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9749A - 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39749A CN113139749A CN202110526414.8A CN202110526414A CN113139749A CN 113139749 A CN113139749 A CN 113139749A CN 202110526414 A CN202110526414 A CN 202110526414A CN 113139749 A CN113139749 A CN 1131397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tribution network
- power distribution
- construction
- domestic
- facto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7619 statis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02 quan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2853 Nelumbo nuc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08 Nelumbo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10 Nelumbo pentapetal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08 amorphous met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7 morpholog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660 morphological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41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5—Improving data quality; Data cleansing, e.g. de-duplication, removing invalid entries or correcting typographical erro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06F16/285—Clustering or classific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86—Templat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Algebra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具体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采集模板,通过使用S1建立的国内外配电网建设差异化统计采集模板分别对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历程和国内外配电网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采集,对采集到的国内外配电网数据分别进行分析。本发明通过对各种差异化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后,分为可控因子和不可控因子,得到多种不同的可控因子与不可控因子的排列组合结果,得到一组最佳的运行数据,并且通过分析导致差异化的各项因子,再通过分析每个因子存在的原因及每个因子对每个城市配电网的负面影响系数,从而使得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统计结果调整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方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网在过去20年发展建设很快,但形态结构变化不大,主要从传统放射型转变为分段联络型,未来将向多层、多环、多态复杂网络发展,传统配电网是初级形态,以用户负荷的地理全覆盖供电为目标,提供基础服务平台,现代配电网是中级形态,以可靠、高效、优质的供电服务为目标,提供优质服务平台,未来配电网是高级形态,以绿色、智能、可定制的供电服务为目标,提供智能服务平台,随着形态变化,配电网控制能力逐渐提升,资源协调能力显著加强,更好满足复杂的负荷需求,目前配电系统正处于从现代向未来发展的过渡阶段,而在国内外配电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配电网运行参数受到众多因子影响,为了降低配电网发展建设差距,往往需要对国内外配电网的差异化进行统计,而现有的差异化统计方法仅对各项差异化的数据进行了统计,而未通过科学、合理的模型及量化影响差异化的各项因子的影响力大小,从而使得统计出来的结果带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难以满足社会的而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差异化统计方法仅对各项差异化的数据进行了统计,而未通过科学、合理的模型及量化影响差异化的各项因子的影响力大小,从而使得统计出来的结果带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难以满足社会的而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采集模板。
S2、通过使用S1建立的国内外配电网建设差异化统计采集模板分别对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历程和国内外配电网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采集。
S3、对采集到的国内外配电网数据分别进行分析,提取导致建设差异化的关键因子并记录。
