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8819B - 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8819B
CN113158819B CN202110335232.2A CN202110335232A CN113158819B CN 113158819 B CN113158819 B CN 113158819B CN 202110335232 A CN202110335232 A CN 202110335232A CN 113158819 B CN113158819 B CN 113158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dth
terminal
signature
information
re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52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58819A (zh
Inventor
郑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3352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88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8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8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58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8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30Writer recognition; Reading and verifying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30Writer recognition; Reading and verifying signatures
    • G06V40/33Writer recognition; Reading and verifying signatures based only on signature image, e.g. static signature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中包含用户签名信息和第一终端的标识I D;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I D获取存储在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服务器上的产生签名信息时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根据设备标识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生成虚拟签名信息,在对用户签名信息和虚拟签名信息进行比较时,在处理器内预先设置有标准重合率,若虚拟签名信息与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率≥标准重合率,则表示符合要求,验证通过;若虚拟签名信息与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率<标准重合率,则表示不符合要求,对于签名的验证通过,表示该签名被篡改过,或是属于仿冒签名,包含该签名的第一信息的真实度或公信度也大大降低。

Description

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手写签名是一种广为应用的个人身份认证方法。随着手写输入设备的普及,这种认证方法在电子商务和网络金融交易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倍受重视。目前的输入设备不仅能够获取签名形状,而且能够实时采集到签名过程中诸如书写压力等动态信息。如何利用签名的基本信息,通过简单有效的认证方法进行签名真伪认证有着迫切的需要。
通常在远程医疗系统中,也需要主治医生进行签名确认,实现对医疗诊断书以及治疗方案的确认,以将相应的诊断书或治疗方案发给患者,以使患者根据医疗诊断书和治疗方案进行下一步的医治。
但是由于是远程医疗,在对带有医生签名的治疗诊断书或治疗方案进行数据传输时,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数据缺失,使得治疗诊断书或治疗方案缺少应有的公信力,耽误治疗。通常,在对医疗诊断书或治疗方案中的医生签名进行验证,可以提高治疗诊断书的公信力。通过在接收到的诊断书中的签名进行验证,以得到该诊断书的真伪,但是现有技术中对签名进行验证时容易出现误判,致使验证失误率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可以解决现有在进行签名验证过程中失误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含用户签名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ID;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ID获取存储在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服务器上的产生所述签名信息时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生成虚拟签名信息,判定所述虚拟签名信息和所述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度;
若所述虚拟签名信息与所述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度≥标准重合度,则验证成功;
若所述虚拟签名信息与所述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度<标准重合度,则验证失败;
所述根据设备标识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生成虚拟签名信息包括:
根据第一终端的分辨率生成虚拟签名信息,在服务器内设置有处理器,该处理器内设置有第一分辨率R1,第二分辨率R2,第三分辨率R3…第n分辨率Rn,对应的在生成虚拟签名时,针对不同的分辨率,在第一分辨率下生成对应的第一虚拟签名S1,在第二分辨率下生成对应的第二虚拟签名S2,在第三分辨率下生成对应的第三虚拟签名S3,在第n分辨率下生成对应的第n虚拟签名Sn,在进行比较时,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ID确认其分辨率,选择与用户签名信息进行比较的虚拟签名信息。
进一步地,在根据第一终端的分辨率生成虚拟签名信息的过程中,提取签名中的弯折部,确定弯折部的当前宽度,在处理器内设置有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在生成虚拟签名的过程中,
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一宽度w1,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较高;
若第二宽度w2≥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一宽度w1,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次高;
若第三宽度w3≥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二宽度w2,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适中;
若第四宽度w4≥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三宽度w3,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次低;
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四宽度,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较低。
