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1100B - 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1100B
CN113171100B CN202110425583.2A CN202110425583A CN113171100B CN 113171100 B CN113171100 B CN 113171100B CN 202110425583 A CN202110425583 A CN 202110425583A CN 113171100 B CN113171100 B CN 1131711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wearable device
sub
adjusting mechanism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55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71100A (zh
Inventor
谢晓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255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11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1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1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71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1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glucose, e.g. by tissue impedance measur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设备,其包括:壳体;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穿戴部,与所述调整机构连接,用于使所述壳体与待测物体连接;驱动机构,与所述调整机构连接,当所述壳体与待测物体连接时用于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穿戴部展开或收缩,以使所述检测装置与待测物体靠近或远离,可以提高检测装置测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有些配备传感器的穿戴设备,可以实现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糖及心电图等生理特性的功能;在通过穿戴设备进行生理特性监测时,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在监测过程中保持穿戴设备与人体皮肤压紧,但是穿戴设备长时间压紧皮肤又会引起人体不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设备,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调整机构运动,以使检测装置与待测物体靠近或远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设备,其包括:
壳体;
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
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
穿戴部,与所述调整机构连接,用于使所述壳体与待测物体连接;
驱动机构,与所述调整机构连接,当所述壳体与待测物体连接时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调整机构带动所述穿戴部展开或收缩,以使所述检测装置与待测物体靠近或远离。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设备包括壳体、检测装置、调整机构、穿戴部以及驱动机构,调整机构设置于壳体且与壳体活动连接,穿戴部与调整机构连接,驱动机构与调整机构连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调整机构运动,调整机构再带动穿戴部运动,穿戴设备沿穿戴部长度方向的整体展开长度得以缩短,以使检测装置与待测物体的距离调整至检测装置可准确测量的范围内,可以提高检测装置测量的准确性。当检测装置测量完毕后,再次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调整机构运动,调整机构再带动穿戴部运动,穿戴设备沿穿戴部长度方向的整体展开长度得以伸长,以使检测装置与待测物体皮肤的距离调整至使人舒适的距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以下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穿戴设备的后示图。
图3为图1所示穿戴设备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穿戴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穿戴设备的俯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穿戴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穿戴设备中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所示穿戴设备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所示穿戴设备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10为图1所示穿戴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穿戴设备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所示穿戴设备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所示穿戴设备的第一电路结构框图。
图14为图1所示穿戴设备的第二电路结构框图。
图15为图1所示穿戴设备的第三电路结构框图。
图16为图1所示穿戴设备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1至13,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多个”为至少三个。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设备20,包括壳体100、调整机构200、驱动机构300、穿戴部500、检测装置600。
