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1910A - 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1910A
CN113161910A CN202110509711.1A CN202110509711A CN113161910A CN 113161910 A CN113161910 A CN 113161910A CN 202110509711 A CN202110509711 A CN 202110509711A CN 113161910 A CN113161910 A CN 113161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distribution
room
silica gel
gel desiccant
central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97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1910B (zh
Inventor
费章君
于文学
万尚军
操星
那振刚
王懋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engt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engt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engt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engt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097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61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61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1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1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1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56Cooling; Ventilation
    • H02B1/565Cooling; Ventilation for cabine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28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中心主站和配电房,所述中心主站的连接端与配电房相连接,所述中心主站的输出端固定设有客户端,所述配电房包括监控系统、环境监测、门禁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灯光控制,所述配电房具体为柜体,所述新风系统包括风机、连接管道、导流管道和再利用机构,工作人员通过中心主站控制电动推杆和金属片将环形壳体旋转180度,使上部新再生的硅胶干燥剂颗粒旋转下,然后再继续进行通风干燥,并且原底部的使用过的硅胶干燥剂颗粒转上去后通过电热丝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度,使硅胶干燥剂进行再生,实现重复使用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站房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房又叫配电所,在国家标准里面,配电所的定义是:"所内只有起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装置,母线上无主变压器"。配电所与变电所的区别在于,配电房(配电所)无变压器,而变电所有变压器。配电房是大厦供电系统的关键部位,设专职电工对其实行24小时运行值班。未经管理处经理、部门主管的许可,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值班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配电设备状况、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值班员必须密切注意电压表、电流表、功率因数表的指示情况;严禁空气开关超载运行。经常保持配电房地面及设备外表无尘。配电房设备的倒闸操作由值班员单独进行,其他在场人员只作监护,不得插手;严禁两人同时倒闸操作,以免发生错误。
传统在对配电房进行湿度检测后均是利用风机对配电房内部进行风干干燥,这种干燥方法受季节和地域不一样会出现外界空气湿度不一情况,导致不能很好的达到干燥至预期效果的目的,长期如此易导致内部电器元件损坏,现有也有一些添加有干燥剂的,但是干燥剂也有最大干燥限度,不能长期使用,时间长了需要顶起替换,不然就会影响干燥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干燥方法受季节和地域不一样会出现外界空气湿度不一情况,导致不能很好的达到干燥至预期效果的目的,长期如此易导致内部电器元件损坏,现有也有一些添加有干燥剂的,但是干燥剂也有最大干燥限度,不能长期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中心主站和配电房,所述中心主站的连接端与配电房相连接,所述中心主站的输出端固定设有客户端,所述配电房包括监控系统、环境监测、门禁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灯光控制,所述配电房具体为柜体,所述新风系统包括风机、连接管道、导流管道和再利用机构;
所述再利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于柜体一侧顶部,所述柜体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一侧设有环形壳体,所述环形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将环形壳体等分的中间隔板,所述壳体与柜体之间开设有与环形壳体一半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壳体远离柜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环形壳体与盖板之间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空腔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环形壳体底部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片,所述环形壳体内部填满了硅胶干燥剂颗粒,所述盖板内侧顶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部固定设有与柜体上的电源电性连接的电热丝。
