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6899B - 楼宇远程对讲装置 - Google Patents

楼宇远程对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6899B
CN113206899B CN202110349167.9A CN202110349167A CN113206899B CN 113206899 B CN113206899 B CN 113206899B CN 202110349167 A CN202110349167 A CN 202110349167A CN 113206899 B CN113206899 B CN 1132068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panel
groove
positioning
whee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91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06899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esilian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silian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silian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esilian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91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68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6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6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06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6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91Door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1Supports for sets, e.g. incorporating armrests
    • H04M1/12Adjustable supports, e.g. extensibl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楼宇远程对讲装置,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包括座体和罩体,罩体通过连接梁与座体连接,且罩体和座体之间形成有开口朝下的容纳间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可纵向插接装配在容纳间隙内;其中,罩体上开设有窗口,控制面板与窗口对应;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安装在固定底座上,升降机构与控制面板控制连接,控制控制面板上升或下降,以进入或脱离容纳间隙。控制面板与固定底座之间能够相对插接,用户可以通过升降机构将控制面板下降控制,使控制面板降低高度,此时无论是坐轮椅的用户或者是小孩都能够进行楼宇的对讲操作。

Description

楼宇远程对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宇远程对讲装置。
背景技术
楼宇对讲是一个安全防范系统,即在多层或高层建筑中实现访客、住户和物业管理中心相互通话、进行信息交流并实现对小区安全出入通道控制的管理系统,俗称楼宇对讲系统。来访者可通过楼下单元门前的主机方便地呼叫住户并与其对话,而且在没有带钥匙的情况下呼叫物业管理人员,协助开启单元门锁,而住户在户内也可以控制单元门的启闭,住户可以操作室内分机进行呼叫物业管理人员,门口主机也可以随时接收住户报警信号传给值班主机通知小区保卫人员,系统不仅增强了高层住宅安全保卫工作,而且大大方便了住户,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上下楼麻烦,沟通更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但是,现有的楼宇对讲装置都按照正常用户的身高进行设置,可对于坐轮椅的用户或小孩,楼宇对讲装置的高度无法触碰,因此对于此类用户楼宇对讲装置的使用便捷性仍旧存在很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宇远程对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楼宇对讲装置针对特殊群体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楼宇远程对讲装置,包括:
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座体和罩体,所述罩体通过连接梁与所述座体连接,且所述罩体和所述座体之间形成有开口朝下的容纳间隙;
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可纵向插接装配在所述容纳间隙内;其中,所述罩体上开设有窗口,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窗口对应;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控制面板控制连接,控制所述控制面板上升或下降,以进入或脱离所述容纳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罩体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体的顶端连接,所述罩体、所述连接梁和所述座体构成倒U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包括罩板和位于该罩板两侧的两个罩侧板,所述窗口开设在所述罩板上;所述罩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弧形的导向端面,所述控制面板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罩侧板配合的结合槽,所述罩侧板与所述结合槽的结构相互吻合;所述罩侧板上设置导向端面的部分自高至低的宽度逐渐降低。
