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6041A - 用于治疗核果树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核果树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6041A
CN113226041A CN201980078069.7A CN201980078069A CN113226041A CN 113226041 A CN113226041 A CN 113226041A CN 201980078069 A CN201980078069 A CN 201980078069A CN 113226041 A CN113226041 A CN 113226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e
efficacy
treatment
trichoderma
cf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80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6041B (zh
Inventor
约翰·德萨埃杰
阮友山
安德里亚·内斯勒
安·维梅特
桑德罗·弗拉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pa NV
Original Assignee
Bipa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pa NV filed Critical Bipa NV
Publication of CN113226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6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6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60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01N63/30Microbial fungi; Substances produced thereby or obtained therefrom
    • A01N63/38Trichoderma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抗击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深绿木霉菌株SC1施用至所述树、其部分或所述树的所在地。本发明还提供了深绿木霉菌株SC1在预防或抗击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中的用途。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核果树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位于针对真菌感染的生物防治剂的领域。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核果树(诸如桃树、油桃树、李子树、杏树或樱桃树或者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和用途。
发明背景
核果是为新鲜水果市场或加工水果而生产的。核果在各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成功生长。
收获前和收获后的真菌病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并且其发病率可能受到各种栽培措施的影响,诸如适当的灌溉、土壤排水、修剪、从土壤中清除植物残体以及在收获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果实的机械损伤。
尽管化学处理仍是最常见的真菌感染防治方法,但是建议采取减少或废除化学施用的策略。
鉴于此,在本领域中仍然需要用于治疗核果树或其部分(诸如果实)上的真菌感染的其他和/或改进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人认识到,选自由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和盖姆斯木霉(Trichoderma gamsii)组成的组的木霉属可以用作针对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的生物防治剂。如实验部分所示,在油桃树上施用深绿木霉(特别是深绿木霉SC1)对试验田中自然传播的几种真菌感染产生了杀真菌作用。有利地,对核果树的叶、花和/或芽的杀真菌功效与常规使用的标准相当或甚至更好。在整个试验期间,未发现任何植物毒性症状或者对非靶标生物的负面影响。
因此,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抗击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选自由深绿木霉、棘孢木霉和盖姆斯木霉组成的组的木霉属施用至树、其部分或树的所在地。
本文还提供了选自由深绿木霉、棘孢木霉和盖姆斯木霉组成的组的木霉属在预防或抗击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中的用途。
如实施例部分所示,深绿木霉菌株SC1所获得的结果出乎意料地优于其他木霉属菌株(诸如深绿木霉菌株I-1237)或者棘孢木霉和盖姆斯木霉的组合所获得的结果。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或抗击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深绿木霉菌株SC1施用至树、其部分或树的所在地。
本发明的相关方面提供了深绿木霉菌株SC1在预防或抗击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方法和用途显著降低了自然传播到果园中的真菌感染的虫害发生率和虫害严重程度,并且因此使得核果的果园产量增加。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下面提供的详细描述和实施例中认识到本发明方法或用途的许多其他效果和优点,以及本发明的最终用途(例如农户)的多种可能性。
优选实施方案详述
如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明,否则单数形式“一个(a)”、“一种(an)”和“所述(the)”包括单数和复数指代二者。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含(comprising/comprises/comprised of)”与“包括(including/includes)”或“含有(containing/contains)”同义,并且是包含性的或开放式的,并且不排除另外的未记载的成员、要素或方法步骤。该术语还涵盖“由…组成”和“基本上由…组成”,其在专利术语中享有公认的含义。
由端点表述的数值范围包括包含在各自范围内的所有数字和分数,以及所列举的端点。
当提及诸如参数、量、时距等的可测量值时,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约”或“大约”意指涵盖从指定值开始的变化,诸如从指定值开始的±10%以下、优选±5%以下、更优选±1%以下并且还更优选±0.1%以下的变化,只要这样的变化适合于在所公开的发明中进行。应当理解,修饰语“约”所指的值本身也是具体地且优选地公开的。
尽管术语“一个或多个”或“至少一个”(诸如一个或多个成员或者一组成员中的至少一个成员)本身是清楚的,但是通过进一步举例的方式,该术语尤其涵盖指代所述成员中的任何一个,或者所述成员中的任何两个或更多个,诸如例如所述成员中的任何3个或更多个、4个或更多个、5个或更多个、6个或更多个或7个或更多个等等,以及多达所有所述成员。在另一个实例中,“一个或多个”或“至少一个”可以指1、2、3、4、5、6、7个或更多个。
本文包括对本发明背景的讨论,以解释本发明的上下文。这不应被视为承认所提及的任何材料自任何权利要求的优先权日起已在任何国家公开、已知或作为公知常识的一部分。
在整个本公开中,各种出版物、专利和公开的专利说明书通过确定引用而被参考。本说明书中引用的所有文件都以其整体通过引用结合于此。特别地,本文中具体提及的这样的文件的教导或部分通过引用并入。
除非另外限定,公开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通过进一步的指导,包括术语定义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教导。当结合本发明的特定方面或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案来定义特定术语时,除非另外限定,否则这样的涵义意指适用于整个本说明书,即,也适用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或实施方案的上下文。
在以下段落中,更详细地定义了本发明的不同方面或实施方案。除非明确相反地指明,否则如此定义的每个方面或实施方案可以与任何其他方面或实施方案组合。特别地,指示为优选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以与指示为优选或有利的任何其他一个特征或多个特征组合。
本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方案”或“实施方案”的引用意指结合该实施方案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因此,本说明书中在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或“在实施方案中”不必然都指代相同的实施方案,但是可以指代相同的实施方案。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如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显而易见的。此外,虽然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一些特征而非包括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的其他特征,但是不同实施方案的特征的组合旨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方案,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例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任何要求保护的实施方案可以以任何组合使用。
通过广泛的实验测试,本发明人认识到,选自由深绿木霉、棘孢木霉和盖姆斯木霉组成的组的木霉属可以用作针对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的生物防治剂。通过广泛的测试,本发明人发现,深绿木霉菌株SC1所获得的结果出乎意料地优于其他木霉属菌株诸如深绿木霉I-1237(例如,
Figure BDA0003080288870000041
WP,Agrauxine SA,法国)或者棘孢木霉菌株ICC 012和盖姆斯木霉菌株ICC 080(例如REMEDIER,Isagro S.p.A,意大利)的组合所获得的结果。因此,本发明人认识到,深绿木霉菌株SC1可用作特别有利的针对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的生物防治剂。
因此,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深绿木霉菌株SC1施用至树、其部分或树的所在地。优选地,所述方法是农业方法。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农业”是指种植农作物(包括核果)的活动或商业。
短语“预防或抗击真菌感染”和“治疗真菌感染”在本文中可以可互换地使用,并且涵盖已发展的真菌感染的实际治疗,诸如减少、控制、稳定和抑制已发展的真菌感染,以及预防性或防备性措施,其中目的是预防或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机会,诸如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发展和进展。
术语“核果树”或“产生核果的树”是指能够产生核果的树。
术语“树”通常是指具有细长茎或躯干的一般形式的任何植物,其在距地面一定距离处支撑光合作用的叶或枝。术语“树”还涵盖灌木,其是高度为0.5米至10米的较小树木。
如本文中使用的,短语“核果树的部分”是指核果树的叶、芽、枝、花、果实、茎或根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核果树的部分可以是叶、芽、花、枝、果实、茎或根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核果树的部分可以是叶、芽、花、枝、茎或根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核果树的部分可以是叶、芽、花或枝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核果树的部分可以是叶、芽或花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当根据本文教导的方法进行处理时,树的叶、芽、花、枝、果实、茎或根可以附接到树上(例如在树上生长)。本文教导的方法不包括处理果实的收获后方法。
如本文中使用的,短语“树的所在地”是指紧邻树的区域。例如,树的所在地可以是围绕树的茎的圆形区域,诸如围绕树的茎的直径为至多10米(例如至多5米、至多4米、至多3米、至多2米、至多1米或至多0.5米)的圆形区域。
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核果树可以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李属的树、橄榄树、咖啡树、枣树、芒果树、棕榈树、开心果树、白柿(white sapote)树和腰果树。优选地,核果树是李属的树。
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核果树可以是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的李属的树:桃树、油桃树、李子树、西洋李子树、樱桃树、杏树、扁桃树和李属的观赏树木。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李属的观赏树木可以是观赏樱桃树,也称日本樱花树。
