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6528A -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6528A
CN113176528A CN202110477311.7A CN202110477311A CN113176528A CN 113176528 A CN113176528 A CN 113176528A CN 202110477311 A CN202110477311 A CN 202110477311A CN 113176528 A CN113176528 A CN 113176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hannel
calibration data
magnetic resonanc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73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懿龙
朱瑞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ei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ei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ei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ei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73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65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6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652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8036 priority patent/WO2022228253A1/zh
Priority to US18/270,599 priority patent/US20240061060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4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e.g. using pulse sequences ; 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pulse sequences; Operator console
    • G01R33/56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 G01R33/565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due to magnetic field inhomogeneities
    • G01R33/5659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due to magnetic field inhomogeneities caused by a distortion of the RF magnetic field, e.g. spatial inhomogeneities of the RF magnetic fiel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4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e.g. using pulse sequences ; 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pulse sequences; Operator console
    • G01R33/56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 G01R33/565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due to magnetic field inhomogeneit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42Scree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33Features or image-related aspects of imaging apparatus classified in A61B5/00, e.g. for MRI, optical tomography or impedance tomograph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of imaging apparatus in a room
    • A61B5/004Features or image-related aspects of imaging apparatus classified in A61B5/00, e.g. for MRI, optical tomography or impedance tomograph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of imaging apparatus in a room adapted for image acquisition of a particular organ or body part
    • A61B5/0042Features or image-related aspects of imaging apparatus classified in A61B5/00, e.g. for MRI, optical tomography or impedance tomograph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of imaging apparatus in a room adapted for image acquisition of a particular organ or body part for the bra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69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4806Functional imaging of brain activ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8Calibration of imaging systems, e.g. using test probes, Phantoms; Calibration objects or fiducial markers such as active or passive RF coils surrounding an MR active material
    • G01R33/583Calibration of signal 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for optimal RF excitation power or frequency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OR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Processing of the speech or voice signal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18Shielding or protection of sensors from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e.g. protection from mechanical damage
    • A61B2562/182Electrical shielding, e.g. using a Faraday ca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信号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可以从基于多个通道接收的测量信号中消除干扰信号得到有效信号,以避免干扰信号对有效信号的影响。该方法包括:从第一类通道中采集混合有有效信号和第一干扰信号的测量信号,并从第二类通道中采集第二干扰信号;根据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基于第二干扰信号,估计出测量信号中的第一干扰信号;从测量信号中去除第一干扰信号得到目标有效信号;其中,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为电子设备处于预设状态时从第一类通道和第二类通道分别采集到的干扰信号。该方法具体可以用于消除电磁干扰信号对磁共振成像信号的影响的场景中。

Description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电子设备的大量应用,人们对于电子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通常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存在干扰(Interference),并且电子设备的运行过程以及馈线系统也会产生干扰,这使得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有效信号会受到其他干扰信号的影响。也就是说,干扰信号会对有效信号的接收造成损害,从而导致电子设备获取的有效信号失真或者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降低。
