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4121B - 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4121B
CN113194121B CN202110404275.1A CN202110404275A CN113194121B CN 113194121 B CN113194121 B CN 113194121B CN 202110404275 A CN202110404275 A CN 202110404275A CN 113194121 B CN113194121 B CN 1131941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up
file
electronic
equipment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42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94121A (zh
Inventor
许家源
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4042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94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94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4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94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4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4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for networked environ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5Multiple levels of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文件备份技术领域,并揭示了一种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该文件备份方法包括:将多个具存储功能并设置标签的电子设备接入可相互访问的网络,电子设备安装备份软件;从多个电子设备中选举一个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将剩余电子设备作为从设备,并由主设备与从设备形成备份关系组;主设备创建备份策略并将备份策略下发至作为从设备的电子设备,至少存在主设备及至少一个从设备时根据备份策略在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执行文件相互备份操作。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多个电子设备所保存文件的有效备份与恢复管理,在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电子设备的灭失时仍然能够实现文件的恢复。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备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文件存储功能的电子设备的普及,不同电子设备由于使用记录及用户使用习惯等原因,会造成不同电子设备之间所存储的文件存在极大的差异。对于本地集中式设备,如NAS等,其构建成本高、备份位置固定、设备本身存在单点故障风险,且配置过程繁琐,故不利于跨存储设备环境中的文件备份与恢复,也无法有效利用不同电子设备所具有存储空间;而基于云存储技术的备份机制,会存在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且往往需要按特定服务周期和容量支付云存储等服务的费用。
对于点对点进行相互备份的方法,首先,由于不同电子设备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文件信息、文件类型、版本号不同及存储较为分散等情形,这对于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独立存储功能的电子设备之间执行点对点的相互备份存在较大困难;同时,如果某一个电子设备宕机或者丢失或者物理上发生损坏(例如电子设备的存储芯片故障、或者电子设备因为病毒导致无法使用等情形),会导致备份关系失效。
因此,现有技术在跨存储设备的文件备份管理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障碍及上述诸多缺点。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间文件备份方法及备份系统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用以实现跨存储设备场景中对保存在各个电子设备中并呈分散的文件进行有效地文件备份操作,充分发挥每个电子设备所具有的存储空间价值,并实现在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不同文件在一个或者多个电子设备的灭失或者损坏时,及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所保存的本地文件被误删除或误修改时,能够全部恢复。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包括:
将多个具存储功能并设置标签的电子设备接入可相互访问的网络,所述电子设备安装备份软件;
从多个电子设备中选举一个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将剩余电子设备作为从设备,并由主设备与从设备形成备份关系组;
主设备创建备份策略并将所述备份策略下发至作为从设备的电子设备,至少存在主设备及至少一个从设备时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执行文件相互备份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
将备份关系组及备份策略保存至对端设备,并在备份关系组中由主设备和/或从设备所形成的拓扑关系发生更新时,以手动方式在更新后的拓扑关系所形成的备份关系组中重新选定主设备,并由重新选定的主设备重新载入保存至对端设备中的备份策略或者由重新选定的主设备重新创建备份策略,并将所述重新载入的备份策略或者重新创建的备份策略下发至作为从设备的电子设备;
