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9547A - 一种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高空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高空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9547A
CN113179547A CN202110432344.XA CN202110432344A CN113179547A CN 113179547 A CN113179547 A CN 113179547A CN 202110432344 A CN202110432344 A CN 202110432344A CN 113179547 A CN113179547 A CN 113179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ransmission
base station
power consumption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23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79547B (zh
Inventor
曾加生
黄晓明
张殿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eng Cheng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eng Cheng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eng Cheng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23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95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9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9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79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9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高空基站,方法包括:获取环境中若干个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和信号质量信息,并根据信号质量信息,确定每一个智能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根据定位信息和信号质量信息,对智能终端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终端组;当检测到传输终端发送的传输请求时,判断传输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是否大于预设的功耗门限阈值;若是,则利用传输终端对应的终端组中的中转终端,与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先根据定位信息和预估单位功耗,对智能终端进行分组,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每一个组中的中转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从而降低高空基站在此过程中的功耗损失,提高其服务时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高空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高空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城市和农村都遍布大量的基站。但是在一些地区仍然面临无法上网的问题,例如出海的渔船上常常处于信号外。为此,提出了建设高空基站,高空基站一般部署在距离地面二三十公里的高度,其可在高空中飞行,因此不受地面的束缚,移动具有一定的自由性,以满足无法设立地面基站的环境下,连入网络的需求。
当前高空基站的运行过程与基于地面的基站在进行工作发明采用类似的方案。一般高空基站为每一个智能终端建立连接,并为每一个智能终端单独分配无线资源进行信令交互和上下行数据的传输。由于每个智能终端与高空基站间的信道条件不同,当高空基站与智能终端之间存在较大干扰时,两者之间的信道条件较差,此时为了保证信令与业务正常,此时需要采取降低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增大发射功率等方式。这些方式会极大地提高高空基站的耗电率,缩短高空基站的滞空时间。由于地面基站有强大且稳定的供电后方,不存在电能紧张的情况,因此地面基站的传输方案不适用高空基站环境。由于能源转换效率以及载重的限制,高空平台的基站所能提供的服务功率收到极大的限制,因此一般无法维持上时间的滞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高空基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高空基站功耗大,服务时长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环境中若干个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和信号质量信息,并根据所述信号质量信息,确定每一个所述智能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和所述预估单位功耗,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终端组;
当检测到传输终端发送的传输请求时,判断所述传输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是否大于预设的功耗门限阈值,其中,所述传输终端为所述智能终端中的任意一终端;
若是,则利用所述传输终端对应的终端组中的中转终端,与所述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信号质量信息包括上行信号质量和/或下行信号质量。
可选地,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信号质量信息,确定每一个所述智能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智能终端,根据该智能终端对应信号质量信息,确定该智能终端对应的传输参数;
根据所述传输参数,确定该智能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
可选地,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和所述预估单位功耗,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终端组,具体包括:
根据预设的功耗门限阈值和所述预估单位功耗,确定所述智能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预估单位功耗小于等于所述功耗门限阈值的智能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预估单位功耗大于所述功耗门限阈值的智能终端;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终端,创建该第一终端对应的终端组,并根据预设的分组规则和所述定位信息,确定各个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终端组。
可选地,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终端,创建该第一终端对应的终端组,并根据预设的分组规则和所述定位信息,确定各个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终端组,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终端,创建该第一终端对应的终端组,并将该第一终端作为该终端组中的中转终端;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二终端,根据该第二终端的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信息,计算该第二终端与各个所述中转终端之间的中转距离;
根据预设的中转距离阈值和所述中转距离,确定所述终端组中与该第二终端对应的候选组;
根据所述候选组中的参数信息和/或所述中转距离,确定所述候选组中与该第二终端对应的终端组,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候选组中的终端数量和/或所述候选组中各个智能终端的链路信息。
可选地,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利用所述传输终端对应的终端组中的中转终端,与所述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发送预设的连接信令至所述传输终端和目标终端,并控制所述传输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建立数据链路,其中,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传输终端对应的终端组中的中转终端;