进一步地,在确定签名中的弯折部在书写时宽度时,根据手持终端接收的书写压力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以对第一终端的分辨率进行更正。
进一步地,在对第一终端进行签名书写时,生物识别信息为书写压力,若第一终端接收到的书写压力属于第一压力,则采用第一系数k1分别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
若第一终端接收到的书写压力属于第二压力,则采用第二系数k2分别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
若第一终端接收到的书写压力属于第三压力,则采用第三系数k3分别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
进一步地,在采用第一系数k1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时,修正后的第一修正宽度w1′=k1×w1,第二修正宽度w2′=k1×w2,第三修正宽度w3′=k1×w3,第四修正宽度w4′=k1×w4;
在采用第二系数k2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时,修正后的第一修正宽度w1′=k2×w1,第二修正宽度w2′=k2×w2,第三修正宽度w3′=k2×w3,第四修正宽度w4′=k2×w4;
在采用第三系数k3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时,修正后的第一修正宽度w1′=k3×w1,第二修正宽度w2′=k3×w2,第三修正宽度w3′=k3×w3,第四修正宽度w4′=k3×w4。
进一步地,当虚拟用户签名信息和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率<标准重合率,对于不符合标准重合率的用户签名,还可以进行二次筛选,而对于符合标准重合率的用户签名也可以进行二次筛选,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验证之后,对验证合格以及不合格均进行二次筛选。
进一步地,对于验证合格的用户签名信息进行二次筛选,则提高第一系数k1、第二系数k2和第三系数k3,以使得验证合格的用户签名信息的数量减少;
对于验证不合格的用户签名信息进行二次筛选,则降低第一系数k1、第二系数k2和第三系数k3,以使得更多的用户签名信息验证合格,保证验证成功率。
进一步地,若第一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则第一终端的标识ID为该终端的imei码。
进一步地,当服务器端接收到第一终端的标识ID后,可以从服务器的存储数据库中寻找标识ID和分辨率的对应关系列表,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ID和对应关系列表确认该第一终端的分辨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系数k1=0.1,所述第二系数k2=0.3,第三系数k3=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终端标识ID确定第一终端的分辨率,基于第一终端的分辨率创建虚拟签名信息,并比较虚拟签名信息和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度,进而判断用户签名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了对用户签名信息的鉴别能力,提高信息的可靠性。
尤其,在对第一终端的分辨率进行确认时,通过对签名中的弯折部在书写时的宽度,确定第一终端的分辨率,若书写过程中的弯折部的宽度对第一终端的分辨率进行判定,相对于根据终端的标识ID进行判断更为准确。
尤其,通过书写压力的大小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采用不同的修正系数进行修正,使得根据字迹的宽度判定第一终端的分辨率更为精准,进而对签名验证更为严格,提高签名验证的准确率。
尤其,采用修正系数与原宽度做乘法进而得到更正后的修正宽度,在进行比较时,采用修正后的宽度进行比较,使得在进行模拟时,得到的模拟签名信息更能体现在第一终端进行签名时的准确性,提高虚拟签名信息的确定性,进而提高签名验证的准确率。
尤其,当虚拟用户签名信息和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率<标准重合率,对于不符合标准重合率的用户签名,还可以进行二次筛选,而对于符合标准重合率的用户签名也可以进行二次筛选,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验证之后,对验证合格以及不合格均进行了二次筛选,通过二次比对,对签名验证过程进行二次验证,防止一次验证过程中比对失误造成对比错漏,进一步提高签名验证的准确性和正确率。
尤其,通过对第一系数k1、第二系数k2和第三系数k3进行调整,间接调整签名信息比较的参数,进而影响签名信息验证的成功率,使得签名验证的成功率处于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包括:
步骤S100:接收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含用户签名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ID;
步骤S200: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ID获取存储在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服务器上的产生所述签名信息时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
步骤S300: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生成虚拟签名信息,判定所述虚拟签名信息和所述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度;
步骤S400:若所述虚拟签名信息与所述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度≥标准重合度,则验证成功;
步骤S500:若所述虚拟签名信息与所述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度<标准重合度,则验证失败。
具体而言,在步骤S100中,接收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该第一终端可以是手机,可以是平板还可以是其他输入设备,该输入设备的功能是在其上形成签名,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输入签名的方式可以是手写输入还可以是使用电笔输入,还可以是其他输入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终端为手机,则第一终端的标识ID可以是该终端的imei码,若第一终端是平板电脑,则第一终端的标识ID也可以是imei码,还可以是其他可以唯一识别该平板电脑的信息,在此不一一穷举。
具体而言,在步骤S200中,当服务器端接收到第一终端的标识ID后,可以从服务器的存储数据库中寻找标识ID和分辨率的对应关系列表,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ID和对应关系列表确认该第一终端的分辨率。
具体而言,在第二终端在对第一终端的实时分辨率进行获取时,第一终端的分辨率存储在第一终端内,可以通过第一终端的服务器与第二终端的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还可以第二终端直接向第一终端的服务器发起获取请求,在第一终端服务器接收该获取请求之后,查询第一终端的分辨率后,将第一终端的分辨率返回给第二终端,以使第二终端获取到第一终端的分辨率,具体而言,除了进行分辨率的传输之外,还可以进行终端的标识ID的传输,同样可以获取第一终端的分辨率,当获取表示ID后,即可以根据标识ID与分辨率的对应关系表,获取当前终端标识ID的分辨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标识ID可以获取分辨率,还可以根据信息查询直接获取,提高签名验证的效率。
具体而言,在步骤S300中,根据设备标识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生成虚拟签名信息包括:
根据第一终端的分辨率生成虚拟签名信息,在服务器内设置有处理器,该处理器内设置有第一分辨率R1,第二分辨率R2,第三分辨率R3…第n分辨率Rn,对应的在生成虚拟签名时,针对不同的分辨率,在第一分辨率下生成对应的第一虚拟签名S1,在第二分辨率下生成对应的第二虚拟签名S2,在第三分辨率下生成对应的第三虚拟签名S3,在第n分辨率下生成对应的第n虚拟签名Sn,在进行比较时,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ID确认其分辨率,选择与用户签名信息进行比较的虚拟签名信息。
具体而言,在对用户签名信息和虚拟签名信息进行比较时,在处理器内预先设置有标准重合率,若虚拟签名信息与所述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率≥标准重合率,则表示符合要求,验证通过;若虚拟签名信息与所述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率<标准重合率,则表示不符合要求,对于签名的验证通过,表示该签名被篡改过,或是属于仿冒签名,包含该签名的第一信息的真实度或公信度也大大降低。
具体而言,标准重合率可以预先存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模块中,该存储模块可以设置在对签名进行验证的第二终端,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所应用的场景为第一终端进行签名,将签名信息和待传输信息经过信道传输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在接收信息时要对签名信息进行验证,以确认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是否有进行签名篡改或仿冒,因此第二终端为了对签名信息进行确认,因此就建立模拟模块,对第一终端接收签名信息时的场景进行模拟,通过模拟得到的虚拟签名信息与传输至第二终端内的用户签名信息进行对比,以确定用户签名信息是否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或被仿冒,以提供签名认证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通过第一终端标识ID确定第一终端的分辨率,基于第一终端的分辨率创建虚拟签名信息,并比较虚拟签名信息和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度,进而判断用户签名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了对用户签名信息的鉴别能力,提高信息的可靠性。
具体而言,在根据第一终端的分辨率生成虚拟签名信息的过程中,提取签名中的弯折部,确定弯折部的当前宽度,在处理器内设置有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在生成虚拟签名的过程中,
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一宽度w1,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较高;
若第二宽度w2≥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一宽度w1,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次高;
若第三宽度w3≥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二宽度w2,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适中;
若第四宽度w4≥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三宽度w3,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次低;
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四宽度,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较低。
具体而言,通过确认第一终端的分辨率,由于不同的分辨率的终端在进行书写时,能够分辨的最小宽度也是不同的,若是分辨率低,则能够分辨的最小宽度要宽一些,若分辨率高,则能够分辨的最小宽度要窄一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快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为了更为精确地获取第一终端的分辨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终端的分辨率会下降,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签名中的特征部分的书写宽度对终端的实时分辨率进行界定,使得对于终端的分辨率的确定更为准确,从而根据第一终端的分辨率确定的虚拟签名信息更为精确,提高对用户签名是否为仿冒的判断更为精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在对第一终端的分辨率进行确认时,通过对签名中的弯折部在书写时的宽度,确定第一终端的分辨率,若书写过程中的弯折部的宽度对第一终端的分辨率进行判定,相对于根据终端的标识ID进行判断更为准确。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在确定签名中的弯折部在书写时宽度时,根据手持终端接收的书写压力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以对第一终端的分辨率进行更正。
具体而言,在对第一终端进行签名书写时,若第一终端接收到的书写压力属于第一压力,则采用第一系数k1分别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
若第一终端接收到的书写压力属于第二压力,则采用第二系数k2分别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
若第一终端接收到的书写压力属于第三压力,则采用第三系数k3分别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通过书写压力的大小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采用不同的修正系数进行修正,使得根据字迹的宽度判定第一终端的分辨率更为精准,进而对签名验证更为严格,提高签名验证的准确率。
具体而言,在针对相同的分辨率的第一终端,若基于用户的书写力度的不同,由于不同的年龄的书写力度是不同的,不同人的书写习惯也是不同的,这些因素均为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单元中,存储有对应的年龄的书写力度标准以及书写习惯,但是在进行签名验证时,若基于当前用户的书写力度以及书写习惯模拟出来的虚拟用户签名,与用户签名信息不符,则表示该用户签名信息为伪造的,相应的信息的可信度低。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手持终端签名验证方法中,在采用第一系数k1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时,修正后的第一修正宽度w1′=k1×w1,第二修正宽度w2′=k1×w2,第三修正宽度w3′=k1×w3,第四修正宽度w4′=k1×w4;
在采用第二系数k2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时,修正后的第一修正宽度w1′=k2×w1,第二修正宽度w2′=k2×w2,第三修正宽度w3′=k2×w3,第四修正宽度w4′=k2×w4;
在采用第三系数k3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时,修正后的第一修正宽度w1′=k3×w1,第二修正宽度w2′=k3×w2,第三修正宽度w3′=k3×w3,第四修正宽度w4′=k3×w4。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修正系数与原宽度做乘法进而得到更正后的修正宽度,在进行比较时,采用修正后的宽度进行比较,使得在进行模拟时,得到的模拟签名信息更能体现在第一终端进行签名时的准确性,提高虚拟签名信息的确定性,进而提高签名验证的准确率。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虚拟用户签名信息和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率<标准重合率,对于不符合标准重合率的用户签名,还可以进行二次筛选,而对于符合标准重合率的用户签名也可以进行二次筛选,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验证之后,对验证合格以及不合格均进行了二次筛选,通过二次比对,对签名验证过程进行二次验证,防止一次验证过程中比对失误造成对比错漏,进一步提高签名验证的准确性和正确率。