所述对端设备选自云平台或者数据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将更新后的拓扑关系所形成的形成备份关系组通过主设备分发至从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备份策略为:
根据备份关系组内电子设备的数量减一且备份后的副本数量至少大于或者等于二的原则确定待执行备份操作的备份数量,以将文件在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通过备份软件按照设定备份周期或者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的改变执行文件相互备份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备份策略还包括:
对于已执行备份操作的文件在所述文件的文件信息和/或文件最后修改时间发生变化时,设置文件备份操作所生成的备份文件的版本数量,以在执行恢复操作时,根据所述文件备份操作所生成的备份文件的版本数量将已经备份至位于同一备份关系组其他电子设备中的文件被所述备份软件恢复成对应版本的文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签至少由电子设备的归集属性及电子设备的权属共同定义,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的归集属性为电子设备在逻辑上位于可相互访问的网络的拓扑关系;所述电子设备的权属由电子设备的所有者、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电子设备的唯一识别码、文件目录或者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中的至少一种予以定义;所述电子设备的唯一识别码包括组成电子设备的任意硬件的唯一标识码和/或用户在可相互访问的网络中对所述电子设备自定义的名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
通过主设备与从设备分别安装的备份软件扫描剩余磁盘空间,并在基于备份策略执行文件备份操作时,筛选出剩余磁盘空间满足存储基于文件备份操作所对应文件的电子设备,以通过备份软件将待执行备份操作的文件备份至筛选出的电子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
对接入可相互访问的网络的多个电子设备中,选定至少两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将剩余电子设备作为从设备,并在每个主设备与至少一个从设备之间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子备份关系组,并对相互隔离的子备份关系组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
使用备份软件对子备份关系组中的主设备及从设备用于存储文件的存储空间的上限进行设定,所述备份软件显示嵌布运行于主设备及从设备中的用户操作界面;
所述电子设备选自存储并运行备份软件,且具有用户操作界面的计算机、可穿戴电子设备或者通信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
定期扫描向备份关系组中添加的新的电子设备并提取新的电子设备的标签,并将提取出的新的电子设备的标签与备份关系组中具有至少一个相同属性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标签进行比较,将相同属性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标签所对应的电子设备已经向主设备和/或从设备执行文件备份操作的文件重新恢复至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标签还包括备份历史记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发明所揭示的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每个电子设备所独立具有的存储空间价值,以使得多个电子设备中新增的文件能够根据备份策略被保存至指定的电子设备中,并容忍一个或者多个电子设备的灭失或者损坏时不至于丢失所有电子设备中保存的不同文件,并能够在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所有不同文件在一个或者多个电子设备发生灭失或者损坏时,以及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所保存的本地文件被误删除或者误修改时予以恢复,从而高效实现了对多个电子设备所保存文件的备份管理,并可以避免使用NAS设备、云备份等需要额外付费的存储设备和服务,从而降低了对文件备份与恢复管理的构建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跨存储设备的文件备份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2为位于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的电子设备A、电子设备B与电子设备C根据三个电子设备两个副本的备份策略执行两次文件相互备份操作的示意图;
图3为位于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作为从设备的电子设备C灭失后的示意图;
图4为位于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作为从设备的电子设备B灭失后的示意图;
图5为位于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的电子设备A、电子设备B、电子设备C与电子设备D根据四个电子设备三个副本的备份策略执行两次文件相互备份操作的示意图;
图6为位于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的电子设备A灭失后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A作为主设备;
图7为位于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的电子设备A与电子设备C同时灭失后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A作为主设备,电子设备C作为从设备;
图8为位于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的电子设备C与电子设备D同时灭失后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C、D均为从设备;
