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6682A - 近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及室内分布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近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及室内分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6682A
CN113206682A CN202110476511.0A CN202110476511A CN113206682A CN 113206682 A CN113206682 A CN 113206682A CN 202110476511 A CN202110476511 A CN 202110476511A CN 113206682 A CN113206682 A CN 113206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ar
coupled
filter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65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06682B (zh
Inventor
张桥
陈加轩
金煜峰
赵国涛
黄文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65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66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6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668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41558 priority patent/WO202222765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06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6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4Circuits using the same frequency for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近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及室内分布系统,所述室内分布系统包括上述的近端合路单元与远端合路单元,且所述近端合路单元与所述远端合路单元通过线缆连接。上述方案能够降低远端合路单元将信号搬移后的频率与信号的原频率偏差。

Description

近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及室内分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以及室内分布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应用环境中,由于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以及高层建筑的增多,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升,在大型建筑物、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室内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较弱,极易形成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导致手机等利用移动通信信号的终端无法正常使用。
目前室内分布系统可用于改善室内环境的移动通信信号,利用室内分布系统可将信源(如基站)的移动通信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环境下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以宏蜂窝作为信号源接入室内分布系统;以微蜂窝作为信号源接入室内分布系统;以直放站作为信号源接入室内分布系统。其中,直放站是利用施主天线空间耦合或利用耦合器件直接耦合存在富余容量的基站信号,再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从而提供给室内分布系统。
现有的室内分布系统中,由近端合路单元将信号移频传输至远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需要将信号搬移到原频率才能够供用户使用。由于近端合路单元与远端合路单元通常摆放在不同位置,因此,二者无法使用同一参考本振,导致远端合路单元搬移后的频率与原频率存在较大的偏差,进而导致室内分布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是远端合路单元将信号搬移后的频率与信号的原频率偏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近端合路单元,包括:一路近端第一信号通路、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第一通信监控模块以及合路器,其中:所述一路近端第一信号通路,与第一信源耦接,输出近端第一信号;所述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每一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分别与第二信源耦接,将所述第二信源输出的近端第二信号的频率分别移频至不同频点,形成多路近端第三信号;所述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分别与任一第二信源通道、所述近端第一信号通路以及所述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耦接,适于根据所述近端第一信号与所述近端第二信号,对所述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混频器输入的参考信号进行频偏校准,并通过预设频率的监控信号通路输出近端第四信号;测量所述近端第一信号与所述近端第二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作为近端信号参数信息;通过所述近端第四信号获取远端上传的远端监控参数信息;基于所述近端信号参数信息、所述远端监控参数信息,控制所述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通断,并通过所述近端第四信号传输所述近端信号参数信息;所述合路器,适于将所述近端第一信号、所述多路近端第三信号、所述近端第四信号合并成近端第五信号并输出;所述合路器,适于将所述近端第一信号、所述多路近端第三信号、所述近端第四信号合并成近端第五信号并输出;
可选的,所述近端合路单元还包括:第一耦合器,设置于所述近端第一信号通路上,适于将所述近端第一信号耦合至所述第一通信监控模块;第二耦合器,设置于任一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上,适于将所述近端第二信号耦合至所述第一通信监控模块。
可选的,所述近端第二信号通路包括:第一射频前端模块、近端发射通道、近端接收通道以及第一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其第一信号端输入所述近端第二信号,其第二信号端与所述近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耦接,其第三信号端与所述近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耦接,其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所述第一通信监控模块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适于控制所述近端发射通道与所述近端接收通道的通断;所述近端发射通道,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动端耦接;所述近端接收通道,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动端耦接;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其定端与所述合路器耦接,其控制端输入所述第一通信监控模块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适于控制选择所述近端发射通道或所述近端接收通道。
可选的,所述近端发射通道包括:第一混频器、第一低噪声放大器以及第一滤波器,其中:所述第一混频器,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耦接,其第二输入端输入所述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滤波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混频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出端耦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动端耦接。