术语“核果(stone fruit/drupe)”在本文中可以可互换地使用,并且是指内部具有大核或凹坑的果实。
术语“真菌感染”或“真菌病害”在本文中可以可互换地使用。
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真菌感染是核果树的真菌感染,诸如核果树上自然发生的真菌感染。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真菌感染可以是李属的树、橄榄树、咖啡树、枣树、芒果树、棕榈树、开心果树、白柿树或腰果树的真菌感染。优选地,真菌感染是李属的树的真菌感染。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真菌感染是李属的树的真菌感染,所述李属的树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桃树、油桃树、李子树、西洋李子树、樱桃树、杏树、扁桃树和李属的观赏树木。例如,真菌感染可以是表1中提供的桃树、油桃树或杏树的真菌病害。
表1:桃树、油桃树和/或杏树的真菌病害
Figure BDA0003080288870000061
Figure BDA0003080288870000071
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真菌感染可以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棒盘孢属(Coryneum)、外囊菌属(Taphrina)、链核盘菌属(Monilinia)、壳梭孢属(Fusicoccum)、葡萄孢属(Botrytis)、枝孢属(Cladosporium)、壳囊孢属(Cytospora)、Dibotryon、黑星菌属(Venturia)、喜金海绵属(Blumeriella)、单丝壳属(Sphaerotheca)、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Wilsonomyces、芹菜角弯属(Apiognomonia)、软韧革菌属(Chondrostereum)、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杯伞属(Clitocybe)、蜜环菌属(Armillaria)、链格孢属(Alternari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小丛壳属(Glomerella)、长喙壳属(Ceratocystis)、白壳菌属(Leucostoma)、盘菌属(Botryotinia)和核盘菌属(Sclerotinia)。
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真菌感染可以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棒盘孢属、外囊菌属、链核盘菌属、壳梭孢属、葡萄孢属、枝孢属、壳囊孢属、Dibotryon、黑星菌属、喜金海绵属、单丝壳属、叉丝单囊壳属、Wilsonomyces、芹菜角弯属、软韧革菌属、葡萄座腔菌属、杯伞属和蜜环菌属。
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真菌感染可以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拜氏棒盘孢(Coryneum beijerinckii)、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褐腐病)、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gena)、扁桃壳梭菌(Fusicoccum amygdali)、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嗜果枝孢霉(Cladosporium carpophilum)(黑斑病或斑点)、Cytospora cincta、桃干枯壳蕉孢菌(Cytospora leucostoma)、Dibotryon morbosum(别名:Apiosporinamorbosa)(黑癌病)、嗜果黑星菌(Venturia carpophila)(桃疮痂病)、Blumeriella jaapii(樱桃叶斑病)、蔷薇单丝壳茵(Sphaerotheca pannosa)、Podosphaera tridactyla、隐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clandestina)、李外囊菌(Taphrina pruni)、嗜果刀孢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Apiognomonia erythrostoma、紫软韧革菌(Chondrostereum purpureum)、葡萄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Clitocybetabescens和密环菌(Armillaria mellea)。
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真菌感染可以选自由拜氏棒盘孢、畸形外囊菌、核果链核盘菌和扁桃壳梭菌组成的组。优选地,真菌感染可以是拜氏棒盘孢、畸形外囊菌或核果链核盘菌。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教导的方法包括将选自由深绿木霉、棘孢木霉和盖姆斯木霉组成的组的木霉属施用(即,施加、放置)至树、其部分或树的所在地。
本文教导的木霉属有利地用作生物杀虫剂或生物农药,特别是用作生物杀真菌剂。
木霉属可以选自由深绿木霉、棘孢木霉和盖姆斯木霉组成的组。
木霉属可以是深绿木霉。
木霉属(特别是深绿木霉)可以选自由深绿木霉SC1、深绿木霉I-1237、深绿木霉T11和深绿木霉IMI 206040组成的组。
木霉属(特别是深绿木霉)可以是深绿木霉SC1。
术语“深绿木霉菌株SC1”或“深绿木霉SC1”可以可互换地使用。
根据布达佩斯条约,深绿木霉菌株SC1已在2007年以N℃BS 122089存入CBS(“Centraalbureau voor Schimmelculturen”)。可以如WO 2009/116106所述分离和生长该菌株。
与大多数木霉属一样,深绿木霉SC1是一种嗜温真菌,属于真菌木霉属,存在于所有土壤中。
深绿木霉SC1能够将广泛的产物用作唯一的碳源和氮源。在具有某些氮源(诸如酵母提取物、亚硝酸盐、胰蛋白胨、蛋白胨、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或某些碳源(诸如甘露糖、半乳糖、蔗糖、麦芽提取物、纤维二糖、葡萄糖和海藻糖)的情况下,培养基中的真菌生长是优越的。深绿木霉SC1在-1℃至30℃的温度范围内存活,并且在10℃至30℃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最佳生长温度为25℃±1℃,尽管发现20℃时的真菌放射状生长与25℃时观察到的生长无显著差异。深绿木霉SC1生长的最高温度(30℃)低于人体温度,这很好地表明了这种真菌对人类没有致病性。深绿木霉SC1的pH耐受水平落在木霉属菌株的常见范围内,例如3至10的pH范围。深绿木霉SC1的水分活度耐受性的最小极限为0.910。水分活度的优选值为0.998,其对应于大多数真菌植物病原体优选的高相对湿度条件的值。深绿木霉SC1在土壤中长期(超过一年)保持有效水平。
可以如WO2009/116106所述,通过使用合适引物组进行内切几丁质酶42基因(ech42)GenBank Acc N°AB041753.1和G蛋白α亚基基因(tga3)GenBank Acc N°AF452097.1的平行扩增来检测深绿木霉SC1。
木霉属可以是棘孢木霉。
木霉属(特别是棘孢木霉)可以是棘孢木霉菌株T34或棘孢木霉菌株ICC012。
木霉属可以是盖姆斯木霉。
木霉属(特别是盖姆斯木霉)可以是盖姆斯木霉菌株ICC080。
木霉属可以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深绿木霉SC1、深绿木霉I-1237、深绿木霉T11、深绿木霉IMI 206040、棘孢木霉菌株T34、棘孢木霉菌株ICC012和盖姆斯木霉菌株ICC080。
本文教导的方法可以包括将木霉属菌株施用至树、其部分或树的所在地,所述木霉属菌株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深绿木霉SC1、深绿木霉I-1237、深绿木霉T11、深绿木霉IMI 206040、棘孢木霉菌株T34、棘孢木霉菌株ICC012和盖姆斯木霉菌株ICC080。
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深绿木霉SC1可以与对深绿木霉SC1无毒的一种或多种其他杀真菌剂组合施用。
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深绿木霉SC1(任选地与对深绿木霉SC1无毒的一种或多种其他杀真菌剂组合)可以以包含一种或多种助剂的组合物施用。合适的助剂包括一种或多种补充剂;添加剂固体载体,诸如矿物质;溶剂,诸如水;增稠剂;辅剂,诸如喷雾辅剂;乳化剂;分散剂;植物营养剂;微量营养素;润湿剂,诸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Tween 80TM);卵磷脂;皂苷;紫外线防护剂;抗氧化剂;和稀释剂。
术语“组合物”、“制剂”或“制备物”在本文中可以可互换地使用,并且是指一种或多种助剂与选自由深绿木霉、棘孢木霉和盖姆斯木霉组成的组的木霉属(诸如深绿木霉SC1)的混合物。
术语“活性成分”或“活性组分”可以可互换地使用,并且广泛地是指当以有效量提供时达到期望结果的物质或组合物。通常,本文期望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与核果树、其部分或树的所在地相互作用和/或调节核果树、其部分或树的所在地来实现这样的结果。
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配制本文教导的组合物以用作农业组合物。组合物可以是固体、半液体或液体形式。特别感兴趣的是液体形式的组合物。
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可以是可喷雾液体。
优选地,选自由深绿木霉、棘孢木霉和盖姆斯木霉组成的组的木霉属(诸如特别是深绿木霉SC1)以有效量存在于本文教导的组合物中。
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深绿木霉SC1可以以1×106CFU/L至1×1014CFU/L、或1×107CFU/L至1×1013CFU/L、或1×108CFU/L至1×1013CFU/L、或1×109CFU/L至1×1013CFU/L、或1×1010CFU/L至1×1013CFU/L的量存在于组合物中。
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深绿木霉SC1可以以1×109CFU/ha至1×1014CFU/ha的量施用,诸如以1×1010CFU/ha至1×1013CFU/ha的量或以1×1010CFU/ha至1×1012CFU/ha的量施用。
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深绿木霉SC1可以以1×1011CFU/ha至1×1013CFU/ha的量施用。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教导的深绿木霉SC1或组合物可以施用至田地上存在的树、其部分或树的所在地。
术语“田地”或“农田”在本文中可以可互换地使用,并且是指用于农业目的(诸如种植农作物或种植果园树)的土地区域。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果园”是指种植有果园树诸如果树(例如核果树)的田地。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当树的一部分(诸如果实)存在于或附接于(例如生长于)树上时,本文教导的深绿木霉SC1或组合物可以施用至树的一部分,诸如施用至果实。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教导的深绿木霉SC1或组合物可以施用至树的叶、芽、花、枝、果实、茎或根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在本文教导的方法或用途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教导的深绿木霉SC1或组合物可以施用至(例如,喷洒于)树的整个地上部分。因此,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教导的深绿木霉SC1或组合物可以施用至(例如,喷洒于)树的叶、芽、花、枝、果实或茎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教导的深绿木霉SC1或组合物可以施用至(例如,喷洒于)树的叶、芽、花或枝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优选地,本文教导的深绿木霉SC1或组合物可以施用至(例如,喷洒于)树的叶、芽或花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教导的深绿木霉SC1或组合物可以施用至(例如,喷洒于)树的叶。
因此,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抗击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深绿木霉SC1施用至树的叶、芽或花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喷雾液体可以通过经由本领域已知的常规喷雾设备(诸如飞机、背负式喷雾器、拖拉机悬挂型喷管式喷雾器等)喷洒树、其部分或树的所在地来施用。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施用可以单次施用或频繁(多次)施用,以相同或不同的时间间隔。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教导的深绿木霉SC1或组合物可以整年施用(例如,通过喷洒)至树、其部分或树的所在地,例如可以在春季、夏季、秋季或冬季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期间施用。优选地,本文教导的深绿木霉SC1或组合物可以在春季期间施用(例如,通过喷洒)至树、其部分或树的所在地。这样的施用有利地允许预防和/或减少核果树以及树上生长的核果(一年中晚些时候)上的真菌病害的发生。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教导的深绿木霉SC1或组合物可以在-1℃至30℃的温度范围下施用(例如,通过喷洒)至树、其部分或树的所在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教导的深绿木霉SC1或组合物可以在0℃至30℃、1℃至30℃、5℃至25℃或10℃至20℃的温度范围下施用(例如,通过喷洒)至农作物残茬。
