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3172A - 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3172A
CN113233172A CN202110475471.8A CN202110475471A CN113233172A CN 113233172 A CN113233172 A CN 113233172A CN 202110475471 A CN202110475471 A CN 202110475471A CN 113233172 A CN113233172 A CN 113233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leeve
piece
assembly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54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年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inth Automotive Par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inth Automotive Par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inth Automotive Par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inth Automotive Par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54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331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33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31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with rectilinear movement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9/00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03Position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及装置,包括: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设置于套筒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件,设置于套筒的另一侧,其具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件可沿第一方向运动缩小或增大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以夹持或释放套筒;输送组件,其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且所述输送组件可带动所述夹持组件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将套筒输送至铆接件中。本申请中,套筒的夹取和输送均无需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且通过第二夹持件的运动来改变其与第一夹持件的距离,进而实现夹持或放松,其夹持力度适中且夹持和放松的动作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铆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及装置。
背景技术
铆接分为拉铆、压铆、旋铆、自冲铆接、无铆钉铆接等。其中,压铆是指在压力的作用下使金属件产生形变而联接在一起,与传统焊接工艺相比,具有质量更加可控而且避免焊伤等优点。
在压铆前,需要将两个部件(铆接件和套筒)的位置对准,而后进行压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先将套筒定位,而后夹持固定,最后将套筒输送至与铆接件对应位置。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套筒的定位、夹持固定以及输送多为人员手动操作,定位不精确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及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包括:
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设置于套筒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件,设置于套筒的另一侧,其具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件可沿第一方向运动缩小或增大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以夹持或释放套筒;
输送组件,其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且所述输送组件可带动所述夹持组件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将套筒输送至铆接件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滑动板,与所述输送组件连接;第一导轨,其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第一夹持件固设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且所述第二夹持件可相对于所述导轨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驱动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
优选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导轨,且所述第二导轨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滑动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第二驱动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呈圆弧状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套筒的侧壁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呈圆弧状设置,且所述弹性片与所述套筒的侧壁贴合。
优选地,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定位柱;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定位柱沿第三方向运动以伸入或脱离所述套筒;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中的任意两者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呈圆柱状设置,且所述定位柱的侧壁与所述套筒的内壁贴合。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设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的厚度由所述定位柱的中心向端部逐渐减小形成引导面。
优选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装置,包括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所述铆接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具有至少两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铆接部,所述第二管道具有至少一个铆接部;
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夹持组件,且其中一个夹持组件设有两个第一夹持部和两个第二夹持部,另一个夹持组件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夹持部和至少一个第一夹持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第二夹持件沿第一方向运动,缩小或扩大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夹持固定或放开套筒;输送组件可沿第二方向运动带动夹持组件将套筒输送至铆接件中。套筒的夹取和输送均无需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且通过第二夹持件的运动来改变其与第一夹持件的距离,进而实现夹持或放松,其夹持力度适中且夹持和放松的动作便捷。
二、第一夹持部与套筒的侧壁相接,设置第一夹持部呈圆弧状,可增大第一夹持部与套筒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其对套筒的夹持更稳定。