可选的,所述近端接收通道包括:第二混频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第二滤波器以及第三滤波器,其中: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动端耦接;所述第二滤波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混频器,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滤波器的输出端耦接,其第二输入端输入所述参考信号;所述第三滤波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混频器的输出端耦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三信号端耦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包括:第二切换开关、第三低噪声放大器、第一功率放大器以及第四滤波器,其中:所述第四滤波器,耦接在所述第二切换开关与所述第二信源之间,适于对所述近端第二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其定端与所述第四滤波器耦接,其第一动端与所述第三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耦接,其第二动端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三低噪声放大器,其输出端与所述近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其输入端与所述近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耦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远端合路单元,包括:功分器、一路远端第一信号通路、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以及第二通信监控模块,其中:所述功分器,传输远端第五信号,并将所述远端第五信号分频,得到一路远端第一信号、多路远端第三信号以及远端第四信号;所述一路远端第一信号通路,适于将所述远端第一信号传输至第一天线;所述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适于将不同频点的远端第三信号移频至固定频点的远端第二信号,并将所述远端第二信号传输至对应的第二天线;所述第二通信监控模块,适于根据所述远端第一信号与所述远端第二信号,对所述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混频器输入的参考信号进行频偏校准;通过所述远端第四信号获取近端信号参数信息;测量得到所述远端第一信号与所述远端第二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作为远端监控参数信息,并通过所述远端第四信号传输至所述功分器;基于所述远端监控参数信息以及所述近端信号参数信息,控制所述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的通断。
可选的,所述远端合路单元还包括:第三耦合器,设置于所述远端第一信号通路上,适于将所述远端第一信号耦合至所述第二通信监控模块;第四耦合器,设置于任一所述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上,适于将所述远端第二信号耦合至所述第二通信监控模块。
可选的,所述远端第二信号通路包括:第二射频前端模块、远端发射通道、远端接收通道以及第三切换开关,其中: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其第一信号端与对应的第二天线耦接,其第二信号端与所述远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耦接,其第三信号端与所述远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耦接,其控制信号端输入所述第二通信监控模块输出的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适于控制所述远端发射通道与所述远端接收通道的通断;所述远端发射通道,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动端耦接;所述远端接收通道,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动端耦接;所述第三切换开关,其定端与所述功分器耦接,其控制端输入所述第二通信监控模块输出的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适于控制选择所述远端发射通道或所述远端接收通道。
可选的,所述远端发射通道包括:第三混频器、第四低噪声放大器以及第五滤波器,其中:所述第三混频器,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耦接,其第二输入端输入所述参考信号;所述第五滤波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混频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四低噪声放大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五滤波器的输出端耦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切换开关的第一动端耦接。
可选的,所述远端接收通道包括:第四混频器、第五低噪声放大器以及第六滤波器、第七滤波器,其中:所述第五低噪声放大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切换开关的第二动端耦接;所述第六滤波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五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四混频器,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六滤波器的输出端耦接,其第二输入端输入所述参考信号;所述第七滤波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混频器的输出端耦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三信号端耦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包括:第四切换开关、第六低噪声放大器、第二功率放大器以及第八滤波器,其中:所述第八滤波器,耦接在所述第四切换开关与所述第二天线之间,适于对所述远端第二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述第四切换开关,其定端与所述第八滤波器耦接,其第一动端与所述第六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耦接,其第二动端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六低噪声放大器,其输出端与所述远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其输入端与所述远端发射通道的输出端耦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室内分布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任一种近端合路单元以及上述所述的任一种远端合路单元,所述近端合路单元与所述远端合路单元通过线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近端第一信号与近端第二信号,对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混频器输入的参考信号进行频偏校准;通过远端第一信号与远端第二信号,对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混频器输入的参考信号进行频偏校准。近端第一信号与远端第一信号的频率相同,近端第二信号的频率与远端第二信号的频率相同,因此,对参考信号进行频偏校准的校准方向相同,从而可以减少远端合路单元搬移后的频率与原信号的频率之间的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近端合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远端合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由于近端合路单元与远端合路单元通常摆放在不同位置,因此,二者无法使用同一参考本振,导致远端合路单元搬移后的频率与原频率存在较大的偏差,进而导致室内分布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近端第一信号与近端第二信号,对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混频器输入的参考信号进行频偏校准;通过远端第一信号与远端第二信号,对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混频器输入的参考信号进行频偏校准。近端第一信号与远端第一信号的频率相同,近端第二信号的频率与远端第二信号的频率相同,因此,对参考信号进行频偏校准的校准方向相同,从而可以减少远端合路单元搬移后的频率与原信号的频率之间的偏差。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端合路单元,参照图1,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近端合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在具体实施中,近端合路单元包括:一路近端第一信号通路、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第一通信监控模块以及合路器。