通过所述数据链路与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链路为D2D链路;所述发送预设的连接信令至所述传输终端和目标终端,并控制所述传输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建立数据连接,具体包括:
发送所述连接信令至所述传输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并根据当前的信道资源,确定所述传输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传输信道;
基于所述传输信道,控制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传输终端建立数据连接。可选地,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链路为D2D链路;所述发送预设的连接信令至所述传输终端和目标终端,并控制所述传输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建立数据连接,具体包括:
发送所述连接信令至所述传输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并根据当前的信道资源,确定所述传输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传输信道;
基于所述传输信道,控制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传输终端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当检测到传输终端发送的传输请求时,判断所述传输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是否大于预设的功耗门限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否,则直接与所述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空基站,其中,所述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高空基站先获取环境中的每一个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和信号质量信息,并根据信号质量信息,确定预估单位功耗,预估单位功耗是指高空基站与该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中每接收处理或处理发射一个单位的数据所要消耗的功耗。然后根据定位信息和预估单位功耗将所有的智能终端分为若干个终端组。当某一个智能终端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先发送传输请求至高空基站。高空基站再根据发送传输请求的智能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判断是与该智能终端直接传输还是通过某一个中转终端间接传输。在选择中转终端方面,选择该智能终端所对应的终端组中的中转终端,高空基站与中转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能够较少地消耗高空基站的功耗,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可实现在对数据传输至智能终端的同时降低功耗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第一个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第二个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较佳实施例的运行环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该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由高空基站执行,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海上环境。在海上环境下,智能终端的用户与高空基站呈现孤岛式聚集,高空基站为孤岛用户提供业务,并对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过程的描述。如图1所述,所述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环境中若干个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和信号质量信息,并根据所述信号质量信息,确定每一个所述智能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高空基站先与环境中的若干个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例如当前的环境中的智能终端编号为{E1、E2、E3…En},E代表智能终端,环境中智能终端的数量为n。高空基站与E1~En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
建立通讯连接后,高空基站可通过与各个智能终端的通讯获取每一个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和信号质量信息。获取定位信息和信号质量信息的方式很多。例如智能终端通过GPS等定位系统获取对应的定位信息,然后通过通讯连接发送至高空基站。同时,每一个智能终端通过信号质量检测得到其对应的信号质量信息,将其的信号质量信息发送至高空基站。对信号质量检测的方式很多,本实施例以信号质量分为上行信号质量和下行信号质量两种为例进行说明。下行信号质量为该智能终端进行下行业务时的信号质量,可在智能终端通过质量检测得到。同时,高空基站还会对各个智能终端进行上行信号质量检测,得到各个智能终端的上行信号质量。上行信号质量即智能终端进行上行业务时的信号质量。
由于智能终端具有空间的移动性,例如用户从A地移动到B地,智能终端也会从A地移动到B地,同理,由于地理位置发生改变,传输信号的质量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高空基站会实时更新所连接的各个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以及信号质量信息。
高空基站先根据当前高空基站记录的各个智能终端的信号质量信息,计算得到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每传输一个单位的数据所需要的功耗,即预估单位功耗。
根据信号质量信息,确定预估单位功耗的具体过程为:
针对每一个智能终端,对每一个所述智能终端,根据该智能终端对应信号质量信息,确定该智能终端对应的传输参数。根据信号质量信息的不同,预估单位功耗可分为上行单位功耗和下行单位功耗,前者即进行上行业务时的预估单位功耗,后者为进行下行业务的预估单位功耗。
当获取的信号质量信息为下行信号质量时,先根据下行信号质量,确定对应的传输参数,其中,所述传输参数包括在调整编码方式。不同的编码方式,调制等级、编码速率等都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会导致对应的功率不同。例如下行信号质量好时,提高调制等级和编码速率;下行信号质量差时,降低调制等级和编码速率。此外,不同的编码方式需要的信道条件也不相同,信号质量包含传输的信道质量,当编码方式越高,所依赖的信道条件需要越好,同时,当信道条件好时,总发射功率可降低;当信道条件差时,提高总发射功率。
通过确定的传输参数,可确定对应的总发射功率。通过确定的传输参数,例如前文的调制等级和编码速率,从而得出发送数据所需要的资源数,例如RB资源块数。通过总发射功率和资源数,可得到下行单位功耗。因此,可根据所述传输参数,确定该智能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
例如,高空基站需要给某一智能终端传输1000bit数据,根据该智能终端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预估发送该数据时相应的传输参数,如调制等级、编码速率、射频功率等。最终能够获取传输这1000bit,需要的总发射功率。然后该总发射功率对传输数据做平均,即可得到下行单位功耗。
值得注意的是,高空基站对上行业务得到的数据传输处理所需要的功耗一般较低,因此上行业务对高空基站的影响相较于下行业务更小,在本实施例中,虽以获得上行信道质量和下行信道质量为信道质量信息进行后续操作,但与上行信道质量相关的操作可作为可选项,单独执行下行信道质量相关的操作也是可达到对高空基站功耗的有效调控。即高空基站所获取的信号质量信息可为下行信号质量,或上行信号质量和下行信号质量。
步骤S200,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和所述信号质量信息,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终端组。
具体地,高空基站得到定位信息以及信号质量信息后,根据这些信息,对各个智能终端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终端组。其具体过程为:
A10、根据预设的功耗门限阈值和所述预估单位功耗,确定所述智能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具体地,高空基站中预先设定的功耗门限阈值。将预估单位功耗与功耗门限阈值进行比较。根据预估单位功耗的不同,功耗门限阈值可分为上行门限阈值和下行门限阈值,前者为针对上行单位功耗的门限阈值,后者为针对下行单位功耗的门限阈值。
若某一智能终端的预估单位功耗小于等于所述功耗门限阈值,则将该智能终端作为第一终端;若预估单位功耗大于所述功耗门限阈值,则该智能终端为第二终端。
A20、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终端,创建该第一终端对应的终端组,并根据预设的分组规则和所述定位信息,确定各个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终端组。
具体地,由于功耗门限阈值也分为上行功耗阈值和下行功耗阈值。故终端组也可分为上行终端组和/或下行终端组。预先设定一分组规则,该分组规则主要为根据每一个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确定每一个第二终端对应的终端组。此外,该分组规则中还可包含除定位信息以外的相关参数,以保证后续分组后,高空基站可通过最小的功耗损失通过中转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连接。所述相关参数可包括每一个终端组中的智能终端的数量、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是否存在链路连接等。
以下行终端组为例,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终端,创建该第一终端对应的终端组,并将该第一终端作为该终端组中的中转终端。先比较各个智能终端的针对下行业务的预估单位功耗与预设的下行功耗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若某一个智能终端的下行单位功耗小于等于下行功耗阈值,则将该智能终端作为第一终端,并将该智能终端分为一个下行终端组。
例如智能终端E1的预估单位功耗小于等于下行功耗阈值,则将E1作为第一终端,且该第一终端有一个对应的下行终端组,记为G1。
若在智能终端{E1、E2、E3…En}中存在m个智能终端对应的下行单位功耗小于等于下行功耗阈值,则最后得到的下行终端组的集合可即为{G1、G2、G3、…、Gm},而对于每一个下行终端组只有一个第一终端,每一个第一终端都作为该下行终端组中的中转终端。
然后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计算该第二终端与各个所述中转终端之间的中转距离。先根据该第二终端的定位信息和各个中转终端的定位信息,计算第二终端与每一个中转终端之间的距离,得到若干个中转距离。
根据预设的中转距离阈值和所述中转距离,确定所述终端组中与该第二终端对应的候选组。若中转距离过长,智能终端之间可能无法进行连接,或者需要消耗智能终端的大部分的功率才能实现连接,造成信号干扰和终端耗电。因此预先设置一个中转距离阈值,针对每一个第二终端,将中转距离小于等于中转距离阈值的中转终端作为第二终端对应的候选终端,候选终端对应的下行终端组作为该第二终端对应的候选组。
最后,根据所述候选组中的参数信息和/或所述中转距离,确定所述候选组中与该第二终端对应的终端组。参数信息包括候选组中的终端数量以及所述候选组中各个智能终端的链路信息,链路信息即该每一个智能终端是否创建了与其他智能终端之间的链路连接,以及链路连接的对象。确定候选组中的终端组可采用终端数量、链路信息以及中转距离的结合、任意两个参数的结合、或者与其他参数的结合。以终端数量和中转距离确定终端组为例,先计算每一个候选组中的终端数量,若某一个候选组中的终端数量较少,例如G1和G2为候选组,而G1中的终端数量为2,G2中的终端数量为1,则选择G2作为该第二终端对应的下行终端组,并将第二终端纳入G2组中。若有多个候选组的终端数量相同,则可比较每一个候选组对应的中转距离,选择中转距离最小的候选组作为该第二终端对应的下行终端组,将第二终端纳入其对应的下行终端组中。此外,还可同时比较终端数量和中转距离,综合终端数量和中转距离这两个参数,选择第二终端对应的下行终端组。亦或者仅根据终端数量进行选择,存在若干个终端数量相同的候选组时,随机选择任意一个候选组作为第二终端对应的下行终端组。针对链路信息,若第二终端E2,已经与G1中的中转终端创建了链路连接,则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第二终端E2对应的终端组为G1,以减少重新创建连接及无线资源分配的次数。
针对上行业务,采用与上文根据定位信息和信道质量信息,对下行业务进行分组类似的方式,将智能终端分为多个上行终端组。由于过程类似,在此不在赘述。由于每一个终端组都是由一个第一终端初创,终端组中的第一终端以外的智能终端都是预估单位功耗更大的智能终端,因此每一个终端组中的功耗最低的智能终端应为第一终端,也就是说,中转终端是终端组中的预估单位功耗最低的智能终端。
步骤S300,当检测到传输终端发送的传输请求时,判断所述传输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是否大于预设的功耗门限阈值。
具体地,所述传输终端为所述智能终端中的任意一终端。如图2所示,终端A需要进行下行业务,即终端A为传输终端。先判断终端A的下行单位功耗是否大于预设的下行门限阈值。也就是判断终端A是第一终端还是第二终端。
步骤S400,若是,则利用所述传输终端对应的终端组中的中转终端,与所述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地,若是,则说明高空基站若直接将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需要消耗较高的功耗。因此利用中转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中转,从而与所述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中转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具体过程为:
B10、发送预设的连接信令至所述传输终端和目标终端,并控制所述传输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建立数据链路。
具体地,以下行业务为例,先确定该传输终端对应的下行终端组,然后确定其对应的下行终端组中的预估单位功耗最低的传输终端为中转终端,也就是该下行终端组中的第一终端,并将中转终端作为目标终端。然后高空基站控制信令,建立目标终端和传输终端之间的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链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数据链路为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链路。D2D通信可能会复用蜂窝移动通信的频谱资源,从而提高了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两者建立了D2D链路连接后,高空基站根据当前的无线资源,对D2D链路的资源进行分配。D2D的链路资源分为复用资源和空闲资源,在进行资源分配时,高空基站优选将空口空闲资源分配至目标终端,也就是将暂时不存在数据传输的信道分配至传输终端和目标终端。若当前无空闲资源,则分配复用资源,也就是存在数据传输的信道分配至传输终端和目标终端。若D2D链路采用的空口空闲的信道,则控制目标终端采用高功率发送传输数据;若D2D链路采用的是复用资源,则控制智能终端采用低功率发送传输数据,以降低目标终端在这一过程中的功率消耗。
此外,若智能终端和目标终端之间之前已经建立了D2D链路连接,智能终端在上传定位信息和信号质量信息时,还可发送其已经创建了D2D链路连接,以及连接对象的相关信息至高空基站。高空基站可在分组的时候根据D2D链路信息,进行分组。
B20、通过所述数据链路与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地,分配资源并建立了D2D链路后,即建立了目标终端与传输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然后基于所述数据连接,利用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进行下行业务时,高空基站在将传输请求对应的传输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然后目标终端再基于两者之间的传输信道,将传输数据传输至传输终端,以降低D2D通信时对蜂窝移动通信链路的干扰。