例如,对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设备而言,采集的磁共振成像信号通常会受到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信号(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等干扰信号的影响,进而使得磁共振成像中存在伪影或者降低磁共振成像的信噪比,降低了磁共振成像的准确性。为了避免电磁干扰信号对磁共振成像质量的影响,通常需要对磁共振成像设备进行严格的电磁屏蔽,如将磁共振成像设备放置于特定的房间内,而电磁屏蔽将会极大地限制磁共振成像的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可以从基于多个通道接收的测量信号中消除干扰信号得到有效信号,以避免干扰信号对有效信号的影响。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应用于包括具有信号接收功能的第一类通道和第二类通道的电子设备,包括:从第一类通道中采集混合有有效信号和第一干扰信号的测量信号,并从第二类通道中采集第二干扰信号;根据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基于第二干扰信号,估计出测量信号中的第一干扰信号;从测量信号中去除第一干扰信号得到目标有效信号;其中,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为电子设备处于预设状态时从第一类通道和第二类通道分别采集到的干扰信号。作为一种示例,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磁共振成像、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成像以及语音信号处理等场景中,但不限于此。例如,上述第一类通道可以用于接收有效信号,以及接收或感应干扰信号;而第二类通道可以仅用于接收干扰信号。而上述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中仅包含干扰信号,即为较为纯粹的干扰信号。从而,可以使用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来估计干扰信号在第一类通道和第二类通道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而,实现基于该耦合关系估计并去除实际测量信号中的干扰信号,以消除干扰信号对有效信号的影响。例如,在磁共振成像场景中,上述测量信号包括混合的磁共振成像信号和电磁干扰信号等,例如,上述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可以分别为下文中的校准数据1和校准数据2;上述测量信号中的有效信号和第一干扰信号,可以分别为下文中的磁共振成像信号和电磁干扰信号1;而第二干扰信号可以为下文中的电磁干扰信号2。具体地,在磁共振成像场景中,按照上述干扰消除方法可以估计并去除测量信号中的电磁干扰信号,以消除电磁干扰信号对磁共振成像信号的影响。进而,可以消除磁共振成像中存在的伪影,提高磁共振成像的质量,实现在未屏蔽或部分屏蔽的环境中正常运行低场磁共振成像设备。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耦合关系用于表示干扰信号在第一类通道中和第二类通道之间的频域相关性,且耦合关系在频域上连续且平滑。例如,上述耦合关系可以通过频域相关的耦合函数表示,该耦合函数可以参照下文中的耦合函数F。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047601290000021
Figure BDA0003047601290000022
以及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得到系数ci,j,系数ci,j用于表示耦合关系,且系数ci,j为时不变的卷积核系数;其中,卷积核的尺寸为2K+1,即卷积核的尺寸为奇数,K为自然数,sr,t为第一校准数据中来自第r个第一类通道的第t个采样数据,si,j为第二校准数据中来自第i个第二类通道的第j个采样数据,电子设备中包括M个第二类通道和N个第一类通道,i依次取值为1到M的正整数,r依次取值为1到N的正整数。例如,卷积核的尺寸(也称大小)可以用于表示卷积核对应的矩阵的行数和列数的乘积。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047601290000023
Figure BDA0003047601290000024
(即下文中的公式(1))以及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得到系数ci,j,包括: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047601290000025
针对第一校准数据中来自第r个第一类通道的每个采样数据分别得到一个以卷积核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并将针对r个第一类通道的所有采样数据对应的方程联立得到一个线性方程组,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系数ci,j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根据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基于第二干扰信号,估计出测量信号中的第一干扰信号,包括: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047601290000026
(即下文中的公式(2))以及系数ci,j和第一干扰信号,估计出第二干扰信号;其中,s′r,r为第二干扰信号中来自第r个第一类通道的第t个采样数据,s′i,j为第一干扰信号中来自第i个第二类通道的第j个采样数据。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干扰信号和第一干扰信号在各个通道之间耦合关系,与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在各个通道之间耦合关系是一致的。因此,公式(1)和公式(2)中具有相同的系数ci,j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电子设备为磁共振成像设备,有效信号为磁共振成像信号,干扰信号包括电磁干扰信号和热噪声中的至少一项;第一类通道(即下文中的接收线圈通道)由一个或多个相控阵线圈实现;第二类通道(即下文中的感应线圈通道)由一个或多个相控阵线圈,或者贴附于检测对象表面(如人体皮肤)的一个或多个电极实现。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电子设备为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成像设备,有效信号为脑电信号,干扰信号包括磁共振成像设备产生的射频信号和梯度信号中的至少一项;第一类通道由贴附在检测对象(如人脑)表面的一个或多个电极实现;第二类通道由贴附在检测对象(如头皮或人体)表面的一个或多个电极,或者一个或多个相控阵线圈(如下文中的感应线圈)实现。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电子设备为包括发射线圈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且预设状态为关闭发射线圈;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况下,将从第一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作为第一校准数据,并从第二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作为第二校准数据;其中,发射线圈发射的射频信号用于激发第一类通道接收有效信号。其中,发射线圈发射的射频信号用于激发接收线圈通道接收磁共振成像信号,该测量信号主要由电磁干扰主导。而关闭发射射频线圈时发射射频线圈将不会产生磁共振成像信号,因此此时第一类通道和第二类通道中的信号均仅为电磁干扰信号。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预设状态为第一类通道和第二类通道中的信号被多次采集;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一信号作为第一校准数据,第二信号作为第二校准数据;其中,第一信号为连续两次从第一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之间的差值,第二信号为第一干扰信号中该连续两次从第二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之间的差值。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低场磁共振成像设备可以多次采集磁共振信号以提高信噪比。具体地,对于磁共振成像设备多次采集的信号,可以认为相近两次采集的磁共振信号理论上是不变的,而电磁干扰信号则是随机变化的;通过对相近两次采集相减,可以保留电磁干扰信号作为校准数据,而最大程度地消去磁共振信号。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电子设备为包括梯度线圈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且预设状态为处于获取测量信号和第二干扰信号期间的死时间内;在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况下,使用来自梯度线圈的损毁梯度损毁有效信号,将从第一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作为第一校准数据,并从第二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作为第二校准数据;其中,死时间为磁共振成像设备执行磁共振成像时用于等待横向或纵向磁化矢量恢复到原有状态的时间。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电子设备为包括发射线圈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且预设状态为从第一类通道和第二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中在频域空间(即k空间)的高频部分信号由电磁干扰主导;上述方法还包括:将测量信号中在频域空间的高频部分信号作为第一校准数据,将第二干扰信号中在频域空间的高频部分信号作为第二校准数据。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均为一维或者多维数据,上述卷积核为一维或者多维卷积核。并且,信号的维度与卷积核的维度一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消除装置,应用于包括具有信号接收功能的第一类通道和第二类通道的电子设备,包括:采集模块,用于从第一类通道中采集混合有有效信号和第一干扰信号的测量信号,并从第二类通道中采集第二干扰信号;估计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基于采集得到的第二干扰信号,估计出测量信号中的第一干扰信号;去除模块,用于从测量信号中去除第一干扰信号得到目标有效信号;其中,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为电子设备处于预设状态时从第一类通道和第二类通道分别采集到的干扰信号。例如,上述采集模块、估计模块和去除模块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具有这些模块或单元功能的处理器实现。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耦合关系用于表示干扰信号在第一类通道中和第二类通道之间的频域相关性,且耦合关系在频域上连续且平滑。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047601290000041
