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6652B - 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6652B
CN113176652B CN202110451476.7A CN202110451476A CN113176652B CN 113176652 B CN113176652 B CN 113176652B CN 202110451476 A CN202110451476 A CN 202110451476A CN 113176652 B CN113176652 B CN 113176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aperture
vehicle
focal power
apertur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14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76652A (zh
Inventor
张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Zhongrun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Zhongrun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Zhongrun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Zhongrun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514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66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6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6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76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6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at least one element being a compound optical element, e.g. cemented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由九枚透镜组成,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和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胶合;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FNO<1.3;其中,FNO为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的相对孔径。保证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大口径,让大光圈车载镜头有足够的进光量,使拍摄图像更加清晰,并实现拍摄高质量夜景、星空等光亮度不大的物空间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驾驶和车联网的智能化发展,对车载镜头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车载镜头在极低照环境下的成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但需要画面明亮,而且要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并且也要求车载镜头的视场角增大和物距的增加,要看的远,看的广,看的清。
现有技术使用的车载镜头在极暗环境下的拍摄画面偏暗、噪点大、辨识度低,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且若要满足极暗环境下的清晰成像,需要镜头具有很大的光圈和较高的像素,因此导致镜头镜片增多及镜片口径增加,镜头体积及成本也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保证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大口径,让大光圈车载镜头有足够的进光量,使拍摄图像更加清晰,并实现拍摄高质量夜景、星空等光亮度不大的物空间场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由九枚透镜组成,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和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胶合;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FNO<1.3;其中,FNO为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的相对孔径。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保证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可靠成像,同时通过FNO的限定,保证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大口径,让大光圈车载镜头有足够的进光量,使拍摄图像更加清晰,并实现拍摄高质量夜景、星空等光亮度不大的物空间场景。
优选地,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S56min/D19max<0.07;其中,S56min为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的最小间距,D19max为第一透镜与第九透镜之间的最大厚度。
本技术方案中,结合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具体结构,S56min为大光圈车载镜头中所有透镜中相邻两个透镜之间最小间距中的最大值,通过对S56min的限定,能够减小大光圈车载镜头的体积,实现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小型化;同时由于第九透镜与滤光片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间距,D19max为不包含滤光片和保护玻璃的距离,并以此来作为限定S56min的条件式,减小了S56min存在偏差的可能,增加了大光圈车载镜头成像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S12min/D19max<0.06;其中,S12min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最小间距。
本技术方案中,除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外,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最大,通过对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的限定,进一步减小了大光圈车载镜头体积过大的可能,同时也减小了大光圈车载镜头中的光路偏转过大的可能,增加了大光圈车载镜头成像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4<Φ1/TTL<0.6;其中,Φ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外径,TTL为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光学总长。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透镜外径的限定,可使大光圈车载镜头具备较大视场角的同时,充分压缩第一透镜的外径,从而优化第一透镜的外径,减小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头部尺寸,以更好地满足车辆的应用需求。
