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9475B - 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9475B
CN113179475B CN202110364944.7A CN202110364944A CN113179475B CN 113179475 B CN113179475 B CN 113179475B CN 202110364944 A CN202110364944 A CN 202110364944A CN 113179475 B CN113179475 B CN 1131794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wearing state
state
noise reduction
change e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49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79475A (zh
Inventor
赵经聪
周玉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3649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947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2746 priority patent/WO20222056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9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9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79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9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根据所述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所述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所述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通过降噪耳机本身用来降噪的反馈麦克风来实现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如此在判定降噪耳机佩戴状态时,并不需要在降噪耳机上新增额外的传感器,而是利用降噪耳机本身具有的反馈麦克风即可及时准确的检测出耳机的佩戴状态,从而无需对降噪耳机的硬件进行改进,降低了耳机的设计复杂程度,同时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降噪耳机技术的普及,其在电商市场中占整体耳机市场的比重有很大提升,而且获得了较高的用户满意度。由于耳机空间较小,没有足够的空间配置大容量电池,因此如何提升耳机的续航能力成为了摆在耳机设计厂家面前的问题。为了尽量延长耳机的续航,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大部分耳机增加了佩戴检测功能。当检测到耳机取下时,自动关闭耳机的部分功能,以节省电量。
目前,耳机佩戴状态监测主要是依靠增加红外传感器来实现的,这种检测方式需要在耳机上增加额外的红外传感器,提高了设计复杂度及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降噪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的设计复杂度及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应用于降噪耳机,降噪耳机包括反馈麦克风,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
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降噪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
可选地,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状态变化事件包括佩戴事件和摘下事件;
若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则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为与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不同的佩戴状态;
若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则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为与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相同的佩戴状态。
可选地,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的步骤包括:
若瞬态脉冲信号的最大幅值小于预设幅值阈值,则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可选地,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的步骤包括:
若瞬态脉冲信号的最大幅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幅值阈值,则对瞬态脉冲信号进行频域转换,得到频域信号图谱;
根据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是否线性相关,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可选地,根据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是否线性相关,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的步骤包括:
若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不相关,则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若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相关,则获取瞬态脉冲信号的起始振动方向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
根据起始振动方向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可选地,根据起始振动方向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的步骤包括:
若起始振动方向为负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或者,若起始振动方向为正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状态,则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若起始振动方向为负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状态,或者,若起始振动方向为正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则确定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可选地,降噪耳机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
通过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降噪耳机的加速度;
若加速度大于预设加速度阈值,则执行步骤:通过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装置,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装置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降噪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耳机包括反馈麦克风、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程序,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程序,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通过降噪耳机本身用来降噪的反馈麦克风来实现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如此在判定降噪耳机佩戴状态时,并不需要在降噪耳机上新增额外的传感器,而是利用降噪耳机本身具有的反馈麦克风即可及时准确的检测出耳机的佩戴状态,从而无需对降噪耳机的硬件进行改进,降低了耳机的设计复杂程度,同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耳机实施例方案涉及的设备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降噪耳机接收到的瞬态脉冲信号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降噪耳机接收到的瞬态脉冲信号对应的频域信号图谱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耳机佩戴状态监测主要是依靠增加重力传感器或者红外传感器来实现的,这种检测方式需要在耳机上增加额外的重力传感器或者红外传感器,提高了设计复杂度及成本。
