数目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获取各个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得到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以及,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三类事件参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时机确定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目标内容位置,将所述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的时机,作为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加载时机;所述内容加载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时,向所述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页面内容加载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页面内容加载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页面内容加载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页面内容加载电子设备能够执行第一方面的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页面内容加载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设备执行第一方面的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页面内容加载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预设多个用于触发重新确定加载时机的触发事件,并在检测到任一触发事件后,基于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在加载时机到来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使得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可随着触发事件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保证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流畅性和可持续性,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加载方法中加载时机固定,在用户网络较差或用户在观看内容时的滑动速度较快时,容易造成Feed流的加载卡顿,影响加载流畅性的缺陷。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页面内容加载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页面内容加载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页面内容加载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页面内容加载方法触发流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页面内容加载方法中加载时机确定流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页面内容加载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内容,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算法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算法。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提供的页面内容加载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包括终端102和服务器104,其中,终端102和服务器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102中安装有具有以瀑布流的形式进行内容呈现功能的客户端(例如,智能手机中安装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
其中,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服务器104用于产生推荐流数据。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页面内容加载方法的流程图,以该方法应用于客户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02中,检测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各个触发事件为用于触发重新确定加载时机的事件。
其中,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可以理解为客户端的在预设场景下的状态发生变化,而需要重新确定加载时机的事件,例如可包括表征客户端网络环境信息发生变化的第一事件,以及,表征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发生变化的第二事件。
其中,网络环境信息具体可指网络速度,网络环境信息发生变化可包括网络速度变快和网络速度变慢两种情况,可通过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到内容加载完成时所耗费的时间,判定网络环境信息的变化情况,例如,当请求加载内容的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增加时,表明客户端的网络速度变慢,当请求加载内容的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减少时,表明客户端的网络速度变快。
其中,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发生变化可包括浏览速度变快和浏览速度变慢两种情况,具体地,可通过客户端已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或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判定浏览速度的变化情况,例如,当播放时长变短时,表明客户端用户针对已展示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变快,当播放时长变长时,表明客户端用户针对已展示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变慢。当播放时长预估值变短时,表明客户端用户对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将会变快;当播放时长预估值变长时,表明客户端用户对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将会变慢。可以理解的是,Feed流的加载一般是一次加载多个内容,但加载的这些内容在终端屏幕上一般不会一次展示完,而是一部分展示,一部分未展示,并可通过在屏幕上滑动的方式将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展示出来。
其中,加载时机可表示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时机。
具体实现中,当检测到客户端启动时,则可执行检测客户端网络环境信息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检测客户端用户针对已展示的内容的浏览速度是否发生变化的操作,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重新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在步骤S204中,若检测到多个触发事件中的任一触发事件,则获取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
具体实现中,当检测到表征客户端的网络环境信息发生变化的第一事件时,表明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到内容加载完成时所耗费的时间发生了变化,因此,可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其中,网络请求耗时表示客户端每次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到每次内容加载完成所耗费的时间。
当检测到表征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发生变化的第二事件时,表明客户端已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或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发生了变化,因此,可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或者,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作为第二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
在步骤S206中,根据事件参数,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具体实现中,在确定检测到的触发事件后,获取对应的事件参数,并根据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确定目标内容位置,将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的时机,作为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时机。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客户端在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流畅性,在检测到第一事件时,若检测到的是客户端的网络速度变慢,即请求加载内容的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增加时,则需要将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提前,以保证加载内容的流畅性,降低Feed流加载卡顿率;若检测到的是客户端的网络速度变快,即请求加载内容的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减少时,则可将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延后,以避免在客户端用户没有请求下一次加载内容的需要时,过早执行加载操作,造成服务器服务资源的浪费。
