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4753A - 在联合心脏收缩力调制(ccm)-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装置中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区分 - Google Patents

在联合心脏收缩力调制(ccm)-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装置中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区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4753A
CN113164753A CN202080006541.9A CN202080006541A CN113164753A CN 113164753 A CN113164753 A CN 113164753A CN 202080006541 A CN202080006541 A CN 202080006541A CN 113164753 A CN113164753 A CN 113164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ricular
wavefront
sensing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loc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65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4753B (zh
Inventor
大卫·普鲁奇
杰森·迈耶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lse Power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mpulse Dynam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mpulse Dynamics NV filed Critical Impulse Dynam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13164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4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4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4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producing shock effects
    • A61N1/39Heart defibrillators
    • A61N1/3956Implantable devices for applying electric shocks to the heart, e.g. for cardiover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61B5/339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5/341Vectorcardiography [VC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5Electrodes for implantation or insertion into the body, e.g. heart electro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2Heart stimulators
    • A61N1/3621Heart stimulators for treating or preventing abnormally high heart rate
    • A61N1/3622Heart stimulators for treating or preventing abnormally high heart rate comprising two or more electrodes co-operating with different heart reg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2Heart stimulators
    • A61N1/365Heart stimulators controlled by 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e.g. heart potential
    • A61N1/368Heart stimulators controlled by 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e.g. heart potential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electrode co-operating with different heart regions
    • A61N1/3682Heart stimulators controlled by 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e.g. heart potential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electrode co-operating with different heart regions with a variable atrioventricular dela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61B5/346Analysis of electrocardiograms
    • A61B5/349Detecting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electrocardiograph cycle
    • A61B5/361Detecting fibril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61B5/346Analysis of electrocardiograms
    • A61B5/349Detecting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electrocardiograph cycle
    • A61B5/363Detecting tachycardia or bradycard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36Diagnosis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in closed-loop systems or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producing shock effects
    • A61N1/39Heart defibrillators
    • A61N1/3956Implantable devices for applying electric shocks to the heart, e.g. for cardioversion
    • A61N1/3962Implantable devices for applying electric shocks to the heart, e.g. for cardiovers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nother heart therapy
    • A61N1/39622Pacing therapy

Abstract

在一心律失常的期间,基于感测电子波前到达时间,所述到达时间表示心律失常的室上性起源,来抑制来自一植入心脏除颤器的除颤电极。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波前到达所述心脏的至少两个心室位置中的时间被感测到;一个位置在相对上方,而一个在相对下方(例如,一心室间隔的相对较上方位置与相对较下方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到所述较下方位置的所述到达时间在到达所述较上方位置后的一预定区间内,抑制除颤电击的传递。在一实施例中,执行了对电子波前到达一个或多个非间隔心室位置的附加感测,并且如果所述附加感测表示所述波前是在一心室位置开始的,则除颤电击抑制本身可选地可以被抑制。

Description

在联合心脏收缩力调制(CCM)-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装置中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区分
相关申请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2019年1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795,612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及背景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植入心脏装置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使用植入心脏装置来控制心脏起搏。
在具有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患者中使用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ICDs)很普遍。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可以显着地减少这些患者的死亡率,并且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被建议用于一级预防,以通过减少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低于35%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来减少总死亡率。
Mika等人在美国专利号6,263,242“用于定时将非兴奋性ETC信号传递到心脏的装置及方法”,描述了当在两个电极位点之间的一特定时机关系中检测到扫过心室的固有去极化波时,心脏收缩力调制(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CCM)信号传递到心脏组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响应于一心律失常而控制对一植入心脏装置的一输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一心脏的一心律失常的期间,感测通过所述心脏的一心室区域的一电子波前通行的方向;及基于感测到的所述电子波前的方向,提供对所述植入心脏装置的一输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入心脏装置配置成用以施加抗心律失常治疗,并且包括使用已提供的所述输入来配置所述植入心脏装置以施加所述抗心律失常治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入心脏装置包括一除颤器,并且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已提供的所述输入来配置所述除颤器用于产生除颤电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心脏的所述心室区域包括一心室间隔。
根据本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所述感测包括使用校准信息来确定所述电子波前通行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测包括感测所述电子波前通行穿过所述心室区域内的多个位置的相对时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位置中的每一个是通过用来执行所述感测的一电极对的位置所定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包括当感测到的所述电子波前通行的方向指示出所述电子波前正沿着一从心房朝向心室的方向行进时,防止产生除颤电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测所述方向包括感测电子波前到达所述心脏的至少两个心室位置的时间;及已提供的所述输入是对所述植入心脏装置的一指示,以基于在所述至少两个位置处的所述感测的所述相对时机来配置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施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位置包括沿着一心室间隔的两个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心室间隔的所述至少两个位置隔开至少1厘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心室间隔的所述两个位置沿着一上下轴线排列,所述上下轴线沿着所述心室间隔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位置是通过一电极对的位置所定义。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电极对放置在一单独引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电极对放置在一单个引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电极用作多个电极对的一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入心脏装置是一至少双重功能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入心脏装置包括一心脏收缩力调制(cardiaccontractility modulation,CCM)治疗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用于心脏感测和/或用于心脏收缩力调制治疗的治疗电流传递的引线上的电极也用于感测电子波前到达所述至少两个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波前的方向是在一从心房朝向心室的方向,并且所述输入用于抑制所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传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位置是在沿着一上下轴线的不同位置处,并且当感测到所述电子波前在到达一较下方位置之前就到达一较上方位置时,提供抑制输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电子波前在从到达所述较上方位置的时间消逝的一预定延迟之前到达所述较下方位置,则不会抑制输入传递所述抗心律失常治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位置包括在所述心室中的一非间隔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感测到电子波前在到达所述心室间隔中的一较下方位置之前就到达到达所述心室间隔中的一较上方位置时,已提供的所述输入用于抑制所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传递,除非电子波前到达所述心室中的所述非间隔位置的时间在感测到所述电子波前到达所述心室间隔之前的一预定区间内。