基于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耳机实施例方案涉及的设备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耳机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耳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耳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程序。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耳机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程序以及其他程序或软件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用户接口1003。
在图1所示的耳机硬件结构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
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降噪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
进一步地,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状态变化事件包括佩戴事件和摘下事件;
若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则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为与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不同的佩戴状态;
若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则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为与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相同的佩戴状态。
进一步地,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的步骤包括:
若瞬态脉冲信号的最大幅值小于预设幅值阈值,则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进一步地,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的步骤包括:
若瞬态脉冲信号的最大幅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幅值阈值,则对瞬态脉冲信号进行频域转换,得到频域信号图谱;
根据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是否线性相关,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进一步地,根据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是否线性相关,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的步骤包括:
若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不相关,则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若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相关,则获取瞬态脉冲信号的起始振动方向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
根据起始振动方向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进一步地,根据起始振动方向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的步骤包括:
若起始振动方向为负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或者,若起始振动方向为正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状态,则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若起始振动方向为负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状态,或者,若起始振动方向为正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则确定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进一步地,降噪耳机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
通过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降噪耳机的加速度;
若加速度大于预设加速度阈值,则执行步骤:通过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
本发明耳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下述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耳机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是耳机,也可以是控制器,还可以是耳机控制系统,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以控制器为执行主体进行描述。
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应用于降噪耳机,降噪耳机包括反馈麦克风,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0,通过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
目前,耳机佩戴状态监测主要是依靠增加红外传感器来实现的,这种检测方式需要在耳机上增加额外的红外传感器,提高了设计复杂度及成本。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降噪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的设计复杂度及成本较高的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旨在通过降噪耳机本身用来降噪的反馈麦克风来实现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如此在判定降噪耳机佩戴状态时,并不需要在降噪耳机上新增额外的传感器,而是利用降噪耳机本身具有的反馈麦克风即可及时准确的检测出耳机的佩戴状态,从而无需对降噪耳机的硬件进行改进,降低了耳机的设计复杂程度,同时降低了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适用于降噪耳机,一般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降噪耳机都具有反馈麦克风,该反馈麦克风设置在耳机内侧,在用户佩戴好耳机时,该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与耳朵形成的密闭腔之中。麦克风可以理解为一个将声能转化为电能的换能器,麦克风内设置有振膜,外部声音通过空气传播至振膜,使振膜产生振动,这样的机械振动会被换能器转换成电压信号。
本实施例考虑到用户佩戴耳机或者摘下耳机时产生的相对位移会使耳机与耳朵形成的密封腔的体积发生变化,挤压腔体内的空气,进而挤压反馈麦克风的振膜,使反馈麦克风接收到类似图3所示的瞬态脉冲信号,该瞬态脉冲信号反映的是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因此,也称为时域脉冲信号,该瞬态脉冲信号图谱的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幅值。由图可知,在耳机发生佩戴事件或摘下事件时,反馈麦克风接收到的信号幅值明显大于未发生佩戴事件或摘下事件时的信号幅值。
步骤S20,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降噪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瞬态脉冲信号后,会对瞬态脉冲信号进行分析确定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进而根据特征参数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其中,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包括瞬态脉冲信号的最大幅值、起始振动方向、对应的频域信号图谱的线性相关性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降噪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降噪耳机会根据耳机的佩戴与否对其佩戴状态进行更新并保存,以供降噪耳机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结合最近保存的佩戴状态(即上一佩戴状态)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并在确定当前佩戴状态后再对保存的佩戴状态进行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本实施例通过降噪耳机本身用来降噪的反馈麦克风来实现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如此在判定降噪耳机佩戴状态时,并不需要在降噪耳机上新增额外的传感器,而是利用降噪耳机本身具有的反馈麦克风即可及时准确的检测出耳机的佩戴状态,从而无需对降噪耳机的硬件进行改进,降低了耳机的设计复杂程度,同时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提出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上述步骤S20具体包括:
步骤a1,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状态变化事件包括佩戴事件和摘下事件;