图9为位于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添加新的电子设备(即电子设备K)将新的电子设备作为从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形成备份关系组,并将新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标签同步至作为主设备的电子设备A中的示意图;
图10为在接入可相互访问的网络中形成两个相互隔离的子备份关系组的示意图,其中每个子备份关系组中均包含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根据备份策略执行文件相互备份操作并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电子设备灭失后执行文件恢复操作的示意图;
图11为位于同一备份关系组中的多个电子设备执行文件相互备份操作的详细流程图;
图12为位于同一备份关系组中的一个电子设备在发生灭失时从其他电子设备中执行文件恢复操作的详细流程图;
图13为位于同一备份关系组中的两个电子设备在三次备份操作过程中对电子设备A中的原始文件在第一次备份操作中备份至电子设备B,在第二次备份操作过程中执行覆盖写入以形成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并将其备份至电子设备B,以及对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进行再次修改并另存为新文件形成的对覆盖原始形成的文件再次修改后另存为生成的文件并将其备份至电子设备B这三个备份阶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图1至图13所示出的本发明一种跨存储设备的文件备份方法(以下简称“文件备份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文件备份方法包含备份操作及恢复操作两个过程,并旨在解决不同的电子设备各自所拥有的存储空间无法有效联合利用的问题,并对各个呈零碎分布的文件进行统一的备份与恢复管理。
该文件备份方法旨在对逻辑上独立的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电子设备基于用户操作或设备运行时所形成的文件(例如基于手机摄像头拍摄的照片、从互联网或者云端下载的音频文件、视频文件或者流媒体文件、文本文件或者软件安装包等,用户可以按需选择其中的一类或多类前述文件,或通过指定特定的文件存储位置作为待执行备份操作的文件组,该文件组中包含若干前述文件)按照当前的备份策略在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相互文件备份操作,并在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电子设备灭失后或者使用新的电子设备替换原来的电子设备后执行文件恢复操作的最为典型的一种或者几种实现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图2至图10中作为主设备及从设备均是指某个电子设备的某个时刻中在文件相互备份操作及文件恢复操作中的角色,主设备与从设备的角色均可以由使用者在电子设备中以手动方式修改与更新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由各个电子设备之间所形成的拓扑关系。拓扑关系描述主设备与从设备在可相互访问的网络100中的组织逻辑关系。可相互访问的网络100(以下简称“网络100”)可为基于有线/无线路由器或者无线AP所组建的局域网,或者通过光纤/铜轴/双绞线等建立通信连接的不同规模的城域网、互联网等网络。申请人在本实施例中以可相互访问的网络100选用家有无线路由器在ISP设备接入互联网并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情形予以详细阐述。同时,为了避免造成设备冲突,一个电子设备推荐只属于一个备份关系组。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步骤S3。
首先,执行步骤S1、将多个具存储功能并设置标签的电子设备接入可相互访问的网络100,每个电子设备中均安装备份软件。
参图2所示,网络100中包含接入网络100的电子设备A、电子设备B及电子设备C。实线圆圈中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内容的文件,每个文件都具有文件信息与文件最后修改时间。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所保存的文件,对于每次拍摄的照片在智能手机的存储设备中均会生成的唯一的文件信息。如果智能手机的使用者对拍摄获得的照片进行裁剪、美化后,通常会另存为一个新的文件。如果智能手机(即“电子设备”的下位概念)新拍摄了一个照片或者原来的照片(即“文件”的下位概念)进行了编辑(即文件信息未修改但文件最后修改时间发生了改变),则都视为一个新的待备份文件,并需要执行备份操作。
图2所示出的虚线圆圈代表从一个具体的电子设备在文件相互备份操作过程中通过备份软件复制所形成的副本。例如文件1从电子设备A中复制到电子设备C的过程中形成了两份一样内容的文件1。文件1是电子设备A保存的而在其他电子设备中不存在的文件,文件2是电子设备B保存的而在其他电子设备中不存在的文件,文件3是电子设备C保存的而在其他电子设备中不存在的文件。图2示出了两次完整的文件相互备份操作(或简称“备份操作”),后续的从某个电子设备中将文件复制至新的电子设备(例如图9中的电子设备K)的过程则为文件恢复操作(或者简称“恢复操作”)。
电子设备A~电子设备C之间均可通过网络100以无线方式(或者有线方式执行备份操作及恢复操作),并能够通过网络100独立地执行点对点的备份操作及恢复操作。实施例中所示出的所述电子设备选自存储并运行备份软件,且具有用户操作界面的计算机(PC或者服务器)、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手表、心率监测仪)或者通信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式笔记本电脑、无人机)。备份软件可借鉴主流文件备份及恢复的软件进行设计开发,例如SynCovery等,并融入本专利所述方法。备份软件安装在各个电子设备中,并在网络100的支持下,利用电子设备的通信模块(例如蓝牙模块、WiFi模块)进行文件备份与恢复。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标签至少由电子设备的归集属性及电子设备的权属共同定义,其中,电子设备的归集属性为电子设备在逻辑上位于可相互访问的网络100的拓扑关系。电子设备的权属由电子设备的所有者、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电子设备的唯一识别码、文件目录或者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中的至少一种予以定义。电子设备的唯一识别码包括组成电子设备的任意硬件的唯一标识码和/或用户在可相互访问的网络100中对所述电子设备自定义的名称(即每个电子设备由用户所自定义定义的昵称)。具体的,任意硬件的唯一标识码选自电子设备的物理网卡的MAC地址或者主板的序列号等。接入网络100的所有电子设备的标签统一发送至作为主设备的电子设备A中,并通过所述标签确定某个电子设备是否位于同一备份关系组中,并对纳入同一个备份关系组的电子设备由主设备向从设备通过箭头101分发备份策略及最终形成的备份关系组所包含的由主设备与从设备所形成的拓扑关系。后期新加入的电子设备可通过用户在新的电子设备中设置相同的昵称,确认新的电子设备是否有权限被纳入至原来的备份关系组中,并通过原来的主设备或者在任意时刻重新确定的主设备向该新添加的电子设备下发备份策略及更新后的备份关系组,以便于后续的备份操作及恢复操作。
