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9270A - 一种新型驱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驱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29270A CN113229270A CN202110736850.8A CN202110736850A CN113229270A CN 113229270 A CN113229270 A CN 113229270A CN 202110736850 A CN202110736850 A CN 202110736850A CN 113229270 A CN113229270 A CN 1132292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se
- waves
- specific
- repelling
- m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9/0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 A01M29/16—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sound waves
- A01M29/18—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sound waves using ultrasonic signa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9/0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 A01M29/16—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sound wa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9/0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 A01M29/24—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electric shocks, magnetic fields or microwa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rd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驱鼠方法,包括特定频率超声波、仿生声波、特定强度电磁波,所述特定频率超声波是单独发声的,所述特定强度电磁波与仿生声波是同时进行发声的,并且其开启/关闭可由电子驱鼠器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智能控制,通过感应鼠类的出现而释放电磁波和仿生声波,避免对人类生活的干扰,红外线感应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0到50℃,并且超声波驱鼠器具有红外传感器,安装于其上的红外感应器更容易感应到鼠类出现,从而智能的发出特定频率的仿生声波和电磁波,能够持续发出特定频率与强度的超声波,实施驱鼠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驱鼠方法。
背景技术
鼠害防治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研究、开发和应用环境友好的新型鼠类控制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控制鼠类的危害,人们采取鼠笼、鼠夹、粘鼠板、化学药剂等多种措施与鼠类抗争,但是这些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由于粘鼠板、捕鼠器是定点摆放,随机性较大,且老鼠在受到伤害后,会产生较深的记忆,进而影响后期的灭鼠效果。剧毒急性杀鼠剂的使用,杀灭鼠类的同时,也为人类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安全威胁。
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 kHz以上的声波,其每秒的振动次数(频率)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一般上限。鼠类的听觉系统十分发达,尤其对超声波非常敏感。根据超声波的结构特征及功能,鼠类发射的超声波可分为5种:分离诱导超声波(声波频率范围30-90kHz),是指新生幼鼠与母鼠或同窝幼鼠分开独处时发出的一类超声波,反映的是一种消极或求救的情感状态;雌性诱导超声波(声波频率在70 kHz左右),是指成年雄性小鼠在求偶或与雌鼠交配期间所发射的超声波,反映了一种正面积极的情感状态;恐惧诱导超声波(声波频率范围在18-32kHz之间,主频在22kHz),是指在小鼠收到外界刺激产生恐惧心理时发出的一种超声波,属于鼠类之间的一种警示信号;欲求诱导超声波(声波频率在50 kHz左右),是鼠类在嬉戏打闹时发出的一类超声波,代表一种积极欢快的情绪;互相诱导超声波(声波频率范围60-80 kHz),是指鼠类之间相互交流时发出的超声波,可反映鼠类驱离入侵者、保卫领地的目的。鼠类可以通过超声波进行交流的发现为鼠害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超声波电子驱鼠器是一种基于仿生学的新型驱鼠装置,鼠类听到特定声波的超声波会感到不安和身体不适。甚至,高强度的超声波刺激会引起鼠类恐慌和不安,表现出食欲不振、逃离躲避现象,从而实现驱鼠的目的。超声波不易发生散射,更适合在直线上传播。但是,超声波的传播效率低,且遇到障碍物时容易被屏蔽,发生功率衰减。