请参阅图1-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20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包括接触部104,接触部104用于与待测物体接触。检测装置60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并设置在接触部104上。接触部104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42和第二安装孔1044,可用于安装类型或尺寸不同的多个检测装置600。
请参照图4和图5,壳体100设置有滑轨120,包括第一子滑轨122和第二子滑轨124,第一子滑轨122和第二子滑轨124可以平行设置。第一子滑轨122和第二子滑轨124设置于壳体100的两侧,以使得第一子滑轨122和第二子滑轨124之间保留完整的容纳空间140,可方便穿戴设备20内其他结构比如第一调整机构230等的安装。可以理解的是,在壳体100上可以设置至少一条滑轨120,用于作为调整机构200运动的轨道。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0也可以仅设置一条滑轨120。为保持调整机构200沿着滑轨120平稳的运动,可以将滑轨120设置于壳体100的中间。还可以理解的是,为保持调整机构200沿着滑轨120更为平稳的运动,也可以设置三条相互平行的滑轨120。当壳体100设置有三条滑轨120时,因滑轨120数量的增加,使得滑轨可以更为灵敏的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3、图4和图5,壳体100可以由壳主体部102和接触部104卡合连接构成,方便接触部104安装于壳主体部102及从壳主体部102拆卸。调整机构200、驱动机构300设置于壳主体部102,壳主体部102可以为驱动机构300的主体部分固定于壳主体部102提供物理支撑,调整机构200可以为调整机构200相对于壳主体部102运动提供物理支撑。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20还包括调整机构200。调整机构200,设置于壳体100且与壳体100活动连接。前述活动连接可以是指调整机构200与壳体100可滑动连接。前述活动连接还可以是指调整机构200与壳体100滚动连接。调整机构200与穿戴部500的自由端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请参阅图4、图5、图10-图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20中,调整机构200可以只包括第一调整机构230,也可以同时包括第一调整机构230和第二调整机构250。
请参阅图4、图5、图10和图11,当调整机构200只包括第一调整机构230时,驱动机构300也只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20,穿戴设备20还包括固定机构400。第一调整机构230与固定机构400相对设置于壳主体部102,且第一调整机构230设置于滑轨120。第一驱动机构320的主体部分固定于壳主体部102。第一驱动机构320与第一调整机构230连接。穿戴设备20还包括穿戴部500,第一调整机构230背向壳主体部102的端部与穿戴部500的一个自由端连接,固定机构400背向壳主体部102的端部与穿戴部500的另一个自由端连接。
第一驱动机构320可以驱动第一调整机构230沿滑轨120朝壳主体部102内部方向运动,此时第一调整机构230与固定机构400之间的距离加大,从而使穿戴设备20沿穿戴部500长度方向的整体展开长度伸长。第一驱动机构320还可以驱动第一调整机构230沿滑轨120朝壳主体部102外部方向运动,此时第一调整机构230与固定机构400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使穿戴设备20沿穿戴部500长度方向的整体展开长度缩短。
请参阅图12,当调整机构200包括第一调整机构230和第二调整机构250时,驱动机构300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20和第二驱动机构340,第一调整机构230与第二调整机构250相对设置于壳主体部102。第一驱动机构320的主体部分以及第二驱动机构340的主体部分固定于壳主体部102。第一驱动机构320与第一调整机构230连接,第二驱动机构340与第二调整机构250连接。穿戴设备20还包括穿戴部500,第一调整机构230背向壳主体部102的端部与穿戴部500的一个自由端连接,第二调整机构250背向壳主体部102的端部与穿戴部500的另一个自由端连接。
在第一驱动机构320驱动第一调整机构230沿滑轨120朝壳主体部102内部方向运动的同时,第二驱动机构340也驱动第二调整机构250沿滑轨120朝壳主体部102内部方向运动,此时第一调整机构230与第二调整机构250之间的距离加大,从而使穿戴设备20沿穿戴部500长度方向的整体展开长度伸长。在第一驱动机构320驱动第一调整机构230沿滑轨120朝壳主体部102外部方向运动的同时,第二驱动机构340也驱动第二调整机构250沿滑轨120朝壳主体部102外部方向运动,此时第一调整机构230与第二调整机构250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使穿戴设备20沿穿戴部500长度方向的整体展开长度缩短。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调整穿戴设备20沿穿戴部500长度方向的整体展开长度,穿戴设备20的实施例中,与只设置第一调整机构230的实施例相比,设置第一调整机构230及第二调整机构250实施例具有更高的调整灵敏度。
请参阅图7,第一调整机构230包括两个滑动部231,具体为第一子滑动部2313和第二子滑动部2315,第一子滑动部2313和第二子滑动部2315平行设置,使得第一调整机构230可以平稳的相对于壳主体部102运动。第一子滑动部2313及第二子滑动部2315与第一子滑轨122及第二子滑轨124平行设置,以使得第一调整机构230可以平稳的沿第一子滑轨122及第二子滑轨124滑动从而可以相对于壳主体部102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滑轨120可以具有条形凸起结构,滑动部231也可以具有条形凹槽结构。或滑轨120具有条形凹槽结构,滑动部231具有条形凸起结构。其中,条形凸起结构嵌入条形凹槽结构且能够沿条形凹槽结构滑动。可以理解的是,滑轨120的条形凸起或条形凹槽可设置于滑轨120的朝向壳主体部102内部的第一侧壁或远离壳主体部102的第一端。当滑轨120的条形凸起或条形凹槽设置于滑轨120的第一侧壁时,滑动部231的条形凹槽或条形凸起设置于滑动部231的朝向壳主体部102外部的第二侧壁。当滑轨120的条形凸起或条形凹槽设置于滑轨120的第一端时,滑动部231的条形凹槽或条形凸起设置于滑动部231的靠近壳主体部102的第二端。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调整机构230还包括第三连接部235,第三连接部235与第一子滑动部2313及第二子滑动部2315连接,第三连接部235用于固定穿戴部500的两个自由端中的一个自由端。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4和图7,在外力的驱动作用下,第一调整机构230可沿第一子滑动部2313及第二子滑动部2315滑动,从而使得第一调整机构230相对于壳体100发生位移。