在具体实施中,近端合路单元可以包括一路近端第一信号通路,近端第一信号通路的输入端与第一信源耦接,近端第一信号通路的输出端输出近端第一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近端第一信号可以为第一信源输出的信号。第一信源可以为2G信号源,也可以为3G、4G等其他网络通信模式的信号源。
在具体实施中,近端合路单元可以包括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每一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分别与第二信源耦接,将第二信源输出的近端第二信号的频率分别移频至不同的频点,形成多路近端第三信号。
例如,近端合路单元包括两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第一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将第二信源输出的近端第二信号的频率移频至F1,第二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将第二信源输出的近端第二信号的频率移频至F2,F1对应的频率与F2对应的频率不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信源可以为5G信号源,也可以为其他网络通信模式的信号源,例如5G的后续演进。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信源与第一信源分别属于不同的网络通信模式。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信源为5G信号源,第一信源为2G信号源、3G信号源、4G信号源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信源与第二信源实质上是指室内分布系统所接收到的信号源。若第二信源为5G信号源,则意味着第二信源可以为室内分布系统接收到的5G信号。相应地,若第一信源为4G信号源,则意味着第一信源可以为室内分布系统接收到的4G信号。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分别与任一第二信源通道、近端第一信号通路和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耦接。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可以根据近端第一信号与近端第二信号,对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混频器输入的参考信号Ref进行频偏校准。第一通信监控模块还可以通过预设频率的监控信号通路输出近端第四信号,通过近端第四信号获取远端上传的远端监控参数信息;测量近端第一信号与近端第二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基于近端第一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近端第二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以及远端监控参数信息,控制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通断,并通过近端第四信号传输近端信号参数信息,近端信号参数信息包括:测量得到的近端第一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以及近端第二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监控模块中可以设置有晶振XO,通过晶振XO提供参考信号Ref。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信源通道可以包括一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以及与该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对应的增益调节增益调节器(ATT)。
在具体实施中,近端合路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一耦合器U1以及第二耦合器U2,其中:第一耦合器U1可以设置在近端第一信号通路上,适于将近端第一信号耦合至第一通信监控模块;第二耦合器U2可以设置在与第一通信监控模块耦接的第二信源通道上,适于将近端第二信号耦合至第一通信监控模块。
通过设置第一耦合器U1以及第二耦合器U2,将近端第一信号与近端第二信号耦合至第一通信监控模块,从而使得第一通信监控模块能够获取近端第一信号与近端第二信号的频率,进而使得第一通信监控模块根据近端第一信号与近端第二信号的频率差值,对混频器输入的参考信号Ref的频率进行校准。此外,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可以测量近端第一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以及近端第二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并将所测量得到的近端第一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以及近端第二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作为近端信号参数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近端信号参数信息可以包括近端第一信号和多个近端第二信号的时序配比信息、帧头位置信息和相关的功率参数信息等其中至少之一。
在具体实施中,对于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其对应的结构可以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任一近端第二信号通路,可以包括第一射频前端模块、近端发射通道、近端接收通道以及第一切换开关S1,其中:
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其第一信号端可以输入近端第二信号,其第二信号端可以与近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耦接,其第三信号端可以与近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耦接,其控制信号输入端可以输入第一通信监控模块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可以适于控制近端发射通道与近端接收通道的通断;
近端发射通道的输出端可以与第一切换开关S1的第一动端耦接;
近端接收通道的输入端可以与第一切换开关S1的第二动端耦接;
第一切换开关S1,其定端可以与合路器耦接,其控制端可以输入第一通信监控模块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第一切换开关S1可以选择与近端发射通道的输出端耦接,也即使得近端发射通道导通,实现近端发射功能;或者,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第一切换开关S1选择与近端接收通道的输入端耦接,也即使得近端接收通道导通,实现近端接收功能。
在具体实施中,近端发射通道可以包括:第一混频器M1、第一低噪声放大器L1以及第一滤波器FL1,其中:
第一混频器M1,其第一输入端与第一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耦接,其第二输入端输入参考信号Ref;
第一滤波器FL1,其输入端与第一混频器M1的输出端耦接,其输出端与第一切换开关S1的第一端耦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信号Ref对应的频率可以为26MHz。在具体应用中,参考信号Ref的频率也可以为其他数值,可以并不仅限于上述示例。
在具体实施中,近端接收通道可以包括:第二混频器M2、第二低噪声放大器L2以及第三滤波器FL3,其中:
第二低噪声放大器L2,其输入端可以与第一切换开关S1的第二动端耦接;
第二滤波器FL2,其输入端可以与第二低噪声放大器L2的输出端耦接;
第二混频器M2,其第一输入端可以与第二滤波器FL2的输出端耦接,其第二输入端可以输入参考信号Ref;
