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8276A - 一种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8276A
CN113158276A CN202011516615.1A CN202011516615A CN113158276A CN 113158276 A CN113158276 A CN 113158276A CN 202011516615 A CN202011516615 A CN 202011516615A CN 113158276 A CN113158276 A CN 113158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bim
monitoring
interfac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66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业洪
郑永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rui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rui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rui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rui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1661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82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8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82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2Geometric CAD characterised by design ent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D, e.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10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 using solid primitives, e.g. cylinders, cub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用于接收到来自综合监测系统的监测信息,其中监测信息被配置为由各个用于监测地下设备和土建结构的监测设备采集得到;以及BIM可视化展示后台,用于在先构建BIM模型的构件信息与监测信息的对应匹配关系,并能够响应于用户针对构件信息的当前操作,根据预设的操作与展示界面的对应关系,确定并展示当前操作对应的期望展示界面,使得显示屏展示期望展示界面,期望展示界面显示有构件信息和监测信息,BIM模型的构件信息从对地下基础设施在设计施工阶段获取得到。本发明实现了三维可视化的统一高效的信息展示,可操作程度较高且可覆盖建筑周期涉及到全生命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的管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监测 信息可视化系统。
背景技术
利用物联网等先进手段,实现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综合监测,保证其长 寿命、高稳定的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目前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灾害难发现、易扩大、难防控。现有的综合监 控平台有以下几种:阿里云物联网运维平台,其无法实现快速定位、无法快 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问题的解决方式;深大本原,其模型精细化不够、可操 作性差,与真实场景存在较大的误差;广联达运维平台,其可扩展性差,数 据可操作性较差。其中,现有的技术主要是利用图像渲染技术和物联网技术 结合得到的智慧运维系统,其可操作性程度较低,可覆盖的建筑周期也仅仅 在运维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该基于BIM 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结合了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三维可视化 的统一高效的信息展示,可操作程度较高且可覆盖建筑周期涉及到全生命周 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 统,所述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用于向 综合监测系统发送数据请求,接收到来自所述综合监测系统的监测信息,其 中所述监测信息被配置为由各个用于监测地下设备和土建结构的监测设备 采集得到;以及BIM可视化展示后台,用于在先构建BIM模型的构件信息 与所述监测信息的对应匹配关系,并能够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构件信息的当 前操作,根据预设的操作与展示界面的对应关系,确定并展示当前操作对应 的期望展示界面,使得显示屏展示所述期望展示界面,其中所述期望展示界 面显示有构件信息和监测信息,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信息被配置为从对地 下基础设施在设计施工阶段获取得到。