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设置有三条平行的滑轨120时,第一调整机构230具有三个滑动部231和一个第三连接部235,每条滑轨120与其中一条滑动部231一一对应,每条滑轨120可设置于对应的滑动部231。在外力的驱动作用下,第一调整机构230可沿三个滑轨滑动,从而第一调整机构230相对于壳体100发生位移。滑轨120及滑动部231的数量增加,使得第一调整机构230可以更为灵敏的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穿戴设备20不仅包括第一调整机构230,还包括第二调整机构250时,第二调整机构250具有与第一调整机构230相同的结构,因前文已经详细介绍了第一调整机构230的结构,第二调整机构250的结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穿戴部500的自由端可以是穿戴部500位于长度方向的末端。例如穿戴部500可以是带状物或条状物,所述带状物或条状物的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个末端为所述带状物或条状物的两个自由端。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4、图5、图6、图8和图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20还包括驱动机构300。驱动机构300与调整机构200连接,当壳体100与待测物体连接时驱动机构300用于驱动调整机构200带动穿戴部500展开或收缩,以使检测装置600与待测物体靠近或远离。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4、图12和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20,驱动机构300可以只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20,也可以同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20和第二驱动机构340。第一驱动机构320和第二驱动机构340的结构相同。
请参阅图6和图8,第一驱动机构320包括驱动电机321、丝杆322、支架324以及滑块326。其中,驱动电机321具有电机输出轴,驱动电机321通过电机输出轴向外传输动能。驱动电机321也可以为包括相连接的电机主体3212和电机齿轮箱3214,电机齿轮箱3214的输出端为电机输出轴。电机输出轴与丝杆322连接。驱动电机321通过电机齿轮箱3214调整电机输出轴的旋转方向和转速。
丝杆322与驱动电机321的电机输出轴连接,丝杆322可与电机输出轴同轴转动。支架324与壳体100固定连接,且与丝杆322可转动连接。滑块326与丝杆322连接,当丝杆322转动时滑块326可沿丝杆322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7、图8和图9,滑块326与第一调整机构200连接,用以带动第一调整机构230沿滑轨120滑动。第一调整机构230设有第二连接部233,用于与第一驱动机构320的滑块326连接。第二连接部233可以设置于第一子滑动部2313朝向壳主体部102内部的第一侧壁,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子滑动部2313的远离壳主体部102的第一端。滑块326包括相连接的滑块主体3264和第一连接部3262。滑块主体3264套设于丝杆322。
第一连接部3262与第二连接部233卡合连接。卡合连接方式可以为,第一连接部3262为凸块结构,第二连接部233为凹槽结构,凸块结构可嵌入凹槽结构。卡合连接方式也可以为,第一连接部3262为凹槽结构,第二连接部233为凸块结构,凸块结构可嵌入凹槽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6,为了保持第一支架部3242能够稳定的固定于壳体100,支架324具有第一支架部3242和第二支架部3244。第一支架部3242与电机齿轮箱3214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长度也是滑块326沿丝杆322发生位移的大小限度;第二支架部3244一端连接电机齿轮箱3214、另一端连接第一支架部3242。第二支架部3244与第一支架部3242相互垂直设置。第二支架部3244可贴合壳体100设置,以此通过增大第二支架部3244与壳体100的固定接触部积。从而使得第一支架部3242能够稳定设置于壳体100,同时也避免第一支架部3242相对于电机齿轮箱3214发生位移。可以理解的是,丝杆322一端与驱动电机321的电机输出轴连接,一端与第一支架部3242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320的丝杆322与第一调整机构230的滑动部231平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6和图8,为保持滑块326可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第一调整机构230还设有滑杆328,滑杆328与丝杆322平行且间隔设置。滑杆328的一端固定于电机齿轮箱3214、另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架部3242。
滑块326套设于丝杆322及滑杆328。套设方式可以为,滑块主体3264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通孔3264a和第二通孔3264b。第一通孔3264a为螺纹孔,丝杆322穿孔第一通孔3264a,丝杆322与第一通孔3264a螺纹连接。滑杆328穿过第二通孔3264b,滑杆328与第二通孔3264b的内径略小。
可以理解的是,当滑块326的初始位置为图4及图8所示远离驱动电机321的位置时,启动驱动电机321,驱动电机321驱动电机输出轴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滑块326沿丝杆322朝第一方向H1运动。当滑块326的最终位置为图8及图10所示靠近驱动电机321的位置时,关闭驱动电机321,以使得穿戴设备20沿穿戴部500长度方向的整体展开长度得以缩短。此时图2所示穿戴设备20的接触部104与待测物体的距离变小,设置于接触部104的检测装置600与待测物体的距离也同样变小,以使得检测装置600与待测物体的距离调整至检测装置600可准确测量的范围内。