进一步的,所述罩侧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结合槽的槽底设置有对应的导向柱。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导向槽均为配合的锥形结构,且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导向槽的顶端为配合的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控制面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定位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包括对位槽部、连接槽部和插接槽部,所述对位槽部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外侧,所述对位槽部通过所述连接槽部与所述插接槽部连通;所述定位凸起包括对位凸起部、连接凸起部和插接凸起部,所述对位凸起部位于所述定位凸起的外侧,所述对位凸起部通过所述连接凸起部与所述插接凸起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具有装配内腔,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装配内腔中;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控制器、驱动电机、线轮、转角轮和定位轮;所述装配内腔包括所述座体的内腔和所述连接梁的内腔,且所述连接梁上还开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线孔;
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座体上,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控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座体的内腔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线轮驱动连接,所述转角轮转动装配在所述座体的内腔中,所述定位轮转动装配在所述连接梁的内腔中,所述线轮上缠绕有拉线,所述拉线的另一端经过所述转角轮和所述定位轮伸出至所述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转角轮和/或所述定位轮的轮面开设有环形的线槽,所述线槽的槽底为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座,所述配重座开设有与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部相对插接的插接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面板与固定底座之间是能够相对插接或者相对分离的。所以,当用户为坐轮椅或小孩等在高度上不方便够得着对讲设备的用户时,例如,坐轮椅的用户可以通过升降机构将控制面板下降控制,使控制面板脱离容纳间隙,降低高度,此时无论是坐轮椅的用户或者是小孩,便都能够够得到控制面板,进而进行楼宇的对讲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楼宇远程对讲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楼宇远程对讲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楼宇远程对讲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楼宇远程对讲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楼宇远程对讲装置的后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楼宇远程对讲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座的侧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座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楔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楔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槽和沉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固定底座;2、控制面板;3、升降机构;
11、座体;12、罩体;13、连接梁;14、容纳间隙;
111、对位槽部;112、连接槽部;113、插接槽部;
121、罩板;122、罩侧板;123、窗口;124、导向端面;125、导向柱;
131、线孔;
21、对位凸起部;22、连接凸起部;23、插接凸起部;24、结合槽;
31、控制器;32、驱动电机;33、线轮;34、转角轮;35、定位轮;36、拉线;37、控制按钮;38、语音接收器;39、配重座;
341、线槽;342、沉槽;
381、楔槽;382、楔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楼宇远程对讲装置,包括:
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包括座体11和罩体12,所述罩体12通过连接梁13与所述座体11连接,且所述罩体12和所述座体11之间形成有开口朝下的容纳间隙14;
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可纵向插接装配在所述容纳间隙14内;其中,所述罩体12上开设有窗口123,所述控制面板2与所述窗口123对应;
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所述升降机构3与所述控制面板2控制连接,控制所述控制面板2上升或下降,以进入或脱离所述容纳间隙14。所述控制面板2上设置有屏幕、按键盘和喇叭。
在正常的使用状态时,控制面板2是位于固定底座1的容纳间隙14内,通过控制面板2与固定底座1上的容纳间隙14形成插接装配,使整个对讲装置相对紧凑,设置的高度也适配于正常身高的用户。其中,控制面板2与固定底座1之间是能够相对插接或者相对分离的。所以,当用户为坐轮椅或小孩等在高度上不方便够得着对讲设备的用户时,例如,坐轮椅的用户可以通过升降机构3将控制面板2下降控制,使控制面板2脱离容纳间隙14,降低高度,此时无论是坐轮椅的用户或者是小孩,便都能够够得到控制面板2,进而进行楼宇的对讲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梁13的一端与所述罩体12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体11的顶端连接,所述罩体12、所述连接梁13和所述座体11构成倒U形结构。所述罩体12和所述座体11相互平行设置。因此,通过所述罩体12、所述连接梁13和所述座体11构成的结构便可以使容纳间隙14的开口朝向下方,也即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此时,升降装置便可以通过使控制面板2上升而进入到容纳间隙14内,使控制面板2与固定底座1之间形成插接的装配状态,使整个对讲装置相对紧凑,设置的高度也适配于正常身高的用户。