优选地,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Nd3>1.95;其中,Nd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高折射率的第三透镜的设置,进一步减少了透镜的数量,减少了透镜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小型化。
优选地,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Vd4>60,Vd6>70;其中,Vd4为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d6为第六透镜的阿贝数。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四透镜、第六透镜高色散材料的选用,有利于校正大光圈车载镜头的轴外色差,提高大光圈车载镜头的解像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满足以下条件式:0.85<|(R11-R12)/(R11+R12)|<0.95;其中,R11为所述第一透镜靠近所述物面侧的曲面,R12为所述第一透镜靠近所述像面侧的曲面。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透镜两侧曲面曲率半径的限定,有利于增大大光圈车载镜头的视场角,也有利于实现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小型化,增加大光圈车载镜头的成像质量。
优选地,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S12max/TTL>0.1;其中,S12max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最大间距。
本技术方案中,S12max为大光圈车载镜头中透镜之间的最大间距,通过S12max的限定,有利于校正其余透镜在成像过程中产生的像差与色差;同时由于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光学总长大于第一透镜与第九透镜之间的最大厚度,因此,通过光学总长对S12max进一步限定,进一步增大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成像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包括:大光圈车载镜头;及图像拾取元件,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形成的图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保证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可靠成像,同时通过FNO的限定,保证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大口径,让大光圈车载镜头有足够的进光量,使拍摄图像更加清晰,并实现拍摄高质量夜景、星空等光亮度不大的物空间场景。
2、结合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具体结构,S56min为大光圈车载镜头中所有透镜中相邻两个透镜之间最小间距中的最大值,通过对S56min的限定,能够减小大光圈车载镜头的体积,实现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小型化;同时由于第九透镜与滤光片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间距,D19max为不包含滤光片和保护玻璃的距离,并以此来作为限定S56min的条件式,减小了S56min存在偏差的可能,增加了大光圈车载镜头成像的可靠性。
3、通过第一透镜外径的限定,可使大光圈车载镜头具备较大视场角的同时,充分压缩第一透镜的外径,从而优化第一透镜的外径,减小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头部尺寸,以更好地满足车辆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像差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的色差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像差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的色差图;
图7是本发明又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又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像差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的色差图。
附图标号说明:L1、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L3、第三透镜;L4、第四透镜;L5、第五透镜;L6、第六透镜;L7、第七透镜;L8、第八透镜;L9、第九透镜;FI、滤光片;CG、保护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实施例1
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由九枚透镜组成,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
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L8和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L9;所述第四透镜L4和所述第五透镜L5胶合。
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FNO<1.3;
其中,FNO为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的相对孔径。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保证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可靠成像,同时通过FNO的限定,保证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大口径,让大光圈车载镜头有足够的进光量,使拍摄图像更加清晰,并实现拍摄高质量夜景、星空等光亮度不大的物空间场景。
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还包括滤光片FI和保护玻璃CG,所述滤光片FI和保护玻璃CG设置在第九透镜L9的像面侧。
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S56min/D19max<0.07;
其中,S56min为第五透镜L5与第六透镜L6之间的最小间距,D19max为第一透镜L1与第九透镜L9之间的最大厚度。
结合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具体结构,S56min为大光圈车载镜头中所有透镜中相邻两个透镜之间最小间距中的最大值,通过对S56min的限定,能够减小大光圈车载镜头的体积,实现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小型化。
同时由于第九透镜L9与滤光片FI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间距,D19max为不包含滤光片FI和保护玻璃CG的距离,并以此来作为限定S56min的条件式,减小了S56min存在偏差的可能,增加了大光圈车载镜头成像的可靠性。
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S12min/D19max<0.06;