根据本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device,ICD),其配置成用以:在一心脏的一心律失常的期间并且在一心跳的区间内,感测电子波前到达所述心脏的至少两个心室位置的时间;及基于在所述至少两个位置处的所述感测的相对时机,响应于所述心律失常通过所述除颤器来抑制产生除颤电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还包括至少两个双极感测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双极感测电极配置成用以附接到沿着所述心室间隔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双极感测电极在单独引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还配置成用以使用在单独引线上的所述双极感测电极来执行心脏收缩力调制(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CCM)治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双极感测电极在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一单个引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所述单个引线配置成用以沿着所述心室间隔延伸地植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双极感测电极配置成用以放置在沿着在一心室间隔内的一上下轴线的不同位置处,并且当感测到所述电子波前在到达一较下方位置之前就到达一较上方位置时,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抑制产生除颤电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还包括一感测电极,配置成用以放置在所述心室的一非间隔位置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经配置使得如果配置成用以放置在所述心室的一非间隔位置中的所述感测电极感测到在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感测到所述电子波前到达一心室间隔位置之前的一预定区间内所述电子波前到达,则不会抑制产生除颤电击。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响应于一心律失常而控制对一植入心脏装置的一输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植入在所述心脏的一心室区域内的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的一输入;使用校准信息来确定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移动的一电子波前的一方向;及基于感测到的所述电子波前的方向,提供对所述植入心脏装置的一输入。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或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含义。尽管与本文描述的那些类似或等同的方法和材料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践或测试中,但是下面描述了示例性的方法和/或材料。在有冲突的情况下,以专利说明书,包括定义为准。另外,材料、方法和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并非旨在进行必要的限制。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本公开的各方面可以体现为系统、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方面可以采取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结合了通常可以被全部提及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本文中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例如,可以使用“计算机电路”来实现一种方法)。此外,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以采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体现在其上体现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和/或系统的实现可以涉及手动、自动或其组合来执行和/或完成所选择的任务。此外,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一些实施例的实际仪器和设备,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固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几个选择的任务,例如,使用操作系统。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执行选择的任务的硬件可以被实现为一芯片或一电路)。作为软件,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所选任务可以被实现为由计算机使用任何合适的操作系统执行的多个软件指令。……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方法中和/或通过系统所执行的一个或多个任务通过数据处理器(关于使用数字位组进行操作的数据处理器,在本文中也称为“数字处理器”)来执行,例如用于执行多个指令的计算平台。可选地,数据处理器包括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的易失性存储器和/或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磁硬盘和/或可移动介质。可选地,还提供网络连接。还可选地提供显示器和/或用户输入设备,例如键盘或鼠标。这些实施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在本文中更一般地称为计算机电路的实例。
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可以用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前述的任何适当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非详尽列表)将包括以下内容:具有一根或多根电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仅内存(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前述的适当组合。在本文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有形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包含或存储供此类程序使用的信息,例如,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记录数据的方式构造的数据,以便计算机程序可以按以下方式访问它:例如,一个或多个表、列表、数组、数据树和/或另一种数据结构。在本文中,以可检索为数字位组的形式记录数据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称为数字存储器。应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选地用作计算机可写存储介质,在本质上不是只读的和/或处于只读状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情况下。
在本文中,只要数据处理器耦合到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就可以说它被“配置”为执行数据处理动作,以从中接收指令和/或数据,对其进行处理和/或将处理结果存储在相同或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存储器中。所执行的处理(可选地对数据进行)由指令指定。可附加地或替代地通过一个或多个其他术语来指代处理动作,例如:比较、估计、确定、计算、识别、关联、存储、分析、选择和/或变换。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字处理器从数字存储器接收指令和数据、根据指令处理数据、和/或将处理结果存储在数字存储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处理结果包括发送、存储和/或呈现处理结果中的一个或多个。呈现可选地包括在显示器上显示、通过声音指示、在打印输出上打印、或以其他人类感官能力可访问的形式方式提供结果。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例如在基带中或作为载波的一部分的传播的数据信号,该传播的数据信号具有包含在其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这样的传播信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学或其任何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是不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并且可以通信、传播或传输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包含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代码和/或由此使用的数据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介质来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诸如Java、Smalltalk、C++之类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以及诸如此类的常规过程编程语言。作为“C”编程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作为独立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并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后一种情况下,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何类型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与外部计算机建立连接(用于例如,通过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互联网)。
下面可以参考本公开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将理解的是,流程图图示和/或框图的每个框以及流程图图示和/或框图中的框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从而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或多个框图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指导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运行,从而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的制品,该指令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方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