然后,执行步骤S2、从多个电子设备中选举一个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将剩余电子设备作为从设备,并由主设备与从设备形成备份关系组。具体的,假设用户选定电子设备A作为第一次备份操作时的主设备,电子设备B、C作为第一次备份操作的从节点,电子设备A~电子设备C整体构成一个备份关系组。电子设备A~电子设备C在第二次备份操作中所具有的主、从设备的角色可以不发生变化(例如图2所示),当然也可以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主设备(即电子设备A)用于新建备份策略、修改备份策略、将备份策略上传至对端设备200、从对端设备200中获取保存的备份策略并向其他作为从设备的电子设备(即电子设备B与电子设备C)分发备份策略。电子设备A将其创建的备份策略及由电子设备A~电子设备C所形成的备份关系组保存至对端设备200,并下一个备份周期到来时,可由电子设备A从对端设备200中调用其上一个备份时所创建的备份策略及全部电子设备所形成的备份关系组,并沿箭头101将备份策略及备份关系组下发至电子设备B、C。备份周期可以根据文件备份及恢复要求的高度程度进行任意设定,对数据一致性及安全性较高的使用场景中,备份周期被设置为小于10分钟甚至更短;反之,备份周期可设置更长。
当然,电子设备B、C也可以与对端设备200建立双向连接,以在作为主设备的电子设备A灭失或者用户使用新的电子设备替换电子设备A后用户在电子设备B(或者电子设备C或者新加入的电子设备)重新指定其他的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并创建新的备份策略,并将依然按照类似于箭头101所示出的方向,向其他作为从设备的电子设备中下发备份策略及新形成的备份关系组,并将重新指定的主设备所创建的新的备份策略及备份关系组保存至对端设备200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谓“灭失”是指:电子设备发生宕机、丢失或者物理上发生不可逆的损坏,例如电子设备的存储芯片故障、或者电子设备因为病毒导致无法使用等情形;以及电子设备保存的文件因为用户误操作所导致的文件被误删除或者误修改等逻辑损坏的事件。因此,如果发生“灭失”会导致同一备份关系组(或者子备份关系组)中之前保留的本地文件不可被访问或者不可被读写。
在本实施例中,该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将备份关系组及备份策略保存至对端设备200,并在备份关系组中由主设备和/或从设备所形成的拓扑关系发生更新时,用户以手动方式在更新后的拓扑关系所形成的备份关系组中重新选定主设备,并由重新选定的主设备重新载入保存至对端设备200中的备份策略或者由重新选定的主设备重新创建备份策略,并将所述重新载入的备份策略或者重新创建的备份策略下发至作为从设备的电子设备。同时,将更新后的拓扑关系所形成的形成备份关系组通过主设备分发至从设备。具体的,该对端设备200选自云平台或者数据库。当然,数据库(Data Base)还可进一步被配置为运行于每个电子设备所安装的备份软件所挂载的数据库中,甚至电子设备的内存或者线程中。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备份关系组虽然存在一个主设备及两个或者更多的从设备,但是均是无中心拓扑结构。主设备与从设备只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形成的,且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角色可以相互转换。一旦唯一的主设备灭失或者在备份周期到来时,拥有该主设备的用户外出(即作为主设备的电子设备脱离网络100),则可以在剩下的电子设备中重新选定主设备,并执行备份操作,并在原来的主设备重新接入网络100时,由主设备的备份软件对主设备中新增加的文件进行备份操作,并通过网络100将原来的从设备中新增加的文件或者修改的图片、视频执行恢复操作并保存至其他的从设备或者原来的主设备中。因此,同一备份关系组中的多个电子设备之间相互监督,主从设备的角色相互转换,以防止文件的丢失。
最后,执行步骤S3、主设备创建备份策略并将所述备份策略下发至作为从设备的电子设备,至少存在主设备及至少一个从设备时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执行文件相互备份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该备份策略为:根据备份关系组内电子设备的数量减一且备份后的副本数量至少大于或者等于二的原则确定待执行备份操作的备份数量,以将文件在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通过备份软件按照设定备份周期或者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的改变执行文件相互备份操作。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该备份策略还包括:对于已执行备份操作的文件在所述文件的文件信息和/或文件最后修改时间发生变化时,设置文件备份操作所生成的备份文件的版本数量,以在执行恢复操作时,根据所述文件备份操作所生成的备份文件的版本数量将已经备份至位于同一备份关系组其他电子设备中的文件被所述备份软件恢复成对应版本的文件。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的改变是指位于相同备份关系组的一个或者多个或者全部的电子设备中发生安装和/或删除应用程序所导致的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的改变,或者由于设备升级操作系统所导致的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的改变,从而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的改变触发文件备份。
其中,已执行备份操作的文件是指从某个具体的电子设备执行备份操作至另一个具体的电子设备的过程,恢复操作则是备份操作的逆向过程。同时,备份文件的版本是指某个具体的文件基于用户操作等原因执行覆盖写入所生成的不同版本。同时,覆盖写入不保存源文件,而另存为写入则保留源文件。因此,如果源文件执行覆盖写入只保留覆盖写入所生成的文件,如果源文件另存为则同时保留源文件和另存为所生成的文件。例如在备份版本数量设置为2时,对于某个电子设备中的照片进行裁剪编辑以后覆盖原始文件,那么此时该照片在向对应电子设备写入后将删除原始照片所对应的备份文件;而作为新文件写入时,则将同时保留原始照片对应的备份文件及裁剪编辑后新照片对应的备份文件。
