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5756A - 驻留网络的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驻留网络的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5756A
CN113225756A CN202110484332.1A CN202110484332A CN113225756A CN 113225756 A CN113225756 A CN 113225756A CN 202110484332 A CN202110484332 A CN 202110484332A CN 113225756 A CN113225756 A CN 113225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hentication
network
residing
response message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43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5756B (zh
Inventor
李彦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43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5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5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5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5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5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驻留网络的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在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响应于针对所述网络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指示消息,发送从所述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的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所述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识别卡在所述目标网络进行驻留。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终端的驻网成功率。

Description

驻留网络的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驻留网络的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网络获取各种各样的外界信息,移动终端开机后自动搜索该用户识别卡对应的运营商网络进行鉴权以驻留到网络中。移动终端通过用户识别卡驻留网络,以使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服务。
然而,当漫游状态下的移动终端执行驻网鉴权流程时,经常遇到被网络侧发送鉴权拒绝消息的情况,导致用户识别卡无法成功驻留到漫游地的网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留网络的方法、装置、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提高用户识别卡驻留网络的成功率。
一种驻留网络的方法,包括:
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
在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响应于针对所述网络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指示消息,发送从所述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的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所述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识别卡在所述目标网络进行驻留。
一种驻留网络的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网络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指示消息,发送从所述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的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所述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识别卡在所述目标网络进行驻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且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用户识别卡发起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接收基于所述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请求消息;响应于所述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网络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用户识别卡所要驻留的目标网络下的目标小区;控制所述用户识别卡发起在所述目标小区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注册模块;所述注册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针对所述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所反馈的鉴权成功消息后,控制所述用户识别卡在所述目标小区进行网络注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鉴权请求消息,生成对应的伪鉴权响应消息;根据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伪鉴权响应消息的反馈消息,确定所述目标网络的网络状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目标网络的网络状态为正常情况下,响应于所述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会话鉴权处理模块;所述会话鉴权处理模块,用于在对会话功能进行鉴权处理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用户识别卡所处的当前路由区;在所述当前路由区与所述用户识别卡在所述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路由区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所述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执行所述会话功能的鉴权处理。
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
在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响应于针对所述网络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指示消息,发送从所述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的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所述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识别卡在所述目标网络进行驻留。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
在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响应于针对所述网络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指示消息,发送从所述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的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所述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识别卡在所述目标网络进行驻留。
