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5324B - 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5324B
CN113225324B CN202110457117.2A CN202110457117A CN113225324B CN 113225324 B CN113225324 B CN 113225324B CN 202110457117 A CN202110457117 A CN 202110457117A CN 113225324 B CN113225324 B CN 1132253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block chain
information
account
block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71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5324A (zh
Inventor
李晓风
许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ke Latti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ke Latt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ke Latt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ke Latt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571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5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5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5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5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5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identity of one or more communicating identities is hidden
    • H04L63/0421Anonymous communication, i.e. the party's identifiers are hidden from the other party or parties, e.g. using an anonymiz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3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 H04L9/3255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using group based signatures, e.g. ring or threshold sign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42Anonymization, e.g. involving pseudony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匿名身份构建指令并检测到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时,根据匿名身份构建指令确定第二区块链,并获取用户私钥及账户公钥集合;对用户私钥进行哈希运算,获得哈希私钥,并基于账户公钥集合对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获得环签名信息;将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以使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根据环签名信息为用户创建匿名账户。由于匿名账户是根据环签名信息创建的,而在生成环签名信息时使用了账户公钥集合进行公钥混淆,因此,匿名账户与用户的区块链账户的联系难以被发觉。

Description

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开始与区块链紧密结合,从原有的数据锚定上链,逐步演进为部分业务区中心化,在部分实际场景中,业务相关方存在保护身份隐私的需求,不希望暴露在过程中的公钥,但是同时又要做到身份可验证,例如:用户发现交易存在非法信息,希望进行举报,但是,因担心报复等行为需要进行匿名举报。而现有区块链技术虽然可以匿名账户,但是容易被查找到匿名账户与原有用户账户的联系,由此使得用户在违法信息举报上畏首畏尾,对区块链发展不利。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匿名账户易被查找到与原有用户账户联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匿名身份构建指令时,检测所述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
在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时,根据所述匿名身份构建指令确定第二区块链,并获取用户私钥及账户公钥集合;
对所述用户私钥进行哈希运算,以获得哈希私钥,并基于所述账户公钥集合对所述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以获得环签名信息;
将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二区块链,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对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验证,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环签名信息为所述用户创建匿名账户。
可选的,所述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匿名身份构建指令时,检测所述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准入信息,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通过第一区块链中的各个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准入身份验证,并获取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判定准入身份验证通过的区块链节点数量;
在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满足预设账户创建条件时,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创建区块链账户。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数据解析,以获得用户标志信息及用户公钥;
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对所述用户标志信息进行密钥计算,以获得理论用户公钥;
在所述用户公钥及所述理论用户公钥一致时,判定身份验证通过;
在所述用户公钥及所述理论用户公钥不一致时,判定身份验证不通过。
可选的,所述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对所述用户标志信息进行密钥计算,以获得理论用户公钥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标志信息在预设用户黑名单中查找对应的用户信息;
在未查找到对应的用户信息时,执行所述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对所述用户标志信息进行密钥计算,以获得理论用户公钥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通过第一区块链中的各个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准入身份验证,并获取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判定准入身份验证通过的区块链节点数量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通过节点私钥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签名,以获得准入签名信息;
将所述准入签名信息及所述用户准入信息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以使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接收到广播信息的区块链节点对所述准入签名信息及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准入身份验证,并在准入身份验证通过时反馈签名信息;