参图13所示,申请人以电子设备A与电子设备B之间执行文件的备份操作与恢复操作予以示范性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13中的电子设备A与电子设备B位于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且两个电子设备的角色是否为主设备还是从设备不无任何实质性影响。假设将电子设备A中的文件(即图13中的原始文件)备份至电子设备B中,并在电子设备A的用户对电子设备中的文件进行误删除或者误修改时,如何从电子设备B中恢复至任何一个版本的文件的整个过程予以详细说明,以及文件备份操作所生成的备份文件的版本数量设置为三的典型场景,予以详细说明。
在第一次备份操作时,电子设备A中的原始文件被备份至电子设备B中,由此电子设备B中保存有该原始文件。在下一个备份周期到来后(需要执行第二次备份操作),对电子设备A中的原始文件执行覆盖写入,在生成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执行第二次备份操作后,将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备份至电子设备B中,此时电子设备B中同时保存有原始文件及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这两个文件。此时,如果电子设备A发生灭失或者电子设备A的用户操作失误(例如误删除、误修改)时,可以任意地从电子设备B中选择“原始文件”或者“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由此使得恢复过程更加灵活并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备份至任何一个版本的文件,即究竟是恢复“原始文件”还是恢复“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那么前述“原始文件”相当于“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的源文件。在下文中假设从电子设备B中恢复了“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那么,在第二个备份周期到来后(需要执行第三次备份操作),对所述“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执行另存为操作,从而形成“对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再次修改后另存为生成的文件”。此时电子设备A中保存有“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及“对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再次修改后另存为生成的文件”这两个文件,前者相当于后者的源文件。在执行第三次备份操作后,将电子设备A中的“对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再次修改后另存为生成的文件”备份至电子设备B中。此时,如果电子设备A灭失或者电子设备A的用户操作失误(例如误删除、误修改)时,可以任意地从电子设备B中选择“原始文件”、“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或者“对覆盖原始文件形成的文件再次修改后另存为生成的文件”任意一种文件向电子设备A中执行恢复操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强了该备份策略的灵活性,可以备份出三种状态的文件,提高了该文件备份方法的可靠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备份周期具体为:在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以一小时为周期进行备份操作。同时,根据备份关系组内电子设备的数量减一且备份后的副本数量至少大于或者等于二的原则,可根据备份关系组中的电子设备的数量予以任意设定。例如,如果位于同一个备份关系组中存在一百个电子设备,则备份所形成的副本数量可为至少两个至一百个。
结合图2与图5所示,本实施例分别示出了两种典型情形,申请人对同一备份关系组中的多个电子设备执行备份操作所示出的备份策略予以示范性说明。
在图2中,位于一个备份关系组中的三个电子设备中的原始文件(例如文件1~文件3)仅备份出一个副本,从而形成两个相同文件(即两个副本)。在第一次备份过程中,文件1备份至电子设备C,文件2备份至电子设备C,文件3备份至电子设备A。在第二次备份过程中,电子设备C生成了文件4(例如使用电子设备C的照相机拍摄了一张新照片),通过备份软件按照设定备份周期执行文件4备份至电子设备A(或者电子设备B)的备份操作,以形成两个副本。因此,在第二次备份操作完成后,电子设备A中保存有文件1与文件3,电子设备B中保存有文件2与文件4,电子设备C中保存有文件1~文件4。文件1相对于电子设备A而言是电子设备A所保存的本地文件,文件2相对于电子设备B而言是电子设备B所保存的本地文件,文件3相对于电子设备C而言是电子设备C所保存的本地文件。
参图3所示,如果电子设备C灭失,则电子设备A、B依然保存同一备份关系组中所有的电子设备所保存的所有文件,即文件1~文件4。如果使用其他新的电子设备替换电子设备C,则依然能够对文件1~文件4进行恢复。
参图4所示,如果电子设备B灭失,则电子设备A、C依然保存同一备份关系组中所有的电子设备所保存的所有文件,即文件1~文件4。如果使用其他新的电子设备替换电子设备B,则依然能够对文件1~文件4进行恢复操作。恢复操作依然由备份软件执行。恢复操作视为备份操作的逆向过程,且备份操作与恢复操作不同时进行。
恢复操作,例如,如果图3中的电子设备C重新加入网络100,则电子设备C中的备份软件通过网络100向电子设备A发起恢复请求,并将电子设备A中的文件1、3重新写入电子设备C中,同时电子设备C中的备份软件通过网络100向电子设备B发起恢复请求,并将电子设备A中的文件2、4重新写入电子设备C中。从而,最终使得电子设备C同时获得之前丢失的文件1~文件4。图4中的恢复操作过程参比上述过程予以执行。需要说明的是,对电子设备C执行恢复操作的原因还可为电子设备C的用户对文件1~文件4误删除或误修改等逻辑错误所触发。
在图5中,位于一个备份关系组中的四个电子设备中的原始文件(例如文件1~文件4)仅备份出两个副本,从而形成三个相同文件(即三个副本)。在第一次备份过程中,文件1备份至电子设备B、C,文件2备份至电子设备A、C,文件3备份至电子设备A、D,文件4备份至电子设备B、C。因此,在第一次备份操作完成后,电子设备A中保存有文件1、2、3,电子设备B中保存有文件1、2、4,电子设备C中保存有文件1~4,电子设备D中保存有文件3、4。