当滑块326的初始位置为图8及图10所示靠近驱动电机321的位置时,启动驱动电机321,驱动电机321驱动电机输出轴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滑块326沿丝杆322朝第二方向H2运动。当滑块326的最终位置为图4所示远离驱动电机321的位置时,关闭驱动电机321,以使得穿戴设备20沿穿戴部500长度方向的整体展开长度得以伸长。此时图2所示穿戴设备20的接触部104与待测物体的距离变大,设置于接触部104的检测装置600与待测物体的距离也同样变大,以使得检测装置600与待测物体的距离调整至使待测物体诸如待测人体感觉舒适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描述的方便,下文中将“穿戴设备20沿穿戴部500长度方向的整体展开长度”简称为“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当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由大变小时,穿戴设备20固定于待测物体的松紧程度是由松到紧,以使检测装置600与待测物体的距离调整至检测装置600可以准确测量的范围内;当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由小变大时,穿戴设备20固定于待测物体的松紧程度是由紧到松,以使检测装置600与待测物体的距离调整至使待测物体诸如待测人体感觉舒适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4,壳体100的两端可以设置一个调整机构200、一个驱动机构300。请参阅图4、图5和图7,穿戴设备20包括第一调整机构230和固定机构400。第一调整机构230设有第三连接部235,用以固定穿戴部500的一个自由端。固定机构400固定于壳体100一侧,固定机构400设有固定连接部410,用以固定穿戴部500的另一个自由端。第三连接部235和固定连接部410位于壳体100的两端。穿戴设备20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20,第一驱动机构320的滑块326与第一调整机构的第三连接部235连接,第一驱动机构320用以驱动第一调整机构220相对于壳体100滑动,以使得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得以缩短或伸长。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2,壳体100的两端也可以设置两个调整机构200、两个驱动机构300。请参阅图7和图12,穿戴设备20包括第一调整机构230和第二调整机构250。第一调整机构230设有第三连接部235,用以固定穿戴部500的一个自由端。第二调整机构250也设有第三连接部235,用以固定穿戴部500的另一个自由端。第一调整机构230的第三连接部235和第二调整机构250的第三连接部235分别位于壳体100的两端。穿戴设备20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20和第二驱动机构340;第一驱动机构320可用以驱动第一调整机构230相对于壳体100运动,第二驱动机构340用以驱动第二调整机构250相对于壳体100运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机构320和第二驱动机构340,可以同时驱动第一调整机构230和第二调整机构250相对于壳体100朝壳体100内滑动,以使得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得以缩短或伸长;第一驱动机构320和第二驱动机构340,也可以同时驱动第一调整机构230和第二调整机构250相对于壳体100朝壳体100外滑动,以使得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得以缩短或伸长。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缩短,可以使检测装置600与待测物体的距离调整至检测装置600可准确测量的范围内;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伸长,可以使检测装置600与待测物体的距离调整至使待测物体诸如待测人体感觉舒适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图12所示壳体100的两端设置两个调整机构200、两个驱动机构300的穿戴设备20,相较于图4所示壳体100的两端设置一个调整机构200、一个驱动机构300的穿戴设备20,图12所示的穿戴设备20能够更为灵敏的对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还包括穿戴部500,穿戴部500与调整机构200连接。穿戴部500的一个自由端与第一调整机构230连接、另一个自由端与固定机构400连接,穿戴部500用于使壳体100与待测物体连接。请参阅图1及图12,穿戴部500的一个自由端与第一调整机构230连接、另一个自由端与第二调整机构250连接,穿戴部500用于使壳体100与待测物体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13。其中,图13为图1所示穿戴设备的第一电路结构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600,检测装置600设置于壳体100。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20还包括处理器700。检测装置600包括生物特征检测器610。处理器700可以设置于接触部104,也可以设置于壳主体部102。生物特征检测器610设置于接触部104具有的第一安装孔1042内。生物特征检测器610所检测的待测物体为待测人体。处理器700与生物特征检测器610电连接。处理器还与驱动电机321电连接。生物特征检测器610可用于检测人体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糖及心电图等生理特性。生物特征检测器610采用光电测量法,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测试过程需要生物特征检测器610紧压于人体皮肤。用户可以将穿戴设备20戴在手腕上。还可以理解的是,待测物体也可以为待测动物,生物特征检测器610可以用于检测动物的生物特性。
处理器700可以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机构300的运动状态,以使生物特征检测器610与人体皮肤靠近或远离。可以理解的是,控制信号可以包括处理器700的预设阈值信号,控制信号还可以包括来自生物特征检测器610发送给处理器700的信号、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的压力信号、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所形成空间或环境的亮度信号、驱动电机321的转数信号中的一种或几种信号。
处理器700也可以根据驱动机构300的运动过程中的硬件参数控制驱动机构300的运动状态,以使生物特征检测器610与人体皮肤靠近或远离。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机构300的运动过程中的硬件参数可以为驱动电机321的转数。
处理器700还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和驱动机构300的运动过程中的硬件参数控制驱动机构300的运动状态,以使生物特征检测器610与人体皮肤靠近或远离。可以理解的是,控制信号可以包括处理器700的预设阈值信号,控制信号还可以包括生物特征检测器610发送给处理器700的信号、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的压力信号、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所形成空间或环境的亮度信号、驱动电机321的转数信号中的一种或几种信号。驱动机构300的运动过程中的硬件参数可以为驱动电机321的转数。
