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9497A - 监仓分配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监仓分配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9497A
CN113159497A CN202110212471.9A CN202110212471A CN113159497A CN 113159497 A CN113159497 A CN 113159497A CN 202110212471 A CN202110212471 A CN 202110212471A CN 113159497 A CN113159497 A CN 113159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ribute
tag
label
user
acqu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124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俊
俞豪
陈钟
罗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124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94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9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94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4Status monitoring or status determination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7Query processing with adaptation to user needs
    • G06F16/24573Query processing with adaptation to user needs using data annotations, e.g. user-defined meta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仓分配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所述监仓分配方法,包括: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所述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唯一标识标签属性、性别标签属性、罪名标签属性和案件编码属性;对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建立监仓编号与对应的在押人员的唯一标识标签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对所述映射关系进行储存。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分配效率低、不够智能化的问题。

Description

监仓分配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监仓分配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戒毒所、看守所、监狱是国家公安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执行法纪、教育改造的重要使命。监仓是指为戒毒所、看守所、监狱等机构中的在押人员提供休息睡觉的场所。
在押人员在进入监仓前,需要进行监仓分配,现有技术中,在押人员的监仓分配都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的,分配效率低,且不够智能化,不同犯罪史的人员分配到同一监仓可能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监仓分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分配效率低、不够智能化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仓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所述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唯一标识标签属性、性别标签属性、罪名标签属性和案件编码属性;
对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
建立监仓编号与对应的在押人员的唯一标识标签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对所述映射关系进行储存。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监仓分配方法,首先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唯一标识标签属性、性别标签属性、罪名标签属性和案件编码属性,在监仓分配时,通过计算机自动将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提升了监仓分配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而且能够将犯罪史相同、案件编码不同的人员分配到同一监仓,减少了安全隐患。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监仓分配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在押人员的姓名以及身份证号码;
根据所述在押人员的姓名以及身份证号码,在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用户标签画像。
进一步地,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在押人员的生物识别数据;
根据所述在押人员的生物识别数据,在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用户标签画像。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在押人员的目标用户标签画像,所述目标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目标唯一标识标签属性;
根据所述目标唯一标识标签属性获取对应的目标监仓编号;
将所述目标监仓编号推送至所述目标在押人员的智能手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标签画像还包括年龄标签属性,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且年龄标签属性在同一年龄区间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标签画像通过以下步骤构建:
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对应的犯罪历史信息;
对所述犯罪历史信息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特征向量;
将所述特征向量输入至分类模型,以得到多个类别的标识标签属性;
根据所述多个类别的标识标签属性构建用户标签画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监仓分配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分配效率低、不够智能化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仓分配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所述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唯一标识标签属性、性别标签属性、罪名标签属性和案件编码属性;
分配模块,用于对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
建立储存模块,用于建立监仓编号与对应的在押人员的唯一标识标签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对所述映射关系进行储存。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监仓分配系统,首先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唯一标识标签属性、性别标签属性、罪名标签属性和案件编码属性,在监仓分配时,通过计算机自动将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提升了监仓分配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而且能够将犯罪史相同、案件编码不同的人员分配到同一监仓,减少了安全隐患。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监仓分配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在押人员的姓名以及身份证号码;
根据所述在押人员的姓名以及身份证号码,在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用户标签画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在押人员的生物识别数据;
根据所述在押人员的生物识别数据,在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用户标签画像。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在押人员的目标用户标签画像,所述目标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目标唯一标识标签属性;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唯一标识标签属性获取对应的目标监仓编号;
推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监仓编号推送至所述目标在押人员的智能手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标签画像还包括年龄标签属性;
所述分配模块还用于对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且年龄标签属性在同一年龄区间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识;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对应的犯罪历史信息;
