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0162A - 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0162A
CN113220162A CN202110524553.7A CN202110524553A CN113220162A CN 113220162 A CN113220162 A CN 113220162A CN 202110524553 A CN202110524553 A CN 202110524553A CN 113220162 A CN113220162 A CN 113220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creen
electronic
real
ink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45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阚毅
宋思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a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a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a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a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245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01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0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01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ctive external devices, e.g. active pens, for receiving changes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transmitted by the digitiser, e.g. tablet driving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具有LCD或OLED显示屏;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具有电子墨水屏;包括以下步骤: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互连;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互相唤醒,并通知对方进入设定的工作状态;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本发明所述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可以打通墨水屏和其他设备的衔接,让墨水屏可以做为其他智能设备的一个附件应用,充分发挥不同种类设备的特点,当用户需要看视频,彩色图片就在LCD上完成,当用户需要阅读文字内容,手写就在电子墨水屏上完成,实时连接互通互动。丰富了终端的生态,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子墨水屏(俗称电子纸)作为一种反射式(无自发光)的双稳态显示技术越来越而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基于这项技术研发出来的电子书阅读器、电子纸笔记本等有很多产品在阅读,教育,科研方面成为人们得力的助手。电子墨水屏的优点和缺点都很凸出,它的双稳态技术虽然在护眼和低功耗方面有天生的优势,但也会造成对快速变化的画面显示比较吃力,对彩色的显示目前也没有非常完善的解决。
电子墨水屏的墨滴是一种电化学材料,依靠电场移动胶囊内的黑白两种粒子来改变显示内容,无自发光,完全依靠反射外部光线显示;在不需要刷新显示内容时,墨滴处于静止状态,无闪烁,屏幕本身完全不耗电。这些特性从阅读的角度来讲,既是优势,也带来很多局限性,比如墨滴需要施加电场搬移,造成墨水屏的显示更新速度比较慢,根据不同的刷新模式大约只有2~8Hz,,而LCD/OLED可以达到60~120Hz,所以能在手机平板完美显示的动画/视频,进行屏幕滚动/滑动等交互操作,到了墨水屏上,就会变成严重的拖影,闪烁,卡顿,给人视觉的体验非常差。此外,墨水屏没有彩色,之前五颜六色的界面到了墨水屏上去除色彩信息后只有灰蒙蒙的一片难以辩识,效果非常差。
墨水屏的灰阶数量也有巨大差异,LCD/OLED能显示的几百个灰阶上千万种颜色,目前技术墨水屏最多16个灰阶还无法显示彩色,即使后续技术进步也很难达到LCD/OLED屏幕的水准。电子墨水屏为了改善速度和残影,针对不同的显示内容区分了不同的刷新模式:
Figure BDA0003065266920000021
两种屏幕的优缺点都非常凸出,所以用户在液晶屏和电子墨水屏之间的选择非常困难,水火不容无法兼得。电子墨水屏产品都是以独立的产品应用形式为主,由墨水屏设备厂商开发相关应用,提供内容生态和各项功能,用户如果选择使用墨水屏设备就无法兼顾上面提到的色彩和速度问题,当用户希望需要呈现更多内容同时又需要电子纸的特性,这往往是一个设备所难以完成的,墨水屏设备厂家也无法完成各种应用的适配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可以打通墨水屏和其他设备的衔接,让墨水屏可以做为其他智能设备的一个附件应用,充分发挥不同种类设备的特点,当用户需要看视频,彩色图片就在LCD上完成,当用户需要阅读文字内容,手写就在电子墨水屏上完成,实时连接互通互动。丰富了终端的生态,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具有LCD或OLED显示屏;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具有电子墨水屏;包括以下步骤: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互连;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互相唤醒,并通知对方进入设定的工作状态;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本发明所述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打通墨水屏和其他设备的衔接,让墨水屏可以作为其他智能设备的一个附件应用,充分发挥不同种类设备的特点,当用户需要看视频,彩色图片就在LCD上完成,当用户需要阅读文字内容,手写就在电子墨水屏上完成,实时连接互通互动。丰富了终端的生态,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括:信息提示,文字或图像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包括:键值,图像,触摸反馈的坐标点,手写笔的坐标点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采用有线连接或采用无线方式互连。
优选的,在操作第一设备时录入签名,包括以下步骤:点击签名输入;第一设备唤醒并调用第二设备的手写笔功能;第二设备记录下用户的手写笔迹,传送到第一设备;完成签名。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设备上播放视频;在第二设备上记录笔记;笔记和视频进行关联,同步记录在第一设备上。
优选的,进行远程教学,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第一设备进行音视频互动;教师端,第二设备书写的内容同步到第一设备,并通过第一设备发送给学生端;学生端,通过第一设备接收阅读内容或题目,把这些内容传送到第二设备上,学生在第二设备上书写,回传到第一设备,并通过第一设备发送到教师端;在第二设备上完成审题,作答。