上述驻留网络的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驻网鉴权失败的情况下,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在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并在再次鉴权流程中使用从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的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作为鉴权响应,使得鉴权响应的形式满足网络侧设备所支持的形式,能够避免合法终端因使用网络侧设备不支持的鉴权响应形式进行鉴权而被误判为非法终端导致被拒绝驻网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驻留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驻留网络的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驻留网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的流程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的流程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驻留网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驻留网络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的内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驻留网络的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环境包括终端110和网络侧设备120。终端110响应于网络侧设备120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终端110在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向网络侧设备120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终端110响应于网络侧设备120针对网络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指示消息,发送从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的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该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用于指示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其中,终端110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网络侧设备120,即网络侧的驻网鉴权设备,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还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驻留网络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驻留网络的方法,以运行于图1中的终端上为例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该驻留网络的方法包括步骤202至步骤206。
步骤202,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
其中,鉴权响应消息是指终端针对网络侧设备的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的响应消息,该鉴权响应消息用于网络侧设备验证终端是否具备驻网权限。鉴权失败消息是指网络侧设备对终端的驻网权限鉴定失败,该鉴权失败消息表征终端不具备驻网权限。
字节(Byte)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计量存储容量的一种计量单位,也可以一些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和语言字符。
具体地,终端控制该用户识别卡向网络侧设备发送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网络侧设备基于该驻留请求返回鉴权请求消息给终端。终端接收该鉴权请求消息,生成与该鉴权请求消息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并将该鉴权响应消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基于该鉴权响应消息验证终端是否具备在目标网络驻留的权限。网络侧设备基于该鉴权响应消息判定终端不具备在目标网络驻留的权限的情况下,生成鉴权失败消息并反馈至终端。该鉴权响应消息以字节为计量单位,终端接收到该鉴权失败消息,可确定该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
步骤204,在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其中,鉴权再发起条件是指再次发起鉴权处理的条件,鉴权再发起条件具体可以是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网络驻留请求是指在某个网络中进行驻留的请求。
具体地,终端确定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并获取鉴权再发起条件。终端判断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是否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满足则控制用户识别卡向网络侧设备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包括:在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且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步骤206,响应于针对网络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指示消息,发送从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的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该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用于指示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
其中,用户识别卡即用户身份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简称SIM卡),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可以是具有独立结构的物理识别卡,具体可以是全球用户识别卡(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简称USIM卡)等,也可以是没有独立结构的、需要嵌入到设备芯片上的嵌入式识别卡,具体可以是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卡(Embedded-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简称eSIM卡),但不限于此。响应内容具体可以是响应参数,但不限于此。
目标网络是指终端控制用户识别卡成功搜索到的某个移动通信网络。该目标网络可以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是由政府或它批准的经营者为了给公众提供陆地移动通信业务而建立和经营的网络。
具体地,网络侧设备基于终端发起的网络驻留请求,返回鉴权指示消息。终端根据该鉴权指示消息,从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终端将该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以指示网络侧设备使用该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进行对终端驻留目标网络的权限进行鉴别。
网络侧设备接收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后,可将该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和预设响应内容进行匹配。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和预设响应内容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判定用户识别卡具有驻留目标网络的权限,则网络侧设备科生成鉴权成功消息。网络侧设备将该鉴权成功消息反馈至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所反馈的鉴权成功消息后,控制用户识别卡在目标小区进行网络注册。
具体地,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所反馈的鉴权成功消息后,终端可控制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下的候选频点中选择目标频点,以及在目标频点所对应的各候选小区中选择目标小区,从而在控制用户识别卡在目标小区进行网络注册,以使终端与该目标网络建立连接。