优选的,所述风机固定连接于柜体顶部一侧,所述连接管道固定连接于风机的出风口处,所述导流管道固定连接于连接管道远离风机的一端并且与盖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所述环形壳体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比硅胶干燥剂颗粒小的第一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柜体顶部风机的一侧镶嵌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风机的进风管设于半导体制冷片一侧。
优选的,所述环境监测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水位检测器,所述中心主站与配电房之间通过英特网连接。
优选的,所述监控系统具体为摄像头,所述灯光控制具体为声控灯。
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检测湿度,事先对配电房内部的湿度的最佳数值进行设置,再利用湿度传感器进行检测且将数据传输至中心主站进行辨别,湿度正常,结束检测,如不正常,进行第一次干燥;
步骤二:第一次干燥,工作人员通过中心主站控制风机启动,利用连接管道和导流管道使气体通过环形壳体内部利用硅胶干燥剂颗粒进行干燥,然后进入配电房内部进行干燥;
步骤三:二次检测,在第一次干燥后,湿度传感器进行复查,如正常,结束检测,如不正常,进行干燥剂替换;
步骤四:替换和再生,检测不正常后工作人员通过中心主站控制电动推杆和金属片将环形壳体旋转180度,使上部新再生的硅胶干燥剂颗粒旋转下,然后再继续进行通风干燥,并且原底部的使用过的硅胶干燥剂颗粒转上去后通过电热丝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20度,使硅胶干燥剂进行再生,实现重复使用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工作人员通过中心主站控制电动推杆和金属片将环形壳体旋转180度,使上部新再生的硅胶干燥剂颗粒旋转下,然后再继续进行通风干燥,并且原底部的使用过的硅胶干燥剂颗粒转上去后通过电热丝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度,使硅胶干燥剂进行再生,实现重复使用的目的,整体本发明避免了受季节和地域不一样会出现外界空气湿度不一情况而导致不能很好的达到干燥至预期效果的目的使长期如此易导致内部电器元件损坏的情况发生,并且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不用浪费人力对干燥剂进行替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柜体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热丝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中:1、客户端;2、中心主站;3、配电房;4、监控系统;5、环境监测;6、门禁系统;7、控制系统;8、新风系统;9、灯光控制;10、柜体;11、半导体制冷片;12、风机;13、连接管道;14、壳体;15、盖板;16、导流管道;17、中间隔板;18、环形壳体;19、空腔;20、第一排气孔;21、金属片;22、电动推杆;23、电热丝;24、安装腔;25、第二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中心主站2和配电房3,中心主站2的连接端与配电房3相连接,中心主站2的输出端固定设有客户端1,配电房3包括监控系统4、环境监测5、门禁系统6和控制系统7,控制系统7包括新风系统8和灯光控制9,配电房3具体为柜体10,新风系统8包括风机12、连接管道13、导流管道16和再利用机构;
如图3、4和图5所示,再利用机构包括壳体14,壳体14固定连接于柜体10一侧顶部,柜体10内部开设有空腔19,空腔19一侧设有环形壳体18,环形壳体18内部固定连接有将环形壳体18等分的中间隔板17,壳体14与柜体10之间开设有与环形壳体18一半相适配的通孔,壳体14远离柜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15,风机12固定连接于柜体10顶部一侧,连接管道13固定连接于风机12的出风口处,导流管道16固定连接于连接管道13远离风机12的一端并且与盖板15固定连接,环形壳体18与盖板15之间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空腔19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2,电动推杆22与环形壳体18底部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片21,环形壳体18内部填满了硅胶干燥剂颗粒,盖板15内侧顶部开设有安装腔24,安装腔24内部固定设有与柜体10上的电源电性连接的电热丝23。
如图4所示,壳体14底部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25,环形壳体18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比硅胶干燥剂颗粒小的第一排气孔20,利用第一排气孔20小于硅胶干燥剂颗粒,达到了预防硅胶干燥剂颗粒外泄的情况发生。
如图1和图2所示,柜体10顶部风机12的一侧镶嵌有半导体制冷片11,风机12的进风管设于半导体制冷片11一侧,环境监测5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水位检测器,中心主站2与配电房3之间通过英特网连接,监控系统4具体为摄像头,灯光控制9具体为声控灯。
如图6所示,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检测湿度,事先对配电房3内部的湿度的最佳数值进行设置,再利用湿度传感器进行检测且将数据传输至中心主站2进行辨别,湿度正常,结束检测,如不正常,进行第一次干燥;
步骤二:第一次干燥,工作人员通过中心主站2控制风机12启动,利用连接管道13和导流管道16使气体通过环形壳体18内部利用硅胶干燥剂颗粒进行干燥,然后进入配电房3内部进行干燥;
步骤三:二次检测,在第一次干燥后,湿度传感器进行复查,如正常,结束检测,如不正常,进行干燥剂替换;