此外,在进行上行业务时,采用与上述下行业务类似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若请求进行上行业务传输的传输终端的预估单位功耗中的上行单位功耗小于等于上行功耗门限阈值,则传输终端直接将数据传输至高空基站。若否,则说明高空基站能够低功耗地与该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因此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处理,直接为该传输终端配置无线资源,直接与所述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若传输终端的上行单位功耗大于上行功耗门限阈值,也就是传输功耗为第二终端,则控制传输终端与其对应的终端组中的目标终端建立数据连接,然后基于数据连接,传输终端将数据传输至目标终端,目标终端再将数据传输至高空基站。具体过程与上文叙述下行业务类似,故在此不在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3所述,基于上述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了一种高空基站,所述高空基站包括处理器10、存储器30及显示器30。图3仅示出了高空基站的部分组件,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所述存储器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高空基站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高空基站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2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高空基站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高空基站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20还可以既包括所述高空基站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20用于存储安装于所述高空基站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所述安装高空基站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2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在一实施例中,存储器20上存储有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程序40,该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程序40可被处理器10所执行,从而实现本申请中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
所述处理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例如执行所述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等。
所述显示器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器等。所述显示器30用于显示在所述高空基站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所述高空基站的部件10-30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
在一实施例中,当处理器10执行所述存储器20中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程序40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环境中若干个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和信号质量信息,并根据信号质量信息,确定每一个智能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
根据定位信息和信号质量信息,对智能终端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终端组;
当检测到传输终端发送的传输请求时,判断传输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是否大于预设的功耗门限阈值;
若是,则利用传输终端对应的终端组中的中转终端,与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如处理器,控制器等)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为存储器、磁碟、光盘等。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环境中若干个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和信号质量信息,并根据所述信号质量信息,确定每一个所述智能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和所述预估单位功耗,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终端组;
当检测到传输终端发送的传输请求时,判断所述传输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是否大于预设的功耗门限阈值,其中,所述传输终端为所述智能终端中的任意一终端;
若是,则利用所述传输终端对应的终端组中的中转终端,与所述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质量信息包括上行信号质量和/或下行信号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号质量信息,确定每一个所述智能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智能终端,根据该智能终端对应信号质量信息,确定该智能终端对应的传输参数;
根据所述传输参数,确定该智能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和所述预估单位功耗,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分组,得到若干个终端组,具体包括:
根据预设的功耗门限阈值和所述预估单位功耗,确定所述智能终端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预估单位功耗小于等于所述功耗门限阈值的智能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预估单位功耗大于所述功耗门限阈值的智能终端;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终端,创建该第一终端对应的终端组,并根据预设的分组规则和所述定位信息,确定各个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终端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终端,创建该第一终端对应的终端组,并根据预设的分组规则和所述定位信息,确定各个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终端组,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终端,创建该第一终端对应的终端组,并将该第一终端作为该终端组中的中转终端;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二终端,根据该第二终端的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信息,计算该第二终端与各个所述中转终端之间的中转距离;
根据预设的中转距离阈值和所述中转距离,确定所述终端组中与该第二终端对应的候选组;
根据所述候选组中的参数信息和/或所述中转距离,确定所述候选组中与该第二终端对应的终端组,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候选组中的终端数量和/或所述候选组中各个智能终端的链路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传输终端对应的终端组中的中转终端,与所述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发送预设的连接信令至所述传输终端和目标终端,并控制所述传输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建立数据链路,其中,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传输终端对应的终端组中的中转终端;
通过所述数据链路与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链路为D2D链路;所述发送预设的连接信令至所述传输终端和目标终端,并控制所述传输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建立数据连接,具体包括:
发送所述连接信令至所述传输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并根据当前的信道资源,确定所述传输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传输信道;
基于所述传输信道,控制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传输终端建立数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传输终端发送的传输请求时,判断所述传输终端对应的预估单位功耗是否大于预设的功耗门限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否,则直接与所述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9.一种高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110432344.XA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高空基站 Active CN113179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2344.XA CN113179547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高空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2344.XA CN113179547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高空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9547A true CN113179547A (zh) 2021-07-27
