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7744A - 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7744A
CN113177744A CN202110645638.0A CN202110645638A CN113177744A CN 113177744 A CN113177744 A CN 113177744A CN 202110645638 A CN202110645638 A CN 202110645638A CN 113177744 A CN113177744 A CN 113177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arbor
shrub
green land
urb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56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77744B (zh
Inventor
于洋
和晓彤
李聪
王昕歌
梁舒婷
文睿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6456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77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7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7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77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7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lgebra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乔灌木碳汇量与其影响因素树高、冠幅、胸径及垂直投影面积的多元回归方程;通过抽样实地测量,获取植被数据包括树高、胸径、冠幅及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利用既有方法计算各个样方内的碳汇量;通过方案指标查询以及实测数据和样方碳汇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等,得到相关参数;将不同绿地类型相关参数代入多元回归方程,得到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并进行可视化呈现。本发明为城市建成区尺度下的总体规划层面绿地的碳汇量估算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的方法主要分为样地清查法、遥感反演法和面积法、涡度相关法等。
其中,样地清查法是通过设立样地,运用皆伐法、平均生物量法、维量分析法、光合速率法等测树学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生物量的测定估算森林碳储量的方法。样地清查法基于大规模的野外实地调查,得到的结果精度高,且相关参数研究较为全面;缺点在于耗时长,耗费人力巨大。
遥感反演法如CASA模型等多用于大尺度区域碳汇量估算方法,其主要原因在于遥感影像的精度和相关参数确定的精度难以适用于小尺度的城市绿地。近年来,结合调研与遥感反演建立回归模型也较为常见。遥感估算法利用卫星遥感图像获得待测区域内各植被状态参数,再结合地面调查完成植被的空间分类和时间序列分析,之后再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积累量以及碳的时空和动态分布。遥感反演法所需数据,包括遥感数据:遥感影像、气候数据、太阳辐射数据,以及样地调查数据等,较为复杂,需要花费较多人力物力,不适宜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快速的估算要求。
面积法是通过碳汇系数(单位面积的碳汇量)乘以面积得到碳汇量的快速估算方法,该种方法适合于已知种植类型及其对应种植面积的绿化区,而不同气候区种植类型不同,其碳汇系数也不同,面积法可控制的变量较少,是一种较为粗略的计算方法。
涡度相关法需要用精明的仪器对树冠层CO2浓度和风速风向进行监测,从而推算所研究的生态系统固定或放出的CO2量。涡度相关法精度高,可以用于实时监测,但成本高,技术要求高,不适宜规划使用。
在实际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要考虑绿地发挥碳汇功能,对于规划师和设计师而言,上述三类方法中,样地清查和遥感反演法过于复杂,所需数据、参数以及计算过程较多,不适宜用于实践项目应用,而面积法目前没有适用于城市建成区尺度的系数值,且较为粗略,因此,建立一种能够在城市建成环境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层面快速使用的估算城市绿地碳汇量的方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乔灌木碳汇量与其影响因素树高、冠幅、胸径及垂直投影面积的多元回归方程;
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绿地碳储量进行抽样实地测量,从而得到城市主要树种乔灌木树高H、胸径D、冠幅C以及总规层面各类绿地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数据;
计算各个样方内的城市绿地碳储量,样方内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为样方内的个体碳汇量之和;
将获取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与获取的样地乔灌草平均树高Hi、平均胸径Di、平均冠幅Ci以及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i与碳汇量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常数项a0、b0和c0以及回归系数ai、bi和ci(i=1,2,3……,n);