在接收到反馈的签名信息时,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安全校验,并获取通过安全校验的签名信息的数量,以获得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判定准入身份验证通过的区块链节点数量。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满足预设账户创建条件时,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创建区块链账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预设校验通过系数及所述第一区块链的节点总数;
根据所述预设校验通过系数及所述节点总数确定通过阈值;
在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通过阈值时,判定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满足预设账户创建条件。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二区块链,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对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验证,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环签名信息为所述用户创建匿名账户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二区块链,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接收到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时,对所述哈希私钥及所述环签名信息进行环签名验证,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对所述环签名信息中的密钥镜像进行哈希运算获得镜像哈希值,通过第二预设密钥生成算法及所述镜像哈希值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的用户公钥,根据所述用户公钥在所述第二区块链中为所述用户创建匿名账户。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系统,所述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匿名身份构建指令时,检测所述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
信息查找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时,根据所述匿名身份构建指令确定第二区块链,并获取用户私钥及账户公钥集合;
信息确认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私钥进行哈希运算,以获得哈希私钥,并基于所述账户公钥集合对所述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以获得环签名信息;
账户创建模块,用于将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二区块链,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对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验证,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环签名信息为所述用户创建匿名账户。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所述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程序,所述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程序,所述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程序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匿名身份构建指令并检测到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时,根据匿名身份构建指令确定第二区块链,并获取用户私钥及账户公钥集合;对用户私钥进行哈希运算,获得哈希私钥,并基于账户公钥集合对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获得环签名信息;将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以使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根据环签名信息为用户创建匿名账户。由于匿名账户是根据环签名信息创建的,而在生成环签名信息时使用了账户公钥集合进行公钥混淆,因此,匿名账户与用户的区块链账户的联系难以被发觉,且用户仅需掌握在第一区块链中的用户私钥及账户公钥集合即可采用相同方式生成环签名信息,从而操作匿名账户,而不必记录匿名账户的相关信息,可以减少记忆难度,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系统。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程序。
在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一种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匿名身份构建指令时,检测所述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所述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所述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可以是个人电脑、服务器等电子设备,还可以为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在本实施例及下述各实施例中,以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为例对本发明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可以为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其设备上可以运行有第一区块链特有的应用程序。匿名身份构建指令可以是用户使用终端设备发送至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的指令。匿名身份构建指令中可以包含用户标志信息及用户公钥等参数,用户标志信息可以是用户的手机号或身份证号等用户的唯一标志,用户公钥可以是用户预先使用用户标志信息在第一区块链中申请得到,其中,第一区块链在接收到用户标志信息时会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结合用户标志信息进行计算,以获得用户公钥和用户私钥并保存。其中,第一区块链可以是联盟区块链。
可以理解的是,匿名身份构建指令中包含的用户标志信息及用户公钥可能并不对应,而是被篡改过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在接收到匿名身份构建指令时还可以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结合匿名身份构建指令中的用户标志信息进行计算,获得用户公钥,将计算得到的用户公钥及匿名身份构建指令中包含的用户公钥进行比对,在两者一致时再检测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可以是根据用户标志信息在第一区块链中查找对应的区块链账户。
可以理解的是,在根据用户标志信息在第一区块链中查找到对应的区块链账户时,还可以获取查找到的区块链账户对应的用户公钥,将获取到的用户公钥与匿名身份构建指令中的用户公钥进行对比,在两者一致时,才判定该区块链账户为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的账户。
步骤S20:在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时,根据所述匿名身份构建指令确定第二区块链,并获取用户私钥及账户公钥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若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则说明该用户具备构建匿名账户的权限。此时,可以根据所述匿名身份构建指令确定第二区块链,并获取用户私钥及账户公钥集合。其中,第二区块链可以是联盟区块链。
