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2323B - 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2323B
CN113222323B CN202110298318.2A CN202110298318A CN113222323B CN 113222323 B CN113222323 B CN 113222323B CN 202110298318 A CN202110298318 A CN 202110298318A CN 113222323 B CN113222323 B CN 1132223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ystem
weight
composite system
determining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83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2323A (zh
Inventor
付正辉
张雅然
王书航
姜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02983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23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2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2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2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2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和所述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其中,所述复合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子系统;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三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全面、真实的评价。

Description

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电子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能源、经济、环境多个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首要目标。当前对能源、经济与环境复合系统,也称为3E系统的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研究,主要以单系统或者双系统为研究对象,但是随着对经济-环境、经济-能源、能源-环境等二元系统相互关系的进一步探索,人们发现在进行二元系统的研究时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都很难取得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雾霾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尤其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对三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研究的缺陷,实现对三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全面、真实的评价。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包括: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和所述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其中,所述复合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子系统;
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所述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和所述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包括:
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所述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所述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包括:
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第一权重;
根据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第二权重;
融合所述第一权重与所述第二权重,得到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所述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包括:
根据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度;
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发展度;
根据所确定的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和发展度,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所述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还包括:
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包括:
权重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和所述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其中,所述复合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子系统;
协调发展评价模块,用于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所述权重确定模块,包括:
指标权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系统权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所述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所述指标权重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权重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第一权重;
第二权重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第二权重;
权重融合子单元,用于融合所述第一权重与所述第二权重,得到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所述协调发展评价模块,包括:
协调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度;
协调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发展度;
协调发展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和发展度,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所述协调发展评价模块,还包括:
效益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和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其中,复合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子系统;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利用主观赋权法,即层次分析法,与结合客观赋权法,即熵值法,结合确定权重,既考虑到了协调发展性评价中包含的个人喜好、知识储备、价值观差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考虑到了通过文献和统计年鉴所获得的真实数据的客观信息特征,避免了只运用主观或者客观一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将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从而可以获得对包含三个以上子系统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全面、真实的评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3E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状况进行评价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发明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由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执行,如图1所示,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至少包括:
101,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和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其中,复合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子系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三个子系统,例如,复合系统为能源-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包括能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对复合系统的类型不作限定。在对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进行评价时,首先需要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评价目标和评价决策等,设定客观、科学、合理地,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评价问题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对于3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同时受到能源、经济和环境三个子系统发展状况的影响,而且各个子系统的协调性又是由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具体要素来体现,通过对这些要素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构建3E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在对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进行评价时,需要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来确定权重。而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所研究问题包含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将研究对象进行分解,并划分为不同层次,一般依次包括:目标层、准则侧和指标层,通过对不同指标间的对比,得到指标对准则的权重,进而得到目标层的权重。熵值法是可以对系统公正、客观的综合评价赋权的方法,是根据指标自身的信息来判断其有效性和价值。因此,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来构建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可以将3E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3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的总目标层,包括能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的目标层,包括不同子系统评价准则的准则层,和包括不同评价指标的指标层,四个层次呈现出阶梯状递进结构。
可选地,在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权重时,可以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然后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