也可以将计算机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或其他设备上,以导致将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设备或其他设备上执行的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提供了用于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方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过程。
附图说明
本文中的一些实施例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进行了描述。现在具体地具体参考附图,要强调的是,所示出的细节是作为示例并且出于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说明性讨论的目的。就这一点而言,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如何实践本申请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
图1A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一种区分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类型的心律失常的方法,否则所述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的心律失常将是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ICD)装置进行除颤的明显候选者。
图1B是示意性地示出一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装置的一框图,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装置配置成用以基于来自两个心室电极组的输入来区分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的心律失常。
图1C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一种区分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的心律失常的更具体方法,否则所述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的心律失常将是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装置进行除颤的明显候选者。
图1D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通过锚定到右心室间隔的两个双极引线而连接到心脏的一可植入脉冲发生器(implantable pulse generator,IPG)。
图2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一可植入脉冲发生器的一“加窗”算法的操作。
图3A至图3B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通过一传导速度滤波器来区分正常传导跳动与心室异位跳动。
图4示意性地示出一可植入脉冲发生器的一框图,所述可植入脉冲发生器配置成传递心脏收缩力调制(CCM)及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两者。
图5A至图5D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穿过一心室间隔的传导模式的区分。
图5E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穿过一心室间隔的传导模式的三传感器区分。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一种选择一区分窗口的方法的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植入心脏装置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使用植入心脏装置来控制心脏起搏。
总览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一方面涉及区别心律失常的心跳模式的类型,响应于心律失常的心跳模式的类型,一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应该或不应该传递一电击。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优选地通过一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的行动来校正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而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或其它模式)优选地不会。
一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虽然可能挽救生命,当响应于不需要立即干预的心律失常(可选地,更具体地来说,快速性心律失常)而执行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电击时,也可能严重侵犯一患者的生命。在本文中,这种电击称为“不必要的电击”。
临床研究表明,多达13%的接受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患者可能会受到不必要的电击。这有可能导致疼痛、焦虑和其他不利于患者健康和/或福祉的影响。如下表所示,对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进行的大型临床研究表明,多达20%至40%的总电击是“不必要的”,因为传递它们会终止非生命威胁或非严重症状的心律失常。
Figure BDA0003089706600000101
将近80%的不必要的电击已经被报导是由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所引起,这是一组快速性心律失常(tachyarrhythmias),包括: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房性心动过速(atrialtachycardia)、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AV)reentrant tachycardia)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例如,多中心自动除颤器植入试验(Multicenter Automatic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Trial,MADIT)II研究的结果(Daubert et al.,J Am Coll Cardiol,51(14),200)对此有充分的记录,在其中发现了由于以下原因,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不必要地传递了电击:
理由 发生率
心房颤动 44%
其它室上性心动过速 36%
异常感测 20%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电击的发生率,在分析节奏不规则及其他因素的基础上开发了算法,以利于区分及避免对室上性心动过速不必要地传递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电击。然而,几种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可能以1:1的A-V关系发生,从而当只有通过分析节奏来进行评估时,呈现一潜在的诊断挑战。
为了改善基于速率稳定性标准来区分真正的心室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些装置利用直接从所述心房感测到的信号。然而,这需要植入一附加引线(一心房起搏/感测引线)或使用具有浮动心房感测电极的一专门的“单程(single-pass)”引线。
单腔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那些通过一单个心室引线连接到所述心脏的)以经利用心内心电图(intracardiac electrogram,IEGM)信号的型态分析来帮助区分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这是因为通过正常心室传导系统传播并且起源于所述房室结(AVnode)的心内心电图的形状通常不同于在所述心室跳动起源在所述心室内时所记录的心内心电图形状。
然而,形态分析增加了计算能力的使用,计算能力在受电力使用限制的情况下在一可植入装置中可能是稀有的。此外,形态学通常是通过近场信道(双极感测)来进行分析的。这样的信道易于指示局部合适的传导,这可能会曲解整个心室异常的一传导模式。
装置可以应用一形态鉴别器到电极间隔较宽的一信道,从而可能克服所述近场问题;但是这具有一较嘈杂的信号的缺点(例如,受到肌电势、运动及电磁干扰的干扰)。这可能会限制它通过类型来区分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能力;例如,区分真正的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
配置成用以提供心脏收缩力调制(CCM)治疗的装置可以提供有多个引线(例如,两个),其可以植入到所述心脏组织中(例如,间隔壁)并且配置成用以感测通过其传播的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引线沿着一轴线间隔开(例如,间隔开至少1厘米、2厘米或其它距离),所述轴线基本上平行于在所述两个引线之间通过的心脏传导波前的传播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去极化波前的传播时间和/或传播路径通过通常在心脏收缩力调制(CCM)治疗中使用的多个右心室间隔引线来检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线沿上下轴线布置(例如,以至少1厘米、2厘米或另一距离间隔排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线对应于在室上性开始的发送当在穿过所述间隔时正常行进的一轴线。
分析通过所述多个引线的检测,以提供快速性心律失常类型的区分,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的区分。可选地,能够提供心脏收缩力调制的一装置也配置成用以作为一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以提供除除颤治疗(defibrillation therapy),和/或提供感测和/或区分输入给一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使用一事件触发的加窗算法,所述事件触发的加窗算法区分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期间在不同感测位置检测到的波前事件是否以与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致的一顺序和/或时机来发生,或者可替代地,以更可能表示室性心动过速的一顺序和/或时机来发生。
可能地,所述方法通过允许区别及排除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的心律失常作为一电击疗法的触发因素,来防止起因于快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传导的不适当的、不必要的电击治疗。可选地,在能够进行心脏收缩力调制信号传输的装置中通常可用的电力和/或计算资源的限制级别的需求几乎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所述方法是可以实现的。
在一实施例中,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测用于提供一输入,所述输入影响施加除了适合于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电极治疗之外的一治疗。
本文中,关于控制由一ICD可植入心脏装置传递的除颤电击的示例来描述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在其它类型的装置中,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在配置施加抗心律失常治疗时,使用感测波前方向的电极,例如,心房感测到的心房起搏(atrium-sensed atriumpacing,AA pacing)、抑制性调理()和/或心脏复律。
在详细解释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之前,应当理解,本公开内容的应用并不一定限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和/或在附图中示出的部件和/或方法的构造细节和布置。当前公开中描述的特征,包括本发明的特征,能够用于其他实施例,或者能够以各种方式被实践或执行。
区分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SVT-type)的心律失常的方法
现在参考图1A,图1A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一种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期间区分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类型的心律失常的方法,否则所述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的心律失常将是一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ICD)装置进行除颤的一明显候选者。
所述流程图的初始框图是以两个可选地依序或并行的感测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161,执行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感测。这包括测量来自一个或多个心脏植入引线的信号,以产出数据,所述数据可能指示出正在发生一心律失常事件,所述心律失常事件用于触发电极治疗的一可能候选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162,执行感测,以检测穿过所述心室的一区域的一波前传播方向。可选地,从在不同时间到达多个电极的心脏电子活动波形的一感测到的相对时机,来确定所述波前传播方向,例如,如关于图1C至图1D、图2和/或图5A至图5D所描述的那样。检测的不同相对时间可能对应于不同方向。可选地,方向分析不是一精确方向;而是在框164,充分的执行以分类所述事件。例如,可以简单地将方向检测为包括一明显在下方之上的成分(像一室上性心动过速事件)或不包含(向一室性心动过速事件)。