将获得的乔灌木平均冠幅Ci、平均胸径Di、平均树高Hi以及通过规划方案指标查询或遥感识别的绿地垂直投影面积Si,代入多元回归方程,分别得到乔灌草的碳汇量,最后将其相加得到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碳汇总量W;
Figure BDA0003109086570000021
其中,W为城市绿地系统碳汇总量;i表示第i类绿地类型;n表示绿地类型总数。
进一步的,多元回归方程,具体为以下公式:
W=a0+a1S1+a2C1+a3D1+a4H1
W=b0+b1S2+b2C2+b3D2+b4H2
W=c0+c1S3
其中,a0、b0和c0为常数项;ai、bi和ci(i=1,2,3……,n)是回归系数;C1为乔木平均冠幅,C2为灌木平均冠幅,D1为乔木平均胸径,D2为灌木平均胸径;H1为乔木平均树高,H2为灌木平均树高;S1为乔木垂直投影面积,S2为灌木垂直投影面积;S3为草地垂直投影面积。
进一步的,城市主要树种乔灌木树高H、胸径D、冠幅C以及总规层面各类绿地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采用分层随机采样的方式选取30m×30m样方,采用GPS系统对各个样方的位置进行定位,进而针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测量;该样地边界范围不包括树干在外树冠在内的情况,需调研数据包括样地中各类树种的树高H、冠幅C、胸径D,以及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S。
进一步的,不同绿地类型划分上,当模型用于总体规划层面绿地碳汇量估算时,利用landsat-8卫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提取出绿地信息,叠加总体规划图,通过目视判断法对绿地信息进行分类。
进一步的,个体碳汇量计算方法如下:
样方内的个体碳汇量=0.5×0.8×B;
其中,B为各类型树种的生物量,可对应国际常用IPCC排放清单或生物量异速方程中相关参数进行计算。
进一步的,对于乔灌草比例的确定:乔灌草比应为样方中的乔灌草比的平均值,乔木比例=乔木垂直投影面积/样方面积;灌木比例=灌木垂直投影面积/样方面积;草地比例=草地垂直投影面积/样方面积。
进一步的,对乔木垂直投影面积S1、灌木垂直投影面积S2和草地垂直投影面积S3的确定:S1=绿化覆盖率×绿地面积×乔木比例,S2=绿化覆盖率×绿地面积×灌木比例,S3=绿化覆盖率×绿地面积×草地比例。
进一步的,碳汇量计算中,通过对总规层面城市不同绿地类型各个地块的计算得到碳汇总量的可视化图。
进一步的,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系统,包括
多元回归方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乔灌木碳汇量与其影响因素树高、冠幅、胸径及垂直投影面积的多元回归方程;
城市主要树种乔灌数据获得模块用于,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绿地碳储量进行抽样实地测量,从而得到城市主要树种乔灌木树高H、胸径D、冠幅C以及总规层面各类绿地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数据;
样方内的城市绿地碳储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个样方内的城市绿地碳储量,样方内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为样方内的个体碳汇量之和;
常数项和回归系数获得模块用于,将获取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与获取的样地乔灌草平均树高Hi、平均胸径Di、平均冠幅Ci以及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i与碳汇量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常数项a0、b0和c0以及回归系数ai、bi和ci(i=1,2,3……,n);
城市绿地系统碳汇总量获得模块用于,将获得的乔灌木平均冠幅Ci、平均胸径Di、平均树高Hi以及通过规划方案指标查询或遥感识别的绿地垂直投影面积Si,代入多元回归方程,分别得到乔灌草的碳汇量,最后将其相加得到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碳汇总量W。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适用于城市的建成环境整体尺度。方法从碳汇量以影响程度较大的要素:树木的树高、胸径、冠幅以及绿地的垂直投影面积为自变量,与样地实测的碳汇量进行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从而得到估算绿地乔灌草碳汇量的估算公式。通过本方法,可以快速代入城市乔灌木平均树高、胸径、冠幅等数据,以及通过查询方案或遥感识别的方法确定绿地的垂直投影面积,快速估算出城市绿地碳汇量,弥补了遥感反演法难以获取高精度遥感数据而造成城市建成区尺度碳汇量估算的误差。
2、本发明通用性和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方案阶段。方法考虑了总体规划层面绿地的分类和差别,通过采集不同绿地类型的参数代入步骤1所述公式,可以获得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面的碳汇量可视化图,可以使用于城市规划中规划师快速估算绿地碳汇量以及碳汇量的空间可视化,从而为城市低碳化规划方案调整提供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适用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样地实测碳汇量结果图;