参图6所示,如果电子设备A灭失,则电子设备C依然保存同一备份关系组中所有的电子设备所保存的所有文件,即文件1~文件4。如果使用其他新的电子设备替换电子设备A,则依然能够对文件1~文件4进行恢复。即四个电子设备采用三副本的备份策略可以容忍任何一个电子设备的灭失,不管这个电子设备是否为主设备。
参图7所示,如果电子设备A、C同时灭失,则电子设备B中保存有文件1、2、4,电子设备D中保存有文件3、4。此时电子设备B、D作为一个整体依然保存保存有在第一次备份操作之前四个电子设备所保存的全部文件,即文件1~文件4。如果使用其他新的电子设备替换电子设备A、C,则依然能够对文件1~文件4进行恢复。在本实施例中,四个电子设备采用三副本的备份策略可以最多容忍任何两个电子设备的灭失,不管这个电子设备是否为主设备。随着同一备份关系组电子设备的增加,可以容忍电子设备灭失的数量也相应的增加,从而提高了位于同一个备份关系中电子设备所保存的文件的安全性,并可以协同并能够充分发挥每个电子设备所独立具有的存储空间,以使得多个电子设备中新增的或修改过的文件能够根据备份策略被保存至同一备份关系组中其它的电子设备中。
结合图11所示出的位于同一备份关系组中的多个电子设备执行文件相互备份操作的详细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一次备份操作过程中,均需对位于备份关系组中的电子设备数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3个予以判断,同时需要对电子设备的剩余磁盘空间是否满足设置值予以共同判断,只要前述两个条件有一个条件不满足或者同时不满足时均结束备份操作。同时,在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或者从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执行文件相互备份操作(即备份操作)的步骤执行完毕后还包括判断文件相互备份操作是否成功的判断逻辑。若是,保存备份历史记录;若否,则重试n次,如果仍然不成功,则将接收副本的电子设备从备份关系组中移除,并重新为副本选择合适的接收该副本的电子设备,参数n选自3。
同时,该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通过主设备与从设备分别安装的备份软件扫描剩余磁盘空间,并在基于备份策略执行文件备份操作时,筛选出剩余磁盘空间满足存储基于文件备份操作所对应文件的电子设备,以通过备份软件将待执行备份操作的文件备份至筛选出的电子设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合理引导文件被备份至剩余磁盘空间较大的电子设备中,以在满足备份策略中备份副本数量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地运用每个电子设备的存储能力,避免文件被过分集中于某个电子设备而影响该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
参图12所示出的位于同一备份关系组中的一个电子设备在发生灭失时从其他电子设备中执行文件恢复操作的详细流程图。备份软件启动文件恢复作用后,检查恢复作业对应的副本所在的电子设备是否在线;若是,则跳转后续的判断逻辑,即判断恢复作用中接收副本的电子设备的剩余磁盘空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则结束;如果符合,则基于任一副本执行恢复操作。然后判断恢复是否成功,若是,跳转执行将恢复过程信息同步至备份关系组中所有电子设备;若否,则重试m次,如果m次重试后仍然不成功,则转由其他电子设备所保存的相同副本进行恢复操作。从而最终完成整个恢复操作。参数m选自3。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使用备份软件对子备份关系组中的主设备及从设备用于存储文件的存储空间的上限进行设定,备份软件显示嵌布运行于主设备及从设备中的用户操作界面(UI)。用户可在用户操作界面中以命令行、指令等形式安装备份软件、创建备份策略、定义主设备、设置昵称及接入网络100等备份操作及恢复操作所需要的各种操作。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主设备及从设备用于存储文件的存储空间的上限具体为每个电子设备所具有的总存储空间的50~80%。每个电子设备在执行每一次的备份操作前或者备份操作后,并优选为备份操作前,将每个电子设备所具有的剩余磁盘空间的参数发送至作为当前状态的主设备中,以合理引导待执行备份操作的文件被合理地保存至剩余磁盘空间及剩余磁盘空间占所在电子设备的总存储空间比例较大的电子设备中,从而更加合理地引导文件均匀地分散保存各个电子设备中。
参图9所示,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定期扫描向备份关系组中添加的新的电子设备并提取新的电子设备的标签,并将提取出的新的电子设备的标签与备份关系组中具有至少一个相同属性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标签进行比较,将相同属性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标签所对应的电子设备已经向主设备和/或从设备执行文件备份操作的文件重新恢复至新的电子设备(即电子设备K)中,所述标签还包括备份历史记录。电子设备K可以是新用户所拥有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原来位于同一备份关系组的老用户新加入网络100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K的标签在加入到网络100后,需要将标签同步至作为主设备的电子设备B中,并由电子设备B更新备份关系组的拓扑关系,并向剩下的三个从设备(即电子设备A、C、D)下发更新后的备份关系组。
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对接入可相互访问的网络的多个电子设备中,选定至少两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将剩余电子设备作为从设备,并在每个主设备与至少一个从设备之间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子备份关系组,并对相互隔离的子备份关系组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网络100中包含两个相互隔离的子备份关系组110与子备份关系组120。子备份关系组110中包含电子设备A~电子设备D,子备份关系组120中包含电子设备E~电子设备H。电子设备B与电子设备G为主设备,剩余电子设备均为从设备。由于不同的子备份关系组中的电子设备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因此可以在一个家庭所组建的局域网中为家长、老人、小孩及访客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从而使得具有相同访问权限的电子设备之间可以执行备份操作及恢复操作,提高接入网络100中各个电子设备中文件的安全性与隐私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或单元都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多个具存储功能并设置标签的电子设备接入可相互访问的网络,所述电子设备安装备份软件;