此外,这样的方向确定不一定在一个明确步骤中发生,并且不一定包括提供一单独“方向性”输出。例如,在从框162感测指示的一时机差可选地用于直接地确定在框164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分类。所述方向性确定是隐含在这个分类中,因为用于指示出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的所述时机差的根本基础是因为这两个分类有不同的波前传播方向。因此,框162的所述方向确定的一部分作为框164的一部分来执行,例如作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分类本身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166,执行框161的感测的分类和/或在框164的波前方向检测。分类的结果是确定是否有心律失常,并且此外,分析波前方向性,以推断是否心律失常起源于室上;也就是说,是否因为取决室上性心动过速(SVT)。
特别是,存在心律失常(一心律失常事件)可能被检测为在心脏心室内的一严重心动过速,对应于超过例如160bpm、170bpm、180bpm、190bpm和/或超过200bpm的心率。可选地,用于电击疗法触发的心率窗口也低于较高的心率;例如,用于电击治疗触发因素的心率窗口也低于一较高的心率;例如,一候选的室性心律失常是小于250bpm。较高的心率室性失常可选地认为是心室纤颤,并且以不同方式治疗。
可选地,如果不存在当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则跳过在框164的方向性分析,所述快速性心律失常是用于区别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之间的心律失常类型的一候选事件。可选地,如果存在一当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则仅执行框162,以允许方向性和/或时机分析。
在框166,取决于是否存在有一检测到的心室失常,其不是一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室失常,流程图出现分歧。如果是,在框168,传递一个或多个除颤电击。相反的,不会发生传递除颤电击。无论哪种情况,流程图都会返回到框161、162的感测/检测。
现在参考图1C,图1C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一种区分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的心律失常的更特定方法,否则所述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的心律失常将是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装置进行除颤的明显候选者。图1C的方法可以被理解为描述实现图1A的方法的特定实施例;例如,如下文所述,具有两个对应的操作。
在两个并行的处理流中呈现了所述流程图的初始框。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一处理流并且在框151执行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感测。这包括了测量来自一个或多个心脏植入引线的信号,以产出数据,所述数据可能指示出正在发生一心律失常事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框151对应于图1A的框16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153,将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感测数据分类为指示或不指示一心律失常(例如,如关于框161所描述的),并且在框155,确定是否所述心律失常代表除颤的一候选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框153、155可以理解为包括有关于图1A的框164描述的操作的一部分。
沿着其他处理流并且在框150,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一第一心室电极组(例如,排列成执行近场感测的多个电极)检测到一第一事件A。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154,从一第二心室电极组检测到一第二事件B。在本文中,术语“近场感测”指的是由延伸穿过位于一电极组的电极处和电极之间的区域的电场梯度主导的感测。在一些实施例中,框150、154的操作对应于图1A的框162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估计在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的一波前行进方向时,使用在两个不同位置处(例如,两个布同心室电极组)的波前事件的相对时机的检测。在一简单形式中,经估计的所述波前行进方向是“从”最早的检测位置“到”所述后来的检测位置。所述波前可以以倾斜或垂直绘制在两个位置之间的一连接轴线的一角度行进,并且在这个情况下,可选地可以通过它们相对时机来估计所述波前行进方向。例如,如果在两个位置同时测量到对应的事件,可选地所述波前被估计为在垂直于它们的连接轴线的一方向上行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波前行进方向被约束到与一生理上合理的波前速度以及在两个位置处测量到的波前相关事件的相对时机两者一致的方向的集合。可选地,使用三个或更多个感测位置,这可以帮助进一步完善波前方向的估计。
至少第一心室电极组及第二心室电极组是“心室”范围的,因为它们被放置在所述心室中,使得它们感测到电脉冲(在本文中也称为“去极化波前”),所述电脉冲控制在这些电脉冲通过心室心脏壁区域传播的位置处的心脏收缩。在一些实施例中,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心室电极组及第二心室电极组被植入到所述心脏,例如所述心脏的一间隔壁,使得它们在两个各自单独的位置处执行对所述心室间隔内的局部信号的感测。
可选地,所述心室电极组在它们的成员电极中部分地重叠;例如,一中央电极可选地在两个电极组的每一个之间共享。为了描述的目的,本文关于两个心室电极组描述了方法和系统。然而,应当理解,可选地使用三个或更多个心室电极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双引线配置与提供室上性心动过区分能力给特定装置特别相关,所述特定装置共同地配置成同时用于心脏收缩力调制(CCM)治疗与如同一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操作。例如,本文中关于图1D至图4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说明。(电极组中的)感测电极可选地包括也用于施加治疗,例如心脏收缩力调制治疗。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151的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感测中也使用一个或两个所述心室电极组(或使用来自第一心室电极组及第二心室电极组的一个或多个电极的另一个电极组)。
可选地,一引线(例如,放置在沿着所述心室间隔的一上下轴线延伸的一引线)包括所述心室电极组。
尽管两个电击可以建立提供近场感测的一双极配置,但是可选地,在一近场感测配置中使用两个以上的感测电极。在本文中,术语“双极”用来表示包括至少两个感测电极的电极组。
如进一步解释的,例如,关于框156,分析在多个心室心脏壁区域中的电信号的差异(例如,时机差异),以确定关于一可能的心律失常的性质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心室位置间隔开约1厘米、1.5厘米、2厘米、2.5厘米、3厘米或其它距离。假设事件检测顺序为A然后B(框150,然后框154),取决于去极化波前传播方向(例如,通过一心室间隔的顺行或逆行传播),所述“第一”及“第二”双极排列的标识可能会不同。
框155的确定是基于在框153的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感测数据分类的基础所做出来的。存在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执行这样的分类。然而,这些方法可能(尽管不合适)包括将起因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室失常分类为用于除颤的候选。
如果一检测到的心律失常不是用于除颤的一候选条件(基于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感测数据),则所述流程图可以返回到开始,在此框151的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感测及事件检测150、154重新开始。
如果检测到的所述心律失常是用于除颤的一候选,所述流程图进行到框156。在框156,通过将起因于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心律失常分类,执行对事件A及B的分析以确定所述候选的心律失常是否真正适合除颤。
通常,感测事件A及B的所述相对时机可以解释为指示在所述第一电极组与所述第二电极组的位置之间的去极化波前通行的方向及速度。所述波前(或更确切地说,所述波前的至少一个方向分量),以它们的距离与它们的相对延迟的比例来表示的一速度,在较早感应的电极位置与较晚感应的电极位置之间的方向上通行。基于指示的方向及速度,可以将发送解释为从所述心房(这就表示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或从所述心室开始。本文中例如关于图5A至5E描述了用于执行分类的算法的示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155、156处的所述确定是图1A的框164和/或166的操作的一部分。
应该理解的是,在框156处的事件A及B的方向及速度分类不一定在框155处确定一心律失常为一除颤候选者之后。图1A中所示的顺序仅用于描述。还应该理解,所述两个处理流可选地以不同于图1A所示的方式来互连,但是会导致相同的结果。例如,框156的所述确定可选地用于抑制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感测和/或分类,从而有效地导致在任何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候选者可以被确定之前,抑制除颤电击传递(块155)。
如果在框156处的所述确定是事件A、B没有将室上性心动过速表示为所述心律失常的类型,然后在框158(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于图1A的框168),至少一个除颤电击传递到所述心脏。否则,除颤将终止。无论哪种情况,所述流程图都将再次返回到开头。
区分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SVT-type)的心律失常的装置
现在参考图1B,图1B是示意性地示出一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装置170的一框图,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装置170配置成用以基于来自两个心室电极组103、105的输入来区分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SVT-type)的心律失常。
框174代表一检测器,所述检测器配置成用以检测心律失常(例如,对应于图1A的框151、153、155的动作),所述心律失常是通过除颤电路176实施的一除颤电击来进行校正的候选。用于执行这种检测的感测数据可选地来自心室电极组103、105中的一个或两者。框172代表一室上性心动过速(SVT)鉴别器,所述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器配置成用以执行图1A的框150、154及156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装置170是一双重功能或多功能的装置,例如,一联合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与心脏收缩力调制(CCM)治疗的装置;一联合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与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的装置;一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联合其它装置,例如一迷走神经、压力感受器或其它神经刺激器;或其它可植入心脏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联合了三个或更多的功能(例如,从刚刚列出的那些中选出的)。结合图4描述了一联合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收缩力调制(CCM)治疗的装置。
可植入脉冲发生器
现在参考图1D,图1D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通过锚定到右心室间隔的两个双极引线102、104而连接到心脏的一可植入脉冲发生器(implantable pulsegenerator,IPG)100。这种装置的操作原理用作用于解释特征(结合图4来呈现)的一背景,所述特征提供可以区分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给一可植入脉冲发生器(IPG)100的修改版本。