S4、将得到的导致建设差异化的关键因子进行分类,并通过拆分整合的方式对各项关键因子进行匹配运行,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模型及量化影响差异化的各项因子的影响力大小,然后分析每个因子存在的原因,并以此调整配电网的后续建设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1中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采集模板的建立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excel表格,表格分为两大项,一项为国内配电网建设数据采集,一项为国外配电网建设数据采集,制作完成后保存为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表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国内配电网建设数据采集和国外配电网建设数据采集均包括发展历程采集、电网结构采集、配电自动化采集、供电可靠性采集、能源网架建设方面采集、电网运行类数据采集、信息支撑建设方面采集和价值创造建设方面采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网结构采集包括配电网地理连接图、线路信息、电压等级电源变电所信息和规划电网信息数据,所述能源网架建设方面采集包括变压器数量、线路条数和线路长度指标,所述价值创造建设方面采集包括售电量、电力损耗、购售电费、电费管理、电网投入、供电质量、业扩报装、资产利润和人力资源指标,所述电网运行类数据包括安全水平、轻载运行、重载运行和高损运行指标价值创造建设方面采集包括经济发展采集、土地资源采集、人口资源采集和用电客户采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2中通过使用S1建立的国内外配电网建设差异化统计采集模板分别对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历程和国内外配电网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采集包括以下内容:
结合国内外配电网的发展历程,然后分别对东京、新加坡、巴黎、上海、厦门和苏州的电网结构、配电自动化和供电可靠性进行大数据采集,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去除重复冗余数据,然后将剩余的数据进行分类,并填写到上述excel表格相应的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3中国内外配电网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根据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表格内填写的信息生成相应的图表,提取配电网基础数据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自上而下构建差异化模型,根据现状和国内外配电网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且差异化模型从横向主要对比分析面积、边界、电源点数量的直接因子,再通过自动绘图技术在GIS图层上进行绘制,为不同网格赋予不同图元特征,直观反映差异,同时,针对供电范围、供电半径、电源变电站分布、地区负荷总体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变电站间主要走廊通道分布形态的横向因子进行较为深层的对比分析,得到影响国内外配电网差异化的差异因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4中分析每个因子存在的原因及每个因子对每个城市配电网的负面影响系数,然后把所有因子的影响系数相互对比得出统计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调整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4中计算差异化因子影响力大小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对各种差异化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后,将一些因子进行拆分,分为可控因子和不可控因子,然后将国内数据中的可控因子分别运行在国外数据的不可控因子中,然后将国内数据中的可控因子分别运行在国内数据的不可控因子中,得到多种不同的可控因子与不可控因子的排列组合结果,通过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一组最佳的运行数据,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建设的配电网模型及量化影响差异化的各项因子的影响力大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3中的差异化分析采用的是基于层次分析法,基于《GB31367中低压配电网能效评估导则》标准构建能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确定个指标权重,再根据相关导则各个指标的得分标准,输入分析后的国内外配电网信息,得到最终的评分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可控因子包括配电网发展自动化、配电自动化、供电可靠性、供电方式和能源网架建设结构,不可控因子包括用户差异和环境差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对各种差异化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后,将一些因子进行拆分,分为可控因子和不可控因子,然后将国内数据中的可控因子分别运行在国外数据的不可控因子中,然后将国内数据中的可控因子分别运行在国内数据的不可控因子中,得到多种不同的可控因子与不可控因子的排列组合结果,通过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一组最佳的运行数据,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建设的配电网模型及量化影响差异化的各项因子的影响力大小,从而可以全面、系统的反映国内外城市配电网发展建设的差异化,并且通过分析导致差异化的各项因子,再通过分析每个因子存在的原因及每个因子对每个城市配电网的负面影响系数,然后把所有因子的影响系数相互对比得出统计结果,从而使得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统计结果调整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方案;
2、本发明通过建立excel表格,并且将表格分为两大项,一项为国内配电网建设数据采集,一项为国外配电网建设数据采集,然后再将数据分为发展历程采集、电网结构采集、配电自动化采集、供电可靠性采集、能源网架建设方面采集、电网运行类数据采集、信息支撑建设方面采集和价值创造建设方面采集这几项,使得当人员需要对国内外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时,可以直接使用建立的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表格进行填写,从而方便了人员对国内外发展数据的快速采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采集模板。