传统的驻留网络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只能支持携带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参数进行鉴权,超出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参数会被判定鉴权失败,导致终端不能驻留到网络中。而本实施例中,在驻网鉴权失败的情况下,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在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并在再次鉴权流程中使用从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的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作为鉴权响应,使得鉴权响应的形式满足网络侧设备所支持的形式,能够避免合法终端因使用网络侧设备不支持的鉴权响应形式进行鉴权而被误判为非法终端导致被拒绝驻网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驻留的成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包括:在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具体地,终端确定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并确定该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是否大于预设字节数量。在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判定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则终端可控制用户识别卡向网络侧设备再次发起网络驻留请求,以请求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
本实施例中,在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并使用鉴权响应消息中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进行鉴权处理,使得符合网络侧设备的鉴权要求,从而能够提高终端驻留网络的成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包括:在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且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具体地,该鉴权响应消息以字节为计量单位,终端接收到网络侧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后,可计算该鉴权响应消息对应的字节数量。并且,终端可检测用户识别卡的类型,以判断该用户识别卡是物理识别卡还是嵌入式识别卡。在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且该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判定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则终端可控制用户识别卡向网络侧设备再次发起网络驻留请求,以请求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
传统的用户识别卡一般是物理识别卡,而物理识别卡的鉴权响应消息一般是固定字节数量,网络侧设备只支持对该固定字节数量的鉴权响应消息进行验证。而嵌入式识别卡在驻网鉴权时所提供的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往往大于固定字节数量,容易因网络侧设备不支持验证导致无法正常驻网。本实施例中,在首次驻网鉴权失败后,检测用户识别卡是否为嵌入式识别卡,且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是否大于预设字节数量,是则重新发起驻网鉴权流程,并在重新发起的驻网鉴权流程中,从鉴权响应消息中使用预设字节数据量的响应内容进行鉴权处理,能够提高网络侧设备对终端的鉴权处理的成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之前,还包括:
步骤302,控制用户识别卡发起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
其中,驻留请求是指用户识别卡发起的请求在某个网络中进行驻留的信息。
具体地,终端检测到用户识别卡后,可控制用户识别卡发起网络搜索。在成功搜索到网络后,可选择需要驻留的目标网络。接着,终端可确定目标网络所对应的网络侧设备,控制用户识别卡向网络侧设备发起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
步骤304,接收基于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请求消息。
其中,鉴权请求消息是指鉴别终端是否具有驻留网络的权限的指示消息。
具体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终端发起的驻留请求后,针对该驻留请求返回相应的鉴权请求消息。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请求消息。
步骤306,响应于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该鉴权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网络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对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处理。
具体地,终端根据该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终端将该鉴权响应消息发送给目标网络对应的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接收该鉴权响应消息,并对鉴权响应消息进行验证,以确定该用户识别卡是否具备驻留在该目标网络的权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接收该鉴权请求消息,从该鉴权请求消息获取鉴权请求参数。终端根据鉴权请求参数计算相应的鉴权响应参数(Response,简称Res),并根据鉴权响应参数生成鉴权响应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接收该鉴权响应消息,并从该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目标响应参数,将目标响应参数和预设鉴权响应参数(ExpectedResponse,简称XRES)进行匹配。该预设鉴权响应参数XRES是期望的终端鉴权响应参数。在目标响应参数和预设鉴权响应参数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判定用户识别卡具有驻留目标网络的权限。在目标响应参数和预设鉴权响应参数匹配失败的情况下,判定用户识别卡不具备驻留目标网络的权限,则网络侧设备生成鉴权失败消息。网络侧设备将该鉴权失败消息反馈至终端。
本实施例中,控制用户识别卡发起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以发起驻网的鉴权处理流程。在接收到基于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请求消息后,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以指示目标网络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对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处理,从而能够通过鉴权响应消息准确验证用户识别卡的身份,以判断是否具有驻留在该目标网络的权限,避免非法用户占用网络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用户识别卡发起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包括:在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的情况下,选择用户识别卡所要驻留的目标网络下的目标小区;控制用户识别卡发起在目标小区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
具体地,终端检测到用户识别卡后,识别所检测到的用户识别卡的类型。该用户识别卡的类型可分为嵌入式识别卡和物理识别卡。在所检测到的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的情况下,触发小区选择流程。终端可控制用户识别卡选择所要驻留的目标小区,并控制用户识别卡在该目标小区执行网络驻留流程,即终端控制用户识别卡向目标小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起在目标小区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所反馈的鉴权成功消息后,控制用户识别卡在目标小区进行网络注册。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可控制用户识别卡进行网络搜索,获取搜索成功的目标网络。一个目标网络下可对应多个频点,一个频点可对应多个小区。其中,频点是指给固定频率的编号,选择该频点就是选择该频点对应的频率。小区是指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是可以识别的在网络中所能驻扎的最小单位。终端可控制用户识别卡在该目标网络对应的各候选频点中选择目标频点,以及在该目标频点对应的各候选小区中选择驻留的目标小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在开机、从飞行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等需要重新检测用户识别卡的情况下,确定所检测到的用户识别卡的类型。在所检测到的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的情况下,触发小区选择流程。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的情况下,选择用户识别卡所要驻留的目标网络下的目标小区,能够在发起驻网流程之前先确定用户识别卡所要驻留的目标小区,再控制用户识别卡在目标小区上发起网络附着流程,能够加快用户识别卡驻网的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响应于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之前,还包括:
步骤402,响应于鉴权请求消息,生成对应的伪鉴权响应消息。
其中,伪鉴权响应消息是指伪造、虚假的鉴权响应消息。
具体地,终端可根据该鉴权请求消息,生成伪鉴权响应消息。终端将该伪鉴权响应消息发送给目标网络对应的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接收该伪鉴权响应消息,并根据伪鉴权响应消息验证该用户识别卡是否具备驻留在该目标网络的权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可根据鉴权请求消息生成鉴权响应参数,将鉴权响应参数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修改,已生成伪鉴权响应消息。关键参数是指网络侧设备在对终端进行鉴权处理时不可缺少的参数。
步骤404,根据网络侧设备对伪鉴权响应消息的反馈消息,确定目标网络的网络状态。
其中,网络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网络的正常状态是指该目标网络为合法网络,网络的异常状态是指该目标网络为存在风险的可疑网络或非法网络。
具体地,在网络侧设备根据该伪鉴权响应消息,判定该用户识别卡具备驻留在该目标网络的权限的情况下,网络侧设备生成鉴权成功的反馈消息。在网络侧设备根据该伪鉴权响应消息,判定该用户识别卡不具备驻留在该目标网络的权限的情况下,网络侧设备生成鉴权失败的反馈消息。网络侧设备将该反馈消息返回给终端。
终端接收到鉴权成功的反馈消息的情况下,可判定该目标网络的网络状态为异常,即该目标网络为异常网络。终端在接收到鉴权失败的反馈消息的情况下,可判定该目标网络的网络状态为正常,即该目标网络为正常网络。
该响应于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包括:
步骤406,在目标网络的网络状态为正常情况下,响应于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
具体地,在终端判断该目标网络的网络状态为正常情况下,终端可根据该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终端将该鉴权响应消息发送给目标网络对应的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接收该鉴权响应消息,并对鉴权响应消息进行验证,以确定该用户识别卡是否具备驻留在该目标网络的权限。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伪鉴权响应消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以获得网络侧设备的反馈指令,实现终端对网络的鉴权,减少终端驻留异常网络的可能性,提升了用户终端驻网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后,该方法还包括:在对会话功能进行鉴权处理的情况下,检测用户识别卡所处的当前路由区;在当前路由区与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路由区相同的情况下,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执行会话功能的鉴权处理。
其中,路由区(Routing Area)是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简称PS)域网络侧寻找终端的区域范围。路由区由一个或多个小区组成。
具体地,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反馈的鉴权成功消息后,控制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进行网络注册。终端成功驻留目标网络后,可以读取在目标网络中的驻留信息,比如驻留的位置区、路由区和小区等。
在需要使用终端的会话功能时,可能需要再次发起鉴权处理流程。终端可响应对会话功能的鉴权请求,检测用户识别卡当前所处的当前路由区。终端可确定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路由区,将当前路由区和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路由区进行匹配。在当前路由区与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路由区相同的情况下,终端可将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直接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以完成会话功能的鉴权。
本实施例,在驻网成功后,需要对会话功能进行鉴权处理的情况下,可检测用户识别卡所处的当前路由区,在当前路由区与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路由区相同的情况下,直接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执行会话功能的鉴权处理,能够提高鉴权处理的效率。并且,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是有效的鉴权数据,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进行鉴权响应,能够大大提高鉴权的成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对会话功能进行鉴权处理的情况下,检测用户识别卡所处的当前位置区;在当前位置区与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位置区相同的情况下,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执行会话功能的鉴权处理。
其中,位置区(Location Area),即跟踪区,是电路交换域(CircuitSwitchedDomain,简称CS)域网络侧寻找终端的区域范围。一个位置区可以对应一个或几个路由区。
具体地,终端成功驻留在目标网络后,可以读取在目标网络中的驻留信息,比如驻留的位置区、路由区和小区等。在需要使用终端的会话功能时,终端可能需要再次发起鉴权处理流程。终端可响应对会话功能的鉴权请求,检测用户识别卡当前所处的当前位置区。终端可确定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位置区,将当前位置区和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位置区进行匹配。在当前位置区与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位置区相同的情况下,终端可将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直接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以完成会话功能的鉴权。
本实施例,在驻网成功后,需要对会话功能进行鉴权处理的情况下,可检测用户识别卡所处的当前位置区,在当前位置区与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位置区相同的情况下,直接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执行会话功能的鉴权处理,能够提高鉴权处理的效率。并且,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是有效的鉴权数据,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进行鉴权响应,能够大大提高鉴权的成功率。
在其它实施例中,终端成功驻留到目标网络后,后续需要进行鉴权处理的业务,例如语音业务、数据业务流程等,在用户识别卡的位置区或路由区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终端可以直接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响应鉴权请求,以快速完成鉴权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嵌入式识别卡可以是eSIM卡。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eSIM卡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协议下驻留网络的方法,包括:
步骤502,终端开机,开机后执行步骤504。
步骤504,当终端开机后,检测当前卡槽插入的SIM卡是否为eSIM卡。在当前卡槽插入的SIM卡为eSIM卡的情况下,触发小区选择流程,以选择需要驻留的目标小区。
步骤506,在终端选到目标小区后,在该小区上执行网络附着流程,附着流程中核心网和终端会相互鉴权来保证通信数据的安全性。在终端的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简称NAS)模块收到网络侧的鉴权请求消息后,将把鉴权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参数透传给eSIM卡,由eSIM卡进行鉴权处理并返回相应的鉴权响应参数到NAS模块。NAS模块发送携带鉴权响应参数的鉴权响应消息到网络侧,当网络侧检查收到的鉴权响应参数与自身保存的预设鉴权响应参数相同,则认定鉴权通过。不相同则认定鉴权失败,将发送鉴权拒绝消息给终端,执行步骤508。
步骤508,终端的NAS模块收到网络鉴权拒绝消息,则NAS模块进一步检查当前卡槽插入的SIM卡是否为eSIM卡,以及之前鉴权响应消息中携带的鉴权响应参数是否大于4Bytes。在当前卡槽插入的SIM卡为eSIM卡,且之前鉴权响应消息中携带的鉴权响应参数大于4Bytes的情况下,执行步骤510。
步骤510,重新触发附着流程,并在鉴权响应消息中携带鉴权响应参数的前4Bytes的内容,执行步骤512。
步骤512,终端接收到鉴权成功消息后,可控制用户识别卡在目标小区进行驻留,以与该目标网络建立网络连接。
在当前卡槽插入的SIM卡不是eSIM卡,或者之前鉴权响应消息中携带的鉴权响应参数不大于4Bytes的情况下,按照3GPP协议规定的流程将该SIM卡作为无效卡处理。