另一个方面涉及深绿木霉SC1在治疗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中的用途。
本申请还提供了如以下陈述方案所述的方面和实施方案:
陈述方案1.一种用于预防或抗击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选自由深绿木霉、棘孢木霉和盖姆斯木霉组成的组的木霉属施用至树、其部分或树的所在地。
陈述方案2.根据陈述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果树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李属的树、橄榄树、咖啡树、枣树、芒果树、棕榈树、开心果树、白柿树和腰果树,优选地,其中所述核果树是李属的树。
陈述方案3.根据陈述方案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果树是李属的树,所述李属的树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桃树、油桃树、李子树、西洋李子树、樱桃树、杏树、扁桃树和李属的观赏树木。
陈述方案4.根据陈述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真菌感染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棒盘孢属、外囊菌属、链核盘菌属、壳梭孢属、葡萄孢属、枝孢属、壳囊孢属、Dibotryon、黑星菌属、喜金海绵属、单丝壳属、叉丝单囊壳属、Wilsonomyces、芹菜角弯属、软韧革菌属、葡萄座腔菌属、杯伞属和蜜环菌属。
陈述方案5.根据陈述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真菌感染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拜氏棒盘孢(Coryneum beijerinckii)、畸形外囊菌(Taphrinadeformans)、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褐腐病)、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gena)、扁桃壳梭菌(Fusicoccum amygdali)、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嗜果枝孢霉(Cladosporium carpophilum)(黑斑病或斑点)、Cytospora cincta、桃干枯壳蕉孢菌(Cytospora leucostoma)、Dibotryon morbosum(别名:Apiosporina morbosa)(黑癌病)、嗜果黑星菌(Venturia carpophila)(桃疮痂病)、Blumeriella jaapii(樱桃叶斑病)、蔷薇单丝壳茵(Sphaerotheca pannosa)、Podosphaeratridactyla、隐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clandestina)、李外囊菌(Taphrina pruni)、嗜果刀孢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Apiognomonia erythrostoma、紫软韧革菌(Chondrostereum purpureum)、葡萄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Clitocybetabescens和密环菌(Armillaria mellea)。
陈述方案6.根据陈述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真菌感染选自由拜氏棒盘孢、畸形外囊菌、核果链核盘菌和扁桃壳梭菌组成的组。
陈述方案7.根据陈述方案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木霉属与对所述木霉属无毒的一种或多种其他杀虫剂组合施用。
陈述方案8.根据陈述方案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任选地与对所述木霉属无毒的一种或多种其他杀虫剂组合的所述木霉属以包含一种或多种助剂的组合物施用。
陈述方案9.根据陈述方案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是可喷雾液体。
陈述方案10.根据陈述方案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木霉属施用至所述树的整个地上部分,优选地其中所述木霉属施用至所述树的叶、芽或花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
陈述方案11.根据陈述方案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木霉属以1×106CFU/L至1×1014CFU/L、或1×107CFU/L至1×1013CFU/L、或1×108CFU/L至1×1013CFU/L、或1×109CFU/L至1×1013CFU/L、或1×1010CFU/L至1×1013CFU/L的量存在于所述组合物中。
陈述方案12.根据陈述方案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木霉属以1×109CFU/ha至1×1014CFU/ha的量施用,或者其中所述木霉属以1×1011CFU/ha至1×1013CFU/ha的量施用。
陈述方案13.根据陈述方案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深绿木霉选自由深绿木霉SC1、深绿木霉I-1237、深绿木霉T11和深绿木霉IMI 206040组成的组。
陈述方案14.根据陈述方案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深绿木霉是深绿木霉菌株SC1。
陈述方案15.根据陈述方案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棘孢木霉是棘孢木霉菌株T34或棘孢木霉菌株ICC012。
陈述方案16.根据陈述方案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盖姆斯木霉是盖姆斯木霉菌株ICC080。
陈述方案17.选自由深绿木霉、棘孢木霉和盖姆斯木霉组成的组的木霉属在预防或抗击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中的用途。
虽然已经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显然,根据前述描述,许多替代、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旨在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广泛范围内包含所有如下所述的替代、修改和变化。
以下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支持本文公开的本发明的方面和实施方案。
实施例
实施例1:深绿木霉菌株SC1对桃树(品种“Alitop”)上的扁桃壳梭菌、拜氏棒盘孢、核果链核盘菌和畸形外囊菌的功效和选择性的研究
试验旨在评价深绿木霉SC1(1x1013个活性分生孢子/kg,水分散性颗粒剂(WG或WDG))对桃的主要病害(即扁桃壳梭菌、拜氏棒盘孢、核果链核盘菌和畸形外囊菌)的功效和选择性。试验在博洛尼亚(Bologna)省(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地区(Emilia Romagnaregion))的布德里奥(Budrio)附近于代表该地区作物和耕种技术的农场中进行。“Alitop”是本试验所选择的桃(油桃)的品种,于2013年移植。
将包含深绿木霉SC1的组合物(在本文中称为“BCP511B”)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的使用与参考标准Merpan 80WDG(克菌丹,80%,WG)和Patrol Blu(铜,35%,可湿性粉剂(WP))进行比较。表2示出了处理列表。
表2: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和使用参考标准的处理
Figure BDA0003080288870000151
目标病害畸形外囊菌(TAPHDE)、核果链核盘菌(MONILA)和棒盘孢属(CORNSP)在试验田中自然传播,无需人工接种。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天气状况均在季节平均值的范围内。试验期间的作物从未表现出由不利天气状况或者水或养分短缺引起的任何应激症状。实验设计是随机完全区组(RCB),具有4个重复;每个地块由3株植物组成(行内距离为2.8m;行距为4m),总面积为36.3m2
进行四种施用。施用方法是喷洒(撒播-叶面),并且时间根据作物阶段而定:A:第0天,于作物的51BBCH,B:第21天,于57BBCH,C:第46天,于65BBCH,以及D:第56天,于作物的69BBCH。核果的BBCH统一植物阶段如下:BBCH 51:花序芽膨胀:芽闭合,可见浅褐色鳞片;BBCH 57:萼片打开;可见花瓣尖端;单瓣花,具有白色/粉色花瓣(闭合);BBCH 65:充分开花:至少50%的花朵开放,第一片花瓣掉落;BBCH 69:开花结束:所有花瓣掉落。施用设备类型是履带式喷雾器。操作压力为4巴;喷嘴型空心锥。
已进行评估:
-对于TAPHDE,于施用D后14天(DA-D),通过评价10个标记芽上受感染叶片的百分比(虫害发生率);
-对于MONILA,于施用C后7天(DA-C)和25DA-D,通过评价每个地块上50个花簇上的受感染花簇的百分比(每个地块上5个枝条上的10个花簇)和每个地块上2颗树上的受感染芽的百分比;
-对于CORNSP,于20、40和60DA-D,通过评价叶片上的虫害严重程度(%)和虫害发生率(%)以及果实上的虫害发生率(%)。
于施用A后7天和21天(DA-A)、施用B后7天和25天(DA-B)、7DA-C和7DA-D,已评价了由实验产品引起的任何植物毒性症状的存在。
通过采用Abbott公式,根据虫害发生率和虫害严重程度计算杀真菌剂功效。
对畸形外囊菌的功效结果
14DA-D,作物的73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叶片的平均百分比(虫害发生率)等于29.5%。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6(BCP511B,200g/ha)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1.5%(功效为94.9%),不同于处理5(BCP511B,100g/ha),其显示出4.0%的虫害发生率(功效为86.4%),进而不同于处理2(Merpan 80WDG,300g/100L),其中虫害发生率为5.7%(功效为80.5%)。然后,处理3(Patrol Blu,800g/100L)显示出14.2%的虫害发生率(功效为51.7%),并且最后处理4(BCP511B,50g/ha)提供了最低的杀真菌剂功效,显示出19.0%的虫害发生率(功效为35.3%)。
对核果链核盘菌的功效结果
7DA-C,作物的67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花簇为41.0%(虫害发生率,%)。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6(BCP511B,200g/ha)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8.0%(功效为79.4%)。处理2(Merpan 80WDG,300g/100L)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等于18.0%(功效为54.1%)。处理3(Patrol Blu,800g/100L)和处理5(BCP511B,100g/ha)分别得到25.0%和26.0%的虫害发生率(功效分别为38.4%和35.2%)。最后,处理4(BCP511B,50g/ha)显示出最高的虫害发生率,其为31.0%(功效为22.8%)。
25DA-D,作物的75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芽为41.6%(虫害发生率,%)。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6(BCP511B,200g/ha)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4.5%(功效为89.0%),在统计学上与处理2(Merpan 80WDG,300g/100L)相当,处理2显示出10.4%的虫害发生率,其中计算功效为73.3%。最后,其余处理提供了较高和相当的虫害发生率值,范围为26.2%至30.5%(功效为26.1%-36.6%,即处理3的功效为31.9%,处理4的功效为26.1%,并且处理5的功效为36.6%)。
对棒盘孢属的功效结果
20DA-D,作物的75BBCH
在叶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6.8%。除了处理4(BCP511B,50g/ha)以外,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
处理6(BCP511B,200g/ha)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为0.0%(功效为100.0%),至少在统计学上与其余处理2、3、5和6相当,它们显示出相当的且范围为0.3%至2.0%的虫害发生率值。
对于虫害严重程度,未经处理的对照显示出平均值为0.34%。处理4的结果与这样的结果相当,其为0.20%,而其余处理的结果不同于未经处理的对照,但是它们之间是相当的,其中虫害严重程度值在0.00%至0.10%的范围内。
在果实上,在该评估中,尚未观察到目标病害(虫害发生率和虫害严重程度为0.0%)。
40DA-D,作物的76BBCH
在叶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29.0%。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