可植入脉冲发生器100是一装置的一示例,所述装置配置成一非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功能,例如传递心脏收缩力调制治疗。所述可植入脉冲发生器100可选地代表,例如Impulse Dynamics的用于传递心脏收缩力调制治疗的OPTIMIZER SMART ImplantablePulse Generator(IPG)。所述OPTIMIZER SMART IPG持续地监控一心脏内在活动,并且与检测到的局部电活动同步地生成心脏收缩力调制信号,使得它们的传递发生在心室绝对难治性期。
OPTIMIZER SMART IPG包含两个心室感应放大器102A、104A,心室感应放大器检测心内心电图(IEGM)的心室激动,所述心内心电图通过附接到心脏50的右室间隔的心室引线102、104(分别位于位置103和105)获得的。可选地,引线102、104间隔开至少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或其它距离。感测到的及放大的心室激动信号发送到控制器112。可选地,一个或多个附加引线120连接到在所述心脏50上的另一个位置,例如一心房位置。
可选地,放大器120A发送感测到的及放大的心室激动信号给控制器112。控制器112配置成用以激活心脏收缩力调制(CCM)发生器110,以产生通过引线102、104的一返回信号,以影响心脏收缩,例如如本文中关于图2至图3B所述描述的。
还示出了电池再充电及电力调节电路116,包括可再充电电池117(可选地,锂离子电池)及接收器线圈118;及电感通信与遥测电路114。
现在参考图2,图2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一可植入脉冲发生器100的一“加窗”算法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通过引线102、104所感测到在心室间隔心内心电图信号之间检测到一合适的心室内激动顺序及时间,则通过控制器116实现的一可植入脉冲发生器100控制算法在一特定心跳上通过心脏收缩力调制发生器110将心脏收缩力调制(CCM)信号传递到所述心脏。
迹线200代表对应于没有被分类为异常的心动周期的事件(例如,没有受到过度的噪音或室性心动过速)。直到感测一心室事件V(例如,通过引线102测量Q和/或R波的开始),控制器116可选地在一些初始延迟202之后,打开一局部感测警报窗口204。
所述警报窗口可以在AV区间内(P与R之间)、在VA区间内(所述AV区间之外)或部分在AV区间内并且部分在VA区间内。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两个可编程参数来确定在警报窗口时间中的所述位置204:
警报开始 从所述右心室事件V开始的延迟202的长度(例如,通过引线102所检测到的)。
警报宽度 所述警报窗口204的持续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警报窗口204(例如,在LS处,表示的通过引线104所感测到的一局部地感测事件的时间)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局部感测事件用作潜在心脏收缩力调制(CCM)信号传递的触发因素。当检测到一事件时,所述警报窗口204立即终止。
从心跳周期的这一刻起,否则通过引线104检测到但是在所述警报窗口之外的有效局部感测事件被认为是心室早发性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可选地,这些抑制心脏收缩力调制(CCM)信号传递,例如,用于一可编程的周期数。
如果不被抑制,则在期间208中,发生心脏收缩力调制传递,可选地在一感测后延迟206之后。
使用所述两个双极引线102、104的所述“加窗”算法有效地实现了一传导速度滤波器,由此,仅有所述去极化波前在一特定方向并且以一特定速度的跳动才适合用于传递一心脏收缩力调制信号。
现在参考图3A至图3B,图3A至图3B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通过一传导速度滤波器来区分正常传导跳动与心室异位跳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区分仅在正常传导跳动上传递一心脏收缩力调制信号。图3A示出了一心脏50中的一正常传导跳动状况。所述跳动从窦房(sinoatrial,SA)结53开始,通过心房传导路径54到达房室(atrioventricular,AV)结51,然后从房室结51沿心室传导路径52传播。迹线300指示心跳周期内的标志性电事件,如关于图2所描述的,具有初始延迟200、警报窗口204、感测后延迟206及心脏收缩力调制(CCM)传递期间208。
图3B示出了一种潜在心律失常的类型,其涉及从区域56沿着心室传导路径57开始异位心室脉搏,及沿着动脉传导路径59的紊乱心房传导。这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是通过施加一除颤电击来进行校正的一潜在候选者,例如,使用一双重心脏收缩力调制(CCM)/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装置,就像现在关于图4所描述的装置。
现在参考图4,图4示意性地示出一可植入脉冲发生器400的一框图,所述可植入脉冲发生器配置成传递心脏收缩力调制(CCM)及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两者。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植入脉冲发生器400还可以基于去极化波前的传播时间及传播路径的分析来实现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与室性心动过速(VT)的区分。潜在地,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与室性心动过速(VT)的区分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电击的发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所述心脏收缩力调制引线102(可选地,相当于图1D的引线102)及所述心脏收缩力调制引线104(可选地,相当于图1D的引线104)的所述双极电极对检测到两个心电图(electrogram)信号。通过感测放大器102A、104A放大及检测这些信号。这些放大器具有足以测量在所述双极电极位置103、105处的不同波前到达时间的时间分辨率。可选地,这可以通过使用一比较高频率的带通(例如70-200赫兹(Hz))来实现。心脏收缩力调制控制器112使用测量速率及信道内时机及顺序来控制心脏收缩力调制(CCM)发生器110通过如图2至图3B中所描述的所述引线的相同电极来传递心脏收缩力调制(CCM)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单独的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感测放大器124可选地具有一带通,就像一传统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装置(例如,在8-40赫兹的范围内)检测心脏内事件,在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控制器405中运行的一现有技术的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算法使用所述心脏内事件来检测快速性心律失常。然而,在除颤之前,图1A的方法用于评估所述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否是快速的室上性活动(对此,电击是不必要)或是心室内的一再进入循环(re-entrant loop)(对此,应进行电击治疗)的结果。
为了执行所述区分,从通过所述两个双极对获得的所述心内心电图(IEGM)所测量的并且通过心脏收缩力调制(CCM)控制器112所分析的所述波前传导速度(正在传播的所述去极化波前的方向及速度)被传送到所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控制器405,例如在逐个拍子的基础上。
图4还示出了可选的起搏脉冲发生器409及包括除颤电容器408的除颤脉冲发生器407,所述除颤电容器408配置成用以在传递一除颤电击之前利用能量(例如,约36焦耳(J)的能量)来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植入脉冲发生器400的其它电路包括除颤电池410及电池管理电路411;可再充电电池117、充电/电力调节电路116及接收器/通信线圈118;及高压隔离电路403。内务管理电路(Housekeeping circuitry)420管理诸如电感充电器/通信电路422、磁传感器424和/或温度传感器426的功能。
传导模式的区分
现在参考图5A至图5D,图5A至图5D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穿过一心室间隔的传导模式的区分。
在图5A至图5D中的每一个示出了放置在心脏50的间隔中的引线102、104,以及感测(电极)位置511A、512A。还示出了间隔内传导矢量515的不同估计值,所述传导矢量515取决于在感测位置511A与512A之间的波前传导的明显方向及速度而变化。
在图5A至图5D中的每一个的底部的时间线中,标记511、512分别代表一传导波前到达感测位置511A及512A的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间范围513表示一区分窗口,其用于区分特定室上性心动过速与真实的室性心动过速(true-ventricular tachycardia)。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正常及异常窦性心律的第一划分可以包括通过所述心室间隔的顺向传导(例如,图5A、图5C)及逆向传导(例如,图5D)。
特别是,如图5所示,与通过所述心室的顺向传导一致,正常窦性心律以及以下室上性心动过速通过在所述心室间隔内的所述正常传导装置(希氏束(Bundle of His)及浦肯野纤维(Purkinje Fibers))在一顺向的方向(即从波前位置510A朝向波前位置510B的传导矢量515)上传导到所述心室:
·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tachycardia,AVNRT)
·顺向的预激综合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rthodromicWolf-Parkinson-White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Orthodromic WPW-AVRT)
另一方面,真实的室性心动过速在一逆向的方向上通过所述传导系统邋来传导,和/或在所述传导系统本身内产生干扰。例如,在图5B中,传导是从波前位置510C朝向波前位置510D逆向的。图5C中的传导是顺向的,但是,是从波前位置510E朝向波前位置510F移动,而不是从室上开始。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当心脏收缩力调制控制器112报告的间隔内传导速度和/或传导方向证明了顺向的传导方向及速度落在一预定范围内时,用于被一传统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算法分类为心动过速的心律的电击传递将会被抑制(或至少延迟)。由于大多数室上性心动过速,这将潜在地减少不必要的电击传递给一患者的发生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图5A至图5D的时间线代表如何实现的一示例。在图5A至图5D的每一个中,标记511落入区分窗口513之内(图˙5A)或之外(图5B至图5D)。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分窗口513具有一预定的持续时间及从标记512的检测起的一预定的开始延迟。可选地,通过预定常数来控制区分窗口513开始和/或持续时间参数。可选地,例如,如关于图6所描述的,确定区分窗口513的开始和/或持续时间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分窗口513在感测位置512A处的波前检测之后开始,例如在大约0-100毫秒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始在大约0-50毫秒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分窗口513在其开始之后约1-75毫秒关闭。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分窗口513在其开始之后大约1-40毫秒关闭。应当理解的是,区分窗口513之前和/或之后的时间段本身也可选地彼此区别,并且可选地细分;例如,以允许区别不同的波前起源,例如,如关于图5A至图5D所示和/或描述的。可选地,将输入提供给一治疗装置,附加地或可替代地,提供给一电击除颤器,例如,以调制起搏的传递和/或抑制电脉冲的传递。
可选地,例如取决于最近的心率、心动过速的持续时间或其他参数来调整这些参数。例如,完全传递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条件可以是心律频率在一特定范围内。此外,可以针对心律频率的不同范围来调整室上性心动过速检测参数。例如,在一正常窦性心律率区域(例如,大约60-160bpm之间),所述装置可选地禁用传递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在与潜在的室性心动过速相关的一范围内(例如,约在160–240bpm之间),可以激活所述开窗算法;可选地,窗口足够宽,与快速室性心动过速的情况相比,所述装置在抑制治疗(可能在尝试抗心动过速起搏后,电击传递)方面会犯下更多的错误。在与快速室性心动过速相关的一范围内(例如,在240-300bpm之间),可选地将抑制窗口编程的更窄(以毫秒为单位,及作為所述心跳周期长度的百分之一)。高于300bpm时,可选地不使用所述开窗区分算法来确定是否应传递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标记511落入区分窗口513内时,这被认为是心动过速起源于心室上的指示,并且心室除颤被抑制。