在检测到第二事件时,若检测到的是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变快,即已展示内容的播放时长或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变短时,可将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提前,以保证加载内容的流畅性,降低Feed流加载卡顿率;若检测到的是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变慢,即已展示内容的播放时长或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变长时,则可将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延后,以避免在客户端用户没有请求下一次加载内容的需要时,过早执行加载操作,造成服务器服务资源的浪费。
在步骤S208中,当加载时机到来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
具体实现中,当检测到基于事件参数确定的目标内容位置所对应的内容被展示时,则可向服务器发送内容加载请求,加载下一屏的内容。
上述页面内容加载方法中,通过预设多个用于触发重新确定加载时机的触发事件,并在检测到任一触发事件后,基于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在加载时机到来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使得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可随着触发事件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保证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流畅性和可持续性,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加载方法中加载时机固定,在用户网络较差或用户在观看内容时的滑动速度较快时,容易造成Feed流的加载卡顿,影响加载流畅性的缺陷。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包括:表征客户端网络环境信息发生变化的第一事件,以及,表征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发生变化的第二事件;
上述步骤S206中获取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触发事件为第一事件,则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类事件参数;网络请求耗时表示客户端每次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到每次内容加载完成所耗费的时间;
若触发事件为第二事件,则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或者,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作为第三类事件参数。
可以理解的是,Feed流内容的展示形式一般分为单瀑布流展示形式和双瀑布流展示形式两种,其中,在双瀑布流内容展示场景下,客户端中所展示的内容一般不会自动进行播放,需要单独触发各个内容才可播放,而触发某一内容后,客户端展示形式将变为单瀑布流形式,因此,本实施例中在双瀑布流内容展示场景下,可以无需检测表征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发生变化的第二事件。而在单瀑布流内容展示场景下,则需检测表征客户端网络环境信息发生变化的第一事件,以及,检测表征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发生变化的第二事件。
具体实现中,若检测到触发事件为第一事件,则可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类事件参数;各网络请求耗时在检测到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到对应内容加载完成时进行获取,并存入到请求耗时统计队列。
若检测到触发事件为第二事件,则可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以及从预设的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获取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其中,各内容的播放时长在检测到客户端当前展示的内容被切换为该内容的下一内容时进行获取,并存入到播放时长统计队列。或者,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以及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获取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作为第三类事件参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为不同的触发事件,分别提供对应的事件参数,使得根据事件参数所确定的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更加符合触发事件的具体情况,提高了所确定的加载时机的准确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6中根据事件参数,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的步骤,包括:确定事件参数为第一类事件参数;获取第一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根据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其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还是分位值,可根据服务器所下发的加载时机配置算法中的计算类型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下一次内容加载的流畅性,在距离下一次内容加载前,客户端用户将会浏览的内容的播放时长总和应大于或等于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若记下一次内容加载前客户端用户将会浏览的内容的个数为K,则有单个内容的播放时长* K *调节系数 >= 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而由于第一类事件参数不包含播放时长,故可根据经验预先设定单个内容的播放时长,例如,1000秒,故可得第一类事件参数对应的目标加载时机配置算法的关系式可表示为:
K1 =(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 / 1000)*第一调节系数
其中,第一调节系数用于将K1值调整到预设的数值区间中。
其中,K1可表示将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代入目标加载时机配置算法中,得到的计算后的数值。
实际应用中,由于计算得到的K1值可能不为正整数,故还可将预设的数值区间进一步划分为多个第一数值区间,每个第一数值区间具有对应的内容位置,该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的时机,为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加载时机。例如,若得到的K1值为0.6,属于0-2的数值区间,而0-2的数值区间对应的内容位置为倒数第三个内容的位置,则当倒数第三个内容被展示时,开始向服务器请求加载下一屏的内容。
具体实现中,当确定事件参数为第一类事件参数时,可进一步获取第一类事件参数所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将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代入上述关系式K1中,得到计算后的数值,确定该计算后的数值在预设的多个第一数值区间中所对应的目标数值区间,基于各个第一数值区间与内容位置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数值区间对应的目标内容位置,将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的时机,作为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事件参数为第一类事件参数时,根据第一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使得所确定的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更加符合最近的网络情况,从而降低了出现加载卡顿问题的概率,避免了仅依靠某一次的网络请求耗时确定加载时机,加载卡顿问题出现的不确定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类事件参数的步骤,包括: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类事件参数;各网络请求耗时在检测到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到对应内容加载完成时进行获取,并存入到请求耗时统计队列。
其中,请求耗时统计队列用于记录最近N次的网络请求耗时,当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保存的网络请求耗时的数目大于N时,可按照时间顺序将记录的第一个网络请求耗时从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删除,以保证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的数据均为最近N次的网络请求耗时。
其中,设定次数可小于或等于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可记录的网络请求耗时的次数N。
具体实现中,当检测到客户端启动时,便触发向服务器请求推荐内容数据,并开始统计网络请求耗时,具体地,在每次检测到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时开始统计,到对应内容加载完成时结束统计,得到每次加载请求的网络请求耗时,并将每次得到的网络请求耗时保存到本地维护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更具体地,在将得到的网络请求耗时保存到本地维护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时,还可建立每次得到的网络请求耗时与保存该网络请求耗时的时间点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便于将各个网络请求耗时按照保存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从而便于之后在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的数据排满时,可快速确定保存时间最早的网络请求耗时,进行剔除。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检测到客户端启动时,便触发网络请求耗时的统计功能,统计每次加载请求的网络请求耗时,保存到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以便于后续在检测到第一事件被触发时,可快速从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类事件参数,进行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的确定。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6中根据事件参数,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的步骤,还包括:确定事件参数为第二类事件参数;获取第二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第二类事件参数包含的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根据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其中,获取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还是分位值,或者,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还是分位值,均可根据服务器所下发的加载时机配置算法中的计算类型确定。需要说明的是,无论获取平均值还是分位值,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和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类型需保持一致,即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和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同时获取平均值,或同时获取分位值。