科学研究显示,小鼠头前部背侧中央处积聚了对磁场敏感的物质, 给小鼠磁场处理后, 其空间记忆会受到影响。磁场辐照可以影响动物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影响动物的活动和学习能力。并且,低频电磁波已被证实对人体无明显损伤,将电磁波应用于驱鼠领域具有很好的技术优势。
由于鼠类是恒温动物,体温通常是37℃左右,所以能够发出特定波长为10μm左右的红外线。当老鼠的活动进入检测区时,其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差别,因此老鼠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耳透镜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热释电元件)上,红外感应源在接收到红外辐射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进而产生温度差ΔT并将ΔT向外围电路输出,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探测范围为10-20 m,并且,可以在-10℃~+40℃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猫叫发声模块是根据仿生学原理,即通过研究生物的某些特征,研制出与生物器官构造和功能相类似的仪器、机械。在驱鼠器设计中,调节蜂鸣器的频率,模拟猫的叫声,惊吓鼠类,以达到驱鼠的效果,一定强度的超声波,会引起身体组织的发热;当频率更高时,发热就会越发厉害,使体内水分子被烧,周围的组织遭到破坏,长时间如此就有危险,因此较大功率高强度的超声波持续作用于鼠类,会使鼠类感到不适,甚至死亡。因此,利用超声波造成鼠类生理组织的不适,来达到驱鼠的目的,本品采用的热释电红外感应原理,不会在任何时候都发出超声波和猫叫声,只有当感应到鼠类入侵时,才发声驱鼠,不会造成额外的声音干扰,方便生产生活。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根据需要防止鼠类入侵的面积和地点的不同,在厨房、仓库等不同位置放置驱鼠器,广泛应用于家庭生活和农业生产等,音频模块产生老鼠死亡时的绝望叫声产生驱鼠效果。 将一只小白鼠放在玻璃箱子中,打开设计的驱鼠器,小白鼠立即出现了烦躁不安的举动。 多次重复上述试验均获得了良好的驱鼠效果,鼠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其天敌猫或猫头鹰发出的声波进行逃避的本能。但猫发出的声音频率在人耳接收范围内,利用模拟它们发声的方法驱鼠会造成噪声污染,猫的恳求食物的声音,频率为0.22-0.52kHz,与婴儿啼哭声音0.3-0.6 kHz极为相似;猫叫声信号的计算机波谱分析,猫怒叫中枢声音频率主要为0.5-1.5 kHz,最高频率能达到2 kHz。
综上所述,已有公开的超声波电子驱鼠器所发射的超声波连续且单调,与自然环境中鼠类所发的超声波仍有很大区别。例如,科学研究发现成年大鼠在反复接触熟悉的同类时会发出大量的50 kHz超声波。因此,如果持续使用50 kHz会引发鼠类的放松警惕,不利于驱鼠效果。已有电子驱鼠器的超声波发声策略单调而机械,仅能对鼠类产生短时干扰。长期使用时,易使鼠类产生适应和耐受。因此,电子驱鼠的新方法设计亟待开发。
自然界中很多生物具有独特的听觉方式值得电子驱鼠器学习。例如,成年大鼠受到威胁可发出频率范围为18-32 kHz的警示超声波(功率峰值频率为22 kHz),且持续时间和单次发声周期也有独特规律;并且,鼠类可以通过振动声带发出2-4 kHz的声音,用于警告敌人和同类不要靠近;猫作为鼠类的天敌,可以发出0.5-20 kHz之间的声波,其中14 kHz是能量最为集中的频率。蝙蝠大部分时间会将自己的身体倒挂在树或者岩壁上,嘴和头部可以不停的向四面八方旋转,发出45-90 kHz的超声波,从而判断猎物的位置;猫头鹰具有良好的听力和声波定位能力,这是因为它的头部可以旋转270度,再配合耳朵的旋转能力,几乎可以做到360度全覆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驱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以往的驱鼠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且随机性比较大,不能有效对老鼠进行驱赶和捕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驱鼠方法,包括特定频率超声波、仿生声波、特定强度电磁波,所述特定频率超声波是单独发声的,所述特定强度电磁波与仿生声波是同时进行发声的,并且其开启/关闭可由电子驱鼠器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智能控制,该新型驱鼠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如下:
方法一:
1)设置两个相同并紧挨着的实验场地,在两个实验场地之间留有通道;
2)在两个实验场地的内部放置相同的食物和水源;
3)在一号场地的内部放置驱鼠器,在二号场地的内部不放置驱鼠器,并通过监控装置观察两个场地的情况;
4)在通道的内部放置小鼠,一段时间以后,观察一号场地和二号场地内部的小鼠量;
方法二:
1)设置两个相同的实验场地;
2)在两个相同的实验场地内部放置相同重量的食物和水源,并在一号场地放置驱鼠器,二号场地不放置驱鼠器;
3)在一号场地和二号场地的内部均放置相同数量的小鼠,使小鼠在内部生活数天;
4)通过监控装置观察有驱鼠器的一号场地和没有驱鼠器的二号场地内部的小鼠活动状态区别,且通过称重装置再次称量食物和水源的剩余量,与刚放置时进行对比。
优选的,所述特定频率超声波、仿生声波和特定强度电磁波是由单独的喇叭进行发声的。