102,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而在系统论中,协调是指系统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子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了促进总系统的演进而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状态及其过程。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是指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效益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对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进行评价时,还需要确定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效益值。可选地,复核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效益值,可以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与评价指标的效益值来确定,其中,评价指标的效益值可以通过收集各评价指标在评价年份的数据获得。例如,3E复合系统的能源子系统的效益值,可以通过计算评价指标体系中能源子系统的所有评价指标的效益值与其对应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的乘积之和来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确定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进行评价时,可以预先构建根据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各子系统的效益值,计算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的公式,通过将所获得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各子系统的效益值带入预先构建的公式,计算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通过所获得的协调发展度对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进行评价。可选地,可以根据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复合系统的协调度,根据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复合系统的发展度,根据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和发展度,确定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例如,对于3E复合系统评,可以分别构建如下三个公式,对3E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081
T=αf(x)+βg(y)+γh(z)(公式2)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082
其中,D为协调发展度;C为系统协调度;T为综合发展度;k为辨识系数,本发明取k=2;f(x),g(y),h(z)分别为能源、经济、环境子系统的效益值;α,α,γ分别为能源、经济、环境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其中α+β+γ=1。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得到能源、经济、环境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后,其中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为标准化结果,将各子系统标准化的系统权重和效益值带入公式1、公式2和公式3后,将得到3E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通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和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其中,复合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子系统;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利用主观赋权法,即层次分析法,与结合客观赋权法,即熵值法,结合确定权重,既考虑到了协调发展性评价中包含的个人喜好、知识储备、价值观差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考虑到了通过文献和统计年鉴所获得的真实数据的客观信息特征,避免了只运用主观或者客观一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将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从而可以获得对包含三个以上子系统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的全面、真实的评价。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下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至少包括:
201,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第一权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层次分析法分析一般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图;(2)构造判断矩阵;(3)相对重要度计算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判断计算是否合理。其中,
1、建立层次结构图
首先是将所研究的问题抽象成为概念模型,在明确了解其属性的基础上,将其分解成多种因素。最终得到的概念模型应该能够明确地反映所研究的问题,并且上层与下层指标以及同层指标之间应该具有一定联系。
例如,对于3E复合系统,在充分考虑各方因素的前提下,设定能源子系统下包含14个评价指标,经济子系统下包含9个评价指标,环境子系统下包含11个评级指标,共计34个评价指标,指标的具体含义如表1所示,
表1是表示3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表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01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11
(注:+代表正向指标,对3E复合系统起积极作用;-代表负向指标,对3E复合系统起消极作用)
2、构造判断矩阵
以上层要素作为评价准则,对本级要素进行比较获得到判断矩阵。例如,以C为评价准则的有n个要素,其判断矩阵形式如表2所示:
表2是表示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的表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12
判断矩阵B中的元素bij表示依据评价准则C,要素bi对bj的相对重要性,并有一定的遵循依据,判断矩阵标度含义如表3所示:
表3是表示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的表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21
3、相对重要度计算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判断计算是否合理
对判断矩阵先求出最大特征根,然后再求出相对应的特征向量W,即:
BW=λmax W (公式4)
其中W的分量(W1,W2,……,Wn)即权重系数。
(1)将判断矩阵每一列归一化: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22
(2)在按照每一列进行归一化的判断矩阵基础上,进行每一行求和: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23
(3)将向量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24
归一化: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25
则W=[W1,W2,…,Wn]T即为所求特征向量。
(4)计算最大特征根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26
其中,(AW)i表示向量AW的第i个分量,A为判断矩阵。
(5)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测
一致性指标C.I.为: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31
一般情况下,若C.I.≤0.10,就认为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显然,随着n的增加判断误差就会增加,因此判断一致性时应该考虑到n的影响,使用随机性一致性比值C.R.=C.I./R.I.,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具体数值见表4:
表4是表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的表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32
202,根据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第二权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熵值法一般包括如下步骤:(1)假设评价系统中存在n个样本和m个评价指标,可以得到一个n×m的原始数据评价矩阵;(2)数据标准化;(3)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4)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5)确定第j项指标的权重。
1、假设评价系统中存在n个判断矩阵,指标体系中包括m个评价指标,从而得到一个你n×m的原始数据评价矩阵。
2、数据标准化
由于评价体系中各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并且指标的正负取向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对系统进行评价时,需要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正向指标: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41
负向指标: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42
其中,xij为第i个样本的第j项指标,xjmin为指标的最小值,xjmax为指标的最大值。标准化结果举例如表5所示:
表5是表示评价指标的效益值的标准化结果的表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43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51
/>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61
并由此得到数据标准化矩阵: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62
通过将标准化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63
由此公式,得到标准矩阵P=(pij)n×m
3、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64
其中,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65
根据k可知ej的值位于0到1的区间内。
4、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
gj=1-ej,j=1,2,…,m (公式14)
对于已确定的第j个指标来说,χ′ij的差异性越小,信息熵越大,这意味着该指标对方案所起的影响就越小;当各方案的指标差异性越大时,信息熵越小,则指标起到的作用就越大。
5、确定第j项指标的权重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71
203,融合第一权重与第二权重,得到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层次分析法求得的主观权重为ω′i,熵值法求得的客观权重为ω″i,则最终权重ωi为: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72
例如,对于3E复合系统通过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及融合所得到的不同指标权重值如表6所示:
表6是表示3E复合系统评价指标权重值的表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73
/>
Figure BDA0002985140030000181
通过表中对目标层各指标进行累计加计算,得出能源、经济、环境子系统的权重分别为0.1788、0.715和0.1062。
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目标层各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得到能源、经济、环境子系统的权重分别为α=0.1788、β=0.715、γ=0.1062。将数据代入公式1、公式2和公式3计算协调发展度,得到能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及3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如图3所示。
为了能够更加精确的描述各个子系统状态,根据协调发展度对于评价系统进行分类,分为协调发展类(0.60-1.00)、过渡类(0.4-0.59)、失调衰退类(0.00-0.39)三种类型。
由图3可知,某市3E复合系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位于0.15-0.20之间,其中2008年、2010年、2012年处于严重失调状态,2009年和2011年稍有上升,但处于中度失调状态。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阅4,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执行图1所示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如图4所示,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至少包括:
权重确定模块410,用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和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其中,复合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子系统。
协调发展评价模块420,用于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
可选地,权重确定模块410,包括:
指标权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系统权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
可选地,指标权重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权重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第一权重;
第二权重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第二权重;
权重融合子单元,用于融合第一权重与第二权重,得到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可选地,协调发展评价模块420,包括:
协调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复合系统的协调度;
协调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复合系统的发展度;
协调发展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和发展度,确定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
可选地,协调发展评价模块420,还包括:
效益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与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效益值,确定各子系统的效益值。
图5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5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520、存储器(memory)530和通信总线540,其中,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存储器530通过通信总线5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510可以调用存储器5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和所述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其中,所述复合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子系统;
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5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和所述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其中,所述复合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子系统;
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提供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和所述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其中,所述复合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子系统;
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和所述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其中,所述复合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子系统;
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度;
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发展度;
根据所确定的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和发展度,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和所述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包括:
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所述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包括:
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第一权重;
根据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第二权重;
融合所述第一权重与所述第二权重,得到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还包括:
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
5.一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重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和所述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其中,所述复合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子系统;
协调发展评价模块,用于基于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
所述协调发展评价模块具体包括:
协调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度;
协调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与所述各子系统的效益值,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发展度;
协调发展度确定单元,根据所确定的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和发展度,确定所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确定模块,包括:
指标权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系统权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所述各子系统的系统权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权重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权重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第一权重;
第二权重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熵值法,确定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第二权重;
权重融合子单元,用于融合所述第一权重与所述第二权重,得到所构建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的步骤。
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的步骤。
CN202110298318.2A 2021-03-19 2021-03-19 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2223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8318.2A CN113222323B (zh) 2021-03-19 2021-03-19 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8318.2A CN113222323B (zh) 2021-03-19 2021-03-19 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2323A CN113222323A (zh) 2021-08-06
CN113222323B true CN113222323B (zh) 2023-06-30

Family

ID=77083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8318.2A Active CN113222323B (zh) 2021-03-19 2021-03-19 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2232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8449A (zh) * 2019-08-08 2019-11-15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方法
CN112200469A (zh) * 2020-10-15 2021-01-0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基于熵权和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服务评价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8449A (zh) * 2019-08-08 2019-11-15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方法
CN112200469A (zh) * 2020-10-15 2021-01-0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基于熵权和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服务评价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2323A (zh)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utl et al. The Hausman test in a Cliff and Ord panel model
Özdemir et al. Strategic approach model for investigating the cause of maritime accidents
CN112700319A (zh) 基于政务数据的企业授信额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632765B (zh) 一种加权和法与sem法结合的作战能力评估方法
Beale et al. An unethical optimization principle
Xing et al. Seasonal and trend forecasting of tourist arrivals: An adaptive multiscale ensemble learning approach
Bąk et al. Fuzzy cognitive map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economic sciences
CN113112186A (zh) 一种企业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283806A (zh) 企业信息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22323B (zh) 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9160089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4091908A (zh) 计及多模式储能站的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5796585A (zh) 一种企业经营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9657967A (zh) 一种输电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认方法及系统
CN115204501A (zh) 企业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etiawan et al. Study Program Selection Modeling With Simple Additive Weight (SAW) Method
CN112580953A (zh) 咨询师能力评价方法
Dewitte et al. Identifying latent heterogeneity in productivity
CN105894136A (zh) 一种品类库存量的预测方法和预测装置
Zaidi et al. Employment transitions and earnings dynamics in the SAGE model
Baloul et al. Fuzzy academic advising system for on probation students in colleges of applied sciences—Sultanate of Oman
Delcea et al. The diagnosis of firm's “Diseases” using the grey systems theory methods
Jiang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Data Mining
CN116644991A (zh) 一种基于云模型的仓储绩效评价方法
CN117291300A (zh) 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社交媒体中说服者预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