以及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得到系数ci,j,系数ci,j用于表示耦合关系,且系数ci,j为时不变的卷积核系数;其中,卷积核的尺寸为2K+1,K为自然数,sr,t为第一校准数据中来自第r个第一类通道的第t个采样数据,si,j为第二校准数据中来自第i个第二类通道的第j个采样数据,电子设备中包括M个第二类通道和N个第一类通道,i依次取值为1到M的正整数,r依次取值为1到N的正整数。例如,上述确定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具有该模块或单元功能的处理器实现。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047601290000042
针对第一校准数据中来自第r个第一类通道的每个采样数据分别得到一个以卷积核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并将针对r个第一类通道的所有采样数据对应的方程联立得到一个线性方程组,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系数ci,j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根据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基于第二干扰信号,估计出测量信号中的第一干扰信号,包括: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047601290000043
以及系数ci,j和第一干扰信号,估计出第二干扰信号;其中,s′r,t为第二干扰信号中来自第r个第一类通道的第t个采样数据,s′i,j为第一干扰信号中来自第i个第二类通道的第j个采样数据。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电子设备为磁共振成像设备,有效信号为磁共振成像信号,干扰信号包括电磁干扰信号和热噪声中的至少一项;第一类通道由一个或多个相控阵线圈实现;第二类通道由一个或多个相控阵线圈,或者贴附于检测对象表面的一个或多个电极实现。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电子设备为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成像设备,有效信号为脑电信号,干扰信号包括磁共振成像设备产生的射频信号和梯度信号中的至少一项;第一类通道由贴附在检测对象表面的一个或多个电极实现;第二类通道由贴附在检测对象表面的一个或多个电极,或者一个或多个相控阵线圈实现。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电子设备为包括发射线圈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且预设状态为关闭发射线圈;上述装置还包括:在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况下,将从第一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作为第一校准数据,并从第二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作为第二校准数据;其中,发射线圈发射的射频信号用于激发第一类通道接收有效信号。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预设状态为第一类通道和第二类通道中的信号被多次采集;上述装置还包括:在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一信号作为第一校准数据,第二信号作为第二校准数据;其中,第一信号为连续两次从第一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之间的差值,第二信号为第一干扰信号中连续两次从第二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之间的差值。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电子设备为包括梯度线圈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且预设状态为处于获取测量信号和第二干扰信号期间的死时间内;在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况下,使用来自梯度线圈的损毁梯度损毁有效信号,将从第一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作为第一校准数据,并从第二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作为第二校准数据;其中,死时间为磁共振成像设备执行磁共振成像时用于等待横向或纵向磁化矢量恢复到原有状态的时间。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电子设备为包括发射线圈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且预设状态为从第一类通道和第二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中在频域空间的高频部分信号由电磁干扰主导;上述装置还包括:将测量信号中在频域空间的高频部分信号作为第一校准数据,将第二干扰信号中在频域空间的高频部分信号作为第二校准数据。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均为一维或者多维数据,上述卷积核为一维或者多维卷积核。并且,信号的维度与卷积核的维度一致。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干扰消除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干扰消除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干扰消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卷积核的示意图;
图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计算机的框图;
图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手机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性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消除方法,可以应用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MRI)、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成像以及语音信号处理等场景中,但不限于此。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具有信号接收功能的多个通道,以从多个通道的测量信号中消除干扰信号,从而得到不受干扰信号影响的有效信号,如前述应用中的磁共振成像信号、脑电信号、语音信号等。
作为一种示例,在磁共振成像场景中,有效信号可以为磁共振成像信号,而干扰信号可以为热噪声或者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信号(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等。此时,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磁共振成像功能的设备,本文中将其称为磁共振成像设备。
作为另一种示例,在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成像场景中,有效信号可以为脑电信号,而干扰信号可以包括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产生的磁共振成像射频信号和梯度信号等。此时,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设备,本文中可以将其称为脑电成像设备。
作为又一种示例,在语音信号处理场景中,有效信号可以为待处理语音信号,而干扰信号可以为环境噪音等。此时,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语音处理功能,如安装有语音助手软件的电子设备。作为一种示例,该场景下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智能音箱、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
以下实施例中主要以磁共振成像场景中磁共振成像设备执行干扰消除方法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消除方法进行说明。类似的,本文中对于其他应用场景中电子设备执行干扰消除方法的实施细节将不做一一赘述,一些描述可以参照对磁共振成像设备执行消干扰方法的相关描述。
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在医疗或临床应用场景中生成医学影像,以进行疾病诊断。具体地,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产生的信号进行图像重建,对人体等对象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