步骤a2,若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则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为与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不同的佩戴状态;
步骤a3,若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则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为与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相同的佩戴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的佩戴状态的切换必然要经历状态变化事件,即,只有发生了状态变化事件,耳机才能由一佩戴状态切换至另一佩戴状态,例如,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时,只有经过摘下事件才能切换至未佩戴状态;耳机在未佩戴状态时,只有经过佩戴事件才能切换至已佩戴状态。其中,佩戴事件指的是将耳机佩戴至耳朵的动作;摘下事件指的是将耳机从耳朵摘下的动作;已佩戴状态指的是耳机已佩戴至耳朵的状态;未佩戴状态指的是耳机未佩戴至耳朵的状态。
因此,检测耳机的佩戴状态的关键是检测状态变化事件,故而可以根据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和是否发生了状态变化事件,来确定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如果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说明耳机的佩戴状态未发生变化,则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与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相同;如果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说明耳机的佩戴状态发生了变化,则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与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不相同,而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两种,非此即彼,因此,若耳机的佩戴状态发生了变化,其变化后的佩戴状态可以根据上一佩戴状态唯一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将耳机的状态检测转换为状态变化事件检测,再结合状态变化事件和上一佩戴状态确定当前佩戴状态,能够避免仅根据耳机的当前状态参数确定耳机的佩戴状态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提升当前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a1包括:
步骤b1,若瞬态脉冲信号的最大幅值小于预设幅值阈值,则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幅度阈值是开发人员预先根据大量的佩戴事件、摘下事件、以及耳机的其他使用事件的脉冲信号确定出的一个反应状态变化事件发生时的最小幅值。其中,该预设幅度阈值可以为-25dBFS至-15dBFS之间的任意值,例如-20dBFS,幅值大于或等于该临界值的脉冲信号可以认为是状态变化事件产生的,而小于该临界值的脉冲信号可以认为是非状态变化事件的使用事件(例如,在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时,按压耳机,使耳机与耳朵贴合更紧)产生的。
因此,若瞬态脉冲信号的最大幅值小于预设幅值阈值,说明耳机与耳朵的相对位移未发生变化,或者,耳机与耳朵的相对位移较小,形成的腔体体积变化产生的反馈麦克风的振膜振动幅度较小,则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进而可以认为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为与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相同的佩戴状态,若上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状态,则当前佩戴状态也为已佩戴状态;若上一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则当前佩戴状态也为未佩戴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a1,还包括:
步骤c1,若瞬态脉冲信号的最大幅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幅值阈值,则对瞬态脉冲信号进行频域转换,得到频域信号图谱;
步骤c2,根据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是否线性相关,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若瞬态脉冲信号的最大幅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幅值阈值,说明反馈麦克风的振膜受到了强度较大的挤压力,但尚不能确定该挤压是否是状态变化事件产生的,因为来自外部的高频噪声也可能会产生最大幅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幅值阈值的瞬态脉冲信号,若在瞬态脉冲信号的最大幅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幅值阈值时,直接确定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将会产生大量的误检测,为了降低佩戴状态的误判率,在瞬态脉冲信号的最大幅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幅值阈值时,会将对瞬态脉冲信号进行频域转换(例如通过快速傅里叶转换)得到频域信号图谱,并对频域信号图谱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其中,频域(frequency domain)是描述信号在频率方面特性时用到的一种坐标系,频域信号图谱的横坐标是频率,纵坐标是该频率信号的幅值,频谱图描述了信号的频率结构及频率与该频率信号幅值的关系。
状态变化事件发生时的频域信号图谱可参照图4,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状态变化事件发生时,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相关,其中,预设频段一般为1000Hz以下的频段,开发人员可根据需要设置预设频段的具体范围,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例如,若预设频段为200Hz~400Hz,而在图4中100Hz~400Hz频段时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相关,则可以确定图4对应的瞬态脉冲信号是状态变化事件产生的倾向较高,需进一步分析确定;若图4中100Hz~400Hz频段时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不相关,则可直接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c2包括:
步骤d1,若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不相关,则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步骤d2,若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相关,则获取瞬态脉冲信号的起始振动方向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
步骤d3,根据起始振动方向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若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不相关,则可直接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若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相关,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的倾向较高,但尚不能确定该挤压是否是状态变化事件产生的,因为其他非状态变化事件的使用事件(例如,在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时,强力按压耳机)对应的频域信号图谱也存在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相关的可能性,为了排除这种可能性,本实施例在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相关时,会对瞬态脉冲信号的起始振动方向和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做进一步分析,以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d3包括:
步骤e1,若起始振动方向为负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或者,若起始振动方向为正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状态,则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步骤e2,若起始振动方向为负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状态,或者,若起始振动方向为正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则确定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由于佩戴耳机时,即佩戴事件发生时,耳机与耳道形成的闭合腔体瞬间变小,形成正压,反馈麦克风受到气流的正向冲击,瞬态脉冲信号的波形的起振方向为正向起振;摘下耳机时,即摘下事件发生时,由于耳机与耳道形成的闭合腔体瞬间变大,形成负压,反馈麦克风受到的气流冲击为负向,波形的起振方向为负向。