S2、通过使用S1建立的国内外配电网建设差异化统计采集模板分别对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历程和国内外配电网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采集。
S3、对采集到的国内外配电网数据分别进行分析,提取导致建设差异化的关键因子并记录。
S4、将得到的导致建设差异化的关键因子进行分类,并通过拆分整合的方式对各项关键因子进行匹配运行,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模型及量化影响差异化的各项因子的影响力大小,然后分析每个因子存在的原因,并以此调整配电网的后续建设方案。
S1中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采集模板的建立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excel表格,表格分为两大项,一项为国内配电网建设数据采集,一项为国外配电网建设数据采集,制作完成后保存为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表格。
国内配电网建设数据采集和国外配电网建设数据采集均包括发展历程采集、电网结构采集、配电自动化采集、供电可靠性采集、能源网架建设方面采集、电网运行类数据采集、信息支撑建设方面采集和价值创造建设方面采集。
电网结构采集包括配电网地理连接图、线路信息、电压等级电源变电所信息和规划电网信息数据,能源网架建设方面采集包括变压器数量、线路条数和线路长度指标,价值创造建设方面采集包括售电量、电力损耗、购售电费、电费管理、电网投入、供电质量、业扩报装、资产利润和人力资源指标,电网运行类数据包括安全水平、轻载运行、重载运行和高损运行指标价值创造建设方面采集包括经济发展采集、土地资源采集、人口资源采集和用电客户采集。
S2中通过使用S1建立的国内外配电网建设差异化统计采集模板分别对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历程和国内外配电网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采集包括以下内容:
结合国内外配电网的发展历程,然后分别对东京、新加坡、巴黎、上海、厦门和苏州的电网结构、配电自动化和供电可靠性进行大数据采集,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去除重复冗余数据,然后将剩余的数据进行分类,并填写到上述excel表格相应的区域。
经调查,东京配电网的建设现状为:供电面积715平方公里,2015年最高负荷1524万干瓦,输配电线损率在5%以下,中压配电网多采用环网结构、放射状运行,6.6千伏架空网采用六分段三联络方式,6.6千伏电缆网采用站间单环网接线方式,配变采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和小容量多布点模式,低压电网采用网格化供电模式,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东京就实现了配电自动化全面覆盖,配电自动化方案主要采用分布/集中混合方式,故障定位采取分布式,依靠断路器和开关的配合就地自动完成定位,然后主站采用遥控方式恢复供电。在事故处理及正常检修,大大缩短了负荷开关的操作时间,2015年东京核心区电力供电可靠率已达到99.999%,户均停电时间为5分钟,供电可靠率快速提升阶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五年内由98分钟快速下降为8分钟,其中从不到“4个9”(对应停电时间53分钟)快速提升至接近“5个9”(对应停电时间5分钟)。
新加坡配电网的建设现状为:新加坡供电面积约为714平方公里,2015年最大负荷6639MW,22千伏及以下为配电网,采用了复杂的莲花瓣网架和大量高技术水平设备,采用合环运行方式,配电网全面采用差动保护实现故障隔离,自动化信号采用电缆屏蔽层载波传输,配电网管理及支撑体系实行配电网专业集中管理、配电网设备运行和用户服务一体化运作,自2007年开始新加坡电网供电可靠率已达到99.999%,2015年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9%,户均停电时间仅为0.7分钟,新加坡强调电网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安全可靠,拥有一流装备和技术支撑,采用发电机等不停电作业手段降低用户停电时间,同时贯彻基于设备状态的检修策略,延长检修周期,实行用户侧及电业设备同步检修,大幅缩短计划检修时间。
巴黎配电网的建设现状为:巴黎核心区电网供电面积约为105平方公里,2015年最高供电负荷达到300万千瓦,配电网由225千伏、20千伏、380/220伏三级组成,采用N-2可靠性标准,高压网采用双环网结构,中压网采用纺锤形网架结构,开闭所“手拉手”的供电,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巴黎城区内均为电缆线路,变电站采用全埋式或半埋式,环境友好,节约空间资源,但投资成本高,巴黎城市配电网强调中压网架和一次设备的可靠性和设计裕度,但配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多采用故障指示器技术,且在运设备中有大量老旧设备,2015年巴黎核心区供电可靠率99.995%,户均平均停电时间21分钟。
上海配电网的建设现状为:供电面积6341km2,是国内负荷密度最高的地区,其中A+、A类区域为核心区,总面积752km2,2019年上海全口径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1%,户均停电时间为4.6分钟
与国外先进城市的主要差距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网架结构仍需不断优化完善
新加坡、巴黎、东京已全面建成目标网架,达到N-2标准,上海中心城区110干伏电网尚未全面建成链式结构目标网架,部分地区10千伏负荷转供能力不足,未达到多联络要求,部分地区电源点单一,部分变压器、线路仍然存在重过载问题,尚未完全满足N-2标准。
(2)部分设备装备水平不高
相比国际一流城市,尤其是新加坡高端设备装备,上海设备装备及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部分配电设备和电缆运行时间较长,配网设备质量参差不齐,缺陷多发,核心区域仍有非小电阻接地方式系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容性电流的安全运行要求。
(3)不停电作业亟需进一步加强
与东京相比,上海配网不停电作业化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复杂类及综合不停电作业项目开展不够深入,上海不停电作业以简单类作业居多,2017年上海共开展10千伏城市配网不停电作业6239次,不停电作业化率为81.02%,提高供电可靠性0.063%,同期东京100%全覆盖不停电作业,全面开展旁路等作业。
上海配电网的发展目标为:
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将分步走:第一年为补全短板阶段,针对网架设备开展优化改造建设,推进配电自动化和智能化建设,重点提升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第二年为攻坚提升阶段,深化配电自动化建设,全面推广运行新技术,新能源、分布式电源消纳全消纳,实现源网荷的智能协调互动,重点提升智慧服务效能,第三年为赶超一流阶段,管理提升,深化国内首家智能配网技术中心建设,推进供电服务智慧体系建设,完成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建设,应用互联网+、“云大物移”新技术实现全区域、全业务、全流程的配电网运营管理,重点提升运营管理效能,到第四年上海将全面建成具备“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为特征的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
厦门配电网的建设现状为:全市土地面积1699k㎡,常住人口394万人,220kV变电站19座,围绕厦门海域,形成主干环网和局部辐射结构,岛内电网通过四通道八回路构成“交直并济”的双链式结构,岛外形成各自区域内的环网,并通过联络线路互联;110kV变电站68座,形成以链式和双辐射为主的电网网架。
与国外先进城市的主要差距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供电可靠性与国际一流城市、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018年厦门电网A+区域供电可靠率为99.9865%,户均停电时间为71.4分钟,同期东京核心区供电可靠率为99.999%,户均停电时间为5分钟,供电可靠性与新加坡、东京、巴黎等国际一流城市还存在差距,计划停电检修占比达到七成,未能实现低压供电可靠性统计。
(2)网架结构仍需不断优化完善
厦门市未全面建成目标网架,110kV、35kV电网主要采用链式和辐射式结构为主,10kV架空网以架空单联络接线及多分段适度联络接线为主,10kV电缆网以开闭所、单环网接线为主,东京已全面建成目标网架达到N-2标准,中压配电网多采用环网结构、放射状运行,东京核心区配电网结构简单6.6kV架空网采用六分段三联络方式,6.6kV电缆网采用站间单环网接线方式。
(3)部分设备装备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相比国际一流城市,配网设备、自动化终端品牌多样化,设备平均运行寿命较短,基本在15年以内,新加坡和巴黎配网设备几乎全部由阿尔斯通、施耐德、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供货,设备运行寿命长达30年。
厦门配电网的发展目标为:
(1)总体目标
建成“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的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全面实现以“十个百分百”为标杆的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经济运行水平、电能质量、资产利用效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核心要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个百分百”为供电能力100%满足、厦门岛110kV变电站100%实现N-1、10kV网架100%标准化、10kV馈线100%实现N-1、高故障线路及重过载配变100%完成改造、架空线路100%绝缘化、生命线用户100%先复电后抢修、清洁能源100%消纳、配电自动化100%覆盖、配网主设备状态检测100%覆盖。
(2)建设目标
基于总体目标,厦门市从全面提升配电网架结构水平、提升配电网设备技术水平、提升配电网精益运维水平及提升配电网智能互动服务水平4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目标。
1)全面提升配电网架结构水平
一是开展配电网专项规划,贯彻“网格化、单元化”规划理念,完成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专项规划报告编制,以规划引领配电网建设发展,二是完善配电网结构,按照电网差异化规划要求,分区域构建清晰有序、简单灵活的目标网架,高压电网结构标准化率达到95%,中压电网结构标准化率均达到100%,三是提升供电能力,优化负荷分布,形成充裕的负荷转供能力,有序调整中压配网供电半径,提升网架有效联络率,提高供电能力和电网的适应性,建成均衡可靠的配电网,四是提高建设标准,构建“一步到位、路径最短、安全可靠”的电力通道和站址,形成“由政府负责电缆管沟建设,电力公司负责争取缆化资金”的配合局面,提高配变户均容量。
2)提升配电网设备技术水平
一是升级设备技术,第一年全面完成架空线路防台、防雷改造,低洼及地下配电站房的防涝治理,第二年完成所有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开关柜的改造,新建工程一二次融合成套装备应用率100%,二是完善设备质量管控,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提高建设标准,健全质量监督体系,第三年实现28类设备材料抽检覆盖率100%,建立在运配网设备质量问题分析机制,完善供应商质量考评应用,实现设备质量闭环管控,三是推广绿色节能及新技术,结合厦门配电网状况,酌情选用复合绝缘横担、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S13型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按照适用场景开展新技术试点应用。
3)提升配电网精益运维水平
一是创新运维模式,2017年建成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电班组运检专业融合率100%,营配末端融合率100%,完善网格化抢修体系,深化“先复电后抢修”,抢修平均到达现场时间逐年下降10%,中压抢修复电时长逐年下降15%,二是提升经济运行水平,稳步提升线损管理水平,2020年A+/A区10kV分线线损、分压线损合格率达100%,完成配电网全网可靠性评估,三是提高不停电作业能力,2017年实现带电作业区域覆盖率100%,2020年实现架空线路计划检修不停电作业化率98%,业扩不停电作业接火率99%。
4)提升配电网智能互动服务水平
一是加快配电自动化建设,017年实现全市配电自动化覆盖率100%。2020年建成新一代智能型配电自动化主站,配电自动化终端在线率达97%以上、FA动作正确率达95%,二是提升信息化水平,生产管理系统图形拓扑连通率达100%,营配数据100%贯通,增强配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成效,配网退役主设备寿命达标率达95%以上,智能化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建成上线运行,三是运检智能化,全面实现重要节点“三遥”监测、台区低压开关监测、重要配电站房环境监测、重要电缆通道监测,提升配网可观可测水平,四是加强互动服务体系,分布式电源100%全消纳,建成0.9千米电动汽车充电半径服务圈。