第三滤波器FL3,其输入端可以与第二混频器M2的输出端耦接,其输出端可以与第一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三信号端耦接。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可以包括:第二切换开关S2、第三低噪声放大器L3、第一功率放大器P1以及第四滤波器FL4,其中:
第四滤波器FL4,其输入端可以输入近端第二信号;
第二切换开关S2,其定端可以与第四滤波器FL4的输出端耦接,其第一动端可以与第三低噪声放大器L3的输入端耦接,其第二动端可以与第一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耦接;
第三低噪声放大器L3,其输出可以端与近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耦接;
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P1,其输入端可以与近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耦接。
在具体实施中,低噪声放大器所起的作用可以为:对其输入的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并减少噪声的引入。滤波器所起的作用可以为:对其输入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混频器实现频率迁移。例如,近端合路单元包括两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第一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中VCO的本振频率为LO1,第二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中VCO的本振频率为LO2,则F1=F0-LO1,F2=F0-LO2,且LO1≠LO2,F0为第二信源输出的近端第二信号的频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混频器可以同时包括压控振荡器(VCO)以及混频单元(Mixer)。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近端第二信号的频率进行频率迁移后,得到对应的近端第三信号,且近端第三信号所处的频点位于近端第一信号对应支持的频段范围之内。
例如,近端第一信号为4G网络信号,第一路近端第三信号的频点F1与第二路近端第三信号的频点F2均位于4G网络所支持的频段范围之内。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可以根据近端信号参数信息以及远端监控参数信息,控制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第一切换开关S1、第二切换开关S2的开关时序,使得每一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以及每一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近端发射通道与近端接收通道可以有序开启,从而实现传输不同信源的信号,以及实现在同一信号通路上下行数据的有序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可以基于多个近端第二信号的时序配比信息,依照时序向相应近端第二信号通路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相应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有序通断。
例如,在t1时隙控制所有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开关均断开,此时,合路器传输的近端第五信号承载的是来自近端第一信号通路的数据;在t2时隙控制频率在F1频点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下行数据,则控制相应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第一切换开关S1以及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均连通近端发射通道,此时,合路器传输的近端第五信号承载的是频点为F1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下行数据;在t3时隙控制频率在F1频点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上行数据,则控制相应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第一切换开关S1与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均连通近端接收通道,此时,合路器传输的近端第五信号承载的是频点为F1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上行数据;在t4时隙控制频率在F2频点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下行数据,则控制相应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第一切换开关S1以及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均连通近端发射通道,此时,合路器传输的近端第五信号承载的是频点为F2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下行数据;在t5时隙控制频率在F2频点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上行数据,则控制相应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第一切换开关S1与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均连通近端接收通道,此时,合路器传输的近端第五信号承载的是频点为F2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上行数据。
结合图1,针对F1频点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
在t2时隙,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向第一切换开关S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切换开关S1的定端与第一动端连接;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向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第二切换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切换开关S2的定端与其第一动端连接。
在t3时隙,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向第一切换开关S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切换开关S1的定端与第二动端连接;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向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第二切换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切换开关S2的定端与其第二动端连接。
结合图1,针对F2频点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
在t4时隙,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向第一切换开关S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切换开关S1的定端与第一动端连接;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向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第二切换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切换开关S2的定端与其第一动端连接。
在t5时隙,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向第一切换开关S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切换开关S1的定端与第二动端连接;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向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第二切换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切换开关S2的定端与其第二动端连接。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通信监控模块还可以将测量得到的近端信号参数信息通过近端第四信号输出至合路器,合路器通过线缆与远端合路单元耦接,从而将近端信号参数信息输出至远端合路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线缆可以为无源分布线缆。通过无源分布线缆,实现将5G信号与其他网络模式信号在同一条无源分布线缆中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远端合路单元,参照图2,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远端合路单元。