处理6(BCP511B,200g/ha)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为4.8%(功效为82.9%),在统计学上与虫害发生率为6.5%(功效为76.1%)的处理2(Merpan80WDG,300g/100L)和虫害发生率等于10.3%(功效为64.7%)的处理3(Patrol Blu,800g/100L)相当。处理5显示出12.3%的中等虫害发生率值(功效为57.2%),并且最后处理4显示出最高的虫害发生率值,等于17.0%(功效为40.9%)。
对于叶上的虫害严重程度,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值等于3.68%。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再次,处理6得到最低的结果,其中虫害严重程度为0.24%,与处理2相当(0.56%),进而与处理3相当(0.88%)。然后,处理5得出虫害严重程度为1.65%,不同于处理4(2.53%)。
在果实上,未经处理的对照显示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为12.5%。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6(BCP511B,200g/ha)提供了最低的虫害发生率(0.0%,并且功效为100.0%),在统计学上与虫害发生率为0.8%(功效为94.6%)的处理2(Merpan 80WDG,300g/100L)相当。其余处理提供了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并且它们的结果相当(3.8%至5.3%)。
60DA-D,作物的78BBCH
在叶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60.8%。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
处理6(BCP511B,200g/ha)再次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为6.3%(功效为90.0%),在统计学上与虫害发生率为9.0%(功效为84.8%)的处理2(Merpan80WDG,300g/100L)相当,随后是处理3(Patrol Blu,800g/100L),其中虫害发生率为20.5%(功效为65.0%)。处理5(BCP511B,100g/ha)显示出26.5%的中等虫害发生率值(功效为55.8%),并且最后处理4(BCP511B,50g/ha)得到31.8%的最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功效为46.0%)。
对于叶上的虫害严重程度,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严重程度值等于7.3%。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再次,处理6得到最低的结果,其中虫害严重程度为0.5%,与处理2相当(0.7%)。其余处理显示出较高的虫害严重程度值,范围为2.7%至3.5%,它们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在果实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虫害发生率为24.0%。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6(BCP511B,200g/ha)得到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显示出虫害发生率值为0.8%(功效为96.9%),至少在统计学上与处理2(Merpan 80WDG,300g/100L)和处理3(Patrol Blu,800g/100L)相当,其中虫害发生率值分别为2.8%和5.5%(功效为87.5%和77.7%)。然后,处理5(BCP511B,100g/ha)得到6.8%的虫害发生率(功效为71.9%),不同于处理4(BCP511B,50g/ha),其中虫害发生率为12.3%(功效为49.1%)。
关于扁桃壳梭菌,在试验过程中没有记录到症状。
结论
从试验结束时收集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A、B、C、D时以200g/ha的较高比率施用的BCP511B通常提供了针对目标病害畸形外囊菌、核果链核盘菌和棒盘孢属的最高杀真菌剂功效,对于核果链核盘菌和棒盘孢属始终与在A、B、C、D时以300g/100L施用的常规标准Merpan 80WDG相当并且对于畸形外囊菌甚至优于Merpan 80WDG;
-另外,中等比率(100g/ha)的BCP511B针对畸形外囊菌提供了令人感兴趣的杀真菌剂性能,与常规标准Merpan 80WDG和Patrol Blu相比具有最终的较高的功效;
-观察到BCP511B的剂量效应,其中较高的比率优于中等的比率并且优于较低的比率;
-最后,在整个试验期间,完全未发现任何植物毒性症状或者对非靶标生物的负面影响。
总之,根据包含深绿木霉SC1的组合物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施用(以不引起任何植物毒性迹象的浓度施用)导致在油桃树(品种Alitop)的叶、花和芽上畸形外囊菌、棒盘孢属和核果链核盘菌的虫害发生率和/或虫害严重程度与施用参考标准(特别是Merpan 80WDG(克菌丹,80%,WG)和Patrol Blu(铜,35%,WP))后获得的虫害发生率和/或虫害严重程度相当或者低于该虫害发生率和/或虫害严重程度(并且因此功效与其相当或更高)。
实施例2:深绿木霉菌株SC1对桃树(品种“Maria Anna”)上的扁桃壳梭菌、拜氏棒盘孢、核果链核盘菌和畸形外囊菌的功效和选择性的研究
该试验旨在评价深绿木霉SC1(1x1013个活性分生孢子/kg,WG)对桃的主要病害(即扁桃壳梭菌、拜氏棒盘孢、核果链核盘菌和畸形外囊菌)的功效和选择性。试验在博洛尼亚(Bologna)省(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地区(Emilia Romagna region))的布德里奥(Budrio)附近于代表该地区作物和耕种技术的农场中进行。“Maria Anna”是本试验所选择的桃(油桃)的品种,于2013年移植。
将包含深绿木霉SC1的组合物(在本文中称为“BCP511B”)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的使用与参考标准Merpan 80WDG(克菌丹,80%,WG)和Patrol Blu(铜,35%,WP)进行比较。处理列表与实施例1所提供的表2相同。
目标病害畸形外囊菌(TAPHDE)、核果链核盘菌(MONILA)和棒盘孢属(CORNSP)在试验田中自然传播,无需人工接种。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天气状况均在季节平均值的范围内。试验期间的作物从未表现出由不利天气状况或者水或养分短缺引起的任何应激症状。实验设计是RCB,具有四个重复;每个地块由3株植物组成(行内距离为2.8m;行距为4m),总面积为36.3m2
进行四种施用。施用方法是喷洒(撒播-叶面),并且时间根据作物阶段而定:A:第0天,于作物的51BBCH,B:第21天,于57BBCH,C:第46天,于65BBCH,以及D:第56天,于作物的69BBCH。核果的BBCH统一植物阶段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如实施例1所述。施用设备类型是履带式喷雾器。操作压力为4巴;喷嘴型空心锥。
已进行评估:
-对于TAPHDE,于施用D后14天(DA-D),通过评价10个标记芽上受感染叶片的百分比(虫害发生率);
-对于MONILA,于施用C后7天(DA-C)和25DA-D,通过评价每个地块上50个花簇上的受感染花簇的百分比(每个地块上5个枝条上的10个花簇)和每个地块上2颗树上的受感染芽的百分比;
-对于CORNSP,于20、40和60DA-D,通过评价叶片上的虫害严重程度(%)和虫害发生率(%)以及果实上的虫害发生率(%)。
于施用A后7天和21天(DA-A)、施用B后7天和25天(DA-B)、7DA-C和7DA-D,已评价了由实验产品引起的任何植物毒性症状的存在。
通过采用Abbott公式,根据虫害发生率和虫害严重程度计算杀真菌剂功效。
对畸形外囊菌的功效结果
14DA-D,作物的73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叶片的平均百分比(虫害发生率)等于17.9%。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6(BCP511B,200g/ha)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1.4%(功效为92.2%)。处理5(BCP511B,100g/ha)得到3.1%的虫害发生率(功效为82.9%),并且处理2(Merpan 80WDG,300g/100L)得到5.1%的虫害发生率(功效为71.3%)。然后,处理3(Patrol Blu,800g/100L)显示出9.8%的虫害发生率(功效为45.2%),并且最后处理4(BCP511B,50g/ha)提供了最低的杀真菌剂功效,显示出12.7%的虫害发生率(功效为29.2%)。
对核果链核盘菌的功效结果
7DA-C,作物的67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花簇为30.0%(虫害发生率,%)。仅处理6和处理2的结果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6(BCP511B,200g/ha)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5.0%(功效为83.1%)。处理2(Merpan 80WDG,300g/100L)显示出略高的虫害发生率值,等于11.0%(功效为64.7%)。其余处理提供了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20.0%至22.0%),其中处理3的功效为28.3%,处理4的功效为30.8%,并且处理5的功效为32.8%。
25DA-D,作物的75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芽为26.1%(虫害发生率,%)。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6(BCP511B,200g/ha)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1.9%(功效为91.5%),在统计学上与处理2(Merpan 80WDG,300g/100L)相当,处理2显示出4.6%的虫害发生率,其中计算功效为81.1%。最后,其余处理提供了较高和相当的虫害发生率值,范围为15.1%至18.1%(功效为28.6%-41.2%,即处理3的功效为41.2%,处理4的功效为28.6%,并且处理5的功效为32.8%)。
对棒盘孢属的功效结果
20DA-D,作物的75BBCH
在该评估中,尚未出现目标病害(虫害发生率和虫害严重程度为0.0%)。
40DA-D,作物的76BBCH
在叶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6.0%。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6(BCP511B,200g/ha)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仅为0.3%(功效为97.2%),在统计学上与虫害发生率为0.8%(功效为89.4%)的处理2(Merpan 80WDG,300g/100L)相当,随后是处理3(Patrol Blu,800g/100L),其中虫害发生率等于2.0%(功效为62.9%)。处理5显示出3.0%的虫害发生率(功效为53.5%),并且最后处理4(BCP511B,50g/ha)显示出5.0%的虫害发生率(功效为21.0%),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相当。
对于叶上的虫害严重程度,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值等于0.4%。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再次,处理6得到最低的结果,其中虫害严重程度为0.01%,与处理2相当(0.04%)。其余处理显示出中等的虫害严重程度值,范围为0.13%至0.25%,它们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在果实上,尚未观察到由目标病害引起的症状。
60DA-D,作物的78BBCH
在叶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11.0%。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
处理6(BCP511B,200g/ha)再次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为1.8%(功效为84.8%),在统计学上与处理2(Merpan 80WDG,300g/100L)相当,处理2显示出2.5%的虫害发生率(功效为73.8%)。其余处理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范围为5.5%至8.0%,在它们之间是相当的(功效为27.0%-52.0%,即处理3的功效为52.0%,处理4的功效为27.0%,并且处理5的功效为33.5%)。
对于叶上的虫害严重程度,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严重程度值等于0.80%。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再次,处理6得到最低的结果,其中虫害严重程度为0.09%,与处理2相当(0.11%)。其余处理显示出较高的虫害严重程度值,范围为0.28%至0.39%,它们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在果实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虫害发生率为3.8%。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6(BCP511B,200g/ha)和处理2(Merpan 80WDG,300g/100L)得到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显示出没有受感染果实,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0%(功效为100%),与处理5(BCP511B,100g/ha)相当,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0.5%(功效为88.8%)。处理3(Patrol Blu,800g/100L)得到0.8%的中等虫害发生率值(功效为80.4%),并且最后处理4(BCP511B,50g/ha)显示出1.5%的虫害发生率(功效为62.1%)。