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包括: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 述BIM模型的构件信息;以及判断筛选模块,用于将所读取的构件信息提 取组合筛选后形成字段,并通过所述数据中心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综合监测系 统,实现所述构件信息与所述监测信息相对应匹配。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还包括:云端信息存储模块,用于 存储划分后的对地下基础设施的BIM模型的构件信息;以及展示信息确定 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期望展示界面确定所需期望展示界面所处场景的浏 览范围及其内的划分后的构件信息,使得所述显示屏能够展示该浏览范围内 的划分后的构件信息。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还包括:数模分离模块,用于去除 所述BIM模型中所包含的非几何数据保留三维几何数据;轻量化处理模块, 用于轻量化处理所述三维几何数据,其中所述轻量化处理被配置为通过以下 方式来处理:参数化或三角化描述所述三维几何数据;针对构件相同的三维 几何数据,保留构件其中一个三维几何数据,并记录其余三维几何数据引用 信息和坐标空间信息。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能够通过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构件 信息的当前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期望展示界面展示多个维度的构件信息。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期望展示界面展 示以下几个维度的构件信息:城市级展示界面、地下基础设施展示界面、线 网级展示界面、单线展示界面以及车站级展示界面。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还能够通过所述期望展示界面展示 的以下信息:用于水灾监测的界面、用于关键设备状态监测的界面、用于火 灾自动报警的界面、用于结构状态监测的BIM模型界面、用于监控视频查 看的界面、用于巡检机器的监控查看的界面和用于查询设备历史数据的设备 台账查询界面。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还包括:模型录入模块,用于录入 BIM模型的构件信息;并且,所述判断筛选模块还用于对录入的构件信息和 所述监测信息进行相应的匹配。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基于所述监测信息确定各个地下层 的健康情况,并控制所述显示屏展示所述各个地下层的健康情况,其中,所 述健康情况被配置为通过展示不同的颜色来进行区分。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用户的操作使 得所述期望展示界面进行下述调整:局部放大构件、隐藏隔离构件、剖切构 件、漫游视角切换以及构件相关信息监测信息和BIM模型的轻量化集成, 实现基于BIM模型的监测信息的可视化展示,辅助运维管理用户对设施涉 笔进行实时跟踪与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指挥的决策,另外,本发明的城市可视 化展示系统具有数据融合、数据孪生、数据可视化、可操作性强、模型精度高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BIM模型的构件信息从对地下基础设施在设计 施工阶段获取得到进而可以反映相对应的实体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 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 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的模块框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BIM可视化展示后台的工作流程的示意图;
图3a是说明本发明的线网级展示界面的展示效果图;
图3b是说明本发明的单线展示界面的展示效果图;
图3c是说明本发明的车站级展示界面的展示效果图;
图4a是说明本发明的水灾自动报警的展示效果图;
图4b是说明本发明的关键设备状态监测的展示效果图;
图4c是说明本发明的火灾自动报警的展示效果图;
图4d是说明本发明的异物入侵的展示效果图;以及
图4e是说明本发明的设备台账的展示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 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如图1所 示,整个功能架构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用于向综合监测系统发送数据请 求,接收到来自所述综合监测系统的监测信息,其中所述监测信息被配置为 由各个用于监测地下设备和土建结构的监测设备采集得到,其中,所述数据 中心服务器与综合检测系统进行联调设立多个系统的数据接口,既包括既有 系统又包括新设系统,又分为以下类别:火灾自动报警、电扶梯、水灾自动 报警(给排水)、视频监控、结构感知、异物入侵;以及BIM可视化展示后 台,完成BIM模型与监测数据的融合和集成展示,用于在先构建BIM模型 的构件信息与所述监测信息的对应匹配关系,并能够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构 件信息的当前操作,根据预设的操作与展示界面的对应关系,确定并展示当 前操作对应的期望展示界面,使得显示屏展示所述期望展示界面,其中所述 期望展示界面显示有构件信息和监测信息,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信息被配 置为从对地下基础设施在设计施工阶段获取得到。