优选的,进行远程协作,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第一设备进行音视频互动;通过第二设备书写,并传送到第一设备上,不同人的第一设备互相同步或分享内容。
优选的,点触操作通过触摸直接选择;手写内容使用手写笔进行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具有LCD或OLED显示屏;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具有电子墨水屏;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应用于前述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终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打通墨水屏和其他设备的衔接,让墨水屏可以做为其他智能设备的一个附件应用,充分发挥不同种类设备的特点,当用户需要看视频,彩色图片就在LCD上完成,当用户需要阅读文字内容,手写就在电子墨水屏上完成,实时连接互通互动。丰富了终端的生态,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
本发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打通墨水屏和其他设备的衔接,让墨水屏可以做为其他智能设备的一个附件应用,充分发挥不同种类设备的特点,当用户需要看视频,彩色图片就在LCD上完成,当用户需要阅读文字内容,手写就在电子墨水屏上完成,实时连接互通互动。丰富了终端的生态,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相应的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可配置于各种终端上,例如第一设备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具有LCD或OLED显示屏的设备,第二设备为电子纸阅读器等具有电子墨水屏的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是可以独立使用的产品/设备,第一设备是以LCD或OLED作为显示模组的产品,包括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支持彩色,刷新频率较高,能快速更新图像内容,具有较强的通讯和多媒体能力,这类产品更新迭代发展迅速,一般采用的CPU算力也较强。第二设备是电子纸(电子墨水屏)产品,特点是图像更新速度比较慢,一般为黑白单色,具有较好的护眼和低功耗特性,带有电容触摸屏,部分带有手写笔。因为墨水屏本身很省电,产品为了尽量做低整体功耗并延长使用时间,CPU一般偏重选择低功耗,性能够用的,算力较第一种设备较弱。
第一设备通过和第二设备定义特定的接口完成数据传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协同工作,互相调用对方的能力。
本发明所述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互连;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采用USB连接(HOST-DEVICE),也可以采用以太网或其他有线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无线方式连接,如蓝牙,Wi-Fi等方式,通讯连接的方式不影响本发明的应用。
S102、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互相唤醒,并通知对方进入设定的工作状态;
S103、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括:信息提示,文字或图像中的一种或几种。
S104、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包括:键值,图像,触摸反馈的坐标点,手写笔的坐标点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墨水屏实时连接模式,打通墨水屏和其他设备的衔接,让墨水屏可以做为其他智能设备的一个附件应用,充分发挥不同种类设备的特点,当用户需要看视频,彩色图片就在LCD上完成,当用户需要阅读文字内容,手写就在电子墨水屏上完成,实时连接互通互动。丰富了终端的生态,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发明所述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墨水屏作为单独的产品使用,缺乏和其他智能设备的互通性,用户在选择时无法兼顾墨水屏和液晶屏的优势等问题。希望通过这个方法能让电子墨水屏产品和其他智能设备实时互动,充分发挥其在阅读书写方面的优势和便利性。
第一设备通过和第二设备定义特定的接口完成数据传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协同工作,互相调用对方的能力。
举个例子,用户在操作第一设备时需要录入签名,这时点击签名输入,第一设备唤醒并调用第二设备的手写笔功能,记录下用户的手写笔迹,传送到第一设备,完成签名。
本发明所述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可以一边看视频讲座,一边做笔记,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设备上播放视频;在第二设备上记录笔记;笔记和视频进行关联,同步记录在第一设备上。
从远程教学方面举例,用户需要一边看视频讲座,一边做笔记,在第一设备上播放视频,在第二设备上记录笔记,笔记可以和视频进行关联,同步记录在第一设备上,方便备份和后续复习。更进一步的,用户进行远程教学,一边通过第一设备进行音视频互动,一边可以把题目传送到第二设备上,用户在第二设备上完成审题,作答,客观题可以通过触摸直接选择,填空或主观题可以使用手写笔作答,充分发挥了电子纸的护眼优势以及作为外围手写+触摸输入设备的优势。让用户的两个设备各自发挥长处,成为一个可以协同使用的多媒体智能终端。
进行远程教学,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第一设备进行音视频互动;教师端,第二设备书写的内容同步到第一设备,并通过第一设备发送给学生端;学生端,通过第一设备接收阅读内容或题目,把这些内容传送到第二设备上,学生在第二设备上书写,回传到第一设备,并通过第一设备发送到教师端;在第二设备上完成审题,作答。
进行远程协作,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第一设备进行音视频互动;通过第二设备书写,并传送到第一设备上,不同人的第一设备互相同步或分享内容。
本发明较好的解决了电子墨水屏产品和其他智能设备的互通问题,让墨水屏的使用场景进一步拓宽,吸引更多APP开发厂商参与到墨水屏的生态中来,大大丰富了电子墨水屏终端的各类应用,减少了开发的成本和时间。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具有LCD或OLED显示屏;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具有电子墨水屏;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应用于前述的方法。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是可以独立使用的产品/设备,第一设备是以LCD或OLED作为显示模组的产品,包括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支持彩色,刷新频率较高,能快速更新图像内容,具有较强的通讯和多媒体能力,这类产品更新迭代发展迅速,一般采用的CPU算力也较强。第二设备是电子纸(电子墨水屏)产品,特点是图像更新速度比较慢,一般为黑白单色,具有较好的护眼和低功耗特性,带有电容触摸屏,部分带有手写笔。因为墨水屏本身很省电,产品为了尽量做低整体功耗并延长使用时间,CPU一般偏重选择低功耗,性能够用的,算力较第一种设备较弱。