关于扁桃壳梭菌,在试验过程中没有记录到症状。
结论
从试验结束时收集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A、B、C、D时以200g/ha的较高比率施用的BCP511B通常提供了针对目标病害畸形外囊菌、核果链核盘菌和棒盘孢属的最高杀真菌剂功效,对于核果链核盘菌和棒盘孢属始终与在A、B、C、D时以300g/100L施用的常规标准Merpan 80WDG相当并且对于畸形外囊菌甚至优于Merpan 80WDG;
-另外,中等比率(100g/ha)的BCP511B针对畸形外囊菌提供了令人感兴趣的杀真菌剂性能,与常规标准Merpan 80WDG和Patrol Blu相比具有最终的较高的功效;
-观察到BCP511B的剂量效应,其中较高的比率优于中等的比率并且优于较低的比率;
-最后,在整个试验期间,完全未发现任何植物毒性症状或者对非靶标生物的负面影响。
总之,根据包含深绿木霉SC1的组合物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施用(以不引起任何植物毒性迹象的浓度施用)导致在油桃树(品种Maria Anna)的叶、花和芽上畸形外囊菌、棒盘孢属和核果链核盘菌的虫害发生率和/或虫害严重程度与施用参考标准(诸如Merpan80WDG(克菌丹,80%,WG)和Patrol Blu(铜,35%,WP))后获得的虫害发生率和/或虫害严重程度相当或者低于该虫害发生率和/或虫害严重程度(并且因此功效与其相当或更高)。
实施例3:深绿木霉菌株SC1对杏树(品种“Mogador”)上的核果链核盘菌和棒盘孢属的功效和选择性的研究
该试验旨在评价深绿木霉SC1(1x1013个活性分生孢子/kg,WG)对杏的主要病害(核果链核盘菌、畸形外囊菌和棒盘孢属)的功效和选择性。试验在西班牙南部的Turis附近于代表该地区作物和耕种技术的农场中进行。“Mogador”是本试验所选择的杏的品种,于2014年移植。
将包含深绿木霉SC1的组合物(在本文中称为“BCP511B”)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的使用与参考标准Merpan 80WG(克菌丹,80%,WG)和Cupravit Blu 35WG(铜,35%,WG)进行比较。表3示出了处理列表。
表3: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和使用参考标准的处理
Figure BDA0003080288870000241
*100g/ha=100x1010CFU/ha=1012CFU/ha;**200g/ha=200x1010CFU/ha=2x1012CFU/ha;***gA/L是g产品/L
目标病害核果链核盘菌和棒盘孢属在试验田中自然传播,无需人工接种。在试验期间作物未显示畸形外囊菌的症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天气状况均在季节平均值的范围内。试验期间的作物从未表现出由不利天气状况或者水或养分短缺引起的任何应激症状。实验设计是RCB,具有4个重复;每个地块由4株植物组成(行内距离为3m;行距为5.5m),总面积为49.5m2
进行四种施用:A:于作物的01BBCH,B:于57BBCH,C:于65BBCH,和D:于69BBCH。已在最后的施用后5、21、36和56天(DA-D)进行评估。于16DA-A、9DA-B、5DA-C和最后的施用后21天(21DA-D),已评价了由实验产品引起的任何植物毒性症状的存在。通过采用Abbott公式,根据虫害发生率计算杀真菌剂功效,并且计算防控百分率。
对核果链核盘菌的功效结果
5DA-D,作物的69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花簇为27.5%(虫害发生率,%)。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该结果。处理2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1.5%(功效为95.1%)。所有其他处理都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9.0%至14.5%),其中处理3的功效为66.1%,处理4的功效为47.5%,并且处理5的功效为58.3%。
21DA-D,作物的76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芽为11.5%(虫害发生率,%)。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该结果。处理2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1.0%(功效为91.2%)。处理3记录了略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其中虫害发生率为2.9%,等于72.8%的功效,随后是处理5,其中虫害发生率为4.3%,等于62.8%的功效。处理4显示出6.1%的较高虫害发生率值,其中功效值为46.3%。
对棒盘孢属的功效结果
21DA-D,作物的76BBCH
在叶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9.0%。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2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0.8%(功效为89.7%),随后是处理3,其中虫害发生率为3.0%,等于66.2%的功效,并且随后是处理5,其中虫害发生率为3.5%,等于60.6%的功效。处理4显示出6.5%的较高虫害发生率值,其中功效值为26.0%。
对于叶上的虫害严重程度,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严重程度值等于0.55%。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2记录了最高的防治值,其中虫害严重程度为0.04%,随后是处理3,其中虫害严重程度为0.15%,并且随后是处理5,其中虫害严重程度为0.18%。
36DA-D,作物的81BBCH
在叶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46.5%。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2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8.5%(功效为81.6%),并且处理3的虫害发生率为10.5%,等于77.4%的功效,随后是处理5,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18.0%(功效为61.4%)。处理4显示出23.3%的较高虫害发生率值,其中功效值为50.0%。
对于叶上的虫害严重程度,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严重程度值等于2.58%。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2记录了最高的防治值,其中虫害严重程度为0.43%,随后是处理3,其中虫害严重程度为0.69%,并且随后是处理5,其中虫害严重程度为1.0%。
在果实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5.3%。所有处理的结果都不同于这样的结果,但是它们彼此没有差异,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0.0%至0.5%(功效为91.4%至100.0%)。
56DA-D,作物的89BBCH
在叶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73.3%。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2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29.0%(功效为60.5%),并且处理5的虫害发生率为32.3%,等于55.8%的功效。其余处理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和较低的功效值。
对于叶上的虫害严重程度,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严重程度值等于8.0%。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2记录了最高的防治值,其中虫害严重程度为2.5%,随后是处理5,其中虫害严重程度为2.88%。
在果实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11.8%。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2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1.0%(功效为91.9%),并且处理3的虫害发生率为2.8%,等于76.2%的功效,随后是处理5,其中虫害发生率为4.0%,等于65.4%的功效。处理4显示出7.5%的较高果实虫害发生率值,其中功效值为32.7%。
结论
从试验结束时收集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关于核果链核盘菌,未经处理的对照显示出27.5%的受感染花簇和11.5%的受感染芽,其中总体病害压力可以认为是中等的,而对于棒盘孢属,病害压力很高,其中未经处理的对照显示出73.3%的受感染叶和11.8%的受感染果实;
-Merpan 80WG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活性;
-200g/ha的BCP511B通常提供了针对目标病害核果链核盘菌的良好杀真菌剂功效,通常与常规标准Cupravit Blu 35WG相当,并且针对棒盘孢属的功效与常规标准Merpan80WG相当;
-观察到BCP511B的剂量效应,其中较高的比率优于较低的比率;
-最后,在整个试验期间,完全未发现任何植物毒性症状或者对非靶标生物的负面影响。
实施例4:深绿木霉菌株SC1对樱桃树(品种“Early Lorry”)上的核果链核盘菌和棒盘孢属的功效和选择性的研究
试验旨在评价深绿木霉SC1(1x1013个活性分生孢子/kg,WG)对樱桃的主要病害(即核果链核盘菌、畸形外囊菌和棒盘孢属)的功效和选择性。试验在希腊北部的LipochoriSkidra附近于代表该地区作物和耕种技术的农场中进行。“Early Lory”是本试验所选择的樱桃的品种,于2010年移植。
将包含深绿木霉SC1的组合物(在本文中称为“BCP511B”)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的使用与参考标准Merpan 80WG(克菌丹,80%,WG)和Cupravit Blu 35WG(铜,35%,WG)进行比较。处理列表与表3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Cupravit Blu的施用方式为ABD而不是ABCD。
目标病害核果链核盘菌和棒盘孢属在试验田中自然传播,无需人工接种。在试验期间作物未显示畸形外囊菌的症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天气状况均在季节平均值的范围内。试验期间的作物从未表现出由不利天气状况或者水或养分短缺引起的任何应激症状。实验设计是RCB,具有4个重复;每个地块由6株植物组成(行内距离为1.25m;行距为3.5m),总面积为26.25m2
进行四种施用:A:作物的01BBCH,B:57BBCH,C:于65BBCH,和D:于作物的69BBCH。已在4DA-D和最后的施用后20、30、39和53天进行评估。于10DA-A、11DA-B、11DA-C和最后的施用后4天(4DA-D),已评价了由实验产品引起的任何植物毒性症状的存在。通过采用Abbott公式,根据虫害发生率计算杀真菌剂功效,并且计算防治百分率。
对核果链核盘菌的功效结果
4DA-D,作物的72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花簇为31.5%(虫害发生率,%)。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该结果。处理2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记录了虫害发生率值为7.0%(功效为77.7%),随后是处理5,记录了虫害发生率值为12.0%(功效为62.4%),并且随后是处理3,其中虫害发生率为15.0%,等于52.5%的功效。处理4显示出25.5%的较高虫害发生率值,其中功效值为19.0%。
30DA-D,作物的81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芽为11.4%(虫害发生率,%)。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该结果。处理2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1.3%(功效为89.2%)。处理3记录了略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其中虫害发生率为2.9%,等于74.6%的功效,并且处理5的虫害发生率为4.4%,等于60.7%的功效。处理4显示出8.6%的较高虫害发生率值,其中功效值为22.5%。
对棒盘孢属的功效结果
53DA-D,作物的89BBCH
在叶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8.5%。所有处理的结果不同于这样的结果,但是它们彼此没有差异,其中值在处理2的0.3%的虫害发生率(等于96.4%的功效);到处理4的1.3%的虫害发生率(等于87.1%的功效)的范围内。
对于叶上的虫害严重程度,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严重程度值等于0.775%。所有处理的结果不同于这样的结果,但是彼此没有差异,其中值在0.013%(处理2)至0.063%(处理4)的范围内。
未记录到果实上的病害。
结论
从试验结束时收集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关于核果链核盘菌,未经处理的对照显示出31.5%的受感染花簇和11.4%的受感染芽,其中总体病害压力可以认为是中等到较高的,而对于棒盘孢属,病害压力很低,其中未经处理的对照显示出8.5%的受感染叶;