其中,S12min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的最小间距。
除第五透镜L5与第六透镜L6之外,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的间距最大,通过对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的间距的限定,进一步减小了大光圈车载镜头体积过大的可能,同时也减小了大光圈车载镜头中的光路偏转过大的可能,增加了大光圈车载镜头成像的可靠性。
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4<Φ1/TTL<0.6;
其中,Φ1为所述第一透镜L1的外径,TTL为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光学总长。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透镜L1外径的限定,可使大光圈车载镜头具备较大视场角的同时,充分压缩第一透镜L1的外径,从而优化第一透镜L1的外径,减小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头部尺寸,以更好地满足车辆的应用需求。
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Nd3>1.95;
其中,Nd3为所述第三透镜L3的折射率,Nd2为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高折射率的第三透镜L3的设置,进一步减少了透镜的数量,减少了透镜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小型化。
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Vd4>60,Vd6>70;
其中,Vd4为第四透镜L4的阿贝数,Vd6为第六透镜L6的阿贝数。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四透镜L4、第六透镜L6高色散材料的选用,有利于校正大光圈车载镜头的轴外色差,提高大光圈车载镜头的解像力。
具体地,所述第一透镜L1满足以下条件式:
-1.8<f1/F<-1.5;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L1的焦距,F为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的焦距。
所述第一透镜L1满足以下条件式:
0.85<|(R11-R12)/(R11+R12)|<0.95;
其中,R11为所述第一透镜L1靠近所述物面侧的曲面,R12为所述第一透镜L1靠近所述像面侧的曲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透镜L1两侧曲面曲率半径的限定,有利于增大大光圈车载镜头的视场角,也有利于实现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小型化,增加大光圈车载镜头的成像质量。
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S12max/TTL>0.1;
其中,S12max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的最大间距。
本实施例中,S12max为大光圈车载镜头中透镜之间的最大间距,通过S12max的限定,有利于校正其余透镜在成像过程中产生的像差与色差;同时由于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光学总长大于第一透镜L1与第九透镜L9之间的最大厚度,因此,通过光学总长对S12max进一步限定,进一步增大了大光圈车载镜头的成像的可靠性。
实施例2
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由九枚透镜组成,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
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L8、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L9、滤光片FI和保护玻璃CG;所述第四透镜L4和所述第五透镜L5胶合。
将本实施例的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中,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2中。
在面编号栏中示出了将物侧的面设为第1面而随着朝向像侧逐一增加了编号时的面编号;在表面类型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表面类型;在曲率半径栏示出了某一透镜在的曲率半径,曲率半径为正时表明表面向物侧方向弯曲,曲率半径为负时表明表面向像侧方向弯曲;在中心厚度栏中示出了各面与在其像侧相邻的面的光轴上的面间隔;在折射率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折射率;在阿贝数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阿贝数。
在表2中,K为圆锥系数,e为科学计数号,例如e-005表示10-5。
【表1】
面编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mm 中心厚度/mm 折射率 阿贝数
OBJ
S1 球面 40.43084 0.6 1.78 47.9
S2 球面 3.71932 4.209179
S3 球面 -5.85879 2.473678 1.63 61.4
S4 球面 -10.383 0.1
S5 球面 14.91566 1.778315 2.0 26.9
S6 球面 -15.5992 0.1
S7 球面 8.685613 2.109792 1.6 63
S8 球面 -8.28859 0.6
S9 球面 11.14063 1.361741
S10 非球面 34.1368 1.53683 1.49 81
S11 非球面 -5.98203 0.111044
S12 球面 -5.93589 0.6 1.93 20
S13 球面 -7.96947 0.1
S14 球面 15.16555 1.819418 1.77 49
S15 球面 -7.16722 0.1
S16 球面 -8.50367 0.6 1.87 22
S17 球面 -33.892 3.4
S18 球面 INF 0.3 1.52 64
S19 球面 INF 0.5
S20 球面 INF 0.5 1.52 64
S21 球面 INF 0.1
IMG
【表2】
Figure GDA0003512247330000091
本实施例中,FNO=1.2,F=3.2mm,TTL=23mm,FOV=137°,
其中,FNO为大光圈车载镜头的相对孔径,F为大光圈车载镜头的焦距,TTL为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光学总长,FOV为大光圈车载镜头的视场角。
S56min=1.06mm,D19max=18.27mm,S12min=0.76mm,S12max=4.35mm;
S56min/D19max=0.058,S12min/D19max=0.042,S12max/TTL=0.189;
其中,S56min为第五透镜L5与第六透镜L6之间的最小间距,D19max为第一透镜L1与第九透镜L9之间的最大厚度,S12min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的最小间距,S12max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的最大间距。
Φ1=11.696mm,Φ1/TTL=0.509;
其中,Φ1为所述第一透镜L1的外径。
R11=40.43mm,R12=3.72mm;
|(R11-R12)/(R11+R12)|=0.83;
其中,R11为所述第一透镜L1靠近所述物面侧的曲面,R12为所述第一透镜L1靠近所述像面侧的曲面。
实施例3
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由九枚透镜组成,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