具体而言,在进行二次筛选的过程中,对于验证合格的用户签名信息进行二次筛选,使得进一步提高签名认证准确的概率,对于验证不合格的用户签名信息,进行二次筛选,有效防止对用户签名信息的过度矫正,提高用户签名信息验证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对于验证合格的用户签名信息进行二次筛选,则提高第一系数k1、第二系数k2和第三系数k3,以使得验证合格的用户签名信息的数量减少;
对于验证不合格的用户签名信息进行二次筛选,则降低第一系数k1、第二系数k2和第三系数k3,以使得更多的用户签名信息验证合格,保证验证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第一系数k1、第二系数k2和第三系数k3进行调整,间接调整签名信息比较的参数,进而影响签名信息验证的成功率,使得签名验证的成功率处于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提高实用性。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系数k1可以取值0.1,对应的,所述第二系数k2可以取值0.3,第三系数k3可以取值0.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系数、第二系数和第三系数的取值并不局限于上述取值,只要满足k1+k2+k3=1以及满足第一系数小于第二系数小于第三系数即可,可选地,第一系数k1还可以取值为0.05,对应的第二系数取值为0.35,第三系数取值为0.6。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装置,如图2所示,该签名验证装置包括:第一终端10、模拟模块20、验证模块30和存储模块40,其中第一终端10用以产生第一信息;模拟模块用以根据第一信息生成模拟签名信息,验证模块,用以对第一信息中的用户签名信息和模拟签名信息进行比较验证,进而判定该用户签名信息是否正常,而存储模块,则用以存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签名验证装置可以用以执行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进一步提高签名验证的准确率和高效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含用户签名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ID;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ID获取存储在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服务器上的产生所述签名信息时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生物识别信息为书写压力;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生成虚拟签名信息,判定所述虚拟签名信息和所述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度;
若所述虚拟签名信息与所述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度≥标准重合度,则验证成功;
若所述虚拟签名信息与所述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度<标准重合度,则验证失败;
所述根据设备标识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生成虚拟签名信息包括:
根据第一终端的分辨率生成虚拟签名信息,在服务器内设置有处理器,该处理器内设置有第一分辨率R1,第二分辨率R2,第三分辨率R3…第n分辨率Rn,在生成虚拟签名时,针对不同的分辨率,在第一分辨率下生成对应的第一虚拟签名S1,在第二分辨率下生成对应的第二虚拟签名S2,在第三分辨率下生成对应的第三虚拟签名S3,在第n分辨率下生成对应的第n虚拟签名Sn,在进行比较时,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ID确认其分辨率,选择与用户签名信息进行比较的虚拟签名信息;
在根据第一终端的分辨率生成虚拟签名信息的过程中,提取签名中的弯折部,确定弯折部的当前宽度,在处理器内设置有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在生成虚拟签名的过程中,
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一宽度w1,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较高;
若第二宽度w2≥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一宽度w1,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次高;
若第三宽度w3≥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二宽度w2,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适中;
若第四宽度w4≥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三宽度w3,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次低;
若弯折部的当前宽度>第四宽度,则表示当前终端的分辨率较低;
在确定签名中的弯折部在书写时宽度时,根据手持终端接收的书写压力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以对第一终端的分辨率进行更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第一终端进行签名书写时,若第一终端接收到的书写压力属于第一压力,则采用第一系数k1分别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
若第一终端接收到的书写压力属于第二压力,则采用第二系数k2分别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
若第一终端接收到的书写压力属于第三压力,则采用第三系数k3分别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采用第一系数k1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时,修正后的第一修正宽度w1′= k1×w1,第二修正宽度w2′= k1×w2,第三修正宽度w3′= k1×w3,第四修正宽度w4′= k1×w4;
在采用第二系数k2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时,修正后的第一修正宽度w1′= k2×w1,第二修正宽度w2′= k2×w2,第三修正宽度w3′= k2×w3,第四修正宽度w4′= k2×w4;
在采用第三系数k3对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进行修正时,修正后的第一修正宽度w1′= k3×w1,第二修正宽度w2′= k3×w2,第三修正宽度w3′= k3×w3,第四修正宽度w4′= k3×w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虚拟用户签名信息和用户签名信息的重合率<标准重合率,对于不符合标准重合率的用户签名,进行二次筛选,而对于符合标准重合率的用户签名也进行二次筛选,或者通过验证之后,对验证合格以及不合格均进行二次筛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验证合格的用户签名信息进行二次筛选,则提高第一系数k1、第二系数k2和第三系数k3,以使得验证合格的用户签名信息的数量减少;
