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1927A - 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1927A
CN113191927A CN202110426199.4A CN202110426199A CN113191927A CN 113191927 A CN113191927 A CN 113191927A CN 202110426199 A CN202110426199 A CN 202110426199A CN 113191927 A CN113191927 A CN 113191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rocess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61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铭
刘扬
虞斌
徐菲
严中亮
张晶
王海红
张钰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04261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919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91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19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数据信息并赋予数据标签;基于数据标签为各待处理数据信息分配处理终端,并将处理终端的ID信息、数据标签关联存储形成事务清单;基于事务清单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至对应的处理终端并在设定时间内采集处理终端输出的操作反馈信息;基于操作反馈信息确认或修改待处理数据信息当前的处理状态。基于上述方案,不同的环保数据能够有针对性的推送到设定的处理终端,避免待处理数据信息的遗漏。当一个处理终端未及时处理待处理数据信息时,系统将会及时地将待处理数据信息给到另一处理终端并加以提示,保证数据信息的及时处理,保证数据处理分析工作的进度及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饮制备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有效监控,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加以分析。通常上述数据会由现场实时监测设备经通信网络上传至设定的服务器,如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中,而后工作人员调取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但是,随着数据量的增大以及数据种类的增多,就需要将特定的数据发送至特定的工作人员。不同的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结论,而结论性数据同样需要专人进行统一的分发或存储,因此一旦前期数据分发或存储存在错误,则会大大影响后期数据分析的效率,这就需要我们对各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
发明内容
针对于实际应用中,企业污染物排放数据,即环保相关数据分配准确度不高,导致后期数据管理繁杂、数据分析效率低下这一问题。本申请目的一在于提出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其能够将各类环保数据精准地分发匹配到对应的工作人员,并能够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避免遗漏数据分析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数据管理的效率,提升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基于上述方法,本申请目的二在于提出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系统,目的三在于提出一种含有实现上述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使得上述方法能够被灵活应用于各类系统中,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待处理数据信息并为上述各待处理数据信息设置对应的数据标签;
基于各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为各待处理数据信息分配至少一个处理终端,并将待处理数据信息及其关联处理终端的ID信息、数据标签关联存储,形成事务清单;
基于上述事务清单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至对应的处理终端并在设定时间内采集处理终端输出的操作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操作反馈信息确认或修改待处理数据信息当前的处理状态:
若确认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已被处理,则修改待处理数据对应的数据标签及事务清单;
若设定时间内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未被处理,则发送提示信息至与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相关联的处理终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的环保数据能够有针对性的推送到设定的处理终端,避免待处理数据信息的遗漏,同时,当一个处理终端未及时处理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时,系统将会及时地将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给到另一处理终端并加以提示,保证数据信息的及时处理,保证数据处理分析工作的进度及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待处理数据信息并为上述各数据信息设置对应的数据标签,包括:
建立数据处理平台与数据采集模块间的数据连接,基于平台中内置算法调取数据采集模块中的待处理数据信息;
基于待处理数据信息的分类为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添加数据标签并与分类信息关联存储;
其中,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的分类包括:待处理数据类型、数据处理时限、数据处理权限、以及对应的操作反馈信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待处理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便于后期数据的监控与推送。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各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为各数据信息分配至少一个处理终端,包括:
为各处理终端设定数据处理权限并分配与之对应的数据标签;
建立各处理终端数据处理权限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处理同一待处理数据信息的优先级关系;
检测待处理数据信息的数据标签,基于所述数据标签关联的处理终端及其优先级关系,为各数据信息分配至少一个处理终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待处理数据信息未被及时处理时,系统可以将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及时地给到关联的处理终端,由此保证数据信息处理的及时性,避免遗漏数据分析工作。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事务清单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至对应的处理终端并在设定时间内采集处理终端输出的操作反馈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事务清单,建立服务器与各关联处理终端之间、以及各关联处理终端相互之间的通信连接;