优选的,所述特定频率超声波,其频率范围在21-48 kHz之间,以正弦函数曲线进行强度变换,变换周期为50-100秒之间。
优选的,所述仿生声波不限于猫叫声(频率范围在0.5-20 kHz范围,主要集中于14kHz)或鼠类警示叫声(频率范围在2-4 kHz)。
优选的,所述特定强度电磁波强度在0.1-0.15 mT。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感应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0到50℃。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驱鼠器安装有红外传感器,可感应到鼠类移动,从而智能的开启/关闭仿生声波和电磁波的发声。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在于充分利用仿生学知识与原理。本发明所提出的电子驱鼠器,其特征在于优化组合超声波、电磁波和仿生声波发声方式和频率,并具有可以探测鼠类的红外线感应装置,可智能控制电子驱鼠器开启和关闭电子版与仿生声波发声能力,能够达到更好驱鼠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电子驱鼠器具有红外感应设备,通过感应鼠类的出现而释放电磁波和仿生声波,避免对人类生活的干扰,红外线感应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0到50℃,并且超声波驱鼠器具有红外传感器,安装于其上的红外感应器更容易感应到鼠类出现,从而智能的发出特点频率的仿生声波和电磁波,能够持续发出特定频率与强度的超声波,实施驱鼠目的,电子驱鼠器通过红外感应装置识别鼠类靠近时,自动开启特定频率与强度的电磁波和仿生声波,当鼠类远离后,红外传感器自动关闭电磁波和仿生声波,避免电子驱鼠器所发出电磁波和仿生声波对人类生活的干扰,并在保证驱鼠效果的同时,降低使用成本,通过合理的超声波频率与强度选择和设计,使电子驱鼠器发出的超声波更具生物针对性,可引发鼠类恐惧和焦虑情绪,能有效实现驱鼠目的,本发明充分利用仿生学知识,将猫叫声(频率范围在0.5-20kHz范围,主要集中于14 kHz)和鼠类警示叫声(频率范围在2-4 kHz)纳入电子驱鼠器的声波范畴,加入了特定强度与频率的电磁波(电磁波强度在0.1-0.15 mT),增强了电子驱鼠器的有效工作范围,通过合理的设计驱鼠器发生电路,将超声波与仿生声波、电磁波组合设计,产生声波与电磁波叠加输出,增强鼠类的敏感性,降低其适应性,利用鼠类为恒温动物(体温在37℃左右)这一特性,将红外感应器融合进入电子驱鼠器,当检测鼠类靠近时,智能释放猫叫声(频率范围在0.5-20 kHz范围,主要集中于14 kHz)和鼠类警示叫声(频率范围在2-4 kHz)。这样既能保证驱鼠效果、降低使用成本,又能避免噪音对于人类生活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控制模块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实验概况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实验概况图。
图4为电子驱鼠器对雄性小鼠摄食量及活动习性的影响效果图。
其中:图4A是两仓库中老鼠摄食量与天数关系的折线图;图4B是两仓库老鼠摄食量平均值的柱形图;图4C是两仓库中老鼠数量与天数关系的折线图;图4D是两仓库中老鼠数量平均值的柱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驱鼠方法,包括特定频率超声波、仿生声波、特定强度电磁波,所述特定频率超声波是单独发声的,所述特定强度电磁波与仿生声波是同时进行发声的,并且其开启/关闭可由电子驱鼠器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智能控制,该新型驱鼠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如下:
方法一:
1)设置两个相同并紧挨着的实验场地,在两个实验场地之间留有通道;
2)在两个实验场地的内部放置相同的食物和水源;
3)在一号场地的内部放置驱鼠器,在二号场地的内部不放置驱鼠器,并通过监控装置观察两个场地的情况;
4)在通道的内部放置小鼠,一段时间以后,观察一号场地和二号场地内部的小鼠量;
方法二:
1)设置两个相同的实验场地;
2)在两个相同的实验场地内部放置相同重量的食物和水源,并在一号场地放置驱鼠器,二号场地不放置驱鼠器;
3)在一号场地和二号场地的内部均放置相同数量的小鼠,使小鼠在内部生活数天;
4)通过监控装置观察有驱鼠器的一号场地和没有驱鼠器的二号场地内部的小鼠活动状态区别,且通过称重装置再次称量食物和水源的剩余量,与刚放置时进行对比。
所述特定频率超声波、仿生声波和特定强度电磁波是由单独的喇叭进行发声的。
所述特定频率超声波,其频率范围在21-48 kHz之间,以正弦函数曲线进行强度变换,变换周期为50-100秒之间。
所述仿生声波不限于猫叫声(频率范围在0.5-20 kHz范围,主要集中于14 kHz)或鼠类警示叫声(频率范围在2-4 kHz)。
所述特定强度电磁波强度在0.1-0.15 mT。
所述红外线感应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0到50℃。
所述超声波驱鼠器安装有红外传感器,可感应到鼠类移动,从而智能的开启/关闭仿生声波和电磁波的发声。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将长方形房间(3m×6m),中间通过隔音棉隔开为I区域和II区域,保证超声波不能透过隔音棉,两个区域I和II的面积均为9平方米(3m×3m),两个区域之间留有鼠类可以自由通过的通道,I和II区域均放置食物和水,每日补充和更换,分别在两区域的高处安装1台红外摄像头并与电脑相连,调整视野可监控室内全部地面,为保证记录鼠数量更准确室内未设鼠隐蔽处,并且,在区域I放入通过本发明的新型驱鼠方法而组装的驱鼠装置,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开启超声波,红外线感应器关闭(即电磁波和仿生声波人为主动关闭);