具体实现中,由于为了保证下一次内容加载的流畅性,有单个内容的播放时长 *K *调节系数 >= 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当事件参数为第二类事件参数时,则可将单个内容的播放时长替换为第二类事件参数中的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可得第二类事件参数对应的目标加载时机配置算法的关系式可表示为:
K2 =(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 / 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第二调节系数
其中,第二调节系数用于将K2值调整到预设的数值区间中。
其中,K2可表示将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代入目标加载时机配置算法中,得到的计算后的数值。由于计算得到的K2值可能不为正整数,故还可将预设的数值区间划分为多个第二数值区间,每个第二数值区间具有对应的内容位置,该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的时机,为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加载时机。
具体实现中,当确定事件参数为第二类事件参数时,可进一步获取第二类事件参数所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将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代入上述关系式K2中,得到计算后的数值,确定该计算后的数值在预设的多个第二数值区间中所对应的目标数值区间,基于各个第二数值区间与内容位置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数值区间对应的目标内容位置,将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的时机,作为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事件参数为第二类事件参数时,根据第二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使得所确定的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更加符合最近的网络情况和浏览速度,从而降低了出现加载卡顿问题的概率,避免了仅依靠某一次的网络请求耗时或某一个内容的播放时长确定加载时机,加载卡顿问题出现的不确定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的步骤,包括:获取预设的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所记录的播放时长的第一数目;播放时长统计队列用于记录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各内容的播放时长在检测到客户端当前展示的内容被切换为该内容的下一内容时进行获取,并存入到播放时长统计队列;若第一数目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从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获取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以及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
其中,播放时长统计队列用于记录最近M个内容的播放时长,当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保存的播放时长的数目大于M时,可按照时间顺序将记录的第一个内容的播放时长从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删除,以保证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的数据均为最近M个内容的播放时长。
其中,第一设定个数可小于或等于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可记录的播放时长的个数M。
其中,第一阈值可等于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可记录的播放时长的个数M,
具体实现中,当检测到客户端启动时,便开始统计在单瀑布流内容展示场景下,客户端用户针对已展示内容的播放时长,具体可统计从当前内容开始播放时,到当前内容被切换为下一个内容后的时长,作为当前内容的播放时长,保存到本地维护的播放时长统计中,以及每次检测到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到对应内容加载完成时所耗费的时间,得到每次加载请求的网络请求耗时,并将每次得到的网络请求耗时保存到本地维护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以便于后续在检测到第二事件被触发时,可快速从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以及,从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获取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进行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的确定。其中,与将得到的网络请求耗时保存到本地维护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类似,在将统计的各个内容的播放时长保存到播放时长统计队列时,还可建立得到的每个内容的播放时长与保存该内容的播放时长的时间点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便于将各个内容的播放时长按照保存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从而便于之后在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的数据排满时,可快速确定保存时间最早的内容,将该内容的播放时长剔除。
进一步地,在检测到第二事件被触发时,便可获取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所记录的播放时长的第一数目,将第一数目与第一阈值进行比对,若第一数目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从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获取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以及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若第一数目小于第一阈值,则在第一事件也被触发时,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而无需从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获取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若第一数目小于第一阈值,且第一事件未被触发,则无需对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数目大于第一数目阈值时,才根据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均值,以及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均值确定加载时机,可避免由于获取的播放时长数目较少,导致所得到的播放时长的均值和平均值参考度较低,降低所确定的加载时机的准确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6中根据事件参数,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的步骤,还包括:确定事件参数为第三类事件参数;获取第三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第三类事件参数包含的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根据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第二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其中,获取第二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还是分位值,或者,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还是分位值,均可根据服务器所下发的加载时机配置算法中的计算类型确定。需要说明的是,无论获取平均值还是分位值,第二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预估值和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类型需保持一致,即第二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预估值和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同时获取平均值,或同时获取分位值。
具体实现中,由于为了保证下一次内容加载的流畅性,有单个内容的播放时长 *K *调节系数 >= 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当事件参数为第三类事件参数时,则可将单个内容的播放时长替换为第三类事件参数中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可得第三类事件参数对应的目标加载时机配置算法的关系式可表示为:
K3 =(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 / 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第三调节系数