可以进一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图2和图14,其中,图14为图1所示穿戴设备的第二电路结构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20还可以包括物理按键800,物理按键800设置于壳体100。物理按键800与处理器700电连接。物理按键800用于根据触控信号启动处理器700以控制驱动机构300的运动状态。用户可对物理按键800施加一个触控信号。物理按键800根据触控信号向处理器700发送测量需求指令。物理按键800可以通过按压方式产生触控信号,也可以通过旋转扭动方式产生触控信号,还可以通过触屏方式产生触控信号。可以理解的是物理按键800还可以具有发送开机指令或者关机指令的功能。
可以进一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15,其中,图15为图1所示穿戴设备的第三电路结构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20中,检测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620。压力传感器620设置于接触部104具有的第二安装孔1044内。压力传感器620与处理器700电连接。压力传感器620用于当壳体100与待测物体连接时检测待测物体传输的压力值,处理器700用于根据压力值控制驱动机构300的运动状态,以使生物特征检测器610与待测物体靠近或远离。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620还可以用于当壳体100与待测物体连接时检测待测物体传输的压力值,处理器700还可以用于根据压力值和处理器700预设的驱动电机321转数值控制驱动机构300的运动状态,以使生物特征检测器610与待测物体靠近或远离。
请参阅图4、图10、图13和图16,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20的工作状态可以为:
工作状态1,驱动电机321向第一方向转动,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缩短。
工作状态2,随着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的缩短,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的距离越来越近,当接触部104紧压人体皮肤时,驱动电机321停止运动,生物特征检测器610开始检测。
工作状态3,当生物特征检测器610测量结束时,驱动电机321向第二方向转动,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伸长。
工作状态4,随着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的伸长,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的距离越来越远,当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相隔一定距离时,驱动电机321停止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因生物特征检测器610设置于接触部104的与待测物体接触的一端,接触部104紧压于人体皮肤时,生物特征检测器610也会紧压皮肤。
可以理解的是,工作状态1、工作状态2、工作状态3、工作状态4全部通过电动控制过程。工作状态1的工作效果为电动控制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缩短,以使得生物特征检测器610紧压于人体皮肤。工作状态2的工作效果为电动控制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停止缩短,以使得在接触部104紧压于人体皮肤后,保持该紧压状态,生物特征检测器610开始测量工作。工作状态3的工作效果为电动控制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伸长,以使得在生物特征检测器610的测量工作结束后,增大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空间距离,消除接触部104紧压皮肤的不适感。工作状态4的工作效果为电动控制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停止伸长,以使得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的空间距离固定在合适位置,使得人体处在比较舒适状态,而又能避免穿戴设备20的滑落。
可以理解的是,工作状态1、工作状态2、工作状态3、工作状态4中的驱动电机321也就是驱动机构300控制调整机构200的工作,均可以通过手动控制调整机构200完成。例如通过手动将调整机构200向壳体100内推动、直至接触部104紧压于人体皮肤,可实现工作状态1、工作状态2中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变化的工作效果。例如通过手动将调整机构200向壳体100外拉动、直至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可实现工作状态3、工作状态4中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变化的工作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20的工作状态1的工作过程可以为:
当处理器700收到测量需求指令时,处理器700控制驱动电机321的电机输出轴绕第一方向转动,滑块326沿丝杆322朝壳体100内部滑动,带动调整机构200朝壳体内部运动,以使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缩短。
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20的工作状态2的工作过程可以为以下三种情形中的任一种:
情形1,穿戴设备20未有设置压力传感器620。当驱动电机321的工作转数等于处理器700设定的预设转数时,处理器700控制驱动电机321的电机输出轴停止转动,此时调整机构200停止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处理器700根据控制信号也就是处理器700设定的预设转数,控制驱动机构300的运动状态,使得生物特征检测器610向人体皮肤靠近,以使生物特征检测器610与人体皮肤的距离在的预设范围内,此处的预设范围是指生物特征检测器610或者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为紧压状态时两者的相对距离。