确定一心律失常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起源的所述窗口内/窗口外结果可选地被应用来以不同方式来抑制除颤。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区分室上性心动过速来防止一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算法的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算法独立地操作,但是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情况下,忽略所述算法对开始除颤的任何决定。可选地,修改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算法本身以执行所述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确定并相应地修改它的输出。可选地,仅当已经确定心律失常已经开始时才触发所述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确定;例如,通过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算法的结果来激活,和/或通过一感测数据的较早模式来激活,所述感测数据与一心律失常的开始和/或进行中模式一致。可选地,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测被用来触发一非除颤治疗。可选地,在确定一心律失常的一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起源之后的除颤的抑制本身是受到一进一步输入所抑制的,例如一时间和/或心率相关的输入。
为了说明的目的,在本文中解释了所述加窗算法。它具有可利用最少的计算资源来进行计算和/或通过模拟时机电路来实现的潜在优势。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来获得相同的除颤抑制结果。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明确地确定所述传导矢量515的明显速度及方向,并且将落在用于它的速度及方向的一特定参数范围内的一传导矢量作为任何当前心律失常是起因于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一指示。
现在参考图5E,图5E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穿过一心室间隔的传导模式的三传感器区分。
心律失常的其余两种形式-逆向的预激综合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ntidromicWolf-Parkinson-White 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ntidromic WPW-AVRT)及预激综合征心房颤动(Wolf-Parkinson-White atrial fibrillation,WPW-AF)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单独通过扫过所述心室间隔的所述去极化波前的传导速度及方向的一分析,可能无法将所述室上性心动过速与真实的室性心动过速区分开来。
除了放置在心脏50的一间隔中的引线102、104之外,图5E中还示出了放置在另一心室区域中的一第三引线103。引线103被示为通过与引线104、102相同的血管(例如上腔静脉)进入心脏50;然而,它可选从另一个方向进入。从而,添加一第三感测位置514A到感测(电极)位置511A、512A,对应于引线103的电极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引线103是LV引线,例如,在心脏再同步治疗(RCT)中使用的引线;例如,沿着冠状窦穿过的引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引线103是放置在所述左心房的顶点中的一引线。
在这种情况下,间隔内传导矢量515的估计值与正常顺向传导没有区别,并且实际上图5E的时间线上的标记511落在区分窗口513内。这可能会导致任何并发的心动过速是起源于室上的一确定。
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穿过感测位置514A的一传导波前会导致一预定抑制窗口513B的激活。抑制窗口513B抑制了区分窗口513的除颤区分功能,结果是,即使标记511落在所述时段内,也不能抑制除纤颤,否则将会导致防止一除颤电击的传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抑制窗口513B够长足以覆盖在波前位置510J与波前位置510K之间传导以迂回通过所花费的时间,但是没那么长,以至于它可能抑制区分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例如,大约100-250毫秒或其他合适的持续时间)。可选地,抑制窗口513B在延迟513A之后开始(例如,大约1-50毫秒)。在一些实施例中,延迟513A被设置为足够长,例如,使得首先到达感测位置514A然后几毫秒之后,例如到达感测位置512A的一心房起源的波前不与一波前开始的心室起源混淆。在一些实施例中,抑制窗口513B本身可以被抑制,例如,如果刚好在一波前通过位置515A之前或之后的一足够短的时间段内,检测到通过感测位置512A的一传导波前。
现在参考图6,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一种选择一区分窗口513的方法的一流程图。例如,如关于图5A至图5E所描述的,落入区分窗口513内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相对延迟可选地分类为指示脉冲的一室上性(例如心房)起源,所述脉冲触发了所述心跳。在心律失常期间发生心跳时,这种指示可选地用于区别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610处,多个电极放置在所述心脏间隔壁中,例如,如关于图1D和/或图5A至图5E所绘示和/或讨论的。可选地,所述电极的精确放置包括其相对于彼此上方或下方的相对放置,在它们植入之前不一定是完全已知的。此外,在它们植入之前,电极位置之间的电活动波前的电导率不一定是完全已知的。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在植入后指示实际电极配置的测量来确定区分窗口513的最佳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612处,测量到达所述多个电极的心脏电活动波前的一相对延迟。这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执行。可选地,在所述多个电极中的每一个处测量一心脏心电图(ECG)的R波分量的到达的相对时间。就其用途而言,R波分量在幅度上相对较大且相对较快,因此具有潜在的优势;然而,正在进行的循环心脏电活动波形的任何其他分量都可以作为R波的补充或替代。对于具有一心房起源的电脉冲,例如来自正常AV结激动的起源、心房起搏激动或另一个心房起源,测量到所述相对延迟。正常心率相对波前延迟可选地被视为代表相对波前延迟,所述相对波前延迟也将在室上性心动过速未来可能发作期间内发生。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心房起搏激动会以模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速率来重复。
到达的相对时间可以用任意合适的次数进行测量,例如,以允许计算波形到达电极植入的位点的正常相对时间的一统计表述。可选地,所述统计表述包括一平均延迟及这个延迟的一标准差。可选地,以多个心率来执行相对延迟的测量。从这些测量获得的信息在本文中也称为校准信息。例如,当所述电子波前到达一第一电极之后到达第二电极时,利用延迟,所述校准信息指示心房到心室的一电子波前的方向,所述延迟也是从要被心房激活的框612的测量得知的波前的第一至第二电极延迟的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614,基于框612的波前延迟测量(校准信息)来选择区分窗口。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用于相对延迟的一通常高斯分布),所述窗口被选择为在±2、±3、±4或所述平均延迟的标准差的其它数字内的一延迟范围。可选地,选择所述窗口尺寸及偏移以包括到达的相对时间的所有测量值、或至少包括大部分测量值,例如,至少99%的测量值或至少99.9%的测量值。可选地,所选择的区分窗口是动态的并且依赖于心率、和/或根据一当前心率来选择;例如,考虑到波前速度随心率变化的潜在差异。可选地,基于在不同心率下的延迟的测量值来执行窗口的心率调整(例如,如关于框612所描述的)。可选地,基于从患者群体观察得出的一标准来执行所述窗口的心率调整。
因此,落入这种延迟范围内的一随后测量的延迟可能指示心房起源的一电子波前。在一些实施例中,这种延迟范围用于设置区分窗口513,例如,如关于图5A-5E所描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延迟是否落在区分窗口513内被用于设置对一植入心脏装置的一输入;例如,抑制传递除颤电击治疗的一输入。
通常
如本文中关于数量或值所使用的,术语“约”是指“在±10%以内”。
术语“包括”、“包含”、“包括”、“包含”、“具有”及其同根词意指:“包括但不限于”。
术语“由...组成”意指:“包括并限于”。
术语“基本上由...组成”是指该组合物、方法或结构可包括其他成分、步骤和/或部分,但前提是其他成分、步骤和/或部件不会实质性改变所要求保护的组合物、方法或结构的基本和新颖特征。
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所述”包括复数引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例如,术语“一种化合物”或“至少一种化合物”可以包括多种化合物,包括其混合物。
词语“示例”和“示例性”在本文中用来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说明”。被描述为“示例”或“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优选或有利和/或从其他实施例中排除特征的并入。
词语“可选地”在本文中用来表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未提供”。本公开的任何特定实施例可以包括多个“可选”特征,除非这些特征冲突。
如本文所用,术语“方法”是指用于完成给定任务的方式、手段、技术和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化学、药理、生物学、生化和医学领域的从业者从已知方式、手段、技术和规程已知的或容易从已知方式、手段、技术和规程开发的那些方式、手段、技术和规程。
如本文所用,术语“治疗”包括废除、基本上抑制、减慢或逆转病情的进展,实质上改善病情的临床或美学症状或实质上防止病情的临床或美学症状的出现。
在整个申请中,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以范围格式呈现。应当理解,范围格式的描述仅是为了方便和简洁,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范围的不灵活的限制。因此,应该将范围的描述视为已明确公开了所有可能的子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各个数值。例如,对范围从1到6的描述应被视为已明确公开了从1到3,从1到4,从1到5,从2到4,从2到6,从3到6等子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单个数字,例如1、2、3、4、5和6。这与范围的广度无关。
每当在本文中指示数值范围时(例如“10-15”,“10至15”或由这些其他范围指示链接的任意一对数字),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其意在包括在指示范围内的任何数字(分数或整数),包括范围限制。短语“在第一指示数字和第二指示数字之间的范围/范围/范围”和从第一指示数字“到”、“上至”、“至”、“直到”、或“直至”第二指示数字的“范围/范围/范围”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并且意在包括第一和第二指示数字以及它们之间的所有分数和整数。
尽管已经结合的特定实施例来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显然,许多替代、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广泛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替代、修改和变化。
本说明书中提及的所有出版物,专利和专利申请都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其程度与好像每个单独的出版物,专利或专利申请被具体地和单独地指示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的程度相同。另外,在本申请中对任何参考文献的引用或标识均不应解释为承认该参考文献可用作本公开的现有技术。就使用本节标题而言,不应将其解释为必然的限制。
应当理解,为清楚起见,在分开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在本公开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提供。相反,为简洁起见,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或如在本公开的任何其他描述的实施例中那样适当地提供。在各种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不应被认为是那些实施例的必要特征,除非该实施例在没有那些要素的情况下是不起作用的。
另外,本申请的任何优先权文件在此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Claims (36)

1.一种响应于一心律失常而控制对一植入心脏装置的一输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一心脏的一心律失常的期间,感测通过所述心脏的一心室区域的一电子波前通行的方向;及