其中,第三调节系数用于将K3值调整到预设的数值区间中。
其中,K3可表示将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代入目标加载时机配置算法中,得到的计算后的数值。由于计算得到的K3值可能不为正整数,故还可将预设的数值区间划分为多个第三数值区间,每个第三数值区间具有对应的内容位置,该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的时机,为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加载时机。
具体实现中,当确定事件参数为第三类事件参数时,可进一步获取第三类事件参数所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第二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将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第二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代入上述关系式K3中,得到计算后的数值,确定该计算后的数值在预设的多个第三数值区间中所对应的目标数值区间,基于各个第三数值区间与内容位置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数值区间对应的目标内容位置,将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的时机,作为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事件参数为第三类事件参数时,根据第三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第二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使得所确定的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更加符合最近的网络情况和浏览速度,从而降低了出现加载卡顿问题的概率,避免了仅依靠某一次的网络请求耗时或某一个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确定加载时机,加载卡顿问题出现的不确定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作为第三类事件参数的步骤,包括:获取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第二数目;若第二数目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获取各个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得到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以及,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三类事件参数。
具体实现中,对于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的预估值的获取,可以通过先获取客户端用户历史浏览的内容所属的内容类型,以及针对历史浏览的内容的互动数据,进而基于内容类型和互动数据,预估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其中,互动数据可包括针对内容的点赞、收藏、评论、分享、转发和播放时长等行为数据。其中,在获取各个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之前,还需先获取客户端中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第二数目,将第二数目与第二阈值进行比对,若第二数目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可获取各个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得到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以及,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三类事件参数。若第二数目小于第二阈值,则在第一事件也被触发时,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而无需获取各个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若第二数目小于第二阈值,且第一事件未被触发,则无需对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数目大于第二数目阈值时,才根据各个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均值,以及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均值确定加载时机,可避免由于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数目较少,导致所得到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均值和平均值参考度较低,降低所确定的加载时机的准确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6中根据事件参数,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的步骤,还包括:根据事件参数,确定目标内容位置,将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的时机,作为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加载时机;上述步骤S208还包括:当检测到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事件参数先确定目标内容位置,将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的时机,作为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加载时机,可提高客户端检测加载时机是否到来的准确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2之前,还包括:响应于客户端的启动操作,启动客户端,并获取服务器下发的多个加载时机配置算法并保存。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检测到客户端的启动操作时,一方面启动客户端,一方面获取服务器下发的多个加载时机配置算法并保存,以便于在检测到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中的任一个时,可及时进行加载时机的确定。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页面内容加载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检测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并获取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各个触发事件用于触发加载时机的重新确定操作;
步骤S302a,若检测到表征客户端网络环境信息发生变化的第一事件,则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类事件参数;
步骤S302b,若检测到表征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发生变化的第二事件,则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或,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作为第三类事件参数;
步骤S304,根据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步骤S304a,若事件参数为第一类事件参数,则根据第一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步骤S304b,若事件参数为第二类事件参数,则根据第二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第二类事件参数包含的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步骤S304c,若事件参数为第三类事件参数,则根据第三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第三类事件参数包含的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步骤S306,当加载时机到来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
本实施例提供的页面内容加载方法,通过预设多个用于触发重新确定加载时机的触发事件,并在检测到任一触发事件后,基于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在加载时机到来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使得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可随着触发事件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保证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流畅性和可持续性,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加载方法中加载时机固定,在用户网络较差或用户在观看内容时的滑动速度较快时,容易造成Feed流的加载卡顿,影响加载流畅性的缺陷。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页面内容加载方法触发流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1)客户端启动时,初始化加载时机确定模块的配置,包括初始化播放时长统计队列、请求耗时统计队列。
(2)当检测到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网络请求接口)请求成功时,获取本次API耗时(即网络请求耗时),并将本次获取的API耗时保存至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以更新该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以及,预估与已展示内容类型相同的、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得到播放时长预估值,以更新预估计统计时长数据。
当检测到当前展示的内容被切换为该内容的下一内容时,获取该内容的播放时长,并将该内容的播放时长保存至预设的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以更新该播放时长统计队列。