本申请实施中,磁共振成像设备可以为低场、超低场磁共振成像设备,也可以为中场、高场磁共振成像设备。作为一种示例,通常可以按磁场强度将临床应用中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划分为高场(1T以上)、中场(0.3-1T)、低场(0.1-0.3T)、超低场(0.1T以下)。
可以理解的是,通常磁共振成像设备需要部署在医院或者研究机构的特定的房间或区域内,以实现严格的电磁屏蔽,为成本较高且结构较为复杂的大型设备,受限于使用场地而无法作为通用成像设备。而不限定部署的场地,例如不限于在医院或者研究机构中使用,为可移动且成本较低的小型磁共振成像设备将极大地扩展磁共振成像的应用场景。
更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应用于低场或超低场磁共振成像设备,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消除环境电磁干扰信号等干扰信号,进而消除磁共振成像中存在的伪影,提高磁共振成像的质量,实现在未屏蔽或部分屏蔽的环境中正常运行低场磁共振成像设备。这样一来,由于磁共振成像设备不需要严格的电磁屏蔽,即不需要将磁共振成像设备放置于屏蔽间内,从而无需专门搭建屏蔽间,安装简便,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并且,可以极大地扩展磁共振成像的应用场景,例如可以应用于床旁磁共振成像(Point-Of-Care MRI,POC MRI),急诊室(ICU)或者医疗车和救护车等场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磁共振并行成像中常用的多通道线圈(如相控阵线圈),或者一个或者多个可以贴于人体皮肤表面的电极来接收信号。从功能上,可以将上述线圈或者电极划分为两类。一类线圈,称为接收线圈(receivingcoil),用于接收磁共振信号(具体为磁共振成像信号),而应避免接收到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信号或者热噪声等干扰信号。具体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低场磁共振成像设备缺少电磁屏蔽,因此接收线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即接收线圈也会接收到一些电磁干扰信号等。而另一线圈,称为感应线圈(sensing coil),用于感应环境电磁干扰信号,这一功能也可以用电极来实现。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磁共振成像设备100可以包括:计算机101、谱仪102、梯度放大器103、梯度线圈104、发射射频放大器105、发射射频线圈(也称为发射线圈)106、接收射频线圈107、接收射频放大器(也称为接收线圈)108、磁体109、感应线圈101和接收射频放大器110。
具体地,计算机101用于在操作人员的控制下向谱仪102发出指令,以触发谱仪102根据该指令生成梯度信号的波形和射频信号的波形。谱仪102生成的梯度信号经过梯度放大器103进行放大以后,由梯度线圈104形成磁场的梯度,从而实现针对磁共振信号(具体为磁共振成像信号)的空间梯度编码。具体地,空间梯度编码用于对磁共振信号进行空间定位,即区分磁共振信号的来源的位置。而谱仪102生成的射频信号经发射射频放大器105进行放大,由发射射频线圈106发射,从而激发成像区域内的质子(氢原子核)。其中,被激发的质子可以发出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可以被接收线圈108接收到,并经过接收射频放大器107放大以后,再由谱仪102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而传送到计算机101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并显示。此外,磁体109可以是能够生成主磁场的任何合适类型的磁体。而感应线圈101用于感应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信号,并经过接收射频放大器110放大后,再由谱仪102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传送到计算机101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设计接收线圈和感应线圈时,都需要尽可能提高线圈所能提供的信噪比。即,对于接收线圈而言,应能够尽量灵敏地接收磁共振信号(具体为磁共振成像信号),而尽可能少地受电磁干扰及热噪声的影响。对于感应线圈而言,应能够尽量灵敏地感知环境电磁干扰,而尽可能少地接收到磁共振信号,以及也尽可能少地受热噪声的影响。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两类线圈都需要尽可能地减少热噪声的影响,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一些冷却装置使用冷却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小线圈电阻,从而减少热噪声的影响。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冷却装置不进行具体描述,可以参照相关技术中任意可实现的方式。
类似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脑电成像设备也可以包括图1示出的发射线圈106和接收线圈108,用于基于相同的流程产生磁共振成像射频信号;还可以包括梯度线圈104,用于产生梯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线圈和感应线圈可以使用单个或多个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磁共振成像中的相控阵线圈来实现。此外,扫描对象为人体,上述感应线圈还可以替换为贴于人体皮肤表面的电极,该电极可以用于感应人体所接收到的电磁干扰信号,从而用于消除接收线圈的测量信号中的电磁干扰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磁共振成像设备100涉及的具有信号接收功能的多个通道可以包括单个相控阵线圈的多个通道,也可以包括多个线圈的多个通道,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磁共振成像设备100中的接收线圈和感应线圈的设计、布局(部署位置、部署方向等)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任意可实现的方案。
更具体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磁共振成像设备100,接收线圈中的通道可以称为接收线圈通道。其中,接收线圈的通道的数量越多,将有利于提高接收线圈接收得到磁共振信号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或者使得接收线圈可以提供并行成像的能力。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通道的接收线圈还可以用于增强其对电磁干扰信号的识别与消除能力。感应线圈中的通道可以称为感应线圈通道。其中,感应线圈的通道的数目越多,越能够准确刻画出电磁干扰信号的特征,从而准确通过感应线圈接收的到电磁干扰信号估计出接收线圈所接收到的电磁干扰信号。
例如,图1示出的磁共振成像设备100可以提供一个接收线圈和一个感应线圈,且接收线圈具有一个通道,而感应线圈具有两个通道,但不限于此。此时,磁共振成像设备100提供的多个通道包括接收线圈通道和感应线圈通道。
类似的,在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成像场景中,脑电成像设备提供的具有信号接收功能的多个通道可以由贴附于头皮的电极实现。以及,在语音信号处理场景中,电子设备提供的多个通道可以为多个麦克风提供的多个模拟信号通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示出的磁共振成像设备100,可以从接收线圈通道和感应线圈通道中采集测量信号,并从这些通道中获取校准数据。进而,可以根据校准数据,采用卷积运算的方式估计出实际采集的测量信号中的电磁干扰信号,以实现电磁干扰消除。
其中,校准数据中仅包括来自磁共振成像设备100的接收线圈通道和感应线圈通道的电磁干扰信号。即上述校准数据为较为纯粹的电磁干扰信号,从而可以用来估计被不同通道接收到的电磁干扰信号之间的耦合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校准数据为磁共振成像设备100在处于预设状态时从接收线圈通道和感应线圈通道采集得到电磁干扰信号。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磁共振成像设备100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至(4)获取校准数据:
(1)预扫描(pre-scan)方式:
磁共振成像设备100在关闭发射线圈(即上述发射射频线圈106)的情况下,获取来自接收线圈通道和感应线圈通道中的测量信号,并将这些测量信号作为校准数据。其中,发射线圈发射的射频信号用于激发成像对象中的原子核(比如氢原子核),被激发的原子核则会发出磁共振成像信号,进而被接收线圈通道接收到。如果关闭发射线圈,那么接收线圈所接收的测量信号则不包含磁共振成像信号,完全由电磁干扰及热噪声组成。具体地,磁共振成像设备100可以在采集磁共振成像信号之前或之后,关闭发射射频线圈(则接收射频线圈不会接收到磁共振成像信号),以采集上述校准数据。但是,这一方式有两大缺陷,一是会延长磁共振成像设备100的总扫描时间;而且,如果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信号发生改变,或者由于被扫描对象(如人体)的运动使得信号在各通道之间的耦合关系发生改变,则将导致校准数据无法用于准确估计正式磁共振成像扫描时电磁干扰信号在各通道之间的耦合关系。此时,上述预设状态为磁共振成像设备100在关闭的发射线圈106。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干扰信号在磁共振成像设备100的多个通道之间的耦合关系,具体为电磁干扰信号在多个通道之间的频域相关性,该耦合关系在频域上连续且平滑。可以理解的是,电磁干扰信号在多个通道之间的频域相关性,可以表示为各个通道接收的电磁干扰信号在不同频点上的线性关系。