检测各处理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状态,若通信状态无法支持待处理数据信息的传输,则基于各处理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通过各处理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待处理数据信息的发送及反馈信息的采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系统服务器与某一处理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不佳时,可以利用关联的处理终端作为通信媒介实现待处理数据信息的传递,保证数据处理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对工作人员的有效提醒。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上述事务清单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至对应的处理终端,还包括:
为各个处理终端关联数据格式偏好信息;
基于上述数据格式偏好信息将待推送至上述处理终端的待处理数据信息转换为设定的数据格式,并发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针对于不同的处理终端,系统会根据工作人员的个人偏好将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转换为设定的格式,便于接收到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快速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于服务器中设置用于判定各个待处理数据信息准确度的特定算法模块;
根据上述特定算法模块的输出为各待处理数据信息标记警示信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系统接收到的待处理数据信息与合理范围存在较大偏差时,系统将会对上述数据信息进行警示标记,以提醒工作人员在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时对数据进行更为谨慎的校验,确保数据处理结果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标记单元,配置为与外部数据采集装置数据连接,获取外部数据采集装置输出的待处理数据信息,根据设定算法为其赋予数据标签并存储;
匹配单元,配置为根据各项待处理数据信息关联的数据标签,为各待处理数据信息分配对应的处理终端,并将待处理数据信息及其关联处理终端的ID信息、数据标签相关联,生成并输出事务清单;
数据收发单元,配置为与所述匹配单元数据连接,根据所述事务清单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至设定的处理终端,采集处理终端的反馈,输出操作反馈信息;
数据调整单元,配置为与所述数据收发单元以及数据获取标记单元数据连接,接收并响应于所述操作反馈信息输出控制指令,调整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以及
数据存储单元,配置为用于存储上述各个功能单元的输入输出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格式转换单元,配置为与所述匹配单元以及数据收发单元数据连接,接收所述事务清单并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调整待处理数据信息的数据格式并存储;
通信状态监测单元,配置为与所述数据收发单元数据连接,监测系统服务器与各个处理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输出通信状态检测数据;
通信链路调整单元,配置为与所述通信状态监测单元数据连接,基于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根据各个处理终端与系统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状态,搭建或调整待处理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链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各个处理终端与系统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状态,选择最佳的待处理数据信息传输路径,确保待处理数据信息能够传输至设定的处理终端,同时,能够提前对待处理数据信息的格式进行优化,方便后期工作人员对数据展开分析处理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可靠性校验单元,配置为与所述数据获取标记单元数据连接,接收外部数据采集装置上传的待处理数据信息,并将其与设定的数据范围做对比,基于对比结果输出警示信息并存储至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所对应的数据标签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数据相较于设定范围存在较大差异时,可以为数据标记警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谨慎处理。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的各个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不同的环保数据能够有针对性的推送到设定的处理终端,避免待处理数据信息的遗漏。当一个处理终端未及时处理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时,系统将会及时地将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给到另一处理终端并加以提示,保证数据信息的及时处理,保证数据处理分析工作的进度及效率。
(2)各项待处理数据信息均会汇聚到服务器中集中展示,便于查阅。当某一待处理数据信息所对应的处理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状态不佳时,系统会自动择优选择相应的通信链路,实现待处理数据信息的及时准确推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的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系统的整体功能框图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系统的功能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数据获取标记单元;2、匹配单元;3、数据收发单元;4、数据调整单元;5、数据存储单元;6、数据格式转换单元;7、通信状态监测单元;8、通信链路调整单元;9、数据可靠性校验单元;10、处理终端;11、服务器;12、现场监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0,获取待处理数据信息并为上述各待处理数据信息设置对应的数据标签;
S200,基于各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为各待处理数据信息分配至少一个处理终端10,并将待处理数据信息及其关联处理终端10的ID信息、数据标签关联存储,形成事务清单;
S300,基于上述事务清单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至对应的处理终端10并在设定时间内采集处理终端10输出的操作反馈信息;
S400,基于上述操作反馈信息确认或修改待处理数据信息当前的处理状态:
若确认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已被处理,则修改待处理数据对应的数据标签及事务清单;
若设定时间内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未被处理,则发送提示信息至与待处理数据信息相关联的处理终端10。
上述步骤S100中,获取待处理数据信息包括:
S101,建立系统服务器11与各个待监测设备或装置间的数据连接。上述数据连接基于远程通信模块,如TCP/IP通信模块实现,也可以通过4G通信模块实现。将设备或装置实时运行的数据传输至系统服务器11中。
S102,设定数据采集或上传流程步骤。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传输的过程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为由现场监测设备12或装置定时上传,也可以设定为由系统服务器11中的数据获取标记单元1主动采集。
S104,根据上述上传流程步骤,采集现场监测设备12或装置的实时运行数据。
上述步骤S100中,为上述各待处理数据信息设置对应的数据标签,包括:
S105,建立数据处理平台与数据采集模块间的数据连接,基于平台中内置算法调取数据采集模块中的待处理数据信息;
S106,基于待处理数据信息的分类为待处理数据信息添加数据标签并与分类信息关联存储。
其中,待处理数据信息的分类包括:待处理数据类型、数据处理时限、数据处理权限、数据处理终端10信息、以及对应的操作反馈信息。
本申请中,上述步骤S200中,所述基于各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为各待处理数据信息分配至少一个处理终端10进一步包括:
S201,为各处理终端10设定数据处理权限并分配与之对应的数据标签;
S202,建立各处理终端10数据处理权限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处理同一待处理数据信息的优先级关系;
S203,检测待处理数据信息的数据标签,基于数据标签关联的处理终端10及其优先级关系,为各数据信息分配至少一个处理终端10。
基于上述方法,在推送待处理数据信息时,只需要识别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而后基于上述数据标签查找到对应的数据处理终端10即可。在实际应用中,当待处理数据信息未被及时处理时,系统可以将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及时地给到关联的处理终端10,由此保证数据信息处理的及时性,避免遗漏数据分析工作。
上述步骤S300,基于上述事务清单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至对应的处理终端10并在设定时间内采集处理终端10输出的操作反馈信息,如图2所示,进一步包括:
S301,基于事务清单,建立服务器11与各关联处理终端10之间、以及各关联处理终端10相互之间的通信连接;
S302,检测各处理终端10与服务器11之间的通信状态,若通信状态无法支持待处理数据信息的传输,则基于各处理终端10之间的通信连接,通过各处理终端10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待处理数据信息的发送及反馈信息的采集。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处理终端10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机等,上述步骤S301中,建立处理终端10相互之间的通信连接是指通过特定的通信网络,如蓝牙通信网络、WiFi通信网络或移动通信网络,将不同的处理终端10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在上述步骤S302中,检测系统服务器11与处理终端10之间的通信连接状态,可以基于检测网络宽带实时传输速率得到,若待处理数据信息数据量较大而网络状态不佳,则选择将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通过间接发送的方式传输至对应的处理终端1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系统服务器11与某一处理终端10之间的通信状态不佳时,可以利用关联的处理终端10作为通信媒介实现待处理数据信息的传递,保证数据处理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对工作人员的有效提醒。
为了便于接收到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快速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基于上述事务清单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至对应的处理终端10,还包括:
S303,为各个处理终端10关联数据格式偏好信息;
S304,基于上述数据格式偏好信息将待推送至上述处理终端10的待处理数据信息转换为设定的数据格式,并发送。
上述技术方案针对于不同的处理终端10,系统会根据工作人员的个人偏好将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转换为设定的格式,上述数据格式包括字体大小、字体颜色、图表类型等。
上述步骤S300中,在设定时间内采集处理终端10输出的操作反馈信息包括:系统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后开始计时,在设定时间内监测由处理终端10反馈的具有特定数据信息。
对应的,上述步骤S400中,若系统接收到代表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已经被处理的操作反馈,则修改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即在事务清单中显示上述数据信息已经被某一处理终端10处理。若系统在设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反馈的特定数据信息,则认定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未被处理,对应的发送提示信息至上述处理终端10,或与待处理数据信息相关联的其它处理终端10。
由于现场监测设备12或装置在对数据进行采集时,数据可能发生异常,当出现上述情况时,为了能够提醒工作人员在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时对数据进行更为谨慎的校验,确保数据处理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于服务器11中设置用于判定各个待处理数据信息准确度的特定算法模块,根据上述特定算法模块的输出为各待处理数据信息标记警示信息。
上述特定算法模块主要用于对待处理数据信息的数据范围加以判定,例如,根据历史采集的数据划定数据的合理区间,当后续采集的数据信息超过上述数据范围时,则判定为数据异常。由此当系统接收到的待处理数据信息与合理范围存在较大偏差时,系统将会对上述数据信息进行警示标记。警示标记的方法包括在数据信息前加上设定的符号、采用不同大小的字体或颜色等。
基于上述方法,本申请方案中不同的环保数据能够有针对性的推送到设定的处理终端10,避免待处理数据信息的遗漏,同时,当一个处理终端10未及时处理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时,系统将会及时地将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给到另一处理终端10并加以提示,保证数据信息的及时处理,保证数据处理分析工作的进度及效率。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系统,结合图3和图4所示,包括:数据获取标记单元1、匹配单元2、数据收发单元3、数据调整单元4以及数据存储单元5。
数据获取标记单元1配置为与外部数据采集装置数据连接,获取外部数据采集装置输出的待处理数据信息,根据设定算法为其赋予数据标签并存储。所述数据获取标记单元1包括与TCP/IP通信模块数据连接的处理器,上述处理器接收外部数据采集装置上传的各项数据信息,而后根据设定的算法为各个数据信息进行标记,如在待处理数据信息之前加上特定的字段。
匹配单元2配置为根据各项待处理数据信息关联的数据标签,为各待处理数据信息分配对应的处理终端10,并将待处理数据信息及其关联处理终端10的ID信息、数据标签相关联,生成并输出事务清单。上述匹配单元2在实际应用中设定为加载至服务器11中的设定程序模块,其对待处理数据信息之前的标记字段进行分析,而后根据分析结果为各个待处理数据信息匹配不同的处理终端10。上述匹配关系可以直接内置于算法中,也可以以数据列表的形式存储于服务器11中,在匹配时进行检索调用即可。