三、设置弹性片,可对套筒起到保护作用。在第二夹持件的运动至刚好与套筒相抵接时,很难瞬间停止运动,往往会继续往前一段距离,如果不设置弹性片,第二夹持件很可能会继续运动继而导致套筒损坏;而如果设置了弹性片,第二夹持件的运动恰好被第二夹持件的形变所吸收,不会损伤套筒。
四、设置弹性片为圆弧状设置,可增大第二夹持件与套筒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其对套筒的夹持更稳定。
五、设置弹性片还可使第二夹持件对套筒的夹持更稳定。在第二夹持部对套筒的夹持过程中,弹性片逐渐产生形变,进而最大限度的与套筒的侧壁贴合,进而使其对套筒的夹持更稳定。
六、设置定位柱可对套筒进行定位,使得套筒在被输送至铆接件处的位置确定;同时,定位柱可沿第三方向运动,在实现对套筒定位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对套筒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套筒夹持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套筒夹持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第二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铆接件;110、第一管道;120、第二管道;130、铆接部;
200、夹持组件;210、第一夹持件;211、第一夹持杆;212、第一滑动杆;213、第一夹持部;220、第二夹持件;221、第二夹持杆;222、第二滑动杆;223、第二夹持部;224、弹性片;230、第一导轨;240、第一驱动气缸;250、滑动板;
300、输送组件;310、固定板;311、第一限位块;312、第二限位块;320、第二导轨;330、第二驱动气缸;
400、激光定位件;
500、定位组件;510、定位柱;511、引导面;520、驱动件;
600、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7,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包括:
夹持组件200,包括:第一夹持件210,设置于套筒60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夹持部213;第二夹持件220,设置于套筒600的另一侧,其具有第二夹持部223,所述第二夹持件220可沿第一方向运动缩小或增大第一夹持部213和第二夹持部223之间的距离以夹持或释放套筒600;
输送组件300,其与所述夹持组件200连接,且所述输送组件300可带动所述夹持组件200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将套筒600输送至铆接件100中。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件220沿第一方向运动,即朝向或背离第一夹持件210方向运动,进而缩小或扩大第一夹持部213和第二夹持部223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夹持固定或放开套筒600;输送组件300可沿第二方向运动带动夹持组件200将套筒600输送至铆接件100中。
在上述过程中,套筒600的夹取和输送均无需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且通过第二夹持件220的运动来改变其与第一夹持件210的距离,进而实现夹持或放松,其夹持力度适中且夹持和放松的动作便捷。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当第二夹持件220第一方向运动时,不会带动其在第二方向运动;当输送组件300沿第二方向运动时,夹持组件200不会产生第一方向上的运动,两个方向的运动相互不会产生干扰。
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200还包括:滑动板250,与所述输送组件300连接;第一导轨230,其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滑动板250上,所述第一夹持件210固设于所述滑动板250上,所述第二夹持件220与所述第一导轨230连接,且所述第二夹持件220可相对于所述导轨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驱动气缸240,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件220相对于所述第一导轨230滑动。
具体地,第二夹持件220相对于第一导轨230滑动,实现第二夹持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进而改变其与第一夹持件210的距离,最终实现对套筒600的夹持和放松。
进一步的,第一夹持件210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杆211和第一滑动杆212,第一夹持部213设置在第一夹持杆211上,第一滑动杆212固定在滑动板250上;第二夹持件220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夹持杆221和第二滑动杆222,第二夹持部223设置在第二夹持杆221上,第二滑动杆222与第一导轨230滑动连接;当第二夹持件220滑动至第一滑动杆212与第二滑动杆222相抵时,可限制第二夹持件220的继续滑动,以此也可起到保护套筒600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输送组件300包括:固定板310,所述固定板310上设有第二导轨320,且所述第二导轨320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滑动板250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320上;第二驱动气缸330,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板250相对于所述第二导轨320滑动。
具体地,滑动板250与固定板310相对滑动,使滑动板250上的第一夹持件210和第二夹持件220带动套筒600一起沿第二方向运动,进而将套筒600输送至铆接件100处。
进一步地,在固定板31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11和第二限位块312,且第一限位块311和第二限位块312分别处于滑动板250的前后两端。当滑动块滑动至与第一限位块311或第二限位块312相抵时,可限制滑动板250的继续滑动,避免滑动块的过度滑动。
再进一步地,可将第一限位块311用作定位块,并设置第一限位块311沿第二方向的位置可调节。当滑动板250沿第二方向运动至与第一限位块311相抵时,此时套筒600正好被输送至铆接件100处,即通过定位块来预设输送组件300的输送行程的长短,进而套筒600的精确输送;而通过第一限位块311沿第二方向的位置调节可调节输送组件300的输送行程的长短,以适应不同使用要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213呈圆弧状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213与所述套筒600的侧壁贴合。
第一夹持部213与套筒600的侧壁相接,设置第一夹持部213呈圆弧状,可增大第一夹持部213与套筒600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其对套筒600的夹持更稳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部223设置有弹性片224,所述弹性片224呈圆弧状设置,且所述弹性片224与所述套筒600的侧壁贴合。
设置弹性片224,可对套筒600起到保护作用。具体地说,在第二夹持件220的运动至刚好与套筒600相抵接时,很难瞬间停止运动,往往会继续往前一段距离,如果不设置弹性片224,第二夹持件220很可能会继续运动继而导致套筒600损坏;而如果设置了弹性片224,第二夹持件220的运动恰好被第二夹持件220的形变所吸收,不会损伤套筒600。
设置弹性片224为圆弧状设置,可增大第二夹持件220与套筒600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其对套筒600的夹持更稳定。
设置弹性片224,还可使第二夹持件220对套筒600的夹持更稳定。具体地说,在第二夹持部223对套筒600的夹持过程中,弹性片224逐渐产生形变,进而最大限度的与套筒600的侧壁贴合,进而使其对套筒600的夹持更稳定。
优选地,还包括定位组件500,所述定位组件50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13和第二夹持部223之间的定位柱510;驱动件520,用于带动所述定位柱510沿第三方向运动以伸入或脱离所述套筒600;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中的任意两者相互垂直。
具体地说,由于在铆接处套筒600无法很精确的对套筒600进行定位,因此本实施例设置输送组件300每次输送的行程一定,所以只要在输送前将套筒600定位好,输送后的位置必定是预设位置。输送前,定位柱510处于第一夹持部213与第二夹持部223之间,而后将套筒600至于第一夹持部213与第二夹持部223之间,实现定位;而后第二夹持部223运动对套筒600进行夹持,夹紧套筒600后定位柱510沿第三方向运动退出套筒600,使套筒600可沿第二方向运动,最终套筒600在输送组件300的带动下被输送至铆接件100中。铆接完成后,第二夹持部223松开套筒600,输送组件300带动夹持组件200退出铆接件100,定位柱510沿第三方向运动抵达第一夹持部213与第二夹持部223之间,进行下一次套筒600的定位-夹持-输送。