CN113179547B CN113179547B (zh) 2023-06-06

Family

ID=76924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2344.XA Active CN113179547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高空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7954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576A (zh) * 2011-10-24 2012-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端上行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JP2012202747A (ja) * 2011-03-24 2012-10-22 Toshiba Corp 無線システム、中継端末、車両および位置推定機
US20140171062A1 (en) * 2012-12-19 2014-06-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s,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Relay Assista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7049648A1 (zh) * 2015-09-25 2017-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节点及终端
CN107431544A (zh) * 2015-04-07 2017-1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96305A (zh) * 2019-02-22 2019-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CN112242874A (zh) * 2020-06-04 2021-01-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优化变量解耦的无人机中继传输效能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02747A (ja) * 2011-03-24 2012-10-22 Toshiba Corp 無線システム、中継端末、車両および位置推定機
CN102387576A (zh) * 2011-10-24 2012-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端上行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US20140171062A1 (en) * 2012-12-19 2014-06-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s,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Relay Assista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7431544A (zh) * 2015-04-07 2017-1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49648A1 (zh) * 2015-09-25 2017-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节点及终端
CN109996305A (zh) * 2019-02-22 2019-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CN112242874A (zh) * 2020-06-04 2021-01-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优化变量解耦的无人机中继传输效能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9547B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631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band power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13316198B (zh) QoS生成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01223795B (zh) 处理增强上链调度允准的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95214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thereof
KR102009745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디바이스간 직접 통신장치 및 방법
CN105306178A (zh)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958066A (zh) D2d终端通信方法和设备
KR101362060B1 (ko) 인지 무선 단말 장치 및 인지 무선 통신 방법
RU2009133353A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между базовыми станциями, система радиосвяз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drx,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терминал связи
CN108605198A (zh) 电子装置、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9644410A (zh)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4812038A (zh) 一种ap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6686679B (zh) 内容中心网络中基于能效的多跳d2d路由跳数限制方法
US9420508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EP3482588A1 (en) Techniques for signaling a transmit power headroom in a control field
KR102062432B1 (ko) 무선 에너지 하베스팅 네트워크 시스템을 위한 베이스 스테이션 및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CN110383733B (zh) Harq反馈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RU2010136701A (ru) Способы и системы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опуском на основе абонентской станции
US20180376355A1 (en) Service optimiz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3179547B (zh) 一种基于高空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高空基站
EP1447923A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mobile station and down 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US20100003925A1 (en) Insensitive area detec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404771B (zh) 通信终端及请求扩展非连续接收参数的方法
CN114710546A (zh) 状态迁移的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5694A (zh)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