需要说明的是,匿名身份构建指令中还可以包括第二区块链的访问地址或区块链标识等信息,根据匿名身份构建指令确定第二区块链可以是根据第二区块链的访问地址确定待访问的第二区块链,或根据匿名身份构建指令中的区块链标识在预设信息库中查找,以确定第二区块链。用户私钥可以是与匿名身份构建指令中用户公钥对应的用户私钥,获取用户私钥可以是根据用户公钥在预设密钥对应表中查找对应的用户私钥,其中,预设密钥对应表中可以包括用户公钥与用户私钥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以是第一区块链中位用户创建区块链账户时记录的。账户公钥集合可以是由第一区块链中所有区块链账户的账户公钥构建的集合。
步骤S30:对所述用户私钥进行哈希运算,以获得哈希私钥,并基于所述账户公钥集合对所述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以获得环签名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对用户私钥进行哈希运算,以获得哈希私钥可以是通过第一预设哈希算法对用户密钥进行哈希运算,以获得哈希私钥,其中,第一预设哈希算法可以是MD5算法或SHA-1算法,也可以是其他哈希算法,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环签名是一种利用密码学手段,采用多个公钥集合,与用户自身私钥构成的无法分辨具体签名者的数字签名技术,其可以做到无条件匿名性,即攻击者无法确定签名是由环中哪个成员生成;正确性,即签名必需能被所有其他人验证;不可伪造性,即环中其他成员不能伪造真实签名者签名,外部攻击者即使在获得某个有效环签名的基础上,也不能为消息m伪造一个签名。基于账户公钥集合对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以获得环签名信息可以是通过预设环签名算法,将用户公钥集合作为密钥混淆集合,对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以获得环签名信息,预设环签名算法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区块链中的账户公钥集合随着用户的变化会发生变化,为了便于后续用户使用匿名账户,可以记录用户在进行环签名时采用的账户公钥集合,例如:在进行环签名之后将账户公钥集合保存至预设存储空间中。
步骤S40:将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二区块链,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对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验证,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环签名信息为所述用户创建匿名账户。
需要说明的是,环签名算法存在对应的验签算法,通过验签算法可以确定某环签名信息是否为被签名数据的环签名。第二区块链中可以预先设置有预设环签名验签算法,第二区块链对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验证可以是第二区块链通过预设环签名验签算法可以对环签名信息及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验证,以确定环签名信息是否为哈希私钥的环签名,在确定环签名信息是哈希私钥的环签名时判定环签名验证通过,在确定环签名信息不是哈希私钥的环签名时判定环签名验证不通过。
可以理解的是,若环签名验证通过,则证明该匿名账户创建流程是安全的,第二区块链可以为用户在第二区块链中创建匿名账户。环签名信息可以包括签名体、密钥混淆集合及密钥镜像,其中,密钥镜像可以为在构造环签名信息时以特定的加密手段生成的,由于在环签名构造过程中引入了部分随机数,即使签名内容相同、密钥混淆集合也相同,环签名的签名体也可能会不同,但是,密钥镜像会保持不变,根据密钥镜像可以确定多个环签名是否来自于同一个签名者,但无法确认其具体身份。因此,根据环签名信息为用户创建匿名账户可以是以环签名信息中的密钥镜像为基础生成匿名账户,并将生成的匿名账户与环签名信息中的密钥镜像进行关联,由于在签名内容相同且密钥混淆集合也相同时环签名信息中的密钥镜像会保持不变,用户在需要使用匿名账户时仅需根据自身用户密钥及记录的账户公钥集合生成环签名信息即可使用第二区块链中的匿名账户。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本实施例步骤S40,可以包括:
将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二区块链,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接收到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时,对所述哈希私钥及所述环签名信息进行环签名验证,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对所述环签名信息中的密钥镜像进行哈希运算获得镜像哈希值,通过第二预设密钥生成算法及所述镜像哈希值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的用户公钥,根据所述用户公钥在所述第二区块链中为所述用户创建匿名账户。
需要说明的是,因环签名信息及哈希私钥需要发送至第二区块链,若直接根据环签名信息中的密钥镜像创建匿名账户,在发送过程中可能信息会被拦截并破解,从而发现用户账户与匿名账户间的联系,因此,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还可以通过环签名信息中的密钥镜像进行哈希运算,获得镜像哈希值,再镜像哈希值输入第二预设密钥生成算法进行运算,生成用户公钥及用户私钥,再根据生成的用户公钥在第二区块链中为用户创建匿名账户并将生成的匿名账户与生成的用户私钥进行关联。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环签名信息中的密钥镜像进一步进行哈希运算并根据第二预设密钥生成算法生成用户公钥,最后再根据用户公钥在第二区块链中位用户创建匿名账户并关联,则用户仅需记录自身在第一区块链中的用户私钥,并使用记录的账户公钥集合进行环签名,获得环签名信息,再使用与第二区块链中相同的处理步骤对环签名信息中的密钥镜像进行哈希运算,之后再将获得的哈希值输入与第二区块链中一致的第二预设密钥进行运算,生成算法生成用户公钥及用户私钥,最后根据生成的用户私钥即可操作第二区块链中的匿名账户,即使传递的环签名信息及哈希私钥被拦截并被破解,若拦截者无法获知第二区块链中的哈希算法、进行哈希运算的值及第二预设密钥生成算法时,则依旧无法发现用户账户与匿名账户之间的联系,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本实施例通过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匿名身份构建指令并检测到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时,根据匿名身份构建指令确定第二区块链,并获取用户私钥及账户公钥集合;对用户私钥进行哈希运算,获得哈希私钥,并基于账户公钥集合对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获得环签名信息;将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以使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根据环签名信息为用户创建匿名账户。由于匿名账户是根据环签名信息创建的,而在生成环签名信息时使用了账户公钥集合进行公钥混淆,因此,匿名账户与用户的区块链账户的联系难以被发觉,且用户仅需掌握在第一区块链中的用户私钥及账户公钥集合即可采用相同方式生成环签名信息,从而操作匿名账户,而不必记录匿名账户的相关信息,可以减少记忆难度,提高用户体验。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一种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在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01: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准入信息,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准入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标志信息及用户公钥,用户标志信息可以是用户的手机号或身份证号等用户的唯一标志,用户公钥可以是用户预先使用用户标志信息在第一区块链中申请得到,其中,第一区块链在接收到用户的申请时会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结合用户标志信息进行计算,以获得用户公钥和用户私钥并保存。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安全性,本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的步骤,可以包括:
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数据解析,以获得用户标志信息及用户公钥;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对所述用户标志信息进行密钥计算,以获得理论用户公钥;在所述用户公钥及所述理论用户公钥一致时,判定身份验证通过;在所述用户公钥及所述理论用户公钥不一致时,判定身份验证不通过。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准入信息由于是通过网络发送至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的,可能存在伪造或被篡改等可能性,依据用户申请用户公钥时相同的密钥生成方法,即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对用户标志信息进行密钥计算,以获得理论用户公钥,再根据生成的用户理论公钥与用户准入信息中的用户公钥进行对比可以快速发现用户准入信息是否为伪造的或被篡改过的,可以提高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为了节省计算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性能开销,本实施例所述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对所述用户标志信息进行密钥计算,以获得理论用户公钥的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标志信息在预设用户黑名单中查找对应的用户信息;在未查找到对应的用户信息时,执行所述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对所述用户标志信息进行密钥计算,以获得理论用户公钥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用户黑名单中可以包含各种常被用于进行恶意攻击的用户标志信息。根据用户标志信息计算用户理论公钥也需要消耗计算资源,若每次均进行计算,则会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甚至会导致系统卡顿等现象出现,会影响正常用户使用,而恶意攻击者也会利用此种方式,使用某几个用户标志信息大量发送至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由此导致计算过载,令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卡顿,甚至宕机,为了应对此种方式,可以设置预设用户黑名单,在某一用户标志信息连续多次身份验证失败时,可以将该用户标志信息添加至预设用户黑名单中,在后续接收到用户准入信息时,获取其中的用户标志信息在预设用户黑名单中查找,当根据用户标志信息在预设用户黑名单中查找到对应的用户信息时,则可以判定该用户准入信息是由恶意攻击者发送的,此时可以中断流程,不执行后续步骤;若根据用户标志信息在预设用户黑名单中未查找到对应的用户信息,则可以正常执行后续步骤。由此,可以有效节省计算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性能开销,避免出现卡顿或宕机等现象。
步骤S02: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通过第一区块链中的各个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准入身份验证,并获取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判定准入身份验证通过的区块链节点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区块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同步缓慢等现象,若仅以一个区块链节点进行身份验证通过就判定可以创建区块链账户,可能会出现该信息被记录在其他区块链节点的预设用户黑名单中,或用户公钥、用户标志信息修改后暂未同步被恶意攻击者利用等现象,因此,可以通过第一区块链中的各个区块链节点分别对用户准入信息进行准入身份校验,并获取准入身份校验的区块链节点数量。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用户准入判断错误的可能性,本实施例步骤S02,可以包括:
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通过节点私钥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签名,以获得准入签名信息;将所述准入签名信息及所述用户准入信息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以使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接收到广播信息的区块链节点对所述准入签名信息及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准入身份验证,并在准入身份验证通过时反馈签名信息;在接收到反馈的签名信息时,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安全校验,并获取通过安全校验的签名信息的数量,以获得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判定准入身份验证通过的区块链节点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若判定身份验证通过,则说明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确定该用户准入信息正常,此时,可以通过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自身在第一区块链中的节点私钥对用户准入信息进行签名,获得准入签名信息,将准入签名信息及用户准入信息广播至第一区块链中的其他区块链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区块链的特殊性,其中各个区块链节点会记录有其他区块链节点的节点公钥,因此,在接收到广播信息的区块链节点可以根据准入签名信息确定该广播信息是否是第一区块链中的节点所发送,并可以获取用户准入信息中的用户标志信息在区块链节点中的预设用户黑名单中进行查找,当未在预设用户黑名单中查找到对应的用户信息时,可以通过区块链节点中预设的第一预设密钥算法对用户标志信息进行密钥计算,以获得理论用户公钥,将计算得到的理论用户公钥与用户准入信息中的用户公钥进行对比,在两者一致时,区块链节点可以根据自身在第一区块链中的节点私钥对用户准入信息进行签名,并将签名信息反馈至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
同理,由于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也存储有其他区块链节点的节点私钥,因此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在接收到反馈的签名信息时可以对签名信息进行校验,确定该签名信息是否来源于第一区块链中的其他区块链节点,在确定改签名信息来源于第一区块链中的其他区块链节点时,判定该签名信息安全校验通过,最后统计判定安全校验通过的签名信息的数量即可获得第一区块链中判定准入身份验证通过的区块链节点数量。其中,统计判定安全校验通过的签名信息的数量时对同一区块链节点反馈的签名信息时,仅会计算一次数量。
步骤S03:在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满足预设账户创建条件时,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创建区块链账户。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账户创建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根据用户准入信息为用户在第一区块兰中创建区块链账户可以是获取用户准入信息中的用户公钥,根据用户公钥计算账户地址,再根据账户地址为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创建区块链账户。
进一步地,为了合理判断区块链节点是否满足预设账户创建条件,提高用户体验,本实施例步骤S03之前,还可以包括:
获取预设校验通过系数及所述第一区块链的节点总数;根据所述预设校验通过系数及所述节点总数确定通过阈值;在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通过阈值时,判定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满足预设账户创建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校验通过系数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其值取值范围可以为(0,1],节点总数可以为第一区块链中所有区块链节点的总数,根据预设校验通过系数及节点总数确定通过阈值可以是将预设校验通过系数与节点总数相乘,以获得通过阈值,例如:假设节点总数为120,将预设校验通过系数设置为2/3,,则通过阈值n=120*2/3=80。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场景中,可能会有部分区块链节点因网络波动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无法及时响应,若此时需要获取所有区块链节点反馈的签名信息,再判断是否允许在第一区块链中创建区块链账户,可能会导致需要等待大量的时间,会降低用户体验,而设置通过设置预设校验通过系数则可以不必等待所有区块链节点响应,仅需大部分区块链节点响应即可,可以避免响应不及时等待大量时间,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通过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准入信息,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通过第一区块链中的各个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准入身份验证,并获取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判定准入身份验证通过的区块链节点数量;在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满足预设账户创建条件时,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创建区块链账户。由于通过第一区块链中的各个区块链节点对用户准入信息进行了准入身份验证,在判定准入身份验证通过的区块链节点数量满足预设账户创建条件时才根据用户准入信息为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创建区块链账户,可以保证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账户安全,避免恶意攻击者在第一区块链中创建区块链账户,提高了区块链的安全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程序,所述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的步骤。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系统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401,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匿名身份构建指令时,检测所述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
信息查找模块402,用于在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时,根据所述匿名身份构建指令确定第二区块链,并获取用户私钥及账户公钥集合;
信息确认模块403,用于对所述用户私钥进行哈希运算,以获得哈希私钥,并基于所述账户公钥集合对所述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以获得环签名信息;
账户创建模块404,用于将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二区块链,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对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验证,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环签名信息为所述用户创建匿名账户。
本实施例通过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匿名身份构建指令并检测到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时,根据匿名身份构建指令确定第二区块链,并获取用户私钥及账户公钥集合;对用户私钥进行哈希运算,获得哈希私钥,并基于账户公钥集合对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获得环签名信息;将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以使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根据环签名信息为用户创建匿名账户。由于匿名账户是根据环签名信息创建的,而在生成环签名信息时使用了账户公钥集合进行公钥混淆,因此,匿名账户与用户的区块链账户的联系难以被发觉,且用户仅需掌握在第一区块链中的用户私钥及账户公钥集合即可采用相同方式生成环签名信息,从而操作匿名账户,而不必记录匿名账户的相关信息,可以减少记忆难度,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指令接收模块401,还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准入信息,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通过第一区块链中的各个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准入身份验证,并获取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判定准入身份验证通过的区块链节点数量;在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满足预设账户创建条件时,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创建区块链账户。
进一步地,所述指令接收模块401,还用于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数据解析,以获得用户标志信息及用户公钥;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对所述用户标志信息进行密钥计算,以获得理论用户公钥;在所述用户公钥及所述理论用户公钥一致时,判定身份验证通过;在所述用户公钥及所述理论用户公钥不一致时,判定身份验证不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指令接收模块401,还用于通过所述用户标志信息在预设用户黑名单中查找对应的用户信息;在未查找到对应的用户信息时,执行所述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对所述用户标志信息进行密钥计算,以获得理论用户公钥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指令接收模块401,还用于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通过节点私钥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签名,以获得准入签名信息;将所述准入签名信息及所述用户准入信息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以使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接收到广播信息的区块链节点对所述准入签名信息及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准入身份验证,并在准入身份验证通过时反馈签名信息;在接收到反馈的签名信息时,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安全校验,并获取通过安全校验的签名信息的数量,以获得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判定准入身份验证通过的区块链节点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指令接收模块401,还用于获取预设校验通过系数及所述第一区块链的节点总数;根据所述预设校验通过系数及所述节点总数确定通过阈值;在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通过阈值时,判定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满足预设账户创建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账户创建模块404,还用于将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二区块链,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接收到所述环签名信息及所述哈希私钥时,对所述哈希私钥及所述环签名信息进行环签名验证,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对所述环签名信息中的密钥镜像进行哈希运算获得镜像哈希值,通过第二预设密钥生成算法及所述镜像哈希值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的用户公钥,根据所述用户公钥在所述第二区块链中为所述用户创建匿名账户。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匿名身份构建指令时,检测所述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