选择10只正常体重均一的雄性昆明小鼠放入实验区域,打开摄像头连续记录两区域内鼠类分布数量,并每天记录食物和水的消耗量,实验时间为14天,最后统计小鼠在I和II两个区域中的分布情况和饮水饮食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放置驱鼠装置的I区域中的小鼠数量显著减少,食物和水的消耗量显著减小,说明经过本发明的驱鼠方法是有效果的;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将用于储物的两个相邻仓库I(10m×20m)和仓库II用于驱鼠实验,两个仓库之间有通道相连,鼠类可以自由通行,在两室内固定靠墙位置分别放置1个食碟和舔食饮水瓶,分别放入标准颗粒鼠饲料和清水,每日补充和更换,两室内分别在高处安装1台红外摄像头并与电脑相连,调整视野可监控室内全部地面,为保证记录鼠数量更准确室内未设鼠隐蔽处,选取10只成年健康雄性野生褐家鼠分别放入I、II两室中,打开摄像机定时录像记录I、II两仓库内鼠类的数量,检测日摄食量和饮水量,鼠类适应3天后,在I仓库中原理通道靠墙处安置本发明所述电子驱鼠器,通电发射超声波,同时开启电子驱鼠器红外线自动检测系统,定时录像并测定每日摄食量,连续测定14天,基于褐家鼠习性,录像时间设置如下:每天定时录像6次,间隔约4 h,明、暗期各3次,每次10min,分别计数两室中滞留褐家鼠个体数,然后取6次平均值作为当天室内鼠数量,摄食量测定用差值法,每室食碟和水碟中共放入200 g新鲜饲料和200 mL清水,24 h后收集称重剩余食物,前后差值即为该室一日摄食量,单日摄食量以原始值呈现,其余主要以平均值±标准偏差呈现,并通过t检验比较I、II两仓库内的差异,P<0.05 为差异显著,通过视频分析,我们发现驱鼠器喇叭发出鼠类厌恶的超声波波段,这些超声波会使鼠类犹豫不前、行为异常,当鼠类试图靠近I参考中食蝶时,电子驱鼠器红外传感器识别鼠类靠近,自动开启电子版和仿生声波播放,焦躁不安,导致鼠类远离装有驱鼠器的I仓库,躲避到II仓库中,并且,该现象随着检测时间的延长而效果更为显著,可以看出,装有本发明主张的电子驱鼠器仓库I中,鼠类活动数量和摄食量均显著下降,说明达到了很好的驱鼠效果,图4A中数值摄食量为原始值;图4B中为摄食量平均值(平均值±标准偏差);图4C为电子驱鼠器对量仓库中褐家鼠鼠类的影响;图4D为图4C中数值的平均值(平均值±标准偏差),I为驱鼠器开通仓库,II为对照仓库,统计学方法为t检验,星号(*)为P<0.05,统计学意义为差异显著,双星号(**)为P<0.01,统计学意义为差异极显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驱鼠方法,包括特定频率超声波、仿生声波、特定强度电磁波,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频率超声波是单独发声的,所述特定强度电磁波与仿生声波是同时进行发声的,并且其开启/关闭是由电子驱鼠器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智能控制,该新型驱鼠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如下:
方法一:
1)设置两个相同并紧挨着的实验场地,在两个实验场地之间留有通道;
2)在两个实验场地的内部放置相同的食物和水源;
3)在一号场地的内部放置驱鼠器,在二号场地的内部不放置驱鼠器,并通过监控装置观察两个场地的情况;
4)在通道的内部放置小鼠,一段时间以后,观察一号场地和二号场地内部的小鼠量;
方法二:
1)设置两个相同的实验场地;
2)在两个相同的实验场地内部放置相同重量的食物和水源,并在一号场地放置驱鼠器,二号场地不放置驱鼠器;
3)在一号场地和二号场地的内部均放置相同数量的小鼠,使小鼠在内部生活数天;
4)通过监控装置观察有驱鼠器的一号场地和没有驱鼠器的二号场地内部的小鼠活动状态区别,且通过称重装置再次称量食物和水源的剩余量,与刚放置时进行对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驱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频率超声波、仿生声波和特定强度电磁波是由单独的喇叭进行发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驱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频率超声波,其频率范围在21-48 kHz之间,以正弦函数曲线进行强度变换,变换周期为50-100秒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驱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声波不限于猫叫声或鼠类警示叫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驱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强度电磁波强度在0.1mT—0.15 m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驱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驱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驱鼠器安装有红外传感器,用于感应到鼠类移动,从而智能的开启/关闭仿生声波和电磁波的发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36850.8A CN113229270A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新型驱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36850.8A CN113229270A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新型驱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29270A true CN113229270A (zh) | 2021-08-10 |