-Merpan 80WG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活性,通常与200g/ha的BCP511B相当并且与标准Cupravit Blu 35WG相当;
-观察到BCP511B的剂量效应,其中较高的比率优于较低的比率;
-最后,在整个试验期间,完全未发现任何植物毒性症状或者对非靶标生物的负面影响。
实施例1-4的一般结论
从在几种核果树(特别是李属的树即油桃树(实施例1和2)、杏树(实施例3)和樱桃树(实施例4))上进行的实施例1-4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深绿木霉SC1提供了针对几种病害的良好杀真菌剂功效,而未检测到对非靶标生物的植物毒性症状或任何负面影响。杀真菌剂功效通常与使用已知参考标准(例如Merpan 80WG和Cupravit Blu 35WG)的处理相当。
实施例5:深绿木霉菌株SC1对樱桃树(品种“Prima giant(susana)”)上的核果链核盘菌和棒盘孢属的功效和选择性的研究以及与其他木霉属菌株的比较
进行试验以评价深绿木霉SC1(1x1013个活性分生孢子/kg,WG)和其他木霉属菌株对樱桃的杀真菌病害(例如核果链核盘菌、畸形外囊菌和棒盘孢属)的功效和选择性。试验在西班牙南部的Viver附近于代表该地区作物和耕种技术的农场中进行。“Prime giant(susana)”是本试验所选择的樱桃的品种,于2013年移植。
将包含深绿木霉SC1的组合物(在本文中称为“BCP511B”)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的使用与参考标准Merpan 80WG(克菌丹,80%,WG)和Cupravit Blu 35WG(铜,35%,WG)进行比较。处理列表与表3相同,此外,使用其他木霉属菌株进行处理,诸如深绿木霉I-1237(
Figure BDA0003080288870000291
WP,Agrauxine SA,法国)或者棘孢木霉(菌株ICC 012)和盖姆斯木霉(菌株ICC080)(REMEDIER,Isagro S.p.A,意大利)的组合。所有产品均按照各自生产商推荐的比率施用以有效处理葡萄藤。处理6:Esquive:浓度:5%,类型:WP;比率:4kg/ha;施用方式:ABCD。处理7:Remedier:浓度:4%,类型:WP;比率:2.5kg/ha;施用方式:ABCD。
目标病害核果链核盘菌和棒盘孢属在试验田中自然传播,无需人工接种。在试验期间作物未显示畸形外囊菌的症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天气状况均在季节平均值的范围内。试验期间的作物从未表现出由不利天气状况或者水或养分短缺引起的任何应激症状。实验设计是RCB,具有4个重复;每个地块由4株植物组成(行内距离为3.5m;行距为6.0m),总面积为84m2
进行四种施用:A:于作物的01BBCH,B:于57BBCH,C:于65BBCH,和D:于作物的69BBCH。已在最后的施用后4、18、30、43和64天(DA-D)进行评估。于16DA-A、7DA-B、17DA-C和最后的施用后18天(18DA-D),已评价了由实验产品引起的任何植物毒性症状的存在。通过采用Abbott公式,根据虫害发生率计算杀真菌剂功效,并且计算防治百分率。
对核果链核盘菌的功效结果
4DA-D,作物的69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花簇为15.5%(虫害发生率,%)。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该结果。处理2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1.5%(功效为89.6%)。所有其他处理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6.5%至11.0%),其中功效值在27.6%至58.3%的范围内。
30DA-D,作物的76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芽为11.4%(虫害发生率,%)。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该结果。处理2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2.0%(功效为81.2%)。处理3记录了略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其中虫害发生率为2.5%,等于77.3%的功效,随后是处理5,其中虫害发生率为4.3%,等于61.9%的功效。处理6和7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分别等于39.8%和39.9%的功效值。
对棒盘孢属的功效结果
18DA-D,作物的73BBCH
在叶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14.3%。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2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0.5%(功效为95.8%),随后是处理3,其中虫害发生率为3.3%,等于78.1%的功效,并且随后是处理5,其中虫害发生率为3.8%,等于72.7%的功效。处理6和7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7.5%和6.8%),其中功效值分别为45.6%和52.7%。
对于叶上的虫害严重程度,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严重程度值等于0.71%。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2记录了最高的防治值,其中虫害严重程度为0.03%。
43DA-D,作物的79BBCH
在叶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45.0%。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5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16.5%(功效为63.3%),并且处理2的虫害发生率值为16.8%(功效为62.6%)。其余处理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21.0%至30.5%),其中处理3的功效值为32.4%,处理4的功效值为48.5%,处理6的功效值为53.4%,并且处理7的功效值为50.3%。
对于叶上的虫害严重程度,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严重程度值等于5.0%。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5记录了最高的防治值,其中虫害严重程度为1.08%。
64DA-D,作物的87BBCH
在叶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76.5%。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2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34.0%(功效为55.6%),并且处理5的虫害发生率为38.8%,等于49.4%的功效。其余处理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45.8%至54.0%),其中处理3的功效值为29.3%,处理4的功效值为33.3%,处理56的功效值为39.0%,并且处理7的功效值为40.0%。
对于叶上的虫害严重程度,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严重程度值等于13.75%。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2和处理5记录了最高的防治值,其中二者的虫害严重程度为6.0%。
在果实上,未记录到病害。
结论
从试验结束时收集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关于核果链核盘菌,未经处理的对照显示出15.5%的受感染花簇和11.4%的受感染芽,其中总体病害压力可以认为是中等/较低的,而对于棒盘孢属,病害压力很高,其中未经处理的对照显示出76.5%的受感染叶;
-以200g/ha施用的BCP511B通常提供了针对目标病害棒盘孢属的良好杀真菌剂功效,与常规标准Merpan 80WG相当;
-与处理6和7相比,处理5的虫害发生率和虫害严重程度更低。因此,使用深绿木霉菌株SC1的处理5的杀真菌功效高于使用深绿木霉菌株I-1237的处理6,并且也高于使用棘孢木霉(菌株ICC 012)和盖姆斯木霉(菌株ICC 080)的组合的处理7;
-观察到BCP511B的剂量效应,其中较高的比率优于较低的比率;
-最后,在整个试验期间,完全未发现任何植物毒性症状或者对非靶标生物的负面影响。
实施例6:深绿木霉菌株SC1对杏树(品种“Kyoto”)上的核果链核盘菌的功效和选择性的研究以及与其他木霉属菌株的比较
进行试验以评价深绿木霉SC1(1x1013个活性分生孢子/kg,WG)和其他木霉属菌株对杏的杀真菌病害(例如核果链核盘菌)的功效和选择性。试验在拉文那(Ravenna)省(艾米利亚罗马涅地区(Emilia Romagna region))的科蒂尼奥拉(Cotignola)附近于代表该地区作物和耕种技术的农场中进行。“Kyoto”是本试验所选择的杏的品种,于1999年移植。
处理列表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之处在于Cupravit Blu的施用方式为ABD而不是ABCD。
目标病害核果链核盘菌在试验田中自然传播,无需人工接种。关于拜氏棒盘孢和畸形外囊菌,在试验过程中没有记录到任何症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天气状况均在季节平均值的范围内。试验期间的作物从未表现出由不利天气状况或者水或养分短缺引起的任何应激症状。实验设计是RCB,具有4个重复;每个地块由4株植物组成(行内距离为3.3m;行距为5.9m),总面积为77.88m2
进行四种施用:A:于作物的01BBCH,B:于57BBCH,C:于65BBCH,和D:于作物的69BBCH。已于最后的施用后3和44天进行评估,评价了附接的花簇和芽的数量。于17DA-A、13DA-B、7DA-C和最后的施用后7天(7DA-D),已评价了由实验产品引起的任何植物毒性症状的存在。通过采用Abbott公式,根据虫害发生率计算杀真菌剂功效,并且计算防治百分率。
对核果链核盘菌的功效结果
3DA-D,作物的69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花簇为36.0%(虫害发生率,%)。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该结果。处理2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10.5%(功效为71.2%),处理3和处理5记录了略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其中虫害发生率为16.5%和17.0%,等于54.3%和53.2%的功效。其余处理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24.0%至27.5%),其中处理4的功效值为33.3%,处理6的功效值为25.8%,并且处理7的功效值为23.6%。
44DA-D,作物的77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芽为10.4%(虫害发生率,%)。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该结果。处理2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0.8%(功效为92.0%),处理3和处理5记录了略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其中虫害发生率均为3.7%,等于63.4%和63.6%的功效。其余处理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5.7%至8.0%),其中处理4的功效值为43.5%,处理6的功效值为21.6%,并且处理7的功效值为30.6%。
结论
从试验结束时收集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花簇为36.0%并且受感染芽为10.4%。总体病害压力可以认为是中等到较高的;
-200g/ha的BCP511B通常提供了针对目标病害核果链核盘菌的高杀真菌剂功效,通常与常规标准Cupravit Blu 35WG相当;
-与处理6和7相比,处理5的花簇和芽上的虫害发生率通常较低,并且处理4的程度更低。因此,使用深绿木霉菌株SC1的处理5的杀真菌功效高于使用深绿木霉菌株I-1237的处理6,并且也高于使用棘孢木霉(菌株ICC 012)和盖姆斯木霉(菌株ICC 080)的组合的处理7;
-观察到BCP511B的剂量效应,其中较高的比率优于较低的比率;
-最后,在整个试验期间,完全未发现任何植物毒性症状或者对非靶标生物的负面影响。
实施例7:深绿木霉菌株SC1对油桃树(品种“Orion”)上的核果链核盘菌、畸形外囊菌和棒盘孢属的功效和选择性的研究以及与其他木霉属菌株的比较
该试验旨在评价深绿木霉SC1(1x1013个活性分生孢子/kg,WG)对油桃的主要病害(即核果链核盘菌、畸形外囊菌和拜氏棒盘孢)的功效和选择性。试验在博洛尼亚(Bologna)省(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地区(Emilia Romagna region))的布德里奥(Budrio)附近于代表该地区作物和耕种技术的农场中进行。“Orion”是本试验所选择的桃(油桃)的品种,于2013年移植。
处理列表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之处在于Cupravit Blu的施用方式为ABD而不是ABCD。
目标病害畸形外囊菌、核果链核盘菌和棒盘孢属在试验田中自然传播,无需人工接种。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天气状况均在季节平均值的范围内。试验期间的作物从未表现出由不利天气状况或者水或养分短缺引起的任何应激症状。实验设计是RCB,具有4个重复;每个地块由4株植物组成(行内距离为3.0m;行距为4.6m),总面积为41.4m2