在判断状态变化事件是否发生时,需要同时结合起始振动方向和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来确定,若起始振动方向为负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说明未发生佩戴事件,或者,若起始振动方向为正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状态,说明未发生摘下事件,则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若起始振动方向为负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状态,说明发生了摘下事件,或者,若起始振动方向为正向振动且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说明发生了佩戴事件,则确定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瞬态脉冲信号的最大幅值、起始振动方向、对应的频域信号图谱的线性相关性、以及上一佩戴状态四个维度的参数结合确定状态变化事件是否发生,进而确定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能够避免根据单维度参数确定佩戴状态时误判率较高的问题,提升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场景中,降噪耳机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在上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步骤a1,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降噪耳机的加速度;
步骤a2,若降噪耳机的加速度大于预设加速度阈值,则执行步骤S10。
为了降低反馈麦克风的功耗,进一步延长降噪耳机的续航时间,在本实施例中,保持反馈麦克风为常关状态,并为降噪耳机设置了加速度传感器,通过该加速度传感器检测降噪耳机的加速度,当检测到耳机的加速度大于预设加速度阈值时,说明耳机可能经历了被从耳机盒中拿出、被移动、被佩戴至耳朵(即发生佩戴事件)或者被从耳朵取下(即发生摘下事件)等运动动作,但无法确定耳机经历的动作具体是上述动作中的哪一种,因此需要开启反馈麦克风预设时长,以通过反馈麦克风获取预设时长内的瞬态脉冲信号,根据瞬态脉冲信号进一步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在预设时长到达后,关闭反馈麦克风。其中,预设时长可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为2秒至4秒之间的任意值,如2.5秒。
可以理解的是,若检测降噪耳机的加速度小于预设加速度阈值,认为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则可继续保持反馈麦克风为常关状态。
当然,若接收到降噪功能开启指令,则正常开启反馈麦克风进行降噪。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降噪耳机的加速度,在加速度大于预设阈值时,才开启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能够降低反馈麦克风的功耗。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装置,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装置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降噪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
本发明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
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程序,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应用于降噪耳机,所述降噪耳机包括反馈麦克风,所述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
根据所述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所述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所述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所述降噪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所述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所述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所述状态变化事件包括佩戴事件和摘下事件;
若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则确定所述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为与所述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不同的佩戴状态;
若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则确定所述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为与所述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相同的佩戴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瞬态脉冲信号的最大幅值小于预设幅值阈值,则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瞬态脉冲信号的最大幅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幅值阈值,则对所述瞬态脉冲信号进行频域转换,得到频域信号图谱;
根据所述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是否线性相关,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是否线性相关,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不相关,则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若所述频域信号图谱在预设频段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取值线性相关,则获取所述瞬态脉冲信号的起始振动方向以及所述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
根据所述起始振动方向以及所述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起始振动方向以及所述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是否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起始振动方向为负向振动且所述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或者,若所述起始振动方向为正向振动且所述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状态,则确定未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若所述起始振动方向为负向振动且所述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已佩戴状态,或者,若所述起始振动方向为正向振动且所述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为未佩戴状态,则确定检测到状态变化事件。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耳机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通过所述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降噪耳机的加速度;
若所述加速度大于预设加速度阈值,则执行步骤:通过所述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
8.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装置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反馈麦克风获取瞬态脉冲信号;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瞬态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降噪耳机的上一佩戴状态,确定所述降噪耳机的当前佩戴状态;所述降噪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
