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3392A - 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3392A
CN113163392A CN202110284343.5A CN202110284343A CN113163392A CN 113163392 A CN113163392 A CN 113163392A CN 202110284343 A CN202110284343 A CN 202110284343A CN 113163392 A CN113163392 A CN 113163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message
electronic equipment
esim
pro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43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园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843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633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63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33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eSIM,且eSIM存储有profile;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eSIM中的profile删除。本申请提供的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在第一电子设备遗失等需要删除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其他电子设备实现远程删除第一电子设备中的profile,避免他人对profile中的用户身份数据的盗用,从而提升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作为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实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目前,通过卡槽设置于电子设备中的物理SIM卡逐渐被嵌入式SIM(embedded-SIM,eSIM)卡取代,即用户无需在电子设备中插入物理SIM卡,而是将SIM直接嵌入到终端芯片的集成电路中。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下载运营商提供的用户身份数据文件(profile)至eSIM中,并通过profile实现访问运营商网络,使得选择运营商的方式更灵活。但是,由于eSIM卡不是物理卡,用户无法及时通过注销eSIM卡来实现对用户身份数据的保护,使得电子设备在遗失后,容易被他人使用用户身份数据,从而导致在电子设备设置eSIM卡的情况下,存在用户身份数据安全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目前在电子设备设置eSIM卡的情况下,存在用户身份数据安全性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eSIM,且所述eSIM存储有用户身份数据文件profile;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eSIM中的profile删除。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装置,包括:
第一消息接收模块,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eSIM,且所述eSIM存储有profile;
删除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eSIM中的profile删除。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响应该第一消息,将其eSIM中的profile删除。如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在第一电子设备遗失等需要删除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其他电子设备实现远程删除第一电子设备中的profile,避免他人对profile中的用户身份数据的盗用,从而提升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见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embedded-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eSIM)的,且所述eSIM存储有用户身份数据文件(profile);
步骤102、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eSIM中的profile删除。
基于此,通过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响应该第一消息,将其eSIM中的profile删除。如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在第一电子设备遗失等需要删除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其他电子设备实现远程删除第一电子设备中的profile,避免他人对profile中的用户身份数据的盗用,从而提升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01中,在用户需要对第一电子设备中profile删除的情况下(如用户确认第一电子设备已遗失等),用户可以使用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且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接收到该第一消息。
其中,上述第一消息可以是任意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对其eSIM中的profile进行删除的消息,其可以是短信息、彩信以及即时通信消息等中的至少一项。
具体地,上述第一消息可以是包括profile删除标识,且该profile删除标识可以包括字符串、语音以及图片等中的至少一项,该profile删除标识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对其eSIM中的profile进行删除,即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第一消息中包含profile删除标识的情况下,直接对其eSIM中的profile删除;或者,上述第一消息还可以是包括eSIM的唯一识别码(Electronic Identity,EID)等。
另外,上述第一消息可以是由用户主动通过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消息,例如,可以是用户意识到第一电子设备已遗失而需要删除第一电子设备的eSIM中profile时,通过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或者,上述第一消息也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通过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确认删除第一电子设备的eSIM中profile的第一消息。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预设有关联关系;上述步骤101之前,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指示消息;上述步骤101,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指示消息发送的第一消息。
基于此,在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其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主动向与其预设有关联关系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通过第二电子设备及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从而可以提升删除第一电子设备中profile的及时性,进一步提升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的安全性。
其中,上述第一电子设备与上述第二电子设备预设有关联关系,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中预先设定有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身份数据,如联系号码等;或者,也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设置有相同的用户信息,如注册所使用的身份信息相同,等等。
另外,上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是上述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提示消息之前,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根据其位置信息和解锁信息等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场景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具体地,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获取其与第二电子设备的间距,并在获取到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距且持续时长超过预设时长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例如,上述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提示消息之前,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近程通信模块(如蓝牙或者红外)之间的信号断开的情况下,间隔一定时长(如3分钟或者5分钟等)向第二电子设备请求位置信息,并根据其自身的位置信息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反馈的位置信息确定两者的间距,并在间距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距(如500米等)且持续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如5分钟或者10分钟等)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
或者,也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解锁输入,且确定解锁输入不满足预设的安全解锁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其中,该解锁输入不满足安全解锁条件,可以是连续多次解锁输入验证不通过,或者,解锁方式为分正常解锁(如通过软件暴力破解等),等等。
当然,在上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解锁输入不满足安全解锁条件的情况下,为避免profile中用户身份数据在第一电子设备被解锁后泄露,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将profile暂时锁定,即上述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提示消息,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锁定所述eSIM中的profile,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提示消息。此种情况下,在第一电子设备删除profile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先响应第一消息对profile解锁,再删除profile。
或者,上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之前,可以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间距超出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锁屏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接收解锁输入;