具体地,上述耦合关系可以通过频域相关的耦合函数表示,且该耦合函数在频域上连续且平滑。作为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磁共振成像设备100的多个通道包括接收线圈通道和感应线圈通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校准数据中包含的感应线圈通道所感应到的电磁干扰信号csen,以及接收线圈通道所接收的电磁干扰信号crec,估计出上述耦合函数F,使得F(csen)=crec。随后,在磁共振成像设备100正式从接收线圈通道采集信号时,可以由感应线圈通道所感应到的电磁干扰信号ssen和耦合函数F估计出接收线圈通道所接收到的电磁干扰信号srec,使得srec=F(csen)。
(2)多次采集求差值方式:
在磁共振成像设备100的多个通道中的信号被多次采集的情况下,将连续两次(或者更多次)从多个通道采集的信号之间的差值作为校准数据。具体地,磁共振成像设备100,将连续两次从接收线圈通道采集的信号之间的差值作为校准数据的一部分,并将该连续两次从接收线圈通道采集的信号之间的差值作为校准数据的另一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低场磁共振成像设备可以多次采集磁共振信号以实现磁共振成像。具体地,对于磁共振成像设备多次采集的信号,可以认为相近两次采集的磁共振信号理论上是不变的,而电磁干扰信号则是随机变化的;通过对相近两次采集相减,可以保留电磁干扰信号作为校准数据,而最大程度地消去磁共振信号。
然而,如果存在磁场漂移(进而导致相位发生改变),或者被扫描对象(或称检测对象)运动,或者是采用相位循环(phase cycling)的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成像中自由感应衰减(free induction decay,FID)信号的存在,这些都将导致多次扫描获得的磁共振信号无法被最大程度地消去,从而影响上述耦合关系的估计。
(3)内置扫描(intra-scan)方式:
磁共振成像设备100在从多个通道实际采集信号期间的死时间(dead time)内,使用来自梯度线圈的损毁梯度损毁磁共振成像信号,并获取来自多个通道的测量信号,并将测量信号作为校准数据。其中,死时间为磁共振成像设备执行磁共振成像时用于等待横向或纵向磁化矢量恢复到原有状态的时间。具体地,校准数据包括从接收线圈通道采集的测量信号以及从感应线圈通道采集的测量信号。上述预设状态可以为磁共振成像设备100处于采集信号期间的死时间内。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扫描过程中的死时间采集校准数据,这样可以避免上述(1)和(2)中的问题,但是需要对扫描序列进行修改,也会增加采集的数据量,增大后续计算难度。具体来说,对在死时间阶段的数据采集,同样需要打开梯度线圈产生读出梯度。而在正式的数据采集前,则需要对梯度线圈添加毁损梯度(crusher gradient),这样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准数据中的磁共振成像信号的成分。作为一种示例,对于快速回波成像(fastspin echo,FSE),可以延长回波链长度(echo train length,ETL),对于上述时间比较靠后的读出,可以关闭发射射频线圈(即关闭180度重聚射频脉冲),进而采集得到校准数据。
(4)采用k空间高频部分的方式:
磁共振成像设备100将从多个通道采集的信号中在频域空间的高频部分信号作为校准数据。此时,校准数据包括从接收线圈通道采集的信号以及从感应线圈通道采集的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频域空间(即k空间)高频部分磁共振成像信号较弱,可以认为这一部分的信号由电磁干扰主导,从而将这一部分数据用作校准数据。
基于上面的描述,下面具体介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100执行干扰消除方法的主要工作流程。具体地,上述对图1示出的磁共振成像设备100中描述的技术细节在下述方法流程中依然适用,为了避免重复,有些将不再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干扰消除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磁共振成像设备100,具体为该磁共振成像设备100中的计算机101。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干扰消除方法流程,可以包括下述步骤201-步骤205:
步骤201:磁共振成像设备100从接收线线圈通道获取校准数据1,并从感应线圈通道获取校准数据2。
可以理解的是,校准数据1和校准数据2的整体作为磁共振成像设备100从多个通道获取的校准数据。
步骤202:磁共振成像设备100从接收线线圈通道获取测量信号,并从感应线圈通道获取电磁干扰信号1。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测量信号和电磁干扰信号1的整体作为磁共振成像设备100从多个通道实际采集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低场(或超低场)磁共振成像设备100,上述测量信号和电磁干扰信号1为从多个通道多次采集得到的。
步骤203:磁共振成像设备100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047601290000111
(即公式(1))以及校准数据1和校准数据2得到系数ci,j,且系数ci,j为时不变的卷积核系数。
其中,系数ci,j用于表示电磁干扰信号在接收线圈通道和感应线圈通道之间的耦合关系。
其中,系数ci,j对应的卷积核的尺寸为2K+1,即卷积核的尺寸为奇数,K为自然数,sr,t为校准数据1中来自第r个接收线圈通道的第t个采样数据,si,j为校准数据2中来自第i个感应线圈通道的第j个采样数据,磁共振成像设备100中包括M个感应线圈通道和N个接收线圈通道,i依次取值为1到M的正整数,r依次取值为1到N的正整数。其中,卷积核的尺寸(也称大小)可以用于表示卷积核所对应的矩阵的行数和列数的乘积。
例如,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卷积核的示意图,图3中示出的通道1-通道M均为感应线圈提供的感应线圈通道,而通道r为接收线圈提供的接收线圈通道。具体地,卷积核的大小为2K+1,则卷积核为(2K+1)×M的矩阵。假设M=3,K=2,则卷积核的矩阵大小为5×3。此外,通道1-通道M中对应一个卷积核的采样数据与通道r中的第t个采样数据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共振成像设备100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047601290000112
针对校准数据1中来自第r个接收线圈通道的每个采样数据分别得到一个以卷积核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并将针对第r个接收线圈通道的所有采样数据对应的方程联立得到一个线性方程组,求解该线性方程组得到系数ci,j
步骤204:磁共振成像设备100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047601290000113
(即公式(2))以及系数ci,j和电磁干扰信号1,估计出测量信号中的电磁干扰信号2。
其中,s′r,t为电磁干扰信号2中来自第r个接收线圈通道的第t个采样数据,s′i,j为电磁干扰信号1中来自第i个感应线圈通道的第j个采样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电磁干扰信号2和电磁干扰信号1在各个通道之间耦合关系,与校准数据1和校准数据2在各个通道之间耦合关系是一致的。因此,公式(1)和公式(2)中具有相同的系数ci,j
步骤205:磁共振成像设备100从测量信号去除电磁干扰信号2,得到磁共振成像信号。
如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磁共振成像设备100可以由校准数据获取获取卷积核,并基于卷积核由感应线圈所测量的电磁干扰信号估计出接收线圈中的电磁干扰信号,并将其消去,以消除电磁干扰信号对磁共振成像信号的影响,进而提高磁共振成像的质量。
类似的,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其他场景,电子设备也可以按照与上述步骤201-205相似的步骤实施干扰消除方法,区别在于,执行主体不同,多个通道的来源不同,以及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的类型不同。
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还可以为一维数据或者多维数据(如二维数据)。此时,干扰消除方法中所使用的卷积核可以为一维或多维卷积核,即信号的维数与卷积核的维数一致,其他过程与上述步骤201-步骤205中的相关描述类似,不再赘述。
现在参考图4,所示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磁共振成像设备100中的计算机的框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多个实施例的示例计算机1400。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14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404,与处理器1404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系统控制逻辑1408,与系统控制逻辑1408连接的系统内存1412,与系统控制逻辑1408连接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VM)1416,以及与系统控制逻辑1408连接的网络接口14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4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404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等)的任意组合。