图3是本发明估算方法得到的总体规划层面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可视化图;
图4是本发明样地碳汇量实测值和估算值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和替换,这些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考图1,本发明的一种适用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城市规划层面各个绿地类型的乔木、灌木、草地的碳汇量多元回归模型,具体公式如下:
W=a0+a1S1+a2C1+a3D1+a4H1
W=b0+b1S2+b2C2+b3D2+b4H2
W=c0+c1S3
其中,a0、b0和c0为常数项;ai、bi和ci(i=1,2,3……,n)是回归系数;C1为乔木平均冠幅,C2为灌木平均冠幅,D1为乔木平均胸径,D2为灌木平均胸径;H1为乔木平均树高,H2为灌木平均树高;S1为乔木垂直投影面积,S2为灌木垂直投影面积;S3为草地垂直投影面积。
步骤1中C、D、H、S都是碳汇量估算模型的因变量,其是根据现有相关研究提取得到的。
步骤2、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绿地碳储量进行抽样实地测量,从而得到步骤1中城市主要树种乔灌木树高H、胸径D、冠幅C以及总规层面各类绿地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等数据。
步骤2需通过实地调研,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采用分层随机采样的方式选取30m×30m样方,采用GPS系统对各个样方的位置进行定位,进而针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测量。该样地边界范围不包括树干在外树冠在内的情况,调研数据包括样地中各类树种的树高H、冠幅C、胸径D,以及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S;各样方统计数据表如下:
Figure BDA0003109086570000061
在调研中,利用landsat-8卫星影像进行总体规划层面绿地监督分类,提取出绿地信息,叠加总体规划图,通过目视判断法对绿地信息进行分类;
步骤3、计算各个样方内的城市绿地碳储量,样方内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为样方内的个体碳汇量之和。个体碳汇量计算方法如下:
样方内的个体碳汇量=0.5×0.8×B;
其中,B为各类型树种的生物量,可对应国际常用IPCC排放清单或生物量异速方程中相关参数(如下表)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3109086570000071
Figure BDA0003109086570000081
步骤4、将步骤3所获取的样地乔灌草碳汇量与步骤2获取的样地乔灌草平均树高Hi、平均胸径Di、平均冠幅Ci以及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i与碳汇量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步骤1中常数项a0、b0和c0以及回归系数ai、bi和ci(i=1,2,3……,n)。
步骤4中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i的确定可以通过方案既有指标确定,也可用现状卫星遥感图进行监督分类识别,提取出研究区植被覆盖范围。绿化覆盖率=植被垂直投影面积/绿地面积。乔灌草比应为样方中的乔灌草比的平均值。乔木比例=乔木垂直投影面积/样方面积;灌木比例=灌木垂直投影面积/样方面积;草地比例=草地垂直投影面积/样方面积。S1=绿化覆盖率×绿地面积×乔木比例,S2=绿化覆盖率×绿地面积×灌木比例,S3=绿化覆盖率×绿地面积×草地比例。
步骤5、将步骤2获得的乔灌木平均冠幅Ci、平均胸径Di、平均树高Hi以及通过规划方案指标查询或遥感识别的绿地垂直投影面积Si,代入步骤1的公式,分别得到乔灌草的碳汇量。最后将其相加得到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碳汇总量W。
Figure BDA0003109086570000082
其中,W为城市绿地系统碳汇总量;i表示第i类绿地类型;n表示绿地类型总数。
结合总体规划图,通过对总规层面城市不同绿地类型各个地块的计算,最终可以得到碳汇总量的可视化图。
实施例:
选取西安市中心城区的绿地系统,对其总体规划层面绿地碳汇量进行估算,其方法包括:
(1)构建城市规划层面各个绿地类型的乔木、灌木、草地的碳汇量多元回归模型,具体公式如下:
W=a0+a1S1+a2C1+a3D1+a4H1
W=b0+b1S2+b2C2+b3D2+b4H2
W=c0+c1S3
其中,a0、b0和c0为常数项;ai、bi和ci(i=1,2,3……,n)是回归系数;C1为乔木平均冠幅,C2为灌木平均冠幅,D1为乔木平均胸径,D2为灌木平均胸径;H1为乔木平均树高,H2为灌木平均树高;S1为乔木垂直投影面积,S2为灌木垂直投影面积;S3为草地垂直投影面积。
(2)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绿地碳储量进行抽样,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采用分层随机采样的方式选取30m×30m样方,采用GPS系统对各个样方的位置进行定位,选取样方225个。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步骤1中城市主要树种乔灌木树高H、胸径D、冠幅C以及总规层面各类绿地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等数据。据调研,西安市城市绿地的乔木树高分布在3~9m,平均树高为5.84m;冠幅分布在2~6m,平均冠幅为3.64;胸径在10~20cm,平均胸径为16.98cm;2)不同绿地的乔灌木比例。公园绿地乔木占绿地垂直投影面积的64%,防护绿地71.6%,广场绿地53.52%,灌木占绿地垂直投影面积的6.184%,25.887%,8.883%;草地占绿地的投影面积比例为公园内绿地42.16%,防护绿地30.96%,广场绿地36.41%。