在具体实施中,远端合路单元包括:功分器、一路远端第一信号通路、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以及第二通信监控模块,其中:
功分器可以传输远端第五信号,并将远端第五信号分频,得到一路远端第一信号、多路远端第三信号以及远端第四信号。功分器可以通过单通道线缆接收远端第五信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两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上的近端第三信号对应的频率分别为F1与F2,相应地,两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上的远端第三信号对应的频率也分别为F1与F2。
远端第一信号通路为单通道,适于将远端第一信号传输至第一天线。
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适于将不同频点的远端第三信号移频至固定频点的远端第二信号,并将远端第二信号传输至对应的第二天线。
第二通信监控模块,适于根据远端第一信号与远端第二信号,对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混频器输入的参考信号Ref进行频偏校准;通过远端第四信号获取近端信号参数信息;测量得到远端第一信号与远端第二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作为远端监控参数信息,并通过远端第四信号传输至功分器;基于远端监控参数信息以及近端信号参数信息,控制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的通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远端第一信号可以为2G/3G/4G信号,远端第二信号可以为5G信号。远端第一信号与远端第二信号隶属于不同的网络通信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远端第一信号可以与上述的近端第一信号对应,其对应的均可以为2G/3G/4G信号。远端第二信号可以与上述的近端第二信号对应,其对应的均可以为5G信号。
在具体实施中,第二通信监控模块中可以设置有晶振XO,通过晶振XO提供参考信号Ref。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通信监控模块中的晶振XO的振荡频率,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监控模块中的晶振XO的振荡频率相等。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监控模块中的晶振XO的振荡频率为26MHz,第二通信监控模块中的晶振XO的振荡频率也为26MHz。
在具体实施中,远端合路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三耦合器U3以及第四耦合器U4,其中:
第三耦合器U3可以设置在远端第一信号通路上,适于将远端第一信号耦合至第二通信监控模块;
第四耦合器U4可以设置在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上,适于将远端第二信号耦合至第二通信监控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耦合器U3与第四耦合器U4,将远端第一信号与远端第二信号耦合至第二通信监控模块,从而使得第二通信监控模块能够获取远端第一信号与远端第二信号的频率,进而使得第二通信监控模块根据远端第一信号与远端第二信号的频率差值,对混频器输入的参考信号Ref的频率进行校准。此外,第二通信监控模块可以测量远端第一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以及远端第二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并将所测量得到的远端第一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以及远端第二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作为远端监控参数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对于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其对应的结构可以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任一远端第二信号通路,可以包括:第二射频前端模块、远端发射通道、远端接收通道以及第三切换开关S3,其中:
第二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一信号端与对应的第二天线耦接,第二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远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耦接,第二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三信号端与远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耦接,第二射频前端模块的控制信号端输入第二通信监控模块输出的第三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适于控制远端发射通道与远端接收通道的通断;
远端发射通道的输出端与第二切换开关S2的第一动端耦接;
远端接收通道的输入端与第二切换开关S2的第二动端耦接;
第三切换开关S3的定端与功分器耦接,第三切换开关S3的控制端输入第二通信监控模块输出的第四控制信号,第四控制信号适于控制选择远端发射通道或远端接收通道。
在具体实施中,远端发射通道可以包括:第三混频器M3、第四低噪声放大器L4以及第五滤波器FL5,其中:
第三混频器M3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耦接,第三混频器M3的第二输入端输入参考信号Ref;
第五滤波器FL5的输入端与第三混频器M3的输出端耦接;
第四低噪声放大器L4的输入端与第五滤波器FL5的输出端耦接,第四低噪声放大器L4的输出端与第三切换开关S3的第一动端耦接。
在具体实施中,远端接收通道可以包括:第四混频器M4、第五低噪声放大器L5以及第六滤波器FL6、第七滤波器FL7,其中:
第五低噪声放大器L5的输入端与第三切换开关S3的第二动端耦接;
第六滤波器FL6的输入端与第五低噪声放大器L5的输出端耦接;
第四混频器M4的第一输入端与第六滤波器FL6的输出端耦接,第四混频器M4的第二输入端输入参考信号Ref;
第七滤波器FL7的输入端与第四混频器M4的输出端耦接,第七滤波器FL7的输出端与第二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三信号端耦接。
在具体实施中,二射频前端模块包括:第四切换开关S4、第六低噪声放大器L6、第二功率放大器P2以及第八滤波器FL8,其中:
第八滤波器FL8可以耦接在第四切换开关S4与第二天线之间,适于对远端第二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第四切换开关S4的定端与第八滤波器FL8耦接,第四切换开关S4的第一动端与第六低噪声放大器L6的输入端耦接,第四切换开关S4的第二动端与第二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耦接;
第六低噪声放大器L6的输出端与远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耦接;
第二功率放大器P2的输入端与远端发射通道的输出端耦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混频器实现频率迁移。例如,远端第二信号通路包括两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第一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中VCO的本振频率为LO1’,第二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中VCO的本振频率为LO2’,则F0=F1+LO1’,F0=F1+LO2’。F0为第二信源输出的近端第二信号的频率。由于远端合路单元与近端合路单元同步在同一小区,参考相同的频率基准,因此调整后的LO1=LO1’,LO2=LO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远端第三信号的频率处于远端第一信号对应支持的频段范围之内,远端第二信号的频率处于远端第一信号对应支持的频段范围之外。
例如,远端第一信号为4G网络信号,远端第三信号的频点F1的频率处于4G网络所支持的频段范围之内。远端第二信号为5G网络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混频器可以同时包括压控振荡器(VCO)以及混频单元(Mixer)。