情形2,穿戴设备20未有设置压力传感器620、设置于穿戴设备20的生物特征检测器610具有检测环境亮度的功能。生物特征检测器610用于检测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所形成环境或空间的亮度,并将亮度信号传递给处理器700;当生物特征检测器610检测的亮度信号显示为黑暗环境对应的亮度信号时,处理器700控制驱动电机321的电机输出轴停止转动,此时调整机构200停止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处理器700根据控制信号也就是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所形成空间或环境的亮度信号,控制驱动机构300的运动状态,使得生物特征检测器610向人体皮肤靠近,以使生物特征检测器610与人体皮肤的距离在的预设范围内,此处的预设范围是指生物特征检测器610或者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为紧压状态时两者的相对距离。
情形3,穿戴设备20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20。当压力传感器620测量的当前压力值等于或大于处理器700的预设压力阈值时,处理器700控制驱动电机321的电机输出轴停止转动,同时处理器700启动生物特征检测器610;预设压力阈值为当壳体100与待测物体为压紧状态时,壳体100与待测物体之间的一个压力值;此时调整机构200停止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处理器700根据控制信号也就是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的压力信号,控制驱动机构300的运动状态,使得生物特征检测器610向人体皮肤靠近,以使生物特征检测器610与人体皮肤的距离在的预设范围内,此处的预设范围是指生物特征检测器610或者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为紧压状态时两者的相对距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20的工作状态3的工作过程可以为:
当检测装置600测量的检测数据传送至处理器700时,处理器700控制驱动电机321的电机输出轴绕第二方向转动,滑块326沿丝杆322朝壳体外部滑动,带动调整机构200朝壳体外部滑动,以使穿戴设备20的展开长度伸长。
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20的工作状态4的工作过程可以为以下三种情形中的任一种:
情形1,穿戴设备20未有设置压力传感器620。当驱动电机321的工作转数等于处理器700设定的预设转数时,处理器700控制驱动电机321的电机输出轴停止转动,此时调整机构200停止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处理器700根据控制信号也就是处理器700设定的预设转数,控制驱动机构300的运动状态,使得生物特征检测器610远离人体皮肤,以使生物特征检测器610与人体皮肤的距离在的预设范围内,此处的预设范围是指生物特征检测器610或者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的人体舒适距离。
情形2,穿戴设备20未有设置压力传感器620、设置于穿戴设备20的生物特征检测器610具有检测环境亮度的功能。生物特征检测器610用于检测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所形成环境或空间的亮度,并将亮度信号传递给处理器700;当生物特征检测器610检测的亮度信号显示为白昼环境对应的亮度信号时,处理器700控制驱动电机321的电机输出轴停止转动,此时调整机构200停止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处理器700根据控制信号也就是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所形成空间或环境的亮度信号,控制驱动机构300的运动状态,使得生物特征检测器610远离人体皮肤,以使生物特征检测器610与人体皮肤的距离在的预设范围内,此处的预设范围是指生物特征检测器610或者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的人体舒适距离。
情形3,穿戴设备20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20。当驱动电机321的工作转数等于处理器700设定的预设转数时,处理器700控制驱动电机321的电机输出轴停止转动,此时调整机构200停止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处理器700根据控制信号也就是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的压力信号,控制驱动机构300的运动状态,使得生物特征检测器610远离人体皮肤,以使生物特征检测器610与人体皮肤的距离在的预设范围内,此处的预设范围是指生物特征检测器610或者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的人体舒适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转数,根据当穿戴部500伸长或缩短一个设定长度时需要驱动电机321转动的次数进行确定。穿戴设备20的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压紧为第一状态;穿戴设备20的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相隔一定距离为第二状态,该距离为用户选取的舒适距离。穿戴设备20自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时需要穿戴部500伸长的距离的第一距离。穿戴设备20自第二状态到第一状态时需要穿戴部500缩短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穿戴部500伸长第一距离时驱动电机321的转数,或者穿戴部500缩短第二距离时驱动电机321的转数,为预设转数。
应当理解的是,为了方便描述,上段文字中采用了“穿戴部500的伸长或缩短”,其本意指的是“穿戴设备20沿穿戴部500长度方向的整体展开长度的伸长或缩短”,而并不是指穿戴部500本身长度的伸长或缩短。可以理解的是,工作转数为驱动电机321单次工作时的总转数,这里单次工作指的是驱动电机321在第1次开启到第1次停止期间的总转数、或者第2次开启到第2次停止期间的总转数、或者第N次开启到第N次停止期间的总转数。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压力阀值,可以为在处理器700进行的原始设定,还可以为从穿戴设备20的显示端面输入处理器700进行设定,还可以为处理器700通过对用户佩戴穿戴设备20的松紧度评价以及对测量数据准确度评价等信息进行收集并统计分析而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所形成环境或空间的亮度为黑暗环境或空间对应的亮度时,表示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处于压紧状态;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之间所形成环境或空间的亮度为白昼环境或空间对应的亮度时,表示接触部104与人体皮肤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状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