基于感测到的所述电子波前的方向,提供对所述植入心脏装置的一输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心脏装置配置成用以施加抗心律失常治疗,并且包括使用已提供的所述输入来配置所述植入心脏装置以施加所述抗心律失常治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心脏装置包括一除颤器,并且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已提供的所述输入来配置所述除颤器用于产生除颤电击。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包括使用校准信息来确定所述电子波前通行的方向。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脏的所述心室区域包括一心室间隔。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包括感测所述电子波前通行穿过所述心室区域内的多个位置的相对时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位置中的每一个是通过用来执行所述感测的一电极对的位置所定义。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包括当感测到的所述电子波前通行的方向指示出所述电子波前正沿着一从心房朝向心室的方向行进时,防止产生除颤电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测所述方向包括感测电子波前到达所述心脏的至少两个心室位置的时间;及
已提供的所述输入是对所述植入心脏装置的一指示,以基于在所述至少两个位置处的所述感测的所述相对时机来配置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施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位置包括沿着一心室间隔的两个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心室间隔的所述至少两个位置隔开至少1厘米。
12.如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心室间隔的所述两个位置沿着一上下轴线排列,所述上下轴线沿着所述心室间隔延伸。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位置是通过一电极对的位置所定义。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电极对放置在一单独引线上。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电极对放置在一单个引线上。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电极用作多个电极对的一构件。
17.如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心脏装置是一至少双重功能的装置。
18.如权利要求9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心脏装置包括一心脏收缩力调制(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CCM)治疗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心脏感测和/或用于心脏收缩力调制治疗的治疗电流传递的引线上的电极也用于感测电子波前到达所述至少两个位置。
20.如权利要求9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波前的方向是在一从心房朝向心室的方向,并且所述输入用于抑制所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传递。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位置是在沿着一上下轴线的不同位置处,并且当感测到所述电子波前在到达一较下方位置之前就到达一较上方位置时,提供抑制输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电子波前在从到达所述较上方位置的时间消逝的一预定延迟之前到达所述较下方位置,则不会抑制输入传递所述抗心律失常治疗。
23.如权利要求10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位置包括在所述心室中的一非间隔位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感测到电子波前在到达所述心室间隔中的一较下方位置之前就到达到达所述心室间隔中的一较上方位置时,已提供的所述输入用于抑制所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传递,除非电子波前到达所述心室中的所述非间隔位置的时间在感测到所述电子波前到达所述心室间隔之前的一预定区间内。
25.一种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device,ICD),其配置成用以:
在一心脏的一心律失常的期间并且在一心跳的区间内,感测电子波前到达所述心脏的至少两个心室位置的时间;及
基于在所述至少两个位置处的所述感测的相对时机,响应于所述心律失常通过所述除颤器来抑制产生除颤电击。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还包括至少两个双极感测电极。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双极感测电极配置成用以附接到沿着所述心室间隔的位置。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双极感测电极在单独引线上。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还配置成用以使用在单独引线上的所述双极感测电极来执行心脏收缩力调制(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CCM)治疗。
30.如权利要求26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双极感测电极在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一单个引线上。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所述单个引线配置成用以沿着所述心室间隔延伸地植入。
32.如权利要求26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双极感测电极配置成用以放置在沿着在一心室间隔内的一上下轴线的不同位置处,并且当感测到所述电子波前在到达一较下方位置之前就到达一较上方位置时,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抑制产生除颤电击。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还包括一感测电极,配置成用以放置在所述心室的一非间隔位置中。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经配置使得如果配置成用以放置在所述心室的一非间隔位置中的所述感测电极感测到在所述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感测到所述电子波前到达一心室间隔位置之前的一预定区间内所述电子波前到达,则不会抑制产生除颤电击。
35.一种设置区别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与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的一区分窗口的方法,包括:
测量在电子波前到达植入在所述心室间隔中的多个电极的一相对延迟,其其中所述电子波前是从一心房位置开始的,并且基于测量到的所述相对延迟来设置所述窗口。
36.一种响应于一心律失常而控制对一植入心脏装置的一输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植入在所述心脏的一心室区域内的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的一输入;
使用校准信息来确定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移动的一电子波前的一方向;及
基于感测到的所述电子波前的方向,提供对所述植入心脏装置的一输入。
CN202080006541.9A 2019-01-23 2020-01-23 在联合心脏收缩力调制-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装置中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区分 Active CN1131647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795612P 2019-01-23 2019-01-23
US62/795,612 2019-01-23
PCT/IB2020/050534 WO2020152619A1 (en) 2019-01-23 2020-01-23 Discrimination of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 in combined ccm-icd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4753A true CN113164753A (zh) 2021-07-23
CN113164753B CN113164753B (zh) 2023-03-24

Family

ID=69500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6541.9A Active CN113164753B (zh) 2019-01-23 2020-01-23 在联合心脏收缩力调制-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装置中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区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88402A1 (zh)
EP (1) EP3914345A1 (zh)
JP (1) JP2022523023A (zh)
CN (1) CN113164753B (zh)
WO (1) WO20201526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213509A1 (en) 2021-03-29 2022-10-06 David Prutchi Lead positioning for an implantable pulse generator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4753A (en) * 1981-05-12 1988-07-05 Medtronic, Inc. System for sensing electrical depolarization wave signals and their direction
US5193535A (en) * 1991-08-27 1993-03-16 Medtronic,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rimination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from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nd for treatment thereof
US5331966A (en) * 1991-04-05 1994-07-26 Medtronic, Inc. Subcutaneous multi-electrode sensing system, method and pacer
US6327499B1 (en) * 1997-08-01 2001-12-04 Eckhard Alt Cardiac stimulator and defibrillator
EP1273319A2 (en) * 2001-07-03 2003-01-08 Pacesetter, Inc. Implantable multi-chamber cardiac stimulation device with sensing vectors
US20030023130A1 (en) * 2001-07-30 2003-01-30 Ciaccio Edward J.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entran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sthmus and shape for catheter ablation
US20040111119A1 (en) * 2002-12-04 2004-06-10 Shantanu Sarkar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criminating polymorphic tachyarrhythmias from monomorphic tachyarrhythmias facilitating detection of fibrillation
US6993385B1 (en) * 1999-10-25 2006-01-31 Impulse Dynamics N.V. 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 device having anti-arrhythmic capabilities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reof
US20060247687A1 (en) * 2005-04-28 2006-11-02 Swerdlow Charles 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lidating a pacing train associated with T-shock delivery
US7225017B1 (en) * 2002-06-12 2007-05-29 Pacesetter, Inc. Parasympathetic nerve stimulation for ICD and/or ATP patients
US20090076557A1 (en) * 2005-05-09 2009-03-19 Yi Zhang Closed Loop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Using Cardiac Activation Sequence Information