在具体实施中,第二通信监控模块可以根据远端监控参数信息以及近端信号参数信息,控制多路远端第二信号中第三切换开关S3、第四切换开关S4的开关时序,使得每一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以及每一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远端发射通道与远端接收通道可以有序开启,从而实现同一信号通路上下行数据的有序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近端第一信号的频率可以与远端第一信号的频率相等,近端第二信号的频率可以与远端第二信号的频率相等。
在具体实施中,图2中所示的远端合路单元中存在2个第二天线,对应于两根接收天线与两根发射天线。远端合路单元中存在的第二天线数也可以为3个、4个或者更多个,对应于相应数目的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第二天线的个数做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在近端称之为近端第一信号,第一信号在远端称之为远端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在近端称之为近端第二信号,第二信号在远端称之为远端第二信号。以此类推,第三信号、第四信号与第五信号可以采用相同的描述方式。除去线损以及一些干扰外,近端和远端的相应信号并无本质的不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二耦合器U2设置在频率为F2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上,则第四耦合器U4可以对应设置在频率为F2的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上。相应地,若第一耦合器U1设置在频率为F1的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上,则第三耦合器U3可以对应设置在频率为F2的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上。
在具体实施中,近端合路单元与远端合路单元可以相对应,近端合路单元与远端合路单元组成室内分布系统。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近端合路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路近端第一信号通路、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第一通信监控模块以及合路器,其中:
所述一路近端第一信号通路,与第一信源耦接,输出近端第一信号;
所述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每一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分别与第二信源耦接,将所述第二信源输出的近端第二信号的频率分别移频至不同频点,形成多路近端第三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监控模块,分别与任一第二信源通道、所述近端第一信号通路以及所述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耦接,适于根据所述近端第一信号与所述近端第二信号,对所述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混频器输入的参考信号进行频偏校准,并通过预设频率的监控信号通路输出近端第四信号;测量所述近端第一信号与所述近端第二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作为近端信号参数信息;通过所述近端第四信号获取远端上传的远端监控参数信息;基于所述近端信号参数信息、所述远端监控参数信息,控制所述多路近端第二信号通路的通断,并通过所述近端第四信号传输所述近端信号参数信息;
所述合路器,适于将所述近端第一信号、所述多路近端第三信号、所述近端第四信号合并成近端第五信号并输出;
所述第一信源与所述第二信源对应不同的网络通信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端合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合路单元还包括:
第一耦合器,设置于所述近端第一信号通路上,适于将所述近端第一信号耦合至所述第一通信监控模块;
第二耦合器,设置于任一近端第二信号通路上,适于将所述近端第二信号耦合至所述第一通信监控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端合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第二信号通路包括:第一射频前端模块、近端发射通道、近端接收通道以及第一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其第一信号端输入所述近端第二信号,其第二信号端与所述近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耦接,其第三信号端与所述近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耦接,其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所述第一通信监控模块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适于控制所述近端发射通道与所述近端接收通道的通断;
所述近端发射通道,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动端耦接;
所述近端接收通道,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动端耦接;
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其定端与所述合路器耦接,其控制端输入所述第一通信监控模块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适于控制选择所述近端发射通道或所述近端接收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端合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发射通道包括:第一混频器、第一低噪声放大器以及第一滤波器,其中:
所述第一混频器,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耦接,其第二输入端输入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滤波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混频器的输出端耦接;
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出端耦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动端耦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端合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接收通道包括:第二混频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第二滤波器以及第三滤波器,其中:
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动端耦接;
所述第二滤波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
所述第二混频器,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滤波器的输出端耦接,其第二输入端输入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第三滤波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混频器的输出端耦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三信号端耦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端合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包括:第二切换开关、第三低噪声放大器、第一功率放大器以及第四滤波器,其中:
所述第四滤波器,耦接在所述第二切换开关与所述第二信源之间,适于对所述近端第二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其定端与所述第四滤波器耦接,其第一动端与所述第三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耦接,其第二动端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
所述第三低噪声放大器,其输出端与所述近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耦接;