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L8、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L9、滤光片FI和保护玻璃CG;所述第四透镜L4和所述第五透镜L5胶合,第七透镜L7和第八透镜L8胶合。
将本实施例的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3中,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4中。
在面编号栏中示出了将物侧的面设为第1面而随着朝向像侧逐一增加了编号时的面编号;在表面类型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表面类型;在曲率半径栏示出了某一透镜在的曲率半径,曲率半径为正时表明表面向物侧方向弯曲,曲率半径为负时表明表面向像侧方向弯曲;在中心厚度栏中示出了各面与在其像侧相邻的面的光轴上的面间隔;在折射率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折射率;在阿贝数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阿贝数。
在表4中,K为圆锥系数,e为科学计数号,例如e-005表示10-5。
【表3】
面编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mm 中心厚度/mm 折射率 阿贝数
OBJ
S1 球面 59.47963 0.6 1.77 49
S2 球面 3.772034 4.618272
S3 球面 -5.23615 1.564598 1.58 67
S4 球面 -8.70772 0.1
S5 球面 19.55061 1.74379 2.0 27
S6 球面 -12.5007 0.1
S7 球面 11.08006 2.062918 1.62 63
S8 球面 -7.58714 0.6 1.85 22
S9 球面 16.47905 1.443403
S10 非球面 42.20789 1.37457 1.49 81
S11 非球面 -7.80569 0.1
S12 球面 134.2733 0.6 1.67 31
S13 球面 6.102016 2.592449 1.77 49
S14 球面 -6.68051 0.1
S15 球面 -10.8984 0.6 1.88 22
S16 球面 -50.9392 3.4
S17 球面 INF 0.3 1.52 64
S18 球面 INF 0.5
S19 球面 INF 0.5 1.52 64
S20 球面 INF 0.1
IMG
【表4】
Figure GDA0003512247330000111
本实施例中,FNO=1.25,F=3.1mm,TTL=23mm,FOV=138°;
其中,FNO为大光圈车载镜头的相对孔径,F为大光圈车载镜头的焦距,TTL为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光学总长,FOV为大光圈车载镜头的视场角。
S56min=1.23mm,D19max=18.23mm,S12min=1.03mm,S12max=4.64mm;
S56min/D19max=0.067,S12min/D19max=0.057;S12max/TTL=0.202;
其中,S56min为第五透镜L5与第六透镜L6之间的最小间距,D19max为第一透镜L1与第九透镜L9之间的最大厚度,S12min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的最小间距,S12max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的最大间距。
Φ1=11.62mm,Φ1/TTL=0.505;
其中,Φ1为所述第一透镜L1的外径。
R11=59.47mm,R12=3.77mm;
|(R11-R12)/(R11+R12)|=0.88;
其中,R11为所述第一透镜L1靠近所述物面侧的曲面,R12为所述第一透镜L1靠近所述像面侧的曲面。
实施例4
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由九枚透镜组成,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
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L8、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L9、滤光片FI和保护玻璃CG;所述第四透镜L4和所述第五透镜L5胶合,第七透镜L7和第八透镜L8胶合。
将本实施例的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5中,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6中。
在面编号栏中示出了将物侧的面设为第1面而随着朝向像侧逐一增加了编号时的面编号;在表面类型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表面类型;在曲率半径栏示出了某一透镜在的曲率半径,曲率半径为正时表明表面向物侧方向弯曲,曲率半径为负时表明表面向像侧方向弯曲;在中心厚度栏中示出了各面与在其像侧相邻的面的光轴上的面间隔;在折射率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折射率;在阿贝数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阿贝数。
在表6中,K为圆锥系数,e为科学计数号,例如e-005表示10-5。
【表5】
面编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mm 中心厚度/mm 折射率 阿贝数
OBJ
S1 球面 95.06485 0.7 1.72 54
S2 球面 3.708056 2.884584
S3 球面 -5.81154 1.664344 1.49 75
S4 球面 -39.5041 0.113432
S5 球面 22.95941 1.708858 1.95 32
S6 球面 -10.3972 0.222986
S7 球面 10.25183 2.034874 1.59 68
S8 球面 -7.39982 0.55 1.75 25
S9 球面 11.55955 1.049862
S10 非球面 8.292626 3.162182 1.49 81
S11 非球面 -5.60338 0.1
S12 球面 -7.79271 0.55 1.70 30
S13 球面 7.706403 2.2156 1.77 49
S14 球面 -8.04042 0.1
S15 非球面 6.855857 0.970562 1.80 41
S16 非球面 7.6039 3.572718
S17 球面 INF 0.3 1.52 64
S18 球面 INF 0.5
S19 球面 INF 0.5 1.52 64
S20 球面 INF 0.1
IMG
【表6】
Figure GDA0003512247330000141
本实施例中,FNO=1.2,F=3.3mm,TTL=23mm,FOV=132°;
其中,FNO为大光圈车载镜头的相对孔径,F为大光圈车载镜头的焦距,TTL为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光学总长,FOV为大光圈车载镜头的视场角。
S56min=1.07mm,D19max=18.3mm,S12min=0.035mm,S12max=2.77mm;
S56min/D19max=0.058,S12min/D19max=0.002,S12max/TTL=0.12;
其中,S56min为第五透镜L5与第六透镜L6之间的最小间距,D19max为第一透镜L1与第九透镜L9之间的最大厚度,S12min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的最小间距,S12max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的最大间距。
Φ1=10.5mm,Φ1/TTL=0.457;
其中,Φ1为所述第一透镜L1的外径。
R11=95.06mm,R12=3.71mm;
|(R11-R12)/(R11+R12)|=0.92;
其中,R11为所述第一透镜L1靠近所述物面侧的曲面,R12为所述第一透镜L1靠近所述像面侧的曲面。
实施例5