本实施例中,终端记录当前使用的SIM卡是否为eSIM卡,在开机驻网附着流程中若收到网络侧的鉴权拒绝消息,则终端在确定鉴权流程为eSIM卡的鉴权流程以及鉴权流程中携带的鉴权响应参数大于4Bytes内容的情况下,则终端不按照3GPP协议流程将此eSIM卡作为无效处理,而是触发终端再次尝试驻网附着流程,并在鉴权响应消息中携带前4Bytes的鉴权响应参数,可以有效规避由于网络侧的鉴权网元问题而导致eSIM卡无法驻网问题,能够提高使用eSIM的终端在各地区的驻网成功率,并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驻留网络的方法,包括:
终端在自身的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的情况下,选择用户识别卡所要驻留的目标网络下的目标小区。
接着,终端控制用户识别卡向网络侧设备发起在目标小区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
接着,网络侧设备基于驻留请求返回鉴权请求消息给终端,终端响应于鉴权请求消息,生成对应的伪鉴权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终端根据网络侧设备对伪鉴权响应消息的反馈消息,确定目标网络的网络状态。
接着,在目标网络的网络状态为正常情况下,终端响应于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并将该鉴权响应消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接着,网络侧设备将鉴权响应消息中的鉴权响应参数和预设鉴权响应参数进行匹配处理,在鉴权响应参数和预设鉴权响应参数不匹配的情况下,生成鉴权失败消息,并将该鉴权失败消息反馈至终端。
接着,终端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鉴权响应消息中鉴权响应参数对应的字节数量。
进一步地,终端在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且鉴权响应消息中鉴权响应参数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终端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向网络侧设备发起在目标小区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接着,网络侧设备根据该网络驻留请求生成鉴权指示消息,并返回给终端。终端响应于针对网络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指示消息,从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的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
接着,终端将包含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的响应消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从该响应消息中获取该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将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和预设鉴权响应参数进行匹配处理,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和预设鉴权响应参数匹配的情况下,生成鉴权成功消息,并将在鉴权成功消息反馈至终端。
进一步地,终端接收到该鉴权成功消息后,可控制用户识别卡在目标小区进行注册,以与该目标网络建立网络连接。
可选地,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和预设鉴权响应参数不匹配的情况下,将该用户识别卡判定为无效卡,并生成鉴权失败消息,并将该鉴权失败消息反馈至终端。
进一步地,终端驻留目标网络后,在对会话功能进行鉴权处理的情况下,终端检测用户识别卡所处的当前路由区或位置区。
接着,在当前路由区或位置区与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路由区或位置区相同的情况下,终端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执行会话功能的鉴权处理。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的情况下,先按照原有的驻网鉴权流程进行处理,在收到鉴权失败的消息后,检测终端发送的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是否大于网络侧设备所支持的预设字节数量。在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可以再次发生驻网鉴权流程,并在重新发起的驻网鉴权流程中,从鉴权响应消息中使用预设数量的响应内容进行鉴权响应,使得终端发送的鉴权响应数据的形式满足网络侧设备所支持的形式,能够避免合法终端因使用网络侧设备不支持的鉴权响应形式进行鉴权导致被拒绝驻网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驻留的成功率。
在驻网成功后,需要对终端的会话功能进行鉴权处理的情况下,可检测用户识别卡所处的当前路由区或当前位置区,在当前路由区或当前位置区与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路由区或位置区相同的情况下,直接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执行会话功能的鉴权处理,能够提高鉴权处理的效率。并且,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是有效的鉴权数据,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进行鉴权响应,能够大大提高鉴权的成功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图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驻留网络的装置600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驻留网络的装置600包括:确定模块602、控制模块604和发送模块606。其中,
确定模块602,用于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
控制模块604,用于在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发送模块606,用于响应于针对网络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指示消息,发送从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的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用于指示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
本实施例中,在驻网鉴权失败的情况下,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在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并在再次鉴权流程中使用从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的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作为鉴权响应,使得鉴权响应的形式满足网络侧设备所支持的形式,能够避免合法终端因使用网络侧设备不支持的鉴权响应形式进行鉴权而被误判为非法终端导致被拒绝驻网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驻留的成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604,还用于在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本实施例中,在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并使用鉴权响应消息中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进行鉴权处理,使得符合网络侧设备的鉴权要求,从而能够提高终端驻留网络的成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604,还用于在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且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传统的用户识别卡一般是物理识别卡,而物理识别卡的鉴权响应消息一般是固定字节数量,网络侧设备只支持对该固定字节数量的鉴权响应消息进行验证。而嵌入式识别卡在驻网鉴权时所提供的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往往大于固定字节数量,容易因网络侧设备不支持验证导致无法正常驻网。本实施例中,在首次驻网鉴权失败后,检测用户识别卡是否为嵌入式识别卡,且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是否大于预设字节数量,是则重新发起驻网鉴权流程,并在重新发起的驻网鉴权流程中,从鉴权响应消息中使用预设字节数据量的响应内容进行鉴权处理,能够提高网络侧设备对终端的鉴权处理的成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控制用户识别卡发起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接收基于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请求消息;响应于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鉴权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网络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对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处理。