在计算机1400采用eNB(Evolved Node B,增强型基站)101或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控制器102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404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各种符合的实施例,例如,如图2所示的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处理器1404可以对来自多个通道的校准数据,基于卷积运算估计出实际测量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进而去除测量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得到最终的有效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控制逻辑1408可以包括任意合适的接口控制器,以向处理器1404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与系统控制逻辑1408通信的任意合适的设备或组件提供任意合适的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控制逻辑1408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连接到系统内存1412的接口。系统内存1412可以用于加载以及存储数据和/或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1400的内存1412可以包括任意合适的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合适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NVM/存储器1416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有形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NVM/存储器1416可以包括闪存等任意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任意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例如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CD(Compact Disc,光盘)驱动器,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通用光盘)驱动器中的至少一个。
NVM/存储器1416可以包括安装系统1400的装置上的一部分存储资源,或者它可以由设备访问,但不一定是设备的一部分。例如,可以经由网络接口1420通过网络访问NVM/存储1416。
特别地,系统内存1412和NVM/存储器1416可以分别包括:指令1424的暂时副本和永久副本。指令1424可以包括:由处理器1404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时导致计算机1400实施如图2所示的方法的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指令1424、硬件、固件和/或其软件组件可另外地/替代地置于系统控制逻辑1408,网络接口1420和/或处理器1404中。
网络接口1420可以包括收发器,用于为系统1400提供无线电接口,进而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与任意其他合适的设备(如前端模块,天线等)进行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接口1420可以集成于系统1400的其他组件。例如,网络接口1420可以集成于处理器1404的,系统内存1412,NVM/存储器1416,和具有指令的固件设备(未示出)中的至少一种,当处理器1404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所述指令时,计算机1400实现如图2所示的方法。
网络接口1420可以进一步包括任意合适的硬件和/或固件,以提供多输入多输出无线电接口。例如,网络接口1420可以是网络适配器,无线网络适配器,电话调制解调器和/或无线调制解调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40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用于系统控制逻辑1408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封装在一起,以形成系统封装(SiP)。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40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用于系统控制逻辑1408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集成在同一管芯上,以形成片上系统(SoC)。
计算机1400可以进一步包括:输入/输出(I/O)设备1432。I/O设备1432可以包括用户界面,使得用户能够与系统1400进行交互;外围组件接口的设计使得外围组件也能够与计算机1400交互。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1400还包括传感器,用于确定与计算机1400相关的环境条件和位置信息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可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触摸屏显示器等),扬声器,麦克风,一个或多个相机(例如,静止图像照相机和/或摄像机),手电筒(例如,发光二极管闪光灯)和键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围组件接口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音频插孔和电源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可包括但不限于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计,近程传感器,环境光线传感器和定位单元。定位单元还可以是网络接口1420的一部分或与网络接口1420交互,以与定位网络的组件(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进行通信。
类似的,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语音处理场景,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本申请执行干扰消除的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描述电子设备的结构。
如图5所示,手机1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电源模块140、存储器180,移动通信模块130、无线通信模块120、传感器模块190、音频模块150、摄像头170、接口模块160、按键101以及显示屏102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10中可以设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单元为高速缓冲存储器180。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对来自多个通道的校准数据,基于卷积运算估计出实际测量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进而去除测量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得到最终的有效信号。
电源模块140可以包括电源、电源管理部件等。电源可以为电池。电源管理部件用于管理电源的充电和电源向其他模块的供电。
移动通信模块13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天线、功率放大器、滤波器、LNA(Low noiseamplify,低噪声放大器)等。
无线通信模块120可以包括天线,并经由天线实现对电磁波的收发。手机1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的移动通信模块130和无线通信模块120也可以位于同一模块中。
显示屏102用于显示人机交互界面、图像、视频等,例如,用于显示处理器110处理得到的有效信号对应的语音表示语义信息。显示屏102包括显示面板。
传感器模块190可以包括接近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
音频模块15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或者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5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5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5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50可以包括扬声器、听筒、麦克风以及耳机接口。例如,麦克风可以用于提供多个通道,用于获取校准数据或者采集测量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还包括按键101、马达以及指示器等。其中,按键101可以包括音量键、开/关机键等。
本申请公开的机制的各实施例可以被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些实现方法的组合中。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实现为在可编程系统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或程序代码,该可编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系统(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至少一个输入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输出设备。
可将程序代码应用于输入指令,以执行本申请描述的各功能并生成输出信息。可以按已知方式将输出信息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为了本申请的目的,处理系统包括具有诸如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的任何系统。