苏州配电网的建设现状为:特高压交直流混联接入作为支撑、500千伏作为骨干网架、7个220千伏分区电网互济运行、110千伏及以下智能配电网协调发展的网架结构,截至2019年底,苏州电网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545座(变电总容量118486兆千伏安)、10(20)千伏配电所(开关站)23821座;拥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433条(12599公里),10(20)千伏配电线路7642条(51907公里)。
与国外先进城市的主要差距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配电自动化水平有待提升
苏州配电自动化未实现全覆盖率,A类以上区域线路采用“三巡”配电自动化建设,实用化水平有待提升,而日本全部采用就地型线自动化,支持遥信遥控,20%以上开关具备遥控功能,并实现了基于GIS的电设备状态信息管控,配电自动化覆盖率100%,巴黎大量配置具备通信功能的故障指示器,只采集必须数据,故障信息直接发送到SCADA,所有线路实现了自动化全覆盖。
(2)配网接线结构简单,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苏州配网电缆线路主要采用双环网、单环网,架空线路主要采用多分段多联络、多分段单联络,而新加坡22kV配电网采用以变电站为中心的花瓣形接线,闭环运行,不同电源变电站的花瓣间设置备用联络(1-3个),开环运行,东京22kV多为电缆网,主要用于高负荷密度区,采用单环网、双射式、三射式6kV电网,采用多分段适度联络电缆网,郊区采用多分段适度联络架空网,巴黎20kV配电网主要采用双环或三环网方式,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较高。
3、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实施“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年率先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第三年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第五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的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全力支撑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为江苏公司配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和运营管理水平提升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2)建设目标
基于总体目标,苏州市从网架优化、设备改造、精益运维及智能互动4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目标。
1)网架优化
到2020年,C类以上区城高压配电网“N-1”通过率100%,电网结构标准化率达到98%,C类以上区城中压配电网“N-1”通过率和电网结构标准化率均达到95%,中压配电线路平均供电半径,A+、A、B类区域不超过3公里,其余区域不超过5公里,低压配电线路平均供电半径,A+、A类区域不超过150米,B类区域不超过250米,C类区域不超过400米,D类区域不超过500米。
2)设备改造
一是精简设备型式,选用技术成熟、免(少)维护、低损耗、可扩展功能的设备,满足智能化、通用性、耐用性,二是优化设备序列,开展存量装备升级改造及增量配网建设,三是规范设备选型,加强设备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实现主设备及主要元器件检测全覆盖。
3)精益运维
到2020年,公司运维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实现用户故障100%隔离、不停电作业100%覆盖、移动作业100%覆盖、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99%、10kV分线线损率低于4%、故障停运率低于0.5次/百公里.年、供电质量类投诉低于0.02次/万户。
4)智能互动
一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全覆盖,到2020年实现配电自动化覆盖率100%、A+类区域馈线自动化100%全覆盖、遥控成功率不低于98%、线路故障自愈成功率95%;二是实现智能化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全覆盖,2017年完成智能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建设,2018年实现全省覆盖,2020年实现移动作业应用100%全覆盖,实现配网主设备RFID标识100%全覆盖;三是实现“源、网、荷”友好互动,2020年实现新能源示范项目的分布式电源100%接入,电量100%消纳,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和分散式充电桩通电率100%;客户报修定位率98%以上,停电范围自动分析率和准确率98%以上。
S3中国内外配电网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根据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表格内填写的信息生成相应的图表,提取配电网基础数据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自上而下构建差异化模型,根据现状和国内外配电网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且差异化模型从横向主要对比分析面积、边界、电源点数量的直接因子,再通过自动绘图技术在GIS图层上进行绘制,为不同网格赋予不同图元特征,直观反映差异,同时,针对供电范围、供电半径、电源变电站分布、地区负荷总体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变电站间主要走廊通道分布形态的横向因子进行较为深层的对比分析,得到影响国内外配电网差异化的差异因子。
S4中分析每个因子存在的原因及每个因子对每个城市配电网的负面影响系数,然后把所有因子的影响系数相互对比得出统计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调整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方案。