9.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反馈麦克风、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程序,所述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程序,所述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2110364944.7A 2021-04-02 2021-04-02 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Active CN113179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4944.7A CN113179475B (zh) 2021-04-02 2021-04-02 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PCT/CN2021/102746 WO2022205635A1 (zh) 2021-04-02 2021-06-28 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4944.7A CN113179475B (zh) 2021-04-02 2021-04-02 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9475A CN113179475A (zh) 2021-07-27
CN113179475B true CN113179475B (zh) 2022-03-25

Family

ID=76923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4944.7A Active CN113179475B (zh) 2021-04-02 2021-04-02 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79475B (zh)
WO (1) WO20222056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7975A (zh) * 2021-12-01 2022-03-08 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佩戴检测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1034A (zh) * 2018-12-13 2019-03-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的佩戴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CN110099324A (zh) * 2019-05-23 2019-08-0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耳机
CN110896509A (zh) * 2018-09-13 2020-03-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耳机佩戴状态确定方法、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083271A (zh) * 2019-12-27 2020-04-2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佩戴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29297A (zh) * 2020-05-27 2020-09-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2013949A (zh) * 2020-08-06 2020-12-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佩戴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67647B2 (en) * 2015-07-10 2018-05-08 Avnera Corporation Off-ear and on-ear headphone detection
CN108882078B (zh) * 2017-05-09 2021-01-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头戴式耳机以及检测头戴式耳机佩戴的方法
US10045111B1 (en) * 2017-09-29 2018-08-07 Bose Corporation On/off head detection using capacitive sensing
GB2581596B (en) * 2017-10-10 2021-12-01 Cirrus Logic Int Semiconductor Ltd Headset on ear state detection
US10491981B1 (en) * 2018-12-14 2019-11-26 Apple Inc. Acoustic in ear detection for a hearable device
EP3712883B1 (en) * 2019-03-22 2024-04-24 ams AG Audio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for an ear mountable playback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6509A (zh) * 2018-09-13 2020-03-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耳机佩戴状态确定方法、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511034A (zh) * 2018-12-13 2019-03-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的佩戴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CN110099324A (zh) * 2019-05-23 2019-08-0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耳机
CN111083271A (zh) * 2019-12-27 2020-04-2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佩戴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29297A (zh) * 2020-05-27 2020-09-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2013949A (zh) * 2020-08-06 2020-12-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佩戴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9475A (zh) 2021-07-27
WO2022205635A1 (zh)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03148B2 (ja) インイヤ式ヘッドセットのオフヘッド検出
US20220171595A1 (en) Adaptive receiver
CN109256146B (zh) 音频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213321B1 (en) Variable rate adaptive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CN111385714B (zh) 扬声器的音圈温度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WO2006049158A1 (ja) 運動検知装置および運動検知方法
CN113179475B (zh) 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介质
WO2022160759A1 (zh) 耳机计步方法、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2468924A (zh) 一种耳机降噪方法及装置
CN105516850A (zh) 降噪耳机及降噪方法
CN112013949A (zh) 耳机佩戴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耳机
CN113225637A (zh) 耳机音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07271A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音量调节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07749306B (zh) 一种振动优化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EP4294037A1 (en) Wearing detection method, wearabl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883645A (zh) 一种降噪耳机收集环境噪音方法及装置
CN110677770B (zh) 发声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8170360B (zh) 一种手势功能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843469B (zh) 一种控制穿戴设备报时的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12035311A (zh) 一种程序逻辑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0058837B (zh)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终端
CN112437373B (zh) 音频处理方法、耳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32482A (zh) 分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888057B (zh) Wifi单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7528333B (zh) 耳戴式音频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装置、音频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