本实施例所述终端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终端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器,存储器,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的总线。
总线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终端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终端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终端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相连。存储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的程序/实用工具,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中,这样的程序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终端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终端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终端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进行。并且,终端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通过总线与终端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可以结合终端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具有LCD或OLED显示屏;
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具有电子墨水屏;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互连;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互相唤醒,并通知对方进入设定的工作状态;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括:信息提示,文字或图像中的一种或几种;
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包括:键值,图像,触摸反馈的坐标点,手写笔的坐标点中的一种或几种;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采用有线连接或采用无线方式互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操作第一设备时录入签名,包括以下步骤:
点击签名输入;
第一设备唤醒并调用第二设备的手写笔功能;
第二设备记录下用户的手写笔迹,传送到第一设备;
完成签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设备上播放视频;
在第二设备上记录笔记;
笔记和视频进行关联,同步记录在第一设备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远程教学,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设备进行音视频互动;
教师端,第二设备书写的内容同步到第一设备,并通过第一设备发送给学生端;
学生端,通过第一设备接收阅读内容或题目,把这些内容传送到第二设备上,学生在第二设备上书写,回传到第一设备,并通过第一设备发送到教师端;
在第二设备上完成审题,作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远程协作,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设备进行音视频互动;
通过第二设备书写,并传送到第一设备上,不同人的第一设备互相同步或分享内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点触操作通过触摸直接选择;
手写内容使用手写笔进行操作。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具有LCD或OLED显示屏;
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具有电子墨水屏;
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应用于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
CN202110524553.7A 2021-05-13 2021-05-13 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2201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4553.7A CN113220162A (zh) 2021-05-13 2021-05-13 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4553.7A CN113220162A (zh) 2021-05-13 2021-05-13 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0162A true CN113220162A (zh) 2021-08-06

Family

ID=77095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4553.7A Pending CN113220162A (zh) 2021-05-13 2021-05-13 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2016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0663A (zh) * 2022-02-10 2022-05-27 广州文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水屏涂鸦刷新方法及装置
CN114610256A (zh) * 2022-03-04 2022-06-10 珠海读书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电子设备的应用显示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708760A (zh) * 2022-02-25 2022-07-05 珠海读书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智慧课堂的学生平板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3849A (zh) * 2011-09-02 2012-01-18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CN103472906A (zh) * 2013-09-25 2013-12-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终端双屏幕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5930125A (zh) * 2016-06-28 2016-09-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双屏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7148609A (zh) * 2014-09-15 2017-09-08 科技可持续责任公司 具有双屏幕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和方法