其中,所述BIM可视化 展示后台需要根据业务应用,监测数据内容进行模块化界面设计,经过数据 中心服务器通过接口协议获取到监测系统平台各类监测数据,完成各模块的 数据展示。其中,所有的BIM模型的构件信息被配置为从对地下基础设施 在设计施工阶段获取得到,继而使得本发明的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 系统从模型建立时即可使用,进而覆盖了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包括: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 述BIM模型的构件信息;以及判断筛选模块,用于将所读取的构件信息提 取组合筛选后形成字段,并通过所述数据中心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综合监测系 统,实现所述构件信息与所述监测信息相对应匹配。BIM模型的项目编号、 设备编号、空间坐标(里程数)、监测点位等设备信息在判断筛选模块中自 动提取进行组合筛选后形成字段,经过数据中心服务器通过对应接口协议向 综合监测系统进行数据请求,将监测数据与BIM模型构件形成匹配关系; 其中设备主要通过设备编号进行匹配,土建结构等监测主要通过空间坐标 (里程数)进行匹配。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还包括:云端信息存储模块,用于 存储划分后的对地下基础设施的BIM模型的构件信息;以及展示信息确定 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期望展示界面确定所需期望展示界面所处场景的浏 览范围及其内的划分后的构件信息,使得所述显示屏能够展示该浏览范围内 的划分后的构件信息。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还包括:数模分 离模块,用于去除所述BIM模型中所包含的非几何数据保留三维几何数据; 轻量化处理模块,用于轻量化处理所述三维几何数据,其中所述轻量化处理 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来处理:参数化或三角化描述所述三维几何数据;针 对构件相同的三维几何数据,保留构件其中一个三维几何数据,并记录其余 三维几何数据引用信息和坐标空间信息。
其中,如图2所示,本发明采用BIM模型数模分离的技术方法对BIM 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对于从设计施工阶段传递的BIM模型,其包含大量 工程信息(几何与非几何信息),利用图形引擎将模型源文件全面解析,在 云端信息存储模块连接的转换服务器集群进行数模分离即几何数据与非几 何数据的分离,生成几何数据包与BIM数据包。剥离非几何数据后剩下的 三维几何数据,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轻量化处理优化,以降低三维几何数据的数据量,节约客户端电脑的渲染计算量,从而提高BIM模型下载、渲染和 功能处理的速度。参数化或三角化几何描述:通过采用参数化或三角化的描 述手段来降低三维几何数据的数据文件大小,让模型数据变得更小。相似性 算法减少构件存储量;在一个工程BIM模型中很多构件长得一模一样,只 是所处位置或角度不同,这时就可以采用相似性算法进行数据合并,即:只 保留一个构件的数据,其他相似构件只记录一个引用+空间坐标即可。通过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构件存储量,达到轻量化的目的。所述显示屏通过浏 览器实现三维模型的查看,在浏览器中仅需浏览模型时加载几何数据包即可 生成直观的三维模型进行查看,需要查看BIM模型的具体信息内容时,可 通过相关应用服务进行数据调用查看模型构件的基础信息,对于后续运营期 间接入的监测信息也可通过相同的方法进行查询调用。另外,通过增加外部 光源、柔化及材质赋予的方式对生成的三维几何体表面添加材质与阴影以提 高模型的浏览效果。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能够通过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构件 信息的当前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期望展示界面展示多个维度的构件信息。
如图3a,3b、3c所示,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期 望展示界面展示以下几个维度的构件信息:城市级展示界面、地下基础设施 展示界面、线网级展示界面(展示效果如图3a所示)、单线展示界面(展示 效果如图3b所示)以及车站级展示界面(展示效果如图3c所示)。
其中,线网级展示界面的可视化主界面应为整体线网所覆盖的城市区域 模型,为各线路的地铁车站区间模型分别赋予线路着色,同时对各个站点赋 予图签,对于换乘站则赋予更加明显的图签以区分车站等级。通过点击线路 换车站标签可获取该线路或车站所对应的信息,或将场景聚焦至所选区间及 站点局部范围以进入车站层级的展示界面。
单线展示界面在整体线网展示界面中通过对三维模型场景或线路列表 进行选择切换至单线车站区间的展示。场景空间将缩放至该线路涉及范围, 仅对该线路所包括的车站及区间模型进行强调显示,场景范围内其他线路及 地上城市模型将进行淡化处理。
车站级展示界面可在整体线网展示界面中通过三维模型场景中选择站 点,也支持在单线车站区间展示界面中选择站点将切换至单个地下车站的展 示界面,界面范围聚焦在该车站涉及的范围。切换界面后将进入到车站级监 测监管的应用系统,仅加载地铁车站周边的模型,此时车站的模型将切换为 具体的单车站BIM模型,可在当前界面继续进入到车站各个楼层、各个分 区查看内部具体情况及相应的车站级别具体监测信息。其相应的业务功能也 切换至车站级具体应用。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还能够通过所述期望展示界面展示 的以下信息:用于水灾自动报警的界面(展示界面如图4a所示)、用于关键 设备状态监测的界面、用于火灾自动报警的界面、用于结构状态监测的BIM 模型界面、用于监控视频查看的界面、用于巡检机器的监控查看的界面和用 于查询设备历史数据的设备台账查询界面。