而一旦当前操作的用户变为坐轮椅的用户或小孩时,因为此类特殊群体的身高较矮,或者身体无法正常直立,所以不能够正常的触碰到楼宇对讲装置。此时,此类用户便可以通过控制升降机构3,利用升降机构3控制容纳间隙14内插接装配的控制面板2下降,从容纳间隙14中脱离出来,降低高度的控制面板2可以根据需求下降至适当的高度,这样就能够适配于坐轮椅的用户或小孩使用了。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12包括罩板121和位于该罩板121两侧的两个罩侧板122,所述窗口123开设在所述罩板121上;所述罩侧板122的底部设置有弧形的导向端面124,所述控制面板2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罩侧板122配合的结合槽24,所述罩侧板122与所述结合槽24的结构相互吻合;所述罩侧板122上设置导向端面124的部分自高至低的宽度逐渐降低。所以,当控制面板2插接在所述容纳间隙14内以后,控制面板2实际上不仅可以插接在罩体12和固定底座1之间,而且控制面板2的一部分还可以容纳在罩板121和两个罩侧板122所形成的空间内,通过这种复合容纳空间的插接,可以保证控制面板2可以稳定的插接装配在容纳间隙14内。
而且,窗口123开设在罩板121上,当控制面板2插接在容纳间隙14内后,控制面板2的前面可以进入到罩板121和两个罩侧板122所形成的空间内,此时控制面板2的前面可以更加贴近窗口123。而且控制面板2上设置的屏幕、按键盘和喇叭均位于控制面板2的前面,这样便可以使屏幕、按键盘和喇叭均能够靠近窗口123,用户透过窗口123便可以方便的对屏幕、按键盘和喇叭进行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罩侧板122的内侧面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结合槽24的槽底设置有对应的导向柱125。导向柱125的结构与导向槽的结构相互配合设置,使导向柱125能够与导向槽形成吻合的插接装配结构。由于所述罩侧板122的内侧面设置有导向柱125,所述结合槽24的槽底设置有对应的导向槽,所以,当升降机构3驱动控制面板2上升时,控制面板2可以在升降机构3的控制下进入到固定底座1的容纳间隙14内,而当控制面板2进入到容纳间隙14后,控制面板2上的结合槽24内的导向槽便可以与罩侧板122内侧面的导向柱125形成相对插接,随着控制面板2在升降机构3的驱动下逐渐上升,控制面板2上的导向柱125便能够逐渐的进入到罩侧板122内的导向槽中,进而使控制面板2与罩侧板122之间也形成对位插接的装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125和所述导向槽均为配合的锥形结构,且所述导向柱125和所述导向槽的顶端为配合的弧形面。因此,随着控制面板2在升降机构3的驱动下逐渐上升,控制面板2上的导向柱125便能够逐渐的进入到罩侧板122内的导向槽中,并且由于所述导向柱125和所述导向槽均为配合的锥形结构,可以使得导向柱125与导向槽之间的插接更为便捷,初始对位更加容易。不仅如此,所述导向柱125和所述导向槽的顶端为配合的弧形面,这也能够使得导向柱125与导向槽之间的插接更为便捷,初始对位更加容易,进而使控制面板2与罩侧板122之间也形成对位插接的装配结构。其中,所述导向柱125的厚度小于所述结合槽24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11的内侧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控制面板2的内侧面设置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的结构与定位槽的结构相互配合设置,使定位凸起能够与定位槽形成吻合的插接装配结构。由于所述座体11的内侧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控制面板2的内侧面设置有定位凸起,所以,当升降机构3驱动控制面板2上升时,控制面板2可以在升降机构3的控制下进入到固定底座1的容纳间隙14内,而当控制面板2进入到容纳间隙14后,控制面板2上的定位凸起便可以与座体11的内侧面设置的定位槽形成相对插接,随着控制面板2在升降机构3的驱动下逐渐上升,控制面板2上的定位凸起便能够逐渐的进入到座体11的内侧面设置的定位槽中,进而使控制面板2与座体11之间也形成对位插接的装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包括对位槽部111、连接槽部112和插接槽部113,所述对位槽部111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外侧,所述对位槽部111通过所述连接槽部112与所述插接槽部113连通;所述定位凸起包括对位凸起部21、连接凸起部22和插接凸起部23,所述对位凸起部21位于所述定位凸起的外侧,所述对位凸起部21通过所述连接凸起部22与所述插接凸起部23连通。
此时,随着控制面板2在升降机构3的驱动下逐渐上升,控制面板2上的定位凸起可以首先进入到对位槽部111中,其中,定位凸起的插接凸起部23和连接突起部均小于对位槽部111,因此,定位凸起的插接凸起部23和连接突起部能够轻松的进入到对位槽部111中。接着,随着控制面板2在升降机构3的驱动下逐渐上升,定位凸起的插接凸起部23和连接突起部可以随之进一步的进入到连接槽部112和插接槽部113,使得插接凸起部23和连接突起部分别能够与连接槽部112和插接槽部113进行吻合的插接配合,此时对位凸起部21便也能够与对位槽部111进行吻合的插接配合,进而使控制面板2与座体11之间也形成对位插接的装配结构。
在上述的插接过程中,由于所述对位凸起部21和所述连接凸起部22均为梯台形,且所述对位凸起部21的侧壁倾斜度小于所述连接凸起部22的侧壁倾斜度,所述对位槽部111和所述连接槽部112均为梯台形,且所述对位槽部111的侧壁倾斜度小于所述连接槽部112的侧壁倾斜度。所以,对位槽部111能够起到良好的对位作用,使定位凸起的插接凸起部23和连接突起部能够随着定位槽部形成初步的定位,然后,随着定位槽中对位槽部111、连接槽部112和插接槽部113之间的过渡结构,定位凸起中的对位凸起部21、连接凸起部22和插接凸起部23能够顺利的进入到定位槽中对位槽部111、连接槽部112和插接槽部113,并且使定位凸起中的对位凸起部21、连接凸起部22和插接凸起部23能够与定位槽中的对位槽部111、连接槽部112和插接槽部113分别形成吻合的插接配合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1具有装配内腔,所述升降机构3安装在所述装配内腔中;其中,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控制器31、驱动电机32、线轮33、转角轮34和定位轮35;所述装配内腔包括所述座体11的内腔和所述连接梁13的内腔,且所述连接梁13上还开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线孔131;