Family
ID=77141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36850.8A Pending CN113229270A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新型驱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2927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31239A (zh) * | 2024-01-10 | 2024-02-09 | 蓝炬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控制方法与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618112U (zh) * | 2012-06-28 | 2012-12-26 | 刘国 | 一种变频式电子驱鼠、驱虫器 |
WO2013173925A1 (en) * | 2012-05-24 | 2013-11-28 | Contech Enterprise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ttracting rats |
CN104430296A (zh) * | 2014-11-14 | 2015-03-25 | 李家海 | 红外感应汽车底盘驱鼠器 |
CN105211045A (zh) * | 2015-10-21 | 2016-01-06 |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 一种超声驱鼠器驱鼠效果的测定方法 |
CN106212439A (zh) * | 2016-07-27 | 2016-12-14 | 厦门少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驱鼠器 |
CN206699248U (zh) * | 2017-05-12 | 2017-12-05 | 宁波得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电子驱鼠驱虫器 |
CN207322502U (zh) * | 2017-04-19 | 2018-05-08 | 惠州市圆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仿声功能的家用驱鼠器 |
-
2021
- 2021-06-30 CN CN202110736850.8A patent/CN11322927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73925A1 (en) * | 2012-05-24 | 2013-11-28 | Contech Enterprise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ttracting rats |
CN202618112U (zh) * | 2012-06-28 | 2012-12-26 | 刘国 | 一种变频式电子驱鼠、驱虫器 |
CN104430296A (zh) * | 2014-11-14 | 2015-03-25 | 李家海 | 红外感应汽车底盘驱鼠器 |
CN105211045A (zh) * | 2015-10-21 | 2016-01-06 |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 一种超声驱鼠器驱鼠效果的测定方法 |
CN106212439A (zh) * | 2016-07-27 | 2016-12-14 | 厦门少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驱鼠器 |
CN207322502U (zh) * | 2017-04-19 | 2018-05-08 | 惠州市圆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仿声功能的家用驱鼠器 |
CN206699248U (zh) * | 2017-05-12 | 2017-12-05 | 宁波得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电子驱鼠驱虫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刘修文: "《图解有线电视技术要诀》", 31 October 2005, 中国电力出版社 * |
李雅轩等: "《模拟电子技术》", 28 February 20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31239A (zh) * | 2024-01-10 | 2024-02-09 | 蓝炬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控制方法与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Blanchard et al. | Twenty-two kHz alarm cries to presentation of a predator, by laboratory rats living in visible burrow systems | |