进行四种施用:A:于作物的01BBCH,B:于57BBCH,C:于65BBCH,和D:于作物的69BBCH。已于最后的施用后4、20、40和71天进行评估,评价了附接的花簇和芽的数量。于20DA-A、7DA-B、10DA-C和最后的施用后7天(7DA-D),已评价了由实验产品引起的任何植物毒性症状的存在。通过采用Abbott公式,根据虫害发生率计算杀真菌剂功效,并且计算防治百分率。
对畸形外囊菌的功效结果
40DA-D,作物的76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叶片的平均百分比(虫害发生率,%)等于60.0%。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2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5.3%(功效为91.2%),随后是处理3,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21.2%(功效为65.0%),并且处理5显示出29.9%的虫害发生率(功效为50.5%)。处理6提供了最低的杀真菌剂功效,显示出54.7%的虫害发生率(功效为9.7%),而其余处理显示出功效值在38.0%至47.5%的范围内。
对核果链核盘菌的功效结果
4DA-D,作物的69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花簇为25.0%(虫害发生率,%)。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该结果。处理2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1.0%(功效为95.6%),处理3记录了略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其中虫害发生率为7.5%,等于68.9%的功效,随后是处理5,其中虫害发生率为10.5%,等于55.8%的功效。处理7具有12.5%的较高虫害发生率值,等于49.2%的功效。其余处理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其中处理4的功效值为40.2%并且处理6的功效值为28.7%。
40DA-D,作物的76BBCH
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受感染芽为30.4%(虫害发生率,%)。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该结果。处理2显示出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9.3%(功效为69.5%)。处理3记录了略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其中虫害发生率为11.9%,等于60.8%的功效,并且处理5的虫害发生率为12.9%,等于57.4%的功效,它们在统计学上彼此没有差异。其余处理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其中处理4的功效值为35.8%,处理6的功效值为16.0%,并且处理7的功效值为49.2%。
对棒盘孢属的功效结果
71DA-D,作物的81BBCH
在该评估中,目标病害出现在叶和果实上。在叶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27.3%。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2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9.3%(功效为66.2%),并且处理5的虫害发生率为10.3%(功效为61.1%),随后是处理3,其中虫害发生率为12.3%,等于54.8%的功效。处理7具有13.8%的较高虫害发生率以及48.0%的功效。其余处理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其中处理4的功效值为36.0%并且处理6的功效值为29.6%。
对于叶上的虫害严重程度,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严重程度值等于3.0%。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3和处理5记录了最高的防治值,其中虫害严重程度分别为0.43%和0.53%(防治功效为84.5%和80.4%)。
在果实上,未经处理的对照得出平均虫害发生率值等于19.8%。所有处理的结果均不同于这样的结果。处理5提供了最高的杀真菌剂功效,其中虫害发生率为2.8%(功效为85.7%功效为),并且处理3的虫害发生率为3.3%,等于83.8%的功效。处理2记录了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其中虫害发生率值为5.3%(功效为74.0%),并且处理7具有5.3%的虫害发生率以及73.6%的功效。其余处理显示出较高的虫害发生率值,其中处理4的功效值为59.0%并且处理6的功效值为57.2%。
结论
从试验结束时收集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可以认为由畸形外囊菌引起的病害压力是较高的,其中未经处理的对照显示出叶上的平均虫害发生率等于60.0%;对于核果链核盘菌,试验田中的病害压力是中等到较高的,其中未经处理的对照显示出受感染花簇为25.0%并且芽上的虫害发生率为30.4%;此外,对于棒盘孢属,病害压力是中等到较高的,其中未经处理的对照显示出果实上的虫害发生率为19.8%并且叶上的虫害发生率为27.3%;
-以200g/ha施用的BCP511B通常提供了针对目标病害的高杀真菌剂功效,通常与常规标准Cupravit Blu 35WG相当;
-与处理6和7相比,处理5的叶、花簇、芽和果实上的虫害发生率以及叶上的虫害严重程度通常更低。因此,使用深绿木霉菌株SC1的处理5的杀真菌功效高于使用深绿木霉菌株I-1237的处理6,并且也高于使用棘孢木霉(菌株ICC 012)和盖姆斯木霉(菌株ICC 080)的组合的处理7;
-观察到BCP511B的剂量效应,其中较高的比率优于较低的比率;
-最后,在整个试验期间,完全未发现任何植物毒性症状或者对非靶标生物的负面影响。
实施例5-7的一般结论
从在几种核果树(特别是李属的树即樱桃树(实施例5)、杏树(实施例6)和油桃树(实施例7))上进行的实施例5-7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深绿木霉SC1提供了针对几种主要病害的良好杀真菌剂功效,而未检测到对非靶标生物的植物毒性症状或任何负面影响。杀真菌剂功效通常与使用已知参考标准(例如Merpan 80WG和Cupravit Blu 35WG)的处理相当。此外,深绿木霉菌株SC1所获得的结果出乎意料地优于其他木霉属菌株(包括深绿木霉I-1237(
Figure BDA0003080288870000361
WP,Agrauxine SA,法国)以及棘孢木霉(菌株ICC 012)和盖姆斯木霉(菌株ICC 080)(REMEDIER,Isagro S.p.A,意大利)的组合所获得的结果。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用于预防或抗击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其中所述真菌感染选自由拜氏棒盘孢(Coryneum beijerinckii)、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和扁桃壳梭菌(Fusicoccum amygdali)组成的组,所述方法包括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菌株SC1施用至所述树、其部分或所述树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果树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李属的树、橄榄树、咖啡树、枣树、芒果树、棕榈树、开心果树、白柿树和腰果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果树是李属的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果树是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的李属的树:桃树、油桃树、李子树、西洋李子树、樱桃树、杏树、扁桃树和李属的观赏树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与对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无毒的一种或多种其他杀虫剂组合施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任选地与对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无毒的一种或多种其他杀虫剂组合的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以包含一种或多种助剂的组合物施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是可喷雾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施用至所述树的整个地上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施用至所述树的叶、芽或花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以1×106CFU/L至1×1014CFU/L、或1×107CFU/L至1×1013CFU/L、或1×108CFU/L至1×1013CFU/L、或1×109CFU/L至1×1013CFU/L、或1×1010CFU/L至1×1013CFU/L的量存在于所述组合物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以1×109CFU/ha至1×1014CFU/ha的量施用,或者其中所述木霉属以1×1011CFU/ha至1×1013CFU/ha的量施用。
12.深绿木霉菌株SC1在预防或抗击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真菌感染选自由拜氏棒盘孢(Coryneum beijerinckii)、畸形外囊菌(Taphrinadeformans)、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和扁桃壳梭菌(Fusicoccum amygdali)组成的组。

Claims (15)

1.一种用于预防或抗击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菌株SC1施用至所述树、其部分或所述树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果树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李属的树、橄榄树、咖啡树、枣树、芒果树、棕榈树、开心果树、白柿树和腰果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果树是李属的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果树是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的李属的树:桃树、油桃树、李子树、西洋李子树、樱桃树、杏树、扁桃树和李属的观赏树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真菌感染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棒盘孢属(Coryneum)、外囊菌属(Taphrina)、链核盘菌属(Monilinia)、壳梭孢属(Fusicoccum)、葡萄孢属(Botrytis)、枝孢属(Cladosporium)、壳囊孢属(Cytospora)、Dibotryon、黑星菌属(Venturia)、喜金海绵属(Blumeriella)、单丝壳属(Sphaerotheca)、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Wilsonomyces、芹菜角弯属(Apiognomonia)、软韧革菌属(Chondrostereum)、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杯伞属(Clitocybe)和蜜环菌属(Armillaria)。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真菌感染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拜氏棒盘孢(Coryneum beijerinckii)、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gena)、扁桃壳梭菌(Fusicoccum amygdali)、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嗜果枝孢霉(Cladosporium carpophilum)、Cytospora cincta、桃干枯壳蕉孢菌(Cytospora leucostoma)、Dibotryon morbosum、嗜果黑星菌(Venturia carpophila)、Blumeriella jaapii、蔷薇单丝壳茵(Sphaerotheca pannosa)、Podosphaera tridactyla、隐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clandestina)、李外囊菌(Taphrina pruni)、嗜果刀孢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Apiognomonia erythrostoma、紫软韧革菌(Chondrostereum purpureum)、葡萄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Clitocybetabescens和密环菌(Armillaria mellea)。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真菌感染选自由拜氏棒盘孢、畸形外囊菌、核果链核盘菌和扁桃壳梭菌组成的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与对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无毒的一种或多种其他杀虫剂组合施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任选地与对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无毒的一种或多种其他杀虫剂组合的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以包含一种或多种助剂的组合物施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是可喷雾液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施用至所述树的整个地上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施用至所述树的叶、芽或花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以1×106CFU/L至1×1014CFU/L、或1×107CFU/L至1×1013CFU/L、或1×108CFU/L至1×1013CFU/L、或1×109CFU/L至1×1013CFU/L、或1×1010CFU/L至1×1013CFU/L的量存在于所述组合物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深绿木霉菌株SC1以1×109CFU/ha至1×1014CFU/ha的量施用,或者其中所述木霉属以1×1011CFU/ha至1×1013CFU/ha的量施用。