(3)计算各个样方内的城市绿地碳储量,样方内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为样方内的个体碳汇量之和,计算结果如图2。个体碳汇量计算方法如下:
样方内的个体碳汇量=0.5×0.8×B;
其中,B为各类型树种的生物量,可对应国际常用IPCC排放清单或生物量异速方程中相关参数进行计算。
(4)将步骤3所获取的样地乔灌草碳汇量与步骤2获取的样地乔灌草平均树高Hi、平均胸径Di、平均冠幅Ci以及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i碳汇量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步骤1中常数项a0、b0和c0以及回归系数ai、bi和ci(i=1,2,3……,n)。得到结果如下:
W=445.903H1+126.922D1+1.051S1-722.610C1-1440.677
其中,W乔为乔木总体碳汇量,H1,D1,C1分别为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幅,S1为乔木总的垂直投影面积;
W=0.722S2+18.179
其中,W为灌木总体碳汇量,S2为灌木总的垂直投影面积;
W=0.06*S3
其中,W为草地总体碳汇量,S3为灌木总的垂直投影面积。
(5)将步骤2获得的乔灌木平均冠幅Ci、平均胸径Di、平均树高Hi以及通过规划方案指标查询或遥感识别的绿地垂直投影面积Si,代入步骤1的公式,分别得到乔灌草的碳汇量。最后将其相加得到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碳汇总量W:57236002kg。其中,防护绿地:17773988kg;公园绿地:39301582kg;广场绿地:160432kg。
Figure BDA0003109086570000101
其中,W为城市绿地系统碳汇总量;i表示第i类绿地类型;n表示绿地类型总数。
结合总体规划图,通过对总规层面城市不同绿地类型各个地块的计算,最终可以得到碳汇总量的可视化图(图3)。
本发明建立了一种适用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实现了估算城市建成区尺度下的绿地碳汇量估算,建立了树木测量数据与实测碳汇量的多元回归模型,规划师通过代入城市乔灌木平均树高、胸径、冠幅等数据,以及通过查询方案或遥感识别的方法确定绿地的垂直投影面积,从而快速估算出城市绿地碳汇量,并通过结合总体规划图和绿地分类,计算出各个绿地地块碳汇量,从而实现了城市绿地碳汇量的空间可视化。

Claims (9)

1.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乔灌木碳汇量与其影响因素树高、冠幅、胸径及垂直投影面积的多元回归方程;
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绿地碳储量进行抽样实地测量,从而得到城市主要树种乔灌木树高H、胸径D、冠幅C以及总规层面各类绿地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数据;
计算各个样方内的城市绿地碳储量,样方内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为样方内的个体碳汇量之和;
将获取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与获取的样地乔灌草平均树高Hi、平均胸径Di、平均冠幅Ci以及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i与碳汇量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常数项a0、b0和c0以及回归系数ai、bi和ci(i=1,2,3……,n);
将获得的乔灌木平均冠幅Ci、平均胸径Di、平均树高Hi以及通过规划方案指标查询或遥感识别的绿地垂直投影面积Si,代入多元回归方程,分别得到乔灌草的碳汇量,最后将其相加得到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碳汇总量W;
Figure FDA0003109086560000011
其中,W为城市绿地系统碳汇总量;i表示第i类绿地类型;n表示绿地类型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元回归方程,具体为以下公式:
W=a0+a1S1+a2C1+a3D1+a4H1
W=b0+b1S2+b2C2+b3D2+b4H2
W=c0+c1S3
其中,a0、b0和c0为常数项;ai、bi和ci(i=1,2,3……,n)是回归系数;C1为乔木平均冠幅,C2为灌木平均冠幅,D1为乔木平均胸径,D2为灌木平均胸径;H1为乔木平均树高,H2为灌木平均树高;S1为乔木垂直投影面积,S2为灌木垂直投影面积;S3为草地垂直投影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城市主要树种乔灌木树高H、胸径D、冠幅C以及总规层面各类绿地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采用分层随机采样的方式选取30m×30m样方,采用GPS系统对各个样方的位置进行定位,进而针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测量;该样地边界范围不包括树干在外树冠在内的情况,需调研数据包括样地中各类树种的树高H、冠幅C、胸径D,以及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绿地类型划分上,当模型用于总体规划层面绿地碳汇量估算时,利用landsat-8卫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提取出绿地信息,叠加总体规划图,通过目视判断法对绿地信息进行分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个体碳汇量计算方法如下:
样方内的个体碳汇量=0.5×0.8×B;
其中,B为各类型树种的生物量,可对应国际常用IPCC排放清单或生物量异速方程中相关参数进行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乔灌草比例的确定:乔灌草比应为样方中的乔灌草比的平均值,乔木比例=乔木垂直投影面积/样方面积;灌木比例=灌木垂直投影面积/样方面积;草地比例=草地垂直投影面积/样方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乔木垂直投影面积S1、灌木垂直投影面积S2和草地垂直投影面积S3的确定:S1=绿化覆盖率×绿地面积×乔木比例,S2=绿化覆盖率×绿地面积×灌木比例,S3=绿化覆盖率×绿地面积×草地比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碳汇量计算中,通过对总规层面城市不同绿地类型各个地块的计算得到碳汇总量的可视化图。
9.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元回归方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乔灌木碳汇量与其影响因素树高、冠幅、胸径及垂直投影面积的多元回归方程;
城市主要树种乔灌数据获得模块用于,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绿地碳储量进行抽样实地测量,从而得到城市主要树种乔灌木树高H、胸径D、冠幅C以及总规层面各类绿地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数据;
样方内的城市绿地碳储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个样方内的城市绿地碳储量,样方内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为样方内的个体碳汇量之和;
常数项和回归系数获得模块用于,将获取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与获取的样地乔灌草平均树高Hi、平均胸径Di、平均冠幅Ci以及乔灌草垂直投影面积Si与碳汇量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常数项a0、b0和c0以及回归系数ai、bi和ci(i=1,2,3……,n);
城市绿地系统碳汇总量获得模块用于,将获得的乔灌木平均冠幅Ci、平均胸径Di、平均树高Hi以及通过规划方案指标查询或遥感识别的绿地垂直投影面积Si,代入多元回归方程,分别得到乔灌草的碳汇量,最后将其相加得到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碳汇总量W。
CN202110645638.0A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1777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5638.0A CN113177744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5638.0A CN113177744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7744A true CN113177744A (zh) 2021-07-27
CN113177744B CN113177744B (zh) 2024-03-01

Family

ID=76927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5638.0A Active CN113177744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77744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9792A (zh) * 2021-12-15 2022-03-11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一种矿区生态碳汇的计算方法
CN114937029A (zh) * 2022-06-21 2022-08-23 西南林业大学 森林碳储量抽样估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70119A (zh) * 2022-05-09 2022-08-30 山东高速云南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带状区域内的树木碳汇量预测方法
CN115082274A (zh) * 2022-06-09 2022-09-20 贵州师范学院 基于卫星遥感的地表植被碳汇估算与交易方法及系统
CN115187142A (zh) * 2022-09-06 2022-10-14 北京林业大学 园林绿地的碳足迹估算方法、装置
CN115270043A (zh) * 2022-07-27 2022-11-01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一种用于西南岩溶矿区生态碳汇的计算方法
CN116596198A (zh) * 2023-07-18 2023-08-15 北京林业大学 城市绿地生物量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14194A (zh) * 2023-08-30 2023-11-24 北京林业大学 碳汇量确定、碳汇效益优化的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7196160A (zh) * 2023-11-07 2023-12-08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植被碳储量统计方法