S4中计算差异化因子影响力大小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对各种差异化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后,将一些因子进行拆分,分为可控因子和不可控因子,然后将国内数据中的可控因子分别运行在国外数据的不可控因子中,然后将国内数据中的可控因子分别运行在国内数据的不可控因子中,得到多种不同的可控因子与不可控因子的排列组合结果,通过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一组最佳的运行数据,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建设的配电网模型及量化影响差异化的各项因子的影响力大小。
S3中的差异化分析采用的是基于层次分析法,基于《GB31367中低压配电网能效评估导则》标准构建能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确定个指标权重,再根据相关导则各个指标的得分标准,输入分析后的国内外配电网信息,得到最终的评分结果。
可控因子包括配电网发展自动化、配电自动化、供电可靠性、供电方式和能源网架建设结构,不可控因子包括用户差异和环境差异。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的基础上,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采集模板;
S2、通过使用S1建立的国内外配电网建设差异化统计采集模板分别对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历程和国内外配电网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采集;
S3、对采集到的国内外配电网数据分别进行分析,提取导致建设差异化的关键因子并记录;
S4、将得到的导致建设差异化的关键因子进行分类,并通过拆分整合的方式对各项关键因子进行匹配运行,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模型及量化影响差异化的各项因子的影响力大小,然后分析每个因子存在的原因,并以此调整配电网的后续建设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采集模板的建立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excel表格,表格分为两大项,一项为国内配电网建设数据采集,一项为国外配电网建设数据采集,制作完成后保存为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表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国内配电网建设数据采集和国外配电网建设数据采集均包括发展历程采集、电网结构采集、配电自动化采集、供电可靠性采集、能源网架建设方面采集、电网运行类数据采集、信息支撑建设方面采集和价值创造建设方面采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结构采集包括配电网地理连接图、线路信息、电压等级电源变电所信息和规划电网信息数据,所述能源网架建设方面采集包括变压器数量、线路条数和线路长度指标,所述价值创造建设方面采集包括售电量、电力损耗、购售电费、电费管理、电网投入、供电质量、业扩报装、资产利润和人力资源指标,所述电网运行类数据包括安全水平、轻载运行、重载运行和高损运行指标价值创造建设方面采集包括经济发展采集、土地资源采集、人口资源采集和用电客户采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通过使用S1建立的国内外配电网建设差异化统计采集模板分别对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历程和国内外配电网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采集包括以下内容:
结合国内外配电网的发展历程,然后分别对东京、新加坡、巴黎、上海、厦门和苏州的电网结构、配电自动化和供电可靠性进行大数据采集,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去除重复冗余数据,然后将剩余的数据进行分类,并填写到上述excel表格相应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国内外配电网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根据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表格内填写的信息生成相应的图表,提取配电网基础数据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自上而下构建差异化模型,根据现状和国内外配电网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且差异化模型从横向主要对比分析面积、边界、电源点数量的直接因子,再通过自动绘图技术在GIS图层上进行绘制,为不同网格赋予不同图元特征,直观反映差异,同时,针对供电范围、供电半径、电源变电站分布、地区负荷总体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变电站间主要走廊通道分布形态的横向因子进行较为深层的对比分析,得到影响国内外配电网差异化的差异因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需要分析每个因子存在的原因及每个因子对每个城市配电网的负面影响系数,然后把所有因子的影响系数相互对比得出统计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调整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计算差异化因子影响力大小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对各种差异化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后,将一些因子进行拆分,分为可控因子和不可控因子,然后将国内数据中的可控因子分别运行在国外数据的不可控因子中,然后将国内数据中的可控因子分别运行在国内数据的不可控因子中,得到多种不同的可控因子与不可控因子的排列组合结果,通过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一组最佳的运行数据,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建设的配电网模型及量化影响差异化的各项因子的影响力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差异化分析采用的是基于层次分析法,基于《GB31367中低压配电网能效评估导则》标准构建能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确定个指标权重,再根据相关导则各个指标的得分标准,输入分析后的国内外配电网信息,得到最终的评分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因子包括配电网发展自动化、配电自动化、供电可靠性、供电方式和能源网架建设结构,不可控因子包括用户差异和环境差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26414.8A