在检测到所述解锁输入不满足安全解锁条件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
基于此,同时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间距以及接收到的解锁输入,作为判定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降低误触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提示信息的概率,且更符合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需要保护的场景,在满足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电量的节省。
示例性地,假设电子设备1(即第一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2(即第二电子设备)设置有相同的用户信息(即两者预设有关联关系)且常被用户同时携带,在电子设备1检测到其与电子设备2之间的间距超出1公里(即预设范围)且其处于锁屏状态下接收到解锁输入的情况下,若确定该解锁输入为非正常解锁输入(即不满足安全解锁条件),则电子设备1将其eSIM中的profile锁定,并向电子设备2发送提示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102,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上述第一消息之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响应于该第一消息,将其eSIM中的profile删除,以避免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身份数据泄露。
其中,上述响应于第一消息,将eSIM中的profile删除,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对profile进行删除。例如,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包括上述profile删除标识的情况下,直接将其eSIM中的profile删除。
或者,为降低第一电子设备出现误删除profile的风险,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接收到上述第一消息后,对第一消息进行验证,在确定第一消息验证通过时对eSIM中的profile删除。
具体地,上述第一消息包括上述EID;上述步骤102,可以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对所述第一消息中的EID与所述eSIM的EID进行比较,获取比较结果;
在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第一消息中的EID与所述eSIM的EID一致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eSIM中的profile删除。
基于此,仅在第一消息中携带有第一电子设备中eSIM的EID的情况下,将第一电子设备的eSIM中的profile删除,从而可以降低误删除eSIM中profile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比较结果指示第一消息中的EID与第一电子设备的eSIM的EID不一致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将第一消息作为普通消息,即不响应于第一消息而删除profile。
当然,上述第一电子设备删除profile的确定因素除上述EID之外,还可以是其他方式。具体地,上述步骤101之前,还可以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身份验证信息;
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对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在所述身份验证信息验证通过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指示消息;
所述步骤101,可以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指示消息反馈的且包括EID的第一消息。
基于此,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先对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验证,在身份验证信息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指示消息,并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针对指示消息反馈的包括EID的第一消息且在EID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删除其eSIM中的profile,进一步降低误删除profile的风险。
其中,身份验证信息可以是任意用于指示用户的身份的信息,其可以包括密码信息以及用户人体特征信息(如指纹图案信息、虹膜信息以及人脸图像信息等中的至少一项)。
另外,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上述第二消息之后,可以对第二消息中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具体地,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二消息中的身份验证信息与其存储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较,在第二消息中的身份信息为存储的身份验证信息的情况下验证通过。
当然,在上述第二消息中的身份验证信息验证不通过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将第一消息作为普通消息,即不响应于第一消息而删除profile。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示消息可以是任意的用于指示用户通过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包括上述EID的第一消息的消息,具体地,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上述提示消息的情况下,显示上述提示消息,若用户基于该提示消息输入EID,则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包括用户输入的EID的第一消息。
或者,上述验证过程,也可以是在第一消息包括用户身份信息以及EID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同时对第一消息中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及EID进行验证,在两者均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对eSIM中的profile删除;而在两者中至少一个验证不通过的情况下,不执行删除profile。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子设备删除其,可以是将eSIM中的全部profile删除;或者,也可以是删除部分profile,具体地,在上述第一消息还包括profile指示信息(如运营商信息等)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仅将profile指示信息所指示的profile删除。
另外,在上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其eSIM中的profile进行删除之后,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中eSIM的profile已完成删除,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请参见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装置,如图2所示,该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装置200包括:
第一消息接收模块201,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eSIM,且所述eSIM存储有用户身份数据文件profile;
删除模块202,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eSIM中的profile删除。
基于此,通过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响应该第一消息,将其eSIM中的profile删除。如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在第一电子设备遗失等需要删除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其他电子设备实现远程删除第一电子设备中的profile,避免他人对profile中的用户身份数据的盗用,从而提升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唯一识别码EID;
所述删除模块202,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对所述第一消息中的EID与所述eSIM的EID进行比较,获取比较结果;
删除单元,用于在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第一消息中的EID与所述eSIM的EID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eSIM中的profile删除。
基于此,仅在第一消息中携带有第一电子设备中eSIM的EID的情况下,将第一电子设备的eSIM中的profile删除,从而可以降低误删除eSIM中profile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装置200,还包括:
第二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身份验证信息;
验证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对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指示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身份验证信息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指示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接收模块201,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指示消息反馈的且包括EID的第一消息。
基于此,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先对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验证,在身份验证信息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指示消息,并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针对指示消息反馈的包括EID的第一消息且在EID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删除其eSIM中的profile,进一步降低误删除profile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预设有关联关系;
所述装置200,还包括:
提示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提示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接收模块201,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提示消息发送的第一消息。
基于此,在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其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主动向与其预设有关联关系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通过第二电子设备及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从而可以提升删除第一电子设备中profile的及时性,进一步提升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装置200,还包括:
解锁输入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间距超出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锁屏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解锁输入;