CN117474207A (zh) * 2023-11-08 2024-01-30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铁路边坡及站区绿化碳汇的核算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2045A (ja) * 2003-08-01 2005-03-03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Agency 植物が環境に及ぼす影響の定量的評価システム
CN102305792A (zh) * 2011-07-22 2012-01-04 浙江农林大学 基于非线性偏最小二乘优化模型的森林碳汇遥感估算方法
CN104820065A (zh) * 2015-04-15 2015-08-05 上海植物园 一种城市单株乔木的碳汇测算方法
CN106384171A (zh) * 2016-09-29 2017-02-08 四川师范大学 一种适用于研究区当地的冷杉森林碳储量估测模型
CN111340644A (zh) * 2020-04-11 2020-06-26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基于碳储量分布状态分析小兴安岭针阔混交林碳汇结构的方法
CN111340643A (zh) * 2020-04-11 2020-06-26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基于碳储量分析小兴安岭针阔混交林类型及群落学特征的方法
CN112507839A (zh) * 2020-12-02 2021-03-16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景观固碳量的快速测算方法
CN112836610A (zh) * 2021-01-26 2021-05-25 平衡机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定量估算方法
CN112884088A (zh) * 2021-04-08 2021-06-01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森林碳储量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2045A (ja) * 2003-08-01 2005-03-03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Agency 植物が環境に及ぼす影響の定量的評価システム
CN102305792A (zh) * 2011-07-22 2012-01-04 浙江农林大学 基于非线性偏最小二乘优化模型的森林碳汇遥感估算方法
CN104820065A (zh) * 2015-04-15 2015-08-05 上海植物园 一种城市单株乔木的碳汇测算方法
CN106384171A (zh) * 2016-09-29 2017-02-08 四川师范大学 一种适用于研究区当地的冷杉森林碳储量估测模型
CN111340644A (zh) * 2020-04-11 2020-06-26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基于碳储量分布状态分析小兴安岭针阔混交林碳汇结构的方法
CN111340643A (zh) * 2020-04-11 2020-06-26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基于碳储量分析小兴安岭针阔混交林类型及群落学特征的方法
CN112507839A (zh) * 2020-12-02 2021-03-16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景观固碳量的快速测算方法
CN112836610A (zh) * 2021-01-26 2021-05-25 平衡机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定量估算方法
CN112884088A (zh) * 2021-04-08 2021-06-01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森林碳储量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N B: "Valued forest carbon sinks:How much emissions abatement costs could be reduced in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pages 455 - 464 *
于洋: "面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53, no. 1, pages 95 - 102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9792A (zh) * 2021-12-15 2022-03-11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一种矿区生态碳汇的计算方法
CN114169792B (zh) * 2021-12-15 2023-09-29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一种矿区生态碳汇的计算方法
CN114970119A (zh) * 2022-05-09 2022-08-30 山东高速云南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带状区域内的树木碳汇量预测方法
CN115082274A (zh) * 2022-06-09 2022-09-20 贵州师范学院 基于卫星遥感的地表植被碳汇估算与交易方法及系统