在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时,根据所述匿名身份构建指令确定第二区块链,并获取用户私钥及账户公钥集合;
对所述用户私钥进行哈希运算,以获得哈希私钥,并基于所述账户公钥集合对所述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以获得环签名信息;
将所述环签名信息及哈希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二区块链,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对所述环签名信息进行环签名验证,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环签名信息为所述用户创建匿名账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匿名身份构建指令时,检测所述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准入信息,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通过第一区块链中的各个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准入身份验证,并获取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判定准入身份验证通过的区块链节点数量;
在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满足预设账户创建条件时,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创建区块链账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数据解析,以获得用户标志信息及用户公钥;
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对所述用户标志信息进行密钥计算,以获得理论用户公钥;
在所述用户公钥及所述理论用户公钥一致时,判定身份验证通过;
在所述用户公钥及所述理论用户公钥不一致时,判定身份验证不通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对所述用户标志信息进行密钥计算,以获得理论用户公钥的步骤之前,还包括:通过所述用户标志信息在预设用户黑名单中查找对应的用户信息;
在未查找到对应的用户信息时,执行所述通过第一预设密钥算法对所述用户标志信息进行密钥计算,以获得理论用户公钥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通过第一区块链中的各个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准入身份验证,并获取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判定准入身份验证通过的区块链节点数量的步骤,包括: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通过节点私钥对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签名,以获得准入签名信息;
将所述准入签名信息及所述用户准入信息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以使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接收到广播信息的区块链节点对所述准入签名信息及所述用户准入信息进行准入身份验证,并在准入身份验证通过时反馈签名信息;
在接收到反馈的签名信息时,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安全校验,并获取通过安全校验的签名信息的数量,以获得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判定准入身份验证通过的区块链节点数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满足预设账户创建条件时,根据所述用户准入信息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创建区块链账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预设校验通过系数及所述第一区块链的节点总数;
根据所述预设校验通过系数及所述节点总数确定通过阈值;
在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通过阈值时,判定所述区块链节点数量满足预设账户创建条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环签名信息及哈希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二区块链,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对所述环签名信息进行环签名验证,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环签名信息为所述用户创建匿名账户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环签名信息及哈希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二区块链,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接收到所述环签名信息及哈希私钥时,对所述环签名信息进行环签名验证,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对所述环签名信息中的密钥镜像进行哈希运算获得镜像哈希值,通过第二预设密钥生成算法及所述镜像哈希值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的用户公钥,根据所述用户公钥在所述第二区块链中为所述用户创建匿名账户。
8.一种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系统包括: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匿名身份构建指令时,检测所述用户在第一区块链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
信息查找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存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时,根据所述匿名身份构建指令确定第二区块链,并获取用户私钥及账户公钥集合;
信息确认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私钥进行哈希运算,以获得哈希私钥,并基于所述账户公钥集合对所述哈希私钥进行环签名,以获得环签名信息;
账户创建模块,用于将所述环签名信息及哈希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二区块链,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对所述环签名信息进行环签名验证,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在环签名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环签名信息为所述用户创建匿名账户。
9.一种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程序,所述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程序,所述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程序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的步骤。
CN202110457117.2A 2021-04-26 2021-04-26 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225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7117.2A CN113225324B (zh) 2021-04-26 2021-04-26 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7117.2A CN113225324B (zh) 2021-04-26 2021-04-26 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5324A CN113225324A (zh) 2021-08-06
CN113225324B true CN113225324B (zh) 2022-10-04

Family