CN113139749A (zh) | 2021-05-14 | 2021-05-14 | 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26414.8A CN113139749A (zh) | 2021-05-14 | 2021-05-14 | 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39749A true CN113139749A (zh) | 2021-07-20 |
Family
ID=76817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26414.8A Pending CN113139749A (zh) | 2021-05-14 | 2021-05-14 | 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3974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97106A (zh) * | 2023-02-06 | 2023-03-1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配网基建方案自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6430169A (zh) * | 2023-04-17 | 2023-07-14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供电公司 |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电网故障诊断系统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24155A (zh) * | 2014-02-08 | 2014-05-28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针对基层电网公司节能技术差异化规划的方法 |
CN104484765A (zh) * | 2014-12-25 | 2015-04-01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评价城市供电网是否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方法 |
KR101927066B1 (ko) * | 2017-09-11 | 2018-12-10 | (주)동림피엔디 | 도시조사 분석용 데이터 베이스 구축서버를 포함하는 도시조사 분석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
CN110232490A (zh) * | 2019-03-07 | 2019-09-13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配电网工程投资成效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
CN111353691A (zh) * | 2020-02-18 | 2020-06-30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网差异分析方法 |
CN111652459A (zh) * | 2020-04-09 | 2020-09-11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计及新能源消纳多指标内涵的电网评价方法 |
CN112581021A (zh) * | 2020-12-28 | 2021-03-30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操作方案优劣性自动评估的方法 |
CN112633665A (zh) * | 2020-12-18 | 2021-04-09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配电网防雷决策方法 |
-
2021
- 2021-05-14 CN CN202110526414.8A patent/CN11313974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24155A (zh) * | 2014-02-08 | 2014-05-28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针对基层电网公司节能技术差异化规划的方法 |
CN104484765A (zh) * | 2014-12-25 | 2015-04-01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评价城市供电网是否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方法 |
KR101927066B1 (ko) * | 2017-09-11 | 2018-12-10 | (주)동림피엔디 | 도시조사 분석용 데이터 베이스 구축서버를 포함하는 도시조사 분석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
CN110232490A (zh) * | 2019-03-07 | 2019-09-13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配电网工程投资成效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
CN111353691A (zh) * | 2020-02-18 | 2020-06-30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网差异分析方法 |
CN111652459A (zh) * | 2020-04-09 | 2020-09-11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计及新能源消纳多指标内涵的电网评价方法 |
CN112633665A (zh) * | 2020-12-18 | 2021-04-09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配电网防雷决策方法 |