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其输入端与所述近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耦接。
7.一种远端合路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功分器、一路远端第一信号通路、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以及第二通信监控模块,其中:
所述功分器,传输远端第五信号,并将所述远端第五信号分频,得到一路远端第一信号、多路远端第三信号以及远端第四信号;
所述一路远端第一信号通路,适于将所述远端第一信号传输至第一天线;
所述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适于将不同频点的远端第三信号移频至固定频点的远端第二信号,并将所述远端第二信号传输至对应的第二天线;
所述第二通信监控模块,适于根据所述远端第一信号与所述远端第二信号,对所述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中的混频器输入的参考信号进行频偏校准;通过所述远端第四信号获取近端信号参数信息;测量得到所述远端第一信号与所述远端第二信号的信号参数信息,作为远端监控参数信息,并通过所述远端第四信号传输至所述功分器;基于所述远端监控参数信息以及所述近端信号参数信息,控制所述多路远端第二信号通路的通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端合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合路单元还包括:
第三耦合器,设置于所述远端第一信号通路上,适于将所述远端第一信号耦合至所述第二通信监控模块;
第四耦合器,设置于任一所述远端第二信号通路上,适于将所述远端第二信号耦合至所述第二通信监控模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端合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第二信号通路包括:第二射频前端模块、远端发射通道、远端接收通道以及第三切换开关,其中:
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其第一信号端与对应的第二天线耦接,其第二信号端与所述远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耦接,其第三信号端与所述远端接收通道的输出端耦接,其控制信号端输入所述第二通信监控模块输出的第三控制信号;
所述第三控制信号适于控制所述远端发射通道与所述远端接收通道的通断;
所述远端发射通道,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动端耦接;
所述远端接收通道,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动端耦接;
所述第三切换开关,其定端与所述功分器耦接,其控制端输入所述第二通信监控模块输出的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适于控制选择所述远端发射通道或所述远端接收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远端合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发射通道包括:第三混频器、第四低噪声放大器以及第五滤波器,其中:
所述第三混频器,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耦接,其第二输入端输入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第五滤波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混频器的输出端耦接;
所述第四低噪声放大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五滤波器的输出端耦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切换开关的第一动端耦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远端合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接收通道包括:第四混频器、第五低噪声放大器以及第六滤波器、第七滤波器,其中:
所述第五低噪声放大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切换开关的第二动端耦接;
所述第六滤波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五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
所述第四混频器,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六滤波器的输出端耦接,其第二输入端输入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第七滤波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混频器的输出端耦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的第三信号端耦接。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远端合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包括:第四切换开关、第六低噪声放大器、第二功率放大器以及第八滤波器,其中:
所述第八滤波器,耦接在所述第四切换开关与所述第二天线之间,适于对所述远端第二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第四切换开关,其定端与所述第八滤波器耦接,其第一动端与所述第六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耦接,其第二动端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
所述第六低噪声放大器,其输出端与所述远端发射通道的输入端耦接;
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其输入端与所述远端发射通道的输出端耦接。
13.一种室内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近端合路单元,以及如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的远端合路单元,其中:所述近端合路单元与所述远端合路单元通过线缆连接。
CN202110476511.0A 2021-04-29 2021-04-29 近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及室内分布系统 Active CN1132066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6511.0A CN113206682B (zh) 2021-04-29 2021-04-29 近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及室内分布系统
PCT/CN2021/141558 WO2022227654A1 (zh) 2021-04-29 2021-12-27 近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及室内分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6511.0A CN113206682B (zh) 2021-04-29 2021-04-29 近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及室内分布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6682A true CN113206682A (zh) 2021-08-03
CN113206682B CN113206682B (zh) 2022-09-16

Family

ID=7702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6511.0A Active CN113206682B (zh) 2021-04-29 2021-04-29 近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及室内分布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6682B (zh)
WO (1) WO202222765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7654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近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及室内分布系统
CN115941056A (zh) * 2023-03-15 2023-04-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微波光子的正交调制方法及装置