具体地,
1、水灾监测,图4a所示。
用于水灾自动报警的界面主视图为BIM模型浏览界面与监控视频查看, 组合平面图展示组件对监测设备分布进行直观查看。,用接口协议获取水灾 接口数据,分析数据与模型关系,通过设备编码将水位感应器数据与对应的 模型构件进行匹配,支持点击设备列表信息自动跳转设备位置,直观展示各 个区域的水位情况与侵入总流量等统计数据。
病害层:界面下方为当前展示层的区域健康度变化趋势。
数据层:界面左侧上方为水灾相关外部数据,包括降水量(mm),降水 速度(mm/min),降水时间(h)。界面右侧为源于课题二采集的相关数据, 包括水位(m),水位上升速度(m/h),倾入总流量(m3/s)。列表中仅显示当 前值,可通过点击列表点位跳转至模型对应点位,点位标签颜色将根据该点 水位超限等级进行显示,点击模型上的点位标签通过数据浮窗展示该点的当 前时间段内的水位值以及水位。
2、关键设备状态监测,图4b所示。
主视图为BIM模型浏览界面与监控视频查看,三维展示电扶梯实时运 行参数;使用接口协议实时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值接口数据通过浮窗、列 表形式进行电扶梯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数据,基于模型构件与各设备 数据进行自动定位,分布展示;同时通过统计图表的形式展示从监测平台中 所获取的各类历史数据参数。
3、火灾自动报警,图4c所示。
主视图为BIM模型浏览界面与监控视频查看,组合平面图展示组件对 监测设备分布进行直观查看。设置设备数统计(运行状态分类:异常、离线、 各级预警设备),当日报警设备总数,设备二三维定位,对火灾相关设备及 参数进行列表展示并通过设备状态分类进行过滤显示,使用接口协议实时获 取火灾接口数据,分析数据与模型关系,通过设备编码将火灾传感器数据与 对应的模型构件进行匹配,支持点击设备列表信息自动跳转设备位置,直观 展示各个区域的温度分布及烟雾浓度。
4、结构状态监测
主视图为BIM模型浏览界面,组合平面图展示组件对结构状态分布进 行直观查看。设置设备数统计(运行状态分类:异常、离线、各级预警设备), 历史报警结构状态总数,对结构监状态监测相关设备及参数进行列表展示, 并通过分级进行过滤显示,使用接口协议实时获取水结构状态监测数据。分 析数据与模型关系,通过空间位置(里程数)信息将结构状态监测数据与对 应的结构位置进行匹配,支持点击监测数据列表信息自动跳转对应的结构位 置,根据超限等级赋予管片分级颜色,便于对区间整体结构状态进行管控。
5、异物入侵,图4d所示。
主视图为BIM模型浏览界面与监控视频查看,对外部监测区域分布进 行直观查看。设置设备数统计(运行状态分类:异常、离线、各级预警设备), 当日入侵报警总数,使用接口协议实时获取外部入侵数据,分析数据与模型 关系,将外部入侵信息与对应的周边区位进行匹配,支持点击入侵信息自动 跳转入侵区位。
6、巡检机器实时跟踪
巡检情况可视化界面应结合课题三中巡检机器人控制台形式进行设计。
在BIM模型中加入外部构件用于模拟巡检机器人,通过巡检监测信息 接口获取巡检监测信息巡检机器人实时状态(机器人,机械臂,传感器,状 态位置、行进速度等信息),在BIM平台中动态模拟巡检机器人运行轨迹, 通过三维标签查看巡检机器人的实时监控视频。
使用巡检监测信息接口获取巡检监测信息,通过统计图表、数据浮窗等 形式展示三维模块展示巡检机器人周边区域信息(温湿度,气体含量,声音 分贝)、巡检机器人实时采集信息、巡检机器人报警信息。
7、设备台账,图4e所示。
通过数据接口查询设备历史数据,对设备进行分类列表,可以进行模糊和 分类查询,然后通过点击按钮可以直接跳转到对应的设备位置,使设备可以 在三维快速定位,还可以通过点击标签查看该设备的监控视频。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还可以包括:模型录入模块,用于 录入BIM模型的构件信息;并且,所述判断筛选模块还用于对录入的构件 信息和所述监测信息进行相应的匹配。
其中,示范项目中在既有主体中需要根据其他课题进行安装各类新建监 测系统,新建监测系统施工图完成后,利用模型录入模块根据设计成果在既 有BIM模型中补充新建监测设备模型构件,并录入相关的设备信息,利用所 述数据中心服务器判断筛选模块保证设备构件后续与监测数据形成联动。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基于所述监测信息确定各个地下层 的健康情况,并控制所述显示屏展示所述各个地下层的健康情况,其中,所 述健康情况被配置为通过展示不同的颜色来进行区分。其中,BIM模型与数 据联动形式主要是:主界面默认为项目整体BIM模型展示,根据项目整体 健康度或分层健康度(0-100分)形成对应的颜色映射规则,各子项病害值, BIM模型不同的楼层将进行对应的着色显示。
优选地,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用户的操作使 得所述期望展示界面进行下述调整:局部放大构件、隐藏隔离构件、剖切构 件、漫游视角切换以及构件相关信息查看。具体的,主视角/局部放大:调整 模型当前显示的区域范围。隐藏/隔离:集中展示需要观看展示的区域模型, 对其他构件进行临时隐藏。剖切:点击后出现剖切框,拉伸即可剖切模型。 漫游:切换至第一视角在模型中查看,支持模拟重力和碰撞效果。属性:即 时查看当前构件的相关信息。
其中,BIM模型本身蕴含的丰富数据信息和集成管理的思想,为基础设 施科学管理提供了相应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平台。将BIM模型信息的创建、 信息的分类和提取、信息的共享和应用存在一定技术问题。
目前对于BIM信息存储方式是基于IFC协议中央数据存储,以这种方 式存储的数据在共享和交互方式也需要服从IFC协议,若需要将运维阶段动 态获取的监测信息作为属性信息赋予对应的BIM模型构件上,监测信息格 式必须符合IFC要求,否则信息无法实现交互。