对于验证不合格的用户签名信息进行二次筛选,则降低第一系数k1、第二系数k2和第三系数k3,以使得更多的用户签名信息验证合格,保证验证成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一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则第一终端的标识ID为该终端的imei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服务器端接收到第一终端的标识ID后,从服务器的存储数据库中寻找标识ID和分辨率的对应关系列表,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ID和对应关系列表确认该第一终端的分辨率。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数k1=0.1,所述第二系数k2=0.3,第三系数k3=0.6。
CN202110335232.2A 2021-03-29 2021-03-29 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 Active CN1131588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5232.2A CN113158819B (zh) 2021-03-29 2021-03-29 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5232.2A CN113158819B (zh) 2021-03-29 2021-03-29 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8819A CN113158819A (zh) 2021-07-23
CN113158819B true CN113158819B (zh) 2022-04-22

Family

ID=76885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5232.2A Active CN113158819B (zh) 2021-03-29 2021-03-29 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881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8624A (zh) * 2013-04-25 2013-07-24 华东理工大学 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472234A (zh) * 2018-11-01 2019-03-15 北京爱知之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写输入智能识别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6992A (zh) * 2008-03-03 2009-09-09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写签名识别的方法、装置及手写签名开机系统
CN104679430B (zh) * 2015-03-02 2017-11-14 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可信电子笔迹产生方法、系统及电子签名笔
CN107657241B (zh) * 2017-10-09 2021-03-26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面向签字笔的签名真伪性鉴别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8624A (zh) * 2013-04-25 2013-07-24 华东理工大学 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472234A (zh) * 2018-11-01 2019-03-15 北京爱知之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写输入智能识别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8819A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8557B (zh) 一种协议文件的生成方法及其系统
US897786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CN104636715B (zh) 动态手写验证和基于手写的用户认证
CN110012028B (zh) 医疗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US20030138135A1 (en) Gener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a digitized signature
EP235499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accounting for positional variability of biometric features
CN107463921B (zh) 一种征信授权有效性验证方法及系统
US1072611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verifying an authenticated document biosignature glyph containing a selected image
EP342554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digital transaction
CN106934621A (zh) 资金支付的审批安全认证方法及系统
EP216648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reating a digital signature
US2013015901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a user&#39;s healthcare benefits
CN109767359A (zh) 基于指纹识别的签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92472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ometric E-signature
US20070061591A1 (en) User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and user authentication method
CN113158819B (zh) 基于手持终端的签名验证方法
CN101964710A (zh) 数字签名和验签方法
US20170352039A1 (en) Counterfeit Prevention and Detection of University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Documents Using Unique Codes
CN105184715A (zh) 基于网络医院的检查机构统一匹配方法和网络医院平台
CN111340635A (zh) 一种数据核查方法、设备、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035666A1 (en) Integrating distributed systems using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CN113239339A (zh) 证件拍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A230447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ng ic card
US20210350389A1 (en) Notarization mobile appl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20028562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 of managing docu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