从多个电子设备中选举一个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将剩余电子设备作为从设备,并由主设备与从设备形成备份关系组;
主设备创建备份策略并将所述备份策略下发至作为从设备的电子设备,至少存在主设备及至少一个从设备时根据所述备份策略在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执行文件相互备份操作;
所述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对接入可相互访问的网络的多个电子设备中,选定至少两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将剩余电子设备作为从设备,并在每个主设备与至少一个从设备之间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子备份关系组,并对相互隔离的子备份关系组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以及,
位于备份关系组中的电子设备数量小于3个和/或电子设备的剩余磁盘空间不满足设置值时结束备份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
将备份关系组及备份策略保存至对端设备,并在备份关系组中由主设备和/或从设备所形成的拓扑关系发生更新时,以手动方式在更新后的拓扑关系所形成的备份关系组中重新选定主设备,并由重新选定的主设备重新载入保存至对端设备中的备份策略或者由重新选定的主设备重新创建备份策略,并将所述重新载入的备份策略或者重新创建的备份策略下发至作为从设备的电子设备;
所述对端设备选自云平台或者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将更新后的拓扑关系所形成的形成备份关系组通过主设备分发至从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策略为:
根据备份关系组内电子设备的数量减一且备份后的副本数量至少大于或者等于二的原则确定待执行备份操作的备份数量,以将文件在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通过备份软件按照设定备份周期或者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的改变执行文件相互备份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件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策略还包括:
对于已执行备份操作的文件在所述文件的文件信息和/或文件最后修改时间发生变化时,设置文件备份操作所生成的备份文件的版本数量,以在执行恢复操作时,根据所述文件备份操作所生成的备份文件的版本数量将已经备份至位于同一备份关系组其他电子设备中的文件被所述备份软件恢复成对应版本的文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至少由电子设备的归集属性及电子设备的权属共同定义,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的归集属性为电子设备在逻辑上位于可相互访问的网络的拓扑关系;所述电子设备的权属由电子设备的所有者、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电子设备的唯一识别码、文件目录或者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中的至少一种予以定义;所述电子设备的唯一识别码包括组成电子设备的任意硬件的唯一标识码和/或用户在可相互访问的网络中对所述电子设备自定义的名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文件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
通过主设备与从设备分别安装的备份软件扫描剩余磁盘空间,并在基于备份策略执行文件备份操作时,筛选出剩余磁盘空间满足存储基于文件备份操作所对应文件的电子设备,以通过备份软件将待执行备份操作的文件备份至筛选出的电子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
使用备份软件对子备份关系组中的主设备及从设备用于存储文件的存储空间的上限进行设定,所述备份软件显示嵌布运行于主设备及从设备中的用户操作界面;
所述电子设备选自存储并运行备份软件,且具有用户操作界面的计算机、可穿戴电子设备或者通信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文件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备份方法还包括:
定期扫描向备份关系组中添加的新的电子设备并提取新的电子设备的标签,并将提取出的新的电子设备的标签与备份关系组中具有至少一个相同属性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标签进行比较,将相同属性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标签所对应的电子设备已经向主设备和/或从设备执行文件备份操作的文件重新恢复至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标签还包括备份历史记录。
CN202110404275.1A 2021-04-15 2021-04-15 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 Active CN113194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4275.1A CN113194121B (zh) 2021-04-15 2021-04-15 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4275.1A CN113194121B (zh) 2021-04-15 2021-04-15 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4121A CN113194121A (zh) 2021-07-30
CN113194121B true CN113194121B (zh) 2023-04-18

Family