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
穿戴部,与所述调整机构连接,用于使所述壳体与待测物体连接;
驱动机构,与所述调整机构连接,当所述壳体与待测物体连接时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调整机构带动所述穿戴部展开或收缩,以使所述检测装置与待测物体靠近或远离;根据所述壳体的接触部与待测物体之间的压力信号以及所述接触部与待测物体之间所形成空间或环境的亮度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状态,当所述检测装置紧压待测物体时,所述驱动机构停止运动,所述检测装置开始对待测物体进行检测,当所述检测装置测量结束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穿戴设备的展开长度伸长,以使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待测物体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调整机构与所述穿戴部的自由端连接,所述壳体包括用于与待测物体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接触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调整机构运动时,所述调整机构可带动所述穿戴部的自由端移动,以调整所述穿戴设备沿所述穿戴部长度方向的整体展开长度,使得所述接触部与待测物体靠近或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具有电机输出轴;
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丝杆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转动;
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丝杆可转动连接;及
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连接,当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滑块可沿所述丝杆移动;所述滑块还与所述调整机构连接;
其中,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电机输出轴及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杆移动,以带动所述调整机构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丝杆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滑杆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丝杆及所述滑杆,所述滑块可沿所述丝杆及所述滑杆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相连接的滑块主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滑块主体套设于所述丝杆及所述滑杆;所述调整机构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至少一条滑轨,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滑轨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每一条所述滑轨与所述至少一个滑动部中的一个所述滑动部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滑轨包括第一子滑轨和第二子滑轨,所述第一子滑轨和第二子滑轨平行设置;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第一子滑动部和第二子滑动部,所述第一子滑动部和第二子滑动部平行设置;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穿戴部的自由端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子滑动部和第二子滑动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子滑轨与所述第二子滑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子滑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滑轨,所述第二子滑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滑轨;所述滑块滑动时,所述第一子滑动部沿所述第一子滑轨滑动,同时所述第二子滑动部沿所述第二子滑轨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所述调整机构,所述两个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相对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调整机构和第二调整机构;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和第二调整机构均设有用以固定所述穿戴部的一个自由端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调整机构的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调整机构的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端;及