数据收发单元3配置为与所述匹配单元2数据连接,根据所述事务清单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至设定的处理终端10,采集处理终端10的反馈,输出操作反馈信息。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数据收发单元3包括设置于服务器11中的数据收发装置,如网络通信模块等,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在本申请中,上述处理终端10可以配置为智能手机,则对应的,上述数据收发单元3包括4G/5G通信模块。
数据调整单元4配置为与所述数据收发单元3以及数据获取标记单元1数据连接,接收并响应于所述操作反馈信息输出控制指令,调整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
数据存储单元5配置为用于存储上述各个功能单元的输入输出数据,实际应用中可以配置为设置于服务器11中的数据存储器实现。
优化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格式转换单元6、通信状态监测单元7以及通信链路调整单元8。
数据格式转换单元6配置为与所述匹配单元2以及数据收发单元3数据连接,接收所述事务清单并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调整待处理数据信息的数据格式并存储。
通信状态监测单元7配置为与所述数据收发单元3数据连接,监测系统服务器11与各个处理终端10之间的通信状态,输出通信状态检测数据。上述通信状态监测单元7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网络实时数据传输速率监测程序实现。
通信链路调整单元8配置为与所述通信状态监测单元7数据连接,基于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根据各个处理终端10与系统服务器11之间的通信状态,搭建或调整待处理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链路。应当指出的是,为了保证通信链路的顺利搭建,在本申请中,各个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处理终端10的ID信息及各个处理终端10的优先级信息均事先存储于存储单元中,当其中一个处理终端10的通信速率不满足数据传输要求时,则根据上述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信息,重新规划数据的传输方式,如通过处理终端10相互之间的通信连接关系重新搭建通信链路,确保待处理数据信息能够传输至对应的处理终端10。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可靠性校验单元9,配置为与所述数据获取标记单元1数据连接,接收外部数据采集装置上传的待处理数据信息,并将其与设定的数据范围做对比,基于对比结果输出警示信息并存储至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所对应的数据标签中,在实践中,上述数据范围可以设定为固定的范围。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数据相较于设定范围存在较大差异时,可以为数据标记警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谨慎处理。
为了便于上述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的灵活应用,本发明还保护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的各个步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待处理数据信息并为上述各待处理数据信息设置对应的数据标签;
基于各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为各待处理数据信息分配至少一个处理终端(10),并将待处理数据信息及其关联处理终端(10)的ID信息、数据标签关联存储,形成事务清单;
基于上述事务清单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至对应的处理终端(10)并在设定时间内采集处理终端(10)输出的操作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操作反馈信息确认或修改待处理数据信息当前的处理状态:
若确认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已被处理,则修改待处理数据对应的数据标签及事务清单;
若设定时间内上述待处理数据信息未被处理,则发送提示信息至与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相关联的处理终端(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处理数据信息并为上述各数据信息设置对应的数据标签,包括:
建立数据处理平台与数据采集模块间的数据连接,基于平台中内置算法调取数据采集模块中的待处理数据信息;
基于待处理数据信息的分类为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添加数据标签并与分类信息关联存储;
其中,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的分类包括:待处理数据类型、数据处理时限、数据处理权限、以及对应的操作反馈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为各数据信息分配至少一个处理终端(10),包括:
为各处理终端(10)设定数据处理权限并分配与之对应的数据标签;
建立各处理终端(10)数据处理权限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处理同一待处理数据信息的优先级关系;
检测待处理数据信息的数据标签,基于所述数据标签关联的处理终端(10)及其优先级关系,为各数据信息分配至少一个处理终端(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事务清单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至对应的处理终端(10)并在设定时间内采集处理终端(10)输出的操作反馈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事务清单,建立服务器(11)与各关联处理终端(10)之间、以及各关联处理终端(10)相互之间的通信连接;
检测各处理终端(10)与服务器(11)之间的通信状态,若通信状态无法支持待处理数据信息的传输,则基于各处理终端(10)之间的通信连接,通过各处理终端(10)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待处理数据信息的发送及反馈信息的采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上述事务清单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至对应的处理终端(10),还包括:
为各个处理终端(10)关联数据格式偏好信息;
基于上述数据格式偏好信息将待推送至上述处理终端(10)的待处理数据信息转换为设定的数据格式,并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于服务器(11)中设置用于判定各个待处理数据信息准确度的特定算法模块;
根据上述特定算法模块的输出为各待处理数据信息标记警示信息。
7.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标记单元(1),配置为与外部数据采集装置数据连接,获取外部数据采集装置输出的待处理数据信息,根据设定算法为其赋予数据标签并存储;
匹配单元(2),配置为根据各项待处理数据信息关联的数据标签,为各待处理数据信息分配对应的处理终端(10),并将待处理数据信息及其关联处理终端(10)的ID信息、数据标签相关联,生成并输出事务清单;
数据收发单元(3),配置为与所述匹配单元(2)数据连接,根据所述事务清单发送待处理数据信息至设定的处理终端(10),采集处理终端(10)的反馈,输出操作反馈信息;
数据调整单元(4),配置为与所述数据收发单元(3)以及数据获取标记单元(1)数据连接,接收并响应于所述操作反馈信息输出控制指令,调整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以及
数据存储单元(5),配置为用于存储上述各个功能单元的输入输出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保数据智能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格式转换单元(6),配置为与所述匹配单元(2)以及数据收发单元(3)数据连接,接收所述事务清单并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调整待处理数据信息的数据格式并存储;