本发明为了使后续动态获取的各类监测信息不需要再重复进行格式转 换在后台存储,本次课题任务中将BIM原生数据进行拆分,通过在数据库 中联动读取的形式进行基于BIM的监测数据融合。以编码作为交互信息的 方式,将前端展示的BIM模型的构件单元与后台数据库中包括监测数据中 的各类信息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为便于地下基础设施、设备和监测数据之间交互和共享,增强空间定位 的人机交互。基于运维数据库的思想,分类编码只需区分设施设备的唯一空 间及系统属性,其余信息则由数据库体现,可删繁就简,摒弃设备属性信息、 资产权属等一系列零散的不稳定因素,建立仅针设备的分类编码标准;在实 际应用中,则结合实际工程编制对应的“数据字典”(即分类编码确定之后 所编制的系统性的“编码—实体”字典),用作后期录入、查询与运维管理 之用。
分类编码体系摒弃了编码与资产管理结合、与设备具体信息结合的方 式,使用纯数字编码为地铁运维中的设施设备赋予唯一“身份ID”。但是在 实际的地下基础设施运维阶段,设施设备属性信息要求完备,此时需结合相 关的二维码技术、数据库等,将编码作为运维数据库检索的“关键字”,对 设施设备的具体信息进行数据库处理,进而实现在运维阶段“模型-实体”的相 互关联。
通过分类编码体系的确定,旨在将地铁运维分类编码标准化,形成单专 业体系,以期实现未来数据交换实体间的松耦合。
分类编码在形成固定的字段结构之后,结合规范合理的技术路线,为理 论向实践的跨越搭建平台。如ODBC,即开放数据互联,提供对数据库访问 的标准API,不仅可以支持当下流行的多种数据库,也支持SQL语言,为数 据交互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在设施设备运维管理进一步挖掘BIM的可视化、 智能化应用,同时便于后续接入的其他应用提供支持。
本发明解决PB级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数据与BIM集成展示(城市地下基 础设施布局庞大,设备众多、系统复杂)。本发明实现BIM平台综合监测系 统数据的融合,保证数据互联互通和实时反馈展示,实现及时准确地感知风 险、判断风险度、快速形成应急对策、灾后快速恢复,推动物联网与智慧城 市规模化发展,形成完善产业链。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 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 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包括:
数据中心服务器,用于向综合监测系统发送数据请求,接收到来自所述综合监测系统的监测信息,其中所述监测信息被配置为由各个用于监测地下设备和土建结构的监测设备采集得到;以及
BIM可视化展示后台,用于在先构建BIM模型的构件信息与所述监测信息的对应匹配关系,并能够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构件信息的当前操作,根据预设的操作与展示界面的对应关系,确定并展示当前操作对应的期望展示界面,使得显示屏展示所述期望展示界面,其中所述期望展示界面显示有构件信息和监测信息,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信息被配置为从对地下基础设施在设计施工阶段获取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包括:
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信息;以及
判断筛选模块,用于将所读取的构件信息提取组合筛选后形成字段,并通过所述数据中心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综合监测系统,实现所述构件信息与所述监测信息相对应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还包括:
云端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划分后的对地下基础设施的BIM模型的构件信息;以及
展示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期望展示界面确定所需期望展示界面所处场景的浏览范围及其内的划分后的构件信息,使得所述显示屏能够展示该浏览范围内的划分后的构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还包括:
数模分离模块,用于去除所述BIM模型中所包含的非几何数据保留三维几何数据;
轻量化处理模块,用于轻量化处理所述三维几何数据,其中所述轻量化处理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来处理:
参数化或三角化描述所述三维几何数据;
针对构件相同的三维几何数据,保留构件其中一个三维几何数据,并记录其余三维几何数据引用信息和坐标空间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能够通过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构件信息的当前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期望展示界面展示多个维度的构件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期望展示界面展示以下几个维度的构件信息:
城市级展示界面、地下基础设施展示界面、线网级展示界面、单线展示界面以及车站级展示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还能够通过所述期望展示界面展示的以下信息:用于水灾监测的界面、用于关键设备状态监测的界面、用于火灾自动报警的界面、用于结构状态监测的BIM模型界面、用于监控视频查看的界面、用于巡检机器的监控查看的界面和用于查询设备历史数据的设备台账查询界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还包括:模型录入模块,用于录入BIM模型的构件信息;