ID=77089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7117.2A Active CN113225324B (zh) 2021-04-26 2021-04-26 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253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9988B (zh) * 2021-09-29 2024-01-05 卓尔智联(武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保护方法和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626533B (zh) * 2021-10-11 2022-01-25 聊城中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线功率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055047B (zh) * 2023-03-31 2023-07-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对主账号关联记录的可信匿名管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1216A (zh) * 2017-10-26 2018-04-13 矩阵元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交易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8197959A (zh) * 2018-01-23 2018-06-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快速验证池、快速验证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10474762A (zh) * 2019-08-22 2019-11-19 电子科技大学 环式可编辑区块链的构建方法
CN110784488A (zh) * 2019-11-07 2020-02-1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控匿名的区块链系统
CN112600675A (zh) * 2020-12-04 2021-04-02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群签名的电子投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08891B1 (ko) * 2018-11-07 2021-01-29 어드밴스드 뉴 테크놀로지스 씨오., 엘티디. 블록체인 기밀 트랜잭션에서 암호화된 트랜잭션 정보 복구
CN110335042B (zh) * 2019-06-26 2020-10-2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环签名的匿名交易方法及装置
US20200175502A1 (en) * 2019-07-31 2020-06-04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Confidential transaction in a blockchain network
CN111654363B (zh) * 2020-06-18 2023-12-29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群签名和同态加密的联盟链隐私保护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1216A (zh) * 2017-10-26 2018-04-13 矩阵元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交易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8197959A (zh) * 2018-01-23 2018-06-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快速验证池、快速验证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10474762A (zh) * 2019-08-22 2019-11-19 电子科技大学 环式可编辑区块链的构建方法
CN110784488A (zh) * 2019-11-07 2020-02-1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控匿名的区块链系统
CN112600675A (zh) * 2020-12-04 2021-04-02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群签名的电子投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5324A (zh)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5324B (zh) 区块链匿名账户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823738B1 (ko) 컴퓨팅 플랫폼의 설정 정보를 은닉하면서 무결성 보증을제공하는 방법
EP3319292A1 (en) Method for checking security based on biological features, client and server
CN108805571B (zh) 数据保护方法、平台、区块链节点、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268715A (zh) 软件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60132681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secure boot of a computing system and computing system
CN110177111B (zh) 一种信息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2699353B (zh) 一种金融信息传输方法以及金融信息传输系统
CN110826092A (zh) 一种文件签名处理系统
Marforio et al. Hardened setup of personalized security indicators to counter phishing attacks in mobile banking
CN111598681A (zh) 信用评估方法、信用评估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13351A (zh) Cc攻击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4244522A (zh) 信息保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81677B (zh) 一种授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85995A (zh) 安全风控信息传输、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83608B (zh) 协作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238874A (zh) 数字签章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7853793B2 (en) Trusted signature with key access permissions
CN111479265B (zh) 信息传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02051B (zh) 基于共识协议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965335B (zh) 防止恶意访问登录接口的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N111597537A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证书签发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CN114745115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88158B (zh) 金融执行链认证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094708A (zh) 电子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Xiaofeng

Inventor after: Xu Jinlin

Inventor after: Zhao He

Inventor before: Li Xiaofeng

Inventor before: Xu J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