步骤四:替换和再生,检测不正常后工作人员通过中心主站2控制电动推杆22和金属片21将环形壳体18旋转180度,使上部新再生的硅胶干燥剂颗粒旋转下,然后再继续进行通风干燥,并且原底部的使用过的硅胶干燥剂颗粒转上去后通过电热丝23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20度,使硅胶干燥剂进行再生,实现重复使用的目的。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发明时,如图1所示,传统的配电房3智能监测包括摄像头进行监控和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水位检测器对配电房3内部环境状态进行监测,门禁系统6为现有技术再此不过过多描述,声控灯用于配电房3的照明,而在对湿度进行监测时通过事先对配电房3内部的湿度的最佳数值进行设置,再利用湿度传感器进行检测且将数据传输至中心主站2进行辨别,并且同时将结果传输至客户端1供人员了解并且保存,湿度正常,结束检测,如不正常,如图2和图3所示,进行第一次干燥,工作人员通过中心主站2控制风机12启动,利用连接管道13和导流管道16使气体通过环形壳体18内部利用硅胶干燥剂颗粒进行干燥,然后进入配电房3内部进行干燥,在第一次干燥后,湿度传感器进行复查,如正常,结束检测,如不正常,如图4和图5所示,进行干燥剂替换,检测不正常后工作人员通过中心主站2控制电动推杆22和金属片21将环形壳体18旋转180度,使上部新再生的硅胶干燥剂颗粒旋转下,然后再继续进行通风干燥,并且原底部的使用过的硅胶干燥剂颗粒转上去后通过电热丝23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20度,使硅胶干燥剂进行再生,实现重复使用的目的,如图4所示,在加热的过程中利用第一排气孔20和第二排气孔25的设置可以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湿气传输至外界,便于硅胶干燥剂颗粒的再生工作,并且利用第一排气孔20小于硅胶干燥剂颗粒,达到了预防硅胶干燥剂颗粒外泄的情况发生,整体本发明避免了受季节和地域不一样会出现外界空气湿度不一情况而导致不能很好的达到干燥至预期效果的目的使长期如此易导致内部电器元件损坏的情况发生,并且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不用浪费人力对干燥剂进行替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中心主站(2)和配电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主站(2)的连接端与配电房(3)相连接,所述中心主站(2)的输出端固定设有客户端(1),所述配电房(3)包括监控系统(4)、环境监测(5)、门禁系统(6)和控制系统(7),所述控制系统(7)包括新风系统(8)和灯光控制(9),所述配电房(3)具体为柜体(10),所述新风系统(8)包括风机(12)、连接管道(13)、导流管道(16)和再利用机构;
所述再利用机构包括壳体(14),所述壳体(14)固定连接于柜体(10)一侧顶部,所述柜体(10)内部开设有空腔(19),所述空腔(19)一侧设有环形壳体(18),所述环形壳体(18)内部固定连接有将环形壳体(18)等分的中间隔板(17),所述壳体(14)与柜体(10)之间开设有与环形壳体(18)一半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壳体(14)远离柜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15),所述环形壳体(18)与盖板(15)之间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空腔(19)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2),所述电动推杆(22)与环形壳体(18)底部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片(21),所述环形壳体(18)内部填满了硅胶干燥剂颗粒,所述盖板(15)内侧顶部开设有安装腔(24),所述安装腔(24)内部固定设有与柜体(10)上的电源电性连接的电热丝(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2)固定连接于柜体(10)顶部一侧,所述连接管道(13)固定连接于风机(12)的出风口处,所述导流管道(16)固定连接于连接管道(13)远离风机(12)的一端并且与盖板(1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4)底部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25),所述环形壳体(18)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比硅胶干燥剂颗粒小的第一排气孔(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0)顶部风机(12)的一侧镶嵌有半导体制冷片(11),所述风机(12)的进风管设于半导体制冷片(11)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5)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水位检测器,所述中心主站(2)与配电房(3)之间通过英特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4)具体为摄像头,所述灯光控制(9)具体为声控灯。
7.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检测湿度,事先对配电房(3)内部的湿度的最佳数值进行设置,再利用湿度传感器进行检测且将数据传输至中心主站(2)进行辨别,湿度正常,结束检测,如不正常,进行第一次干燥;
步骤二:第一次干燥,工作人员通过中心主站(2)控制风机(12)启动,利用连接管道(13)和导流管道(16)使气体通过环形壳体(18)内部利用硅胶干燥剂颗粒进行干燥,然后进入配电房(3)内部进行干燥;
步骤三:二次检测,在第一次干燥后,湿度传感器进行复查,如正常,结束检测,如不正常,进行干燥剂替换;
步骤四:替换和再生,检测不正常后工作人员通过中心主站(2)控制电动推杆(22)和金属片(21)将环形壳体(18)旋转180度,使上部新再生的硅胶干燥剂颗粒旋转下,然后再继续进行通风干燥,并且原底部的使用过的硅胶干燥剂颗粒转上去后通过电热丝(23)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20度,使硅胶干燥剂进行再生,实现重复使用的目的。