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解锁输入不满足安全解锁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
基于此,同时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间距以及接收到的解锁输入,作为判定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降低误触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提示信息的概率,且更符合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需要保护的场景,在满足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电量的节省。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装置能够实现图1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0,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存储在存储器3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3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301执行时实现上述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4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4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401、网络模块402、音频输出单元403、输入单元404、传感器405、显示单元406、用户输入单元407、接口单元408、存储器409、以及处理器410等部件。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为上述电子设备40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4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射频单元401,用于: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eSIM,且eSIM存储有profile;
处理器410,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eSIM中的profile删除。
基于此,通过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响应该第一消息,将其eSIM中的profile删除。如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在第一电子设备遗失等需要删除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其他电子设备实现远程删除第一电子设备中的profile,避免他人对profile中的用户身份数据的盗用,从而提升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唯一识别码EID;
处理器410,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对所述第一消息中的EID与所述eSIM的EID进行比较,获取比较结果;
在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第一消息中的EID与所述eSIM的EID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eSIM中的profile删除。
基于此,仅在第一消息中携带有第一电子设备中eSIM的EID的情况下,将第一电子设备的eSIM中的profile删除,从而可以降低误删除eSIM中profile的风险。
可选的,射频单元401,还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身份验证信息;
处理器410,还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对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射频单元401,还用于:
在所述身份验证信息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指示消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指示消息反馈的且包括EID的第一消息。
基于此,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先对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验证,在身份验证信息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指示消息,并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针对指示消息反馈的包括EID的第一消息且在EID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删除其eSIM中的profile,进一步降低误删除profile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预设有关联关系;
射频单元401,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提示消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提示消息发送的第一消息。
基于此,在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其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主动向与其预设有关联关系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通过第二电子设备及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从而可以提升删除第一电子设备中profile的及时性,进一步提升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用于输入单元407,用于: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间距超出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锁屏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解锁输入;
处理器410,还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解锁输入不满足安全解锁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
基于此,同时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间距以及接收到的解锁输入,作为判定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降低误触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提示信息的概率,且更符合第一电子设备中用户身份数据需要保护的场景,在满足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电量的节省。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4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4041和麦克风4042,图形处理器4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406可包括显示面板4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4061。用户输入单元407包括触控面板4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4072。触控面板4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4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4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4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4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4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eSIM,且所述eSIM存储有用户身份数据文件profile;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eSIM中的profile删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唯一识别码EID;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eSIM中的profile删除,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对所述第一消息中的EID与所述eSIM的EID进行比较,获取比较结果;
在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第一消息中的EID与所述eSIM的EID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eSIM中的profile删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对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在所述身份验证信息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指示消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指示消息反馈的且包括EID的第一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预设有关联关系;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提示消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提示消息发送的第一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间距超出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锁屏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解锁输入;
在检测到所述解锁输入不满足安全解锁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
6.一种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消息接收模块,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eSIM,且所述eSIM存储有profile;
删除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eSIM中的profile删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唯一识别码EID;
所述删除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对所述第一消息中的EID与所述eSIM的EID进行比较,获取比较结果;
删除单元,用于在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第一消息中的EID与所述eSIM的EID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eSIM中的profile删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身份验证信息;
验证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对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指示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身份验证信息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指示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指示消息反馈的且包括EID的第一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预设有关联关系;