US20090306731A1 (en) * 2008-06-09 2009-12-10 Thomas Doerr Antitachycardiac heart stimulator
US20100087881A1 (en) * 2008-10-06 2010-04-08 Shuros Allan C Preferential mechanical unloading during anti-tachycardia pacing
US20100198290A1 (en) * 2009-01-30 2010-08-05 Medtronic, Inc. Distance-based analysis of return cycles for tachycardia discrimination
US20100249626A1 (en) * 2008-03-28 2010-09-30 Ela Medical S.A.S. Discriminating between tachycardias of ventricular origin and supra entricular origi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20100274146A1 (en) * 2009-04-22 2010-10-28 Dan Li Dynamic selection of algorithms for arrhythmia detection
US20120041508A1 (en) * 2009-04-23 2012-02-16 Benny Rousso Implantable lead connector
US20140148868A1 (en) * 2007-10-09 2014-05-29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Of The Commonwealth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Automated Assessment of Atrioventricular and Ventriculoatrial Conduction
WO2018197865A1 (en) * 2017-04-25 2018-11-01 Imperial Innovations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cardiac arrhythmi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3242B1 (en) 1999-03-25 2001-07-17 Impulse Dynamics N.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iming the delivery of non-excitatory ETC signals to a heart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4753A (en) * 1981-05-12 1988-07-05 Medtronic, Inc. System for sensing electrical depolarization wave signals and their direction
US5331966A (en) * 1991-04-05 1994-07-26 Medtronic, Inc. Subcutaneous multi-electrode sensing system, method and pacer
US5193535A (en) * 1991-08-27 1993-03-16 Medtronic,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rimination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from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nd for treatment thereof
US6327499B1 (en) * 1997-08-01 2001-12-04 Eckhard Alt Cardiac stimulator and defibrillator
US6993385B1 (en) * 1999-10-25 2006-01-31 Impulse Dynamics N.V. 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 device having anti-arrhythmic capabilities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reof
EP1273319A2 (en) * 2001-07-03 2003-01-08 Pacesetter, Inc. Implantable multi-chamber cardiac stimulation device with sensing vectors
US20030009197A1 (en) * 2001-07-03 2003-01-09 Helland John R. Implantable multi-chamber cardiac stimulation device with sensing vectors
US20030023130A1 (en) * 2001-07-30 2003-01-30 Ciaccio Edward J.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entran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sthmus and shape for catheter ablation
US7225017B1 (en) * 2002-06-12 2007-05-29 Pacesetter, Inc. Parasympathetic nerve stimulation for ICD and/or ATP patients
US20040111119A1 (en) * 2002-12-04 2004-06-10 Shantanu Sarkar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criminating polymorphic tachyarrhythmias from monomorphic tachyarrhythmias facilitating detection of fibrillation
US20060247687A1 (en) * 2005-04-28 2006-11-02 Swerdlow Charles 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lidating a pacing train associated with T-shock delivery
US20090076557A1 (en) * 2005-05-09 2009-03-19 Yi Zhang Closed Loop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Using Cardiac Activation Sequence Information
US20140148868A1 (en) * 2007-10-09 2014-05-29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Of The Commonwealth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Automated Assessment of Atrioventricular and Ventriculoatrial Conduction
US20100249626A1 (en) * 2008-03-28 2010-09-30 Ela Medical S.A.S. Discriminating between tachycardias of ventricular origin and supra entricular origi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20090306731A1 (en) * 2008-06-09 2009-12-10 Thomas Doerr Antitachycardiac heart stimulator
US20100087881A1 (en) * 2008-10-06 2010-04-08 Shuros Allan C Preferential mechanical unloading during anti-tachycardia pacing
US20100198290A1 (en) * 2009-01-30 2010-08-05 Medtronic, Inc. Distance-based analysis of return cycles for tachycardia discrimination
US20100274146A1 (en) * 2009-04-22 2010-10-28 Dan Li Dynamic selection of algorithms for arrhythmia detection
US20120041508A1 (en) * 2009-04-23 2012-02-16 Benny Rousso Implantable lead connector
WO2018197865A1 (en) * 2017-04-25 2018-11-01 Imperial Innovations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cardiac arrhythmi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52619A1 (en) 2020-07-30
CN113164753B (zh) 2023-03-24
US20220088402A1 (en) 2022-03-24
EP3914345A1 (en) 2021-12-01
JP2022523023A (ja)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59024B1 (en) Apparatus for atrial arrhythmia episode detection
US9675261B2 (en) Atrial arrhythmia episode detection in a cardiac medical device
US9604064B2 (en) Criteria for optimal electrical resynchronization during fusion pacing
US8983586B2 (en) Beat-morphology matching scheme for cardiac sensing and event detection
US7818056B2 (en) Blending cardiac rhythm detection processes
US8929984B2 (en) Criteria for optimal electrical resynchronization during fusion pacing
US8825145B1 (en) Beat-morphology matching scheme for cardiac sensing and event detection
US8812094B2 (en)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and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for classifying intracardiac signals
US887419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nalyzing T-wave alternans
US853852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far-field oversensing based on signals sensed by the proximal electrode of a multipolar LV lead
US20180132745A1 (en) Method and medical device for discriminating between a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nd a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EP2967384B1 (en) A beat-morphology matching scheme for cardiac sensing and event detection
CN113164753B (zh) 在联合心脏收缩力调制-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装置中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区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9

Address after: Room soho10810, Jianwai, 2 nanzhugan Hutong,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Pulse power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William stad, Curacao

Applicant before: IMPULSE DYNAMICS N.V.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762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810, Floor 7, Building 1, No. 2, Nanzhugan Hutong,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0

Applicant after: Pulse power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810, Jianwai SOHO, No. 2, Nanzhugan Hutong,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0

Applicant before: Pulse power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