(3)检测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的内容的浏览速度或网络环境信息是否发生变化,若其中一种发生变化,则进入加载时机确定流程;以及,检测页面的滑动情况,并确定加载时机配置算法是否允许页面滑动停止时进行加载时机的确定,若否,则在检测到页面滑动停止时,停止加载时机的确定操作;若是,则进入加载时机确定流程。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页面内容加载方法中加载时机确定流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1)在加载开关和配置算法生效时,确定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内容的浏览速度是否发生变化,以及,确定客户端网络环境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在加载开关和配置算法未生效时,则采用客户端默认配置的加载时机,作为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通过预留一个加载开关,可防止频繁决策导致的无法预知的问题。
(2)若浏览速度发生变化,则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客户端内容的播放时长计算加载时机,具体可获取预设的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的播放时长的第一数目,与第一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播放时长是否需要参与加载时机的确定。
若获取的播放时长的第一数目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基于从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获取的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和从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的设定次数的API耗时,确定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若获取的播放时长的第一数目小于第一阈值,则基于获取的多个API耗时确定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3)若客户端网络环境信息发生变化,则获取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保存的设定次数的API耗时,基于设定次数的API耗时确定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4)若浏览速度未发生变化且网络环境信息未发生变化,则无需更新加载时机,而是将上一次确定的加载时机,作为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本方案可应用于单瀑布流场景(即上下滑场景)和双瀑布流场景,通过动态调整加载更多Feed的时机,解决浏览Feed流内容的过程中,网络请求耗时比较长,或者滑动速度比较快,造成的Feed流数据加载卡顿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服务器下发的加载时机配置算法,自适应调整加载下一次内容的时机,来降低内容加载的卡顿率,保证客户端内容展示的流畅性和观看的可持续性。通过为不同的触发条件配置不同的加载时机配置算法,以保证确定的加载时机最优,该方案可解决弱网情况下,API请求耗时较久,出现用户无可观看内容的问题,最大可能地将推荐数据流展现给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页面内容加载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6,该装置包括事件检测单元602、参数获取单元604、时机确定单元606和内容加载单元608,其中,
事件检测单元602,被配置为执行检测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各个触发事件为用于触发重新确定加载时机的事件;
参数获取单元604,被配置为执行若检测到多个触发事件中的任一触发事件,则获取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
时机确定单元606,被配置为执行根据事件参数,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内容加载单元608,被配置为执行当加载时机到来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包括:表征客户端网络环境信息发生变化的第一事件,以及,表征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发生变化的第二事件;参数获取单元604,还被配置为执行若触发事件为第一事件,则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类事件参数;网络请求耗时表示客户端每次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到每次内容加载完成所耗费的时间;若触发事件为第二事件,则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或者,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作为第三类事件参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时机确定单元606,还被配置为执行确定事件参数为第一类事件参数;获取第一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根据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参数获取单元604,还被配置为执行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类事件参数;各网络请求耗时在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到对应内容加载完成时进行获取,并存入到请求耗时统计队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时机确定单元606,还被配置为执行确定事件参数为第二类事件参数;获取第二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第二类事件参数包含的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根据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参数获取单元604,还被配置为执行获取预设的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所记录的播放时长的第一数目;各内容的播放时长在检测到客户端当前展示的内容被切换为该内容的下一内容时进行获取,并存入到播放时长统计队列;若第一数目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从播放时长统计队列中获取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以及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时机确定单元606,还被配置为执行确定事件参数为第三类事件参数;获取第三类事件参数包含的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第三类事件参数包含的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根据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第二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参数获取单元604,还被配置为执行获取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第二数目;若第二数目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获取各个已获取但未展示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得到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以及,从预设的请求耗时统计队列中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三类事件参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时机确定单元606,还被配置为执行根据事件参数,确定目标内容位置,将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的时机,作为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加载时机;上述内容加载单元608,还被配置为执行当检测到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算法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执行上述页面通信方法的设备的框图。例如,该设备可以为一终端。参照图7,该设备包括处理组件,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数据查询方法。
该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被配置为执行设备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被配置为将设备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该设备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图7所示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设备执行本公开的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页面通信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页面内容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检测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各个所述触发事件为用于触发重新确定加载时机的事件;
若检测到所述多个触发事件中的任一触发事件,则获取所述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
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当所述加载时机到来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包括:
表征客户端网络环境信息发生变化的第一事件,以及,表征客户端用户针对已获取的内容的浏览速度发生变化的第二事件;
所述获取所述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包括:
若所述触发事件为第一事件,则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作为第一类事件参数;所述网络请求耗时表示所述客户端每次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到每次内容加载完成所耗费的时间;