CN117375655A (zh) * 2023-12-07 2024-01-09 深圳市新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5GHz WIFI射频信号处理电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4766A (zh) * 2012-03-30 2012-07-18 福建京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频机近远端载波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3199914A (zh) * 2012-07-02 2013-07-10 深圳格兰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频差数字补偿的移频直放站和频差数字补偿方法
CN210693937U (zh) * 2019-12-18 2020-06-05 陕西天基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5g室内分布系统
CN111313939A (zh) * 2020-02-24 2020-06-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室内分布系统及其mimo信号传输方法
CN111770506A (zh) * 2020-07-08 2020-10-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近端及远端控制合路单元、近端及远端子系统和室分系统
CN111770505A (zh) * 2020-07-08 2020-10-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单元、近端连接模块、远端覆盖模块及室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0121A (zh) * 2013-11-13 2015-05-20 深圳市华为安捷信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分布系统、近端机和远端机
CN106712851B (zh) * 2016-12-08 2020-03-10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布式无线信号覆盖系统
CN206658201U (zh) * 2017-03-27 2017-11-21 石家庄东泰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混传双工收发设备
CN111865352B (zh) * 2019-04-24 2022-07-1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高频信号收发电路以及高频信号收发装置
CN113206682B (zh) * 2021-04-29 2022-09-1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近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及室内分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4766A (zh) * 2012-03-30 2012-07-18 福建京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频机近远端载波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3199914A (zh) * 2012-07-02 2013-07-10 深圳格兰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频差数字补偿的移频直放站和频差数字补偿方法
CN210693937U (zh) * 2019-12-18 2020-06-05 陕西天基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5g室内分布系统
CN111313939A (zh) * 2020-02-24 2020-06-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室内分布系统及其mimo信号传输方法
CN111770506A (zh) * 2020-07-08 2020-10-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近端及远端控制合路单元、近端及远端子系统和室分系统
CN111770505A (zh) * 2020-07-08 2020-10-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单元、近端连接模块、远端覆盖模块及室分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7654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近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及室内分布系统
CN115941056A (zh) * 2023-03-15 2023-04-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微波光子的正交调制方法及装置
CN115941056B (zh) * 2023-03-15 2023-05-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微波光子的正交调制方法及装置
CN117375655A (zh) * 2023-12-07 2024-01-09 深圳市新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5GHz WIFI射频信号处理电路
CN117375655B (zh) * 2023-12-07 2024-04-19 深圳市新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5GHz WIFI射频信号处理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6682B (zh) 2022-09-16
WO2022227654A1 (zh) 2022-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06682B (zh) 近端合路单元、远端合路单元及室内分布系统
CN111770506B (zh) 近端及远端控制合路单元、近端及远端子系统和室分系统
US1009725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ing frequency conversion of MIMO signals
CA2388760C (en) In-building radio-frequency coverage
JP2016529837A (ja) 全二重中継装置
CN111313939B (zh) 多通道室内分布系统及其mimo信号传输方法
CN101454998A (zh) 近程蜂窝增强器
CN110311701A (zh) 收发信机、接收通道、发送通道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JPH05259956A (ja) 無線中継器
CN111740791B (zh)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185619B (zh) 抗干扰射频可重构收发信机
CN102882573A (zh) 多输入多输出的信号传输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998931B2 (en) Transmit-receive switch with integrated power detection
CA2406756A1 (en) Improved radio frequency coverage of an enclosed region by arrangement of transceivers within the region
JPS63299529A (ja) 中継装置
CN112600595B (zh) 一种隧道漏缆通信系统
CN112911737A (zh) 一种室内分布系统
CN215378915U (zh) 有源5G-iLAN智能天线及有源5G-iLAN智能天线系统
RU2654124C1 (ru) Переносная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стандарта тетра
CN207995088U (zh) 一种移动通信变频中继系统
CN116095694A (zh) 一种支持5g近远端无线移频装置及方法
CN117676607A (zh)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
JPH04167720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ハンドオフ方法及び移動端末
KR100497940B1 (ko) 무선 랜 중계기 및 그 방법
CN118158692A (zh) 一种5g通信信号覆盖方法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