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所述犯罪历史信息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特征向量;
分类模块,用于将所述特征向量输入至分类模型,以得到多个类别的标识标签属性;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类别的标识标签属性构建用户标签画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监仓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构建用户标签画像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监仓分配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监仓分配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3。
S101,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所述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唯一标识标签属性、性别标签属性、罪名标签属性和案件编码属性。
其中,用户标签画像,又称用户角色(Persona),是一种用于勾画目标用户、联系用户诉求与设计方向的工具,其在各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具体实现时,一般是将用户标签画像作为用于刻画用户特征的标签(tag)集合,比如,可以包括年龄、性别和/或学历等基础属性,也包括表示用户的兴趣特征,本实施例将用户标签画像应用在监仓分配中,本实施例中的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唯一标识标签属性、性别标签属性、罪名标签属性和案件编码属性。
其中,唯一标识标签属性表示在押人员的ID,例如身份证号码。性别标签属性表示在押人员的性别(男或女),罪名标签属性则表示在押人员入狱原因,即罪名,如吸毒、盗窃、金融诈骗。案件编码属性则表示在押人员因哪起案件入狱。
具体实施时,请参阅图2,所述用户标签画像可以通过步骤S1011~S1015构建:
S1011,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识。这里,用户标识用于识别在押人员的身份。
S1012,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对应的犯罪历史信息。其中,可以根据公安部门获取相关在押人员的犯罪历史信息,例如,在押人员张XX,于2020年7月20日,因盗窃罪被收押入狱。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存在多条犯罪历史信息的在押人员,这里的犯罪历史信息主要指最近一次的犯罪历史信息。
S1013,对所述犯罪历史信息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特征向量。其中,计算机可以根据获取到的犯罪历史信息,利用词库模型对犯罪历史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与该用户标识对应的特征向量。
S1014,将所述特征向量输入至分类模型,以得到多个类别的标识标签属性。
S1015,根据所述多个类别的标识标签属性构建用户标签画像。
其中,用户标签画像由多个特征标签构成,该特征标签是通过对用户信息分析而来的高度精炼的特征标识。部分标签是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直接得到,部分则可以通过一系列预设的算法或规则挖掘得到。本实施例中,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唯一标识标签属性、性别标签属性、罪名标签属性和案件编码属性。
此外,在构建了用户标签画像后,可以将用户标签画像与对应的用户标识存储在数据库中。
因此,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时,可以先获取在押人员的姓名以及身份证号码,然后根据所述在押人员的姓名以及身份证号码,在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用户标签画像。或者;
先获取在押人员的生物识别数据,然后根据所述在押人员的生物识别数据,在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用户标签画像。
其中,生物识别数据是指在押人员的生物特征的数据,该生物识别数据包括在押人员的指纹、人脸、声纹或者虹膜等数据。
具体实施时,在押人员入狱时,可以录入该在押人员的指纹、人脸、声纹或者虹膜等生物识别数据的一种或者多种。进一步地,在获取得到该生物识别数据后,将该犯人或者服刑人员的标识,例如姓名、囚犯编号或者其他唯一标识进行绑定后,再与对应的用户标签画像一起存储在数据库中,
S102,对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
其中,例如将4名性别标签属性为男性、罪名标签属性为吸毒的在押人员都分配在监仓编号为009的监仓内。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对于案件编码属性、罪名标签属性相同的在押人员,不能分配同一监仓编号,案件编码是指公安部为案件分配的唯一编码。例如,如果两个在押人员是因同一起盗窃案(即两个人的案件编码是相同的)抓进去的,就不能关在一起,因此,在确定了性别标签属性相同、罪名标签属性相同时,还同时确定案件编码属性是否相同,案件编码属性不同,才能分配同一监仓编号。
S103,建立监仓编号与对应的在押人员的唯一标识标签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对所述映射关系进行储存。
其中,本实施例对分配好的监仓编号与对应的在押人员的唯一标识标签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便于后续调用。
此外,作为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用户标签画像还可以包括年龄标签属性,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且年龄标签属性在同一年龄区间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
其中,年龄标签属性表示在押人员的年龄,年龄区间则表示在押人员的年龄所属的年龄区间,例如,年龄区间1~4分别为:18岁≤区间1<25岁;25岁≤区间2<45岁;45岁≤区间3<60岁;区间4≥60岁。
例如将3名性别标签属性为男性、罪名标签属性为盗窃、案件编码不同、年龄区间在区间1的在押人员都分配在监仓编号为010的监仓内。进一步提升了分配的智能性。
此外,作为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在押人员的目标用户标签画像,所述目标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目标唯一标识标签属性;
根据所述目标唯一标识标签属性获取对应的目标监仓编号;
将所述目标监仓编号推送至所述目标在押人员的智能手环上。
具体实施时,可以为每一名在押人员分配一个智能手环,该智能手环只能显示基本的信息,例如时间、编号等信息。通过将目标监仓编号推送至目标在押人员的智能手环上,能够让在押人员快速找到自己的监仓。
综上,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监仓分配方法,首先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唯一标识标签属性、性别标签属性、罪名标签属性和案件编码属性,在监仓分配时,通过计算机自动将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提升了监仓分配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而且能够将犯罪史相同、案件编码不同的人员分配到同一监仓,减少了安全隐患。
请参阅图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监仓分配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所述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唯一标识标签属性、性别标签属性、罪名标签属性和案件编码属性;
分配模块,用于对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
建立储存模块,用于建立监仓编号与对应的在押人员的唯一标识标签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对所述映射关系进行储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在押人员的姓名以及身份证号码;
根据所述在押人员的姓名以及身份证号码,在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用户标签画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在押人员的生物识别数据;
根据所述在押人员的生物识别数据,在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用户标签画像。
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在押人员的目标用户标签画像,所述目标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目标唯一标识标签属性;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唯一标识标签属性获取对应的目标监仓编号;
推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监仓编号推送至所述目标在押人员的智能手环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标签画像还包括年龄标签属性;
所述分配模块还用于对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且年龄标签属性在同一年龄区间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识;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对应的犯罪历史信息;
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所述犯罪历史信息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特征向量;