15.深绿木霉菌株SC1在预防或抗击核果树或其部分上的真菌感染中的用途。
CN201980078069.7A 2018-12-04 2019-12-04 用于治疗核果树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 Active CN1132260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18/5854 2018-12-04
BE20185854A BE1026827B1 (nl) 2018-12-04 2018-12-04 Werkwijzen voor het behandelen van een schimmelinfectie op een steenvruchtboom
PCT/EP2019/083600 WO2020115097A1 (en) 2018-12-04 2019-12-04 Methods for treating a fungal infection on a stone fruit tre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6041A true CN113226041A (zh) 2021-08-06
CN113226041B CN113226041B (zh) 2022-11-25

Family

ID=65440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8069.7A Active CN113226041B (zh) 2018-12-04 2019-12-04 用于治疗核果树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39218B2 (zh)
EP (1) EP3890493A1 (zh)
CN (1) CN113226041B (zh)
BE (1) BE1026827B1 (zh)
WO (1) WO2020115097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90404A1 (fr) * 2007-05-09 2008-11-12 AGROLOR Centre d'Affaires "Le Cahn" Souche de trichoderma atroviride, procédé d'isolement d'une telle souche, procédé d'obtention d'un produit à base d'une telle souche et utilisation d'une telle souche
WO2009116106A1 (en) * 2008-03-21 2009-09-24 Trentino Sviluppo S.P.A. Trichoderma atroviride sc1 for biocontrol of fungal diseases in plants
ES2395518A1 (es) * 2011-04-15 2013-02-13 Universidad De Jaén Cepa de trichoderma útil para el tratamiento y/o prevención de infecciones provocadas por hongos pertenecientes al género verticillium.
CN103484384A (zh) * 2013-10-08 2014-01-01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控蔬菜真菌病害的深绿木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36379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Bayer Cropscience Ag Fungicid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iazolylisoxazoline fungicide and biological fungicide
CN105451563A (zh) * 2012-12-03 2016-03-30 拜耳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包含生物防治剂的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65267A1 (en) * 2014-02-13 2015-04-29 Bayer CropScience AG Active compound combinations comprising phenylamidine compounds and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BE1023676B1 (nl) * 2016-06-10 2017-06-13 Bipa Nv Methode voor de preventie of de bestrijding van 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90404A1 (fr) * 2007-05-09 2008-11-12 AGROLOR Centre d'Affaires "Le Cahn" Souche de trichoderma atroviride, procédé d'isolement d'une telle souche, procédé d'obtention d'un produit à base d'une telle souche et utilisation d'une telle souche
WO2009116106A1 (en) * 2008-03-21 2009-09-24 Trentino Sviluppo S.P.A. Trichoderma atroviride sc1 for biocontrol of fungal diseases in plants
ES2395518A1 (es) * 2011-04-15 2013-02-13 Universidad De Jaén Cepa de trichoderma útil para el tratamiento y/o prevención de infecciones provocadas por hongos pertenecientes al género verticillium.
CN105451563A (zh) * 2012-12-03 2016-03-30 拜耳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包含生物防治剂的组合物
WO2015036379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Bayer Cropscience Ag Fungicid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iazolylisoxazoline fungicide and biological fungicide
CN103484384A (zh) * 2013-10-08 2014-01-01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控蔬菜真菌病害的深绿木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39218B2 (en) 2023-12-12
CN113226041B (zh) 2022-11-25
WO2020115097A1 (en) 2020-06-11
BE1026827B1 (nl) 2020-07-02
EP3890493A1 (en) 2021-10-13
US20220039393A1 (en) 2022-02-10
BE1026827A1 (nl)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0142A (zh) 一种大豆高垄密植滴灌免耕种植方法
Holb et al. Integrated control of brown rot blossom blight by combining approved chemical control options with Aureobasidium pullulans in organic cherry production
Kumar et al. Diseases of groundnut
Ibrahim et al. Evaluation of some botanical extracts against major insect pests (Leafminer, Armored scale and Woolly Whitefly) of citrus plants in central zone of tigray, North Ethiopia
CN113163761A (zh) 包含脂肪酸的胆碱盐的组合物及其作为杀真菌剂的用途
Sarada et al. Citrus rust mite (Phyllocoptruta oleivora Ashmead): A review
CN113226041B (zh) 用于治疗核果树上的真菌感染的方法
Sharma et al. Major diseases and pathogen ecology of cabbage
Patel et al. Irrigation scheduling and weed management in rabi greengram (Vigna radiata)
Sitepu et al. Diseases of black pepper and their management in Indonesia
Nelson Mango powdery mildew
Basappa Validation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modules for castor (Ricinus communis) in Andhra Pradesh.
Vawdrey et al. Field and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fungicides for the control of Phytophthora fruit rot of papaya in far north Queensland, Australia
Solankey et al. Tomato diseases, their impact, and management
CA3149206A1 (en) Method of improving cold stress tolerance and crop safety
Ram et al. Stone fruit diseases and their management
Shiberu et al. Estimate of yield losses due to T. absoluta Meyrick (Lepidoptera: Gelechiidae) on tomato crops under glasshouse and field conditions in Western Shewa of Central Ethiopia
Kumar et al. Management of collar rot of elephant foot yam caused by Sclerotium rolfsii Sacc.-A Review
Uko et al.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giant sensitive plant (Mimosa invisa Mart.) in agroecosystems in Nigeria: a review.
Mantecón Efficacy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the soybean brown spot (Septoria glycines)
Lakshman et al. Efficacy of newer insecticides against Spodoptera litura in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L.)
CN109984000A (zh) 一种入侵物种薇甘菊的综合防治方法
Sharma et al. Bio-efficacy of different insecticides against Aphid (Aphis gossypii) on Tomato,(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Patel et al. Evaluation of Bio-Rational and chemical insecticides against leafhopper, Amrasca biguttula biguttula (Ishida) and whitefly,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on okra
CN110799036B (zh) 火箭植物的一部分的提取物在激发植物和树木的防御中的用途及相关组合物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