ID=76976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4275.1A Active CN113194121B (zh) 2021-04-15 2021-04-15 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94121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2662A (zh) * 2006-03-08 2007-09-2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管理分布式应用环境中的数据备份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97991A (zh) * 2012-01-09 2013-07-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8721C (zh) * 2006-02-17 2009-02-04 深圳奇峰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计算机网络自动备份的方法
US8868859B2 (en) * 2011-06-03 2014-10-21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ource restore
CN106294585B (zh) * 2016-07-28 2019-10-18 上海倍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平台下的存储方法
CN108829539A (zh) * 2018-06-08 2018-11-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2662A (zh) * 2006-03-08 2007-09-2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管理分布式应用环境中的数据备份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97991A (zh) * 2012-01-09 2013-07-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4121A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50281B1 (ko) 콘텐츠 아이템의 동기화를 위한 고유 식별자의 할당 및 재할당
US20230244404A1 (en) Managing digital assets stored as components and packaged files
RU2372649C2 (ru) Грануляр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полномочиями дублируем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при помощи ограничения и снятия ограничения
CN104156278B (zh) 一种文件版本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2349062B (zh) 浏览器缓存与远程仓库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US9286307B2 (en) Document management apparatus improved in efficiency of deletion of file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685194B (zh) 存储设备迁移和重定向的方法和系统
JP2018511884A (ja) モバイルデバイス上の自動的なクラウドベースの全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およびリストア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7710215A (zh) 在测试设施中的移动计算装置安全的方法和设备
US2015022760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2013032593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oring distributed documents
WO2016161396A1 (e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apparatus having reversible privacy settings for logical storage area shares, and methods of configuring same
US8856293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NAS-level data protection based on NAS configuration images
CN106357703B (zh) 集群切换方法与设备
JP2000138692A (ja) Macアドレス管理装置、macアドレス管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CN104793981A (zh) 一种虚拟机集群的在线快照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93839A (zh) 分布式灾难恢复文件同步服务器系统
US20180322675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ing Device
CN103841178A (zh) 网络附连存储环境的带内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TW201638799A (zh) 計算系統中之軟體影像的分佈式存儲
CN113194121B (zh) 电子设备间的文件备份方法
US11860828B2 (e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writer pre-selection in distributed data systems
CN115878386A (zh) 容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993002A (zh) 就地的盘去格式化
CA3142504C (en) Techniques for file versioning to protect against file corrup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