并且,所述判断筛选模块还用于对录入的构件信息和所述监测信息进行相应的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基于所述监测信息确定各个地下层的健康情况,并控制所述显示屏展示所述各个地下层的健康情况,其中,所述健康情况被配置为通过展示不同的颜色来进行区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M可视化展示后台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用户的操作使得所述期望展示界面进行下述调整:局部放大构件、隐藏隔离构件、剖切构件、漫游视角切换以及构件相关信息查看。
CN202011516615.1A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 Pending CN1131582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6615.1A CN113158276A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6615.1A CN113158276A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8276A true CN113158276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82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6615.1A Pending CN113158276A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827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8626A (zh) * 2022-02-18 2022-05-24 宜时云(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bim模型的数据集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292536A (zh) * 2022-10-09 2022-11-04 北京北投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模型的智能建筑数据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N115801869A (zh) * 2023-01-30 2023-03-14 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巡检机器人仿真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15952582A (zh) * 2022-12-17 2023-04-11 广州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模型及多元传感器的地铁多元数据防汛方法及系统
CN116186819A (zh) * 2022-08-20 2023-05-30 苏州智在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56577A (zh) * 2023-07-27 2023-11-14 广东中大管理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实现企业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7985A (zh) * 2015-01-28 2015-04-29 桥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桥梁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134724A (zh) * 2019-05-15 2019-08-16 清华大学 一种建筑信息模型的数据智能提取与显示系统及方法
CN111429579A (zh) * 2020-04-13 2020-07-17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bim技术为载体的三维可视化自动监测系统平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7985A (zh) * 2015-01-28 2015-04-29 桥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桥梁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134724A (zh) * 2019-05-15 2019-08-16 清华大学 一种建筑信息模型的数据智能提取与显示系统及方法
CN111429579A (zh) * 2020-04-13 2020-07-17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bim技术为载体的三维可视化自动监测系统平台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杜政 等: "基于IFC与WebGL的水利工程BIM轻量化应用研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pages 199 - 203 *