两个所述驱动机构,所述两个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第一调整机构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第二调整机构运动,以使得所述穿戴设备沿所述穿戴部长度方向的整体展开长度得以缩短或伸长。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生物特征检测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和/或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过程中的硬件参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状态,以使所述生物特征检测器与待测物体靠近或远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理按键,所述物理按键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物理按键用于根据触控信号启动所述处理器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生物特征检测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当所述壳体与待测物体连接时检测待测物体传输的压力值,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压力值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状态,以使所述生物特征检测器与待测物体靠近或远离。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生物特征检测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当所述壳体与待测物体连接时检测待测物体传输的压力值,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压力值和所述处理器预设的驱动电机转数值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状态,以使所述生物特征检测器与待测物体靠近或远离。
CN202110425583.2A 2021-04-20 2021-04-20 穿戴设备 Active CN1131711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5583.2A CN113171100B (zh) 2021-04-20 2021-04-20 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5583.2A CN113171100B (zh) 2021-04-20 2021-04-20 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1100A CN113171100A (zh) 2021-07-27
CN113171100B true CN113171100B (zh) 2022-11-29

Family

ID=76924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5583.2A Active CN113171100B (zh) 2021-04-20 2021-04-20 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7110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4959B (zh) * 2017-12-15 2022-05-1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TWI674438B (zh) * 2018-12-27 2019-10-1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頭戴式電子裝置及其頭帶調節結構
CN109445110B (zh) * 2018-12-29 2020-10-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965463A (zh) * 2019-03-18 2019-07-05 深圳市安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老年人的便于穿戴的智慧远程医疗设备
US11163333B2 (en) * 2019-03-29 2021-11-02 Htc Corporation Head-mounted display
CN112083574A (zh) * 2019-06-14 2020-1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头戴式电子设备的头箍与头戴式电子设备
CN111352470A (zh) * 2020-02-28 2020-06-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1100A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6079B (zh) 具有呼气感测功能的便携式设备
JP6262512B2 (ja) 力感知キャリパーにおいて測定力閾値を設定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07104670A5 (zh)
CN104757725A (zh) 一种智能腰带
EP3649941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n analyte concentration in sweat as released by a sweat gland
US20200397319A1 (en) Wearabl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the same
CN113171100B (zh) 穿戴设备
CN105392417B (zh) 一种脉象检测装置及测量方法、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4123040B (zh) 一种显示设备、使用其的电子设备和识别方法
JP6661134B2 (ja) 皮膚感覚閾値の測定装置
KR101663866B1 (ko) 정확한 측정 자세를 유도하는 혈압 측정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210048285A1 (en) Portabl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measuremen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4699094B (zh) 一种手部神经传导速度测试仪及应用方法
CN207516454U (zh) 一种基于摩擦发电机的传感带测试装置
CN105377125B (zh) 一种血压检测装置及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KR102171149B1 (ko) 길이 변환 측정장치
CN115670175A (zh) 一种床垫的测试设备
CN112545473A (zh) 电子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09863798U (zh) 诊脉装置及诊脉双向调位机构
CN112472510B (zh) 一种人体肩部位置检测方法和系统、以及按摩椅
KR102200017B1 (ko) 유수분 센서를 구비한 탄력 측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170138677A (ko) 휴대기기를 이용한 피부상태 측정장치
KR102082657B1 (ko) 경도 측정장치
CN220356645U (zh) 旋转测试检具
CN217310264U (zh) 皮肤测试仪、弹性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