若所述触发事件为第二事件,则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第一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作为第二类事件参数,或者,获取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和已获取但未展示的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作为第三类事件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包括:
确定所述事件参数为所述第一类事件参数;
获取所述第一类事件参数包含的所述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
根据所述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还包括:
确定所述事件参数为所述第二类事件参数;
获取所述第二类事件参数包含的所述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所述第二类事件参数包含的所述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
根据所述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所述第一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还包括:
确定所述事件参数为所述第三类事件参数;
获取所述第三类事件参数包含的所述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以及所述第三类事件参数包含的已获取但未展示的所述第二设定个数的内容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
根据所述设定次数的网络请求耗时的平均值或分位值、所述第二设定个数的播放时长预估值的平均值或分位值,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还包括:
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目标内容位置,将所述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的时机,作为所述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加载时机;
所述当所述加载时机到来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内容位置对应的内容被展示时,向所述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
7.一种页面内容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事件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检测预设的多个触发事件;各个所述触发事件为用于触发重新确定加载时机的事件;
参数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若检测到所述多个触发事件中的任一触发事件,则获取所述触发事件对应的事件参数;
时机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事件参数,确定客户端下一次请求加载内容的加载时机;
内容加载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当所述加载时机到来时,向服务器请求加载内容。
8.一种页面内容加载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页面内容加载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页面内容加载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页面内容加载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页面内容加载方法。
CN202110635647.1A 2021-06-08 2021-06-08 页面内容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254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5647.1A CN113254834B (zh) 2021-06-08 2021-06-08 页面内容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5647.1A CN113254834B (zh) 2021-06-08 2021-06-08 页面内容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4834A true CN113254834A (zh) 2021-08-13
CN113254834B CN113254834B (zh) 2021-10-15

Family

ID=7718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5647.1A Active CN113254834B (zh) 2021-06-08 2021-06-08 页面内容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483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6417A (zh) * 2021-12-03 2022-03-08 广州银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弱网测试分析平台
CN114786055A (zh) * 2022-04-15 2022-07-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0006A (zh) * 2015-09-18 2015-12-1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页面内容传输方法
CN109246461A (zh) * 2018-11-30 2019-01-18 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预加载的方法、应用客户端及电子设备
CN110347446A (zh) * 2019-07-16 2019-10-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资源加载方法及系统
CN110868626A (zh) * 2019-11-06 2020-03-0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数据预加载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54524B1 (en) * 2012-03-14 2015-02-10 Google Inc. Access to network cont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0006A (zh) * 2015-09-18 2015-12-1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页面内容传输方法
CN109246461A (zh) * 2018-11-30 2019-01-18 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预加载的方法、应用客户端及电子设备
CN110347446A (zh) * 2019-07-16 2019-10-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资源加载方法及系统
CN110868626A (zh) * 2019-11-06 2020-03-0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数据预加载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6417A (zh) * 2021-12-03 2022-03-08 广州银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弱网测试分析平台
CN114146417B (zh) * 2021-12-03 2023-09-08 广州银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弱网测试分析平台
CN114786055A (zh) * 2022-04-15 2022-07-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4834B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9104B2 (en) Live stream manifests for on demand content
US11336742B2 (en) Predictive content caching
US11659098B2 (en) Information remi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terminal
US10924577B2 (en) Fractional pre-delivery of content to user devices for uninterrupted playback
US9721616B2 (en) Playback of content pre-delivered to a user device
CN113254834B (zh) 页面内容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190566B1 (en) Generating requests for streaming media
US10028011B2 (en) Predictive storage of broadcast content
US10728600B2 (en) Channel change server allocation
CA2888218A1 (en) Playback stall avoidance in adaptive media streaming
CN111107438A (zh) 一种视频加载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91859A (zh) 一种视频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783337B (zh) 模型服务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6010022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abandonment of web-based video content
US10666698B1 (en) Bit rate selection for streaming media
US8903223B1 (en) Video driver over a network
US1192452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interruption of content presentation
CN113383555A (zh) 用于窗口度量规则的方法和设备
US11197052B2 (en) Low latency streaming media
TW202332279A (zh) 用於內容傳遞網路之影片快取管理系統、方法及電腦可讀媒介
US20140297345A1 (en) Using customer preferences to minimize impact of required maintenance
CN117750082A (zh) 视频播放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