本实施例中,控制用户识别卡发起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以发起驻网的鉴权处理流程。在接收到基于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请求消息后,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以指示目标网络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对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处理,从而能够通过鉴权响应消息准确验证用户识别卡的身份,以判断是否具有驻留在该目标网络的权限,避免非法用户占用网络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的情况下,选择用户识别卡所要驻留的目标网络下的目标小区;控制用户识别卡发起在目标小区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的情况下,选择用户识别卡所要驻留的目标网络下的目标小区,能够在发起驻网流程之前先确定用户识别卡所要驻留的目标小区,再控制用户识别卡在目标小区上发起网络附着流程,能够加快用户识别卡驻网的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注册模块;注册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所反馈的鉴权成功消息后,控制用户识别卡在目标小区进行网络注册。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伪鉴权响应消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以获得网络侧设备的反馈指令,实现终端对网络的鉴权,减少终端驻留异常网络的可能性,提升了用户终端驻网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响应于鉴权请求消息,生成对应的伪鉴权响应消息;根据网络侧设备对伪鉴权响应消息的反馈消息,确定目标网络的网络状态;
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目标网络的网络状态为正常情况下,响应于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
本实施例,在驻网成功后,需要对会话功能进行鉴权处理的情况下,可检测用户识别卡所处的当前路由区,在当前路由区与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路由区相同的情况下,直接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执行会话功能的鉴权处理,能够提高鉴权处理的效率。并且,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是有效的鉴权数据,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进行鉴权响应,能够大大提高鉴权的成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会话鉴权处理模块;会话鉴权处理模块,用于在对会话功能进行鉴权处理的情况下,检测用户识别卡所处的当前路由区;在当前路由区与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路由区相同的情况下,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执行会话功能的鉴权处理。
本实施例,在驻网成功后,需要对会话功能进行鉴权处理的情况下,可检测用户识别卡所处的当前位置区,在当前位置区与用户识别卡在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位置区相同的情况下,直接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执行会话功能的鉴权处理,能够提高鉴权处理的效率。并且,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是有效的鉴权数据,使用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进行鉴权响应,能够大大提高鉴权的成功率。
上述驻留网络的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驻留网络的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驻留网络的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关于驻留网络的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驻留网络的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驻留网络的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终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终端的运行。存储器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内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所执行,以用于实现以下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驻留网络的方法。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提供高速缓存的运行环境。该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穿戴式设备等任意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驻留网络的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实现可为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在终端或服务器上运行。该计算机程序构成的程序模块可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器上。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驻留网络的方法的步骤。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驻留网络的方法。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驻留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
在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响应于针对所述网络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指示消息,发送从所述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的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所述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识别卡在所述目标网络进行驻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包括:
在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包括:
在所述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且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大于预设字节数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用户识别卡发起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
接收基于所述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请求消息;
响应于所述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网络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用户识别卡发起在目标网络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包括:
在用户识别卡为嵌入式识别卡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用户识别卡所要驻留的目标网络下的目标小区;
控制所述用户识别卡发起在所述目标小区进行驻留的驻留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所述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鉴权请求消息,生成对应的伪鉴权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伪鉴权响应消息的反馈消息,确定所述目标网络的网络状态;
所述响应于所述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包括:
在所述目标网络的网络状态为正常情况下,响应于所述鉴权请求消息生成相应的鉴权响应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识别卡在所述目标网络进行驻留后,还包括:
在对会话功能进行鉴权处理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用户识别卡所处的当前路由区;
在所述当前路由区与所述用户识别卡在所述目标网络中所驻留的路由区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所述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执行所述会话功能的鉴权处理。
8.一种驻留网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鉴权响应消息反馈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的字节数量满足鉴权再发起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用户识别卡再次发起在目标网络驻留的网络驻留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网络驻留请求返回的鉴权指示消息,发送从所述鉴权响应消息中获取的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所述预设字节数量的响应内容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识别卡在所述目标网络进行驻留。
9.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484332.1A 2021-04-30 2021-04-30 驻留网络的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225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4332.1A CN113225756B (zh) 2021-04-30 2021-04-30 驻留网络的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4332.1A CN113225756B (zh) 2021-04-30 2021-04-30 驻留网络的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5756A true CN113225756A (zh) 2021-08-06
CN113225756B CN113225756B (zh) 2022-07-15

Family

ID=77090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4332.1A Active CN113225756B (zh) 2021-04-30 2021-04-30 驻留网络的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2575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8037A (zh) * 2003-06-10 2005-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用户漫游到码分多址网络的鉴权方法
US20050021634A1 (en) * 2002-11-21 2005-01-27 Ghassan Naim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ssing information between a mobile terminal and predetermined network entities in a hybrid network
CN101765167A (zh) * 2008-12-24 2010-06-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在不同制式网络间实现漫游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5722077A (zh) * 2016-01-29 2016-06-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驻留方法、网络驻留系统和终端
CN112351425A (zh) * 2020-10-15 2021-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入鉴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21634A1 (en) * 2002-11-21 2005-01-27 Ghassan Naim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ssing information between a mobile terminal and predetermined network entities in a hybrid network
CN1568037A (zh) * 2003-06-10 2005-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用户漫游到码分多址网络的鉴权方法
CN101765167A (zh) * 2008-12-24 2010-06-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在不同制式网络间实现漫游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5722077A (zh) * 2016-01-29 2016-06-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驻留方法、网络驻留系统和终端
CN112351425A (zh) * 2020-10-15 2021-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入鉴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5756B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7327B (zh) 拦截恶意网站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器
CN106028331B (zh) 一种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及设备
RU2370901C2 (ru) Проверка допустимости контактов и обновление достоверных контактов в мобиль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ах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5873068B (zh) 一种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66656B (zh) 免密认证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0300432B (zh) 一种对设备进行配网的方法及配网系统
US20180124608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WIFI Network
US954476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a device for use ove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59524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pseudo-base station by a mobile terminal
JP6602475B2 (ja) 移動体ネットワークへの認証を行う方法、デバイス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移動体ネットワークへのデバイスの認証を行うためのサーバ
CN106792704B (zh) 一种检测钓鱼接入点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057429A1 (zh)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577619B (zh) 一种客户端登录方法、客户端以及系统
CN110730446A (zh) 一种登录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454660B (zh) 鉴权失败后的驻网方法和装置
CN106878280B (zh) 用户认证的方法和装置、获取用户号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3993471B1 (en) Sim swap scam protection via passive monitoring
WO2017181465A1 (zh) 一种接入点名称apn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6658503B (zh) 移动终端接入lte数据网络的注册方法和装置
KR101879843B1 (ko) Ip 주소와 sms를 이용한 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6912049B (zh) 改善用户认证体验的方法
CN113225756B (zh) 驻留网络的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78003A (zh) 一种位置更新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954647A (zh) 车辆蓝牙钥匙注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66184A (zh) 一种识别伪基站短信的方法及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