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如图1至图9所示,包括:如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所描述的大光圈车载镜头,及图像拾取元件,被配置为接收由大光圈车载镜头形成的图像。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由九枚透镜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
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和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胶合;
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FNO<1.3;
其中,FNO为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的相对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S56min/D19max<0.07;
其中,S56min为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的最小间距,D19max为第一透镜与第九透镜之间的最大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S12min/D19max<0.06;
其中,S12min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最小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4<Φ1/TTL<0.6;
其中,Φ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外径,TTL为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的光学总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Nd3>1.95;
其中,Nd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Vd4>60,Vd6>70;
其中,Vd4为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d6为第六透镜的阿贝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满足以下条件式:
0.85<|(R11-R12)/(R11+R12)|<0.95;
其中,R11为所述第一透镜靠近所述物面侧的曲面,R12为所述第一透镜靠近所述像面侧的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S12max/TTL>0.1;
其中,S12max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最大间距。
9.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大光圈车载镜头;
及图像拾取元件,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大光圈车载镜头形成的图像。
CN202110451476.7A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 Active CN113176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1476.7A CN113176652B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1476.7A CN113176652B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6652A CN113176652A (zh) 2021-07-27
CN113176652B true CN113176652B (zh) 2022-06-03

Family

ID=76926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1476.7A Active CN113176652B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766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9389B (zh) * 2022-06-27 2024-02-23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CN114967066B (zh) * 2022-07-26 2022-11-29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6353B (zh) * 2013-06-26 2015-09-02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组元光学补偿监控镜头
CN107065147B (zh) * 2017-05-26 2023-06-16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超大光圈高清定焦镜头
CN208351112U (zh) * 2018-07-04 2019-01-08 福建海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广角水下微光成像镜头
CN110865447B (zh) * 2018-08-28 2022-03-22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
CN110275277A (zh) * 2019-06-28 2019-09-24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玻塑混合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6652A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0020B (zh) 光学镜头
CN109960004B (zh) 光学镜头
CN109001886B (zh) 光学镜头
CN110632736B (zh) 光学镜头
CN106980170B (zh) 一种超广角高清航拍仪用光学镜头
CN113176652B (zh) 一种大光圈车载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15113380B (zh) 光学镜头
CN115128778B (zh) 光学镜头
CN113759527B (zh) 广角镜头
CN113534407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526728A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109324385B (zh) 光学镜头
CN115145012B (zh) 光学镜头
CN110412723B (zh) 光学镜头
CN116107068A (zh) 鱼眼镜头
CN113608337B (zh) 广角镜头
CN113376802B (zh) 一种dv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13703132B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484985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425969B (zh) 光学镜头
CN107462969B (zh) 光学镜头
CN216718793U (zh) 环视镜片组件、镜头、摄像模组及摄像设备
CN217718236U (zh) 一种广角低畸变的光学成像镜头
CN113376803B (zh) 一种大靶面车载adas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16841010B (zh) 光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