US8665670B2 (en) | Acoustic deterrence | |
Sales et al. |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ultrasonic calls of infant murid rodents | |
Sewell) | Ultrasound and mating behaviour in rodents with some observations on other behavioural situations | |
Russ et al. | Intraspecific responses to distress calls of the pipistrelle bat, 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 | |
Kaltwasser | Acoustic signaling in the black rat (Rattus rattus). | |
Megela‐Simmons et al. | Behavioral audiograms of the bullfrog (R ana catesbeiana) and the green tree frog (H yla cinerea) | |
Wöhr et al. | Ultrasonic calling during fear conditioning in the rat: no evidence for an audience effect | |
Fichtel | Avoiding predators at night: antipredator strategies in red‐tailed sportive lemurs (Lepilemur ruficaudatus) | |
US20200196587A1 (en) | Mosquito attracting device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Skals et al. | Hearing and evasive behaviour in the greater wax moth, Galleria mellonella (Pyralidae) | |
Jacobs et al. | The effectiveness of acoustic harassment devices in the Bay of Fundy, Canada: seal reactions and a noise exposure model | |
CN113229270A (zh) | 一种新型驱鼠方法 | |
US6519206B1 (en) | Sonic device | |
Okanoya et al. | Rodent vocalizations: adaptations to physical, social, and sexual factors | |
Takács et al. | Natural and synthetic vocalizations of brown rat pups, Rattus norvegicus, enhance attractiveness of bait boxes in laboratory and field experiments | |
Hilton et al. | Reactivity to conditioned threat cues is distinct from exploratory drive in the elevated plus maze | |
Veitl et al. | Ec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vocalisation parameters: the case of the coruro Spalacopus cyanus (Octodontidae), a fossorial social rodent | |
Trefry et al. | Eavesdropping on the neighbourhood: collared pika (Ochotona collaris) responses to playback calls of conspecifics and heterospecifics | |
GB2254464A (en) | Audible alarms | |
Schumake | Electronic rodent repellent devices: a review of efficacy test protocols and regulatory actions | |
Ihnat et al. | Pup's broadband vocalizations and maternal behavior in the rat | |
Fisol et al. | Ultrasonic and infrared repelling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population of rat in paddy field | |
Llusia et al. | Non‐selective and time‐dependent behavioural responses of common toads (Bufo bufo) to predator acoustic cues | |
Okanoya et al. | Temporal integration in zebra finches (P oephila guttat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