CN114937029B (zh) * 2022-06-21 2023-01-31 西南林业大学 森林碳储量抽样估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37029A (zh) * 2022-06-21 2022-08-23 西南林业大学 森林碳储量抽样估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70043A (zh) * 2022-07-27 2022-11-01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一种用于西南岩溶矿区生态碳汇的计算方法
CN115187142A (zh) * 2022-09-06 2022-10-14 北京林业大学 园林绿地的碳足迹估算方法、装置
CN116596198A (zh) * 2023-07-18 2023-08-15 北京林业大学 城市绿地生物量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96198B (zh) * 2023-07-18 2023-09-19 北京林业大学 城市绿地生物量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14194A (zh) * 2023-08-30 2023-11-24 北京林业大学 碳汇量确定、碳汇效益优化的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7114194B (zh) * 2023-08-30 2024-03-08 北京林业大学 碳汇量确定、碳汇效益优化的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7196160A (zh) * 2023-11-07 2023-12-08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植被碳储量统计方法
CN117474207A (zh) * 2023-11-08 2024-01-30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铁路边坡及站区绿化碳汇的核算方法
CN117474207B (zh) * 2023-11-08 2024-04-26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铁路边坡及站区绿化碳汇的核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7744B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77744B (zh) 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及系统
CN108921885B (zh) 一种综合三类数据源联合反演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方法
CN103398957B (zh) 基于高光谱与激光雷达提取叶面积垂直分布的方法
Ravindranath et al. Methods for estimating above-ground biomass
CN111091079B (zh) 基于tls的高寒脆弱区植被优势单株结构参数测定方法
CN108872964B (zh) 基于无人机LiDAR数据的银杏人工林郁闭度提取方法
US20220189053A1 (en) Method of extracting number of stem and tillering for wheat under field condition
CN108981616B (zh) 一种由无人机激光雷达反演人工林有效叶面积指数的方法
CN107943885A (zh) 一种获取森林群落精准空间定位数据的样方调查法
CN112507839A (zh) 一种城市景观固碳量的快速测算方法
CN115170341A (zh) 利用激光雷达修正小微样的林业资源碳汇精准测算方法
CN111667183A (zh) 一种耕地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6881812A (zh)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随机森林法估测森林碳储量的方法
CN115665690A (zh) 一种河流缓冲带土壤修复反馈系统及修复方法
CN109146951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孔隙度模型估测银杏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方法
Wilson et 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sampling intensity and pattern effects on computed topographic attributes
CN113506371B (zh) 街区尺度气候图绘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175491A (zh) 一种树木测量方法及树木测量系统
Tabacchi et al. Italian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methods, state of the project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CN114781199A (zh) 水源涵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N115239097A (zh) 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技术指标体系的光热基地规划方法
CN111913185B (zh) 针对高寒脆弱区低矮灌丛样地调查的tls测度方法
CN109146112B (zh) 面向森林多目标优化决策的经营系统
CN110794377A (zh) 一种基于机载LiDAR数据自动提取树木变化信息方法
CN110750896A (zh) 不同气候区下城市绿地降温效应定量评估方法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