CN202110509711.1A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161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9711.1A CN113161910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9711.1A CN113161910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1910A true CN113161910A (zh) 2021-07-23
CN113161910B CN113161910B (zh) 2023-09-01

Family

ID=76874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9711.1A Active CN113161910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6191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27681U (zh) * 2014-04-24 2014-09-10 安徽燎原电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柜的除湿降温装置
CN203839743U (zh) * 2014-05-08 2014-09-17 浙江华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开关柜
CN108880281A (zh) * 2018-06-29 2018-11-23 苏州晶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用防阻燃箱
CN209642406U (zh) * 2019-05-31 2019-11-15 南京顺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配电房在线监测系统
CN110454901A (zh) * 2019-08-13 2019-11-15 薄士霞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杀菌能力强的新风系统
CN212968624U (zh) * 2020-09-02 2021-04-13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Dcs机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27681U (zh) * 2014-04-24 2014-09-10 安徽燎原电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柜的除湿降温装置
CN203839743U (zh) * 2014-05-08 2014-09-17 浙江华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开关柜
CN108880281A (zh) * 2018-06-29 2018-11-23 苏州晶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用防阻燃箱
CN209642406U (zh) * 2019-05-31 2019-11-15 南京顺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配电房在线监测系统
CN110454901A (zh) * 2019-08-13 2019-11-15 薄士霞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杀菌能力强的新风系统
CN212968624U (zh) * 2020-09-02 2021-04-13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Dcs机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1910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1897A (zh) 一种室内站防潮防凝露控制系统
CN105072875B (zh) 一种柜式机房
CN107658829A (zh) 一种电缆沟智能通风除湿系统
CN105157182A (zh) 基站热源智能管理节能系统
CN110377067A (zh) 用于箱式变压器的除湿一体化系统
CN211151119U (zh) 一种配电柜自动温湿度控制装置
CN205070270U (zh) 一种两种等级电压预装式变电站
CN113161910A (zh) 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0182869U (zh) 一种欧式变电站
CN106322627B (zh) 一种智能家居室内湿度的控制调节装置
CN208537993U (zh) 一种新型变电站智能综合除湿系统
CN207559391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
CN217485964U (zh) 一种用于风电箱变智能监控单元的防潮结构
CN206922279U (zh) 铠装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
CN103470370B (zh) 高寒地区节能保温型箱式柴油发电机组
CN113659476A (zh) 一种10kV环网柜防凝露自启动通风装置及防凝露方法
CN210246094U (zh) 一种低压配电节能计量控制设备
CN216086089U (zh) 一种封闭母线干燥装置
CN217503877U (zh) 一种用于通信机房的智能新风系统
CN205040144U (zh) RackDC一体化机柜式数据中心装置
CN218275563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除湿装置
CN109193445A (zh) 一种室外用汇控柜
CN210020940U (zh) 一种智能楼宇消防检测装置
CN218124108U (zh) 外置式环境控制装置
CN216413596U (zh) 一种带有防雨功能的室外用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801-814, North building, building 3, 32 Dazhou Road, Yuhuat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Journe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01-814, North building, building 3, 32 Dazhou Road, Yuhuat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ZHENGT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