程序代码可以用高级程序化语言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便与处理系统通信。在需要时,也可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程序代码。事实上,本申请中描述的机制不限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范围。在任一情形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语言或解释语言。
在一些情况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所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被实现为由一个或多个暂时或非暂时性机器可读(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或存储在其上的指令,其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和执行。例如,指令可以通过网络或通过其他计算机可读介质分发。因此,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机制,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光碟、只读存储器(CD-ROMs)、磁光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卡或光卡、闪存、或用于利用因特网以电、光、声或其他形式的传播信号来传输信息(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的有形的机器可读存储器。因此,机器可读介质包括适合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电子指令或信息的任何类型的机器可读介质。
在附图中,可以以特定布置和/或顺序示出一些结构或方法特征。然而,应该理解,可能不需要这样的特定布置和/或排序。而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特征可以以不同于说明性附图中所示的方式和/或顺序来布置。另外,在特定图中包括结构或方法特征并不意味着暗示在所有实施例中都需要这样的特征,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包括这些特征或者可以与其他特征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设备实施例中提到的各单元/模块都是逻辑单元/模块,在物理上,一个逻辑单元/模块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模块,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模块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模块的组合实现,这些逻辑单元/模块本身的物理实现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逻辑单元/模块所实现的功能的组合才是解决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的关键。此外,为了突出本申请的创新部分,本申请上述各设备实施例并没有将与解决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模块引入,这并不表明上述设备实施例并不存在其它的单元/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示例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虽然通过参照本申请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申请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应用于包括具有信号接收功能的第一类通道和第二类通道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所述第一类通道中采集混合有有效信号和第一干扰信号的测量信号,并从所述第二类通道中采集第二干扰信号;
根据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基于所述第二干扰信号,估计出所述测量信号中的所述第一干扰信号;
从所述测量信号中去除所述第一干扰信号得到目标有效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预设状态时从所述第一类通道和所述第二类通道分别采集到的干扰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关系用于表示干扰信号在所述第一类通道中和所述第二类通道之间的频域相关性,且所述耦合关系在频域上连续且平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FDA0003047601280000011
以及所述第一校准数据和所述第二校准数据得到系数ci,j,所述系数ci,j用于表示所述耦合关系,且所述系数ci,j为时不变的卷积核系数;
其中,所述卷积核的尺寸为2K+1,K为自然数,sr,t为所述第一校准数据中来自第r个所述第一类通道的第t个采样数据,si,j为所述第二校准数据中来自第i个所述第二类通道的第j个采样数据,所述电子设备中包括M个所述第二类通道和N个所述第一类通道,i依次取值为1到M的正整数,r依次取值为1到N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公式
Figure FDA0003047601280000015
Figure FDA0003047601280000012
以及所述第一校准数据和所述第二校准数据得到系数ci,j,包括:
根据所述公式
Figure FDA0003047601280000013
针对所述第一校准数据中来自所述r个所述第一类通道的每个采样数据分别得到一个以卷积核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并将针对所述r个所述第一类通道的所有采样数据对应的方程联立得到一个线性方程组,求解所述线性方程组得到所述系数ci,j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校准数据和第二校准数据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基于所述第二干扰信号,估计出所述测量信号中的所述第一干扰信号,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FDA0003047601280000014
以及系数ci,j和所述第一干扰信号,估计出所述第二干扰信号;
其中,s′r,t为所述第二干扰信号中来自第r个所述第一类通道的第t个采样数据,s′i,j为所述第一干扰信号中来自所述第i个所述第二类通道的第j个采样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磁共振成像设备,所述有效信号为磁共振成像信号,所述干扰信号包括电磁干扰信号和热噪声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类通道由一个或多个相控阵线圈实现;所述第二类通道由一个或多个相控阵线圈,或者贴附于检测对象表面的一个或多个电极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成像设备,所述有效信号为脑电信号,所述干扰信号包括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产生的射频信号和梯度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类通道由贴附在检测对象表面的一个或多个电极实现;所述第二类通道由贴附在检测对象表面的一个或多个电极,或者一个或多个相控阵线圈实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包括发射线圈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且所述预设状态为关闭所述发射线圈;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所述预设状态的情况下,将从所述第一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作为所述第一校准数据,并从所述第二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作为所述第二校准数据;
其中,所述发射线圈发射的射频信号用于激发所述第一类通道接收有效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状态为所述第一类通道和所述第二类通道中的信号被多次采集;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所述预设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一信号作为所述第一校准数据,第二信号作为所述第二校准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为连续两次从所述第一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第一干扰信号中所述连续两次从所述第二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之间的差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包括梯度线圈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且所述预设状态为处于获取所述测量信号和所述第二干扰信号期间的死时间内;
在处于所述预设状态的情况下,使用来自所述梯度线圈的损毁梯度损毁有效信号,将从所述第一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作为所述第一校准数据,并从所述第二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作为所述第二校准数据;