龚佳琦 等: "BIM可视化辅助下的隧道病害决策分析",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vol. 7, no. 6, pages 31 - 36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8626A (zh) * 2022-02-18 2022-05-24 宜时云(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bim模型的数据集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6186819A (zh) * 2022-08-20 2023-05-30 苏州智在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86819B (zh) * 2022-08-20 2024-03-12 苏州智在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92536A (zh) * 2022-10-09 2022-11-04 北京北投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模型的智能建筑数据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N115952582A (zh) * 2022-12-17 2023-04-11 广州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模型及多元传感器的地铁多元数据防汛方法及系统
CN115952582B (zh) * 2022-12-17 2023-08-15 广州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模型及多元传感器的地铁多元数据防汛方法及系统
CN115801869A (zh) * 2023-01-30 2023-03-14 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巡检机器人仿真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17056577A (zh) * 2023-07-27 2023-11-14 广东中大管理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实现企业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17056577B (zh) * 2023-07-27 2024-05-03 临沂永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实现企业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58276A (zh) 一种基于bim的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
KR101937096B1 (ko) 3차원 bim 객체 모델을 이용한 3차원 모니터링 서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3차원 모니터링 시스템
KR102160990B1 (ko) 객체 기반의 3d 도시 모델링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서버,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하는 시스템
CN110689705B (zh)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综合应用系统
CN110555568A (zh) 一种基于社交网络信息的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实时感知方法
CN114037097A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设备运维管理方法
CN111221867B (zh) 一种保护性建筑信息管理系统
CN111506688A (zh) 一种铁路客运车站多源数据可视化集成展示方法
CN111222190B (zh) 一种古建筑管理系统
CN113570275A (zh) 基于bim和数字高程模型的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
CN115758522A (zh) 一种数字孪生城市管理系统及方法
Fischer et al. Design and us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patial models
CN112541704A (zh) 一种基于bim平台的智慧建筑运维管理系统
CN111429583A (zh) 一种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的时空态势感知方法和系统
CN110642111A (zh) 电梯运行监测及应急救援三维化系统及方法
CN115905650A (zh) 基于物联网及传感器技术的煤矿生产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
CN114143220A (zh) 实时数据可视化平台
CN117351521A (zh) 基于数字孪生的输电线鸟类检测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1710041A (zh)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展示技术的系统及环境模拟方法
Feng et al. A survey of visual analytics in urban area
CN113050501A (zh) 一种车间虚拟监控系统及服务终端
CN115859689B (zh) 一种全景可视化数字孪生应用的方法
CN116304244A (zh) 基于物联网及传感器技术的煤矿生产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
CN114003678A (zh) 数据分布方法、基于该数据分布方法的危废品管理方法和道路应急事件管理方法
CN114971249A (zh) 一种基于混合现实的地下工程风险预警与交互式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