分类模块,用于将所述特征向量输入至分类模型,以得到多个类别的标识标签属性;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类别的标识标签属性构建用户标签画像。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监仓分配系统,首先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唯一标识标签属性、性别标签属性、罪名标签属性和案件编码属性,在监仓分配时,通过计算机自动将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提升了监仓分配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而且能够将犯罪史相同、案件编码不同的人员分配到同一监仓,减少了安全隐患。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监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所述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唯一标识标签属性、性别标签属性、罪名标签属性和案件编码属性;
对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
建立监仓编号与对应的在押人员的唯一标识标签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对所述映射关系进行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在押人员的姓名以及身份证号码;
根据所述在押人员的姓名以及身份证号码,在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用户标签画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在押人员的生物识别数据;
根据所述在押人员的生物识别数据,在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用户标签画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在押人员的目标用户标签画像,所述目标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目标唯一标识标签属性;
根据所述目标唯一标识标签属性获取对应的目标监仓编号;
将所述目标监仓编号推送至所述目标在押人员的智能手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标签画像还包括年龄标签属性,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且年龄标签属性在同一年龄区间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标签画像通过以下步骤构建:
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对应的犯罪历史信息;
对所述犯罪历史信息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特征向量;
将所述特征向量输入至分类模型,以得到多个类别的标识标签属性;
根据所述多个类别的标识标签属性构建用户标签画像。
7.一种监仓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押人员的用户标签画像,所述用户标签画像至少包括唯一标识标签属性、性别标签属性、罪名标签属性和案件编码属性;
分配模块,用于对性别标签属性相同、且罪名标签属性相同、且案件编码属性不同的在押人员分配同一监仓编号;
建立储存模块,用于建立监仓编号与对应的在押人员的唯一标识标签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对所述映射关系进行储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仓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在押人员的姓名以及身份证号码;
根据所述在押人员的姓名以及身份证号码,在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用户标签画像。
9.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12471.9A 2021-02-25 2021-02-25 监仓分配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31594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12471.9A CN113159497A (zh) 2021-02-25 2021-02-25 监仓分配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12471.9A CN113159497A (zh) 2021-02-25 2021-02-25 监仓分配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9497A true CN113159497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83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12471.9A Pending CN113159497A (zh) 2021-02-25 2021-02-25 监仓分配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9497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8021A (zh) * 2016-08-29 2016-11-16 无锡卓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狱人员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6203790A (zh) * 2016-06-28 2016-12-07 合肥指南针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监室分管系统
CN111192025A (zh) * 2019-12-31 2020-05-22 广东德诚科教有限公司 职业信息匹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3790A (zh) * 2016-06-28 2016-12-07 合肥指南针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监室分管系统
CN106128021A (zh) * 2016-08-29 2016-11-16 无锡卓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狱人员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1192025A (zh) * 2019-12-31 2020-05-22 广东德诚科教有限公司 职业信息匹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gbert et al. Criminal futures: Predictive policing and everyday police work
CN101414351A (zh) 一种指纹识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81822B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2836A (zh) 医生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ackson Bridging the social and the psychological in the fear of crime
CN111986794B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冒挂号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01099712B (zh)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实现数据交互的血液包装装置及系统
CN109255747A (zh) 一种信息申报的智能审核方法
ZA200308351B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data for knowledge-based organizations.
CN111145510A (zh) 接警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1286163B (zh) 一种基于识别知识库的识别方法
CN114007131A (zh) 视频监控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WO2021218312A1 (zh) 业务欺诈识别数据库的构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9145801A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人脸识别系统
CN113435998A (zh) 贷款逾期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31283B (zh)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自学习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3569627A (zh) 人体姿态预测模型训练方法、人体姿态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0706121B (zh) 确定医保欺诈结果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Batabyal et al. A political-economy analysis of the provision of urban anti-crime technologies in a model with three cities
CN115905538A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事件多标签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159497A (zh) 监仓分配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206209970U (zh) 一种智能储物柜
CN114596612B (zh) 人脸识别模型的配置方法、识别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Jyothi et al. Adoption of Machine/Deep Learning in Cloud With a Case Study on Discernment of Cervical Cancer
CN114898511A (zh) 图书借阅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