在上述过程中,设置定位柱510可对套筒600进行定位,使得套筒600在被输送至铆接件100处的位置确定。同时,定位柱510可沿第三方向运动,在实现对套筒600定位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对套筒600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510呈圆柱状设置,且所述定位柱510的侧壁与所述套筒600的内壁贴合。
设置定位柱510的侧壁与套筒600的内壁贴合,可使套筒600的定位更精确。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510的一端设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的厚度由所述定位柱510的中心向端部逐渐减小形成引导面511。
设置引导面511,当定位柱510进入套筒600内时,可具有引导作用的修正套筒600的位置误差,进而实现精确定位。同时,引导面511也可使定位柱510进入套筒600内的动作更顺畅。
优选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装置,包括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所述铆接件100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管道110和第二管道120,所述第一管道110具有至少两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铆接部130,所述第二管道120具有至少一个铆接部130;
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夹持组件200,且其中一个夹持组件200设有两个第一夹持部213和两个第二夹持部223,另一个夹持组件200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夹持部213和至少一个第一夹持部213。
具体地说,输送装置主要作用于汽车前舱管状件与套筒600的铆接,该管状件具有第一管道110和第二管道120,因此设置两个夹持组件200,且两个夹持组件200共用一个输送组件300。
进一步地,在该装置中,还设置有至少三个激光定位件400(每个激光定位件400对应一个套筒600的位置),通过激光照射来判定套筒600是否被夹持在第一夹持部213和第二夹持部223之间,以根据判定结果进行下一步骤,实现铆接前后的所有步骤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降低人员成本,提高效率。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设置于套筒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件,设置于套筒的另一侧,其具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件可沿第一方向运动缩小或增大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以夹持或释放套筒;
输送组件,其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且所述输送组件可带动所述夹持组件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将套筒输送至铆接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滑动板,与所述输送组件连接;第一导轨,其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第一夹持件固设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且所述第二夹持件可相对于所述导轨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驱动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导轨,且所述第二导轨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滑动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第二驱动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呈圆弧状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套筒的侧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呈圆弧状设置,且所述弹性片与所述套筒的侧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定位柱;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定位柱沿第三方向运动以伸入或脱离所述套筒;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中的任意两者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呈圆柱状设置,且所述定位柱的侧壁与所述套筒的内壁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设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的厚度由所述定位柱的中心向端部逐渐减小形成引导面。
10.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具有至少两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铆接部,所述第二管道具有至少一个铆接部;
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夹持组件,且其中一个夹持组件设有两个第一夹持部和两个第二夹持部,另一个夹持组件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夹持部和至少一个第一夹持部。
CN202110475471.8A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及装置 Pending CN1132331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5471.8A CN113233172A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5471.8A CN113233172A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3172A true CN113233172A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31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5471.8A Pending CN113233172A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331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8070B (zh) 夹持装置的夹持模块和定位模块以及用于夹持金属板构件的夹持装置
CN113210515A (zh) 一种套筒的抓取铆接一体化装置
CN215625161U (zh) 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及装置
CN113233172A (zh) 一种用于铆接件的套筒夹持输送机构及装置
US9149864B2 (en) Rivet setter
CN215614551U (zh) 一种套筒的抓取铆接一体化装置
CN107627238A (zh) 一种夹持顶紧机构
CN215747428U (zh) 焊接夹具和焊接设备
CN211331179U (zh) 自动铆触点机
CN216939071U (zh) 脱料装置
CN210996289U (zh) 一种用于铰链装配设备的夹紧定位机构
CN208929556U (zh) 一种制动底板组对工装
CN219335506U (zh) 弯管机调节组件及弯管设备
CN214314295U (zh) 一种电缆加工用对接装置
CN111674902A (zh) 定位送料装置和加工设备
CN219852998U (zh) 一种滚压机夹紧装置
CN113198930B (zh) 一种双边铆接结构及汽车前舱管状结构件的压铆装置
KR100345204B1 (ko) 리벳 삽입 장치
CN112893751A (zh) 托板螺母铆接装置
CN212598263U (zh) 一种多工位管端加工冲孔装置
CN219379275U (zh) 一种蒸发器芯体钎焊辅助装置
CN217797154U (zh) 引线框架点胶设备的上料推料结构
CN211179863U (zh) 体外诊断分析装置、输送机构及存储组件
CN216966592U (zh) 一种焊标牌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
CN110653326A (zh) 一种用于铰链装配设备的夹紧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