CN112581021A (zh) * | 2020-12-28 | 2021-03-30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操作方案优劣性自动评估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贾巍;雷才嘉;葛磊蛟;高慧;: "城市配电网的国内外发展综述及技术展望",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no. 01, 25 February 2020 (2020-02-25)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97106A (zh) * | 2023-02-06 | 2023-03-1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配网基建方案自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6430169A (zh) * | 2023-04-17 | 2023-07-14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供电公司 |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电网故障诊断系统 |
CN116430169B (zh) * | 2023-04-17 | 2023-10-27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供电公司 |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电网故障诊断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99067B (zh) | 基于山区配电网供电模型的新型指标评估体系构建方法 | |
US20150311710A1 (en) | A time based global optimization dispatching method | |
CN107038530A (zh) | 一种配电网统筹规划方法及系统 | |
CN113139749A (zh) | 一种国内外配电网发展建设差异化统计方法 | |
CN105760971A (zh) | 一种基于可靠性比较分析的城市电网结构优化方法 | |
Yuan et al. |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mart grid and its key technology | |
CN110212527A (zh) | 一种配电网一次网架结构与配电自动化协同规划方法 | |
Bishnoi et al. | A review on emerging trends in smart gri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 |
CN103944166A (zh) | 基于单一变电站供电方式集的地区电网重构方法 | |
Shen et al. |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y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AC/DC hybrid distribution network | |
CN115189472A (zh) | 一种电网规划综合数据平台管理系统 | |
Zhou et al. | Mesh planning optimization for urban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high reliability | |
Zhao et al. |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high reliability structure in medium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 |
Shengli et al. |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 Clear Diamond-Shaped Distribution Network Structure | |
CN203466629U (zh) | 一种城市配电台区自治管控优化供电系统及其监控系统 | |
CN204793952U (zh) | 一种连理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 | |
Lv et al. | Research on the Upgrading Path of Xinjiang Urban Distribution Network | |
Guangyuan et al. | A Diversify Distribution Power Grid Planning Method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Areas in Smart Cities | |
Zhao et al. | Research on the economy of UHVDC transmiss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 | |
CN204858562U (zh) | 一种可分离型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系统 | |
Guo et al. | Vision of Next Generation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System | |
Cheng et al. | [Retracted] Distribution Network Grid Planning and Automatic Routing Based on Cluster Analysis Algorithm | |
Shuiwen et al. | Research on Power Dependability of Urban Medium Pressure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Uninterrupted Operation | |
Cheng et al. | A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Terminal Configuration Method Considering Power Failure Loss and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 |
Liu et al. |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sili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