其中,所述死时间为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执行磁共振成像时用于等待横向或纵向磁化矢量恢复到原有状态的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包括发射线圈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且所述预设状态为从所述第一类通道和所述第二类通道采集的信号中在频域空间的高频部分信号由电磁干扰主导;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测量信号中在频域空间的高频部分信号作为所述第一校准数据,将所述第二干扰信号中在频域空间的高频部分信号作为所述第二校准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信号为一维或者多维数据,所述卷积核为一维或者多维卷积核。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消除方法。
CN202110477311.7A 2021-04-29 2021-04-29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Pending CN1131765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7311.7A CN113176528A (zh) 2021-04-29 2021-04-29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PCT/CN2022/088036 WO2022228253A1 (zh) 2021-04-29 2022-04-20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US18/270,599 US20240061060A1 (en) 2021-04-29 2022-04-20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 medium,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7311.7A CN113176528A (zh) 2021-04-29 2021-04-29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6528A true CN113176528A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25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7311.7A Pending CN113176528A (zh) 2021-04-29 2021-04-29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61060A1 (zh)
CN (1) CN113176528A (zh)
WO (1) WO202222825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9237A (zh) * 2022-03-29 2022-06-10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管道伤损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2228253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杭州微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17095073A (zh) * 2023-08-23 2023-11-2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的去噪方法及装置
WO2023232000A1 (en) * 2022-05-30 2023-12-07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signal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17502B2 (en) * 2014-03-31 2019-06-1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RF noise detection coils
MX2017002939A (es) * 2014-09-05 2017-12-07 Hyperfine Res Inc Configuracion automatica de un sistema de formacion de imagenes por resonancia magnetica de campo bajo.
US20180024215A1 (en) * 2016-07-21 2018-01-25 Yudong Zhu Signal coding and structure modeling for imaging
EP3467531A1 (de) * 2017-10-05 2019-04-10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agnetresonanztomograph mit aktiver störunterdrückung und verfahren zur störunterdrückung in einem magnetresonanztomographen
EP3770624B1 (de) * 2019-07-25 2023-03-22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m berücksichtigen des magnetresonanzsignals bei einer störunterdrückung
CN113176528A (zh) * 2021-04-29 2021-07-27 杭州微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8253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杭州微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14609237A (zh) * 2022-03-29 2022-06-10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管道伤损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3232000A1 (en) * 2022-05-30 2023-12-07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signal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CN117095073A (zh) * 2023-08-23 2023-11-2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的去噪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8253A1 (zh) 2022-11-03
US20240061060A1 (en) 2024-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03969B (zh)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13180636B (zh)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13176528A (zh)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设备
US11662412B2 (en) Noise suppre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6164694B (zh) 具有rf噪声检测线圈的磁共振成像
US20150073263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reconstruction method with respiratory mot detection during sampling of central and peripheral k-space areas
US11510588B2 (en) Techniques for noise suppression in an environment of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JP6620167B2 (ja) Rf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アレイと磁場プローブアレイとを有するワイヤレス型rfコイル装置
WO2014087270A2 (en) Local artifact reduction with insignificant side effects
JP2017500128A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のための息止め検出
US2023036696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extend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a subject
WO2019015258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COI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WO2006109550A1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方法
US2023013281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portable mri systems
CN113721176A (zh)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655424A (zh) 干扰消除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Zhao et al. Robust EMI elimination for RF shielding‐free MRI through deep learning direct MR signal prediction
WO2023244980A1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technique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