CN109920339A (zh) * 2017-12-13 2019-06-21 阳连刚 一种墨水瓶与led显示屏的组合屏幕
CN109976504A (zh) * 2019-04-01 2019-07-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CN111091033A (zh) * 2019-04-22 2020-05-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搜题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538467A (zh) * 2020-04-20 2020-08-14 上海墨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阅读方法、设备及应用于阅读的电子墨水屏系统
CN111857489A (zh) * 2020-07-07 2020-10-30 上海墨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显示屏幕的方法与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3849A (zh) * 2011-09-02 2012-01-18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显示屏移动终端
CN103472906A (zh) * 2013-09-25 2013-12-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终端双屏幕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7148609A (zh) * 2014-09-15 2017-09-08 科技可持续责任公司 具有双屏幕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和方法
CN105930125A (zh) * 2016-06-28 2016-09-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双屏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9920339A (zh) * 2017-12-13 2019-06-21 阳连刚 一种墨水瓶与led显示屏的组合屏幕
CN109976504A (zh) * 2019-04-01 2019-07-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CN111091033A (zh) * 2019-04-22 2020-05-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搜题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538467A (zh) * 2020-04-20 2020-08-14 上海墨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阅读方法、设备及应用于阅读的电子墨水屏系统
CN111857489A (zh) * 2020-07-07 2020-10-30 上海墨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显示屏幕的方法与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0663A (zh) * 2022-02-10 2022-05-27 广州文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水屏涂鸦刷新方法及装置
CN114708760A (zh) * 2022-02-25 2022-07-05 珠海读书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智慧课堂的学生平板控制方法
CN114610256A (zh) * 2022-03-04 2022-06-10 珠海读书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电子设备的应用显示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0162A (zh) 电子屏幕实时互动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8775844B1 (en) Dynamic information adaptation for a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multiple power modes
Quinn mLearning: Mobile, wireless, in-your-pocket learning
US20150061968A1 (en)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thereof, and expanded display system
CN110706675A (zh) 信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5739670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US20230244363A1 (en) Screen capture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732535A (zh) 模擬使用數位標誌、觸控輸入及低功率反射顯示器掛圖使用之方法及裝置
CN112486450A (zh) 一种移动云桌面同屏互动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046809A1 (en) Activity indicator
CN111857528A (zh) 笔迹记录方法及装置
CN103809791A (zh) 一种多功能点读的方法及系统
CN1987930A (zh) 一种在移动通讯终端显示装置中显示动画的方法
CN109992159A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CN110737323A (zh) 屏幕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14780183A (zh) 在线编程学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688387B1 (ko) 휴대단말기를 이용한 동영상 강의 제공 방법
Xu et al. Design of electronic shelf label based on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CN113190272A (zh) 一种电子墨水屏与第三方设备交互的方法及设备
US20140009479A1 (en) Display system and image display terminal device
CN112306359A (zh) 一种笔迹的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775526B (zh) 多媒體互動推播系統
Gould et al. The impact of digital accessibility innovations on users’ experience
US11380273B2 (en) Hardware-leveraged interface display effects
CN210181511U (zh) 一种具有type-c接口的电脑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