所述控制器31设置在所述座体11上,且所述控制器31与所述驱动电机32控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固定在所述座体11的内腔中,所述驱动电机32的输出端与所述线轮33驱动连接,所述转角轮34转动装配在所述座体11的内腔中,所述定位轮35转动装配在所述连接梁13的内腔中,所述线轮33上缠绕有拉线36,所述拉线36的另一端经过所述转角轮34和所述定位轮35伸出至所述线孔131。
因此,控制器31可以在用户的指示下控制驱动电机32转动,该驱动电机32可以为步进电机或其他可以正反转的电机,当驱动电机32正转时可以释放拉线36,使拉线36可以沿着转角轮34和定位轮35进行释放,从而使控制面板2能够在拉线36的释放过程中下降。同理,控制器31可以在用户的指示下控制驱动电机32转动,该驱动电机32可以为步进电机或其他可以正反转的电机,当驱动电机32反转时可以收紧拉线36,使拉线36可以沿着转角轮34和定位轮35进行收紧,从而使控制面板2能够在拉线36的收紧过程中上升。
所述控制器31包括控制按钮37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按钮37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驱动电机32控制连接;和/或,所述控制器31包括语音接收器38和控制板,所述语音接收器38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驱动电机32控制连接。所述控制按钮37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或者,所述控制按钮37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2的底部。
因此,当所述控制器31包括控制按钮37和控制板时,用户可以通过触动控制按钮37来发出下降控制面板2的信号,当用户触动控制按钮37后,控制按钮37会发出信号给控制板,控制板收到信号后会控制驱动电机32转动,当驱动电机32正转时可以释放拉线36,使拉线36可以沿着转角轮34和定位轮35进行释放,从而使控制面板2能够在拉线36的释放过程中下降。
同理,当所述控制器31包括语音接收器38和控制板时,用户可以通过与语音接收器38进行语音交流来发出下降控制面板2的信号,当用户通过与语音接收器38进行语音交流发出信号后,控制板收到信号后会控制驱动电机32转动,当驱动电机32正转时可以释放拉线36,使拉线36可以沿着转角轮34和定位轮35进行释放,从而使控制面板2能够在拉线36的释放过程中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转角轮34和/或所述定位轮35的轮面开设有环形的线槽,所述线槽的槽底为弧形面。所述线槽的槽底还开设有环形的沉槽,所述沉槽的槽深大于所述线槽的槽深,所述沉槽的槽底为弧形面。此时,该沉槽可以用来缠绕拉线36,并使拉线36不容易从定位轮35或转角轮34上松脱,保证拉线36运动的稳定性。所述沉槽的槽深至少大于所述线槽的槽深3倍。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2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座39,所述配重座39开设有与所述控制面板2的底部相对插接的插接槽。该配重座39可以采用金属或其他质量较高的材质,这样可以保证控制面板2在拉线36的拉动下顺利进入到容纳间隙14内,同时在拉线36释放时也能够具有足够的重力下降。所述插接槽的侧壁设置有楔槽,所述控制面板2的侧壁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楔头,所述楔头与所述楔槽插接配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楼宇远程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座体和罩体,所述罩体通过连接梁与所述座体连接,且所述罩体和所述座体之间形成有开口朝下的容纳间隙;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罩体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体的顶端连接,所述罩体、所述连接梁和所述座体构成倒U形结构;
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可纵向插接装配在所述容纳间隙内;其中,所述罩体上开设有窗口,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窗口对应;所述座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控制面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槽包括对位槽部、连接槽部和插接槽部,所述对位槽部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外侧,所述对位槽部通过所述连接槽部与所述插接槽部连通;所述定位凸起包括对位凸起部、连接凸起部和插接凸起部,所述对位凸起部位于所述定位凸起的外侧,所述对位凸起部通过所述连接凸起部与所述插接凸起部连通;
所述罩体包括罩板和位于该罩板两侧的两个罩侧板,所述窗口开设在所述罩板上;所述罩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弧形的导向端面,所述控制面板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罩侧板配合的结合槽,所述罩侧板与所述结合槽的结构相互吻合;所述罩侧板上设置导向端面的部分自高至低的宽度逐渐降低;
所述罩侧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结合槽的槽底设置有对应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导向槽均为配合的锥形结构,且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导向槽的顶端为配合的弧形面;
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座,所述配重座开设有与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部相对插接的插接槽;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固定底座具有装配内腔,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装配内腔中;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控制面板控制连接,控制所述控制面板上升或下降,以进入或脱离所述容纳间隙;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控制器、驱动电机、线轮、转角轮和定位轮;所述装配内腔包括所述座体的内腔和所述连接梁的内腔,且所述连接梁上还开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线孔;