通信状态监测单元(7),配置为与所述数据收发单元(3)数据连接,监测系统服务器(11)与各个处理终端(10)之间的通信状态,输出通信状态检测数据;
通信链路调整单元(8),配置为与所述通信状态监测单元(7)数据连接,基于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标签,根据各个处理终端(10)与系统服务器(11)之间的通信状态,搭建或调整待处理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保数据智能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可靠性校验单元(9),配置为与所述数据获取标记单元(1)数据连接,接收外部数据采集装置上传的待处理数据信息,并将其与设定的数据范围做对比,基于对比结果输出警示信息并存储至所述待处理数据信息所对应的数据标签中。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的各个步骤。
CN202110426199.4A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1919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6199.4A CN113191927A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6199.4A CN113191927A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1927A true CN113191927A (zh) 2021-07-30

Family

ID=76977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6199.4A Pending CN113191927A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9192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6370A (zh) * 2021-09-27 2021-12-17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环境数据监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9390A (zh) * 2018-08-03 2018-10-09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基于rfid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方法、系统及平台
CN110020262A (zh) * 2018-08-14 2019-07-1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推送信息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96397A (zh) * 2020-11-18 2021-02-23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运维事务归集和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9390A (zh) * 2018-08-03 2018-10-09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基于rfid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方法、系统及平台
CN110020262A (zh) * 2018-08-14 2019-07-1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推送信息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96397A (zh) * 2020-11-18 2021-02-23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运维事务归集和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6370A (zh) * 2021-09-27 2021-12-17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环境数据监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4211B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程序
CN110995859A (zh) 一种基于泛在物联网的变电站智能支撑平台系统
CN104483462B (zh) 用于环境监测的水样取样方法及系统
CN105523453A (zh) 电梯监控系统
CN106483262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在线水质监测系统
KR20110109621A (ko) 안전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4537496B (zh) 智能终端设备使用状况统计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3191927A (zh) 一种环保数据智能推送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571067A (zh) 一种基于移动车辆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
CN104639636A (zh) 一种基于移动车辆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
CN101739575A (zh)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中多硬件设备集中管理的数据处理方法
US8909264B1 (en) Server system for receiving, processing and reporting sensor data
CN106097609A (zh) 智能pos终端的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及远程监控管理方法
CN102238571B (zh) 物联网m2m业务处理的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CN116208727B (zh) 基于多用户模块化的视频矩阵切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68447B (zh) 一种多火箭并发测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4270432A (zh) 基于钻井行业实时数据服务系统及数据交互方法
CN102841581A (zh) 无人值守厂站微机型设备远距离监控调度系统
CN104427457B (zh) 面向m2m应用和网络的业务平台接口装置及方法
CN11496761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
CN113542424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47207A (zh) 一种基于变电站的远动机状态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5578122A (zh) 基于路由器的监控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7358369B (zh) 一种制衣厂动态数据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210270172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机具定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