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提示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提示消息发送的第一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解锁输入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间距超出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锁屏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解锁输入;
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解锁输入不满足安全解锁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
CN202110284343.5A 2021-03-17 2021-03-17 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1633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4343.5A CN113163392A (zh) 2021-03-17 2021-03-17 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4343.5A CN113163392A (zh) 2021-03-17 2021-03-17 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3392A true CN113163392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87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4343.5A Pending CN113163392A (zh) 2021-03-17 2021-03-17 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633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0669A (zh) * 2021-08-17 2021-1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eSIM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08202A1 (en) * 2010-11-02 2012-05-0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2638628A (zh) * 2012-03-30 2012-08-15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手机摄像头及gps实现手机防盗的系统及方法
CN104427468A (zh) * 2013-09-06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自动报警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98051A (zh) * 2016-04-01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信息删除方法及装置
CN107172602A (zh) * 2017-06-27 2017-09-15 上海展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数据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
WO2017206250A1 (zh) * 2016-06-01 2017-12-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的备份销毁方法和装置
CN107451464A (zh) * 2017-06-27 2017-12-08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信息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7466031A (zh) * 2017-08-08 2017-12-1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数据的方法及终端
CN108683997A (zh) * 2018-03-30 2018-10-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保护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92601A (zh) * 2017-03-17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eUICC配置文件的删除方法和设备
US20190325156A1 (en) * 2018-04-20 2019-10-24 Qiang Jason Du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deleting data from a client device
CN111148088A (zh) * 2018-11-02 2020-05-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 管理移动终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以及系统
CN112437401A (zh) * 2020-11-25 2021-03-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08202A1 (en) * 2010-11-02 2012-05-0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2638628A (zh) * 2012-03-30 2012-08-15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手机摄像头及gps实现手机防盗的系统及方法
CN104427468A (zh) * 2013-09-06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自动报警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98051A (zh) * 2016-04-01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信息删除方法及装置
WO2017206250A1 (zh) * 2016-06-01 2017-12-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的备份销毁方法和装置
CN109792601A (zh) * 2017-03-17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eUICC配置文件的删除方法和设备
CN107451464A (zh) * 2017-06-27 2017-12-08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信息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7172602A (zh) * 2017-06-27 2017-09-15 上海展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数据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
CN107466031A (zh) * 2017-08-08 2017-12-1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数据的方法及终端
CN108683997A (zh) * 2018-03-30 2018-10-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保护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325156A1 (en) * 2018-04-20 2019-10-24 Qiang Jason Du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deleting data from a client device
CN111148088A (zh) * 2018-11-02 2020-05-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 管理移动终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以及系统
CN112437401A (zh) * 2020-11-25 2021-03-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0669A (zh) * 2021-08-17 2021-1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eSIM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4693B2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ouchscreen terminal
EP2854071B1 (en)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unlocking a terminal
EP2857947B1 (en) Terminal device and unlocking method thereof
US7184750B2 (en) Smart terminal remote lock and format
CN110419042B (zh) 一种屏幕解锁的方法及终端
CN107025395B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530356A (zh) 移动通讯终端及其数据保护方法和装置
US9940448B2 (en) Unlock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20120047566A1 (en) Password protected secure device
CN108429879B (zh) 电子设备、摄像头控制方法、摄像头控制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56537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远程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EP2391967B1 (en) Password protected secure device
CN109325334B (zh) 一种触控终端控制方法和触控终端
CN104021327A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US9542547B2 (en) Identification to access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CN112667984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995572A (zh) 电脑解锁方法和具有解锁模块的电脑
KR20140093556A (ko) 이중 인증을 통한 전자기기의 보안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기기의 보안 방법
WO20160728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disable factory reset
CN112887922B (zh) 消息发送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163392A (zh) 用户身份数据文件的删除方法及装置
CN111966991A (zh) 设备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8364B (zh) 电子设备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53918A (zh) 安全操作方法、安全操作装置和终端
US20170195425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motely Locking a Mobile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