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座体上,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控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座体的内腔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线轮驱动连接,所述转角轮转动装配在所述座体的内腔中,所述定位轮转动装配在所述连接梁的内腔中,所述线轮上缠绕有拉线,所述拉线的另一端经过所述转角轮和所述定位轮伸出至所述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远程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轮和/或所述定位轮的轮面开设有环形的线槽,所述线槽的槽底为弧形面。
CN202110349167.9A 2021-03-31 2021-03-31 楼宇远程对讲装置 Active CN1132068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9167.9A CN113206899B (zh) 2021-03-31 2021-03-31 楼宇远程对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9167.9A CN113206899B (zh) 2021-03-31 2021-03-31 楼宇远程对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6899A CN113206899A (zh) 2021-08-03
CN113206899B true CN113206899B (zh) 2022-09-20

Family

ID=77025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9167.9A Active CN113206899B (zh) 2021-03-31 2021-03-31 楼宇远程对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689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8320B (zh) * 2014-05-27 2019-01-04 苏州博拉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掌静脉识别智能楼宇可视对讲系统
CN108307159A (zh) * 2018-03-26 2018-07-20 马鞍山倍亿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楼宇对讲机
CN110166753B (zh) * 2019-06-18 2021-03-19 北京天安云浩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安防的具有升降和防尘功能的楼宇对讲机
CN110247672A (zh) * 2019-06-27 2019-09-17 苏州迈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用可升降式对讲机
CN211976453U (zh) * 2020-02-12 2020-11-20 李元清 一种ip全数字楼宇对讲智能终端
CN210958653U (zh) * 2020-03-05 2020-07-07 苏国良 一种用于楼宇通话系统的内嵌式对讲机
CN211951974U (zh) * 2020-03-06 2020-11-17 北京华光浩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可视对讲设备
CN211959399U (zh) * 2020-05-23 2020-11-17 南京安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云对讲门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6899A (zh) 202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26633A (zh) 防止未经授权进入升降通道
CN113206899B (zh) 楼宇远程对讲装置
CN107416643A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及改造方法
CN207090728U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
KR101742771B1 (ko) 침입 방지수단을 구비한 도어락
CN216795126U (zh) 一种智能楼宇可视对讲装置
WO2023231495A1 (zh) 一种智能电梯操纵装置
CN211827512U (zh) 泳池入口开启警报装置
CN212256424U (zh) 一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门禁装置
CN212222063U (zh) 多功能通讯及app结合自动呼梯
CN215813813U (zh) 一种具有对讲功能的楼宇监控装置
CN220119101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高度的楼宇对讲机
CN217867607U (zh) 一种安全梯笼
CN212802236U (zh) 一种陶粒混凝土构件
CN210515423U (zh) 一种门禁卡识别装置
CN214070058U (zh)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对讲装置
CN212151220U (zh) 一种单元门电梯的控制装置
CN216303001U (zh) 一种电梯应急救援呼叫视频互动终端
CN214615642U (zh) 一种多层住宅楼加装电梯的非准平层入户结构
CN113415686B (zh) 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的安全监测智能电梯
CN212247980U (zh) 一种停车场用多功能门禁装置
JP2002114467A (ja) 家庭用エレベータおよび該エレベータの組込み方法
CN211604201U (zh) 一种电动推闩式逃生门锁的电路模块
CN220395412U (zh) 一种银行内部安全门结构
CN214610945U (zh) 一种薄型电梯操作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